□ “近年来,资本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引导长期资金入市,A股机构化、龙头化的风格趋势很难逆转。”沣京资本基金经理吴悦风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部分业绩确定性强的公司,其行业格局未来三至五年大概率不会出现较大转变,当下的高估值是合理的。 四周期判断市场“温度” 此前,A股市场整体风格偏向成长性、概念性和趋势性,注重标的所处赛道或短期弹性,对估值这一因素并不在意。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弹性品种表现更突出,小盘股估值总是比大盘股高。但从海外数据及历史经验来看,大盘股的长期收益率并不低于小盘股,且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而不是折价。尤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头部公司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当前这一割裂的现象已有所修复,我自身的投资逻辑也有所转变。”吴悦风指出,过去的投资框架是内核为价值投资,外部操作考虑A股的弹性化,但近两年将内核与外部操作进行了统一。 从他的具体投资框架来看,通过经济、金融、政策、市场四方面所处的周期维度,自上而下判断市场“温度”。他说:“经济周期中关注经济增速及所对应的企业盈利,金融周期中关注内外部市场的流动性,而政策周期指的是当前所处的政策背景,市场周期则关注估值、交易量、市场情绪以及换手率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市场当下“温度”,降低寻找优质行业和个股的成本,精选更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赛道。吴悦风表示:“一般而言,我们只在波动特别大的情况下进行择时,每年择时不超过2次。以2020年为例,在3月及7月分别进行了择时,将仓位从较高水平降至五六成。” 把握结构性机会 在2020年以及2021年初,抱团行情较为明显,龙头股估值提升至超高水平。在吴悦风看来,对于抱团股需分类看待。第一,部分公司的业绩确定性非常强,行业格局或自身具有的技术在未来三至五年都不会出现较大转变,市场给予其估值溢价是合理的。第二,部分行业的竞争格局快速变化,技术不断迭代,没有足够壁垒。这类标的的高估值已不合理,例如新能源下游部分企业估值过高,值得商榷。但他也表示,当前资本市场政策机制持续完善,引入长期资金,这将继续引导A股机构化,龙头化的风格趋势较难逆转。 展望2021年,吴悦风表示,上半年宏观经济或出现小幅超预期的可能,主要原因与近期出口数据的改善相关。他说:“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经济恢复最快,作为少数恢复正常化生产的国家,在国外需求恢复先于供给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增速持续上涨,并进一步推动了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 吴悦风指出,整体看,A股估值并不高,但板块间估值差异较大,部分板块估值很高,而部分板块估值则低于历史水平,把握震荡格局下的结构性机会,未来低估值品种将有一波表现机会。
早前上证综指在短暂冲击3600点后,上周经历了连续回调。截至2021年1月29日,A股多日收阴,上证综指收报3483.07点,较当周最高点跌去4%。尽管2月迎来开门红,但指数仍在3500点附近徘徊,在流动性边际收紧的预期下,“杀估值”的情况已经出现。 但值得关注的是,即使是在“散户逼空”导致全球巨震的背景下,从1月29日A股大跌当日开始,北向资金就开始逆势流入,2月1日、2日、3日分别净流入32.59亿元、32.81亿元、34.23亿元。“根据我们海外同事和客户的沟通,相比担心流动性转向、‘抱团’风险的内资,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和中国的乐观程度似乎更高,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中国在疫情下表现出的政府管理能力、完善的工业体系、超级高效完整且可供给全球的供应链,这些都是加分项。” 富敦上海(Fullerton)中国区股票研究总监王宇轩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富敦上海的母公司富敦新加坡原是淡马锡内部的资金管理部门。不过他也提及,比起2020年,2021年将是极具操作难度的一年,“抱团股”或景气行业的涨幅已经很大,但便宜的公司似乎仍乏人问津,同时不少行业正处于大变革阶段,因此要获取超额收益就需要不断寻求预期差并布局看得懂的行业或公司。 “抱团股”虽贵但具长期确定性 过去一周,由于市场资金面趋紧,新能源、光伏等热门景气行业的“抱团股”遭遇“杀估值”,不过本周行情有所回暖,机构也并不认为今年“抱团”会瓦解,但将更关注估值。 “和过去不同,当前的‘抱团股’多是具有前景的优质公司,即使短期看不清的地方很多,但长期的方向确定,例如,中国旨在使未来10年的新能源汽车年均增长率达25%、中国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等,因此市场甚至将2030年的业绩贴现回来为这些公司进行估值,自然形成了‘抱团’久久不散的情况。”王宇轩表示,但上周的行情体现了一点——即使是对前景光明的行业也不能过度忽视估值。 记者也了解到,不少机构在相关行业上已有超过1~2倍的浮盈,而当前的策略更多是持有,并不倾向于大幅加仓和减仓。 以电动车产业链为例,先从下游的整车,再到中游的电池、隔膜等,资金持续涌入,“中国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等)过去一年涨超100%,宁德时代这类中游龙头也逼近了万亿市值。经过一整轮炒作,如今资金开始涌入上游(例如锂等资源)。 王宇轩称:“之所以‘造车新势力’被给予如此高的估值,是因为各界看重的是‘智能车’的前景,包括自动驾驶技术、软件、服务等。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当年传统手机向智能手机变化的过程,但衍生的市场将大于手机。”不过,由于“中国造车新势力”都在美国上市,因此资金在A股的布局主要聚焦在中游和上游。 早前,中游会否面临技术颠覆的风险受到市场热议。1月9日,蔚来在第四年NIO Day上发布了旗下第四款量产车型兼首款轿车ET7,随新车型一起发布的还有一款能量密度达360Wh/kg、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150kWh固态电池。锂电板块一度被该消息带崩,有担忧认为电解液和隔膜的时代将被颠覆,不过市场很快缓和。王宇轩也提及,“技术颠覆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5年我们大概率将面临半固态电池的状况,即使电解液、隔膜的需求量未来会小幅下降,但整个市场仍在扩容。加之当前整个产业链上的公司众多研发都和车企保持同步,中游的龙头企业完全不介入新技术是不可能的。” “二八分化”仍将持续 在“抱团”的另一头,是愈发便宜却始终乏人问津的低估值公司。近两年,机构投资者“抱团”导致A股结构性特征越来越突出。以中证流通指数为例,1月指数仅下跌0.1%,但中位数收益率是-8.6%,四分位数收益率是-1.5%和-14.4%。指数不涨不跌的背后是“二八现象”,3600只成份股中,下跌占比高达78%,上涨占比只有21%。2021年,有机构认为这种现象难以大幅逆转。 事实上,银行和地产是持续低估值的代表。王宇轩表示,例如地产行业,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土地出让、地产价格、融资等都受到限制,这也意味着估值模型中的成本、毛利等都已被固定,亦无法加财务杠杆,因此并不难理解为何机构缺乏布局热情。 对于经历了一波短炒又回落到原地的银行板块,逻辑也类似。尽管去年四季度业绩显示银行不良、拨备皆出现向好的拐点,但市场对此也早有预期。王宇轩认为,让利实体等措施让银行股承压,而近期的房贷收紧等事件本身并不会对银行利润造成太大影响,毕竟房贷更多是一个获客工具,“但早前市场押注银行的逻辑在于,当银行积累了足够多的客户后,可利用较强的零售渠道、交叉销售能力等发展壮大,但银行负债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监管指标可能导致银行的行为更趋一致化,从而缺乏差异化竞争。”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中,市场经历了两轮实验——在经济逐步复苏、疫苗导致再通胀交易重启的情境下,市场选择了有色等周期股而并未选择银行和地产。未来,银行的分化也会加剧,但王宇轩认为,即使是那些拥有强大零售渠道、此前被给予了较高估值的头部银行股,也需要花更多时间去验证其渠道的持续变现能力。不过,地产调控、银行资产端监管指标趋严等影响更多是集中在A股,资金对于港股金融股的配置逻辑可能不同,或更看重低估值、高分红的优势。 外资比中资对A股更乐观 经历了“杀估值”行情,当前市场情绪更为谨慎,不过国际资本对中国的看好程度却更高。 王宇轩认为,原因之一是海外流动性尤为宽松,美联储预计在2022年前都不会缩表;另外,因为中国强大、完整的供应链和组织能力。外资看到的是,即使在去年疫情期间,中国出口快速增长,包括近期的出口产业链调研显示,随着海外疫情逐步稳定,订单仍然供需两旺。 目前市场对于出口的持续性存在一定分歧,但多数外资机构并不认为中国制造业机会只是疫情下的短期机会,而可能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一次崛起的机会。当前中国制造业的龙头公司,是经历了供给侧改革、贸易摩擦以及这次的疫情(本身也是一种供给侧改革)的多重考验,在家电、工程机械、化工、有色等行业涌现了一批拥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效率每年都在提升,技术在不断进步,成本持续下降,而且供应链持续向外扩张,在全球不断扩展新的市场。中国这批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国人才优势和产业链集群优势。 王宇轩也提及,尽管近期疫情零星复发,但在及时追踪和隔离的措施下,去年初的情况再现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更关键的是,“本地过年”的趋势有助降低用工成本,利好部分制造企业。
2月3日,针对网传一季度提交上市申请的消息,奈雪的茶回复搜狐财经称,对市场消息不予置评。 据媒体报道,奈雪的茶计划第一季度提交在港上市申请,第二季度在香港进行IPO,筹资4亿-5亿美元。 天眼查显示,今年1月,奈雪的茶完成C轮1亿美金融资,领投方为PAG太盟投资集团,本轮融资后其最新估值已接近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 这也是奈雪的茶成立7年以来获得的第5轮融资。 奈雪的茶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持续深耕供应链及数字化建设,除此之外,奈雪还将进一步加密门店分布,在奈雪的茶和奈雪的茶PRO两种店型基础上,对奈雪的礼物和奈雪酒屋进行内容创新。 自去年起,奈雪的茶频繁被传上市。 2020年年初,有消息称奈雪的茶计划年内在美国完成上市,融资金额为4亿美元;同年9月,由于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引发的一系列中概股风波,传奈雪的茶上市目的地由美股转向港股市场,将于2021年年底前在香港上市。 2020年12月,传奈雪的茶已委任招银为上市负责行,将会再有其他承销团加入。 对此,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此前对媒体公开表示,上市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但不一定是2021年。此前也做了包括邀请四大会计事务所对奈雪进行内控分析在内的相关工作。 除奈雪外,喜茶、蜜雪冰城等新式茶饮同样频繁融资,被传“好事将近”。 2020年末,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将完成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和龙珠资本,计划融资10亿-20亿人民币,投后估值约200亿;今年1月,喜茶被传新一轮融资基本敲定,投后估值约250亿元。 而对于融资具体消息和上市进展,二者均否认了相关传闻。 但据此前相关机构公布的港股市场今年上半年上市时间表中,喜茶、奈雪的茶均位列于今年4月份上市企业之中。
● 2月首个交易日,银行板块和次新股板块齐发力,带动沪指重返3500点之上。港股市场受到南向资金的助推,持续维持攀升态势。公募机构普遍认为,近期市场的上涨板块背后具备较强的基本面逻辑支撑,在海内外需求共振的情况下,企业盈利增速预期较高,可积极关注估值较低叠加业绩回升的金融和可选消费板块,以及得益于需求回暖、政策预期向好的科技板块。 资金持续流入股市 2月1日沪深两市平开高走,午后银行板块开始发力上攻,带领沪指重回3500点之上,深证成指更是涨逾1%。数据显示,2月1日两市共有2332只股票实现上涨,增量资金入场较为明显。 从盘面上看,A股上涨主力军主要集中在次新股板块,此外,造纸、化工和煤炭开采等板块也持续活跃。与此同时,机场、汽车、通讯等前期强势板块持续调整,市场分化态势明显。Wind数据显示,2月1日北向资金净买入34.59亿元。 港股市场方面,恒指全天节节攀升,最终涨幅超过2%。腾讯控股、美团-W两大互联网巨头双双大涨,2月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达164.35亿港元,已是连续6个交易日维持在百亿港元以上。 景顺长城基金表示,受基本面和流动性的双重平稳支撑,A股与港股近期持续走强。从板块轮动上看,结构性行情的特点仍十分明显。虽然有所轮动,但资金“抱团”现象出现解散又重聚的反复,相关上涨板块背后基本面的逻辑都比较强。在利好因素继续积聚的推动下,市场长期积极趋势将保持不变。 前海联合基金认为,近期爆款基金频发,居民资金加速入市,在龙头企业估值较高的情况下,会有部分增量资金转向港股。同时,短期业绩高增长、未来有成长逻辑、估值更具性价比的标的,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对于港股,景顺长城基金认为有四大逻辑支撑后市:一是强势的中国经济基本面,二是相对于A股市场的估值折价,三是资金持续流入,四是新经济板块市场占比持续上升。近期,南向资金格外强劲是港股大涨的主因之一,连续多次刷新单日流入记录。此外,近期发行火爆的公募基金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可以投向港股。维持长期看好港股的观点不变。 流动性或难显著收紧 对市场高度关注的“流动性”问题,平安基金表示,流动性预期发生变化是近期市场波动加剧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年报业绩预告持续披露,市场开始对业绩可能低于预期的标的进行集中抛售,投资者针对前期“抱团股”进行获利了结,也引起了连锁反应。与此同时,外围市场的大幅波动也对A股市场的情绪有所影响。但平安基金认为,当前流动性不具备显著收紧的条件。春节前后流动性需求增大,短期流动性也不会持续紧张。 前海联合基金认为,在海内外需求共振的情况下,企业盈利增速预期较高。接下来,可重点关注外需、通胀收益以及疫情恢复等领域,对后市无需过度悲观。 招商基金表示,鉴于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估值较低,整体指数的调整空间相对不大。在经济完全恢复之前,美联储仍将维持流动性宽松,预计国内货币政策整体大方向仍以稳为主,阶段性的流动性紧张局面有望在春节前缓解。 均衡配置新老经济板块 在具体的行业配置上,平安基金建议,可关注估值较低叠加业绩回升的金融板块、顺周期的可选消费(如有色、汽车等)等;还可关注受益于需求回暖、政策预期向好的科技板块(如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计算机等);长期应持续关注受益于双循环的大消费行业、国家战略支持的大科技行业,需精选业绩良好,估值合理的个股。 景顺长城基金表示,长期来看,机构持股集中的现象是成熟资本市场所共有的特点,优质标的的溢价现象不必过于担忧。建议投资者在新老经济板块间进行更均衡配置:一是优质互联网及科技领域龙头;二是A/H两地上市港股大幅折价、大市值、估值偏低、基本面稳健或改善的港股标的;三是A股相对稀缺或在港股具备特色的独特公司;四是近期估值大幅下降的龙头蓝筹股。 针对新能源汽车板块,景顺长城基金股票投资部投资副总监杨锐文表示,中国汽车品牌将正式走向世界,与以往产业革命不同,中国供应链在行业起步阶段就具有全球竞争力,产业链完整性和产业规模优势突出。科技创新将推动中国车企在智能电动车上,打破过去合资和进口品牌的垄断。在资本市场表现上,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在过去一段时间实现较大涨幅,整体估值偏高,预计出现明显分化。但对于成长期的产业,长期潜在的增长空间将成为衡量估值的重要标准。
恒大物业(6666.HK)迈出了外拓重要一步!1月29日,恒大物业发布公告,斥资15亿全资收购浙江亚太酒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分析认为,这是恒大物业上市后的首度大手笔收购,彰显了公司积极外拓的坚定决心。此举不仅有助于公司迅速扩张规模,还有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迎来估值重构。 一方面,重金入主亚太酒店物业,恒大物业的规模将迎来大幅扩张。据悉,亚太酒店物业位列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54位,拥有在管项目940个,在管面积超8000万平方米,涵盖住宅、写字楼、大型工业园等业态;同时公司还拥有33个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在5A景区、机场、医院等领域拥有丰富管理经验。 此番收购后,恒大物业总在管面积将一举突破3.8亿平方米,距离军令状提出的“全年在管面积超6亿平方米、净利润超39亿”的目标更近一步。 另一方面,此番收购还将助力恒大物业迎来估值重构。克而瑞分析认为,第三方并购不仅是物管企业规模扩张的有效方式,更是影响企业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融创服务(01516.HK)为例,其在管面积第三方占比从2019年0.6%劲升至2020年38.2%,因而获得资本市场的估值溢价,市盈率高达近120倍。 因此,恒大物业加速外拓,有助于大幅提升公司估值水平。若以此净利及头部物业股平均PE计算,恒大物业股价有望达30港元,届时市值将攀至3200亿港元,稳坐市值第一物业股宝座。
公司以代工小家电业务起家,有多年的ODM代工生产经验,客户有众多的全球知名企业,去年海外疫情爆发,公司出口业务迎来高速增长。最近几年,新宝推出了自由品牌东菱,摩飞,莱卡等;凭借电商渠道打造了爆款品牌摩飞。 从代工龙头走向品牌化 新宝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新宝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成立,创业之初以生产电吹风为主,逐渐地把产品线扩充到了咖啡机,电热水壶和搅拌机等产品;同年新宝成功杀入欧美市场,并在1998年成立海外销售公司,积极发展海外市场,直到目前出口业务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占比在90%左右。 第二阶段:2006 年,公司完成了股份改革,并改名为广东新宝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广东东菱电器公司成立,并且开始探索自主品牌业务。东菱品牌有一段时期在国内市场被点爆,但随着营销模式的落后逐渐开始没落。 第三阶段:2017年,新宝积极与海外品牌客户摩飞开展合作,成为摩飞在中国的独家品牌代理。到目前这个阶段为止,公司也从ODM模式逐渐转型为OBM模式。 随着中国加入WTO,新宝的业务收入也在突飞猛进。2015年-2019年期间,公司收入增长超过60%,归母净利润增长2.3倍。发展至今,公司客户已经包括飞利浦,西门子,松下等知名企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从最初的小作坊发展成国内小家电代工的龙头公司。同时随着国内品牌摩飞的崛起,公司在估值方面也被拔高。 内销品牌崛起拔高估值 1998年摩飞成为新宝的代工客户,2013年新宝以支付品牌使用费的方式取得了摩飞在中国区的独家运营权。 在疫情的影响下,由于产品都是线上销售,摩飞2020H1的业绩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淘数据显示,摩飞品牌的爆发式崛起是在2018年第四季度:多功能料理锅上线增速超过200%,在2020年第一季度增速仍然超过200%。 从产品端来看,摩飞品牌的崛起核心在于:1、精准定位年轻化用户群体;2、深入挖掘潜在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 虽然目前新宝国内业务占比不到30%,但是这个比例从2015年的10.7%提升到2020年的24%。自主品牌的崛起也提高了市场给与公司的估值。不仅仅因为出口业务增速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内生性成长,估值从2019年的15倍拔高到了30倍。 目前来看新宝国内业务占比24%,到2022年有望达到30%,其中60~70%为自主品牌,对应总收入约20%将为自主品牌收入。参考自主品牌和ODM 代工企业估值,其中自主品牌可比公司对应2020 年PE 估值平均值约为28 倍,ODM 可比公司约22倍。 新宝当前估值35倍,2021年估值29倍,考虑到公司供给端优势地位和自主品牌快速增长,当前的估值还具有吸引力。
连续两个交易日调整后,银行板块迎来反弹。1月6日,中信一级行业银行板块收盘上涨2.33%。调整幅度较大的成都银行已有高管出手增持。2020年以来,银行股普遍表现欠佳,多家股东选择增持力挺。展望后市,在经济稳步复苏背景下,多家机构仍看好银行板块2021年的表现。 ● 已有高管出手护盘 1月6日,23家银行收涨。其中,平安银行涨幅居前,涨7.65%,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均涨超4%。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此前部分银行股调整与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有关,据中金公司测算,目前35家上市银行中有超过10家个人住房贷款或房地产贷款占比超出上限。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房地产信贷集中度管控对银行业整体影响中性,仅少数银行因超出占比上限要求有调降压力。前几日银行股调整,是市场对房地产信贷集中度政策反应过度。 股价下跌的同时,已有银行高管出手护盘。成都银行公告显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成都银行副董事长何维忠于1月4日和1月5日以自有资金合计增持7万股。 1月6日收盘,成都银行股价上涨2.12%至9.62元。1月4日、5日,成都银行累计跌幅达11.72%。 自2020年以来,银行股表现低迷。多家银行股东已频频增持自家股票。Wind数据显示,在2020年,共有17家A股上市银行累计获得200次增持。从增持金额来看,邮政集团累计对邮储银行增持48.18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银行。 从增持主体看,有多家银行高管集体增持。民生银行此前发布的公告称,该行高级管理人员于2020年12月23日以自有资金买入公司H股普通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4.18至4.30港元。公告显示,包括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行长郑万春在内的13名高管合计买入275万股。上述人士承诺,将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机构仍看好板块后市 展望后市,经济稳步复苏背景下的银行板块2021年的表现仍被机构普遍看好。 廖志明认为,在国内经济稳步复苏的当下,银行业绩将迎来改善,银行板块估值有望修复。预计即将发布的部分上市银行2020年业绩快报将成为银行股行情的较强催化剂。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称,目前银行股市净率处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2020年12月以来,虽然银行板块下跌,北向资金仍呈现持续流入状态,对大部分优质银行仍持续增持。银保监会表示正持续推进养老金融发展,积极推动银行、保险体系的长期资金供给。在净值化转型背景下,2020年以来银行理财向“固收+”策略转型,对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增加;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提升。外资、机构资金均对低估值蓝筹股有较大的配置需求,增量资金为银行股创造了估值修复机会。 东兴证券分析师林瑾璐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可期。相较2020年,货币政策趋于常态化,国内经济持续修复推升资金需求,将支撑银行资产端定价水平,息差有望企稳回升;在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支持以及银行主动优化贷款结构之下,信用风险整体可控。考虑到上市银行拨备计提已经较为充足且监管对银行资本补充将更为重视,2021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有望回升至5%左右。此外,银行板块静态、动态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后续长期资金加持有望推升板块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