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10月份为上涨0.5%;环比下降0.6%。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11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7%,衣着下降0.3%,居住下降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3.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5%。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12.5%,粮食上涨1.4%,鲜果上涨3.6%,鲜菜上涨8.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与10月份持平。
浙商证券(601878)近日发布研报指出,针对近期市场休整,表面上看似乎与欧洲疫情扰动有关,但更深层因素在于,以顺周期、新能源、半导体的为代表的板块自10月已开始上涨,积累了一定涨幅,短期调整源自休整需求,第二波等待1月中旬开启的业绩浪。 参考往年春季行情的经验规律,1月份国防上涨概率较高,2月电子和计算机上涨概率达91%,3月到4月大金融补涨,5月和6月消费类上涨概率较高。进一步结合最新景气,科技类中重点关注国防装备、消费电子、半导体设计、电动车等,顺周期中重点关注银行、机场、航空、公路、工业金属等。 (图片来源:浙商证券)
今日,乳业板块强势领涨,截至收盘,涨3.47%。其中妙可蓝多、均瑶健康均涨停,品渥食品大涨12.2%,熊猫乳品大涨9.5%,燕塘乳业、光明乳业涨超7%,新乳业、科拓生物涨超6%,温氏股份、大北农、新农开发等跟涨。 自今年8月份以来,乳业板块震荡下跌,指数一路走低,直到十一月底才企稳回升。从估值来看,2017-2019 年乳制品板块在食品饮料全行业中一直处于平均值水平,但今年 8 月份以来,乳制品板块的估值却大幅下滑迎来调整。截至 11 月底,食品饮料中信指数的 PE(TTM)为 49 倍,乳制品板块中信指数的 PE (TTM)为 38 倍。 生鲜乳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消息面上,奶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5月中旬至今,生鲜乳的价格快速上涨,牧场与乳企协议价上浮10%,协议外市场价一度攀升至6.2元/公斤,较此前市场均价上涨近一倍。 据数据统计,12月2日主产区生鲜乳价格为4.09元/公斤,今年上涨19%,相较于去年高点上涨6%。本轮奶价上涨,主要是由于供给处于低位而需求在短期内增加。过去几年国内奶牛存量逐年下滑,国内液体乳产量自2016年到达顶峰后有所回落,同时,从2019年开始国内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触底反弹,较2018年增长4%。 此外,疫情后消费者对健康免疫需求提升,对白奶及低温奶需求显著增长,而因用奶量较大,行业奶源逐步紧缺。预期明年的需求复苏将支撑奶价持续上行。 国金证券表示,乳制品企业的提价红利已经在2013、2014年释放,当前的提价空间不大,但乳企大概率降低活动促销力度,减缓价格战的意愿,利润增长的重要拐点正在来临。此外,持续的产品结构升级或成为企业面对新一轮奶价上涨的主要措施。 今年上半年,乳企生产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奶类产品产量同比增长7.9%。今年第三季度,奶业的生产也延续了良好发展态势,A 股上市乳制品企业 2020Q3 营收同比增 11.3%,净利同比增 30.2%。其中伊利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37.7亿元,同比增长7.4%,扣非净利润为58.1亿元,同比增长约10%。 对于乳企业绩,市场判断原奶供应紧张、奶价上涨后,乳企大概率降低活动促销力度,提升商品均价,乳企将迎来高利润时期。由于牛群过渡淘汰及进口大包奶粉提价减量,奶牛种群恢复生鲜乳价格回落至少要到2021年。 乳企龙头频频加码上游布局 近年来,乳企龙头们对上游布局也在频频加码。龙头乳企蒙牛以入股的方式与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合作。现代牧业是国内最大的乳牛畜牧运营商及原奶供应商,蒙牛的入股使公司享有其年供奶量的至少80%,保证了公司奶源的供应;而中国圣牧是国内最大的有机原奶供应商,7月28日,蒙牛增持圣牧股权至17.8%,超越大北农成为圣牧第一大股东,这也是蒙牛进一步布局高端有机原奶的一大动作,其优质奶源的布局也日趋完善。 另一龙头伊利股份在上游资源整合上也紧随其后,动作不断。继2020年8月3日认购中地乳业16.6%股权至后,近期其旗下优然牧场也发布公告,拟以23.1亿元收购恒天然在山西应县和河北玉田的两个牧场,加速公司的上游牧场原奶布局。 当前乳制品的选择品类逐渐增多,蒙牛、伊利双寡头的焦点也在逐步分散,走向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伊利股份聚焦常温优势,进行横向拓品,不断拓宽护城河;而蒙牛基于上游牧场及冷链资源优势深耕乳制品行业,主要是低温领域,持续加高行业壁垒。 另外,昨晚妙可蓝多披露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拟全部由内蒙蒙牛认购。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也将变更为内蒙蒙牛。 此前,农业农村部提出,要以奶业20强企业为主体,支持奶牛养殖升级、乳品加工提升和产品创新研发,建设一批国际化乳品企业集团,引领带动民族奶业做大做强。当前,我国奶业规模化程度也在明显提升。中国奶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奶业20强企业自建、自控牧场奶牛存栏占全国50%以上,乳制品销售量和生鲜乳收购量均占全国的70%。
14日,金龙鱼收盘大涨9.43%,股价报75.51元,距离11月17日盘中创下的历史高点75.96元仅一步之遥,此时金龙鱼的市值超4000亿元。在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上升至第24位。 公司于在今年10月15日在创业板上市,是创业板史上最大IPO,募集金额高达139亿,并且上市以来涨幅193.81%。 今日,金龙鱼大涨的原因是受到整体食品板块受到资金的追捧。食品板块指数涨幅第一,其中妙可蓝多、保龄宝等5只股票涨停。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来,整个食品饮料的行业涨幅惊人,有明显资金抱团炒作的嫌疑。例如海天味业的估值从年初的50多倍,到如今100倍左右的市盈率。 金龙鱼也从最低34倍PE提高至到如今58倍PE。 资金的炒作食品饮料板块是金龙鱼涨幅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消息面上,金龙鱼也存在利好,主要是年底食品饮料提价预期的增加。 华创证券指出,当前需求加速复苏和成本向下游传导过程中,行业提价预期渐起,且部分子行业龙头已经率先提价。跟进调研反馈,白酒、调味品、酵母等多个子行业提价也已相继落地,行业“涨”声连连,进一步印证需求复苏程度和成本传导速度。 其实金龙鱼早在11月16日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行情没有巨大变动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维持较为稳定的价格。 据悉,食用油市场价格已经呈现上涨趋势。据商务部监测,11月30日至12月6日,豆油、花生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3%,菜籽油价格环比基本持平。其中,郑州、合肥、南宁豆油价格分别上涨4%、3.6%和2.8%,济南、郑州、呼和浩特花生油价格分别上涨3.5%、1.4%和1.2%,兰州、昆明、贵阳等地菜籽油价格基本持平。油脂市场需求正值旺季,预计后期食用油价格小幅上涨。 而金龙鱼是再食用油零售市场市场份额第一,食用油终端价格上涨,无疑能增厚公司利润。 金龙鱼2019年食用油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欧睿数据) 此外,粮油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因而上游原料的提前布局非常重要。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底,在全国拥有65个生产基地,超过300个综合加工车间,多个生产基地靠近原料产地、港口、铁路或终端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原料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 因此,作为行业龙头的金龙鱼拥有低成本高市场份额,在此次食用油的价格上涨中受益匪浅。
周一,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截至开盘,上证指数报3349.53点,上涨0.07%;深证成指报13583.19点,上涨0.21%;创业板指报2695.19点,上涨0.28%。盘面上,医美概念领涨,悦心健康高开10.13%,朗姿股份高开8.7%。风电、物流板块同样涨幅居前。
据国家统计局12月14日消息,针对2020年1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表示,11月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涨幅总体平稳,略有回落。 绳国庆指出,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或回落。初步测算,11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下降0.1%,上海和深圳持平,广州上涨0.9%。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5%、0.3%、0.8%和0.6%。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 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二手住宅涨幅总体稳定。初步测算,1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3%,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