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达12.1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专家认为,随着监管引导结构性存款去伪存真,不合规产品面临整改压缩,长期看规模难有持续上行空间,收益率也将面临回落。 中小银行增速更快 截至4月末,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为4.23万亿元和7.91万亿元,相比2019年末,分别增长0.82万亿元和1.72万亿元。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港股06030)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存量和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大型银行。另外,中小银行对结构性存款的依赖度明显高于大型银行,今年以来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比重上升明显,说明在疫情影响的经济环境下,中小银行揽储压力较大,加上中小银行普通存款揽储能力本就远不如大型银行,只能通过发行结构性存款缓解负债端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结构性存款增长主要得益于对公存款的推动,截至4月末,对公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长13.35%,而个人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速仅为2.88%。 据东方财富(行情300059,诊股)choice统计,上市公司对结构性存款颇为青睐。以今年以来购买理财产品次数最多的江苏国泰(行情002091,诊股)为例,截至5月18日,该公司购买理财产品182款,其中167款为结构性存款,占比逾九成。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表示,对公结构性存款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因为2020年以来疫情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部分企业业务收缩或新增投资减少,留存资金增加进而在银行存款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宽货币政策导致理财收益降幅较大,金融市场波动导致非标投资风险上升,结构性存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相对刚性的收益优势更强,对企业吸引力上升。 收益率料下降 徐承远认为,定价方面,随着LPR改革推进,银行贷款利率趋于下行,随着资产端定价向负债端传导,银行结构性存款收益率将面临回落。 规模方面,徐承远表示,随着新冠疫情对经济扰动逐渐缓释,企业业务经营回暖,对公结构性存款规模可能下降,此外加上结构性存款监管办法施行,银行存量不合规产品在1年过渡期内面临整改压缩压力,可能导致结构性存款规模减少。 此前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提出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专家认为将推动结构性存款去伪存真。 普益标准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程阳表示,真结构性存款对衍生品研究、市场交易、产品设计、风险定价等要求较高,中小银行要在过渡期内及时调整挑战较大。长期看来,恐难恢复“爆发式”增长。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张岸元方才 疫情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可参考1998年四大行改革模式,使用抗疫特别国债的资金为中小银行注资。其短期意义在于补充资本金,改善财务经营指标;中长期意义在于引入中央国有资本,推动治理结构完善,促进中小银行找准定位,回归本源。 5月4日,刘鹤副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支持经济复苏、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发展、打击资本市场造假行为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在会议相关议题中,中小银行改革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会议指出,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要抓紧落实。会议要求,必须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服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在充实资本的同时,解决好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公司治理、信贷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治理结构与业务发展良性循环。 对此,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指出,疫情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可参考1998年四大行改革模式,使用抗疫特别国债的资金为中小银行注资。其短期意义在于补充资本金,改善财务经营指标;中长期意义在于引入中央国有资本,推动治理结构完善,促进中小银行找准定位,回归本源。 中小银行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 中小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银行数量达4000多家,占整个银行体系的90%以上;总资产规模超77万亿元,约占整个银行体系的25%。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中小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55万亿元,其中有将近55%的贷款由中小银行提供。 但在中小银行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存在缺陷。公司治理水平低,股东结构复杂,存在复杂关联关系,加大了股权穿透的难度,使得不当利益输送等治理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主业偏离现象严重。依赖同业和理财扩大规模,一度扎堆设立异地资金运营中心,部分中小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资产规模甚至超过信贷规模。 三是资产质量堪忧、资本消耗加快。由于客群、风控等多种因素,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恶化。截至去年底,中小银行不良贷款规模超过万亿,占银行体系40%以上,远超其市场份额的24%。一些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居然是负数。 张岸元指出,近三年来,监管部门在提升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加大了股东股权乱象整治力度。据银保监会数据,2019年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就查处了3000多个违规问题,清理了1400多个代持的股东。二是通过转让、注资等多种方式稳妥处置了一批高风险金融机构,包括包商银行、锦州银行、恒丰银行等。三是通过制度建立长效机制。2018年初出台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及随后的两个配套文件主要就是剑指中小银行。 可考虑使用抗疫特别国债的资金为中小银行注资 因此,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研究员方才表示,疫情冲击之下,本次金融委会议重提中小银行改革问题,具有非常强的指针意义。“此次疫情冲击导致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急剧上升。中小微企业是中小银行的主要客群。此番冲击,叠加之前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不夸张地说,相当一部分机构岌岌可危,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他指出,疫情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当下必须提前重点考虑两个问题:其一,疫情期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展期续贷,到期之后怎么办?会不会带来不良处置的集中计提?其二,央行提供的1.8万亿再贷款再贴现,在到期之后银行资产端能否顺利回笼?无论是从加快不良处置出清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推动治理结构与业务发展良性循环的角度来看,加快资本补充都是中小银行改革的重点内容。 他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政策上永续债、优先股等补充方式已经开始惠及中小银行,部分银行也相继获批。但考虑到市场接受程度以及4000多家的庞大基数,这些补充方式覆盖的中小银行范围非常有限。 因此,张岸元和方才提出了解决中小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建议:下一步或许可以考虑参照当年四大行改革模式,使用抗疫特别国债的资金为中小银行注资。 1998年,为了解决工、农、中、建四大行资本金不足和不良资产过于庞大的问题,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特别国债,专门用于给四大行注资。具体采取的方式是:首先,由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四大行释放了约2400亿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并存到央行专户上;其次,四大行将央行专户上的2400亿原法定准备金与部分超储准备金,共计2700亿资金,用于认购特别国债;最后,财政部将融到的2700亿资金注入四大行作为资本金。整个流程中,四大行完成了资产和股东权益的同时增加,而财政部资产端增加了2700亿的股权,负债端增加了等额的特别国债。 张岸元和方才指出,可参照以上模式,借本次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契机,实现类似操作。“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可以是:由中央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规模约相当于两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3万亿左右,可分期发行),利率相当于存款准备金利率(1.6%),同时允许商业银行将此类国债用于存款准备金缴纳,以此增强银行的购买意愿。” 两人同时指出,特别国债的使用,需要形成相对应的资产,而通过中间机构为中小银行注资,恰好能够实现账面资产的对应。这一做法对中小银行的短期意义在于补充资本金,改善财务经营指标;中长期意义在于引入中央国有资本,推动治理结构完善,促进中小银行找准定位,回归本源。此外,由于特别国债发行利率较低(低于再贷款利率),也更有助于降低其整体融资成本。 文章原发于每日经济新闻
5月4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支持经济复苏、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发展、打击资本市场造假行为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引人注意的是,此次会议也“回应”了近期资本市场的热点事件,比如金融委明确提到,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要高度重视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部分金融产品风险问题,提高专业性,尊重契约,理清责任,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 “金融1号院”现将会议重点内容梳理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重点一:会议指出,疫情发生以来,金融委及成员单位以“稳预期、扩总量、分类抓、重展期、创工具”的政策确定性,对冲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重点二: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形势下,我国股市、债市、汇市总体平稳运行,韧性较强。 重点三:会议要求金融委各单位完善宏观预案,创造有效需求,优化供给结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政策质量,狠抓政策落实。 重点四:会议认为,中小银行对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要抓紧落实。必须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服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在充实资本的同时,解决好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公司治理、信贷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治理结构与业务发展良性循环。 重点五:会议强调,必须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严肃市场纪律,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决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 重点六: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部分金融产品风险问题,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适度性,提高专业性,尊重契约,理清责任,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 创造有效需求保持流动性充裕 会议要求金融委各单位完善宏观预案,创造有效需求,优化供给结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政策质量,狠抓政策落实。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这意味着宏观政策将继续加强逆周期调控力度,激活经济增长点、释放经济潜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资成本,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进一步减税降费和加大公共支出。此外,一系列刺激消费、拉动投资的政策将出台实施,大力促进内需加快恢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因为目前来看,疫情对经济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影响都是比较大的。前期,国内消费、投资受影响比较大;后期,全球疫情尚未结束,预计二、三季度外需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未来提振需求的关键在于保就业,而要保就业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必然就需要适当扩大内需。从这个角度来讲,继复工复产之后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将是创造有效需求。 恒大研究员任泽平团队也认为,中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全球前面,成为全球复产复工最快的避风港,二季度经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恢复,全球投资者对A股、中国经济的信心会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任泽平团队也提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增长的底线,建议从以下几大方面着手:一是在推进防疫常态化的同时,尽快有序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防止一刀切、不计代价控制疫情的倾向。二是启动以新基建为领衔的扩大消费投资内需的一揽子政策,加快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三是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增信等力度,帮助市场主体纾难解困,并确保落实到位,特别是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活服务业行业和出口企业。四是通过以工代赈、加强创业支持、研究生扩招、开发临时岗位等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稳就业工作。五是推进房地产政策回归稳健中性,要充分发挥房地产的实体经济功能。六是以落实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振微观主体信心,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已制定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方案 会议提到,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要抓紧落实。在充实资本的同时,解决好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公司治理、信贷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资料显示,我国有4000多家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占全部商业银行的比重超过50%,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对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增加金融供给主体,有助于填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无法或无力顾及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从长远看,要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中小银行更好发展。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包括加大了股东股权违法违规乱象治理力度,稳妥开展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清理整治。 不过,曹宇也强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加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建设仍任重道远。他介绍,当前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重点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开展公司治理评估,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和问责,优化股东结构,严格把关股东资质,规范股东行为。而银保监会发布了股权管理办法和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也为推动相关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 近日,个别中概股财务造假事件备受瞩目。对此,近一个月来,金融委已三次重磅发声,要求坚决打击资本市场造假行为。 此次会议也强调,必须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严肃市场纪律,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决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 曹宇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保监会将坚决支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依法严厉惩处,对财务造假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共同维护好良好的市场环境。他强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合规、诚实守信是我国法律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基本要求。真实、完整、如实地反映企业财务会计情况,是所有企业的法定义务。 尊重契约,理清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部分金融产品风险问题,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适度性,提高专业性,尊重契约,理清责任,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 近期,“原油宝”产品投资出现较大亏损,引起市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对此风险事件高度关注,第一时间要求中国银行依法依规解决问题,与客户平等协商,及时回应关切,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求中国银行尽快梳理查清问题,严格产品管理,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市场异常波动下应急管理能力。目前,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中国银行方面也回应称,我们将以对客户认真负责的态度,持续与客户沟通协商,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同时,中行正在全面梳理审视产品设计、业务策略和风险管控等环节和流程,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隐患。与此同时,中行继续与客户保持诚挚沟通协商,始终与客户站在一起,尽最大努力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受当前疫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提醒金融消费者进一步增强投资风险意识。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督促银行进一步加强账户类产品风险管控,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