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首个交易日,两市高开高走。当日银行板块表现不佳,兴业银行、成都银行、郑州银行等股价出现明显调整迹象。市场分析人士,部分银行股逆市调整,或许与近日监管部门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有关。根据上市银行财报,部分银行疑似已经“踩线”,进而引发市场担忧。 部分银行股承压 1月4日,跌幅居前的银行有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兴业银行、郑州银行和青岛银行,收盘时的跌幅均超过4%。其中,成都银行早盘一度逼近跌停,最终收跌8.06%。杭州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收跌6.03%和5.85%。 分析人士认为,部分银行股承压与近日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有关。 《通知》最主要内容是对所有银行分五档次,设置总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两个上限,对超过上限的机构设置2年或4年调整过渡期。 具体看,房地产贷款(包括企业与个人)总体占比上限:中资大型银行为40%、中资中型银行为27.5%、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为22.5%、县域农合机构17.5%、村镇银行1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中资大型银行为32.5%、中资中型银行为20%、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为17.5%、县域农合机构12.5%、村镇银行7.5%。 据中金公司测算,目前35家上市银行中,超过10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或房地产贷款占比超出上限。其中,7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上限,成都银行超出8.5PPt(千分之一),兴业银行超出5.7ppt,招行超出4.7ppt,青岛银行超出2.4ppt,建行超出1.9ppt,郑州银行超出0.9ppt。 有10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超出上限,成都银行超出13.3ppt,郑州银行超出10.4ppt,青岛银行超出9.1ppt,青农商行超出7.5ppt,兴业银行超出6.2ppt,招商银行超出5.7ppt。 有分析人士指出,2020年下半年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法人贷款投放规模都比较大,可能实际压力要高于前述测算数值。因此,短期相关银行股承压或难以避免。 料平稳过渡 不过监管对于“踩线”情况早已释放了平稳过渡的明确信号。监管部门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多数银行符合管理要求,对于超出要求的银行,要求其合理选择业务调整方式、按年度合理分布业务调整规模,确保调整节奏相对平稳、调整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个别调降压力较大的银行,通过延长过渡期等方式差异化处理,确保政策平稳实施。 根据中金银行组测算,按揭规模占比超七成的第一档银行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限银行的超限点数均在2ppt以内,对应在未来2年的过渡期内年均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为26%-30%。考虑到中小型银行按揭规模占比不高,大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限点数不多,同时存在业务调整过渡期,新规对今年按揭贷款投放额度和商品房销售额存在负面影响但幅度有限。在区域层面,由于部分中型银行和城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压降压力高于大型银行(根据中金银行组测算,兴业、招商、成都和青岛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分别超限5.7、4.7、8.5和2.4ppt),第一档大型银行按揭规模占比更高、中型银行和城商银行按揭规模占比更低的高线级城市受新规负面影响较低,各线级城市分化或将进一步显现。 东吴银行分析师马祥云指出,新规短期可能对高占比银行的估值有影响,但只是情绪面影响,考虑调整过渡期足够长,预计不影响整体板块2021年的估值回升趋势,仍然看好银行股。
01 2021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喜迎开门红。沪指时隔3年站上35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接连爆发,让小散户们涨得心肝慌。板块方面,新能源车、白酒、猪肉、食品、医药、医疗、军工全面开花,让股民乐呵其中。 大盘猛冲,但并没有鸡犬升天,冰火两重天的撕裂格局没有改变。去年跌幅榜靠前的银行、地产又迎来了重重一击。据Wind,银行ETF、房地产ETF均逆势暴跌2%,个股更是苦不堪言。 (板块指数表现,来源:Wind) 房地产板块中,保利地产、万科A、新城控股均暴跌超3%,华夏幸福、招商蛇口均跌2%,泰禾集团、格力地产、全新好等中小房企跌得爹妈不认。 银行板块中,成都银行暴跌逾8%,兴业银行跌近6%,杭州银行、平安银行、青岛银行纷纷扑街。就连抗挫的招商银行一度暴跌超4%,收跌近2%。 (银行股表现,来源:Wind) 一边火上浇油,另一边冰冷如初。为什么银行、地产又被市场抛弃? 02 12月31日晚间,央行、银保监再放大招,出台《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据公告披露,监管层把银行分为5档,每档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一家银行的全部房地产类贷款,包括个人、企业房贷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线不尽相同。 (来源:央行官网) 其中,第一档是中资大型银行,包括6大国有银行以及国开行,房地产贷款上限是40%,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是32.5%。第二档是中资中型银行,包括15家商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比例进一步压减至27.5%、20%。中小型银行以及村镇银行房贷类占比就更低了。 除了一部分大行满足监管规定外,大多中小型银行房贷业务超标,必须限期整改。具体规定是:202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2年;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4年。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业务调整过渡期分别设置。 据机构统计,2019年半年报显示,各大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总贷款的比例如下: (来源:机构统计) 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前5的银行分别为建行、邮储、工行、农行、中行,均为国有大行,唯有建行、邮储超出贷款新规的32%,而工农中行其实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排名第6和第7名的是成都银行、兴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分别为26.02%、25.73%,分别超出监管红线8.52个百分点、5.73个百分点。另外成都银行房产类公司贷款占比9.8%,加上个人房贷一共是35.8%,超出监管红线13.3个百分点。兴业银行公司房地产类占比为8%,加上个人房贷一共占比是33.7%,超出监管红线6.2个百分点。 这些银行未来会将超标的房贷业务让渡出去,大部分应该会去到国有6大银行手里,后者更加能够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过,房贷相关贷款是银行整体贷款中违约率很低的业务,让渡出去,意味着会影响未来的业绩增长。这是银行板块整体暴跌的重要逻辑。 部分银行很受伤,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影响也不小。因为国有大行会更加严格地执行国家调控政策,且房贷业务审批相对于中小银行会更加严格,自然对于房企融资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今日房地产板块集体下跌的重要逻辑。 03 2020年,A股是投资大年,但地产、银行板块反而整体下跌9.8%、5.6%,领跌沪深两市,让持有该板块的投资者情何以堪! (2020年板块涨跌统计,来源:Wind) 具体而言,房地产板块中,有16家房企(包括*ST企业)暴跌超过30%,34家跌幅超20%,58家跌幅超过10%,就连老江湖万科也倒跌7.5%。银行板块中,除了宁波、招行、平安等小部分银行表现较好外,其余银行大多跌的稀里哗啦,其中跌幅超过20%有4家,跌幅超10%的有18家银行,包括工行、农行等国有大行。 去年,市场疯狂追逐白酒、新能源车、医药医疗等行业,狠狠抛弃地产和银行。不可否认,未来这两个大行业整体增速往下走,行业赛道本身不具备大的投资机会,但经营良好的龙头仍具配置价值。 比如万科经营非常审慎,当前PE被打压到只有区区7.97倍,处于历年来估值下线区间。另外,保利地产被打压到只有6.46倍,位于历年估值下线区间。 (来源:Wind) 可见当前房企龙头的估值已经快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当前,万科的股息率达到4.3%,保利地产更是高达5.3%,即便是股价涨不动,每年拿到的分红也比买银行理财强。况且,未来估值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修复概率较大。 银行板块中,厦门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位列37家银行估值排名前3。厦门银行是次新股,从11月份开始爆炒,当前估值水平处于高位,与自身经营实力不太匹配。其次是宁波和招行,不管是利润增速、还是坏账率、坏账拨备覆盖率、净息差等核心经营指标均表现良好,位列37家银行前列,当前估值合理,未来仍是配置的重点选择。 (银行PB表现统计,来源:Wind) 当前,建行PB为0.7094、工行PB为0.692,农行PB更是只有0.5975。这3家国有大行的经营水平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属于中等偏上,但估值却排名中等偏下,存在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对了,不要忘记,建工农每年的分红大致为30%左右,股息率分别为5.2%、5.1%、5.8%。 另外,工行、农行还是这次贷款新规中有利的一方,因为房贷类业务占比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看看市场先生,工行今天上涨0.4%,农行仅下跌0.32%。 综合以上分析,银行、地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具备不小的配置价值。风什么时候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前激进上攻板块的抱团瓦解、亦或是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收敛的时候,就如同上次10—11月的行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地产行业中经营普通的公司不建议碰,未来将面临长期的股价低迷。
涉房类贷款占比有了明确限制。 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机构覆盖范围、管理要求及调整机制。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记者表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设置主要是针对银行投向房地产的借贷设置“安全边界”,避免信贷资源流入房地产进而增加金融体系脆弱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让更多资源流入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战略新兴产业,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根据银行的资产规模、机构类型等因素,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共分为5大档,每档设置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其中,六大国有大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为第一档,两个上限分别为40%和32.5%,在5档中最高。 五档两上限,最高上限为40% 所谓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中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及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应满足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的管理要求,即不得高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的相应上限。 央行、银保监会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研究制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主要是为提高金融体系韧性和稳健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在约束,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制造业、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融资,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事实上,此前为做好房地产金融管理,央行等其他金融部门就积极探索创新宏观审慎工具,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入手,建立了首付比动态调整机制,还试点了房企融资新规“三道红线”,助力房地产市场趋向平稳健康发展。 然而,尽管我国房地产金融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明显改观,但银行业房地产贷款敞口仍然较大。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倪鹏飞在发布署名文章中表示,银行资产质量易受房地产价格波动冲击,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潜在风险点,同时银行对房地产信贷的偏好仍较强,也需要通过制度设计予以约束。因此,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提出上限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倪鹏飞看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也是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实践。目前,针对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工具主要有两类:一是供给侧工具,即约束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如房地产信贷集中度、房地产资产的风险权重调整、行业资本金要求等;二是需求侧工具,即抑制购房人的信贷需求,如债务收入比(DSTI)、贷款收入比(LTI)等。 此次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设置则是从供给侧对涉房类融资进行了限制,监管根据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机构类型等因素,分档设定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具体来看,共分为5大档,每档设置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第一档,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40%和32.5%,在5档中最高;其次是招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等17家中型银行,为第二档,两个上限分别为27.5%和20%。 第三档则为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主要包括城商行、民营银行、大中城市和城区农合机构等,两个上限分别为22.5%和17.5%;第四档为县域农合机构,两个上限分别为17.5%和12.5%;最后一档为村镇银行,两个上限分别为12.5%和7.5%。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记者表示,从占比限制上看,房地产信贷集中度政策将利好大行,目前大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均未达到该上限。从各档银行整体来看,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压力不大,且政策设有较长的过渡期,对2021年房地产信贷融资影响中性,预计2021年全口径房地产贷款增量将达6万多亿。 差异化管理,设置2至4年过渡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设置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时,监管层并未采取“一刀切”方式,而是差异化管理。《通知》表示,为体现区域差异,确定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时,有适度的弹性,同时,管理制度还设置了过渡期,以保证政策的平稳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要求为,202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2年;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4年。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业务调整过渡期分别设置。 周茂华对记者说,这种差异化管理充分考虑了金融机构资产体量、机构类型、存量房地产贷款等因素,也综合考量了我国国情、市场业务现状、机构承受力等,进一步确保房地产和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另至于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的影响,央行、银保监会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总体而言,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就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开展了广泛调研,与金融机构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相关指标设定充分考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情况,并采取了分类分档、差别化过渡期、区域调节机制等多种机制安排。 “目前,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符合管理要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要求其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相关业务,保持房地产贷款占比及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基本稳定。”央行、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称。 对于超出管理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将要求其合理选择业务调整方式、按年度合理分布业务调整规模,确保调整节奏相对平稳、调整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个别调降压力较大的银行,通过延长过渡期等方式差异化处理,确保政策平稳实施。 此外,对于近期市场颇为关注的住房租赁有关贷款是否纳入监管,《通知》称,为支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住房租赁有关贷款暂不纳入房地产贷款占比计算。目前,央行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住房租赁金融业务有关意见,并建立相应统计制度。 同时,为配合资管新规的实施,资管新规过渡期内(至2021年底)回表的房地产贷款不纳入统计范围。
图片来自网络 1月4日,2021年股市的第一个交易日,截至午间收盘,两市持续走高,上证指数涨0.91%再度站上3500点、深证指数涨2.3%;沪深股市的4140支股票中超半数上涨;101家涨停,12家跌停。 但在此行情之下,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午间收盘,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仍有5个行业涨跌为负。其中,银行、房地产两大板块领跌,银行板块半日跌1.98%,房地产跌2.07%。 图片来自Choice金融终端 37家上市银行股中有34家“飘绿”,仅余工商银行涨0.2%,午收5元/股,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收。 其中,成都银行跌幅最大,半个交易日已跌8.34%,开盘价10.4元/股,现价9.78元/股。杭州银行、兴业银行也均跌超5%;37家上市银行中有16家跌超2%。 银行个股今日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建立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通知》内容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房地产贷款余额与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值)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与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值)不得高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 同时《通知》规定了业务调整期限,截至202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2年;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4年。 按此新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红线”如下表。 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要求 对于中资大型银行,包含六大国有银行和国开行,监管机构对该档设立的红线为,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不超过40%,个人住房贷款不超过32.5%。 第二档为中资中型银行,共包括17家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三家大型城商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监管机构对该档设立的红线为,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不超过27.5%,个人住房贷款不超过20%。 第三档的中资小型银行(城商行及民营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不超过22.5%,个人住房贷款不超过17.5%。 县域农合机构为第四档,其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不超过17.5%,个人住房贷款不超过12.5%。 村镇银行为第五档,规定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不超过12.5%,个人住房贷款不超过7.5%。 图片编辑自中信建投研报 根据中信建投研报统计数据,此新规对各银行影响有所不同。 大行中,建行和邮储银行住房按揭贷款超过32.5%,有调整的压力,但根据新规,有两年的调整期;股份制银行中的招行、兴业银行有压力较大,对应调整期为四年。 而中小银行中,今日领跌的成都银行调整压力最大,按揭与对公贷款超标明显,郑州银行、西安银行、青农银行有调整压力相对比较大,均有4年调整期。 针对超标压力较大的股份行“龙头”招商证券,东吴证券研报分析表示,回顾招商银行近五年的新增信贷投放结构,按揭贷款一直是零售业务的重要品类,在2018、2019年净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27%、33%。假设未来四年,招商银行人民币贷款每年增速保持11%,那么每年的新增贷款中,按揭贷款的占比需要压降到8%以内,同时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的占比也要维持在4%以内,这样才能在2024年达标。而这两个临界值都明显低于最近几年的实际水平,所以存在新增贷款结构调整的压力。 同时,东吴证券认为,房贷投放受限对招商银行的经营客观上有一定影响,不过,招商银行零售产品线丰富,消费贷及个人经营性贷款可能接替按揭贷款成为未来几年新增零售贷款的主力。 作为住房按揭贷款主要供给方的国有大行,东吴证券研报预计,国有大行在调整过程中,会继续将信贷资源向小微贷款倾斜,借此同时满足房贷管控政策及鼓励小微信贷投放的导向。 而对于按揭占比相对比较少的银行,如交行、浙商银行、宁波银行等,此新规的出台预示其在住房贷款方面的较大增量。但东吴证券研报表示,不意味着能借势推动房贷业务高增长。 “本次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核心是通过银行贷款间接管控房地产,因此未来即使额度宽松的银行也无法再大规模加速投放涉房类贷款”。 对于整个行业,中信建投杨荣团队在研报中分析称,目前住房按揭贷款的规模大概是34万亿,贷款余额预计大概是180万亿,住房按揭贷款占总量的比重是18%。 如果按照整个行业平均的按揭贷款占比监管上限为25%,全行业来看,住房按揭贷款依然有新增的空间,预计新增规模在12.6万亿。从而未来按揭贷款的规模仍将提高,居民杠杆率依然在提升,但是提升的速度将放缓。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12月22日发表题为《普京为俄国防部制定五大任务》的报道称,在国防部部务委员会会议上,总统普京评价国防部在2020年困难局势下的工作卓有成效,并谈到了日益增强的军事威胁以及更新军队武器装备的进展情况。普京说,现阶段,现代化武器装备在全军的占比超过70%,在核力量中的占比则为86%。这甚至比苏联时期的指标还高。未来几年中,现代化武器在核力量中的占比应达到88.3%,而在全军的占比将达到75.9%。普京在谈到当今军事威胁时指出,外高加索地区、中东、非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局势尖锐化的风险很高。普京指示要重点解决五项关键任务。首先是保持核力量的高度战备水平,发展核三位一体的所有组成部分。第二项任务是发展非核威慑力量,主要是高精度武器。第三项任务是国防部应积极开展军队武器装备更新,及时执行国防订单。第四项任务是发展军事科学,研究当代武装冲突的经验并做好对未来的预测。第五项任务是积极研发具有人工智能要素的武器装备,包括机器人系统、无人机和自动控制系统。
最近竣工后周期板块的表现都不咋地,特别是恒大事件爆出来之后。多数B端的公司开始杀估值,当然这里面包括了明年流动性收紧,这类企业账面现金流不会好看的预期。市场的看多逻辑由B端逐渐转向C端,但是定制家居公司却跟随市场回调。随着竣工节奏继续加速,家居公司是存在反转预期的。 1、家居板块行情分化 以前定制家居行业的三大龙头分别是:欧派,索菲亚,和尚品宅配;从今年的市场表现和业绩增长来看,显然不是这样的,前三的公司是欧派,索菲亚,和志邦;而且尚品宅配数字化的基因并没有在这轮竞争当中显示出优势。 定制家居公司在品牌方面没有太多的差异度,业绩增长更多来自于产品结构和渠道销售的不同。因此板块个股基本上是同涨同跌,不过力度有所不同。 中信家居指数从4月份反弹以来,涨幅接近50%。家居板块的这波行情更多的是跟随市场反弹,和工地楼盘复工好转带来行业基本面的改善。近期板块里面的多数公司又开始回调,并且处于震荡阶段。 板块里面的多数公司开始回调,包括11月份全国家具零售额的数据也不太乐观,168亿元,同比下滑2.2%;1-11月份销售额1409亿元,同比下滑7.9%,增速较1-10月份有所好转。 其实,全国家具零售数据的修复来自于两方面,线上和线下,这里面是没有计算工程渠道的销售额的。线下主要是各类家居品牌专卖店和宜家这类家居卖场,可能门店的恢复情况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但是线上渠道的销售成交数据是大超预期的。先看定制里面的两大品类,橱柜和衣柜。天猫上的成交数据,衣柜类11月销售额7.35亿元,同比下降21.0%,1-11月累计销售额35.23亿元,累计同比下滑42.8%;而整体橱柜11月销售额9.53亿元,同比上升87.1%,2020年1-11月累计销售额38.68亿元,累计同比上升66.3%。 这一切需求反弹的背后,都是行业景气周期刺激消费在回暖,毕竟竣工数据改善真的非常明显,特别是5月份。 2、竣工数据又反弹了 除了生鲜超市和药店以外,居家隔离期间对线下零售,复工复产都是致命打击。而以经销零售为主的定制家居公司,一季度全部亏损,即使有营收的季节性,但疫情的杀伤力也可见一斑。 零售业务都很惨,疫情控制之后首先复苏的肯定是工程业务。市场的逻辑其实也非常简单,在精装修政策背景下,2020年必须交付的商品房只能提前,不能推迟,各大房企也会纷纷向家居公司下订单;但是零售端的成交可以受到购房者的主观意愿而被推迟。 体现在竣工数据上,之前采用的都是全国商品房住宅的累计竣工面积,同比增速的下滑幅度一直在收窄,从2月份的同比-24.3%的增速提升到11月份的-5.8%。虽然竣工在加快,数据在效果上不是很明显,所以把每个月的竣工数据拆分开,看单月的数值和增速情况,效果可能更加直观。 那么,通过跟踪每月的竣工面积之后,2020年5月份的竣工面积增速是6.2%的增长,但到了11月份的时候,单月增速反弹到6.1%的正增长。毫无疑问,后面的竣工增速都是正增长,很有可能增速还会加快。 其实,疫情的爆发完全打乱了竣工节奏,使得整体的竣工周期后移一个季度,10,11月份可以明显看到竣工数据在反弹,因此不要质疑竣工周期就此结束了,同时定制家居公司还有机会。 3、首选头部公司 总体来说,定制家居公司关注三家公司就够了,欧派,志邦和索菲亚。即使现在精装修的逻辑被房企三道红线打断,但是工程渠道的拓展肯定是未来的趋势。 先看索菲亚。衣柜业务占比80%,橱柜业务占比11%,大宗业务占比11%。虽然索菲亚当前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大宗业务占比一直在提升,同时公司内部经销商改革存在一定的边际改善,目前估值方面有优势。 2020年Q3索菲亚营收增长17%,扣非净利润增速28%,三季度业绩改善超市场预期,说明内部问题正在改善,公司也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值得长期关注。 二是欧派家居。欧派是所有定制家居个股中质地最好的,产品结构均匀,是真正做到了全屋定制的企业。2021年估值30X左右,估值虽然比其他贵一点,但不算高,毕竟是全品类的公司,业绩波动的区间会更小,同时橱柜业务占比46%,大宗占比16%,都不算低。 现在行业情况刚刚出现改善,2019年就达到了20%左右,预计2021年欧派的增速还会加快,可以达到20%,对应30倍估值不算贵。 最后就是志邦家居。产品结构刚好与索菲亚相反,橱柜营收占比72%,衣柜占比25%。同时大宗占比23%,这两块占比双高。近5年公司衣柜业务体量快速增长,从0.22亿元增长至7.34亿元,将近30倍的增量,说明橱柜向衣柜导入流量的效果非常明显。 公司的大宗业务占比正在逐年提升,并且大宗业务的毛利率在一路上升,高达42%,零售渠道也只有37%;说明志邦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并没有为抢占市场而牺牲价格。这完全得益于公司对客户结构做出的调整,是可以给出市场溢价的。 医药股和消费股有大资金抱团,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大涨之后,估值实在不便宜了。而精装修政策驱动和竣工周期加快好转的前提,给投资地产后产业链的家居板块提供了充足的确定性。目前,部分公司经过回调之后,估值位于合理水平,并不是高位。 同时多数公司的业绩也才刚开始好转,有市场预期存在,但远远还没有到即将兑现的程度。这时候就应该选择业绩持续性和弹性大的公司,也就是我反复说过的大宗业务和橱柜业务占比双高的企业。 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导读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我们提出“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成为业内广为采用的经典分析框架,人口人才是区域经济和各行各业兴衰的根基。我们在前期系列报告中提出“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逻辑,指出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以期准确把握人才流动趋势。 摘要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人才流动趋势。智联招聘拥有约2亿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约630万;其中85%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14.6%。在求职者中,约四成为流动的跨城求职者。人才求职和跨城求职具有明显的月度波动性,高峰均在春节后的3月。从性别看,2019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60%,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54%,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年龄看,流动人才中超8成为18-35岁;从学历看,流动人才中52%为本科及以上,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37%,高学历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作年限看,流动人才中46%工作5年及以下,高于求职总体的44%,职场新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资水平看,流动人才中45%月收入超6000元,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40%,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行业看,流动人才中51%分布在IT、房地产、制造业,高于求职人才总体的48%。 榜单概览:上海连续3年成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沪深京居前三。为衡量不同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海归人才流入占比的加权结果。其中,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反映该城市引得来和留得住的能力,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和海归人才流入占比反映城市对年轻高学历人才和海归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从结果看,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第一,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济南、苏州、天津位居前十。2019年应届生和海归人才流向北上深广的比重分别占比24.5%、28.7%,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北上广深的比重20.2%,应届生和海归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2)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分地区看,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8%、-2.4%、-0.2%、-3.2%,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西部持续流出但有所收窄,东北持续流出且幅度扩大。分线城市看,2019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7%、1.1%、1.8%、-0.3%,2018年分别为-0.9%、4.9%、-0.3%、-2.3%;结合近4年数据观察,一线因京沪控人持续流出,二线人才持续集聚,三线较为平衡,四线持续流出。分城市群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19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3%、14%、13%、7%、7%,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0%、2.8%、-4.0%、0.0%、-0.5%,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受北京控人影响人才净流出,成渝和长江中游基本平衡。 重点城市:深广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逐渐上升。1)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深广呈上升趋势。北京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2.3%、-2.7%、-3.9%,持续为负且降幅扩大,主因北京严控人口、疏解产业,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8%、0.6%,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上海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2%、0.9%、0.5%,持续净流入但逐渐下降,主因上海控制人口及产业转移;深圳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4%、0.2%,主因深圳活力强、人才政策吸引力大;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7%、0.6%,规模基本平衡;广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5%、0.5%、0.6%,持续稳定净流入,主因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2)二线城市: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津蓉有所下降。杭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1.0%、1.2%、1.4%,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主因杭州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薪酬超越广州在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南京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9%、0.9%、0.9%,始终为正且比较稳定,主因南京发展速度较快且2018年“宁聚计划”实施吸引人才;重庆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1%、-0.1%、0.5%、0.3%,2018年由负转正主因信息技术产业等发展吸引人才;武汉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0%、0.8%、0.1%,2017年由负转正,主因2017年“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实施;天津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1%、-0.1%,逐年下降且2018年由正转负,主因天津发展速度放缓、2019年GDP增速5.3%在十城中最低、且薪资在十城中最低;成都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3%、-0.3%、-0.6%,始终为负,主因薪资水平较低,重庆与成都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成都净流向重庆。 风险提示:样本偏差;简历投递与实际人才流动可能存在一定出入 目录 1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人才流动趋势 2 榜单浏览:上海持续3年成为具人才吸引力城市 2.1 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沪深京居前三 2.2 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聚集、京津冀人才流出 3 重点城市:深广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逐渐上升 3.1 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深广呈上升趋势 3.2 二线城市: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津蓉有所下降 正文 1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人才流动趋势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但当前能够反映人才流动的数据缺乏。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例分别在2011、2013年见顶,标志着过去长期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消逝,中国亟需转向人才红利。并且,从人口自然增长趋势看,中国人口总量将在“十四五”时期见顶,随后进入负增长。在此背景下,2017年以来全国约100城先后掀起 “抢人大战”,既是抢年轻人口更是抢人才。一般可通过官方常住人口数据分析人口流动,但反映人才流动的数据缺乏,特别是在非普查年份。为此,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以期准确把握人才流动态势。 数据说明及特征:智联招聘拥有约2亿个人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含登录、有求职行为的用户)约630万,其中,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约85%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14.6%(2015年小普查数据);在求职人才中,约四成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的流动人才。人才求职和跨城求职具有明显的月度波动性,求职高峰一般在春节后的3月,2019年3月求职人数和流动人数占比分别为11.3%、13.1%,2018年分别为12.1%、12.3%。 1)从性别看,2019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60%,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54%,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19年智联招聘平台求职人才中男女比例为54:46,其中流动人才男女比例为60:40,说明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54:46、64:36,2019年流动人才的性别比例更加平衡。 2)从年龄看,流动人才中超8成为18-35岁。2019年求职人才中18-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岁及以上分别占比30.2%、34.5%、20.5%、8.8%、3.4%、2.6%;流动人才中各年龄段人才分别占比30.7%、34.1%、19.6%、8.8%、3.7%、3.1%,求职人才和流动人才的年龄结构较为吻合,18-35岁分别占比85.1%、84.4%,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86.1%、78.6%,2019年流动人才更加集中于18-35岁。 3)从学历看,流动人才中52%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47%,表明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19年求职人才中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占比分别2.5%、13.0%、38.4%、41.5%、4.7%,其中流动人才各学历分别占比为2.1%、10.4%、36.8%、45.0%、5.7%,流动人才中本科、研究生学历比重均高于整体水平,2019年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0.7%、较求职整体的46.2%高出4.5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50.5%、47.5%,说明本科及以上的求职者职场竞争力较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4)从工作年限看,流动人才中46%工作5年及以下,高于求职总体的44%,职场新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2019年求职人才中工作年限为1年及以下、1-3年、3-5年、5-10年、10-20年、20年以上分别占3.1%、21.1%、19.4%、30.3%、22.3%、3.8%,流动人才中各工作年限人才分别占比3.3%、23.0%、19.3%、28.2%、21.9%、4.3%,其中工作5年以下的分别占比43.6%、45.7%,说明部分职场新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愿景尚有较大不确定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39.3%、40.4%,2019年流动人才更加集中于5年及以下。 5)从工资水平看,流动人才中45%月收入超6000元,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40%,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求职人才中月收入4000元及以下、4001-6000元、6001-8000元、8001-10000元、10001-15000元、15000元以上分别占比29.3%、30.8%、17.2%、9.4%、8.0%、5.3%,流动人才中各收入人才分别占比26.4%、28.8%、18.1%、10.6%、9.6%、6.5%,其中6000元以上的分别占比39.9%、44.8%,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39.9%、45.8%,说明收入更高的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6)从行业看,流动人才中51%分布在IT、房地产、制造业,高于求职人才总体的48%。2019年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19.4%、14.9%、13.9%,合计占比48.3%;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也是上述三个行业,分别占比19.0%、17.5%、14.8%,合计占比51.4%,说明流动人才分布更加集中,且流动人才在房地产|建筑业的分布远高于求职人才。从二级行业分布来看,2019年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五行业分别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互联网/电子商务、教育/培训/院校、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酒店/餐饮,合计占比33.7%;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五行业则略有不同,第四和第五名分别是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合计占比34.7%。 2 榜单概览:上海持续3年成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 2.1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沪深京居前三 从人才吸引力指数观察,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连续三年第一,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济南、苏州、天津位居前十。为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海归人才流入占比的加权结果。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人才净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分别反映该城市引得来和留得住的能力。其中,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不在该城市、但简历投向了该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为该城市、但简历投向了其他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指现居住地和简历投向地不一致的人才。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应届生流动人才/应届生流动人才总量,海归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海归流动人才/海归流动人才总量,分别反映城市对年轻高学历人才和海归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从结果看,经济体量大且增长稳定的上海市人才吸引力指数2017年由第二名升至第一名,随后三年持续第一;由于深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人才政策吸引力强,2016-2019年深圳排名第3、3、3、2位;北京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排名为第1、2、2、3位,有所下降;广州则始终为第4位;杭州因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连续四年稳居第5;南京为第6、6、7、6名;成都2019年为第7名且近三年较为稳定;济南2019年为第8名,比2018年的第14名有所上升;苏州为第7、8、9、9,较为稳定;天津为第8、10、12、10名。2019年前50强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3、6、8、3个;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32、14、0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数量的100%、91%、17%、0%;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分别有12、7、5、2、3个。 2019年应届生、海归将简历投向北上深广的比重分别占比24.5%、28.7%,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北上广深的整体比重20.2%,应届生和海归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从应届生看,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前四名分别是北上深广,合计占比24.5%,高于北上深广的人才流入占比20.2%;应届生人才流入前十城市还有成都、杭州、郑州、南京、西安、天津,前十合计占比45.2%,高于前十城市的人才流入占比36.1%,意味着和流动人才相比,应届生人才更加向一二线城市集聚。和2018年相比,2019年流入北京、武汉、成都的应届生占比分别下降0.5%、0.5%、0.4%,流入济南、深圳的应届生占比分别上升0.3%、0.2%。从海归看,海归人才流入占比前四名分别是北上深广,合计占比28.7%,高于北上广深人才流入占比的20.2%;海归人才流入前十城市还有杭州、成都、南京、天津、苏州、青岛,前十合计占比44.6%,高于前十城市的人才流入占比35.5%,意味着和流动人才相比,海归人才也更加向一二线城市集聚,尤其是向一线城市集聚。和2018年相比,流入北京、成都的海归人才占比分别下降0.9%、0.3%,流入东莞、深圳、长沙、无锡的人才分别上升0.3%、0.2%、0.2%、0.2%。 2.2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 人才净流入占比是人才吸引力指数的核心指标,等于(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 1)分地区看,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8%、-2.4%、-0.2%、-3.2%,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西部持续流出但有所收窄,东北持续流出且幅度扩大。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不含三沙市)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城市分别有87、80、95、34个。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2016-2019年东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64.2%、63.2%、60.8%、61.6%,均超六成但稍有下降,意味着全国流动人才超6成向东部集聚;中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而人才流出占比逐年下降;西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和流出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东北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6.0%、5.9%、5.3%、5.3%,逐年下降,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8.2%、8.2%、8.3%、8.5%,逐年上升。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2016-2019年东部分别为7.8%、6.2%、5.7%、5.8%,虽略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中部分别为-4.0%、-3.2%、-2.4%、-2.4%,虽逐年上升但人才仍然净流出;西部分别为-1.6%、-0.7%、-0.3%、-0.2%,人才净流出但逐年上升至基本平衡状态;东北分别为-2.2%、-2.3%、-3.0%、-3.2%,人才净流出且幅度扩大。 2)分线城市看,2019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7%、1.1%、1.8%、-0.3%,2018年分别为-0.9%、4.9%、-0.3%、-2.3%,结合近4年数据观察,一线因京沪控人持续流出,二线人才持续集聚,三线较为平衡,四线持续流出。我们把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划分为一二三四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4个,二线城市35个,三线城市81个,四线城市176个(详见恒大研究院2019年4月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2016-2019年一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人才流出占比基本稳定;二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44.9%、46.3%、47.9%、46.4%,呈上升趋势且约半数人才流入二线城市,人才流出占比基本稳定;三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0.5%、19.3%、18.6%、20.8%,2019年上升较为明显,人才流出占比逐年下降;四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12.2%、11.6%、11.6%、12.6%,2019年上升较为明显,人才流出占比呈下降趋势。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2016-2019年一线分别为0.8%、-0.5%、-0.9%、-2.7%,受京沪控人影响一线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2017年开始由正转负;二线分别为0.6%、3.2%、3.6%、1.1%,二线人才持续集聚;三线分别为0.4%、-0.3%、-0.3%、1.8%,较为平衡;四线分别为-1.8%、-2.5%、-2.3%、-0.3%,人才持续净流出。 3)分城市群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19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0%、2.8%、-4.0%、0.0%、-0.5%,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受北京控人影响人才净流出,成渝和长江中游基本平衡。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长三角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分别为22.6%、17.6%;珠三角人才流入占比较为稳定,人才流出占比分别逐年微降,2019年分别为13.9%、11.1%;京津冀2016-2019年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14.3%、16.2%、17.0%、17.3%,逐年上升;成渝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均较为稳定;长江中游人才流出占比逐年下降。2016-2019年分别有64.6%、64.7%、64.5%、63.1%的人才流入五大城市群,均超6成。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2016-2019年长三角分别为4.7%、4.6%、4.6%、5.0%,人才净流入且占比高于其他城市群,人才大量向长三角集聚;珠三角分别为1.7%、2.0%、2.2%、2.8%,人才净流入且逐年上升;京津冀分别为-0.4%、-1.9%、-2.9%、-4.0%,人才净流出且流出规模逐渐扩大,主要受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大幅下降影响;成渝分别为-0.7%、-0.2%、0.3%、0.0%,流入流出基本平衡;长江中游分别为-1.3%、-1.0%、-0.3%、-0.5%,流入流出基本平衡。 3 重点城市:深广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逐渐上升 从重点城市看,我们选取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一二线城市对其划分进行具体分析(详见恒大研究院2019年5月报告《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2019》)。 3.1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深广呈上升趋势 从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看,四个一线城市北上深广分别为-3.9%、0.5%、0.2%、0.6%,广州最高、北京最低。从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的趋势变化看,北京、上海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而逐年下降,分别从-0.7%、1.3%降至-3.9%、0.5%;广州逐年上升、深圳呈上升趋势,分别从0.3%、-0.2%升至0.6%、0.2%,主要因为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大学生数量全国最多,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且人才吸引政策力度大。 1)北京: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2.3%、-2.7%、-3.9%,持续为负且降幅扩大,主因北京严控人口、疏解产业;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8%、0.6%,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北京常住人口增量逐年下滑,2011-2018年从57万降至-17万,2019年缩窄至-1万,2017-2019年连续3年为负,2016-201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量始终在一线城市中最低。2016-2019年北京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7.2%、7.3%、7.1%、6.3%,但人才流出占比持续攀升,分别达7.9%、9.6%、9.9%、10.2%,北京的人才流入和人才流出均居全国城市首位,但流出逐年攀升、流出明显大于流入,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2.3%、-2.7%、-3.9%。从来源看,2019年人才向北京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天津、郑州、深圳、廊坊、石家庄、西安、成都、沈阳、武汉,合计占比达44.7%。其中,京津冀城市有3个,合计占比达15.6%。人才流入北京主要因为北京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2019年GDP规模达到3.5万亿,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同时13个行业中北京有8个的薪酬位于所有城市之首。从去向看,北京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天津、深圳、成都、廊坊、济南、杭州、广州、石家庄、西安,合计占比达42.5%。其中,流出北京的人才中7.7%流向上海,流出上海的人才中13.1%流向北京,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北京流向上海和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8%、0.6%,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流出北京的人才增多主要因为北京控制人口、疏解产业。2013年北京开始严控人口,2015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北京外迁非首都核心功能,2020年及之后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2.28万件;2014-2019年北京市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759家,疏解提升市场631个、物流中心122个。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2018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累计减少489家。2019年北京流出人才的29.7%来源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高于除深圳外的其他8个重点城市,也高于北京流入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23.4%。 2)上海: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2%、0.9%、0.5%,持续净流入但逐渐下降,主因上海控制人口及产业转移。2011-2019年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明显放缓,增量从44万降至4万,其中有两年为负。2016-2019年上海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6.3%、6.1%、5.6%、5.2%,持续下降,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4.9%、4.9%、4.7%、4.8%,流入大于流出,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2%、0.9%、0.5%。从来源看,人才向上海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苏州、深圳、青岛、杭州、南京、合肥、郑州、成都、武汉,合计占比达48.1%,显著高于2018年前十来源地的45.7%,上海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提高。其中,北京占比15.1%,而长三角城市有4个、合计占比16.3%。人才流入上海主要因为上海的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2019年上海GDP规模达到3.8万亿、位列全国城市第一。2019年上海流入人才中9.9%流向商业服务,显著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13个行业中上海有4个薪酬位列第一、8个位列第二,其中商业服务位列第一。从去向看,上海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杭州、苏州、深圳、南京、广州、合肥、成都、郑州、无锡,合计占比达51.6%。其中,长三角城市有5个,合计占比达25.9%,长三角城市对上海的人才有分流作用。人才流出上海主要因为上海控制人口规模和产业转移,2016年上海“十三五规划”及《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5-2040)》均要求2020年及之后上海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2018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少1666家。2019年上海流出人才的7.6%、7.4%来源于服务业和金融业,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也高于上海流入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4.4%、5.7%。 3)深圳: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4%、0.2%,主因深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才政策有吸引力;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7%、0.6%,规模基本平衡。2015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从2014年的15万大幅上升至60万,2015-2018年平均增量为56万。2016-2019年深圳人才流入占比基本稳定在4.9%左右,分别为4.8%、5.1%、5.0%、4.7%,但人才流出占比呈下降趋势,分别为5.0%、4.9%、4.6%、4.6%。从来源看,人才向深圳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广州、北京、天津、东莞、上海、成都、长沙、武汉、惠州、佛山,合计占比达52.8%,高于2018年前十来源地的50.4%,深圳的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提高。其中,珠三角城市有4个,占比22.9%;流入深圳的人才中13.1%来自广州,流入广州的人才中17.4%来自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来源城市的第1位。人才流入深圳主要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和人才政策有吸引力。2019年深圳GDP增速6.7%,高于全国平均的6.1%,也高于北京和上海的6.1%、6.0%;2016-2019年深圳平均GDP增速为8.0%,高于广州、北京、上海的7.0%、6.6%、6.6%。深圳还拥有华为、腾讯、平安等众多著名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吸引大量人才。深圳的落户政策逐渐放宽,且补贴幅度较大,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2016年深圳将全日制本科生、硕士、博士的租房相关补贴从6000、9000、12000元分别提高至15000、25000、30000元,2017年落户门槛放宽至35岁以下专科学历人才,对新引进的两院院士和杰出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分别给予300万、200万、160万的奖励。从去向看,深圳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广州、东莞、上海、北京、惠州、佛山、长沙、杭州、武汉、成都,合计占比达53.9%,低于2018年前十去向地的56.4%,深圳人才流向的方向更加分散。其中,广州占比达15.0%,珠三角城市有4所,合计占比32.3%,深圳和珠三角地区人才流动频繁;流出深圳的人才中15.0%流向广州,流出广州的人才中18.6%流向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7%、0.6%,规模基本平衡。 4)广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5%、0.5%、0.6%,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因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广州常住人口增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19年从4万升至40万。2016-2019年广州人才流入占比基本稳定在4.2%左右,分别为4.2%、4.3%、4.2%、3.9%,2019年略有下降,人才流出占比持续下降,分别为3.9%、3.8%、3.6%、3.3%,流入大于流出,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5%、0.5%、0.6%,逐年上升。从来源看,人才向广州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深圳、北京、佛山、东莞、上海、长沙、成都、武汉、珠海、郑州,人才流入占比合计达50.8%。其中,深圳占比17.4%,珠三角城市有4个,合计占比29.6%。人才流入广州主要因为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较低。2019年广州GDP增速为6.8%,高于北京、上海、深圳的6.1%、6.0%、6.7%。广州的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根据英国经济分析智囊机构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在全球133个城市样本中,上海与深圳排名并列第25位,北京、广州分别排名49、68位;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7.8、21.5、23.8、14.8年,广州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2019年广州流入人才的13.3%、5.3%流入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以及服务业,明显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从去向看,广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深圳、佛山、东莞、北京、上海、珠海、杭州、中山、惠州、长沙,人才流出占比合计达57.2%。其中,深圳和佛山占比分别为18.6%、12.1%,珠三角城市有6个,合计占比44.9%,与北京13.6%的人才流向京津冀都市圈、上海25.9%的人才流向长三角都市圈和深圳32.3%的人才流向珠三角都市圈相比,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都市圈城市的比重显著更高。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多为粤语城市、文化相近,另一方面是广州高校数量较多,广东省人才为求学向广州集聚,毕业后从广州回流至省内其他城市。根据教育部数据,广州普通高校数、211高校数分别为37、6所,分别排名第5、6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广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08.6万人、位列全国第一。 3.2二线城市: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津蓉有所下降 从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看,6个重点二线城市杭宁渝汉津蓉分别为1.4%、0.9%、0.3%、0.1%、-0.1%、-0.7%,杭州最高、成都最低。从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变化看,杭州从0.8%逐年升至1.4%,因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且薪酬相对较高;南京、重庆、武汉呈上升趋势,分别从0.8%、-0.1%、-0.3%升至0.9%、0.3%、0.1%,南京经济增速在十城中排名第一且2018年实施“宁聚计划”吸引人才,重庆的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武汉2017年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留住人才;天津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从0.2%降至-0.1%,主要因为发展速度放缓且薪资水平在十城中倒数第一,成都在-0.3%至-0.8%区间波动,主要由于薪资水平相对较低。 1)杭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1.0%、1.2%、1.4%,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主因杭州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薪酬超越广州在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2013-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量从4万逐渐增至55万,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杭州排名全国第一。2016-2019年杭州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3.0%、3.3%、3.3%、3.4%,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2.2%、2.3%、2.1%、2.0%,人才流入明显大于流出,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1.0%、1.2%、1.4%,逐年攀升,2018-2019年居全国之首。从来源看,人才向杭州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合肥、宁波、郑州、南京、广州、苏州、成都,合计占比达46.6%,明显高于2018年杭州人才前十来源地的44.0%,杭州的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上升。其中,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人才合计占比23.6%,杭州发展所需人才主要在一线城市中,杭州也具有从一线城市抢夺人才的能力。且杭州前十来源地有5个来自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25.1%。人才流入杭州主要是因为产业发展迅速,尤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行业发展较快。根据杭州市统计局,2019年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增长15.1%,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14.6%,均高于杭州GDP增速6.8%。2019年杭州流入人才28.8%流向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明显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其中,12.8%流向互联网/电子商务二级行业,高于除重庆外的其余8个重点城市。同时杭州薪酬较有吸引力,在十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四,高于广州,其中13个行业中杭州有1个位列第一(交通|运输|物流|仓储),1个位列第二,2个位列第三,7个位列第四。从去向看,杭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宁波、南京、深圳、苏州、嘉兴、绍兴、广州、金华,合计占比达44.9%。其中,有7个去向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32.3%。 2)南京: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9%、0.9%、0.9%,始终为正且比较稳定,主因南京发展速度较快且2018年“宁聚计划”实施吸引人才。和上述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常住人口增量相对稳定,2011-2019年始终在2-10万区间波动、2019年为6万。2016-2019年南京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3.1%、3.0%、2.9%、2.8%,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2.3%、2.1%、1.9%、1.9%,均逐年下降,但人才流出明显大于流出,使得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9%、0.9%、0.9%,基本稳定。主要因为落户条件放宽且电子通信、制造业等行业增长速度较快。2018年“宁聚计划”即《人才落户实施办法》实施,不再以就业为落户前提,年龄条件也从35岁放宽到40岁。根据各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南京GDP同比增长7.8%,不仅高于全国的6.1%,也在十大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18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的6.2%,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53.1%、108.9%、29.6%,高于全国的66.2%、6.4%、11.2%。从来源看,人才向南京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苏州、无锡、合肥、杭州、西安、深圳、徐州、成都,合计占比达45.7%。其中,有5个是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25.8%。从去向看,南京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北京、无锡、杭州、常州、徐州、合肥、扬州、镇江,合计占比达49.5%。其中,有8个是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40.8%。南京和长三角的人才互动非常频繁,部分因为南京高校较多,长三角人才为求学向南京集聚,毕业后从南京回流至长三角其他城市。根据教育部数据,南京普通高校数、211高校数分别为34、10所,分别排名第6、3名。 3)重庆: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1%、-0.1%、0.5%、0.3%,2018年由负转正主因对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重庆常住人口增量维持在高位,2011-2019年增量平均为27万。2016-2019年重庆人才流入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3%、1.3%、2.0%、1.8%,人才流出占比在2016-2018年均为1.4%、2019年上升至1.6%,导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1%、-0.1%、0.5%、0.3%,逐年上升且2018年由负转正。从来源看,人才向重庆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成都、北京、西安、长沙、上海、深圳、天津、贵阳、广州、武汉,合计占比达62.8%。其中,成都流入重庆占比达26.4%,高于大部分城市第一来源地占比,主要因为地理位置近且电子产业等具有较强吸引力。2019年重庆流入人才中25.7%流向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高于除杭州外的其余8个重点城市,也明显高于流出人才从事该行业的比例13.1%,其中2019年重庆流入人才中14.4%流向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二级行业中,显著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重庆电子商务企业个数2013-2018年从640个增加到2545个;重庆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个数2008-2017年从68个增加到540个。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重庆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45.2%,高于全国2019年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的20.8%。从去向看,重庆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成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杭州、贵阳、武汉、昆明,合计占比达51.0%。 4)武汉: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0%、0.8%、0.1%,2017年由负转正,主因“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实施。2011-2019年武汉常住人口增量平均为16万人,常住人口保持较高增长。2016-2019年武汉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1%、2.2%、2.7%、1.9%,人才流出占比2.3%、2.1%、1.9%、1.8%,逐年下降,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0%、0.8%、0.1%。主要因为2017年开始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大学生可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或租到租赁房;不满40周岁的留汉大学毕业生可凭毕业证落户,硕士、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可直接落户;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分别为4万元、5万元、6万元、8万元。根据武汉市委组织部,2017-2019年新增留汉大学生共109.5万人,提前两年完成2017年确定的五年达到100万的目标。从来源看,人才向武汉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郑州、长沙、成都、广州、西安、杭州、襄阳,合计占比达45.0%。从去向看,武汉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长沙、南京、成都、郑州、宜昌,合计占比达45.1%。 5)天津: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1%、-0.1%,逐年下降且2018年由正转负,主因天津发展速度放缓、2019年GDP增速5.3%在十城中最低、且薪资在十城中最低。天津常住人口增量呈下降趋势,2011-2019年从56万降至2万。2016-2019年天津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3%、2.2%、2.2%、2.3%,较为稳定,流出占比分别为2.0%、2.1%、2.3%、2.4%,逐年上升,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1%、-0.1%,逐年下降。从来源看,人才向天津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沈阳、石家庄、廊坊、深圳、唐山、保定、西安、郑州,合计占比达55.1%。其中,北京占比高达31.8%,显著高于其余城市第一来源地占比,主要因为地理位置近。从去向看,的天津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石家庄、廊坊、济南、广州、杭州、重庆、保定,合计占比达54.5%。其中,北京占比22.8%,显著高于其余城市第一去向地占比,主要因为地理位置近且北京工作机会多。人才流出天津主要因为发展速度放缓且薪资水平低,根据各市统计局数据,天津2019年GDP增速为5.3%,在十大重点城市中倒数第一;2017-2019年GDP同比增速平均为4.0%,不仅远低于2010-2016年的平均增速12.6%,也远低于2017-2019年杭州、南京的平均增速7.2%、7.9%;同时天津薪酬较低,2019年4季度平均月薪为7813元,在十城中排名倒数第一,13个行业中天津有10个在十城中位列最后。 6)成都: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3%、-0.3%、-0.6%,始终为负,主因薪资水平较低,重庆与成都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成都净流向重庆。成都常住人口增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19年从2万升至25万,2016年变动较大、高达126万。2016-2019年成都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3%、2.8%、3.7%、2.9%,流出占比分别为3.2%、3.1%、4.0%、3.6%,流出始终大于流入且差距在2017-2019年逐年增大,使得人口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3%、-0.3%、-0.6%。净流出成都的人才较多是因为薪资水平低,2019年4季度成都平均月薪为8326元,在十大重点城市中排倒数第二,13个行业中有7个在十大城市中薪资水平排倒数第二。从来源看,人才向成都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重庆、西安、上海、深圳、绵阳、长沙、广州、郑州、贵阳,合计占比达47.5%。从去向看,成都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重庆、北京、深圳、西安、上海、绵阳、眉山、广州、德阳、南充,合计占比达46.2%。其中,流出重庆的人才中17.9%流向成都,流出成都的人才中13.6%流向重庆,重庆与成都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成都流向重庆和重庆流向成都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5%、0.4%,人才从成都净流向重庆。2019年成都流出人才的30.6%来源于房地产|建筑业,显著高于其他9个重点城市,且远高于成都流入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13.1%。 智联招聘课题组专家李强 王一新 周培 李小丽 北京大学黄玉致、伦敦大学学院闫婧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