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周口1月18日讯全速推进京东物流和京东(周口)商服科技中心项目合作,华为公司在河南的首家工业互联网应用运营中心落户,携手浪潮集团打造云绘三川?沙颍云运营中心项目……2020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积极围绕新兴产业谋篇布局,大力招商引资,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位于周口高新区的数字产业园是当地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平台。为壮大数字产业园,当地政府出台系列政策,从租金补贴、创业扶持、税收优惠、科技资助等方面,对入驻企业提供保障。同时,周口瞄准知名数字企业进行招商,着力引进实力强、成长性好、科技水平高的企业落户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华为、浪潮等知名企业相继签约入驻周口数字产业园。 前不久,河南瑞特电气在华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周口运营中心的帮助下,安装畅捷通ERP系统,不但有效解决了财务和管理问题,也起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像瑞特电气一样,华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周口运营中心已经与约20家周口企业合作,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位于周口数字产业园里的直播电商产业基地,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涵盖电商直播、策划运营、短视频制作、供应链严选等功能板块,周商扶贫电商平台、郑欧班列以及部分本地直播公司已经入驻。 据悉,周口数字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各类企业100多家,提供2000个就业机会。周口市川汇区委书记李宗喜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外引优质项目,内育发展动能,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引领区、实体经济数字转型试验区、高端信息技术人才集聚区,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当前,各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施工图”陆续出炉,纷纷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期,各省份陆续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本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各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施工图”已经绘就。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纷纷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 据记者盘点,山西、辽宁、河南、湖南、四川、贵州、宁夏、广西等省份,均将“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海南明确提出,“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省份强调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发展目标既蕴含速度要求也体现质量取向。例如,湖南提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贵州提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西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进一步前移。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各地明确要求,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北京提出,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坚持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路子;青海提出,科学开发战略性资源,壮大提升支柱性产业,优化升级“四张牌”全产业链,形成更高附加值、更强创新力的产业链,打造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金字招牌。 各地深刻剖析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机遇,“率先”“突破”“紧迫感”等,成为热词。山西提出,面对各省竞相发展、百舸争流的竞争性态势,山西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山东提出,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造现代产业新优势。 同时,就业、收入、医疗、教育等民生福祉实现更大增进,是各地重要奋斗目标。安徽提出,“十四五”时期,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超过4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西藏提出,“十四五”时期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抓实体经济必须要抓好制造业。多个省份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或“推动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江苏提出,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甘肃提出,坚定不移发展工业,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广西提出,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聚焦优势产业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锻长板补短板,提高制造业比重,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同时,各地正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北京提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等未来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辽宁提出,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从辽宁制造向辽宁智造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在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上,广东明确提出,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找准定位、积极融入、主动作为,成为各地的共同选择。 上海提出,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顺应国内外发展格局深刻调整,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经济格局、城乡格局,进一步巩固上海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枢纽地位,进一步构筑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浙江提出,持续推进以“一带一路”统领全面开放,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山东提出,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南北经济格局优化、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贯通,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江西明确,立足毗邻长珠闽、产业门类齐全、资源要素丰富等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制造业转移集聚区,为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作出积极贡献。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省份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重要抓手。此外,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则提出要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在东部地区,上海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江苏提出,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东北地区,辽宁提出,支持沈阳、大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黑龙江提出,打造哈尔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成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在中西部地区,湖北提出,支持武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以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养生消费为特色的消费示范试点城市;云南提出,加强昆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
当前,各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施工图”陆续出炉,纷纷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期,各省份陆续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本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各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施工图”已经绘就。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纷纷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 据记者盘点,山西、辽宁、河南、湖南、四川、贵州、宁夏、广西等省份,均将“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海南明确提出,“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省份强调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发展目标既蕴含速度要求也体现质量取向。例如,湖南提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贵州提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西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进一步前移。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各地明确要求,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北京提出,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坚持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路子;青海提出,科学开发战略性资源,壮大提升支柱性产业,优化升级“四张牌”全产业链,形成更高附加值、更强创新力的产业链,打造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金字招牌。 各地深刻剖析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机遇,“率先”“突破”“紧迫感”等,成为热词。山西提出,面对各省竞相发展、百舸争流的竞争性态势,山西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山东提出,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造现代产业新优势。 同时,就业、收入、医疗、教育等民生福祉实现更大增进,是各地重要奋斗目标。安徽提出,“十四五”时期,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超过4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西藏提出,“十四五”时期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抓实体经济必须要抓好制造业。多个省份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或“推动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江苏提出,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甘肃提出,坚定不移发展工业,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广西提出,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聚焦优势产业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锻长板补短板,提高制造业比重,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同时,各地正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北京提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辽宁提出,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从辽宁制造向辽宁智造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在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上,广东明确提出,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找准定位、积极融入、主动作为,成为各地的共同选择。 上海提出,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顺应国内外发展格局深刻调整,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经济格局、城乡格局,进一步巩固上海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枢纽地位,进一步构筑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浙江提出,持续推进以“一带一路”统领全面开放,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山东提出,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南北经济格局优化、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贯通,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江西明确,立足毗邻长珠闽、产业门类齐全、资源要素丰富等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制造业转移集聚区,为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作出积极贡献。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省份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重要抓手。此外,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则提出要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在东部地区,上海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江苏提出,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东北地区,辽宁提出,支持沈阳、大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黑龙江提出,打造哈尔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成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在中西部地区,湖北提出,支持武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以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养生消费为特色的消费示范试点城市;云南提出,加强昆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
1月1日,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通过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 新年伊始,全国碳市场的新动作拉开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大幕。“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如何推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顺潮流大势需艰难跋涉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杭州举行,每位与会者座位上都有一张淡绿色小卡片。这是一张“个人碳中和荣誉证书”,提示主场活动在筹办、举办和收尾阶段排放的温室气体,被所购买的塞罕坝林场造林碳汇项目抵消。这项活动本身实现了碳中和,而就我国整体来说,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仍需艰难跋涉。 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自身发展大势使然,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 对不少大众来说,碳中和仍是一个陌生词汇。科学界对此早已达成共识,为了不让全球气候走向灾难,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不应超过1.5摄氏度或2摄氏度。5年前,1.5摄氏度和2摄氏度目标被写入《巴黎协定》。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若温升不超过1.5摄氏度,那么在2050年左右全球就要达到碳中和;若不超过2摄氏度,则2070年左右全球要碳中和。本世纪中叶碳中和遂成为各国制定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参考。而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全球自然灾害显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窗口在迅速收窄。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后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宣布了更具体的目标: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中国向世界庄重宣示提前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节点,展现的是国际责任,是大国担当,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有力抓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说。 在气候雄心峰会上,45个国家作出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新承诺,24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由此预计,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65%、世界经济总量70%的国家都将成为“碳中和”的一员。 潘家华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国内的发展战略、发展进程高度吻合。 低碳发展有三大效益 实现碳中和愿景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要深度脱钩,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结构性变革。破立之间,挑战与机遇并存。 以能源系统为例,一方面,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要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需克服多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相对于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消费占比约15.3%,到2030年将提升至25%左右,能源系统的跃迁蕴藏着新的机遇。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在与企业、地方座谈时发现,有人认为,减排就是增加企业成本,为地方发展设置“天花板”。他直言,低碳发展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好的发展,是要倒逼不好的发展转向好的发展。 “低碳发展至少有三个效益。”柴麒敏表示,首先是环境效益。与应对气候变化同步协同,将带来大气污染治理的一系列成效。我国能源结构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燃烧不但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同时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也是当下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也从根源上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其次是社会效益。低碳发展将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绿色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450万人左右,接近煤炭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预计到2030年低碳领域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总人数有望达到6300万人。 此外还有经济效益。“到2030年,全国低碳产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3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6%。”柴麒敏说。 如今,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上逐渐形成优势。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7.9亿千瓦,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的30%,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均居世界首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技术水平和制造规模处于世界前列。风电整机制造占全球总产量的41%。 牵住降碳源头治理“牛鼻子” 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其实很不轻松。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也仅有30年,相比西方国家压力更大、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十四五”必须迈出坚实步伐。 很多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是一个技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而我国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目前,关于达峰路径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对碳排放的控制稍松,在2030年前达到相对较高的峰值,然后开始下降;另一种是从“十四五”开始严格控制碳排放,提高政策和行动力度,在2030年前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峰值,然后开始一个先缓后急的下降。 前者下降的曲线会非常陡。在柴麒敏看来,采用“先冲高、后骤降”的减排路径,挑战大,造成的全社会经济损失也大。相对来讲,后者更为科学。 无论采用哪种路径,“十四五”将直接决定能否完成2030年前碳达峰。 黄润秋介绍,目前正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牵住降碳这个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将统筹谋划一批推动经济、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将明确地方、行业的达峰目标和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同时,也将强化监督考核,将达峰行动有关工作纳入中央环保督察。 据了解,碳排放达峰行动的内容还包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大力发展低碳交通,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等。 当下,在全国碳市场建设中,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建设与运维任务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在增派人手加大工作力度,以确保完成启动电力行业全国碳交易运行的各项条件。该中心董事长曾庆祝告诉记者,经过6年多的试点探索,湖北证明了碳市场是政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让市场发现碳价格这一市场化思维,将伴随全国碳市场的有效运行落地生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近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这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部署的落实。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将发生深刻转变。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是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绿色发展正成为各行业未来规划的重要部分。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就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需要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集约、高效、创新、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将步入新阶段 2020年以来,尽管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各国仍然没有忽视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长期重要任务。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日本、韩国等国也陆续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 记者了解到,所谓碳达峰,主要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回落;所谓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绿色发展也将迈入新的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我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的目标。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义举分析称,绿色发展不仅能够摆脱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依赖,还能够发展节能减排相关产业,带动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2020年10月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气候投融资的定义与支持范围,对气候投融资作出顶层设计,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该文件的出台对于指导和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助力实现“30·60”目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人民银行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指导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4年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居世界第二。 易纲此前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三是建立绿色金融试验区。 此外,中国还积极倡导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通过二十国集团(G20)、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等多个平台,与新加坡等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 李义举认为,未来环保领域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绿色金融也将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在总量上,绿色金融规模将不断扩大;在结构上,绿色金融产品发展将更加均衡。 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 “中国的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易纲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关键是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 此次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周茂华认为,要完善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吸引力,提升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 在建设绿色金融标准方面,此次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 易纲表示,要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绿色金融标准要“国内统一、国际接轨”,争取年内完成《中欧绿色金融共同分类目录》。 此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也至关重要。易纲表示,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
荣盛将融资目光转向香港。 1月14日上午,根据公告显示,荣盛发展旗下荣万家厘定发售价格13.46港元每股。按此发售价计算,荣万家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1.68亿港元。 而在A股,时隔五年,荣盛发展的增发之路则画上句号。 1月12日晚,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撤销2016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并获证监会批准。 彼时公告显示,荣盛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49亿元,用于投资于石家庄荣盛华府、南京荣盛华府、济南花语馨苑及邯郸荣盛观邸项目。 当日,荣盛发展收到保荐机构转来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中国证监会决定终止对公司上述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查。 募集资金49亿用于投资房地产项目,今已多数竣工 荣盛发展的增发计划由来已久。 早在2016年8月15日,荣盛发展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就保送到中国证监会,并于2016年8月2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荣盛发展苦等五年,终于放弃。 “鉴于融资计划调整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经与保荐机构审慎研究后,根据公司2016年度第七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2016年度非公开发行申请文件。”公告表示。 根据荣盛发展2016年7月2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上述49亿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其中,募集资金的28亿元拟投资于石家庄荣盛华府(棉三)项目,占项目总投资比重的43.25%;9亿元用于投资南京荣盛华府,占项目总投资比重的33.47%。 此外,5亿元用于济南花语馨苑,占项目总投资比重的32.44%;7亿元用于投资邯郸荣盛观邸,占项目总投资比重的39.95%。 然而股权融资迟迟没有进展,荣盛上述部分项目已经竣工。 根据2020年报显示,石家庄荣盛华府(棉三)项目,自2016年6月开建以来,已累计投资20.57亿元,占预计总投资58%。南京荣盛华府自2016年4月开工以来,已累计投资10.8亿元,占预计总投资47.8%。 此外,济南花语馨苑截至2019年3月已竣工,总投资14.87亿元,资金来源显示为自筹;邯郸荣盛官邸2020年11月竣工,总投资10.4亿元,资金来源亦为自筹。 频繁发债,票面利率最高9% 除了股权融资,荣盛发展还大量借助于债券市场融资。 1月4日,荣盛发展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关于第一创业“第一创业—荣盛发展购房尾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符合深交所挂牌条件的无异议函》。 公告显示,专项计划采取分期发行方式,发行总额不超过20亿元,发行期数不超过5期。 根据梳理,过去一年,荣盛发展频频高息发债。 去年2月,荣盛发展境外间接全资子公司在境外发行3亿美元的高级无抵押定息债券,债券期限364 天,票面利率8.75%。 3月18日,荣盛发展发布公告:拟分期发行不超120亿元的公司债。发行期限不超5年,可是单一期限品种,也可是多种期限的混合品种。 公告显示,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公司借款、调整债务结构、补充营运资金、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或项目投资等。 随后,荣盛发展于7月和8月分别发行了两次中期票据,金额分别为11.2亿和10亿,利率分别为7.18%和7.22%。7月20日,荣盛发展发行2.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定息债券,利率9%。 债务高企,净负债率达100% 5月10日,荣盛发展再发公告称,拟向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借款,值得注意的是,借款方均为关联企业。 其中,向大股东荣盛控股借款3.6亿,向二股东荣盛建设借款1.8亿,合计借款5.4亿,借款利率不超过9%。上述公司的实控人均为耿建明。 实际上,多年来,荣盛发展与实控人耿建明之间一直存在关联借款,且借款利率经常偏高。 根据2020年数据,荣盛发展的境内发债利率水平约在6.7%到7.5%之间,但荣盛控股提供的借款利率却达9%。荣盛发展以较高利率向关联公司取得借款,为此支付相对较高的利息,或压缩了上市公司的利润空间。 伴随着高息发债,荣盛发展负债率高增。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融资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5.26%;净负债率上升3.83个百分点至100.53%;现金短债比1.06倍。 对此,荣盛发展称正在积极降负债。荣盛表示:“2020 年,我司债务结构在不断优化,根据预测年底净负债率将控制在 70%左右,现金短贷比预计控制在 140%左右。数据最终以审计报告为准。” 副总裁离任,网传裁员20%尚无回应 2021年开年,荣盛发展在人事上也做了些调整。 1月4日,荣盛发展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张志勇辞去上市公司副总裁职务。张志勇此前掌管荣盛康旅业务,任康旅板块执行总裁。 显示,张志勇出生于1970年,本科学历,曾在河北省廊坊市劳动局、质监局任职,2018年7月加入荣盛发展,历任荣盛发展南区投资副总裁,荣盛康旅执行总裁。 荣盛发展的康旅业务始于2016年战略转型。当年,这家公司提出“3+X”转型战略,将地产、健康及金融作为三大核心业务。 康旅业务在2019年营收为59.07亿元,不到全年整体营收十分之一。 张志勇离职后,荣盛发展将在内部提升相关负责人。 荣盛发展成立于1996年12月,总部位于河北省廊坊市,2007年登陆A股上市。 2019年,荣盛发展年度销售额突破千亿。2020年,荣盛发展累计签约金额1270.97亿元,同比增长10.18%。 2020年,荣盛发展平均售价为10821元每平米。而上半年,荣盛发展平均售价达11106元每平米。 三季报显示,荣盛发展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6.62亿元,同比增加12.42%;归母净利44.05亿元,同比降幅近一成;前三季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3.77亿元,同比下滑10.24%。 荣盛发展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6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52%。 此外,年初有消息称,荣盛发展暂停一切不必要招聘,执行裁员20%的计划。对此,荣盛表示,不存在大规模裁员减薪的行为。
1月15日,荣盛发展旗下物业公司登陆港交所上市,这也是2021年度首支登录港交所上市的物业股。 然而,荣万家上市首日即破发,截至下午收盘,荣万家跌幅超8%,市值蒸发4.1亿港元。 荣万家早盘大幅低开,开盘价为12.8港元,盘中股价持续下挫。截至上午收盘,荣万家报12.4港元,较发行价13.46港元下跌7.88%;下午时段,荣万家继续一路低走,截至收盘,荣万家报12.36港元,跌幅8.17%。 募资11.68亿港元,六成用于收并购 今日上午,随着“虚拟锣声”响起,荣万家成为了2021年港交所物业“第一股”。 因河北疫情原因,荣万家并未举行传统的敲锣仪式,而是代之以“虚拟敲锣”。不过今日敲锣的主角并不是荣万家的实际控制人耿建明,而是其弟、荣万家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耿建富。 据此前公告显示,荣万家全球发售共计9400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940万股,国际发售股份8460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月14日上午,荣万家公告显示,荣万家厘定发售价格为13.46港元每股。荣万家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1.68亿港元。 这也是荣万家此前所列发行价区间13.46-18.36港元的最低端。对于所得款用途,荣万家表示,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收并购扩张,预计将有约60%。 荣万家成立于2000年,最早由荣盛发展全资持有。2019年,荣万家引进中鸿凯盛进行增资入股,以9896万元转让8.8%股权。 2020年5月,荣万家采用股权激励制度,盛绎德商务由此成立,作为股权激励平台,持有荣万家8.42%股权。 股权激励平台确立后,荣万家的股权架构变为:荣盛发展、盛绎德商务及中鸿凯盛分别拥有83.52%、8.42%及8.06%股权。 此次IPO全球发售后, 荣盛房地产发展持股稀释为62.64%,盛绎德商务6.31%,中鸿凯盛稀释为6.05%。 99.3%物业管理收入来自母公司开发项目 截至2020年6月30日,荣万家共管理272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为5240万平方;订约管理380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合约建筑面积为8060万平方米。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荣万家的营收分别为7.32亿元、9.02亿元、12.82亿元与7.65亿元;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72亿元、1.13亿元与0.53亿元。 招股书显示,荣万家服务业务包括物业管理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2019年度,上述三项业务收入分别贡献了6.8亿元、4.29亿元、1.41亿元,占比54.4%、34.3%、11.3%。 荣万家收入高度依赖母公司。虽然2018年起,荣万家开始管理独立的第三方物业,但截至2020年上半年,无论是管理面积上,还是物业管理收入上,其对荣盛发展仍有极高的依赖度。 招股书显示,荣万家物业管理收入中,由荣盛发展开发的物业收入占比达99.3%。这或也是荣万家将六成发售新股融资所得款用于收并购的原因之一。 毛利率28.6%低于物企平均值 值得注意的是,荣万家毛利率一直处于低位,2017年、2018年、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16.0%、16.7%、18.2%。 相比之下,2020年上半年上市物企平均毛利率为29.27%。 据荣万家聆讯后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荣万家毛利率为28.6%,较上年末增长10.04个百分点。不过,荣万家毛利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荣万家为何突然毛利率大增? 成本大幅下降是2020年荣万家毛利增长的原因之一。 2020年疫情期间,荣万家采取节约成本的策略,其中物业管理服务的现场人员缩减13.9%;通过增加外包服务,员工福利开支缩减34.4%,约6370万元;以及政府减免政策,豁免社会保险1200万,这些帮助荣万家降低了成本。 招股书显示,荣万家2020上半年物管服务毛利率由19.8%增长至32.5%。 然而,这些疫情期间临时的措施难以持续,这或许将影响荣万家毛利率的稳定性。 母公司负债率高企 除此之外,荣万家母公司荣盛发展财务状况亦不容乐观。 过去一年,荣盛发展频频高息发债。荣盛发展于去年7月和8月分别发行了两次中期票据,金额分别为11.2亿和10亿,利率分别为7.18%和7.22%。 7月20日,荣盛发展发行2.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定息债券,利率9%。 此外,荣盛发展与实控人耿建明之间存在关联借款,且借款利率经常偏高。 去年5月,荣盛发展公告称,向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借款,合计借款5.4亿,借款利率不超过9%。上述公司的实控人均为耿建明。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荣盛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5.26%;现金短债比1.0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