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底反弹逾48%!这个品种创近两年新高,概念股已起飞 业内专家表示,南美洲矿山供应缩减、前期赶工需求旺盛、库存持续下降、海外宽松货币政策等均为铜价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但中长期来看,铜价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反复、国内铜现货面临淡季以及南美洲矿山产量担忧都可能大幅扰动铜价。 >>工信部重磅文件发布,这条产业链面临整合机遇 石墨烯指数最近涨势喜人,究其原因,或许跟其上游的石墨行业近期出台的一份重磅文件有关。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石墨行业规范条件》。《条件》在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资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投资1.29万亿元 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主攻防洪抗旱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洪涝灾害严重。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水利部将抓紧推进建设此前国常会部署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防御水旱灾害能力。 >>黄金“山顶风大冷飕飕” 操盘手急用期权锁浮盈 7月13日,COMEX黄金8月合约震荡上行,最高触及1812美元/盎司;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黄金期货已连续5周上涨。黄金连续的强势上行,让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但也让他们开始觉得“山顶风大冷飕飕”,对冲风险意识愈发强烈。 >>农业农村部: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13日表示,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能繁母猪存栏连续9个月增长,与去年9月份相比,存栏累计增长幅度达到28.6%;生猪存栏连续5个月增长,与今年1月份相比,累计增长幅度为20.9%。各地生猪生产恢复向好,15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5%以上,13个省份生猪存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0%以上。
为了促进下半年经济恢复,稳增长的真正有效着力点恐怕不仅在出口和投资,而是必须尽快改变消费需求恢复滞后于供给、服务业恢复之后于制造业的短期不平衡情况——下半年稳增长的重点是提振消费需求和促进服务业复苏。 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方面的成效,以及得益于政府的一系列规模性政策,中国经济恢复情况好于其他国家。然而,受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不平衡特征,主要是消费需求与供给恢复速度失衡、制造业与服务业恢复速度失衡等短期不平衡影响,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只能达到-2%左右。若不能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经济恢复的不平衡,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难以恢复到市场所期待的5%左右增长水平。从长期来看,新旧经济的增长结构失衡情况在疫情冲击后变得更加严重,其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须前瞻性地把握。 一、经济恢复的短期不平衡制约下半年复苏力度 二季度以来的经济恢复呈现出两个短期不平衡特征:消费需求的恢复速度滞后于供给,服务业的恢复滞后于制造业。上述两大短期不平衡征既是影响上半年中国经济恢复速度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下半年经济恢复力度的关键因素。 首先,消费需求的恢复滞后于供给。据工信部统计,截止到6月10日,规上企业开工率率接近99.1%,中小企业的复工率达到90.1%,可见不但全国各地复产复工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而且各行各业的供应链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然而,需求面的恢复仍明显滞后,从拉动经济增长60%的消费增速来看,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5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虽然逐月明显收窄,仍为负增长;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6.2%,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6%。预计下半年会逐步转为正增长。 其次,服务业的恢复滞后于制造业。5月中国制造业增长5.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更高;与此同时,1-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7.7%,服务业的恢复速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 由于消费需求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近60%,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也高达53%(远远高于制造业27%的经济比重),在消费和服务业的恢复速度滞后影响下,预计上半年中国经济至少负增长2%以上。 下半年,随着第三批专项债额度下达,基本建设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速,拉动投资需求的增长;受疫情影响,虽然海外需求并不乐观,但上半年进出口情况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严重下滑,由于疫情防控物资出口迅猛,以及其他国外厂商受疫情影响供给中断造成的物资短缺,下半年出口负增长的情况或仍将好于预期。然而,如果消费和服务业不能尽快恢复的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国经济下半年仍然不可能回到市场所期待的5%以上的正常增长水平。 所以,为了促进下半年经济恢复,稳增长的真正有效着力点恐怕不仅在出口和投资,而是必须尽快改变消费需求恢复滞后于供给、服务业恢复之后于制造业的短期不平衡情况——下半年稳增长的重点是提振消费需求和促进服务业复苏。 二、 提振消费须从宏观决策和传导机制入手 当前最高决策层面在“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一问题上已经达成相当程度的共识,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宏观决策和传导机制还是以围绕搞投资、上项目来展开的,短期难以改变。 例如,虽然决策层一再强调不能走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在两会后总理特别强调“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但是实际上今年总额3.75万亿的地方专项债大部分还是用来投资,加上银行配套资金,总额或达到近10万亿左右。 如果同样的资金规模用来稳消费,会受到那些宏观决策机制的制约呢?比如,假定给月收入1000元左右的那6亿中低收入者每人发2000元,实际所需财政资金规模不过1.2万亿——三口之家可增加6000元收入,5口之家可增加1万元收入,这将带来较大力度的消费复苏。相对于花费1.2万亿给中低收入者做消费补贴而言,拿出1.2万亿稳消费肯定会遇到层层阻力,其决策难度远远大于3.75万亿地方专项债进行基建投资。 事实上,由于大部分地区基本建设需求饱和,有稳定回报的项目又被PPP项目“鱼过千网”似的反复筛选以后,上半年有稳定回报的可选专项债项目已经有些供应不足,因而在发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项目申报弄虚作假、可行性论证走形式、资金分配上用专项债“堵窟窿”、宏观上挤压民营融资、稳增长远水不解近渴等问题。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恰恰从微观上说明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从财政部、发改委,到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稳增长决策和传导机制,仍然是围绕选项目、报项目、项目审批、项目实施为核心的。因此,提振消费,要从宏观决策机制和传导机制入手。 图1:中国的消费传导机制与政策杠杆效应 如上图所示,稳消费的决策和传导机制要从收入传导、利率传导、边际消费倾向传导等三个方面的传导机制和路径展开。 具体地说,首先应从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出发,严格限制和大幅减少不合实际的基建投资规模,并从机构设置上减少围绕基建项目筛选、申报、审批等环节的政府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把宝贵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到稳消费上。 考虑到消费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正相关,应该把各地地方政府的政绩指标中那些多年来排在前面GDP指标、招商引资指标、基本建设投资指标、地方财政收入指标向后排并调低权重,把居民收入增长指标、调查失业率等就业指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消费指标排在最优先的位置,并提高考核权重。考虑到疫情冲击下提升消费的迫切性,也可从中央政府层面一次性向中低收入者发放消费补贴,迅速激活国内消费市场。 从利率到消费的传导机制发力,一定要尽快走出影响决策的认识误:第一,只有在类似日本那样的老龄化的富裕社会,居民的存款利息才重要,对于6亿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的中低收入人群而言,因为没有多少存款,所以也没有什么存款收入,下调存款利率不会影响中低收入家庭,在疫情冲击下消费低迷时期借口“保护居民存款收入”而变相鼓励储蓄,就是间接打击消费,是不合时宜的;第二,利率是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疫情冲击下社会平均利润率大幅下降,此时贷款利率若不能及时大幅下调,对于一亿两千万市场主体是不公平,也是不堪承受的;第三,是否利率过低会产生套利、资源错配和资金流向不该流向的领域,还是要深刻认识长期以来中国货币流向扭曲的根本原因:我国的信贷资金流向实际上一直是受到体制性原因影响,遵循“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规律、硬资产抵押偏好的规律和隐形担保规律,不可避免地优先流向大企业、房地产企业、国有企业。所谓套利,除了利用上述体制缺陷套利,市场套利从来都不是因为利率低、钱多,恰恰相反,所有的套利都是因为资金短缺、利率过高才引发的,越是投机性资金越敢于承担高利率,而真正不堪高利率重负的是疫情冲击下运营艰难的实体经济。仅以截至到6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165万亿元计算,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信贷利率,可减少企业成本1.65万亿——大幅降息对刺激消费、降低企业成本的效果远远大于任何财政政策。 第三,从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传导机制来看,旧消费只能恢复性增长,而以5G、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消费,增长空间巨大。因此如果用消费补贴来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在旧消费上可以用较小比例的消费补贴撬动,在新消费上则可以较大比例的消费补贴予以撬动,无论是小比例补贴老消费,还是大比例补贴新消费,都可以轻松启动数万亿消费需求增量,比远过度扩张基建投资见效快、“乘数效应”大。 三、 服务业复苏要打破交往障碍,新旧经济增长失衡影响深远 目前来看,国内几乎绝大部分地区疫情都已受控,但是各地相互之间的交往还远远没有恢复,大部分大城市的酒店实际入住率依然低于50%,餐饮、商业、旅游景点、线下教育、茶馆、影视娱乐等恢复情况较差。 有学者说常来常往才能恢复经济,这对服务业非常重要。根据作者不久前在云南、福建、广东、上海等地旅行的经验,从一个低风险地区到另外一个低风险地区旅行,通常要花较长时间填写14天以内的行程、航班号、座位号、途径城市的居住地等等,有时候由于行程较多需要填写半个小时才能成功获取一个新地区的健康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形成了不同省份之间的交往障碍,降低了“来来往往”的频率。建议各地应尽快取消本地健康码,应统一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 最后,一定要高度重视疫情之后经济增长的产业和受益人口不平衡性。受疫情冲击,很多传统产业正加速衰落,而以非接触经济、线上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却蓬勃发展。这虽然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规律,但是毕竟与改革开放前四十年的增长普惠性有所不同,这样长期增长不平衡带来的转型冲击不容忽视。 以美国为例,如果不是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失衡,特朗普或许根本就不可能当选为美国总统,即使面临如此严重的疫情失控和国内分裂,特朗普的选民基础依然不在少数——谁能改变过去十几年美国经济主要靠硅谷、波士顿等少数地区、少数新经济行业拉动,而大部分传统产业却没有分享到增长成果的事实?特朗普就是在这种经济增长失衡背景下,靠煽动旧经济的大多数而登上舞台的。特朗普上台以后,如果不是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长期失衡,他也没有到处发动贸易战、破坏全球化的借口:如果不是美国制造业只占本国GDP的11%,而服务业占79%的产业结构,怎么会有美国经常项目长期逆差和服务贸易长期顺差的贸易结构? 疫后中国经济的增长必然也是新经济引领的增长,如果新经济的受益者也是少数人群、少数行业、少数地区,会不会带来和过去十几年美国类似的社会问题?受到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美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从70%回落的如今的50%,而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目前还不足总人口的30%,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支持新经济的同时,应该保证经济增长的普惠性,如何救助中低收入群体、培育中等收入群体,这些都是以后经济增长结构性不平衡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新华社伦敦7月6日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0年英国经济将萎缩10.2%。专家认为,新冠疫情对英国经济的打击比预期严重,疫后恢复也将比预期缓慢。 疫情在英国暴发后,英国政府3月23日宣布实施“居家令”,禁止民众非必要外出,关闭学校和大部分商铺。疫情和抗疫隔离措施导致英国经济产出严重下降,航空、制造、住宿、零售、建筑等行业遭遇重挫。4月和5月,英国航空运输需求下跌超九成,大部分飞机停飞,“非必需”零售店铺只能依靠网上销售,许多行业代表性公司业绩受损严重。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英国4月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滑20.4%,为1997年有月度记录以来最大跌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日预计,在不暴发第二波疫情的情况下,英国经济2020年将下滑11.5%。 安永统计俱乐部首席经济顾问霍华德·阿彻说,英国第二季度见证创纪录的国内生产总值收缩。据安永预测,英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跌17%,但在第三季度会反弹10%。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曾发出警告,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之下,“新冠瘫痪”可能引发英国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衰退。 面对疫情冲击,英国推出了力度空前的举措为企业和个人纾困。截至6月底,政府已耗资250亿英镑为因疫情无法工作的员工提供工资保障;政府还对零售、餐饮、娱乐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暂免营业税。此外,英国央行两次紧急降息,基准利率从0.75%降至0.1%的历史低位,并增加债券购买计划。 当前,英国各行业正逐步复工复产。5月中旬开始,食品加工、建筑、制造、物流、科研等行业率先复工。6月,英国露天市场、汽车展销厅和服装、玩具、图书等“非必需”零售店铺重新开放。自7月4日起,英格兰地区酒馆、餐厅等场所恢复营业。 随着多国放松旅行限制,英国的航空公司也在加紧复航。英航宣布将在7月恢复更多线路但航班频率仍会较低,易捷航空也宣布于8月恢复四分之三航线并推出大力度的夏季促销。英国交通部宣布,自7月10日起,来自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旅客入境英格兰后将不再需要自我隔离14天。尽管行业人士普遍预测短期内航空业难以恢复到疫前水平,但航空业终于见到一丝曙光。 英格兰银行网站发布的文件说,一些指标显示英国经济开始恢复,但即使放松经济活动限制,家庭和企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保持谨慎。英国经济,尤其是就业市场,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回到正轨。 为促进疫后经济恢复,英国首相约翰逊日前宣布,政府计划投资50亿英镑用于加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革命”缩小英国各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距。约翰逊说:“政府不仅致力于战胜病毒,而且最终将利用疫情危机来解决英国过去数十年未决的巨大挑战。”
综合驻欧洲地区记者报道:随着欧洲多国为尽早恢复经济逐步“解封”,一些国家新冠疫情出现反弹,不得不再次加强防控,经济复苏遭遇挑战。 多国“解封”后疫情反弹 罗马尼亚3日公布的统计显示,过去24小时该国新增确诊病例420例。由于6月中旬以来疫情出现反弹,加之人们在海滩等旅游场所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现象严重,原定7月1日实施包括恢复餐厅营业在内的“解封”措施已推迟。罗卫生部长特塔鲁3日说,如有必要,本月中旬结束的戒备状态将继续延长。 克罗地亚疫情两周前开始明显反弹,3日新增确诊病例96例,为2月底该国暴发疫情以来单日最高纪录。 奥地利3日新增确诊109例,为4月17日以来单日最高。奥地利卫生部门表示,目前全国范围疫情仍保持稳定,对个别地区出现的聚集性感染,相关部门正采取快速应对措施。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呼吁民众继续保持警觉,遵守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规定,以尽可能不在全国范围内再次采取严厉防疫措施。 不容乐观的经济前景 在疫情反弹的同时,恢复经济成为欧洲多国的重要任务;同时,一些国家选择继续保持谨慎的防疫措施,防止疫情再次冲击经济。 在斯洛伐克金融政策研究所近日举行的研讨会上,各方对该国今年的最新税收预测十分悲观。分析人士认为,受疫情影响,今年斯洛伐克的经济增长已经大幅放缓。若疫情下半年卷土重来,经济数据将更加糟糕。 瑞典近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新登记的失业人数持续增加,全国现共有46.5万人登记失业,预计2021年初将达到60万人。目前瑞典的失业率为9%,自3月初疫情暴发至今,共有8.8万人被解雇。 旅游业在谨慎中恢复 1日,名为“超级露台”的大型露天美食广场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参议院广场开放,助力当地餐饮业及旅游业恢复。美食广场有近500个餐位。赫尔辛基市政府表示,尽管芬兰的疫情已趋于平稳,但防疫工作仍是“超级露台”运营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波兰1日恢复了包括英国、乌克兰、日本等国在内的8个非欧盟国家航班,并取消了航班最多搭乘50%乘客的限制。波兰副总理雅德维加·埃米莱维奇表示,取消乘客人数限制是为了帮助恢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旅游业,波兰欢迎外国游客来波旅游,这将促使旅游业尽快复苏。 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爱尔兰瑞安航空1日如期恢复40%的航班,其覆盖欧洲和北非的航线有90%恢复运营。爱尔兰政府拟定9日对疫情风险低的国家旅客开放边界,且不再要求这些旅客自我隔离14天;此外,政府将定期公布并更新低风险国家的“绿色名单”。(执笔记者:和苗;参与记者:林惠芬、石中玉、蒋雪、张章、于涛、高磊、张琪、朱昊晨、王子辰)
相比均衡比例,建议超配股票和海外,标配黄金和商品,低配债券,增长修复的斜率是关注重点。 最近一个月,全球经济增长继续修复。中国股票在全球涨幅居前,债券利率也率先调整。往前看,增长复苏不是“一蹴而就”的,货币政策边际微调后也存在观察期,短期来看债券利率有望“稳一稳”。股票资产继续围绕复工深化做结构性配置,或有波动,不改趋势。维持下半年展望提出的以“增长”为配置主线的观点,建议从逐步恢复的增长中寻找收益。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6月份全球大类资产回报率排序:商品>股票>债券,中国股票资产表现更优,大类资产相关性指数回落。 6月份美国疫情的反复扰动风险偏好,中旬美股和原油等风险资产有所调整。全月来看,美股涨幅较小,欧洲和新兴市场较好,商品中原油和铜涨幅居前。中国资产排序是股票>商品>债券,随着复工复产的深化,对疫情局部暴发的迅速控制,中国股票资产在全球涨幅居前,债券利率在全球也是率先上行,中外利差扩大。风险资产波动率高位企稳,全球大类资产的分化度有所提升,相关性指数回落。 增长继续修复。6月中国PMI回升至50.9%,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反映了增长继续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还在收缩区间,但相比上月明显回升,这与6月份欧美PMI明显回升的趋势一致。 从企业盈利来看,5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已经转正,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与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的历史关系推算,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同比增速有望从一季度的-52%恢复至上半年的同比-28%,隐含二季度增长-7.8%。如果下半年进一步恢复至0%,那么A股非金融全年同比增长-13.7%。假设金融企业零增长,那么A股整体盈利同比增长有望从一季度的-24%恢复至上半年的-13%,全年的-6%。 债券利率在快速上行后有望进入“稳一稳”的阶段。 从4月底以来,1年期国债利率最高上行111bps至2.22%,10年期国债利率最高上行41bps至2.92%,期限利差回落至过去十年的53%分位数。利率的上行一方面受到监管层打压资金空转套利行为的影响,同时也有供给的压力,不过从根本上还是反映了后疫情时期,随着增长逐渐恢复,货币政策相比危机峰值时也会有所调整。债券利率经过调整之后,股债相对吸引力已经回落至过去五年的69%分位数,逐渐向天平的中间靠拢。 往前看,如我们在下半年展望中所述,增长的回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货币政策边际微调后也存在观察期,债券利率在快速上行后有望进入稳定期。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利率快速回升之后都存在一个稳定期,在这个时期利率还有可能出现一定的下行,但基本难以突破前期低点。当前较高的中外利差也增加了中债相对吸引力,这也有助于控制利率的上行空间。6月份中美利差一度达到223bps的历史高位,中国和欧洲以及部分新兴市场的利差也处于过去10年的80%~90%分位数左右。从收益率曲线看,除了1年期以及10年期以上的国债利率处于过去十年的13%分位数,其他各期限利率基本都处于过去十年的6%~8%分位数。 股票资产继续围绕复工深化做结构性配置,或有波动,不改趋势。 股票资产或有波动。一方面资产价格正在逐渐反映疫情峰值过去、增长走向正常的变化。从3月底以来,沪深300指数反弹了13%,其中增长预期的上修贡献了10%,与我们前文估计的盈利增长的修复幅度较为相近。另一方面受美国疫情反复等事件性因素的影响,风险偏好上的波动也会传导到国内。从中国股票资产与美股的相关性来看,港股一直较高,而A股在十年前甚至是为负,不过在过去十年A股与美股相关性趋势上行,也反映了海外因素对A股的影响力在增强。 不过往前看,我们认为中国股票资产仍将继续受益于增长的恢复和风险偏好的修复,估值水平在全球比较中具有相对吸引力。下半年增长有望继续恢复,从而给股票资产带来正向的贡献。而且在增长复苏的背景下,也有望推动风险偏好的提升。例如2009年上半年风险偏好的修复是股价最大贡献来源,以及2016年中至2017年底,风险偏好是连续7个季度的正贡献。而且与中国债券一样,中国的股票资产在全球比较来看也具有较高的相对吸引力。 总体来看,我们维持下半年展望提出的以“增长”为配置主线的观点,建议从逐步恢复的增长中寻找收益。 关注的重点需要从上半年利率能降到多低转为增长恢复的斜率。相比均衡比例,建议超配股票和海外,标配黄金和商品,低配债券,增长修复的斜率是关注重点。近期主要事件和风险:增长恢复的斜率、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稳增长政策的落实、美国疫情与复工的进展等。
6月官方制造业PMI从50.6回升到50.9,非制造业PMI从53.6回升到54.4,综合PMI产出指数从53.4回升到54.2,这都比高频数据显示的要好。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也显示,经济恢复得不错。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更是从35.3大幅回升到42.6。采购量和原材料库存两个指数上升,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都回到荣枯线之上。这样的采购、生产、需求、库存和价格指标的组合,显示经济继续稳步复苏。 综合来看,经济复苏的核心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房地产处于一个赶工周期中。2019年3季度,竣工周期开始,开发商需要赶工交付前几年积压的项目。疫情耽误了一个季度,现在需要赶工赶点来推进项目。 第二,今年的基调是稳增长,而基建是主要抓手。随着专项债大规模发行,地方政府手里搞基建的资金多了,5月金融机构新增财政存款13100亿,属于超季节性大幅增加。有钱有项目,地方政府自然加快去完成稳增长的KPI。 5月建筑业PMI商务活动指数从60.8下滑到59.8,新订单指数从58.0下滑到55.2,但两者依然处于很高的水平。从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水泥价格的分化看,6月建筑业PMI回落很可能受到了洪涝灾害的影响。刨去天气因素的冲击后,建筑业的需求旺盛。 第三,外需要比想象中的好。疫情海外扩散,但目前震中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相比前期是弱化的。美国疫情虽二次爆发,但复工还在推行中。全球线上办公需求和防疫需求的激增,以及出口份额向中国转移,都对中国外需有稳定作用,这一点从出口、工业企业生产和利润数据中都能看到。 6月经济继续复苏已是既定事实,不确定的是,这种趋势能维持多久。生产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了,关键看需求恢复的节奏和力度。 展望未来,经济运行还有一些不确定性,这体现在: 首先,外需恢复可能会有一些反复。欧美经济复工,是避免经济崩溃的无奈选择,部分经济体,比如美国,复工后新增病例又创新高。这会拉长抗疫的时间,自中国进口需求的恢复也是缓慢的,中间也会有反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海外生产恢复,也会对国内产品有替代效应。中国出口的强韧性,和其它国家疫情后停工停产,市场份额转移到中国来有关。根据中国的经验,疫情后生产恢复的速度,远快于需求恢复的速度,其它国家复工复产,将会使一部分出口份额从中国流出。 其次,房地产赶工周期的可持续性不强。一方面,开发商的重点是已有项目的竣工,从施工面积增速下降和竣工增速反弹可以验证这一点,与房地产竣工相关的玻璃价格表现强势。另一方面,房地产新开工预计偏弱,从购地数据看,6月购地增速下降了41.3%(现有的高频数据)。 全国房地产销售数据目前明显好于30城市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可能反映出三四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恢复,三四线房地产恢复可能源于返乡置业需求集中释放,毕竟春节的时候因为疫情没能去看房子。 但很明显,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的可持续是存疑的。从居民贷款增速看,近年需求透支的,主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市和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的需求本身就难有持续性。 加之在此次疫情中,经济落后省市和三四线城市,经济和就业受到的冲击相对也更大些。 一方面,疫情的冲击是分化的,对科技行业影响较小,甚至科技行业受益于疫情,但对多数服务业是会有明显冲击的。考虑到重要的科技企业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三四城市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没那么强。 另一方面,部分劳动密集型外需受到冲击后,沿海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将明显下行,这将滞后影响到三四线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进而削弱了消费和购房的能力。 再次,消费反弹的动力也不足。除了高杠杆挤出居民消费外,疫情对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是分化的,也会制约消费回升的节奏。 一方面,计算机设备、医疗物资受益于疫情,但多数行业明显受到了疫情的冲击,这会向就业和消费传导。 另一方面,在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制造业PMI回升的同时,小型企业PMI为48.9,相比上月下降了1.9。而且国家统计局有关领导表示,5月反映订单不足的小型企业占比高于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它们的处境,意味着对就业和消费都应该谨慎乐观。 最后,当前企业仍面临着比较大的去库存压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从3月的高点14.9%回落到5月的9.0%,但对比历史数据,当前的工业品库存仍然位于高位。而且产成品存货是名义值,PPI累计同比从前3个月的-0.6%下滑到-1.7%,计价因素对名义库存去化有正向贡献,去库存实际上没有这么快,目前工业企业仍然面临着高库存。 在生产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情况下,如果终端需求迟迟不能恢复到正常,工业企业后续可能放慢生产的节奏。 目前唯一确定的是基建投资还处于向上周期,但基建投资能不能持续拉动经济,这有较大不确定性,还需要观察。对此我们持谨慎的态度,经济内生性下行、疫情外生性冲击和逆周期调节平衡下的弱复苏,可能还会持续一个季度左右,在恢复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消退后,经济可能再度面临放缓压力,需要防范经济预期差的风险。
全球确诊新冠病例已超1000万 美国确诊超250万 截至北京时间6月28日5时05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死亡病例已超50万例,达到500074例,累计确诊病例也已超过1000万例,达到10043638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2587512例,累计死亡128074例,排名全球首位。 26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4万,为2个多月以来单日新增病例数最高纪录。美国目前至少已有31个州通报了疫情反弹,11个州已暂停或推迟重启计划。 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 财新周刊援引权威人士消息称,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 端午小长假全国接待游客4880万人次,同比恢复五成 据央视新闻消息,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端午三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同比恢复50.9%;实现旅游收入122.8亿元,同比恢复31.2%。 此外,携程近日发布《2020端午旅游市场大数据报告》。大数据显示,端午旅游市场的游客总量、国内旅游收入、出行人次环比5月同期也实现了一定幅度增长。机票方面, 旅客端午国内出行的搜索需求和机票预订需求已恢复至去年同期七成。 特斯拉内部邮件泄露:8年前就知道电池存在起火隐患 但仍交付新车 据外媒,其援引特斯拉泄露邮件称,特斯拉在2012年量产Model S的时候就知道电池冷却装置有问题,可能因此短路甚至起火。 同时,特斯拉先后委托了三家公司测试调查冷却配置,三份结果都显示冷却系统杠的末端连接配件有问题。 为了给电池降温,特斯拉Model S的电池冷却系统是在电池外加装了冷却液管,但是因为末端连接配件使用的铝制材料较软,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磨损造成破裂,泄露冷却液。知情人士表示,IMR实验室在2012年7月告诉特斯拉,末端连接配件的铝制材料没有达到应该的硬度,很可能破裂泄漏。不愿透露姓名的测试参与人员表示,明确这个结果,特斯拉在这期间依然照常交付Model S。 涨美股涨跌不一 纳指连续6日上涨 拼多多和B站齐创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周五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可能最终会让IMF总规模为1万亿美元的资源面临考验,"但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格奥尔基耶娃在路透Newsaker线上活动中表示,现在很明显的一点是,经济复苏将不得不在没有医学突破的情况下推进,病毒仍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她表示,IMF成员国正准备在必要时向IMF提供更多支持。 东盟各方期待年内签署RCEP 据新华社,第36届东盟峰会26日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在27日发布的峰会主席声明中,与会各方表示,期待今年年底前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本届东盟峰会由轮值主席国越南主持。在这份峰会主席声明中,与会各方还强调,东盟及其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多项自由贸易安排和谈判取得进展,有助于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及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拉美地区将出现有统计以来最严重经济衰退 据央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半球部门负责人亚历杭德罗·维尔纳于当地时间26日表示,拉丁美洲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震中,这将导致该地区出现有统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预计2020年该地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9.4%。 全国生猪价格呈现大部上涨态势 部分屠宰企业减量现象明显 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6月27日全国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34.99元/公斤,较上一日价格上涨0.37元/公斤,张幅为1.07%;较19年同期17.08元/公斤上涨17.91元/公斤,涨幅为104.86%。全国生猪价格呈现大部上涨态势,北方地区猪价上涨现象突出,南方地区猪价上涨较弱,屠宰企业采购难度偏大,部分地区依旧受到下雨影响,部分屠宰企业减量现象明显。 北京:将加强核酸检测的价格管理和引导,做好医保支付工作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表示,北京将做好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核酸检测的应检尽检,全力排查风险隐患,并加快落实提升检测能力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资金,下一步将加强核酸检测的价格管理和引导,完善检测项目价格政策,做好医保支付工作。 微软:永久关闭所有零售商店,仅留四家体验中心 据网易科技,当地时间周五微软宣布将永久关闭在美国和全球的所有其他零售商店。微软位于纽约、伦敦、悉尼和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总部所在地)的四家零售商店将改造为体验中心,不再销售产品。微软表示,微软官网以及销售Xbox和Windows的网站"业务遍及190个市场,每月达到12亿客户"。 SpaceX再推迟发射第10批"星链"卫星,称需要检测 据俄罗斯卫星网,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宣布,再次推迟发射第10批"星链"卫星,称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发射前的检测。SpaceX公司日前曾宣布,6月25日的发射计划推迟到美东时间6月26日16点18分,将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57颗星链卫星和2颗Blacksky公司的遥感卫星。 滴滴在上海规模化落地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项目 滴滴昨日正式在上海规模化落地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项目。用户在滴滴出行App中报名审核后,可在上海嘉定自动驾驶测试路段范围内呼叫自动驾驶汽车。不过,目前该项目仍在测试阶段,每辆汽车中仍会配备安全员,乘客需签署知情责任书。 5月全球黄金ETF净流入154吨 总持仓量创新高 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的统计显示,5月份全球黄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黄金ETF)需求延续增势,当月净流入量达到154吨,全球黄金ETF持仓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510吨。今年以来,全球黄金ETF净流入量总计达到623吨。在需求增长强劲、国际金价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黄金ETF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95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商合杭高铁即将全线贯通,豫皖浙三省实现高铁"无缝对接" 据新华社,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高铁合肥至湖州段(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将于6月28日开通运营。该线经湖州站与南京至杭州高铁接轨,通达杭州,商合杭高铁实现全线贯通,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实现高铁"无缝对接"。 二十国集团教育部长会议呼吁加强创新以减轻疫情对教育的影响 据央视,二十国集团教育部长视频会议于当地时间27日下午在沙特教育大臣哈马德·谢赫的主持下召开。与会代表就新冠肺炎对教育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呼吁各国加强创新以应对挑战。哈马德·谢赫在会议的开幕发言中对二十国集团成员在疫情期间为确保教育连续性而做出的努力表示赞赏,呼吁各国政府通过增加对教育领域基础设施特别是远程教育方面的投资建立更强大和灵活的教育体系。 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半导体产业上半年逆势增长已是定局 在SEMICON CHINA 2020的开幕主题演讲中,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周子学表示,尽管受到疫情冲击,半导体行业并没有显得十分冷落,上半年局势已经是定局,半导体行业逆势上扬。 5月日本票房收入同比减少99% 日本导演疫情期间用视频通话拍电影 据统计,日本5月票房收入同比减少约99%,连续3个月刷新最低纪录。6月,日本各地影院陆续恢复营业,复工后日本电影业开始积极促销,有影院宣布将在7月推出为期两周的"观影优惠",电影票将以约六折的价格出售。人气电影《摄影机不要停》的导演就在疫情期间,制作了一部完全由视频通话画面和手机自拍影像构成的系列新作。 新加坡、马来西亚领导人同意共建"绿色通道"逐步恢复新马两国跨境旅游 据央视,昨日,新加坡外交部发布文告称,总理李显龙于6月26日与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通话,谈论逐步恢复新马两国跨境旅游的方式。文告称,新马两国领导人同意,任何双边协议必须涵盖两方都认同的公共卫生准则,以保障各国的公共卫生和公民健康,并考虑到各国的医疗资源情况。新马两国之间将继续就绿色通道和周期性通勤安排的执行细节展开谈判,并继续讨论其他方案,以逐步恢复更多的跨境人员流动。 上海副市长吴清:上海1-5月集成电路销售收入增长38.7%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SEMICON CHINA 2020的开幕演讲上表示,在1-5月份各个领域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上海集成电路逆势增长,销售收入实现38.7%的增长,互联网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甘肃多措并举促特色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据新华社,从兰州海关、甘肃省商务厅等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这些部门不断推出便利优惠措施,帮助农产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在外贸进出口总值下降的情况下,特色农产品出口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2.5%。其中,蔬菜、果蔬汁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分别较同期增长15.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