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社会应急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在疫情面前,生命十分脆弱,残疾人更是如此。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还有4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那么,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残疾人面临的风险?就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表示,在疫情中,残疾人面临的各种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为此,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的应急避险管理与服务,同时,建立疫情之下残疾人的长效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的应急避险管理与服务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那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残疾人防疫的具体情况怎样?据不完全统计,残疾人的感染率要远低于平均值。即便如此,在疫情中,残疾人面临的各种困难更大、风险更高。比如,如果不加配手语或字幕,有的听力语言残疾人就不能了解相关信息;一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感染后就不能及时去就诊,特别是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等,就不能主动或准确表达他们自身的感染症状,如果监护人或者其他责任主体重视不够,就会延误受感染残疾人的救治时机。这些情况不仅威胁残疾人自身的生命安全,也会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风险点。再就是一些残疾人规律性康复治疗可能被中断。同时,疫情发生后,因康复机构停业,导致大部分残疾人不能接受康复治疗。在疫情初期,还有部分残疾人特别是精神残疾人反映无法及时获得日常用药。还有些残疾人不能得到适宜的照护。处于监护状态的精神残疾人,一旦照护工作不到位,就会出问题。另外,残疾人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也面临很多困难,有的停工,有的减产。虽然这是很多人都遇到的难题,但是残疾人的境遇更加困难。比如,在这次疫情发生后,几乎所有的盲人按摩诊所都停业了,许多残疾人生计很艰难。生命至上,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就此,张海迪在政协会议上就疫情防控中保护残疾人的权益提出了几个建议:一、各级政府在完善公共卫生立法和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时,应将残疾人、儿童和老人等列为优先保护对象,确保重度残疾人、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集中的单位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二、要确保残疾人可以无障碍获取信息。新闻发布会和电视网络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时要加播字幕,尽可能加配手语,医院和集中隔离场所等要设置语音、字幕等信息提示装置。三、各地建立应急中心时,要特别设立残疾人通道,配备手语翻译、康复专业人员、心理疏导专业人员和助残志愿者,配备残疾人经常使用的辅助器具、卫生用品和药品等物资,为残疾人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四、各种应急救护读本应加入残疾工作内容,向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进行普及宣传,增强自我防护和健康管理能力。此外,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除了疫情防控,对于其他应急事件中保护残疾人权益,张海迪同样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的应急避险管理与服务。一、完善残疾人应急避险服务法律保障。当前相关部门正在推进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筑法》《电信法》《防震减灾法》等法律,建议在其中明确残疾人等群体的紧急避险、防治防护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内容。二、确保残疾人及时获得自然灾害预警发布、救助等信息。相关部门作出的灾害信息预警发布、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要通过文字、声音、手语等信息无障碍方式及时发布;向手机等个人通讯终端设备推送警报信息时,要设置阅读反馈功能,没有及时收到阅读反馈时,要反复推送。三是加强应急避险设施、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四、提升残疾人应急避险服务和救助水平。要对应急救助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无障碍意识和救助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残疾人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应急避险能力;研究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等群体的应急疏散需求,建立专项辅助制度;编写各种安全教育读本,强化公众特别是残疾人的危机意识和防灾应急能力。推动建立疫情之下残疾人的长效保护机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采取了许多措施,努力将疫情对残疾人的影响降至最低,帮助残疾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那么,如何将这种临时行为向常态化、制度化转变?据记者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残联、残疾人专门协会和助残社会组织在各地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下,通过残联组织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基层残疾人对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疫情防控知识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和缺乏监护或照料等困难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协调解决。比如,各地及时摸排精神残疾人用药需求,安排送药上门,全力保障他们疫情期间用药。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持续抓好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中国残联以全国3720万持证残疾人人口库为基础,与公安、民政、扶贫、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利用 “残疾人脱贫攻坚服务地图APP”,全面了解建档立卡未脱贫残疾人全国分布情况,精准掌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未入学残疾儿童、有托养需求残疾人的信息,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康复服务。通过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残疾人服务落实,确保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为精准施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甚至,中国残联已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就是继续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大数据的科学研究与分析,拓展互联网+助残服务。推动大数据与残疾人事业深度融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有序做好对残疾人的服务和保障。然而,张海迪希望将这些服务和保障进行常态化,建立疫情之下残疾人的长效保护机制。就此,张海迪倡议,一是在疫情中始终尊重并保障残疾人的健康权、生命权。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残疾人都应该拥有美好生活,而不能受到对其生命质量和价值的歧视。为此,要确保残疾人,特别是残疾老人、妇女和儿童,在疫情中享有治疗和其他相关服务,并充分考虑和保障他们在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需求。二是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残疾人疫情防控,要推动建立疫情之下残疾人的长效保护机制,针对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及时发布防护指南,搭建政府、社会和残疾人组织的协作网络,为残疾人疫情中的防护、感染后的治疗、治愈后的康复以及疫情后的脱贫和就业提供必要的、全流程的支持和服务。三是加强残疾人应对疫情的国际合作。“任何疫情都不是哪一个国家的,而是全人类要共同面对的挑战,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抗击。我们坚信,全世界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终将战胜疫情,终将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目标!”张海迪称。
10月28日,在2020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晨星工业机器人成为最吸引眼球的黑科技。它的任务不简单:为国产大飞机的制造而工作。 飞机需要喷漆的零件高达数百种,在传统自动化喷涂实践中,机械臂的示教和调试要花费几周的时间;但如果采用人工喷漆,质量会依赖于工人的操作手法,也很难保证一致性。 而晨星工业机器人就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晨星机器人具备自主模式和人机协同模式,自主模式下机器人可以智能行动、智能建图,无须人的控制而移动。采用3D物体识别,用于引导机器人上的机械臂执行任务,同时,路径规划也实现自主,能够实现避障功能。 联想研究院的研发专家透露,晨星工业机器人的研发需求和任务极其紧急,从商飞需求的提出到联想最终将产品成型,一年时间日夜兼程。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CTO芮勇博士介绍称:“首先,机器人会对整个车间进行空间扫描感知,数据在边缘侧的虚拟机上实时三维建图和渲染,并通过容器化的SLAM技术,导航定位,移动至指定的喷漆间。机器人的双目立体相机将操作台的工件和周边情况实时采集到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随后将3D视频流实时推送到AR眼镜。而工人通过AR眼镜和手柄远程操纵机器人同步执行喷漆,手感完全等同于亲临现场。这样操作一次自然示教之后,该零部件的喷漆能力就保存在了边缘侧,之后对于同样规格的零部件,机器人就能实现自主喷涂。此外,机器人还能进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喷涂质量自动检测。”而联想打造的晨星工业机器人,在强大的边缘算力和智能支持下,能让工人通过机器人精准地执行远程喷漆工作。 今年,联想晨星系列在视觉进步的基础上,运用了原本就日趋成熟的晨星AR设备和晨星CV模组,而且为设备加上了“手”“脚”和“大脑”,打造了联想晨星机器人。 “手”就是晨星机械臂,它能够学习和模拟工人操作的手臂动作和角度,联想大大地提高了机械臂与工人手臂的同步效率。“脚”就是机器人的可移动性,通过5G和边缘计算,能够帮助晨星机器人更自由地在车间等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移动。晨星机器人的安全性也很强,在车间中遇到障碍或工人时,会主动停止移动。“大脑”就是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能够学习工人的操作,从而在未来加工同一工件时准确复制之前的操作路径,这极大地增强了车间生产和加工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联想深度运用了自身的混合轻量级虚拟化引擎和模拟优化技术上的优势,从端插项目开始于中国商飞进行合作,再到航电检测项目、AR装配项目、人机协同的喷漆系统项目等等。 据介绍,联想晨星机器人非常适合代替人工在流水线、工作空间受限、危险、辐射等环境中作业,大大降低人工作业风险,典型应用场景如装配流水线,喷涂车间,电力巡检作业,核电站中进行放射性试验或操作的热室,核废料搬运、处理,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等。
这是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早上8点,家住徐泾的张烁翻身下床,把饼坯子和鸡蛋放进电热锅,一边洗漱一边等待蛋饼熟透。 10公里外的真北路上,郭盛看着煎饼果子摊前的长队,转身去全家便利店买了包子和鸡蛋。 Cindy挤在地铁里,身体随着列车微微晃动,心里想着距公司还有三站时,在手机里下单一份粥铺外卖。 对于许多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如此对付一顿早餐,再熟悉不过。数据调查公司英敏特(Mintel)2016年发布的《中国食品报告:早餐》显示,中国城市消费者中,大部分在早餐摊(49%)、便利店(29%)购买食用早餐。 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早餐的标准,快远比好来得重要,为了赶时间,甚至可以直接忽略。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在上海一些早餐店、便利店,早餐自提柜逐渐兴起。上班族通过手机下单,两三分钟就能拿到新鲜热乎的早餐。通过这种“网订柜取”模式,有小店一天收入近万元。 图片来源:央视截图 自今年8月起,上海专门推出“升级版”早餐工程。按照上海市商务委负责人的说法,解决了“有没有”,还要解决“好不好”;要在“好不好”上增强满意度,努力实现早餐供应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 问题是,对生活在上海的2400万人来说,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早餐?这背后,关乎经济发展、城市治理,也关乎城市温度。 01 2019年3月,上海杨浦区安图路兴盛多年的“早餐一条街”被关停。 这条街上曾聚集着最经典的老上海早餐,锅贴、羌饼、粢饭团、葱油饼、糖角、可可牛奶、大肠肺头汤……红色餐车一字排开,一度被视为“上海最后的市井烟火”。 图片来源:《三十而已》视频截图 谈及关停原因,街道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我们也希望早餐街能成为特色消费名片,但综合市容环境、车辆通行、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原因,我们意识到早餐街不能与城市精细化管理背道而驰。” 最终的办法是“引摊入室”。 据媒体当时报道,有8家业主在附近租了门面继续开店。而考虑到高额的房租,在上海开店做早餐并不容易。一位经营可可牛奶和卤蛋的阿姨曾说,小摊头赚钱少,如果是外地人,不一定够生活费,她自己做也是为了个情怀。 现在在上海中山西路上经营鸡蛋灌饼的葛师傅,对“一个月再怎么样也能挣七、八千元”的外卖骑手颇为羡慕,哪怕他们一天最多工作18个小时。 葛师傅说,他现在每个月房租18000元,每年还会上涨,而一个基本款煎饼只卖6元,现在只是略有盈利的状态。“我们每天早上4点前起床准备,每晚10点收摊还得收拾,你算算时间?” 葛师傅在上海从事餐饮已有十多年。这些年来,他的店面越做越小、地址越做越偏。 一开始,他在淮海路上有一家50多平方米的中餐店,这条路是上海浦西最繁华精致的街道之一;后来搬到徐汇区,位于上海西南板块的城市副中心;而后是热门商圈聚集的长宁区;现在,则在普陀区门宽仅容2人的店面里做鸡蛋灌饼。 “生意不好做。”葛师傅说,昨天隔壁的“馄沌王”刚关门回家了,“这两年好多身边做餐饮小店的人都回老家了,做烧烤的、麻辣烫的、面点的……都走了。” 与此同时,贴吧、知乎上也不乏各种讨论—— “为什么最近上海的餐饮类店铺消失了很多?” “为啥孤独美食家里干净又好吃的小饭店在上海很少?” “为什么上海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比如老上海葱油饼、汤包”…… 有人回答,小餐馆关门可能是因为它们味道不好;也有人认为,餐饮管理环保指标严格了;还有人提到,北上深的房租,开饭店基本上是跟房东打工。 02 当一些个人经营的早餐摊、早餐铺面临生存压力、逐渐消失时,工厂里的成品、半成品早餐,则在加速流向便利店、连锁店等网点。 实际上,“早餐工程”在上海不是个新名词。自2011年被列入商务部“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后,上海已连续七年将“早餐工程”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今年更罕见被写入上海市委全会文件,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此前,上海培育的一批龙头企业已建设24家中央厨房,间接配送6000个早餐网点。解决了“有没有”,如何进一步解决“好不好”? 以上海最新推出的“房车版”流动餐车为例,根据上海最新出台的《关于落实本市早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品牌企业开展流动餐车运营,打造环境友好、放心安全、便捷高效、形象美观的城市早餐风景线”。 约一个月前,上海百联集团旗下企业在上海创智科技中心布局了一辆“逸小兔”餐车,获得杨浦区001号摊贩临时经营公示。 在园区上班的Cindy 曾消费过一次,尽管餐车电子菜单上提供数十种选择,但对她来说仍不够有吸引力,比如早餐,主要是皮蛋瘦肉粥、吐司面包、热狗、纯牛奶、包子、烧卖、馒头、鸡蛋、咖啡之间的组合,没有太超出以前便利店的范围。 统计显示,由工厂化、标准化的中央厨房生产的“放心早餐”,已占上海市早餐供应量的58%以上。 便利店、包子铺、面包店,成为上海年轻人解决早餐的主流渠道。赶着上班的人进店迅速点餐、买单,然后又汇入人流中。 虽然方便、选择也不少,但在郭盛看来,“如果有更多热乎的或者现做的早餐可以选,当然不想只吃这个(包子)。” 对此,上海此次也提出,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扩大便利店经营范围,但仍主要是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符合条件的品牌企业等。 9月14日,上海思创大厦新开的一家便利店内,就开始供应现煮面条:雪菜肉丝毛豆拌面、XO酱乌冬面,一份售价不到10元,颇受欢迎。 在此之前,由于没有餐饮服务类许可证,便利店只能售卖包装食品、关东煮和包点等。而根据《意见》,食品销售经营者申请从事兼营餐饮服务的,在符合食品制售许可标准后,可以核发相应经营项目。 03 去年出圈的记录片《早餐中国》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早餐是生活美学的开场白。”但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这似乎正越来越变成一种“奢望”。 来自安徽的郭盛说,不强求在上海能吃上老家的那种早餐,比如坐下来来上一碗马糊、油茶面之类的。不过常说的上海早餐“四大金刚”(豆浆、大饼、油条、粢饭),可以坐下来吃的那种店面,好像也随着城市化,逐渐消失了。 此前曾有餐饮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在餐饮多样性上越来越差,“城市的外观越来越像,就连城市内在的文化基因和味道符号也开始趋同”。但是,早餐似乎是个例外,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地域风格。 图片来源:《早餐中国》视频截图 有人说,早餐蕴含着中国广博的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基因。“你有多久没吃到故乡的早餐?”这句话,可能会问住很多在异乡漂泊打拼的人。 说到家乡的早餐,在上海工作的桃子“如数家珍”,牛肉面、土豆丝夹馍、胡辣汤、豆腐脑、擀面皮……“你知道一碗肉蛋双飞牛肉面有多爽吗?完全可以满足我一整天的食欲!” 来自西北地市的她,很羡慕家乡生活节奏慢,大家可以坐在店里吃早餐。不过,她并不愿意回家乡发展,“我们只有两种工作,要么本地人在机关单位和国企,要么外来人员务工。” 说着,桃子一边叹气一边走进便利店,打算准备明天的早餐。 “我还有什么能选吗?”她说。(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郑直 肖勇王嘉琦 校对|赵云
急于从博雅生物抽身的高特佳果然出事了,还是老板个人的私事! 9月10日,一封《致每一位高特佳人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作者金某是高特佳集团董事长蔡达建的结发妻子,她实名举报蔡达建与原下属张某楠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且蔡达建动用高特佳的力量与她打离婚官司。 详情请扫二维码↓
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伊朗国防部长阿米尔·哈塔米称伊朗不惧任何挑衅,伊朗的导弹会摧毁一切敌人的反导系统并穿透其防空屏障。哈塔米在周二的电视采访中说,导弹力量是伊朗战略防御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对一切针对伊朗的侵略势力进行有效防御和打击。他还保证这种导弹会继续改进,保证安全。哈塔米补充说:“我们一直都在密切的监视敌人,有能力采取措施摧毁敌人的反导弹装备,我们可以非常自信的说,我们的导弹可以完全穿透敌人的防空系统。“他称伊朗现拥有非常可靠的国防力量,还警告说任何妄图攻击伊朗的势力最终都会引火上身。最后,他还公布了在2021年3月之前,为空军配备的三架“Kowsar”战机的训练计划。
一位朋友不久前到某大城市公安局参观,亲见了很多硬核科技运用,如大数据搜寻、图像识别、声纹鉴定,公安的同志说:“科技应用让我们现在只有不想破的案,没有破不了的案。” 当越来越密的高清摄像头照进越来越多的角落,肯定有助于破案。 但摄像头照不到人心。而人心中的矛盾、痛苦、扭曲、畸形、罪与恶,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地方。 01 为何不安 我很少写社会题材的文章,但最近的一些接触让我感到不安。 一是看了12集网剧《隐秘的角落》和原著《坏小孩》,很揪心; 二是看贵州安顺公交坠河事故和杭州杀妻分尸案的相关报道,很震惊; 三是周围听到一些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的事情,有的就是用ipad打游戏被母亲批评两句就跳楼了。某大城市今年中小学生自杀数量是往年的几倍; 四是看了朋友发来的关于他儿子在一所小学受到欺凌的民事起诉状草稿。孩子受一个调皮的同学欺负,被突然撞击,头磕在书柜上晕倒,眼角流血,被送校医。老师不愿认真处理,对家长说是同学玩耍推搡蹭破了点皮。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此后两年欺凌加剧,孩子出现精神障碍,几次自杀未遂,多次因病玩弄火、水电、煤气,造成家里火灾、煤气泄露、燃气灶倒火等等,父亲辞了职专门陪他。一个好端端的家庭苦不堪言。 我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交流时得知,这些年儿童精神问题的就诊量一直上升,一些青春期花季少女的自残更令人痛心。有的是家长管得太严、目标太高、压力太大,有的是家长娇惯包办,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自适应的能力差,有的是父母离异或父母在外地不管孩子,有的是失恋或是童年创伤的影响。 不少孩子很聪明,但精神和行为却发生了异常:自我折磨不能自拔;自我惩罚,用肉体痛感转移注意力;通过自残表达愤怒,以引起家人注意,获得关爱甚至操纵父母;也有些是受不良模仿的影响,越陷越深。 02 社会不理它,它会长出来 中国经济比几十年前不知增长了多少,但40年前《中国青年报》那封著名读者来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人生的路越来越窄”——今天依然存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严重了。 当年那封信的开头是,“我今年23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结尾是,“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出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 信里弥漫的深深的无力感、无助感,今天也在蔓延。无数隐秘的心灵角落都有无法缓解的压力,无法厘清的情绪,无法疏通的矛盾,默默发酵。社会不理它,它会长出来,缠绕社会,伤自己,也伤他人。 心灵是很强大的力量,也是很容易干涸的地方,需要滋润抚慰,才能让积存的压抑缓解、解脱。而我们的交流传导机制基本是KPI化的,就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有什么结果。父母对孩子,上级对下级,同事对同事,都假定对方是一条通畅的水管,这边水龙头一开,那边就自动出水。事实上,水管里可能堵塞了很多东西,憋着压着,但外面看不见。 于是,也许一个偶然的契机,比如就是几句口角,水管就突然裂了。 03 心事,总是和事相关 有很多情绪和精神问题是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的。但绝大部分问题的根源,还是具体的事,不是空穴来风。 40年前那封信的作者潘晓之所以感到路越来越窄,她自述是因为这样的事: 1、初中毕业,外祖父去世了。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为了钱的问题吵翻了天。我在外地的母亲竟因此拒绝给我寄抚养费,使我不能继续上学而沦为社会青年。天呵,亲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那么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将会怎样呢?我得了一场重病。 2、病好后,被分配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厂里,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但是,我又一次失望了。我相信组织。可我给领导提了一条意见,竟成了我多年不能入团的原因。 3、我求助友谊。可是有一次我犯了一点过失时,我的一个好朋友,竟把我跟她说的知心话悄悄写成材料上报了领导。 4、我寻找爱情。我认识了一个干部子弟。他父亲受“四人帮”迫害,处境一直很惨。爱情给了我安慰和幸福。可没想到,“四人帮”粉碎之后,他翻了身,从此就不再理我。 所有这些事,都可以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对关系是有期待的。人的喜怒哀乐因关系而生,在关系中呈现。 《隐秘的角落》里的几条线,起点也都是人与人的关系: 1、少年宫数学老师张东升,面对的是妻子徐静和岳父母的看不起,岳父母觉得他配不上徐静,徐静也因婚姻无味而出轨。 2、学霸朱朝阳,面对的是父母离异,同学不爱跟他玩,母亲对他充满控制欲,后妈待他刻薄,后妈生的妹妹对他嚣张。 3、福利院的小姑娘普普,面对的是弟弟做手术需要30万元的难题,仗义的大哥哥严良带她逃出来筹钱,找到了严良曾经的同学朱朝阳。三人在山上拍照时刚好拍下张东升将岳父母推下山崖的镜头,就产生了向张东升勒索30万的办法。整个故事也从这里开始。(注:小说中普普和丁浩即剧中的严良,之所以逃离孤儿院,是因为在那里受到欺凌。) 04 事背后的逻辑 不同的观众可以从《隐秘的角落》中看到不同的逻辑。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威胁与反威胁的故事。三个孩子发现张东升杀人的证据后,没有交给警察,而是步入敲诈勒索的非正常轨道,由此牵出更多关系,酿出更多灾难。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需要与满足的故事。人有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ERG理论),等等。当需要受挫,得不到满足,产生失落感甚至羞辱感,就会反抗或报复。 还可以把它理解成压抑与喷发的故事;家庭与教育的故事;价值毁灭的故事,一切价值都可以毁灭,一切毁灭也都有理由;孩子世界和成人社会的互动故事,孩子是成人的模仿者,成人也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看剧时最大的感叹是,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还没有成人,就以为孩子缺乏行动能力。行动受思维和动机决定,只要孩子有思维活动,就有行动可能。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一个完整世界,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行动能改变世界。 太阳每天升起,阳光明媚,但很多人的心灵都住在外人看不到的“隔离屋”里。不是所有隐秘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如果隐秘和“压抑”、“长期不满”、“迫切需要”等关联,且找不到缓释的通道,人就可能选择一种不能见光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我想,在普普的弟弟需要钱做手术时,如果有一种正常化、社会化的通道,让普普把愿望说出来,让更多人知道,也许就有办法帮助解决,接下来的一串灾难也许就不会发生。 有人会说,这种想法是幼稚的,社会上有那么多问题,都让社会去解决吗?但事实是,当残酷的真相和无助感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他们就像急需灌溉才不会绝收的干枯田野,必须立即有一种传导机制,让水流进来,否则他们很可能铤而走险。看不到危险,就是最大的危险! 这就是这部剧的意义:我们如何让那些可能触发伤害的隐秘——无论是张东升式的被弃,朱朝阳式的压抑,普普式的急难,严良式的无家可归——都能找到一个社会化沟通与解救的空间,而不是完全让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那些在“隔离屋”、隐秘角落里的声音,如何能被社会清晰地听见?如何让里面的人放松、无畏地说出苦恼和需要? 中国经济的很多方面都在从增量为主转为存量为主,存量时代的发展要靠存量的调整与优化,比如把废弃厂房改成文创空间。人心也是如此,很多存量问题堆积在那里,但社会关注点一直是这个那个新目标。如果现在还不关注存量,并以问题为导向加以解决,我们的未来很可能是,新目标尚未达成,旧问题又不断爆发,并死死缠住现实和未来。 05 四道光 怎样照亮那些隐秘而危险的角落,特别是孩子们的隐秘角落? 我觉得需要四道光,家庭教育之光,学校教育之光,社会教育之光,自我教育之光。自己就是自己的教室,很多问题的最终、最有效的解决,还是要靠自学,自适应、自包容、自超越,形成良知良能,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前三道光也只有化为自己心里的光,才真正靠得住。 现在的问题是,前三道光和第四道光都不强,都有缺失。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活的教育,也缺乏爱自己的教育。 最近我看了中国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陶行知(1891-1946)的一些文章,深感好的教育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才先成人,以育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日常即教育,而不是将教育和生活相抽离。 人一生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孩子个性形成的最初基础也在家庭中。家长就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家庭生活的氛围和状态就是塑造孩子心智的学校。陈鹤琴指出:做父母的必须以身作则;注意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应有适宜的伙伴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和睦的家庭可以使孩子感受到愉快和精神满足,民主、平等的家庭易使孩子感受到自尊自信,家长对人、对生活的热情态度及敬业精神易被孩子所效仿。 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引向何处?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核心是人的成长。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之后的第二站。陶行知提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老师和学生“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所谓“活人”是指具有生活力、行动力、创造力和情感力并能致力于社会改造的人,自主、自立、自动的人。他认为学生的“学”是“主动求学”,不是坐而受教,“生”是生存、生活。因此,“学生”就是学会生存与生活的人,“人生之道”就是“人的生存与生活”之道。 陶行知提出,要将教育从学校中解放出来,将学校从围墙中解放出来,将知识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将方法从单纯的讲授中解放出来,将劳心与劳力从把彼此孤立中解放出来,将人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他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能做自己渴望的事;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到自然界与社会中获得学问。 而我们当下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虽然也讲育人,但往往是把育人和思政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联系在一起。其实,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它在一切课堂内和课堂外,在生活中,在相处中,家长、老师的日常行为就是育人的一部分。 2、让孩子们建立多元化目标,从不同的路径选择中找到价值认同和自信,而不是走独木桥,以单一目标如考试成绩作为中心,或者到了社会就以官位大小或财富多少为中心。 当然,这不完全是家庭和学校能决定的,但家庭和学校能起到很大作用。 人的兴趣是多元的。陈鹤琴说,儿童是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喜欢称赞的。家长要根据儿童的特点,针对性地施加教育。他认为传统教育把学校与社会、课堂与自然隔离开来,把学校变成了“知识的牢狱”,“把—本教科书摊开来,遮住了儿童的两只眼睛,儿童所看见的世界,不过是一本6寸高8寸阔的书本世界而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陶行知说,“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死教育”让人丧失生活力、限制人的行动力、消灭人的创造力、阻断人的情感力,制造出“死的学校”和“死的国民”。他主张将知识的来源由一种(即书本)拓展为三种(即自然界、社会、书本),将知识的种类由一种(即书本知识)拓展为三种知识(即实践知识、书本知识、反省知识),将获取知识的途径由一种(即听讲或学习)拓展为三种(即实践、听讲、反省)。 只有拓宽教育的视野和内涵,才能让孩子们找到更多的成长路径,找到安身立命、蓬蓬勃勃的地方。如同陈鹤琴所说的,“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3、好的教育是关系型、互动型的,是共同参与塑造出来的,而不是指令型的,让孩子单方面完成的。 陈鹤琴指出,“学生由做中学,教师也要在做中教,不应该只是片面的学习”。教师的“做中教”关键是教会学生“做中学”,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与学生共同“做”。“你要儿童游水,你一定要在水里教他学;而且要他自己也实地到水里去,否则光是把游泳给他看是没有用处的。”可见教育是教和学两方共同参与的学习和引导过程。 陶行知更强调互动的一面,他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师生双方通过创造性的合作与互动(教、学、做,三者合一),都成为“彼此崇拜之活人”。他认为“死教育”隔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通,使人成为缺乏情感力的“死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情感力培养需要在互动共学中实现,“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真正的共同生活必须大家把人格拿出来互相摩擦,各人肯以灵魂相见,才算是真正的共同生活”。他批评死教育中没有问题,师生间没有对话主题,缺乏交流机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疏远了。 以上述原则反观当下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紧盯成绩,疏于育人,成绩是最大的指挥棒,孩子则是学习的动物,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对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孩子的内心缺乏感知的兴趣和感知的能力。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而家长和老师的基本认知是,孩子有问题是不正常的、不好的。如此怎能发现孩子们真正的苦恼并帮助他们放下负担,更谈何去感化他们!? 06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最近这些有关孩子的悲剧和教训,启示我们,太多隐秘的角落都潜伏着隐患,发动着危险。 如果有温暖的光照进来,帮他们释怀,他们就可能被救下。 有光照耀的地方,是大道。没光照耀的地方,走不远就是悬崖。 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单位、社区、关爱组织、调解组织等等),都应该成为温暖、和善、悲悯的光,照耀那些揉碎的心,使其复原,恢复健康弹性,和外界形成良性互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孩子的心理建设,也是我们社会的基础。善恶常在一线之隔,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急需建立缓解和化解孩子心理问题的网络、机制,并找到有效的沟通与传导方法。 如果我们不去“占领”这些隐秘的角落,它们一定会被别的力量占据,就像很多农民工在无助之下转而信仰这样或那样的宗教。 对孩子来说,没有光的陪伴,他们就只能自己摸索,有些只会走向恶。 教育,不是一时一地的任务。人生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人生,而且是终生大事。
最近,阿里旗下新批发平台1688火了──在1688批发,正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兴生活方式。 对此,知名财经专家叶檀表示,凭借对产业链的价值重构,1688掌握了议价优势,“便宜”成为吸引这届年轻人的直接因素。 央视财经新媒体发布的《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年轻人的消费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开始趋于理性和有度,不再需要从高消费中获得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 根据这份报告,55.8%的年轻人消费时更倾向于只买生活必需品,40.2%的年轻人选择少买点、买好点,39.6%的年轻人认为购买决定比之前更慎重。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将日本年轻人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等现象概括为“低欲望社会”,有人担心低欲望社会正在降临中国。 而叶檀指出,和日本人崇尚“极简主义”、“断舍离”等不同,中国年轻人在1688批发式购物,并非低欲望社会的投射,更多是欲望的转型升级。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发表了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的署名文章,阐述了近期1688开始被年轻人关注的底层逻辑:“后疫情时代”,1688新批发赋能加工厂和中国制造,新批发赋予的科技和技术实力,正在帮大量中小商家和产业带完成升级转型。 如今,年轻人的“低价产品偏爱趋势”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年轻人消费行为逐渐从对“量”的追求过渡到对“质”的提升。 新批发精准迎合了年轻人的态度和生活方式,是1688被关注的底层逻辑。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1688平台上用户平均年龄为90后。平台上20-30岁的买家数占比明显提升,从去年同期的30%增长到近40%。这意味着,平台上超4成买家是20多岁的年轻人,进货大军平均年龄是90后。 工厂直供,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减少中间环节,在端到端之间创造最短路径,让工厂直连终端卖家,1688成为优质低价的代名词。 平价实惠,真实可靠的特点,让这款深耕产业带二十年的to B端产品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在年轻人的推崇下,1688这款“爷爷级”App下载量一度冲至App Store总榜第一。 1688成功出圈的背后,离不开阿里巴巴过去20年的电商供应链和技术积累。 商务部《产业带数字化转型报告》认为,新批发将成为中国商业流通领域的“新常态”。报告称,1688新批发模式已覆盖全国七成制造业产业带,是产业带工厂数字化转型的主通路。其中,超过3000万中小企业,正在依靠“1688”货源供应链实现长效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