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关将至,基金排名战成为投资圈的头等大事。谁能够拿下2020年全年回报率的NO.1,是基民们热衷关心的话题。 12月4日,广发高端制造年内回报125.66%,较第二名的农银汇理工业4.0高出近12%。并且前者在冠军的位置上已经有些时日了,似乎胜券在握。 但最近几日,广发高端制造走势小幅回落,农银汇理工业4.0则进一步上扬,7日和8日累计上涨5%。截止最新数据,广发回报率124.73%,农银回报率124.46%,两者仅仅相差0.27%。 并且,目前排名第三、第四的均是农银汇理基金公司旗下的,分别获得122.09%、117.71%的战绩,掌托人均是赵诣。再等一天,基金NO.1说不定就换人了,或许是当前的第二名或第三名。 总之,基金排名战已经进入了“肉搏”冲击阶段。 当前回报率前2名的基金,基金经理操作的风格迥异。广发高端制造主动调仓非常明显,三季度前10大重仓股换掉了8只,只保留了阳光能源和通威股份,减仓了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等行业龙头。 农银汇理工业4.0则不同,采取卧倒不动的策略。三季度,前10大重仓持股中,只替换了二季度的科达利和金山办公,取而代之的是新泉股份、天赐材料。纵观去年,调仓均较小,且重仓的是新能源和光伏,踩准了今年A股行情主线,成为了赢家。 另外,农银汇理其余两只基金回报率也非常靠前,主要也是重仓新能源汽车和光伏。 很多基民投资者,目光总是盯着排名前几的主动性管理基金。并且,各大基金销售平台上,也是极力推荐年度收益率回报率靠前的基金产品。自然而然,基金年终排名战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能为公司来年带来管理规模的提升。 但总有一个魔咒一直未被打破——今年回报率数一数二,明年有可能就倒过来。 2 我们首先看一下广发高端制造,2019年取得65%的回报率,超出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17.5个百分点,还算不错,在同类338家基金中排名第56名。 跟今年不太一样,广发高端制造去年仓位调换并没有那么频繁。在去年一季度,该基金重仓持有格力电器、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在年末仍然持有。风格的变化主要源于基金经理更换,从孙迪变成了郑澄然。 但吴超任职的2018年期间,广发高端制造大幅下跌36.5%,跑输普通股票型基金12个百分点,在273家同类型基金中排名第259位。看到没,今年可能的冠军,在去年表现中规中矩,在2018年更是排名垫底。 我们再来看农银汇理工业4.0,在2019年取得37.6%的回报率,超越同类型灵活配置型基金30%,在1801家排名第639名,只能说表现很一般。 再看去年年中重仓股,TOP10分别为天顺风能、中新赛克、科大讯飞、三七互娱、凤凰传媒、卫宁健康、中国重汽、格尔软件、南方传媒。配置的行业非常杂乱,有制造业、有传媒、有游戏、有云计算。看不出基金经理有什么能力圈与专长,当年取得的回报率无非是赚了大盘整体上涨的钱。 2018年,该基金大幅亏损35.74%,比同类平均-13%的回报率高出25.7个百分点,相当夸张,在所有1536家基金中排名1511名。去年末,该基金经理由颜伟鹏变成了赵诣,才专注重仓两个行业,且换股频率大幅下降,才取得了今年的超额收益。 看到没,两只最容易冲顶冠军的基金,在过往几年排名相当不稳定,有垫底的,有中规中矩的。并且,今年配置的行业,一直火热,回撤较小,运气也比价好,才有可能拿下冠军。 但关键是,能够持续吗? 答案很明显,不一定。说不一定明年就换一个基金经理,亦或是同一个基金经理,没踩中行业主线,表现平平也很正常。 所以,按照每年年终的基金排名来配置来年的基金,整体还是容易踩坑的。 3 我们再看今年被动型指数基金(抛除分级基金)的表现:排名前2位的是鹏华中证酒ETF、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收益回报率为94%、81.8%。 鹏华中证酒ETF,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酒ETF(512690)。该ETF从2019年5月6日挂牌至今,累计回报率高达130%,亮瞎投资者的双眼。 截止9月30日,前10大重仓股为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顺鑫农业、贡井贡酒、青岛啤酒、今世缘、重庆啤酒,分别持仓占比为13.62%、11.37%、10.27%、9.36%、8.32%、5.99%、4.81%、4.71%、4.63%、4.06%。 TOP5全是优秀的白酒龙头,仓位占比53%,并且这几家龙头盈利能力都很强,该基金大幅上涨显得顺其自然。 并且,白酒行业赛道好,中长期盈利的确定性强,未来基金走势长期向上。但今年白酒抱团过于疯狂,不管是龙头,还是中小酒企都炒疯了。这背后推动了估值大幅上扬,白酒指数(884705.WI)当前PE倍数已经高达52.7倍,远超历年估值上线区间。 今年3月20日,白酒指数PE倍数仅仅27.7倍,而现在已经翻了快1倍。背后不是酒企业绩有多么亮眼,而是宽松货币环境下机构散户抱团下的畸形结果。 白酒的疯狂,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但当下的估值水平无疑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未来,龙头可能不见得会跌多少,但中小酒企一定会有一个杀估值的惨烈过程,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再来,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新能车(158906),在今日继续创新高。 该基金前10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三花智控、汇川技术、恩捷股份、赣锋锂业、先导智能、天齐锂业、格林美。这是A股今年的市场主线,一涨再涨并不足为奇。 针对新能源车,今年市场炒作异常凶猛。宁德时代暴涨150%,比亚迪暴涨263%,最新估值倍数分别为、139倍、136.8倍。尤其是宁德时代估值水平严重超出上线区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泡沫。 A股新能源车估值什么时候回归,主要就看美股特斯拉以及中国新能源车“三剑客”什么时候崩盘?其实,它们的估值当下已经不能用正常的金融常识去理解了。 新能源车是好行业,但集体大范围暴涨,当下的配置价值不大,然而应该逐步减仓,落袋为安。 当然,以上两个行业的指数基金,等回撤了,估值消化了一些,又会有新的布局配置机会。这不会有更换基金经理导致风格大变的困扰,只要买入估值不过分高,长期持有赢面是非常高的。 4 在投资基金上,追涨杀跌的现象也非常明显。但某个行业大涨,相关行业的基金同样大涨,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规模的急速膨胀。但行情往往又维持不了多久,基金走势向下,基民赎回又是批量的。 投资基金,跟买股票一样,不需要那么多花样,选择市场前景优秀的基金,长期定投持有,回报率会有惊喜。当然,提前是基金一定要选对,这至关重要。
淘宝直播首创并一路引领的直播电商,正在迈向“万亿”时代。 10月12日,毕马威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迈向万亿市场的直播电商》报告,报告预计,今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达10500亿元。这也意味着,直播电商这一迅猛发展的新经济业态,将在今年进入万亿时代。 从2016年淘宝直播正式启动算起,直播电商发展短短4年,就已成为引爆电商的新型业态。2019年,直播电商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338亿元,同比增长210%。但从渗透率来看,去年直播在电商市场中的渗透率仅为4.1%,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报告认为,随着直播电商行业“人货场”的持续扩大,直播将逐步渗透至电商的各个领域。根据测算,今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突破万亿,明年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 展望未来,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直播电商将会更加泛在,我们认为,未来直播电商将呈现四个发展趋势:直播成为电商的营销新标配,5G等新基建设施使直播电商场景更多元化和泛在化,加速直播人才培养,和直播电商向垂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迈向万亿时代的路上,双11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节点。直播间是最早进入双11氛围的地方,最近打开淘宝直播可以看到,薇娅、李佳琦等主播已经纷纷开始了双11预告,网友们也开始提前“做笔记”“抄购物车”。 会上,淘宝直播MCN负责人新川剧透了双11期间的一些重点和亮点。今年双11期间,淘宝直播将推出官方货品池,为主播和货品搭建起一个快速沟通的桥梁。天猫618期间最受关注的“淘宝直播号”明星列车,也将再次“发车”,数百位明星将走进直播间互动带货。 商家直播无疑将成为今年双11新的爆发点。根据毕马威的问卷调研,64%以上的品牌商家都表示在自己的直播间带货效果更好。 4个月前的天猫618期间,商家直播占到了淘宝直播整体成交的7成。今年双11,占比是否会再提高?对此,新川认为,不光是占比,从时长到数量,商家直播都将在今年双11迎来大的增长,并带动整体直播电商的新爆发。 报告收集的信息也肯定了直播电商在就业、助农、内循环和产业升级等各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方面,直播电商催生了一系列新就业形态,包括主播、助播、选品、脚本策划、运营、场控等。中国人民大学一项最新测算显示,淘宝直播共带动上述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173.1万个。另一方面,直播走进了田间地头,一部手机,一根自拍杆,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农具”。一年时间,淘宝直播上涌现了10万农民主播,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00多个县域。此外,直播电商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工厂直播推动了传统制造业与直播电商的结合。
原标题:多灾之年为何粮食生产还能夺取丰收?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答问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疫情影响、战胜洪涝灾害,夏粮产量创出历史新高,秋粮丰收已成定局。 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对于稳固国民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报记者就粮食生产的有关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又是丰收年,又有好收成 记者:百姓常说“八月十五定收成”。为什么要说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怎么看今年粮食生产形势? 韩长赋:从全年粮食生产看,前两季的夏粮和早稻已丰收到手,分别比上年增产24.2亿斤、20.6亿斤,夏粮产量是历史新高,秋粮形势也比较明朗,丰收已成定局。 全年粮食丰收不丰收,大头在秋粮。判断今年秋粮能够丰收,主要基于两点:一方面,秋粮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今年秋粮面积预计超过12.8亿亩,比上年增加800万亩,特别是东北地区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奠定了丰收的基础;另一方面,秋粮长势总体较好。东北四省区常年粮食产量3500亿斤左右,占全国秋粮比重超过1/3。今年春播雨水多,前期光温水匹配一直较好,苗情长势不错。夏季西部传统旱区的部分县遭遇伏旱,对当地秋粮有些影响,但影响有限;8月底9月初,东北中部又连续遭遇3个台风,造成局部地区玉米倒伏,我们组织专家及时进行了灾害评估,由于玉米已进入蜡熟期,有八九成的产量,倒伏对产量影响有限,主要是增加了收获的难度和成本。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都即将大面积收获。长江流域汛期遭遇洪涝,中稻晚稻受灾,但面积增加弥补了损失。洪涝过后,南方大部天气晴好,有利于庄稼生长成熟。黄淮海平原和汾渭平原的秋粮主要是夏玉米,目前也丰收在望。 多灾之年粮食丰收,在于多方力量同向发力 记者: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又发生南方洪涝、东北干旱和台风、重大病虫等严重灾害,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粮食生产还能夺取丰收? 韩长赋:对农业来说,今年确实是个多灾之年,粮食生产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先后经历了多个关口,春耕备耕时过“新冠肺炎疫情关”,南方水稻双抢时过“洪涝关”,东北秋收前过“台风关”,还过了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关”,在灾害多发重发频发的情况下,粮食和农业夺得丰收,来之不易。 多灾之年粮食和农业能获得丰收,是多方力量同向发力的结果。 政策好。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提高早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统筹整合资金40多亿元支持早稻主产区恢复双季稻生产,保持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规模稳定,有力调动了地方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预计全年粮食面积比上年增加1000万亩左右。 超常规。国务院提前1个月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及早部署安排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有力推动了各地分区分级恢复春耕生产秩序。经国务院同意,把今年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产量作为指导性指标下达各省(区、市)政府,明确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 在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秋管秋收等关键农时,唱响“四季歌”。针对今年农业灾害偏重发生的情况,农业农村部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布设了草地贪夜蛾“四条阻击带”和沙漠蝗“三道入侵防线”,最大限度减轻了病虫危害。 人努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也是春耕备耕的大忙时节,广大农民群众响应号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及时下田施肥灭草、防病治虫、备种育秧、整地泡田、剪枝采茶,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 在南方洪涝发生时,农民抢收早稻、抢时晾晒,抢排积水、抢插晚稻,及时改种补种,做到早稻应收尽收、晚稻应插尽插。在台风袭击东北后,农民群众创造性地改装收获机械,及时抢收倒伏作物。广大基层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战疫情、抗风雨,指导服务不误农时,帮助农民把关键技术落实到田。 手中有粮,赢得战略主动 记者:与往年相比,夺取今年粮食丰收有何特殊意义? 韩长赋:今年是面临特殊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面临诸多挑战。各种挑战相互交织,夺取今年粮食丰收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这次疫情大考,再次证明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饭碗的特殊重要性。 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农时扎实抓好春耕备耕,扎实抓好三夏农业生产,扎实抓好秋粮生产,农业增加值逆势增长。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其中二季度增长3.9%,比一季度快了0.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我国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丰收,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全国人民吃得饱,还得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这样的小康才有基础、有底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其中“不愁吃”是首要指标。 现阶段,农业生产还是不少农民尤其是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早稻、小麦上市后价格稳中有涨,玉米价格走好,菜肉奶等“菜篮子”产品行情也不错,产量高、价格好、收入增。可以说,今年的粮食和农业丰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提升了全面小康成色。 目前正是秋收时节,全国将有200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秋收作业,减少收获环节粮食损失,一定把丰收的粮食拿到手,实现颗粒归仓,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疫情影响、战胜洪涝灾害,夏粮产量创出历史新高,秋粮丰收已成定局。 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对于稳固国民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报记者就粮食生产的有关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又是丰收年,又有好收成 记者:百姓常说“八月十五定收成”。为什么要说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怎么看今年粮食生产形势? 韩长赋:从全年粮食生产看,前两季的夏粮和早稻已丰收到手,分别比上年增产24.2亿斤、20.6亿斤,夏粮产量是历史新高,秋粮形势也比较明朗,丰收已成定局。 全年粮食丰收不丰收,大头在秋粮。判断今年秋粮能够丰收,主要基于两点:一方面,秋粮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今年秋粮面积预计超过12.8亿亩,比上年增加800万亩,特别是东北地区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奠定了丰收的基础;另一方面,秋粮长势总体较好。东北四省区常年粮食产量3500亿斤左右,占全国秋粮比重超过1/3。今年春播雨水多,前期光温水匹配一直较好,苗情长势不错。夏季西部传统旱区的部分县遭遇伏旱,对当地秋粮有些影响,但影响有限;8月底9月初,东北中部又连续遭遇3个台风,造成局部地区玉米倒伏,我们组织专家及时进行了灾害评估,由于玉米已进入蜡熟期,有八九成的产量,倒伏对产量影响有限,主要是增加了收获的难度和成本。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都即将大面积收获。长江流域汛期遭遇洪涝,中稻晚稻受灾,但面积增加弥补了损失。洪涝过后,南方大部天气晴好,有利于庄稼生长成熟。黄淮海平原和汾渭平原的秋粮主要是夏玉米,目前也丰收在望。 多灾之年粮食丰收,在于多方力量同向发力 记者: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又发生南方洪涝、东北干旱和台风、重大病虫等严重灾害,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粮食生产还能夺取丰收? 韩长赋:对农业来说,今年确实是个多灾之年,粮食生产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先后经历了多个关口,春耕备耕时过“新冠肺炎疫情关”,南方水稻双抢时过“洪涝关”,东北秋收前过“台风关”,还过了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关”,在灾害多发重发频发的情况下,粮食和农业夺得丰收,来之不易。 多灾之年粮食和农业能获得丰收,是多方力量同向发力的结果。 政策好。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提高早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统筹整合资金40多亿元支持早稻主产区恢复双季稻生产,保持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规模稳定,有力调动了地方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预计全年粮食面积比上年增加1000万亩左右。 超常规。国务院提前1个月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及早部署安排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有力推动了各地分区分级恢复春耕生产秩序。经国务院同意,把今年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产量作为指导性指标下达各省(区、市)政府,明确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 在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秋管秋收等关键农时,唱响“四季歌”。针对今年农业灾害偏重发生的情况,农业农村部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布设了草地贪夜蛾“四条阻击带”和沙漠蝗“三道入侵防线”,最大限度减轻了病虫危害。 人努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也是春耕备耕的大忙时节,广大农民群众响应号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及时下田施肥灭草、防病治虫、备种育秧、整地泡田、剪枝采茶,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 在南方洪涝发生时,农民抢收早稻、抢时晾晒,抢排积水、抢插晚稻,及时改种补种,做到早稻应收尽收、晚稻应插尽插。在台风袭击东北后,农民群众创造性地改装收获机械,及时抢收倒伏作物。广大基层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战疫情、抗风雨,指导服务不误农时,帮助农民把关键技术落实到田。 手中有粮,赢得战略主动 记者:与往年相比,夺取今年粮食丰收有何特殊意义? 韩长赋:今年是面临特殊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面临诸多挑战。各种挑战相互交织,夺取今年粮食丰收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这次疫情大考,再次证明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饭碗的特殊重要性。 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农时扎实抓好春耕备耕,扎实抓好三夏农业生产,扎实抓好秋粮生产,农业增加值逆势增长。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其中二季度增长3.9%,比一季度快了0.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我国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丰收,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全国人民吃得饱,还得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这样的小康才有基础、有底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其中“不愁吃”是首要指标。 现阶段,农业生产还是不少农民尤其是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早稻、小麦上市后价格稳中有涨,玉米价格走好,菜肉奶等“菜篮子”产品行情也不错,产量高、价格好、收入增。可以说,今年的粮食和农业丰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提升了全面小康成色。 目前正是秋收时节,全国将有200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秋收作业,减少收获环节粮食损失,一定把丰收的粮食拿到手,实现颗粒归仓,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13日 06 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3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上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报告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4%,好于6月预计的萎缩5.2%。此次修正主要反映出第二季度世界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且第三季度出现更为强劲的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5.2%,比6月的预测值低0.2个百分点。 报告预计,中国经济今年有望增长1.9%,在2021年将达到8.2%,与6月的预测值持平。发达国家中,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将萎缩4.3%,明年有望增长3.1%;欧元区经济今年将萎缩8.3%,明年可望增长5.2%。(记者 周武英)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庆、中秋假期即将到来,全国有超过1500家景区在此期间免费或打折,20多个省市发放旅游优惠券。今年“十一”假期是近年来性价比最高的旅游长假。从国内旅游市场恢复情况看,预测今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旅游人次可能达到6亿。 旅游市场强劲复苏 这两天,不少市民开始谋划起今年国庆8天长假的出行安排。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旅行需求正在被逐步释放。杭州市民王先生说,自己喜欢旅行,大小节假日基本会出门走走。“今年很特殊,之前一直也出不去,所以这次8天长假很早就跟朋友约好一起出去玩一下。”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第三季度游客出游意愿达80.2%,同比恢复九成。中国民航局的数据也显示,国内航空客运市场加快恢复,8月份出行约4535万人次,已恢复到去年同期八成以上,并超过今年1月份。 景区优惠多多 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2020十一长假旅游性价比报告”统计显示,今年国庆前夕,全国超过1500家景区宣布免费或打折,20多个省市发放旅游优惠券。携程旅行网高级公关经理杨展望说:“从国内旅游市场恢复情况看,今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旅游人次可能超过6亿,恢复比例可能会达到7到8成左右。旅游市场可能迎来‘报复性消费’,特别是高端跟团游定制游、租车自驾游、景区门票预约、主题游等产品,在线预订量有望引领市场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新常态下的国庆假期出游,各地景区将按最大承载量的75%接受游客,同时仍将视情况对游客密集地区实行管控。前往澳门的游客还要提前准备核酸检测证明,同时确保在有效期之内出行。
世界银行28日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预计的1%上调1个百分点。 报告预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今年将增长0.9%,这将是1967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该地区除中国外的其他经济体今年将萎缩3.5%。 世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马图当天在一场媒体电话会上表示,疫情还将导致今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500万人重新陷入贫困境地。 马图表示,尽管该地区许多国家成功控制了疫情,但要实现复苏与增长仍需努力。 世行报告还显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2021年的经济前景将好于今年。基于疫苗可能问世、持续复苏和主要经济体经济活动正常化的假设,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7.9%,该地区其他经济体将增长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