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工业富联发布2020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收1766.54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归母净利润50.41亿元,同比下降7.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85亿元,同比上升7.7%。 工业富联的主营业务由通信及移动设备、云计算、科技服务(含精密工具、工业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组成。 今年上半年,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795.35亿元,同比增长4.24%。工业富联称,这是受益于疫情加速的云端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通信及移动设备、科技服务业务则分别实现营收963.46亿元、2.53亿元,前者同比增长3.01%,后者同比下降23.03%。 2019年,通信及移动设备、云计算、科技服务三大业务占工业富联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9.84%、39.86%、0.15%。到了今年上半年,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占比已提升至45.02%,而通信及移动设备、科技服务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下降至54.54%、0.14%。 财报仅披露了云计算业务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4.48%。整体上看,工业富联今年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为7.22%,同比提升了0.41个百分点。 费用方面,今年上半年,工业富联的管理费用为25.21亿元,同比大增46.59%。工业富联称,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停工期间固定资产折旧及职工薪酬成本计入管理费用所致。研发费用为37.17亿元,同比下降1.75%;研发费用率为2.1%,同比下滑0.12个百分点。 财报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富联的疫情期间停工损失及防疫支出为10.19亿元。受此影响,其今年上半年的非经常性损失为5.44亿元。而在2019年上半年,工业富联的非经常性收益为2.92亿元。 具体而言,由于响应国家和地方相关防疫政策、员工无法按时返岗而暂停营业、延迟开工等原因,工业富联在今年上半年的停工损失为9.6亿元,包括职工薪酬6.74亿元、折旧及摊销1.82亿元、租赁费1.05亿元。 资本结构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工业富联的资产负债率为54.61%,较2019年末下降1.93个百分点;持有的货币资金为667.13亿元,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短期票券在内的即期有息负债为434.8亿元。 截至8月11日收盘,工业富联报收14.16亿元,跌幅为1.73%;总市值为2813.89亿。
今年以来,A股踏入震荡上行通道,人人仿若股神。然而,细数过往股市浮沉,真正的投资高手是那些能够穿越牛熊的人。而手握重金、出身草根、赚钱能力强的超级牛散们无疑是当中一个特殊的投资群体。 不同于机构投资者或者普通投资者,超级牛散们常年行走于股市江湖,各自怀揣“独门绝技”:他们有的依旧坚持原有思路,执著押注基本面模糊、具有重组预期的股票,有的则全面撒网市值相对较低的中小板、创业板个股;有的是穿越牛熊资产节节暴增的老熟脸,有的是初入江湖却连连告捷的新面孔…… 新老牛散两方阵容究竟谁的“掘金”招数更胜一筹?从他们的资金布局路径又能捕获哪些投资经验?随着A股公司悉数晒出半年度“成绩单”,答案也日趋明朗。 “老将”擒牛:押宝重组、追逐热点 因对个股的认知和理解更加全面、深刻,牛散最为外界津津乐道的便是其高超的选股能力。从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身经百战的牛散老将们可谓功力不减。 由于在重组股筛选方面独具慧眼,张寿清近年来一直被视作A股市场“牛散”的杰出代表。从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财报信息来看,濮阳惠成、丰华股份等公司的半年报中均有其身影。其中,丰华股份正是其擅长的重组题材股。 丰华股份8月8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张寿清以190万股的持股量位列公司前十大股东。2019年4月,因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主营金属制造业的丰华股份被“戴帽”,公司股价因此而一泻千里。正是在2019年三季度丰华股份股价陷入低迷走势之际,张寿清重仓杀入,并在去年四季度小幅加仓之后坚定持有。 就在公司发布半年报前,丰华股份于8月4日对外披露了一则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的公告。丰华股份表示,其拟通过发行股份或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并形成对标的公司的控股。根据初步方案,预计本次交易金额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这意味着,张寿清相中基本面表现平平的丰华股份,显然是在押注公司的重组预期。 而张寿清的另一部分持仓则成功兑现。截至今年上半年,张寿清持有濮阳惠成112.5万股。而二季度以来,濮阳惠成股价一路上扬,7月中旬一度创出近三年来新高。另据*ST商城一季报显示,张寿清为公司持股188万股的第九大股东。今年6月6日,“戴帽”后的*ST商城发布了一则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崇德物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权,此后*ST商城连续走出5个涨停“一”字板。 与张寿清坚持原有思路不同,有着A股牛散“常青树”之称的赵建平则跟随市场节奏,转战欣欣向荣的新兴产业。从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来看,神思电子、华测导航、微芯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均有其身影。 先看他的长期持有股——通信板块的华测导航。从年内走势来看,由于卫星导航概念股持续走强,华测导航也走出了一波漂亮的行情,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70%。其间,赵建平一季度对华测导航进行了减持。截至半年报,赵建平仍持有公司100万股。 除了在华测导航上收获颇丰外,赵建平新建仓的多只个股也表现不俗。比如,他去年第四季度买入的次新股微芯生物,公司股价在今年3月底创出新低后便震荡上行,并在7月中旬创出年内新高。今年二季度,赵建平对微芯生物进行小幅减仓10万股之后,其仍在微芯生物半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单中位列第五。 押中今年3月上市的新股天箭科技,则再次彰显了赵建平的选股实力。从事军工产品研发的天箭科技,自上市以来,股价一路震荡上行。天箭科技今年一季报显示,赵建平持有公司66万股,位列第七大股东。鉴于半年报尚未发布,假若赵建平此后持股情况未发生变动,其在该股上已斩获颇丰。 说到牛散,不得不提著名的“最牛夫妻档”夏重阳和张素芬。从张素芬历年来操作过的股票来看,其操作风格是偏好具有资产重组题材的中小盘个股且中长线持股,且多次押中重组大牛股。而张素芬今年一季度共现身17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第二季度更是踩中了翻倍牛股。 如主业为名表零售业务的飞亚达,近年来净利润持续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尽管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响,其净利润大幅下滑,但张素芬在二季度逆势悄然潜入飞亚达。随后的7月1日至8月7日期间,飞亚达股价一飞冲天,涨幅高达100.46%。据飞亚达最新披露的半年报,张素芬共持有公司342万股,位列十大股东榜第四位。 阔别资本市场长达4年的邹瀚枢,“重出江湖”便精准买入振芯科技。在今年一季度建仓振芯科技的邹瀚枢,以439.93万股的持股数量成为公司第六大股东。截至8月7日,振芯科技今年以来的涨幅达99.67%。重回市场便一鸣惊人,邹瀚枢“功力”依然了得,未来操作动向仍然值得关注。 “新秀”登台:精准潜伏、节奏稳健 “股海”代有人才出。就在传统牛散们凭各自修得的“炒股秘籍”行走股市江湖、如“滚雪球”般发展壮大之际,一些资金实力较强、投资眼光独到的“牛散新势力”也持续涌现,成为市场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与前述知名牛散相比,他们看似默默无闻、不见经传,但捕捉牛股的能力却十分了得。 受益于金价持续上涨以及良好的业绩表现,赤峰黄金今年以来股价表现一路高歌猛进,而低调的牛散肖益群则已不声不响地搭上了这列“快车”。 赤峰黄金日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肖益群以982.36万股的持股规模入围前十大流通股东序列,由于一季报披露的股东榜单中肖益群并非现身,可见其对赤峰黄金的投资是在第二季度集中建仓。尽管不清楚肖益群的具体买入成本,但就在其建仓完毕后,赤峰黄金股价随后步入主升浪,7月至今上涨近1倍。 记者注意到,与一些财大气粗的传统牛散同时布局10多只甚至更多的股票标的不同,肖益群等“新秀”或是出于资金规模有限等原因,一般只重仓押注一两只心仪个股(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此番重金买入赤峰黄金数月后便获得如此可观的收益,足见肖益群的炒股实力。 与肖益群类似,梁水滦也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位牛散新秀,尽管持股周期不长,但他却能屡屡斩获牛股。从去年四季度买入的苏州固锝到今年一季度建仓的亚光科技,在其买入期间或之后均涨势强劲。 最新半年报显示,梁水滦在今年第二季度又“转战”龙蟠科技,截至6月末共持有174.71万股,一举跃至公司第六大股东。也正是在梁水滦建仓期间,此前股价表现不温不火的龙蟠科技突然变成一只大牛股,6月份以来累计单边上涨逾2倍。至于一季度买入的亚光科技,若梁水滦坚定持股未卖出,那么至今所获投资浮盈亦相当可观。 二季度以来,日渐边缘化的ST股阵营也是牛股频出,*ST奋达便是其中的典型。今年5月7日以来,*ST奋达股价触底后一路上涨,至今涨幅已超过1倍。而有两位自然人正是在*ST奋达股价处于底部区域时大肆买入。半年报显示,支燕琴、陈小发截至6月末携手进入*ST奋达前十大流通股东序列,持股数分别是2541.22万股和1661.02万股。 支燕琴、陈小发两人关系匪浅。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一家名为“江西科邦医用乳胶器材有限公司”的两大股东正是支燕琴和陈小发。另有投资者曾在互动平台上向*ST奋达发问,其称支燕琴与陈小发是夫妻关系,并向上市公司询问两人是否存在其他马甲账户。*ST奋达对此回应称“如收到股东相关通知公司将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记者注意到,支燕琴早在2014年之前曾入围过其他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序列,但此后便销声匿迹,直至今年与陈小发携手买入*ST奋达,重返A股江湖,而对陈小发而言,投资*ST奋达则是其首次“亮相”A股市场。 无独有偶,自然人杨春民也是在今年首次出现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榜,其选择的标的是北方导航。半年报显示,杨春民二季度末共持有北方导航364.44万股。而随着近段时间军工股获市场热捧,北方导航股价自7月以来已大涨近六成,杨春民已斩获了高额收益。当然,鉴于北方导航二季度十大流通股东入围门槛降低,也不排除杨春民因其他股东减持而被动“浮出水面”的可能。 “A股市场的投资高手很多,对于新晋牛散,其捕捉到牛股的背后,究竟是靠自身实力还是听各路消息抑或是运气使然,以及其是怎样的投资风格,都需进一步观察,普通投资者可研究参考,但别盲目跟风投资。”一位私募人士称。
各省今年举债规模敲定,地方密集开会调整预算 随着近期财政部将最后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下达至各省市,各省今年举债上限确定,近期地方人大会议密集调整预算。 总体来看,为应对疫情冲击,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明显,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规模普遍较大,在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举债资金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领域,落实“六保”任务,稳投资稳经济。 7月29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闭幕,会议批准了今年广东省级财政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广东(不含深圳)此次新增债务额度为848亿元,另外还获得366亿元中央抗疫国债资金支持。因此广东省级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新增举债收入总计1214亿元。 今年4月底广东第一次调整了省级财政预算,当时广东(不含深圳)获得新增举债额度为2186亿元。加上第二次新增举债额度1214亿元,第一财政大省广东(不含深圳)今年全年新增举债额度高达3400亿元。 这笔资金主要被用于国务院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等七大基建领域,并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协调发展等。 受疫情冲击和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60.10亿元,同比下降5.8%。 7月28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2020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2020年湖南新增债券额度为1749亿元。今年前5个月,湖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96.16亿元,同比下降11.48%。 7月24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2020年江西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确定了今年江西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8163.44亿元。 江西2019年地方债限额为6479.2亿元,这意味着今年江西新增举债额度为1684.2亿元。江西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438亿元,同比下降3.1%。 安徽省7月中旬对省级预算进行调整,根据该省公布的预算调整方案,全年新增政府债券额度总计约1742亿元。而安徽省上半年财政收入为2992.3亿元,同比下降7.4%。 同样还有江苏等省份已通过今年预算调整方案,确定了今年新增举债额度。还有一些省份比如河北等地也将要审批当地预算调整方案。 近日财政部发文催促地方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求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发债任务。剩余的约1.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将在随后三个月密集发行。
今年以来,我国推出减税降费、新增地方专项债、下发抗疫特别国债等多项积极财政政策,为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强大支撑。多位专家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会更大力度地显现,实体经济恢复向好的势头有望持续。 减税降费将更加注重实效 按照计划,今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预计将超过2.5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日前透露,我国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今年以来已累计超过1万亿元。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记者表示,今年减税降费的重点既在减税更在降费。减税重在落实好现有减税政策,严禁以各种名义收缴过头税和清缴欠税,切实防止企业税收负担增加。降费重在降低行业垄断性和公共服务性收费标准,让更多企业能够从降费中得到真正实惠。 2.5万亿元减税降费是关键一招,且减负效应集中在下半年。近期,无论是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财税部门座谈会,都谈及要注重减税降费的落地效果。 对此,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陈东浩表示,财政部将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指导和督促力度,继续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跟踪做好效果监测和分析研判,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更好地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 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加之受到疫情冲击,今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离今年预算安排仍有较大差距。“预计后续政策还将着力提振实体经济活力,促进企业和居民收入增长,为税源修复注入活力,进一步带动公共财政收入增加。此外,应该也不乏以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和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来补充收入,下半年财政收入增速可能达到1.9%。”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 财政支出重心转向稳投资 因为收入端压力以及疫情影响,上半年财政支出强度虽然不减,但节奏有所放缓,主要投向为城乡社区、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领域。 和财政收入面临的情况一样,今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增速为-5.8%,也远低于全年3.8%的增长要求。在诸建芳看来,随着生产生活渐入常态,更多的财政支出将会逐步落地,提振经济增长。综合来看,按照恰好完成预算规定的增速要求,保守估计下半年支出增速将达到14%。 保证基层“三保”需要仍是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83915亿元,比上年增加9500亿元,增幅12.8%,增量和增幅都为近年来最高,并重点向中西部和困难地区倾斜。 据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介绍,综合分析来看,今年地方“三保”方面,资金来源上是有保障的,资金分配上是可直达的,责任落实上是明确的,组织领导上是有机制的,对个别市县财力困难的,也能够通过相关工作机制及时解决。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抓好各项落实工作,密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加强对地方的指导,确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专项债将提振三季度基建项目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考虑到资金从筹集到运用、再到发挥作用有一定时滞,上半年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和特别抗疫国债效能的相当一部分将会在下半年体现出来。 在全年专项债额度创新高背景下,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上半年共发行2.24万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2.15万亿元的发行规模,下半年剩余1.51万亿元待发。 募集资金用途方面,上半年发行的新增专项债主要分布于公路、轨交类基础设施,以及市政产业园区等其他基础设施。从时间来看,二季度专项债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其中4月和6月交通类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其他基础设施占比超六成。 广发宏观资深分析师吴棋滢表示,剩余新增专项债相当于去年全年额度的七成,8至9月或迎来专项债的又一发行高峰,将对三季度基建项目产生提振作用。对于下半年行业结构,需要同时关注存量(产业园、新基建、生态环保、水务水利、医院建设)与增量(旧改、公共卫生,以及文体娱乐、旅游等配套设施)。 除了专项债,目前抗疫特别国债已累计发行7200亿元,完成1万亿元发行任务的72%,剩余28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在7月底发行完成。
1 7月的A股,牛气冲天。 上周一,上证指数直飙5.71%,银行股大面积涨停成为其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当日,36家上市银行24家涨停,工行、建行涨8.5%,农行涨7%,中行涨6.6%。如此盛景前所未有,令吃瓜群众惊呆了。 银行ETF,7月前4个交易日累计暴涨17.5%。然而暴涨之后的7个交易日,累计超过8%。银行指数基金也开始坐过山车。 (来源:Wind) 再看个股,前4个交易日,共有10家银行累计上涨超过20%,包括青农商行、紫金银行、西安银行、平安银行等。另外,招商银行上涨了19.8%,宁波银行上涨了18.5%。 (来源:Wind) 好景不长,银行股从7日开始溃败。紫金银行、光大银行均暴跌超过10%,常熟银行、工商银行、西安银行均跌超9%。就连经营优秀的招商银行,同样回撤8.5%。 (来源:Wind) 7月的银行股,真的很梦幻。 2 银行短时间被暴拉,让一些大股东们看到了套现的机会。一周多时间, 5家银行抛出了减持计划。 7月6日,苏农银行发布公告,该行副行长王春良因“个人资金需要”拟在半年内减持该行不超过114,915股份。按照当日收盘价,减持数额达到591.8万元。 7月7日,张家港行发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沙钢集团将减持不超过2950万股,减持比例1.63%。按照7日收盘价来计算,减持数额高达2亿元。 (来源:Wind) 13日,张家港行另一股东江苏联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二股东是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500万股。同一家公司,相隔几日接连2波减持,套现的心很急切啊! 7月11日,宁波银行第三大股东雅戈尔集团拟减持1.2亿股,减持比例不超过2%。这笔减持数额不小,大致有36.8亿元(以10日收盘价来估算)。 雅戈尔的总部也在宁波,两家公司关系密切。宁波银行又是A股上市估值倍数最高的银行,且经营能力非常优秀。在此时,雅戈尔减持2%,意味深长啊! 除了A股,H股减持的还有两家银行股。 7月7日,邮储银行被摩根大通以每股平均价4.7947港元减持约2190.17万股,涉资约1.05亿港元。 7月14日,据港交所信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当日出售交通银行4230万股股份,平均出售价格为每股5.44港元,累计套现2.30亿港元。 早在去年4月2日,社保基金就曾减持过交行A股股份。当时的大盘也非常火热,通过减持来传达出监管层想要降温的意味相当浓烈。后来,大盘没多久见阶段顶3288点,接着来了一波较大幅度的回调。 银行短时间飚了一波,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股东想要减持。原理大多跟科技、券商被减持一样:企业当前的估值,让大股东认为直接减持所获得收益,远大于未来几年内从企业发展分红中所获得的收益。 3 今年银行股的表现,整体比较疲软,主要逻辑还是利空不断,业绩增长受限。 国家政策使出了政策组合拳,引导融资利率下行。其中,LPR改革以来,1年期利率已经下行46bp。今年已经累计下行30bp。一季度银行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下降至5.48%,较年末下降26BP。 贷款利率的下行,而负债利率相对刚性,对银行净息差产生负面影响。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同比收窄7bp至2.1%,比全年降低10bp。这将明显冲击银行的利润增长。 除了净息差核心指标下滑外,还有市场担忧的坏账率反弹的问题。 疫情之下,商业银行不良率已呈现上行趋势。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率总体上行5bp至1.91%。总体而言,国有行、股份行相对偏低,城商行、农商行要高一些。 (2015年不同类型银行不良贷款率,来源:东吴) 此外,近期再次提出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期限延长至2021年3月末,资产质量压力尚未完全显化出来。可以说,疫情对于银行业的影响将在后续陆续体现出来。 不仅如此,银行股近来还频频遭遇利空打击。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今年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高层首次提及让利具体数额目标,也是传达了一种“共克时艰”的态度,主要还是通过真正引导融资利率下行,让央行放出的水能够真正普惠到中小微企业。 1.5万亿让利目标提出之后,银行业净息差还有望继续下行,虽然一些银行开始采取降低存款利率的举措。真真切切让利实体经济,怕是跑不掉的。让利出去了,银行自身利润自然会受到影响。 7月11日,银保监会进行答记者问表示,银行要适当降低分红,不增加奖金,把有限的利润更多用于资本补充,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如果降低分红或者不分红,对于不少银行股而言,其实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因为每年利润增长只有区区百分之几,增速低于股权成本,如果没有更高比例的分红,不足以弥补公司价值的逐步萎缩。 7月14日,据券商中国获悉,7月初以来,银监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建议适当控制上半年利润增速,增幅尽量不超过两位数。 一些经营良好的银行股,上半年利润达到2位数其实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有窗口指导,在财报上多划拨一些坏账拨备就可以处理了。但是,市场投资者可能不会买账,毕竟业绩增速慢下来了。 4 如此悲观,是不是说银行股没有投资机会了呢?显然也不是。接下来,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以及被社保减持的交通银行。 2015年及以后,交通银行利润增速已经下滑至5%以内。而招行和宁波则在2015年触底之后,大幅反弹,最近3年维持基本维持了2位数的利润增长。 净息差方面,三家银行最高的是招行,今年一季度已经提升至2.56%。最低的是交行,只有区区1.55%,与招行相差1.01%,可见盈利能力已经不在一个台阶上了。另外,宁波净息差为1.74%,在所有上市银行中表现也很一般。 不良贷款率方面,招商银行从2016年后快速下降。到了今年一季度仅为1.11%,而交通银行最近3年多时间,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今年一季度仍然高达1.59%。招行的不良率比兴业低了48个bp。 宁波银行就是逆天的存在,长年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今年一季度仅为0.78%,比招行还要低33个bp,是所有上市银行中最低的。 不良坏账拨备覆盖率方面,招行是非常审慎的。今年一季度,招行该数据高达451%,竟比去年末还进一步提升了24%。而交通银行一季度仅为154%,比去年末继续下滑17.6%,比招行低了297%。可见招商这些年藏了多少利润。当然,宁波银行更夸张,今年一季度拨备率已经提升至524%,是所有上市银行中最高的。 ROE方面,招行和宁波长年均在16%以上,而交行最近10年处于持续下滑的趋势之中。 从各个维度来看,招行和宁波的经营能力全面碾压交行。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为何市场会给前两者银行非常高的估值,而交行则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华夏了吧! 5 净息差收窄、让利实体万亿、疫情之下的不良率反弹等对于利润增长有实实在在的冲击。此前,央行研究局有一个预判:银行利润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 基于此,银行股下半年整体表现可能不会太好。但银行业“恒者恒强”的格局同样越加凸显,经营优秀的银行仍然值得关注与配置,比如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
今年券商分类评价原则上占比情况 证券业每年一次的“大考”来了,2020年度券商分类评价工作近日已经启动! 记者从券商人士处获悉,目前各地证监局已向辖区券商下发了自评通知,券商要在7月17日之前完成自评工作。与往年不同,今年A类券商的占比将从40%提高到50%。 根据通知要求,今年券商分类评价A、B、C三大类别公司的比例原则上分别为50%、40%、10%。分类评价工作结束后,将统一向社会公布所有券商分类结果。而在2019年的评级中,券商分类评价A、B、C三大类别公司的比例原则上分别是40%、50%、10%,2019年共有38家A类券商。这就意味着,今年将有更多券商入围A类。 根据通知要求,今年分类评价,应当将投行子公司、资管子公司、经纪子公司及依法设立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子公司有关情况,合并纳入母公司分类评价工作底稿进行自评,自评结果报母公司住所地证监局。 在今年分类评价工作中,将对券商参与新三板业务、服务新三板改革情况进行专项评价;对服务民企纾困、落实《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等专项监管工作突出的证券公司予以适当加分激励。相关评价标准由专家评审会审议后,证监会机构部将在分类评价复核工作中统一调整加分。 记者在分类评价工作底稿中发现,“证券公司支持引入中长期资金情况”也是加分项,涉及券商的资管业务部门。该项需要填写评价期内各月末资管产品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规模(月末资管产品投资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股票规模)及资管产品的总资产。 “支持春节后平稳开市和应对新冠疫情工作情况”也是加分项,考核时间为今年的2月到5月。券商要填写两方面内容:一是填写2月3日和4日两个交易日证券公司自营累计净买入股票金额。二是填写2月3日至5月29日股票质押合约展期累计金额。 在现有的评分规则下,哪些券商可能会加分较多? 根据业务发展加分指标,十大业务发展加分项最多可加15分。申万宏源对上市券商进行测算,有9家券商加分在8.5分至11分之间。其中,华泰证券加分分数达到11分,居于加分榜榜首。国泰君安紧随其后,加分分数为10.5分。
□ 7月13日,多位受访的疫苗公司资深销售人士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提高了公众疫苗接种意识,随着下半年疫情防控向好局面继续保持,此前制约疫苗市场的因素将消除,人用疫苗市场将逐步恢复,特别是拥有流感、肺炎相关疫苗产品的上市公司有望抢占先机。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了疫苗招标、物流配送、接种,因此多数疫苗公司的业绩同比增幅不大。 市场不利因素逐步消除 7月10日,康泰生物(300601)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2.58亿元至2.84亿元,较去年同期变动0%-10%。公司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一季度公司的疫苗产品销量下降。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种逐渐恢复,公司有序推进销售推广工作,疫苗产品销量逐步增长,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事实确实如此。今年一季度,康泰生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42.42万元,同比减少97.57%。结合上半年的数据推算,康泰生物第二季度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亿元至2.82亿元,同比增长61.4%至77.7%。 这一趋势反映了多数疫苗公司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业绩规律。一位不愿具名的疫苗公司销售总监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每年一季度是市场淡季,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疫苗接种也被视为聚集性活动,因此一季度疫苗接种受到很大影响,但第二季度就逐步恢复。 不过,狂犬疫苗是个例外。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医院仍保留了狂犬疫苗的接种服务。康华生物(300841)7月8日发布业绩修正公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盈利1.8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长112.33%至118.23%。公司称,公司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因市场需求等因素,产品销量增加。“康华业绩大增与狂犬疫苗供应紧张有关”,前述销售总监说,除了该领域的龙头成大生物外,传统厂商――长春长生、广州诺诚今年都无产能供应,这给康华生物的狂犬疫苗提供了发展空间。 7月13日,万泰生物(603392)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疫情过后,公众对于疫苗接种意识在增强,各疫苗接种点也基本恢复了接种服务,疫苗的物流也恢复正常,疫苗公司整体的销售都在恢复之中,如果下半年疫情防控形势继续向好,疫苗公司经营将逐步恢复。 创新疫苗批签发大增 人用疫苗在市场销售之前,需要通过中检院的批签发,尽管批签发数量不等于实际销售量,但大体上能够看得出疫苗销售趋势。国元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疫苗合计批签发2.77亿支,同比增长20.74%。其中,一类苗批签发1.75亿支,同比增长23.68%;二类苗批签发1.01亿支,同比增长15.99%;国产疫苗2.58亿支,同比增长20.83%;进口疫苗0.19亿支,同比增长19.59%。国元证券指出,虽然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是疫苗批签发整体恢复较快,疫情反而唤起人们对疫苗的关注,整体批签量实现增长。 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二类苗,尤其是创新疫苗,如HPV、13价肺炎结合疫苗等。今年上半年,这些创新疫苗的批签发数量增长迅速。中检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二价HPV批签发数量同比增长11%,其中万泰生物二价HPV于今年4月首次获得批签发,今年上半年共批签发36.55万支,而葛兰素史克二价HPV无批签发记录。默沙东四价HPV、九价HPV同期批签发分别为366.44万支和215.98万支,同比分别增长30%和83%。 被誉为“全球疫苗之王”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表现强劲。今年上半年,13价肺炎结合疫苗批签发约335万支,同比大幅增长98%。其中,沃森生物(300142)作为全球第二家、中国第一家生产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公司,该公司生产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于今年3月底首次批签发,今年上半年共获得约120万支的批签发。23价肺炎多糖疫苗同样受捧,今年上半年,我国23价肺炎多糖疫苗的批签发量为536万支,2020年上半年批签发量同比增长90%。 除此之外,五联苗、四联苗、轮状病毒疫苗等品类批签发量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两大疫苗品种有望领跑 多位受访的疫苗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在疫苗市场逐步恢复的同时,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表现将会更加出色。 沃森生物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每一次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过后,公众对于预防接种的观念和意识都会大大改变并有所提高。疫苗产品与其他消费品不一样,虽然疫情发生在一定时间段内影响了接种,但接种需求只是被延迟了,却不会消失。一般情况下,每年的下半年都是疫苗接种的旺季。比如流感疫苗,每年在8月底产品上市,秋冬季节都是接种高峰期,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公众接种率增长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又如23价肺炎多糖疫苗,该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成年人。“疫情之前,成年人对于该疫苗的接种意识不高。如今,从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该品种应该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对此,前述销售总监表示,今年上半年23价肺炎多糖疫苗的批签量增幅很大,这也反映了市场的潜在需求。今年上半年,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康泰生物、沃森生物等公司23价肺炎多糖疫苗均有批签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疫苗兼具“消费”和“科技”属性,今年以来,相关上市公司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估值一路飙升,股价屡创新高。对此,上海一机构投资总监7月13日告诉记者,尽管市场对疫苗板块非常青睐,但相关公司估值过高。“疫苗销售绝非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年一些创新疫苗就遭遇招标难题,市场销售受阻。目前,包括疫苗在内的生物医药板块正呈加速赶顶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