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销售迎来重大调整!基金的时代了来了 这个周末,证监会发布了公募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了基金的销售行为,主要跟大家有关系的有这么几点。 首先,明确规定了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比例不得超过50%,对机构发行的,维护费不能超过30%,之前行业里为了拉客户,已经展开了价格竞争,基金也会从管理费里面,拿出不少钱,去反馈给渠道,甚至反馈给营销机构,造成了一定的恶意竞争。这次监管部门,直接给规定了一个标准,所以这个事也给我们提个醒,基金销售平台或者银行给你们推荐的基金,未必是表现最好的,也未必是未来潜力最大的,很有可能是返点最多的,所以别太相信这种推荐,你以为他在为你好,但其实他只是在收过路费。之所以那么多机构平台,都爱推荐新基金,就是因为新基金的返点最高,但其实新基金对于投资收益来说并没什么好处。 其次,明确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业务范围,除了公募基金之外,也可以卖私募基金了,其实之前这个东西没明确,很多基金销售机构也已经开始卖私募了,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已,这个政策后,掐指一算,以后基金销售平台,肯定会推送更多的私募基金,给符合要求的投资者,因为卖私募显然收益更高。但私募可未必比公募好,私募鱼龙混杂,而且信息披露并不充分,选出好的私募,甚至比选出好的股票还难,投私募的时候,大家务必小心,特别注意不要追热点,私募经常出现,今年排名前三,明年排名垫底的情况。今年大赚特赚,明年亏掉内裤。 第三,支持规范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客户,现在卖基金的手段越来越多样,通过流量网站,流量网红,流量大V,然后导入到基金销售平台,从而进行销售,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以前是一个灰色地带,现在管理层表态,对于这种互联网流量拓展,表示支持,但是要明确非持牌机构和持牌机构的边界和底线,也就是说,没牌照的你只能宣传,而有牌照的才能销售。 第四,完善退出机制,实施牌照续展,就是告诉你基金销售牌照不是终身的,要进行审查,如果有违规行为,可能随时吊销你的牌照。对于拿了牌照不开展业务的,也有规定,你的销售日均保有量低于5亿元的,这里面还不包括货币基金,那么牌照就不给你续了。 第五,杜绝短炒基金的宣传,鼓励长期投资。 综合来看,这是管理层在积极的推动基金销售的举措,为即将到来的基金时代,未雨绸缪。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光新基金成立就已经达到973只,募集规模超过了2万亿,这在历史上属于是绝无仅有的高光时刻,在今年之前的10年,新基金每年平均只有6889亿,即便是2015年的大牛市,也才有14000亿的规模,可见今年大家对于基金投资的热情之高。光破百亿的新基金就达到了26只,一只基金破300亿,就是南方成长先锋,还有5只基金破200亿,包括汇添富中盘,鹏华匠心,华安聚优精选,易方达均衡成长,还有一只偏债的叫做汇添富稳健,像易方达,汇添富和南方基金,今年公司募集金额已经分别破了千亿。 之所以今年基金火爆,是因为大家炒股都彻底伤心了,指数是真的没少涨,但是自己却没赚到钱,沪深300去年涨了36%,今年涨了18%,创业板去年涨了43%,今年涨了53%,指数应该说给足了利润,但是看看自己的账户吧,绝大多数人不但没赚到钱,甚至还亏了不少。所以痛定思痛,开始转战基金市场,听人家的炒股不如养基。那么养基就真的能赚到钱吗? 这就有点想多了,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会赔钱,从大家的行为就已经注定了,太爱追高,追热点,比如去年的某只明星基金,今年这个经理发新品,一下胡来朝来了900多亿资金追这个热门,结果发现业绩跟指数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最近一个月回落还有点快。跑输指数6个点,于是这些投资者又开始反向赎回。所以说,虽然这些人买了基金,但是投资的思路还是跟炒股票差不多,涨了就追,跌了就跑。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但自己赚不到钱,还得把这些明星基金,搅和的够呛。但凡去年成绩太好的基金,都会规模暴增,而规模暴增之后,业绩就变得平平无奇。 那么基金该怎么投资呢?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就是好基金是买跌不买涨的,你可以选一个基金池出来,这些基金必须是穿越牛熊的,有明星经理坐镇,且风格清晰,能力超强的,然后每年把钱挪到表现最差的基金上去,这样你反而收益会最高。这个方法我们也已经无数次的验证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我们讲过的基金做个尝试。另外,就是通过基金组合的方式,选择走势不相关的基金,然后消除波动性,最后让我们的组合持续稳定的上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有基金能够赚钱,这才是基金投资的正确姿势。否则,还是那套追热点的思路,无论是炒股还是养基,都是一样的,最后都只是散财童子。而且基金的手续费更高,你来回折腾,是基金销售机构最乐于看到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8月31日,39家上市证券公司半年报均已披露。 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39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营收2289.9亿元,同比增长20.93%;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26.97亿元,同比增长26.42%。 其中,中信证券以267.44亿元的营收和89.26亿元的净利润,位于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榜榜首。 今年上半年部分券商业绩增度放缓,龙头券商与中小型券商之间的业绩差距依旧悬殊。此外,上半年内,也由部分上市券商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情况。其中,太平洋证券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超89%。 备受关注的券商人均薪酬方面,今年上半年,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和浙商证券3家券商员工薪酬均超40万元。 尽管与龙头券商相较,中小型券商的员工人均薪酬仍有差距,但伴随着业绩大涨,部分小型券商员工薪酬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攀升。 业绩分化,8家券商上半年营收下滑 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实现营收267.4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2.73%,行业内领先,超过券商营收榜第二名海通证券89.46亿元。 中信证券也是唯一一家上半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的上市券商。 紧随其后的海通证券,今年上半年营收实现微弱增长,实现营收177.8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0.30%。 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招商证券以及中国银河8家上市券商营收突破百亿元。 其中,华泰证券营收涨幅位于8家百亿营收券商之首,实现营收155.4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9.92%。 中信建投今年上半年以99亿元的营收,被挡在了百亿营收大关的门外。而东方证券同期内实现营收96.25亿元,与中信建投一同跻进上市券商营收的前十强。 据Wind显示,今年共3家券商营收位于60亿元至80亿元区间,分别为兴业证券、国信证券和光大证券。 而华西证券、南京证券等中小型券商营业收入多集中在10亿元至20亿元区间,其中,红塔证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5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涨226.21%,成为上半年营收增幅最大的上市券商。 从上半年券商营收增速来看,今年上半年共32家上市券商营收实现增长,仅8家上市券商营收出现缩水,分别为中原证券、国联证券、东北证券、西南证券、方正证券、长江证券、山西证券和太平洋证券。 其中,国联证券回A后的业绩首次公布业绩,今年上半年,国联证券实现营收8.22亿元,位于39家上市券商的倒数第三位,较上年同期下滑3.42%。 同期内,大平洋证券仅实现营收4.95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53.76%,不仅成为营收下滑幅度最大的上市券商,也成为了唯一一家今年上半年营收未超5亿元的证券公司。 太平洋证券年报内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股票质押违约处置证券股价下跌,使得整体投资业绩下降。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太平洋证券、中原证券半年净利仅3000余万 净利润方面,Wind数据显示,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和申万宏源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均超40亿元,其中中信建投净利润增速最为明显,较上年同期增长95.91%。 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92.20亿元净利居首,较上年同比上涨38.36%,也是上市券商中唯一一家净利润突破90亿元的公司。 据Wind显示,华泰证券以64.43亿元的净利润位于上市券商净利润榜单的第二位,但与中信证券净利润之间相差27.77亿元。 另外一家净利润超过60亿元的证券公司为广发证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1.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82%。 此外,上半年净利润突破50亿元的有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分别实现净利润59.01亿元和57.32亿元。其中,海通证券净利润较上年下滑2.75%,也是净利润榜单前五名中唯一一家出现净利下滑的证券公司。 今年上半年,共23家上市券商净利润未超过10亿元,占比达58.97%。 其中,红塔证券和天风证券尽管净利润未能突破10亿元,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86亿元和5.40亿元,但上述2家券商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65.41%和147.88%,成为上半年上市券商净利润增幅榜的冠亚军。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还有两家上市券商净利润未能突破1亿元,分别是太平洋证券和中原证券,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0.39亿元和0.34亿元,净利润垫底。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据榜单显示,今年上半年共8家上市券商净利润出现下滑,除上述提到的海通证券外,东兴证券、国联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以及西南证券均出现净利缩水,缩水幅度低于20%。 剩余的两家证券公司,中原证券和太平洋证券净利润下滑的幅度均超80%,也是上半年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两家券商。 5成券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滑 上半年,A股出现几波火热行情,单日交易额破万屡屡出现,但从券商披露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看,并并未出现齐涨局面。 搜狐财经根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实现108.27亿元,较上年增长6.01%,领先于36家上市券商。 据Wind统计,中信证券上半年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40.48%。 此外,今年上半年营收位居前五名的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以及国泰君安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超50亿元,为公司贡献收入比例均超35.00%。 其中,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证券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出现下滑,而国泰君安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大增167.24%,成为39家上市券商中手续费佣金收入涨幅最大的证券公司。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今年上半年,部分券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放缓,除国泰君安外,并未有其他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幅超过50%。 据Wind显示,浙商证券和财通证券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涨幅超过40%,也是上半年上市券商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幅前三名的证券公司。 此外,上半年内,共有19家上市券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呈现不同幅度的下滑趋势,占比达52.78%。 其中,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和长城证券的下滑幅度最大,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较上年下滑均超20%。 搜狐财经统计发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仍是部分券商营收的主要来源。据Wind显示,方正证券和天风证券今年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公司贡献超六成的营收。 除此之外,光大证券、中银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以及第一创业5家证券公司,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公司贡献营收超五成, 据Wind显示,除红塔证券外,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券商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超20%。 华泰证券人均薪酬43.98万元居首 今年上半年,不仅头部券商和中小型券商不仅是业绩之间拉开了差距,员工人均薪酬上,大型券商的优势也进一步凸显,而伴随着业绩大涨,部分小型券商员工薪酬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攀升。 据搜狐财经计算,今年上半年,华泰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超过了“业绩王”中信证券,以43.98万元的人均薪酬位于薪酬榜单的榜首。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共30家上市券商人均薪酬较上年同期有所上涨,仅8家券商人均薪酬出现下滑。 而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以微弱的差距位于员工人均薪酬榜单的第二位,上半年员工人均薪酬达43.1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外,浙商证券上半年的员工人均薪酬为43.09万元,也同样突破了40万元。 据统计,浙商证券上半年员工人均薪酬涨幅最大,达73.97%。 今年上半年,共11家上市券商员工薪酬位于30万元至40万元之间。其中,业绩并未进入券商榜单前十的财通证券、国金证券、红塔证券等均在其列。 搜狐财经发现,上述4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业绩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而上述4家证券公司的员工人均薪酬也均上涨了超20%。 此外,券商员工人均薪酬多数集中在20万元至30万元区间之内。其中,业绩排名第二,但净利润出现下滑的海通证券,今年上半年员工人均薪酬为27.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8.21%。 而今年营收净利双降的长江证券,员工人均薪酬也同样位于20万元至30万元区间。据计算,长江证券今年上半年人均薪酬达23.88万元,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15.68%。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除此之外,太平洋证券、华西证券、东吴证券等中小型券商的员工人均薪酬均低于20万元。不仅如此,部分业绩下滑明显的小型券商的员工薪酬也同样出现缩水。 其中,中泰证券、太平洋证券、华西证券、国联证券以及东吴证券员工人均薪酬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 今年上半年,东吴证券员工人均薪酬下滑的幅度最大,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28.89%。
下半年经济如何走?是否开始回暖?展望下半年,投资拉动的经济反弹态势仍将持续。多方证据,亦支持投资向好。 ■文 |沈建光 张明明 下半年经济如何走?是否开始回暖? 当下国内与工程机械相关的挖掘机和重型卡车供销两旺,显示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加强下,投资提速。如根据中汽协数据,5月以来重型卡车产销增速均超过50%,7月更是达到销售70%,产量85%的较高水平;另一作为工程运行活跃程度重要指标挖掘机指数同样反弹,二季度京东挖掘机生产活跃度指数增速超过20%,远好于2月疫情最严重阶段-20%的下滑,意味着投资信心恢复。 工程项目相关产品销量大涨、行业需求高企的背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拉动1.5个百分点,是经济回暖的主要动力;与之相对,消费与净出口上半年分别拖累经济增长2.9和0.2个百分点。 而从地区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22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其中新疆和西藏增速高达28.6%、18.6%,投资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山西、吉林、上海等地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分别达到8.3%、7.8%和6.7%,且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但内蒙古、江苏、贵州、天津等地投资增速偏低,较去年明显下滑。 投资大涨与疫情之下政策加码有关。今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同时,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与之相对,7月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地产增长较快,成为内需的重要支撑。其中,7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升至11.7%,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继续上行,商品房销售明显好转,企业到位资金延续高增;基建投资方面,7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7.7%,处于高位,而此前5月基建投资最高时一度达到10.9%的增速。 但是,与地产和基建投资高增长相对,当前制造业投资依旧低迷、7月增速为-3.1%,仍然处于负增长区间,绝大多数行业受制于利润不佳,投资意愿恢复迟缓。在此背景下,7月民间投资显著弱于国有控股投资。 展望下半年,投资拉动的经济反弹态势仍将持续。除了上述提及的挖掘机、重卡等工程设备销售旺盛,具有前瞻性地预示开工持续以外,来自项目审批、价格走势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证据,亦支持投资向好。 第一,从项目情况来看,各地“两新一重”建设加快。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1-7月累计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5326亿元;据上证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轨道交通领域共计有16条铁路和33条城轨交通线获得批复。 受到全国降雨及洪涝灾害影响,未来几个月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成为投资重点,此前水利部表示?2020-2022年将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灌溉节水和供水等五大类,总投资1.29万亿。 另外,各地布局5G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相关新基建投资项目亦在加快部署建设,如根据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预期,仅5G今年就可以带动经济产出达到1.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可以到6.3万亿元;人工智能年经济产出1万亿元,近八年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 第二,从资金来源来看,特别国债叠加专项债,财政对基建的推动作用将持续。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截止7月份,累计专项债发行2.47万亿,其中,六成左右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建。今年新增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其中地方承担的7000 亿主要用于基建项目。此外,考虑到地方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的比例可提高到25%,杠杆效应撬动地方投资。 PPP项目亦是基建资金来源的重要支柱。截至今年7月底,项目入库数累计达到12925个,处于执行阶段的项目数超过51%。相比于去年年底,体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相关项目的落地率明显提升,7月上述项目PPP落地率分别为69.4%、54.3%、74.5%和70.1%,分别比去年12月显著提升。 第三,价格方面,建筑建材、工程开工相关生产资料近期价格出现上涨,反映投资开工带动下的原材料需求增加。6月以来,PPI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0.4%。8月高频数据显示,作为建筑工业基本材料之一的水泥价格有所上涨。截止8月24日,水泥参考价快速上涨至434.6元/吨,相比月初的水泥价格上涨5.33%;钢材价格亦在走高,截至8月24日,螺纹与热卷现货价格分别为3833元/吨和4063元/吨,较7月末上涨都有上涨。此外,南华工业品指数和CRB现货指数8月亦较7月末上涨1.3%和2.3%。 综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二季度以来,各地积极落实各项稳投资措施,相关政策不断发力显效。当前挖掘机、重型卡车、建筑材料需求旺盛,显示投资热度不减,而伴随着前期审批项目的陆续落地、资金支持的逐步到位,以及越来越多社会资本被撬动,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向好态势有望保持。 下半年以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的有效投资扩大,有望要加快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支持中国经济回暖。
8月26日,传音控股发布2020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收138.46亿元,同比增长31.81%;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33.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36.14%。 传音是国内较早进入并扎根非洲的手机厂商。据IDC数据,2019年,其手机业务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为52.5%,排名第一。在公告中,传音也多次引用过外界给予其的“非洲之王”的称号。 今年上半年,传音的手机业务收入为127.6亿元,同比增长31.57%,是带动其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不过,同期其营业成本上升幅度更大,同比增长36.06%。受此影响,其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28个百分点至26.88%。 传音在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4.24亿元,同比增长21.71%;研发费用率为3.07%,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小米同一天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其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率为3.66%,稍高于传音。 尽管传音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呈上升之势,但其经营性现金流却在今年上半年转负,由2019年同期的净流入8.42亿元变为净流出4.58亿元。传音称,这主要是由于为应对疫情影响,提前采购关键元器件备货;以及为满足海外市场增长需求,总体库存备货量有所上升。 截至今年6月末,其持有的货币资金为75.58亿元,较2019年6月末增加36.13亿元,主要是由于IPO所募集的资金所致;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8.73亿元,较2019年6月末增加17.02亿元,主要是由于银行短期理财增加所致。 2019年9月,传音控股登陆科创板,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6.75亿元。自上市后至今年6月末,其募集资金用于银行存款及理财产品所收到的利息及收益的累计净额为3772.96万元。 截至今年6月末,传音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6.73亿元,募资使用率为24.8%。
展望下半年,投资拉动的经济反弹态势仍将持续。除了上述提及的挖掘机、重卡等工程设备销售旺盛,具有前瞻性地预示开工持续以外,来自项目审批、价格走势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证据,亦支持投资向好。 下半年经济如何走?是否开始回暖? 当下国内与工程机械相关的挖掘机和重型卡车供销两旺,显示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加强下,投资提速。如根据中汽协数据,5月以来重型卡车产销增速均超过50%,7月更是达到销售70%,产量85%的较高水平;另一作为工程运行活跃程度重要指标挖掘机指数同样反弹,二季度京东挖掘机生产活跃度指数增速超过20%,远好于2月疫情最严重阶段-20%的下滑,意味着投资信心恢复。 工程项目相关产品销量大涨、行业需求高企的背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拉动1.5个百分点,是经济回暖的主要动力;与之相对,消费与净出口上半年分别拖累经济增长2.9和0.2个百分点。 而从地区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22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其中新疆和西藏增速高达28.6%、18.6%,投资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山西、吉林、上海等地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分别达到8.3%、7.8%和6.7%,且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但内蒙古、江苏、贵州、天津等地投资增速偏低,较去年明显下滑。 投资大涨与疫情之下政策加码有关。今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同时,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与之相对,7月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地产增长较快,成为内需的重要支撑。其中,7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升至11.7%,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继续上行,商品房销售明显好转,企业到位资金延续高增;基建投资方面,7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7.7%,处于高位,而此前5月基建投资最高时一度达到10.9%的增速。 但是,与地产和基建投资高增长相对,当前制造业投资依旧低迷、7月增速为-3.1%,仍然处于负增长区间,绝大多数行业受制于利润不佳,投资意愿恢复迟缓。在此背景下,7月民间投资显著弱于国有控股投资。 展望下半年,投资拉动的经济反弹态势仍将持续。除了上述提及的挖掘机、重卡等工程设备销售旺盛,具有前瞻性地预示开工持续以外,来自项目审批、价格走势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证据,亦支持投资向好。 第一,从项目情况来看,各地“两新一重”建设加快。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1-7月累计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5326亿元;据上证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轨道交通领域共计有16条铁路和33条城轨交通线获得批复。 受到全国降雨及洪涝灾害影响,未来几个月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成为投资重点,此前水利部表示2020-2022年将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灌溉节水和供水等五大类,总投资1.29万亿。 另外,各地布局5G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相关新基建投资项目亦在加快部署建设,如根据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预期,仅5G今年就可以带动经济产出达到1.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可以到6.3万亿元;人工智能年经济产出1万亿元,近八年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 第二,从资金来源来看,特别国债叠加专项债,财政对基建的推动作用将持续。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截止7月份,累计专项债发行2.47万亿,其中,六成左右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建。今年新增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其中地方承担的7000 亿主要用于基建项目。此外,考虑到地方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的比例可提高到25%,杠杆效应撬动地方投资。 PPP项目亦是基建资金来源的重要支柱。截至今年7月底,项目入库数累计达到12925个,处于执行阶段的项目数超过51%。相比于去年年底,体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相关项目的落地率明显提升,7月上述项目PPP落地率分别为69.4%、54.3%、74.5%和70.1%,分别比去年12月显著提升。 第三,价格方面,建筑建材、工程开工相关生产资料近期价格出现上涨,反映投资开工带动下的原材料需求增加。6月以来,PPI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0.4%。8月高频数据显示,作为建筑工业基本材料之一的水泥价格有所上涨。截止8月24日,水泥参考价快速上涨至434.6元/吨,相比月初的水泥价格上涨5.33%;钢材价格亦在走高,截至8月24日,螺纹与热卷现货价格分别为3833元/吨和4063元/吨,较7月末上涨都有上涨。此外,南华工业品指数和CRB现货指数8月亦较7月末上涨1.3%和2.3%。 综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二季度以来,各地积极落实各项稳投资措施,相关政策不断发力显效。当前挖掘机、重型卡车、建筑材料需求旺盛,显示投资热度不减,而伴随着前期审批项目的陆续落地、资金支持的逐步到位,以及越来越多社会资本被撬动,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向好态势有望保持。 下半年以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的有效投资扩大,有望要加快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支持中国经济回暖。
8月21日,SOHO中国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SOHO中国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4.53亿元,同比上升63.5%;净利润约2.04亿元,同比下降64%。 此外上周四晚,SOHO中国公告称,终止早前要约私有化事项。 “卖不出去”的SOHO中国,未来何去何从? SOHO中国净资产373亿元,市值仅119亿元 根据早前曝出的交易方案,黑石集团对SOHO中国私有化的交易对价为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6亿元。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SOHO中国净资产为373亿元,净资产负债率约为42%。此外,平均借贷成本约4.8%,境外负债占全部负债约4.1%。 然而,截至8月21日收盘,SOHO中国市值仅133.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19.2亿元。 SOHO中国多年未在土地市场竞拍新地块,最新一则项目是去年底开业的北京丽泽SOHO。 自2012年,SOHO中国提出从“销售”向“自持”物业转型开始,其主要收入来源由售楼转为租赁收入。 近年来,SOHO中国业绩持续下滑。根据此前数据,SOHO中国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其中2017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47.33亿元、19.25亿元、13.31亿元。 而今年上半年,SOHO中国净利润仅2.04亿元,同比下降64%。 此外,SOHO中国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去年年末的12.06亿元,降至本期末的7.46亿元,降幅达38.14%。 租金收入7.82亿同比降12%,卖车位增收6.71亿 然而,在疫情影响下,SOHO中国上半年投资物业平均出租率仅约为78%,与2018年96%的出租率相比,下滑了18个百分点。 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写字楼平均租金二季度集体下跌,北上深平均租金水平创三年最低。其中,北京写字楼出租市场环比降幅最大为4.5%,上海降幅3.7%,深圳降幅2.7%。 作为SOHO中国的主要经营项目,租金收入下降明显。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SOHO中国租金收入7.82亿元,同比下降12%。 在租金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录得营收正向增长,SOHO中国称,主要归功于车位销售。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SOHO中国物业销售收入6.71亿元,而上年同期仅115万元,增幅超500倍。 SOHO中国“卖卖卖”并非首次。据不完全统计,SOHO中国从2014年至今已出售至少8笔资产,合计233.6亿元。 去年9月30日,SOHO发布公告称,出售北京建外SOHO、三里屯SOHO、SOHO尚都、朝外SOHO、银河SOHO等9个项目的停车位,合计约7.6亿元。 去年10月,市场再度曝出SOHO中国考虑以80亿美元的价格拟出售京沪八个商办物业。 营业成本增268%,财务费用4.69亿为净利润2倍 受益于车位出售,今年上半年,SOHO中国营业收入同比上升63.5%,然而净利润却同比下降64%。 对于增收为何没有实现增利,SOHO中国在财报中分析认为,主要系投资物业评估增值减少所致。 今年上半年,SOHO中国投资物业评估增值为零,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投资物业的评估增值约为5.53亿元。 对此,SOHO中国表示,去年投资物业评估增值主要为古北SOHO和丽泽 SOHO两个在建项目的进度贡献,而本期无在建项目。 成本和费用的大幅增加,亦是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之一。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SOHO中国营业成本6.5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营业成本1.77亿元,增幅达268.92%。 今年上半年,SOHO中国销售费用2431.5万元,同比增长34.5%;财务费用4.69亿元,同比增幅达40.84%。
助力稳增长稳投资,各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正快马加鞭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所属机构近日发布的统计均显示,PPP项目新入库和净增投资额呈上行趋势,下半年有望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近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净增PPP项目186个、投资额3819亿元。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各地新增PPP项目373个,其中各地新增已签约项目144个,态势向好。 以最早推行PPP模式的山东省为例,截至目前,全省纳入财政部管理库的PPP项目共770个,政府拟出资404亿元,预计吸引社会资本7785亿元,撬动比例近20倍。与传统投融资方式相比,借助PPP,还可节约财政资金1300亿元左右。近日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李峰还表示,下一步将立足发挥PPP逆周期调节和吸引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进一步加大项目储备。 “无论从中央到地方,各层面都在对PPP的政策进行完善且不乏创新之举。”大岳咨询公司董事长金永祥告诉记者,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出,PPP项目可申报基础设施REITs试点,这无疑增加了PPP项目对各方的吸引力。 “今年以来,宁夏、广西、江苏、山东等地政府也动作频频,意在加快推进PPP模式及项目落地。这反映出地方政府对发展PPP有强烈的意愿。”金永祥说,从今年二季度有关PPP项目的各项指标看,PPP迎来了明显回升。 他认为,PPP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PPP经过两年半的回调后,在多方推进之下,或将于下半年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 记者还了解到,“两新一重”包括充电桩、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建设等PPP项目,正成为新增项目的主力军。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此类新入库项目378个,投资额6687亿元,占全部新入库项目的84.3%。 财政部PPP专家库相关专家向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PPP项目涉及的行业领域将会更多地扩展至新兴领域,如信息化新基建、科技类服务设施、智慧物流、海绵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