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陈炜伟、王雨萧)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除了消费,其他指标也在改善。生产方面,工业生产加快恢复,累计增速由负转正。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1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增速实现由负转正。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比7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 需求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1至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0.3%,降幅比1至7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此外,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调整优化。 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至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203万人。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8%,比7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8月份,面对疫情和汛情的双重压力,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但国际环境变数较多,国内结构性矛盾凸显,稳就业、稳企业、保民生压力仍较大,经济稳定回升基础需加力巩固。
刚刚公布的前8个月经济运行数据,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成绩单”,更是“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的检测证明。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年初因工厂倒闭而失业的珊珊,7月份找到了一份“带货主播”的新工作,在网络平台直播售卖大码女装。她说:“过去有销售经验,经过培训习惯了镜头之后,最近我的销售业绩越来越好了。” 近期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包括“互联网营销师”在内的9个新职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也发布意见,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动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居于“六稳”和“六保”之首。今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出台了一系列硬招实招,诸如加大信贷投放、减免增值税、减免部分社保费用、返还失业保险费等,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 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效果已经显现,就业形势保持向好态势。从主要就业指标来看,1至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8%;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回落,从2月份的峰值6.2%回落至8月份的5.6%。 “政府大力推动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积极发展平台经济,为就业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随着经济的恢复,稳就业力度加大,就业保持稳定有基础。 市场主体更有活力了 飞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复工复业经历,是我国上亿市场主体的一个缩影:恢复营业之初,企业面临订单明显下滑、资金短缺、无力支付房租和员工薪酬等种种困难。包括阶段性降低社保费在内的一系列为企业纾困的政策,给企业带来生机。 “在困难时期,社保费、增值税等各种减免措施算下来,飞宿至少可以获得减免70万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经营压力。”飞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从年初至今,稳企业的政策接续不断,国家打出“减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随后再度加码将政策延长实施期限,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2.5万亿元;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一系列政策,将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直达市场主体的“真金白银”,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一组数据看效果: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6%,增速比6月份加快8.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企业经营持续改善;8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连续6个月高于临界点以上,企业市场预期向好;1至7月份,市场主体每天平均新增6.4万户,创业热情不减。 “二季度以来经济企稳回升,正是市场主体生机与活力逐步显现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稳住“粮袋子”更有底气了 还有半个月,家里种的20亩玉米就要收割了。来自产粮大省山东省夏津县的村民老李高兴地说:“今年地里收成不错,小麦已经丰收,玉米也是个丰收年。”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热度不减。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才能稳住百价之基,稳住百姓的幸福感。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占比超过七成。本周初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释放了积极信号:全国各地秋粮生产的总体条件处于正常状态。从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国秋粮种植面积比上年还会有所增加。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灾害状况,秋粮实现丰收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是比较充裕的,应该说保持粮食稳定供应、满足国内需要是有基础和条件的。”付凌晖说。 一周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给粮食“三交底”:口粮库存最为充裕、夏粮市场化收购为主、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0/21年度我国三大谷物仍将供大于需。其中,小麦产大于需1400万吨左右,稻谷1700万吨左右。小麦、稻谷口粮品种库存为历史上最充裕时期,口粮供应绝对安全。
大循环要创造多层次的就业机会,仅仅关注就业数量是不够的。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提出,当前形势下,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经济的发展能否提供适合人口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就业机会? 他认为,技术进步会创造更多简单的劳动岗位,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产业空心化对就业结构带来变化;二是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却基本停滞。“对于目前一些996阶层的产生,在双循环的形势下要提前进行关注。对收入结构分化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专家和研究机构,应未雨绸缪、重点研究,避免出现其他国家发生的民粹主义现象。” 刘晓春还建议,普惠金融应该更多考虑普惠保险,要让低收入群体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花钱,乐于消费。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然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当我们提起就业机会时,更多关注的是就业的数量,但从我这些年的观察来看,光讲数量远远不够。因为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都不同,实际上对就业岗位有各自的诉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应该也包括了对就业需求的满足问题。 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劳动人口中文盲的比例已经很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已经不再仅是满足养家糊口,还关注个人的职业规划,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发挥。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可能要考虑这一需求。有了这样的需求,经济的发展能否提供适合人口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就业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要关注人口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化。 关于人口结构,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劳动人口的年龄问题,还需要关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问题。从我过往工作中的观察来看,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民粹主义的重要原因就与就业有关,劳动人口知识结构与劳动岗位技术含量结构存在错位。在经济结构变化当中,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许多劳动岗位的技术含量,或者说对个人的能力要求和准入门槛实际上可能在降低而不是提高。尤其在跨国大公司主导的情况下,员工晋升的渠道基本上没有。 此外,技术的发展让好多人担心低层级的岗位会就此消失,但我觉得并不会,反而会创造更多简单的劳动岗位。即便是为我们提供高科技产品、服务和享受的科技公司,它们在创造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也应用了大量重复、简单的劳动力。“码农”一词据说就是开发人员的自嘲用语,每天没日没夜做的就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真正的高科技岗位是在此之上做设计或架构等,底层的开发实际上都是体力劳动。 这会产生什么现象呢?一是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将对就业结构带来变化。二是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却基本停滞了。我们国家现在可能还没有到这一程度,但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出现了。例如香港爆发SARS的时候,大学毕业生进银行的月工资大概是1.2-1.5万港币,最近新冠期间还是1.2-1.5万港币,但香港的物价、房租都在涨。也就是说,香港的中产阶层在分化,而且是向下迁移的,这意味着贫富差距拉大了。 因此我认为,对于目前一些996阶层的产生,在双循环的形势下要提前进行关注。对收入结构分化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专家和研究机构,应未雨绸缪、重点研究,避免出现其他国家发生的民粹主义现象。 第二,要巩固和发挥好我国产业结构齐全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 除了设定一些优先战略性发展的产业和行业,地方政府在规划中应当避免对传统产业和行业进行行政性挤压。过去,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并不是在市场中被淘汰,而是在地产政府的产业规划调整中被挤压掉了,这实际上对多层次就业岗位的提供形成了伤害。 特别是县域经济,毕竟不可能全国每个县都搞金融中心、基金小镇、新能源、高科技、互联网金融……相关行业的人才不可能去所有的县域。因此,大部分县域应该考虑让市场去决定,让企业家自己去投资,发展各类产业和行业,以满足就业的多层次需求。 第三,普惠金融更多应该考虑普惠保险。 一般来说,提起普惠金融,大家就会想到贷款,但实际上普惠金融要更多考虑普惠保险,例如就业保险、医疗保险。靠消费金融不能提高和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只能是雪上加霜,反而应该是提供普惠保险。要让低收入群体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花钱,乐于消费。 第四,要大力发展知识性的服务行业,增加高知识型、高智能型的就业岗位。例如律师、会计师、设计师、工程师等,这可能是双循环中需要补的短板。 最后,我想简单强调一下,我们在波动和稳定之间要考虑的是,让政策、法规,尤其是执行政策、执行法规能够保持稳定,让市场去波动。 市场本身就应该是波动的,不是始终平衡的,但我们执行监管政策应该要稳定,要严格执行,不应该是变通执行。比如我们的一些监管政策和法律规定随着形势的变化做一些调整,这是应该的;但调整以后,执行当中必须是严格的。所以执行法规、执行政策不应该是宏观调控的手段,或者是宏观调控的补充手段。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家才会有稳定的预期,可以去进行方方面面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层次丰富的就业机会。
“95后才不是被外卖毁掉的一代。”――出生于1996年的安秋金,似乎是95后中的一个“异类”。从小热爱美食的他,不仅经常下厨,还把做饭这件事当成了一份事业,用独特新潮的方式呼吁大家“按时吃饭”。 2018年毕业后,安秋金在抖音注册了账号“贫穷料理”,拍摄美食视频的同时,融入说唱、单口相声和中国风的元素,目前已收获了2000万名粉丝。疫情期间,安秋金还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拉动农产品销量,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实际上,在抖音平台,类似安秋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或是应届毕业生,或是企业白领,又或是退伍军人、农民,纷纷通过视频直播展开了新的职业蓝图。尤其面对疫情,大量用户在抖音找到就业机会。 9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灵工时代:抖音平台促进就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8月-2020年8月,抖音带动就业机会达到3617万个。同时,基于灵活等特点,抖音成为激发产业变革、提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助推即兴发挥、追求创造力、灵捷响应的“灵工”时代到来。 “透过手机屏幕,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一个个创作者,但其背后连接着一个个家庭、组织以及创业团队。”在《报告》发布会现场,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表示,抖音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和科技力量,让更多人发现自我价值,开启更加美好的生活。 带动3617万就业机会 一次创意灵感、一台影像器材、一些视频剪辑――借助抖音平台,创作者的想象力被充分激发,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拥有了更多可能。《报告》显示,2019年8月-2020年8月,共有2097万人通过抖音从事创作、直播、电商等工作并获取收入。 除了幕前主播,围绕主播而形成的创业团队,衍生出运营管理、直播服务、视频服务、直播电商、辅助后勤等五大类20余种职业。《报告》综合测算后显示,抖音平台共计创造了3561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例如今年春天,抖音作为人社部网络招聘活动合作单位,累计开展515场春招直播,观看总人数超过1000万,覆盖2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40所高校,提升毕业生群体与招聘企业的对接效率。 “英雄不问学历、年龄,更加看重能力和胜任力。”张羽表示,抖音的就业性质是一种普惠性就业,是人人可参与的就业模式。 除了个体创作者,企业同样可以在抖音平台实现自我升级。例如3月6日,上海新世界将往年三八妇女节的线下促销搬到线上,在抖音进行38小时直播,由12位主播为商城入驻的近60个品牌带货,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云逛街”体验。 上线两天后,新世界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3万,点击获赞3万,吸粉近1万,创下同时期本地百货商城直播观看的新记录。通过本次直播带货,新世界的线上线下销售总和相比上一周的周五、周六两天增长近10倍。 根据《报告》,截至2020年7月,超过400万家企业在抖音开通了企业号功能。其中,员工人数在5人以下的企业占比41%,5-20人企业占比36%,二者合计达到77%。中小企业的广泛入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抖音平台的普惠价值。 同时,由于抖音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连接,企业号的行业主要分布在零售、服装配饰、商务服务、家具建材、生活服务、餐饮服务等领域。这些企业通过抖音扩大宣传和销售渠道,提供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报告》认为,抖音加速推进了企业运营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餐厅、景区、酒店、零售等行业,帮助企业吸引并留住客户。 “灵工”时代市场重构 疫情催化之下,国人的就业观念正发生着转变,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就业模式。在此过程中,抖音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凭借其灵活等特点,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多种新型就业形态。 《报告》指出,抖音平台创造的就业机会是典型的“灵工”,即强调即兴发挥、创造力和灵捷响应的灵活就业。区别于传统“零工”,“灵工”模式更加强调智力劳动,包括知识储备、才艺才能、创造创新等。 对于抖音的灵活特点,《报告》用“舞者”模型(The DANCER Model)进行了解读,即:多元化(Diversity)、灵捷(Agile)、创造力(Novelty)、社群带动作用(Community)、创业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责任(Responsibility)。 具体来看,从业者们基于抖音平台,利用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新,适应并加快行业更迭。同时,由于抖音账号以个体或小微企业为主,多数就业人员也是创业者,这一人群的崛起驱动着创新精神的传播,加速“灵工”时代到来。 为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与重构,2019年3月,抖音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全民短视频科普行动――“DOU知计划”。截至今年2月末,约9万名粉丝过万的知识创作者,发布超过2586万个知识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4万亿次。 2019年8月,抖音推出“创作者成长计划”,为创作者提供资金补贴、流量支持、技能培训、使用权限等全面支持。 此外,为抖音创作者提供人才培养计划的头条学院深入职业技能领域,成为人社部首批国家在线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以及人社部教育和培训中心的战略合作伙伴,独立实施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计划。 目前,由抖音平台推动的“灵工时代”,也逐渐获得了政府的认可。今年7月,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第三批新职业,像安秋金一样依靠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创业者们有了新的称谓――“互联网营销师”。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近期也纷纷出台政策,大力培育和引进带货主播和短视频创作人才,为他们提供各项福利保障,把视频直播这一职业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蓝图,同时加大了政策引导、财政扶持和监管创新的力度。 如今,拥有强大创业孵化和就业吸纳能力的抖音,正在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载体。随着越来越多用户将其作为全职或兼职平台,抖音已形成连接亿万用户、创作者以及商家的互利共生就业生态。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用户(DAU)超过4亿人,成为用户记录美好生活的创作平台。 曹妍/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我们要努力为贫困人口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组织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劳务输出是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问题、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要深入基层村社和农户,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等活动,把各项政策和培训计划、岗位需求等信息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同时为跨省务工的农村贫困人口提供政策、信息、技能、岗位等服务和交通补助,扩大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比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最近3年每年平均输出劳动力50万人左右,其中有组织外出务工约占七成,务工收入已经成为该州贫困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方式,人均年劳务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促进就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就业扶贫,一定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就业扶贫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努力把扶贫车间培育成为产业和就业扶贫的企业,推动扶贫企业形成产业链,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梯度转移,为贫困地区开展就业扶贫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脱贫。例如,贵州省正安县曾经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县,后来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吉他产业园,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吉他产地,极大促进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脱贫。 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农业产业扶贫是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组织化,探索建立大企业支撑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探索形成“公司+农户”“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模式,稳定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预期;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形成“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汇聚农户力量;以电商发展为基础形成“互联网+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农民参与产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就业和增收。 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职业教育培训是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脱贫的重要方式。调研发现,一些贫困户之所以发展动力不足,缺乏职业技能是第一位的原因。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关键是让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更多教育,让贫困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把农民培养成为合格产业工人、市场经营者,推动贫困劳动力向技能型、稳定就业型劳动力转变。另一方面,关注就业重点群体,包括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并聚焦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大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技能扶贫工作力度。 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除了社会保障兜底,还应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比如在农村开发保洁、绿化、管水、护林、护草、治安、护路、扶残助弱等公共服务岗位,让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这不仅能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脱贫问题,促进他们融入社会,而且有利于其后代健康成长,避免贫困代际传递。 (莫 荣 作者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1日 09 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0日讯(记者 韩秉志)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10日发布《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从9月15日至12月31日,对2020届和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集中服务,普遍落实实名帮扶举措,使有就业创业需求的毕业生能得到相应服务支持,着力提升就业能力,充分激发创业活力,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 《通知》明确提出,开展专项摸排,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放开线上线下各类登记服务渠道,对登记毕业生逐一联系,摸清就业需求。同时,要加快岗位落实,加快实施企业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和科研助理岗位招录(聘)进度,挖掘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从业机会,围绕基层治理、教育医疗、农业技术等人才紧缺领域增设岗位。同时,要加快扶持创业创新,对创业毕业生普遍提供针对性创业培训,推荐适合发挥毕业生专长的创业项目,优先安排经营场所,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 此外,《通知》还提出,要提供不断线服务,对未就业毕业生发放政策服务清单,推送针对性岗位信息,常态化开展专项招聘,加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推进档案转递、组织关系转接、落户等“一站式”办理。
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招聘季的常规节奏,线下招聘活动取消、校园招聘会暂缓;企业因运营成本问题而缩编,就业环境并不乐观。但有一群人却在危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 95后应届生全职拍抖音,返乡创业青年带动家乡特产销售,宝妈群体分享育儿心得……多样人群通过在抖音创作,实现了灵活就业,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以拍视频、做直播为全职工作,灵活就业已然成为了一大新兴就业模式。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灵工时代:抖音平台促进就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抖音在2019年8月份-2020年8月份,带动就业机会3617万个。尤其是在就业难的疫情期间,抖音带动的直播带货等就业机会,使大量从业者获得了收入。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对《》记者表示:“抖音拥有强大的就业吸纳和创业孵化能力,是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载体,为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规模和丰富就业类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各行各业结合创造新就业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欧阳日辉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直播表现出以下几个效应。 首先是增长效应,2020年以来,直播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直播卖货迅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份,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较2018年底增长1.63亿,占网民整体的62%。 “其次,直播带来了创新效应。基于新技术,直播促进了新的消费模式发展。抗击疫情过程中,许多中小企业通过抖音直播,更新了业务模式、获得了新的用户增长。”欧阳日辉表示,以重型卡车品牌三一重卡为例,受疫情影响,三一重卡在2月份取消了线下新车的发布会,销量也大为减少。3月份,三一重卡通过抖音直播带货,2小时卖出186辆重型卡车,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4月份,三一重卡将新品发布会搬上了抖音直播。目前,公司在生产车间开辟了8大直播场景,向大众展示装配线实况、解密故障零部件等。 直播表现出赋能效应和渗透效应。各行各业都在寻求与直播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欧阳日辉称:“未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直播平台助力搭建共享众创的生态,推动直播向跨界化、场景化、协同化、专业化等方向迭代演进。在服务和赋能中小微企业、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上,将有更多价值体现。” 在扶贫方面驱动作用明显 张俊杰曾是一名90后消防战士,退伍后回到家乡浙江松阳,这里是著名的“蜜蜂之乡”。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希望让更多人尝到来自家乡绿水青山的蜂蜜。通过在抖音拍摄美食、美景视频,张俊杰积累了255万粉丝,还将家乡特产土蜂蜜、笋干、番薯干、柿饼等卖向全国。 现在,张俊杰一场直播能卖出两三百斤蜂蜜,每月通过抖音能卖出近8000斤蜂蜜,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成功带动了全村人的就业和增收。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京晶对《》记者表示:“抖音基于用户细分形成了内容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闭环,从而促进了直接或间接的就业。” “我们看到,今年兴起的直播带货热潮,在消费扶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刘京晶认为,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在扶贫助农方面,促进了优质农产品销售、帮助贫困地区推广地区品牌形象,同时,提供了更多促进在地城镇化的就业机会。 看到短视频、直播在扶贫方面的驱动作用,身处扶贫一线的刘经晶表示,希望抖音等平台能够在乡村增加更多的公就业公益培训项目。从优质内容的创作、从优质内容创作者的培养、从文化旅游项目的培育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 个体就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抖音所带动的就业人员规模庞大,就业类型多样,就业形态各异,表现出多元化和创造力。”马亮表示:“我们认为,抖音平台带动的就业可以用‘灵工’来概括,即其具有灵活、灵气和灵捷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舞者’模型,用DANCER的6个字母所代表的词组来概括抖音平台促进就业的主要特征,包括:多元化(Diversity)、灵捷(Agile)、创造力(Novelty)、社群带动作用(Community)、创业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责任(Responsibility)。” 马亮认为,抖音平台创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就业,除了人们看到的主播,还有其背后许许多多的不同职业和工种,大量从业者作为幕后的贡献者,他们的工作有更加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用灵捷响应的能力,快速适应行业变化。大量从业者在实现灵活就业的同时,也使抖音带动的就业形态呈现多元化和灵捷性。 “我们看到直播、短视频创作者等都在进行富有创造性、创新力和情感表达的工作,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使其能够迅速成长,并与用户产生密切的社会交往。”马亮对《》记者表示。 马亮称,抖音平台带动的创业和就业机会,既有“锦上添花”,也有“雪中送炭”,还有“助一臂之力”等多种方式,“锦上添花,指一些已经运营比较好的企业,通过抖音平台增加了宣传和销售渠道,使区域性企业走向全国,使企业产销实现跨越式发展。雪中送炭,指因为疫情而处于经营和生存困境的企业和个人,通过抖音平台而实现了生产自救和就业自助。助一臂之力,是指抖音平台为大量企业、创业者和从业者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通过流量变现等方式,通过线上推广带动线下就业。” 据抖音相关人员介绍称,福建省侠天下旅游区正是通过抖音创新了业务模式。2019年,福建侠天下旅游区通过抖音宣传景区,视频的火爆带动了景区热度上升。疫情后,游客数量逐步恢复,约50%由抖音转化而来。目前景区已普及全员拍抖音,无论一线工作者、职能部门还是驻场演员都有自己的抖音账号。 马亮表示:“传统就业观念里,固定就业是优质的工作方式。如今,随着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兴起,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通过拍视频、做直播来展示自我、拓展才能。对于择业者而言,全新的就业形态正在出现,就业观念也应随之完善。希望企业、从业者、用户能够一起推动构建更好的就业生态,让新行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都可以得到社会认可,为社会发展发挥正能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