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沈建光(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院院长) 为什么中美贸易战下,大家都说产业链转移,但中国为什么产业反而增加?很重要的原因,我分析了投入的公司大部分是跟中国内部市场相关的,基本都是冲着中国内需市场。今年中国零售业要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零售国。 我分享两个观点: 一是产业链会不会转移?大的方向是中国肯定还是会在全球产业链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环,就现在奠定的基础,中国现在就是全球产业链的中心,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最后的一个生产基地。而且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也是会使这样一个产业基地的作用不会得到削弱,因为全球跨国公司必须要在中国有生产基地,当然在中国有生产基地对它们是有利的。 我们也研究了全球直接投资,2016-2019全球跨国公司FDI都是非常疲软的,特别是2017年、2018年在全球投到美国和欧洲的直接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0%-30%,但是唯独投到中国没有下降,虽然增长不像以前。去年中美贸易战情况下,全球投资中国的金额还在增加,这其实就是最后的结果。不管中美贸易战也好,产业链转移也好,全球新的FDI投到各个国家是上升还是下降?只有中国在大国中保持上升的态势。 为什么中美贸易战下,大家都说产业链转移,但中国为什么产业反而增加?很重要的原因,我分析了投入的公司大部分是跟中国内部市场相关的,基本都是冲着中国内需市场。今年中国零售业要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零售国,我的文章还在《华盛顿邮报》头版登过。 我非常同意报告中的一点,其实我们能不能维持产业链当中的地位很大一块取决于自己,FDI能不能来,产业链会不会转移,我们能不能更多吸引外国投资,一个政策取决于我们自己,就是对外资进入的限制。 我仔细看了所有投资中国的大的项目,为什么过去两年直接投资在全球下降幅度很大,而在中国上升呢?总书记博鳌论坛发言取消了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限额,从50%上升到100%。刚宣布,特斯拉就宣布投资500亿人民币进来。也取消了石油制品,炼油在中国投资比例的限制,从50%上升到100%。世界三大石油公司雪弗龙、壳牌、巴斯夫相继在中国各投资100亿美元,3家300亿。我们只要维持开放的形态,海外公司还是把中国作为重要的一环,因为中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所以从这点来看,我们没必要很悲观,这是取决于自己。 但是有一点还是很值得关注的,就是贸易战对中国产业链的影响,特别对出口行业已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做了非常仔细的研究,中国各种不同的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这个能拿出的结果就是数据,结果非常明显。从2015年-2017年,贸易战前中国总体占美国市场份额是上升的,出口美国的商品占所有美国进口商品中的份额是上升的。特别是高科技产品,上升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在下降了。全球产业链根据市场的经济规律,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下行,产业链转移就已经在发生了,特别是纺织品、玩具、鞋类。2015年开始是东南亚取代了中国,东南亚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取代中国产品。中国份额虽然还是很高,但是比以前低了。中国在高科技产品上在美国产业链中的比重是上升的,说明海外的产业链高端的部分向中国转移。 但是再看2017年-2019年,自然的经济规律已经被美国关税政策打乱了,中国出口美国15大主要产品有14项比重都下降了,不管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在美国市场上清一色下降。这说明关税影响对我们出口美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这当中肯定会有一些企业要转移,不能从中国出口,或者觉得关税成本太高。从这个趋势来看,全球产业链开始移出中国,特别是从美国出口情况来看,这种现象已经在发生了。一方面我们有巨大市场,还是可以吸引很多海外投资在中国设厂,但是主要销售对中国市场,如果贸易战不停止的话,基本上把中国作为出口基地的产业会受到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这方面确实我们要提前考虑。 关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当中的地位和位置,我补充两点: 一是我们观察到中国内需市场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只要我们能开放。中国现在还有一些领域对外资有限制,我们逐渐开放过去限制的领域,比如汽车、石化行业,外资限制一放开就马上看到外资的响应,他们把很多产业链搬到中国来,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我们自己还是有开放空间可以做。这就是我们的基本面,要保住,其实还是有机会扩大,这对吸引外资,包括开放政策是非常关键的。 二是跟我工作有关的,就是数字科技,数字经济的发展。京东叫数字科技企业,发现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是世界走在领先地位的。如果是美国的制裁增加了全球企业在中国生产的成本,美国只不过一个国家,即使贸易战情况下,中国对东盟的出口还是增长不错的,对“一带一路”国家,甚至对欧洲,比如现在中欧铁路通道最近表现都不错。在美国之外,全球还是有很多领域中国可以提高竞争力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数字科技的广泛使用。这个可以大大降低传统企业生产的成本,这当中包括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大数据的手段,很多可以重构产业链,把国内产业链变得更有竞争力,这是很关键的。而且这块儿的技术,包括5G的技术,中国已经在全世界领先,这种情况下,美国要打压也是非常困难的,对华为打压也是无所不用其及,但是还是没办法达到目的。其它领域我们要多一点技术科技,国家在新基建的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基建就是数字基建。 例:中国过去在数字基建,在高铁各方面投资,我们现在疫情期间,京东送货12小时没有改变,还是需要下单,12小时全国大部分地方可以送到。但是在欧美,疫情期间,世界最大的电商公司亚马逊,特别在亚洲,限制居民购买,只能购买像食品这些的品类。而且时间拖到四五天,甚至一个星期以上才能送货。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和发展,使我们在这次对抗疫情当中也大大提高了疫情抗击能力,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在产业链的生产、物流方面的效率之高,这确实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我们继续巩固这方面的成果的话,最终全球跨国公司的选择还是要看在你这边能不能赚到钱,能不能提高效率。但是我们在数字基础设施上已经世界领先,如果继续加大领先的步伐,继续投入AI等等新一代的技术,使我们的传统产业都能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话,我们的竞争力可以不断提高,这也是对抗逆全球化,甚至美国要把产业链转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对抗手段或者是我们的解决之道。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数科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5月28日下午4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李克强的第八场总理记者会。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李克强总理共回答了11个问题。和往年惯例一样,第一个问题交给了境外媒体。在11个提问中,中国经济增速、保就业、市场化改革、脱贫攻坚、中美关系以及病毒溯源等当下热点均有涉及。 “总理在记者会的表态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很有定力,讲究宏观调控政策针对性和出台时机精准性的把握,很务实。”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比如目前“六保”任务是最急需要做的,但在实现的过程中,思路很清晰,如提到“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然后通过‘放管服’改革把他们激活起来,其次要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长出来”,“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注册企业2万户左右”。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则提到,总理强调争取年内完成RCEP签署,积极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对加入CPTPP持有积极开放的心态,这将为我国外贸外资发展营造更加稳健的外部环境,稳定中国外贸外资基本盘。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疫情影响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只有持续扩大开放,为全球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各国依靠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合作,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庞超然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关键词1 增长 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叫作放水养鱼。 李克强谈到,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最近不少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是负3%,甚至更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所以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也是实事求是。 李克强强调,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 对于经济刺激政策,李克强表示,应对冲击,既要把握力度,还要把握时机。政府工作报告推出规模性的政策举措,是有力度的。“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作放水养鱼。” 具体而言,此次规模性政策筹措的资金分两大块,一块是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另外更大的一块,是减免社保费,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这一块加起来比前一块,大概是它的两倍,和我们全部居民收入的总盘子相比,比例是两位数以上。” 李克强指出,一定要稳住当前的经济,但也要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 关键词2 直达 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 李克强谈到,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可能轻车走熟路,只能是大车行难路。所以在政策上要注重创新。此次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 那么,如何保证这些资金真正地惠及企业?避免空转? 李克强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现在采取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 同时,中央政府这次是带头过紧日子,把中央部门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 扩大消费并不是说不要投资,李克强表示,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是“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且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关键词3 就业 为稳住现有就业岗位,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情。 “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李克强表示,为稳住现有就业岗位,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首先,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把企业稳下来,岗位保得住,但要公平合理。 其次,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 同时,还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 当然,对重点人群就业有重点扶持的政策,像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论是在常住地还是返乡,都要给他们创造就业的服务平台。对退役军人,要切实把安置政策落实好。 关键词4 改革 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改革,宏观政策提出的稳和保是通过市场主体去支撑的,而且是围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去做。 李克强提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改革,我们宏观政策提出的稳和保是通过市场主体去支撑的,而且是围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去做,这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做法。 “我们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政策的真金白银主要是为市场主体纾困,激发他们的市场活力。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说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现在有1亿2000万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李克强说。 不仅要让市场主体活下去,更重要是通过“放管服”改革把他们激活起来。李克强指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使他们公平竞争。 同时,要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长出来。这次应对疫情中,像网购、快递、云办公等等一些新业态是逆势增长,新业态层出不穷,这和近年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新动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有关。李克强提到,今年要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注册企业2万户左右,这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5 开放 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 由于疫情防控,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显减少。然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特别需要公共产品,需要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际上更需要开放,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这样才能共同战胜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冲击,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对于中国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李克强表示:“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 “我们在开放当中还要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凭空做设计,而是要让市场更加相互开放。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推进的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举措会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希望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我们愿意进口更多国外商品,成为面向世界的大市场。”李克强说。 例如在与周边国家合作中,去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李克强表示,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 关键词6 脱贫 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是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家庭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还面临着返贫,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还能顺利完成吗? 对此,李克强表示,今年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的任务更重了。我们会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李克强强调,各级政府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以万家疾苦为重,每出一策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千家万户、有利于民生。今年在应对疫情冲击过程中,要特别认真细致地考虑把各方面困难人群保障起来,扩大低保和失业保障的范围。 “现在(领)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员大概一年6000万人左右,我们预计今年人数会增加较多,但保障和救助资金是足够的,把他们保障住是有能力的。我们也要求一定要把账算细,把钱用到刀刃上,使民生得到切实保障。我们还有近3亿领养老金的人员,今年我们提高了养老金的标准,说到就要做到。”李克强表示。 关键词7 病毒溯源 中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因为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人类来说是个全新的传染病,到现在还是未知大于已知。各国都在进行防控,也在探索中前进,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经验。 记者会上,有媒体提到,有人呼吁就源头问题开展国际审议,李克强表示,中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前不久召开的世卫组织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中国也参与了。因为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对于疫情防控,李克强谈到,要控制住疫情的发展,加快研发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中国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投入,我们也愿意开展国际合作。这些产品是全球公共产品,我们愿意共享,最终让人类能够共同战胜病毒这个敌人。” 有观点指出,疫情可能短期不会结束,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李克强表示,实际上国际社会已经面临双重挑战、要做两张答卷,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一方面还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秩序。这是有矛盾的,如果只是做一个方面的事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需要在矛盾中平衡,探索中前行,尤其需要国际合作。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我们同舟共济,使人类能够越过这场巨浪的冲击。” 关键词8 中美脱钩? 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 疫情之下,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有媒体提出,中国经济能否抵御中美“新冷战”和脱钩的威胁? 李克强回应称,中美关系很重要,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应对传统或非传统挑战方面都有很多可以而且应当合作的地方,在经贸、科技、人文方面也有广泛的交流,可以说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关系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世界。 “至于‘新冷战’,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关于所谓脱钩,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李克强说。 在李克强看来,中美经济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双方都从中获益。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中美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问题在于怎样对待。这需要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 关键词9 “一国两制” 人大立法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此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作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就此制定专门的法律。关于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策,外界普遍关心。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强调,“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这是一贯的。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对于两岸关系,李克强也指出,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都要坚持,同时要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愿意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我们视台湾同胞为手足,血浓于水,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李克强说。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虎嗅机动资讯组作品 作者 | 胡展嘉 题图 | 视觉中国 TikTok卧榻之侧,几乎无人安眠。 眼下,在用户规模最大的印度市场,TikTok正在经历一场几近像素级的抄袭,抄袭者是印度理工学院的几名大学生。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27日报道,印度一款与字节跳动国际产品TikTok类似的手机应用“Mitron”于近期爆红,推出一个月内下载量达到创纪录的500万次。根据 Play Store 上的信息,这款应用的目的是 “ 打造一个平台,让人们可以通过全球各地的人发布的小视频来娱乐自己,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社交激励平台,让人们分享和创作自己的视频。”据了解,目前“Mitron”在印度区谷歌游戏商店免费榜中排名第二。 不容小觑的“Mitron” 尽管无论是从整体用户体量,还是在印度当地的影响力,TikTok依然稳坐第一把交椅,但“Mitron”的快速崛起依然不容忽视,给印度用户带来二选一的难题再正常不过,毕竟这款应用和TikTok太像了。 在平台上,用户同样可以制作制作、编辑和分享短视频,也可以给别的用户点赞、留言。可以说,这是一次本土创业者和外来“入侵者”的正面对垒。 但很明显,在本地化上,“Mitron”天然具有优势。而成功打入当地,解决本地化难题,对包括TikTok在内的任何一位出海创业者而言,都是一场硬仗。毕竟,TikTok在这方面可谓吃尽了“苦头”。 2019年4月,TikTok因其色情内容和使儿童暴露于性侵犯者的可能性在印度被禁止。印度马德拉斯高等法院(MADRas High Court)对其实施了禁止下载的临时禁令,据“新印度快报”(NewIndianExpress)报道,自禁令实施以来,TikTok的所有者字节跳动公司每天都在大出血,金额高达4500万印度卢比。 彼时字节跳动公司在印度负责国际公共政策的高管勒森(Helena Lersch)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直在加强其内容监管政策。“我们显然对目前的事态发展感到失望,但我们也非常乐观地认为,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仍然致力于服务我们的印度用户。作为一家公司,我们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这也表明我们将继续对印度市场保持乐观的态度。” 为了能够加强印度以及外界的信服度,字节系高管频频亲自下场背书,几乎快成了危机事件的“救火队员”。 字节跳动高管勒森表示:“作为一家公司,我们遵守当地法律,但我们也希望在文化上适应本土。我们在印度有一个内容管理团队。我们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将我们的内容监管团队的工作能力提高了400%,因为我们已经为增长做好了准备。” 但在本地化过程中,能够带来何种问题,并无法精准预料。 就在上周,由于印度TikTok上的红人Faizal Siddiqui在5月初上传的硫酸攻击的视频,因嘲笑“Acid Attacks(硫酸攻击)”的受害者,并美化Acid Attacks,使得作为平台的TikTok也经受了无妄之灾。大量印度用户在Google Play商店中对TikTok给了1星级评价。 在监管问题上,TikTok在印度显然还不能运筹帷幄。 据勒森表示,字节跳动公司有两个步骤的方法来监管内容。“首先是一种一种机器学习工具,用于过滤内容,然后交给内容管理团队。在印度,该小组讲14种语言。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内容监管小组应设在印度,并讲当地语言,以便作出与文化相关的决定。” 在TikTok还在本地化难题上苦苦探索时,“Mitron”的出现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TikTok之前在印度的种种遭遇,并不能证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无论是数据安全性问题、用户隐私性问题、审核难题以及团队融合度等方面,TikTok还在一路摸爬中。 不止是“Mitron” 在被称为“下一个中国”的印度,除了“Mitron”这个无可预知其发展未来的对手,TikTok还面临着和国际巨头的市场争夺战。 印度独立新闻通讯社IANS报道称,在印度市场,Facebook和Instagram等平台正面临TikTok的激烈竞争。尽管当地呼吁加强对TikTok的监管,但面对这款应用带来的压力,数字行业巨头们不得不在自己的平台中加入短视频服务。 TikTok在印度有多火?彼此间竞争又有多激烈?看一组数字: SensorTower数据显示,TikTok在2019年9月是全球下载量最高的社交媒体应用,安装量接近6000万,印度占该应用总安装量的44%。 Facebook在9月的安装量超过5050万,其中印度占23%。 不久前,TikTok已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上已经实现了超过20亿的下载量,2020年第一季度,TikTok在任何应用程序中产生了最多的下载量,占总下载量的3.15亿次。 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早已让 Facebook 、YouTube等平台如临大敌,甚至在美国大本营,它们的敌视都丝毫没有掩饰。在《经济学人》的报道中,称TikTok是除苹果外唯一一家在中国和西方的用户都超过一亿的科技公司。而中国首家全球性软件公司不断壮大,美国一点也不高兴。 这种不高兴早已延伸到了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市场。 美国保尔森基金会马可波罗智库研究员Matt Sheehan撰文指出,过去几年在全球主要新兴市场中,中国应用程序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正在赶超美国。尤其在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印度。 Tiktok、印度版“快手”VMate等中国产品已经远远领先美国应用。根据Sensor Tower数据,印度2019年下载量前10名应用程序中,有六个产品来自中国,而上榜的美国产品仅有三个。 Matt Sheehan指出,美国科技产品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几乎全部依赖于Facebook一家公司,其旗下WhatsApp、Messenger、Facebook和Instagram无处不在,在新兴国家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 而中国在此类市场的份额则由更为多元的公司构成。阿里旗下UC浏览器和短视频平台VMate、字节跳动Tikotok等,占据了上述新兴国家极大的市场份额。尽管BAT中的百度、腾讯均未有应用进入下载量前十,但并不影响中国产品由此形成的赶超优势。 面对这种局面,正如印度媒体报道中所言,Facebook别无选择。 据竺道此前报道称:Facebook 已经计划在印度全力对抗 TikTok,他们想不遗余力地与这个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移动应用展开竞争。不仅如此,Facebook 据说还制定了一项积极的战略,以吸引内容创造者和有影响力的人背弃 TikTok 而投奔自己。Facebook推出的平台Lasso 正在寻找有影响力的名人来加入他们,并承诺提供比 TikTok 更高的报酬。 不止有Facebook等巨头的围追堵截,现在新的竞争者、模仿者“Mitron”又来搅局,毫不夸张的说,在印度市场,TikTok光鲜的数据B面,依然暗藏着诸多风险。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记者会时长近两个小时,李克强共回答了11个热点问题,涉及经济运行压力、就业、对外开放、中美贸易关系等多个领域。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记者会时长近两个小时,李克强共回答了11个热点问题,涉及经济运行压力、就业、对外开放、中美贸易关系等多个领域。 记者会要点如下: 1.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史上罕见。今年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但设定了“六保”的目标任务。实现“六保”任务就会实现经济正增长。 2.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一个规模性的政策举措是有力度的。现在还是不搞大水漫灌,但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要放水养鱼。 3.为稳住现有就业岗位投入的钱是最多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 4.先让1.2亿市场主体活下来,每天还要新增2万个。 5.预计今年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数会增加较多,但保障和救助资金是足够的,把他们保障住是有能力的。 6.中央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中央部门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7.疫情产生了新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了。我们会多措并举,有把握能够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8.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中国将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 9.中美关系很重要。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 谈未设GDP增速目标:实现“六保”任务,就会实现经济正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未设年度GDP增速目标备受外界关注。 李克强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史上罕见。最近不少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是负3%,甚至更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所以今年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 李克强表示,但是我们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这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关系。 他强调,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这样做实际上是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的规模性政策举措力度,李克强表示,应该说是有力度的。他说,过去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做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 李克强介绍了资金的来源。他表示,这次规模性政策筹措的资金可以说分两大块,一块是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还有另外更大的一块是减免社保费,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一块加起来比前一块,大概是它的两倍。这和我们现在全部居民收入40多万亿的总盘子相比,它的比例是两位数以上。 李克强表示,这个规模性政策主要是来稳就业、保民生,使居民有消费能力,是一条市场化改革的路子。 李克强表示,不论是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对于后续政策空间是否充足,李克强表示,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谈避免资金空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 李克强表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不可能轻车走熟路,只能是大车行难路。 一方面,在政策上注重创新。李克强表示,推出的规模性政策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而且因为疫情而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疫情防控措施会抑制消费。我们按这样的方向推动实施政策,也是面向市场化的改革。 另一方面,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李克强表示,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我们采取的措施,最终效果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来认可。 李克强表示,中央政府这次是带头过紧日子,我们把中央部门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在扩大投资方面,李克强指出,这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000亿元,再加上一些国债,有2万亿元的规模,这在规模性政策当中占到百分之二三十。投资的重点是“两新一重”,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 谈保就业:为稳住现有岗位,政策能用尽用、投入钱最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调低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调高了调查失业率。 李克强表示,为了稳住现有就业岗位,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最多。我们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而且还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同时还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 李克强表示,去年我们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过1万户,今年也要按这个方向去努力。 对重点人群就业,李克强表示,我们有重点扶持的政策。他举例说,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论是在常住地还是返乡,都要给他们创造就业的服务平台。对退役军人,要切实把安置政策落实好。 谈稳住市场主体:先让1.2亿市场主体活下来,每天还要新增2万个 李克强表示,中国改革开发40多年的经验表明,越是困难,越是要坚持改革。“稳”和“保”就是围绕市场主体的困难去做,首先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 李克强表示,这些真金白银一定要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中国现在有1.2亿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是留住未来。 李克强强调,还要通过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掉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这件事干好了不亚于真金白银的投入。同时,还要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长出来。今年,要努力让每日新增市场主体达到2万左右。 李克强表示,重视中小微企业,不是不重视大企业。我们希望不同规模企业共生共荣,也希望有些中小企业将来成长为大企业,形成一个互相融通的局面。我们不仅要看纾困政策的效果,还要看营商环境的改善是否明显,这样能形成乘数效应。 谈返贫风险:有把握能够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家庭的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还面临着返贫。 对此,李克强表示,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这次的疫情产生了新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了,我们会多措并举,有把握能够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谈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很重要,中方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 李克强表示,当前中美关系的确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中美关系很重要。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关系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世界,所以一些问题发生后引起世界的担忧。 李克强进一步说,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关于所谓脱钩,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经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双方都从中获益。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 李克强表示,中美关系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一方面合作前行,一方面磕磕绊绊,的确很复杂,这需要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总之,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 谈对新冠肺炎病毒溯源:中国主张对病毒进行科学溯源 李克强表示,中国和许多国家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世卫组织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中国也参与了。 李克强表示,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人类来说是个全新的传染病,到现在可以说还是未知大于已知。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敌人,各国都在进行防控,也在探索中前进,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经验。 李克强表示,我们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的发展,加快研发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这将是人类战胜这个病毒的强有力武器。中国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投入,我们也愿意开展国际合作。这些产品是全球公共产品,我们愿意共享,最终让人类能够共同战胜病毒这个敌人。 李克强表示,实际上国际社会已经面临双重挑战、要做两张答卷,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一方面还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秩序。这是有矛盾的,如果只是做一个方面的事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需要在矛盾中平衡,探索中前行,尤其需要国际合作。 回应香港、台湾相关提问 记者会上,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我们关注涉港的“国安法”,这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作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就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我们想问这是否表明中央调整了对香港的政策,是否放弃了“一国两制”,对于当下各方的反应您又如何看待? 李克强表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这是一贯的。你提到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记者会上,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提问:今年两会因为疫情的因素延到5月才举行,这个时间点刚好跟“5·20”非常接近。在“5·20”之后,在民进党继续执政的情况下,请问未来大陆对台政策的总体考量是什么?未来将如何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李克强表示,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都要坚持,同时要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愿意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我们视台湾同胞为手足,血浓于水,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就像这次疫情发生后,大家共同努力,没有台湾同胞在大陆因感染新冠肺炎失去生命。我们祈福两岸同胞都平安健康。
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在此次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回答了10来个问题,其中包括宏观经济领域涉及经济增长、刺激政策、消费投资等多个方面内容。 基金君整理了15大要点,供大家参考。 1、关于GDP 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我们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这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关系。 2、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不搞大水漫灌 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做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 3、留有政策空间 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4、政策资金要直达 我们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 5、钱要到位,中央瞪大眼睛查 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 6、投资重点不留后遗症 我们投资的重点是“两新一重”,就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且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 7、谈香港,谈台湾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这是一贯的。你提到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谢谢。 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愿意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8、中美关系、摒弃冷战思 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关于所谓脱钩,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一方面合作前行,一方面磕磕绊绊,的确很复杂,这需要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总之,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 9、让市场主体活下来 我们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政策的真金白银主要是为市场主体纾困,激发它们的市场活力。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说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现在有1亿2000万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 10、中日韩关系 中日韩都是近邻,我们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比如说最近中国和韩国就开辟了快捷通道,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这有利于复工复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11、脱贫的任务更重了 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的任务更重了。我们会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12、养老金发放 我们现在的社保结存和储备是足以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但工作上不能出任何纰漏。在这个事上出纰漏就会让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 13、对外开放 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 14、在共赢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长 互利互惠。既然是合作,就要共赢,独赢是不会长久的,吃独食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共赢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长。再有,就是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都要担负起应有的国际责任,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15、希望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推进的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举措会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希望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我们愿意进口更多国外商品,成为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以下是记者会实录。 1、路透社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少国家的政府出台了数万亿美元的财政和货币措施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冲击。我注意到,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今年GDP增速,根据路透社的测算,政府工作报告中出台的财政措施约占中国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个规模比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期要有所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首次出现了几十年以来的收缩。 未来几个月,中方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从更长远看,中方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和不断紧张的中美关系? 李克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可以说是史上罕见。最近不少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是负3%,甚至更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所以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我们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这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我们这样做实际上也是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你刚才说到有反映我们出台的政策规模低于预期,但是我也听到很多方面的反映,认为我们出台的规模性政策还是有力度的。应该说应对这场冲击,我们既要把握力度,还要把握时机。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时候,我们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当时复工复产还在推进中,复业复市还受阻,一些政策下去不可能完全落地,很多人都待在家里。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积累了经验,正是根据前期的经验,也是判断当前的形势,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一个规模性的政策举措,应该说是有力度的。 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做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这次规模性政策筹措的资金可以说分两大块,一块就是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还有另外更大的一块,就是减免社保费,有的国家叫工薪税,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一块加起来比前一块,大概是它的两倍。而且我们是要推动这些资金用于保就业、民生和市场主体,支撑居民的收入。这和我们现在全部居民收入40多万亿的总盘子相比,它的比例是两位数以上。 更重要的是,钱往哪里去?我们这个规模性政策,可以说叫作为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主要是来稳就业、保民生,使居民有消费能力,有利于促消费、拉动市场。这可以说是一条市场化改革的路子。 钱是可以生钱的,用之于民的钱可以创造新的财富,涵养税源,使财政可持续。我们一定要稳住当前的经济,稳定前行,但也要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但是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战胜当前的困难,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稳住基本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而且会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实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谢谢。 2、彭博社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未解之谜,科学家认为找到该问题的答案有助于预防未来大流行病的发生。有人呼吁就源头问题开展国际审议,事实上本月举行的世卫大会已同意就此展开调查。中方对调查持何立场?您认为这样的调查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应该避免什么问题? 李克强: 中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前不久召开的世卫组织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中国也参与了。因为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人类来说是个全新的传染病,到现在可以说还是未知大于已知。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敌人,各国都在进行防控,也在探索中前进,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经验。我们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的发展,加快研发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这将是人类战胜这个病毒的强有力武器。中国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投入,我们也愿意开展国际合作。这些产品是全球公共产品,我们愿意共享,最终让人类能够共同战胜病毒这个敌人。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现在有效控制了疫情,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公开透明负责任及时向国际社会发布有关信息。但现在疫情还在全球流行,在中国也未结束,现在还有散发性病例,不少科学家都强调,还是要保持警惕,防止反弹。我们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旦发现疫情,坚决予以管控,不允许有任何隐瞒,而且要科学进行防治。 现在很多人都说疫情可能短期不会结束,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实际上国际社会已经面临双重挑战、要做两张答卷,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一方面还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秩序。这是有矛盾的,如果只是做一个方面的事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需要在矛盾中平衡,探索中前行,尤其需要国际合作。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我们同舟共济,使人类能够越过这场巨浪的冲击。 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总理,您好。您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阐述了今年中国经济政策和救助规模。那我想问,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这些资金真正地惠及企业?避免空转?也能让我们普通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切切实实地感受到。 李克强: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不可能轻车走熟路,只能是大车行难路。所以我们在政策上要注重创新。我刚才讲了,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而且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占90%以上。我们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因为这样做就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而且因为疫情,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疫情防控措施会抑制消费。我们按这样的方向推动实施政策,也是面向市场化的改革。 其次,我们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可能有人会问,那基层就能把这笔钱用好吗?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我们采取的措施,最终效果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来认可。中央政府这次是带头过紧日子,我们把中央部门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刚才我比较多地讲了扩大消费,但并不是说不要投资,我们还要扩大有效投资。这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000亿元,再加上一些国债,有2万亿元的规模,这在规模性政策当中占到百分之二三十。我们投资的重点是“两新一重”,就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且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谢谢。 4、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总理,您好。今年两会因为疫情的因素延到5月才举行,这个时间点刚好跟“5˙20”非常接近。在“5˙20”之后,在民进党继续执政的情况下,请问未来大陆对台政策的总体考量是什么?未来将如何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李克强: 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说了,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都要坚持,同时要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愿意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我们视台湾同胞为手足,血浓于水,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就像这次疫情发生后,大家共同努力,没有台湾同胞在大陆因感染新冠肺炎失去生命。我们祈福两岸同胞都平安健康。谢谢。 5、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调低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调高了调查失业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请问总理,今年政府将如何遏制失业潮?如何帮助大学生和农民工找到工作? 李克强: 今年我们确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确比去年低,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支撑。我们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定为6%左右,今年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是6%了,所以我们这样做也是实事求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已经歇业几个月了。一些外贸企业现在没有订单,影响员工就业。对他们的困难,我们要给予救助,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帮助他们就业。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为了稳住现有就业岗位,可以说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我们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而且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把企业稳下来,岗位保得住,但要公平合理。而且我们还要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给他们缓冲的机会。即便失业了,也要短时期内有再就业的机会。 同时还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我们的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去年我们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过1万户,今年也要按这个方向去努力。 人民群众中有无穷创造力。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中国的市场也是在不断开拓和升级的。当然,对重点人群就业我们有重点扶持的政策,像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论是在常住地还是返乡,都要给他们创造就业的服务平台。对退役军人,要切实把安置政策落实好。谢谢。 6、凤凰卫视记者:总理您好,我们关注涉港的“国安法”,这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作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就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我们想问这是否表明中央调整了对香港的政策,是否放弃了“一国两制”,对于当下各方的反应您又如何看待?谢谢。 李克强: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这是一贯的。你提到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谢谢。 7、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美国继续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归咎中国,出现了更多关于中美之间“新冷战”的说法。与此同时,美中双方官员还在讨论如何为落实两国之间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总理先生,考虑到中国自身经济遇到的困难,您是否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让步足以解决美方关切呢?如果合作努力失败,中国经济能否抵御“新冷战”和脱钩的威胁? 李克强: 当前中美关系的确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中美关系很重要,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应对传统或非传统挑战方面都有很多可以而且应当合作的地方,在经贸、科技、人文方面也有广泛的交流,可以说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关系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世界,所以一些问题发生后引起世界的担忧。至于你说到“新冷战”,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关于所谓脱钩,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你关注经济方面。中美两国经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双方都从中获益。这使我想起,就在几天前,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我不是做商业广告,但是我对它的行为是赞成的,所以发了贺信。这个例子表明,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 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中美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问题在于怎样对待。中美关系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一方面合作前行,一方面磕磕绊绊,的确很复杂,这需要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总之,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谢谢。 8、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讲到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稳”和“保”,请问总理这和市场化改革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府在这方面的重点是什么? 李克强: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改革,我们宏观政策提出的稳和保是通过市场主体去支撑的,而且是围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去做,这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做法。 我们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政策的真金白银主要是为市场主体纾困,激发它们的市场活力。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说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现在有1亿2000万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 不仅要让市场主体活下去,更重要是通过“放管服”改革把它们激活起来。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使它们公平竞争。这种措施看似无形,但能创造出有形的财富,干好了,不亚于真金白银的投入。 再有就是要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长出来。大家都知道,这次应对疫情中,像网购、快递、云办公等等一些新业态是逆势增长,有的营业收入增长了三分之二。而且现在新业态还层出不穷,这和我们这些年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新动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有关。 我们已经有经验,就应该把这些经验推广开,促使新动能、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成长。今年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注册企业2万户左右,这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9、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世界经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正在遭受严重打击,中国已控制住疫情,今后是否有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各国开展经济合作的计划?中国今后在中日韩自贸协定(FTA)和自由贸易体系建立方面计划如何推进?中国打算参加跨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伙伴关系协定(TPP)吗? 李克强: 在去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日韩都是近邻,我们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比如说最近中国和韩国就开辟了快捷通道,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这有利于复工复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至于刚才你提到TPP,我理解可能指的是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对于参加CPTPP,中方持积极开放态度。谢谢。 10、人民日报社记者:总理您好。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是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家庭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还面临着返贫,所以想请问您,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还能顺利完成吗?以及我们的政府将如何保障基本的民生?谢谢。 李克强: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 我们今年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的任务更重了。我们会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各级政府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以万家疾苦为重,每出一策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千家万户、有利于民生。今年我们在应对疫情冲击过程中,要特别认真细致地考虑把各方面困难人群保障起来,扩大低保和失业保障的范围。现在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员大概一年6000万人左右,我们预计今年人数会增加较多,但保障和救助资金是足够的,把他们保障住是有能力的。我们也要求一定要把账算细,把钱用到刀刃上,使民生得到切实保障。我们还有近3亿领养老金的人员,今年我们提高了养老金的标准,说到就要做到。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我们现在的社保结存和储备是足以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但工作上不能出任何纰漏。在这个事上出纰漏就会让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何况中华民族有尊老传统,我们要让社会各方面都感到希望。要统筹把各项保障方方面面落实到位,这实际上也会有力支撑民心安定,推动经济发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方面的工作不是一件事,而是多件事,我们都做好、做到位,相信中国人民的生活会更好。谢谢。 11、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总理,您好。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您对目前中国面对的外部形势有怎样的判断?中国将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另外,对于全球应对公共卫生的挑战和经济严重衰退的挑战,中国将发挥什么作用? 李克强: 我们先看一下现在世界的变化。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确给世界造成了严重冲击,带来了巨大影响。现在因为疫情防控,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显减少,如果再持续下去,世界经济会更加严重衰退,这是危险的。如果世界经济不能够恢复增长,可能将来连疫情都很难防控。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特别需要公共产品,需要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际上更需要开放,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战胜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冲击,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那就回到了农耕时代。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我们在开放当中还要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然也有人会说,要对产业链、供应链进行调整。至于企业的调整布局,这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市场规律本来就是进进出出、生生死死。我们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凭空做设计,而是要让市场更加相互开放。 坚持双向开放,那就要友好相处。第一,我们希望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不管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遵循这个规则。相处规则如果有不完善之处需要调整改革,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第二,互利互惠。既然是合作,就要共赢,独赢是不会长久的,吃独食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共赢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长。再有,就是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都要担负起应有的国际责任,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会担负起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责任。 因为是最后一个问题,借这个机会我还想说一下,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推进的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举措会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希望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我们愿意进口更多国外商品,成为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至于说到怎么应对疫情这场公共卫生挑战,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我前面反复说了,要同舟共济、携手同行。我希望并相信,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疫情之后会更开放,衰退之后会有新繁荣。谢谢。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5月26日晚间,宇晶股份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2019年年报问询函,称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0年3月末,公司在手订单(含税)共计2.8亿元,业务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公司已采取积极复工复产、加强成本控制、挖掘新客户潜力、深化老客户合作、全面提升拳头产品技术水平等多种措施以实现增强盈利能力的目的。 日前,董事长杨宇红接受采访时,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行业内情况:“目前我国已成为研磨抛光机及多线切割机的主要市场。瑞士、美国、日本的厂商凭借技术的先发优势,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近年来,国内研磨抛光机和多线切割机设备等相关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去年,由于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国际贸易摩擦增加、汽车行业需求不振、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出货下滑,带给我们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回应市场挑战,积极寻找稳妥的生长路径。” 杨宇红表示:“2020年,我们会继续加强市场开发与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协会、展会、技术交流会等各种平台,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及产品领域。今年也是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大年,将集中各部门优势力量,对OA、ERP、PDM、MES等主要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并努力实现各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此外,我们也会考虑项目并购的方式做大做强。今年,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这个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公司的竞争能力,我们一直很关注有潜力的并购项目。”(编辑 张伟)
《BOSS1+1》是搜狐出品的在线人物访谈直播节目,由搜狐网副总编辑晏成先生主持,搜狐集团董事局主席张朝阳BOSS深度参与,对话和记录商业世界中最具重要性、代表性、独特性的BOSS。尖峰对话,探索商业世界的智慧和使命。 此为第十期,本期对话嘉宾: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 PART ONE :BOSS观点 张朝阳BOSS语录: (1)疫情暴发期间,抗疫人员都是火线上的逆行者。蒙牛在关键时刻为他们送牛奶,输送营养支持,对抗疫人员的精神鼓励也是重大的。 (2)团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多人,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和非常好的文化,绽放出来的战斗力是不可比拟的。 (3)我向来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地勤奋和聪明的,有了好的理念和管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公司。不仅在中国市场强大,还可以创造更高的品质被全世界认可。 卢敏放BOSS语录: (1)7.4亿元的捐赠不但为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带来营养上的、情感上的支持,对于我们的员工、合作伙伴、经销商来说都带来莫大的激励,提振了信心,这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2)营养对每个人来讲应当是公平的,我们希望每个人——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享受营养的滋养,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光彩。 (3)将企业做大是必须的,但做大只是一个方面,甚至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做强,要让我们在全球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 PART TWO:BOSS对话 “第一次直播首秀献给了搜狐。”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搜狐《BOSS1+1》中笑谈道。 卢敏放于2016年9月成为蒙牛集团总裁。其在直播中坦言,上任之初也曾忐忑,但最终在蒙牛“天生要强”的文化熏陶中收获支持。 2017年,在卢敏放担任蒙牛集团总裁后的第一年,蒙牛集团就进入了全球乳业十强榜单,此后一直稳居全球乳业前十。 在卢敏放的掌舵下,蒙牛的业绩也在持续攀升,营收从2016年的537.8亿元,增长到2019的790亿元。 2019年全年,蒙牛乳业营业收入达790亿元,同比增长14.6%;利润达41亿元,同比增长34.9%。同年,蒙牛在澳大利亚陆续收购知名乳业品牌贝拉米和LDD,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品集团。 资料显示,蒙牛已在全国建立了41个生产基地,海外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各1个基地,并成长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乳品企业,在全球开展了奶源、产能布局,产品也已销售到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本次直播中,卢敏放率先分享了蒙牛抗疫期间捐赠7.4亿元背后的家国情怀。在他的带领下蒙牛也从“天生要强”走向了“绽放生命”的新阶段。卢敏放还表示,希望将蒙牛不仅做大,更要做强,成为一个在全球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的公司。 [ 7.4亿捐赠背后的家国情怀 ] 疫情是卢敏放最先谈到到的话题。“自豪”与“骄傲”是他对公司在疫情期间表现的评价。 张朝阳:蒙牛集团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应该都喝过的牛奶。卢总,蒙牛集团现在包括上下游有多少人? 卢敏放:我们现在正式员工是4万多。上游还有将近上百万农牧民为我们产业链服务,下游渠道伙伴也有几十万。 晏成:疫情期间,大家其实对健康、营养的摄入更加重视,包括张文宏医生前一段时间有一个采访,中国人的早餐里面应该更多地喝牛奶。 卢敏放:说到疫情,其实疫情期间,我们也面临着挑战。我们的产业链是没办法停止的。每天我们大约要收16000吨牛奶,奶牛不会因为疫情停止挤奶,但那时候超市关门,出货停止,销售端有很多挑战。 那时我们还为上下游合作伙伴发了将近30亿元免息的贷款,和将近100亿元的授信,要确保上下游的产业链是健康可持续的。 张朝阳:提供30亿的无息贷款,包括给上游的牧民,让他们继续的养牛、产奶? 卢敏放:对,那个时候整个产业链压力都很大,你看美国、欧洲都出现了倒奶的情况。但疫情期间,蒙牛没有停工停产、没有倒一滴奶、也没有拒收一滴奶,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员工的健康,这让我非常自豪。 我们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有一定担当的,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商业问题,它还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的问题。 张朝阳:所以没有倒一滴奶,这非常了不起。 卢敏放:疫情期间,我们还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捐赠款物7.4亿元。而且还要动员非常庞大的体系来支撑。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物流公司都不愿意去医院,是我们的员工、我们的经销商伙伴们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事业。我觉得这是非常自豪的。 抗议前线的医护人员最需要营养,而我们正好有这个能力,我们为什么不去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呢?哪怕带给他们的只是一包牛奶,或者是一句问候、一句温暖,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事情很难用钱、用物去衡量的,是一种信心。 张朝阳:疫情暴发期间,抗疫人员都是火线上的逆行者。蒙牛在关键时刻为他们送牛奶,输送营养支持,对抗疫人员的精神鼓励也是重大的。 卢敏放:7.4亿元的捐赠不但为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带来营养上的、情感上的支持,对于我们的员工、合作伙伴、经销商来说都带来莫大的激励,提振了信心,这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张朝阳:蒙牛有4万正式员工,再加上上下游100多万人,团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多人,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和非常好的文化,绽放出来的战斗力是不可比拟的。 [ 从“天生要强”到“绽放生命”] 卢敏放在直播中坦言,初任蒙牛集团总裁之时心中也有忐忑,在公司“天生要强”的文化中收获支持。而蒙牛的文化传承下一阶段将是何方? 张朝阳:蒙牛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卢总可以聊一聊蒙牛的文化建设。 卢敏放:蒙牛从出生的时候,根里面就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把它总结为一句话:“我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天生要强”。 初到蒙牛的时候,我并没有说我肯定会行,也是蒙牛强大的文化精神支持了我。从内蒙一个很小的地方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情,蒙牛是具备了这样一种品质。 我的工作就是希望带领我的团队重新找回这种初心,找回这个文化当中根的部分。当找到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的精神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团队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最近在梳理的时候,对自己的使命也有了重新的认知。 张朝阳:关于蒙牛的文化传承方面呢? 卢敏放:我们从一个“草原牛”到“中国牛”,再到“世界牛”,我们这些文化有多少是可以传承的,依然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挥它的文化的强大的力量,我们组织团队一起讨论,未来我们的使命和价值观有些是继承、有些是创新,有些是要往前走的。 张朝阳:你愿意现在透露一下您给传统的蒙牛文化增加的新的内涵吗? 卢敏放:我们团队专门用了两天的时间集中在一起,去讨论关于企业的使命,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说我们到底是什么?我们是谁?为什么有我们?为什么需要我们?我们从哪里来?到哪儿去?最后大家有一个很高度的共识,我们总结成一句很短的话,叫做“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 营养对每个人来讲应当是公平的,我们希望每个人——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享受营养的滋养,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光彩。 张朝阳:今天的直播主题也是“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算是提前剧透了。这两句话特别好,作为蒙牛的员工每天记住这两句话,就能想到有使命感,当一个人有使命感的时候,他做事就更充满意义,就能迸发出最大的激情。 卢敏放:不光对我们的员工,对我们整个产业链当中的每一个伙伴、每一个同行者都是一种激励,除了有一份工资能养家糊口、改善生活以外,我们还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生命更加绽放。 [ 要付出很多,才能做出好的牛奶 ] 品质为王的时代,蒙牛如何做一杯好牛奶? 晏成:牛奶行业,大家对品质与安全十分关注。蒙牛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卢敏放:首先,在乌海和巴彦淖尔,内蒙的西南部,我们投资了最优质的有机牧场。那里原本是沙漠,但沙子下是黄河古河道,从最近的公路开进沙漠都要60公里。在那里,前后花了十年时间我们将荒漠变成绿洲,做成中国最最好的有机牧场。 其次,决定牛奶品质最大的一个因素是奶牛的幸福度。我们给奶牛提供沐浴、按摩,努力让奶牛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这不光是一种关爱,而且健康快乐的奶牛能够产出更多的、更好的牛奶。今年我们和中国奶业协会特别发布了一个动物福利指导方案,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张朝阳:距离公路60公里任何污染都进不去,绝对纯天然,还有因为是黄河的古河道,其实在沙层底下是多少亿年肥沃的土地是吧? 卢敏放:对,有的时候是很幸运的,上天给你一块这么好的土地,但我们真的也要付出很多,才能做出好的牛奶。 卢敏放:实际上蒙牛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我们疫情期间的快速反应做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有利于品质把控。目前我们的原奶百分百来自规模化养殖的牧场。牧场从品质的监控,包括数字化牧场的建设,这些体系已经非常完整。 张朝阳:您是2016年出任蒙牛集团总裁,这个体系是过去几年改造的、加强的是吧?还是打造的? 卢敏放:数字化改造一直在做,这是一个进程。这个进程中让我们了解牛吃的饲料、有没有生病、产奶的品质从各个方面。让我们的奶具有可追溯性、可视化地展现我们整个供应链以及流程。平时更多的人也是问我你们的奶源到底怎么样?我可以负责任地奶源比十年前有了飞跃式的增长、 张朝阳:就是说数字化,以及监控,整个细致的过程造就现在中国产的奶比十年前大家要放心多了是吧?各种程序都不会出现问题? 卢敏放:是的。数字化让牛奶更安全、更健康,推动中国乳业的产业链全面升级,发展走向世界的前列。 [让我们在全球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 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乳业品牌,蒙牛的最终目标在哪里? 晏成:蒙牛除了国内的基地之外,2019年还收购了澳洲的知名乳企贝拉米和LDD,能跟我们讲一讲这两个并购当时是怎么想的?目前运营的怎么样?这种国际并购对蒙牛国际化有什么帮助?不仅仅是中国的蒙牛,我们当然也希望是世界的蒙牛。 卢敏放:很多人关心国际化。我始终认为“人民至上”,“人民至上”第一是消费者喜欢什么就应该给他们什么,第二是哪里的品质好就应该去哪里寻找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说到贝拉米,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我当时去澳洲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贝拉米,在靠近海边我发现有一个灯塔一样的标志。同事说那个地方是全世界PM2.5的标杆,就是一个像地质测绘的水准原点一样,为全世界其他地方的PM2.5值提供对照,它就是0。 我就突然来了灵感。这么好的一个地方,有没有好的乳企和品牌?贝拉米就来自于此,我认为这么纯净天然的地方一定能产出好产品,后来就开始了跟贝拉米的结缘。 我认为在国际化进程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好的品牌,好的资源去做全球的布局,不光是全球的供应链的布局,还有全球品牌的布局。贝拉米是去年12月份完成的并购的过程,现在做得很好,超过了预期。这证明第一它本身品牌好,第二它的运营团队非常好。 我们很高兴,中国的团队、中国的公司也能够吸引澳洲的本土管理团队。他们来参加我们的年会、经销商大会,就特别有感觉,像这样的中国公司未来一定会在世界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所以他们也有一股热情,这个将来是我们在国际化过程当中会有机会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张朝阳:外国高管发现中国公司的管理水平,而且比较有中国特色,可能某些方面效率会更高,他们也很惊讶是吗? 卢敏放:我们曾经请他们的管理团队参加一万多人的经销商大会,他们非常震撼的就是我们整个一万人的团队的大会组织得井井有条,而且是蒙牛的员工自己在组织。 张朝阳:我向来认为中国人非常勤奋和聪明,包括您说的执行力,所以如果有了好的理念、好的管理真的是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加有竞争力的组织。 晏成:蒙牛有一个千亿销售额的发展目标,在市场上蒙牛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蒙牛的发展前景,卢总有什么想说的? 卢敏放:大家非常关心这个目标。我认为首先这个目标是要让我们去奋斗的。 我们希望蒙牛不断地壮大,设立也许一个千亿目标是让我们不断地往前看,看前面还有多少竞争对手,国际上的竞争对手。 其实,中国企业做大不难,因为有14亿的消费者。但做大只是一个方面,甚至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做强,要让我们在全球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 如果有一天来自中国的品牌也让全世界很多的消费者都能认同、都能信服,这个是做强的最重要的标志,我相信蒙牛是要向这个方向去努力。 张朝阳:不只是因为中国市场大而销售额大,而是需要以真的品质被全世界接受。比如说很简单的瑞士军刀,或者打火机,都非常好。这是要强大的一个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强大企业的标志。 卢敏放:是的,所以我想这个很重要。回到我们的使命当中,就是你能不能做出有品质的产品,让更多的消费者信任你,让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信任你这个品牌,这就是中国企业不光是要大,而是要强。 第二个是技术创新。牛奶本身是非常营养的产品,其中很多营养物质对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这些前沿性的研究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做的更好、更细致。 另外,我们要做强,一定要在全球有话语权。中国拥有这么庞大的市场,但在全球的交易当中,我们的话语权很少,这个也跟我们体系有关系,跟整个数字化交易和体系搭建有关系,我们也在推动支持建立更好的、更先进的数字化的全球的交易体系,让我们未来在这个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中国乳业在全球的话语权。 最后,要领先人才,要做大做强,最好的乳业人才在中国是不是能找到?如果没有我们就培养,而且我们真的应该从教育、从各个方面组织人才。内蒙古可能不一定能跟上海比高端制造、金融,不能跟深圳比互联网,但是让内蒙古成为汇集全球乳业人才的基地,我想我们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张朝阳:卢总的理念、格局和视野不只是说说而已,在2016年加盟领导蒙牛以来,公司业绩和股价都取得了很好的增长。所以祝贺您,您给蒙牛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国际视野,我相信作为企业来讲,理想就是能够打造一个长久的、伟大的、有品质的企业,祝贺您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