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7月15日晚公告称,公司收到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通知,经评议小组评议并经转让方确认,公司成为中环集团100%股权公开挂牌的最终受让方。中环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环股份和天津普林也进行了披露。若最终成行,这意味着TCL科技将一举控股前述两家A股公司。 作为天津国资委旗下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110亿元底价挂牌的中环集团混改项目始终牵动各方关注。截至7月15日收盘,中环股份市值为779.29亿元,天津普林市值为30.14亿元。 资料显示,中环集团主要经营新能源与新材料、新型智能装备及服务、核心基础电子部件配套等业务,旗下核心子公司中环股份单晶份额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功率器件客户覆盖下游主流厂商,是名副其实的半导体龙头企业。据统计,中环集团参股投资的企业有250余家,其中有3家为上市公司,分别为七一二、中环股份和天津普林。本次混改涉及的主要标的集中在中环股份与天津普林。 公开信息显示,TCL科技于6月24日宣布参与中环集团100%股份受让,不久后,IDG资本和珠海国资的联合体也参与进来。从资金实力看,截至一季度末,TCL科技账面资金为197.7亿元,尽管足够支付中环集团转让底价,但与刚刚卖出格力电器15%股权,手握近400亿元“热钱”的珠海国资相比,TCL的资金实力略逊一筹。 不过根据15日披露的受让结果,TCL科技与天津国资更情投意合。TCL科技内部人士表示,中环集团现有核心业务的管理团队在产品技术领域积累深厚,在产业布局方面具有前瞻眼光,收购中环集团有助于TCL科技的资产和收入规模扩大,推动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 记者注意到,从确定意向受让方到敲定最终人选,天津国资仅用时1个月。 根据此前披露的受让方相关条件,天津国资拟将中环集团控股权转让给一家治理良好、产业协同的战略投资者,同时投资者须承诺混改后的中环集团注册地仍在天津。而此前一位参与本次混改的相关人士曾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对于受让方的选择,价格绝不是首要指标,最终要按照双方的“权重报价”进行充分考虑,是否能够长留天津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根据中环集团混改项目的权重分值体系,除了分值最高的“产权受让价格”(51分),还有“在津产业布局安排”(11分)、“产业协同”(9分)、“行业管理经验”(7分)、“资本实力”(5分)等指标。 事实上,TCL科技与中环集团早有渊源。尽管七一二因为中环集团持有的股权尚处限售期内,不参加本次混改,但早在2015年,TCL科技就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七一二,是其第二大股东。而在更早之前的2009年,彼时的TCL集团便开始在天津投资环保产业。去年,TCL再次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在津布局和投资,将与天津国资旗下津智资本共同设立目标百亿元规模的科技产业基金。 产业资本和创投机构参与混改的最终目的不尽相同。从黑石等风投机构参与实业的案例看,其大部分的运作思路为,将收购的资产进行剥离、整合后,再择机出售,从而赚取差价,本质上还是着眼于金融和资本的运作,投资的周期也比较短。 但产业资本的立足点是产业发展,产业资本并购的逻辑往往是标的资产与自身业务发展的协同性,期望是并购后双方都取得不错的发展和成长,所以产业资本更着眼于长周期的投入和支持,也更能推动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日前刚刚获得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作为国资大省的山东,国企改革再度出现明显提速。 7月12日晚间,兖州煤业、新华医疗、山东高速、山东路桥、ST地矿等多家山东属地A股公司齐发公告,控股股东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涉及能源、交通、基建等多个行业。这成为继双星集团、海信集团等相关改革启动之后,山东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在国资改革层面的新进展。 从公告来看,本轮山东国企改革呈现出国资体系内部重组、攻坚企业集团层面改革、重组主体“同产业”等新特征,这些也被视为地方国资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的新信号。 多集团启动重组 从7月12日晚间所涉A股公司公告来看,不少公司所披露的控股股东战略重组相关公告互相呼应。例如,兖州煤业表示,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兖矿集团的通知,获悉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同属于兖矿集团旗下的ST地矿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对于这一重组事项,新华医疗也在同日公告中进行了“呼应式”披露。新华医疗当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山东能源发来的通知,获悉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山东高速也表示,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通知,获悉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鲁交通”)正在筹划联合重组事宜。 与此呼应的是,同日山东路桥也发布公告表示,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正在联合重组。不过与山东高速不同的是,齐鲁交通还是山东路桥的第二大股东。 三大特点浮现 梳理山东国资本轮重组,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国资内部重组。对于前述重组筹划方之一山东能源、兖矿集团以及齐鲁交通等主体,在7月12日晚多家公司所披露的公告中,并没有对具体情况予以明确。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山东能源、兖矿集团和齐鲁交通的股东方均为山东国资委、山东国惠投资、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三方,且均为山东国资委任第一大股东。这也就意味着,前述若干主体的战略重组,首先应是在山东国资体系内部进行的。 其次,企业集团改革。与此前国资改革更多是在二级、三级子公司层面相比,本轮山东国企改革的一大明显特征是,企业集团层面成为国企改革攻坚重点。从当晚公告来看,最新公布的山东国资改革事项,也全部集中在相关上市公司股东的控股股东,也就是集团公司层面。 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暂时还没有显现。对此,不少上市公司都进行了明确说明。例如,兖州煤业方面就明确表示,目前重组事项不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暂不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亦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山东高速方面也表示,控股股东与齐鲁交通的联合重组事项,目前不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公司控股股东目前未发生变化。 第三大特征是,重组主体“同产业”。山东省国资委网站信息显示,省管企业包括山东省商业集团、钢铁集团、黄金集团、航空集团、能源集团等多个主体,不过从兖矿集团与能源集团战略重组、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联合重组等筹划事宜来看,相关重组主体均处于同一行业。因此,有资深国资人士分析认为,不排除未来山东国资通过“合并同类项”,进行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可能。 为何重组提速? 根据记者初步统计,目前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的A股公司超过20家。既包括潍柴动力、山东路桥、山推股份、中通客车等工业企业,也包括金岭矿业、兖州煤业等能源类公司,此外还有浪潮软件、鲁抗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公司,以及中泰证券等金融服务业公司。此外,青岛国资委、济南国资委也都控股不少A股公司。 从相关公司公告来看,山东国资改革今年以来明显提速。其中4月下旬,青岛双星曾发布公告,青岛市国资委将持有的双星集团全部股权划转至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双星集团将引入具有支持双星快速发展所需关键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这次混改也被视为青岛国企改革开年来首个重磅消息。 紧接着5月份,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视像也发布公告称,《海信集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已获青岛市政府批准,标志着海信集团正式启动“混改”。 山东国企本轮重组大潮的背景之一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6月底刚刚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因此,山东国有集团层面的若干重组事宜,颇有在国企改革关键年迎风落地的意味。 有山东国资人士介绍,此前,山东就已经召开省属一级企业混改部署会,不少省属一级企业掌门人也纷纷立下“军令状”,坚持一企一策,推进改革落地。正是在此基础上,山东省国企改革才会屡现新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提速的改革进程中,资本市场将成为重要战场。今年7月8日,山东省国资委专门举办了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工作培训座谈会,强调省属企业要准确把握监管部门要求和资本市场机遇,推动省属企业规范、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平台,精准施策加快资产证券化工作步伐,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工作水平。一要梳理资产理思路;二要多措并举推上市;三要强化措施抓培育;四要防范风险巧借壳;五要健全机制聚合力。 实际上,不仅山东,从更大范围来看,多地不少国资改革大动作都在酝酿。以安徽为例,继去年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重组上演安徽国企改革重头戏后,今年还将选择1~2家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推进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推进合肥新桥机场产权多元化改革。天津、山西、湖南等地的国资改革也都已经作出部署,因此,地方国企改革正在出现南北齐进的新局面,国资改革已然步入“深水区”。
蹄疾步稳的山东国资国企改革正在高效推进,“大国资”平台雏形显露。 7月12日晚,山东国资旗下山东高速、兖州煤业、新华医疗3家A股公司齐发控股股东筹划战略重组提示公告。 具体来看,山东高速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正在筹划联合重组事宜;兖州煤业披露称,公司控股股东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山东能源是新华医疗控股股东,因此新华医疗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3家公司均表示,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截至目前,该事项不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暂不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变更。 虽未披露具体方案,但记者注意到,3家公司同步公告控股股东筹划重组一事已有前兆。 今年4月28日,山东省省属国资国企“倒计时”改革重点工作攻坚方案明确提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实施省属企业间战略性横向重组,在2020年底完成8户左右企业重组整合任务,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如此来看,山东省属企业重组整合的目的或在于实现“大国资”平台梦想,以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还注意到,在6月30日召开的山东省儒商大会上,山东亮出40家国企混改项目,其中4家企业将在省属一级企业集团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 “山东高速、兖州煤业、新华医疗控股股东的集体重组,或表明山东国资旗下平台整合事宜已提上日程。”有市场人士表示,山东省属企业上市公司超过40家,其中多家公司的市值达百亿元,无论是国资整合还是混改都值得期待。
今年6月份,国资入主A股上市公司的动作频发。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共有14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控制权拟变更,将由国资接盘。 分析发现,在受国资青睐的众公司中,九成属于能源设备、电气机械等传统制造行业,只有1家为互联网软件行业。大部分公司市值较低,处于50亿元以下,只有5家公司市值超过50亿元,注册地均位于江浙及山东三地。 此外,各省市国资委似乎更偏爱异地上市公司,异地接盘成主流。而接盘的初衷并非只有战略引入和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也有出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入主。 虽然国资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要求,14家被接盘的公司中也不乏业绩亏损的困难户,而接盘后的国资委首先面临就是扭亏任务。 仅1家公司属于互联网行业 6月份,除了14家宣布拟由民营变为国资委控股的公司外,还有1家原本由西藏国资委控股的西藏矿业,宣布实控人拟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以及在6月份完成了实控人变更的音飞储存,其变更后的实控人为景德镇市国资委。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4家A股上市公司中,所属行业多集中在能源设备、电气机械、纺织、橡胶等传统制造业领域。 如主营石油天然气设备的海默科技、海越能源,制造电气机械的万马股份、赛摩智能、金智科技、北京科锐、通裕重工,以及纺织行业的孚日股份,和制造橡胶、塑料的*ST华塑。 6月份宣布易主国资的A股上市公司情况 只有1家公司平治信息属于互联网软件与服务行业。6月1日公告显示,浙江文投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受让郭庆、齐智兴投资持有的上市公司1153.77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9.26%。 股权转让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浙江文投,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浙江省财政厅。 对于此次收购平治信息的目的,公告称系看好文化产业广阔前景,以推动高水平建设“文化浙江”、助推万亿级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更好地发挥双方在文化产业的协同效应。 公司注册地多位于江浙地区 江浙一带成为实控人变更公司的主要所在地。据统计,上述14家公司中,共有4家位于浙江省,3家位于江苏省,其余则分散在山东、北京、广东、四川及甘肃等地。 而从接盘方来看,14家公司中共有4家宣布易主山东国资,分别为浙江杭州的万马股份、山东潍坊的纺织服装、江苏南京的金智科技,以及北京的博天环境。 各省市国资委似乎更偏爱异地上市公司,不仅山东国资委入主的公司全部为非本地公司,除海默科技、平治信息被本省国资委入主外,其余12家公司均为异地接盘。 海越能源发布的公告提到,实控人为铜川市国资委的铜川能源收购上市公司的目的主要系将上市平台引入铜川市,通过上市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德宏股份也表示,镇海投资主要是基于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长期看好,希望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业务,同时积极开拓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3家公司去年未实现盈利 从易主国资的14家公司的市值数据来看,大部分公司的市值较小,处于50亿元以下,属于体量较小的公司。只有5家公司市值超过50亿元,注册地均位于江浙及山东三地。 市值最低的*ST华塑自2017年以来股价持续走低,在历经多次公司实控人变更后,业绩始终没有起色。资料显示,*ST华塑注册地位于四川南充,拟被湖北省国资委接盘。 国资委接盘的初衷并非只有战略引入和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也可能是出于抵债的目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湖北省国资委与*ST华塑的交易,就是因为债权债务关系衍生出来的。因公司实控人李雪峰、张子若欠湖北新宏武桥投资有限公司的钱,将自己持有公司的部分股权让与给债权方作为偿还债务的担保物。 据悉,国资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有所要求。在14家实控人拟变更的公司中,赛摩智能、*ST华塑和博天环境在2019年分别净亏损2.03亿元、1.29亿元和7.21亿元,而接盘后的国资委首先面临就是扭亏任务。 公告称,洛阳市国资委接盘去年亏2亿的赛摩智能的目的为发挥民营企业与地方国资的体制机制优势;同时,对双方在工业领域尤其是工厂智能化领域的产业协调、资源共享、业务支持等战略合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其余11家公司则保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主营能源商贸业务的海越能源在2019年共实现4.78亿元净利润,在14家公司中居于首位,最低的海默科技也实现了3455万元的净利润。
有了甘肃国资的支持,海默科技的暂时性困难或将得以解决。 停牌数日后,海默科技7月3日晚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窦剑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张立刚与甘肃国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甘肃国开投”)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二者拟将持有的公司1923.83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5%)转让给甘肃国开投,双方商定转让价格区间为每股10元至13元。 上述股份转让完成后,窦剑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张立刚、张立强拟将其合计持有的5406.1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4.05%)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甘肃国开投。权益变动后,甘肃国开投合计拥有公司19.05%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股票将于7月6日复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股权转让实现了双向混改,双方分工明晰。具体来看,交易各方承诺,标的股份转让后,现任董事长窦建文将继续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当前业务经营将继续以公司目前管理团队为核心。 “本次混改以双方优势资源结合为要点,国资解决了公司发展资金的问题,公司发展也有了更多资源和机会渠道。”有接近甘肃国资人士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甘肃国开投成立于2013年11月,其控股股东为甘肃国投集团。甘肃国投集团作为甘肃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特大型企业,注册资本为123.13亿元,截至2018年末,资产总额2676亿元,净资产达到1034.9亿元。甘肃国投集团作为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及市场化运作平台,担负着服务甘肃省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等职责。 “海默科技股价目前处于历史低位,市值仅15亿元左右,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有市场人士表示,海默科技眼下处于价格低区,对于国资而言,较低的收购成本对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积极意义。 根据海默科技此前披露,公司还在筹划定增事宜,甘肃国开投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新股。 在上述市场人士看来,此次交易抒困意义重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主营油气设备的海默科技上半年业务受挫较重,公司已于6月24日披露,预计上半年亏损4.8亿元至5.3亿元。 虽然上半年大幅预亏,但作为油气设备细分领域生产商,海默科技水下多相流量计已获得国内外客户普遍认可。今年4月,公司与国内外客户签订了4台水下多相流量计产品销售合同。 对于本次交易,海默科技表示,合作对双方在产业协调、资源共享等战略合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甘肃国开投依托甘肃国投集团的资源储备,可为公司及在后续融资、拓展业务新领域等方面提供支持,对公司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