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深圳国有经济以年均28.7%的增速,实现了总资产增长2.46万倍,达到3.82万亿元。 8月11日,深圳市政府举办国资国企专场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国资委主任余钢携深投控、深创投、农产品集团负责人,介绍了深圳国资国企改革成果及未来打算。 去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一年来,深圳全力推动9个方面、39条改革举措、106项具体任务落地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9年,深圳市属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上缴税金创“六个历史新高”。在全国37个省级国资监管机构中,深圳市属企业总资产排名第4位,利润总额、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均排名第2位。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净资产分别比年初增长4.8%和2.5%,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3031亿元,同比增长5.1%。 目前,深圳市国资委已顺利完成了特区建工、食品物资、要素交易、重大产业投资、智慧城市科技等企业的组建工作。推动6家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达到82.1%、资产证券化率达到57.1%。直接监管企业30家,拥有上市公司30家,还有许多家战略参股企业,整个国资系统没有一家亏损,没有一家僵尸企业。 接下来,深圳国资国企综合试验改革将怎么推进?余钢说,简单讲就是“1+4+4”。“1”是总目标,这个总目标设定了3个子目标,一是定量目标,到2022年,深圳国资总资产达到4.5万亿元,负债率控制在65%左右,净资产收益率、总利润、净利润排在全国前3位。让社会看到深圳除了民企,还有很多星光熠熠的国企。二是定性目标。深圳是改革的窗口,必须把深圳国资改革打造成全国改革排头兵,提供“深圳模板”。三是战略目标。深圳国资现在是城市国资,希望在不久将来成为区域型国资、全国性国资,并在世界舞台上看到深圳国资的身影。 两个“4”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4”主要是改国资,希望能够在城市保障、城市建设、金融投资和新兴产业四个板块当中,更加精准地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把深圳国资按照品牌、品质、品位打造好;第二个“4”是改国企,即围绕产权、治理、用人和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山西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腾笼换鸟”净回笼资金100亿元;盘活、止损沉淀资金100亿元以上;推进1-2户省属企业集团混改;推动75%以上的国有资本集聚到基础性领域和优势行业……这是山西省提出的2020年国资国企改革主要目标。 “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打造多元产业支撑。重点实现两条腿走路,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西将在大数据、信创产业、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培育7-8个在细分领域具有行业地位的“头部企业”。 优质资源向“头雁”集中 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董事长郭保民表示,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山西新一轮国资国企的顶层改革、重中之重,山西在全国第一家开展国资监管体制改革试点。 山西省此次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分级授权、厘清职责、品字架构。“新体制下,国资运营公司承接全部出资人管资本职能,持有全部省属企业股权,向上直接对山西省委省政府负责,向下对山西省属企业享有完整的出资人权利,横向接受国资委的同级监管。”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田国青表示。 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山西全面调整优化省级国有资本布局,推动优质资源向一批“头雁”企业集中。7月13日,山西宣布成立潞安化工集团,成为山西煤炭企业化工业务整合重组平台。今年4月,山西焦煤集团吸收合并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拉开了山西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大幕。 今年以来,山西改组设立了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新成立了华舰体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深化云时代二次改革重组……这些“头雁”企业将成为支撑山西“高水平崛起”的顶梁柱,是做好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头戏。 华舰体育控股集团董事长赵晓春说,华舰体育定位为山西省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全省体育产业规模还不大,但2015年-2018年行业平均增速达到27%,具备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潜力。华舰体育承担着山西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要任务,目标是成为山西体育产业旗舰、国内体育产业劲旅。 吸引社会多元资本 7月31日,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发布《2020年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首批公开发布项目清单》,涉及12个行业92个项目,资产总额达到2268亿元,净资产为543亿元。 具体来看,上述拟转让的92个项目涉及采矿、水电、食品、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其中,焦煤集团的中煤集团山西华昱有限公司产权转让项目,煤矿储能为22900万吨,产能为1600万吨;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的阳泉市南庄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项目,煤矿储能为87200万吨,产能为500万吨。 郭保民表示,山西省属企业要选出好企业、拿出好项目、推出好资产,“靓女先嫁”,吸引社会多元资本,寻求更宽领域的合作,用腾挪出来的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投入到一批革命性、前沿性、标志性的项目。 对于此轮“腾笼换鸟”行动,山西省7月28日公布了《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2020年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今年“腾笼换鸟”项目净回笼资金保底完成100亿元,力争完成150亿元。实施范围为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和所属各级子企业转让一定比例的股权,各类社会资本既可控股也可参股。 《方案》提到,专项行动主攻方向有两个:一是资源整合矿井的股权转让。两类资源整合煤矿的国有股权原则上要全部转让,即:民营控股国有不控股的煤矿;名义上国有控股实际上没有真出资、真控股、真管理的煤矿;二是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发现国有资产价值,可通过市值管理、适当减持、市场化募资等方式直接获取收益,规避非标资产在转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价难题,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提升证券化水平 资本市场无疑是国企改革的关键舞台。“我省国企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目前仅有13家省属企业有上市公司平台,半数省属企业尚未打通对接资本市场通道,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不高。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山西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为17.65%。”郭保民说。 为此,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提出,要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并购重组,提高国有资产资本化和证券化水平。用好用活上市公司平台。进一步强化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按照重组之后的产业布局,优中选优能够承载新的产业发展的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上市公司平台整合过程中的壳资源,优化配置给满足条件的新兴产业集团公司。 加快上市公司培育。加大力度培育上市后备资源,省属企业新设公司原则上必须股份制,避免二次股改;存量公司中发展前景好的要以上市为目标加快股改;未上市企业要对标上市公司标准,倒逼内在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提升盈利能力,为走向资本市场做好积极准备。 此外,将大力发挥上市公司在“腾笼换鸟”中的作用,下大力气研究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分类排队,“一企一策”,对条件较好的上市公司,加快装入集团相关资产,加快资产证券化;引进各种所有制资本,积极实施“二次混改”,实现“腾笼换鸟”。
7月27日晚间,日海智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润达泰将其持有公司13.32%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委托给珠海九洲行使。该委托生效后,珠海九洲将成为日海智能单一拥有表决权份额最大的股东,珠海市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今年以来,珠海国资已先后宣布出手揽入宝鹰股份、科华生物、通裕重工、维业股份等上市公司。一系列举措或与珠海国资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密切相关。此前,珠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商业类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资本运作,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 珠海九洲入主两步走 后续有意再加码 本次表决权委托生效后,珠海九洲持有日海智能的股权比例约16.67%,拥有投票权比例为29.99%,超过润达泰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润良泰物联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合计持股比例约为26.24%,拥有投票权比例约12.92%。值得一提的是,珠海九洲目前所持的16.67%股权,是在6月29日通过定增获得。 珠海九洲为珠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大型战略管控投资集团。截至2019年底,企业总资产达222.12亿元,净资产62.10亿元,业务涵盖海上客运、陆上客运、港站管理、酒店服务、旅游地产、城市公用等领域。此前,珠海九洲通过认购日海智能定增,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受让表决权委托的同时,珠海九洲还与日海智能、润达泰及其一致行动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后续,珠海九洲可通过定向增发、二级市场增持、协议受让等方式进一步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如润达泰及其一致行动人有意向协议转让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珠海九洲拥有优先购买权。 此外,珠海九洲还将与日海智能在产业落地、资金支持及业务方面达成合作。其中包括,珠海九洲全力支持日海智能相关产业项目在珠海市落户;帮助日海智能拓宽融资渠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帮助上市公司提升评级水平实现增加银行授信等多种融资支持;协助日海智能开展后续融资、投资并购、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盈利空间等。 日海智的业务主要包括AI物联网产品与方案、无线通信模组、基础设备和工程服务业务。公司表示,若本次交易能够顺利实施,将有利于实现上市公司与地方国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带动当地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优势,对双方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文旅、交通运输及城市更新领域的产业协调、资源共享等战略合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接连拿下上市公司控股权 珠海国资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珠海国资在A股市场上表现亮眼。除了日海智能,珠海国资旗下珠海港集团将通过协议受让及参与定增的方式获得通裕重工20%股权,成为后者新任控股股东;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协议受让的方式拿下宝鹰股份22%股份,并将通过参与定增继续加码。 珠海市属国企重组整合也在提速。格力地产宣布,拟向珠海市国资委、珠海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珠海免税100%股权。 一系列资本运作背后,或是珠海国资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加强竞争力的重要诉求。珠海市人民政府在今年4月印发的《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提到,鼓励市属国有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产权市场,聚焦产业链、价值链,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开放性联合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实体经济领域集中,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集中。 此次珠海国资通过“定增+表决权委托”方式揽入日海智能控制权,或与其在新基建领域的布局有关。根据《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是协同推进卫星大数据、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智能等高精尖产业的重要城市。 日海智能则在公告中表示,上市公司将充分利用珠海市聚焦产业转型、大力推进“新基建”的契机,借助自身全方位一体化的智慧物联网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在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5G技术等业务方面与珠海市及珠海九洲的协同合作,助力珠海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高端产业转型。
因国资股东筹划公司控制权结构有关事项停牌的绿地控股26日下午公告,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布局结构调整,完善公司股权结构,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拟转让的股份比例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7.50%。这标志着“混改样板”绿地控股在实现整体上市5年之后,启动新一轮混改。 据公告,7月24日,绿地控股收到上海地产集团及上海城投集团关于筹划公司控制权结构有关事项的进一步通知,停牌期间,上海地产集团及上海城投集团就上述事项进行了进一步论证并履行了内部决策程序。本次拟转让股份的价格不低于下列两者之中的较高者:提示性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公司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上海地产集团及上海城投集团拟聘请中金公司作为本次股份转让的财务顾问,后续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本次股份转让的具体方案。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预计绿地控股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但控制权结构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上海地产集团持有绿地控股25.82%股份,上海城投集团持有绿地控股20.55%股份,二者合计持有绿地控股46.37%股份,若转让17.50%股份之后,二者合计仍将持有绿地控股28.87%股份,略低于第一大股东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29.13%股份。 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表示,此次国资持股调整,通过给上市公司引入新的优秀战略股东,将推动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持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经营管理自由度,加速改革活力全面释放。 绿地集团(绿地控股的前身)诞生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大规模启动的1992年,1997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成改制,2015年实现企业整体上市,2018年总资产规模首超1万亿元。作为国资国企改革的积极践行者,绿地在自身不断推进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参与央企和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先后投资入股了原宝钢建设、贵州建工、江苏省建、天津建工、西安建工、河南公路工程公司以及东航物流、上航国旅等国企,并取得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绿地混改之所以成果丰硕,主要得益于其采用了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员工持股“金三角”的股权结构。在张玉良看来,“金三角”模式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张玉良认为,国企混改应该优先在竞争性领域国企实施混改,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应该更多创造条件推进集团母公司层面的混改,因为只有在母公司层面实施混改,才能从全局和根本上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 此次绿地控股迎来深度混改的契机则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去年9月,《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2022年上海市将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系列成果,建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经营机制。今年7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年中视频座谈会,会议强调,更加聚焦推动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总体效益实现稳增长,更加聚焦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落地,激发国有企业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就公司自身来说,绿地控股近年来持续加强在一二线城市拓展,公司通过特色小镇、高铁站商务区、超高层项目等方式获得土地储备,同时在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方面持续布局,形成对房地产业务的有力互补。目前,公司已形成“房地产、基建两大主业并驾齐驱,金融、消费、健康等协同产业双向赋能”的经营格局。站在新的起点上,绿地控股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方面的变革来进一步释放企业发展的空间。此前,上海市国资委曾多次赴绿地控股进行实地调研。 “大方向上肯定是好事情,引入实力强劲的战略投资者,无论是资本实力的增强还是新股东方资源的协同,都会对绿地控股形成比较大的助力。”业内人士表示,对绿地控股而言,可以将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推动绿地控股进一步走市场化道路。
成立25年的奇信股份,在2020年迎来了新的变化。 随着近日奇信股份控股股东智大控股及其关联人叶秀冬与新余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余投控”)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新余投控将成为奇信股份新的控股股东,新余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在国资助力下,奇信股份将如何焕发新生?7月22日,记者来到奇信股份新的办公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海纳百川大厦,专访奇信股份董事长叶洪孝。 叶洪孝21岁进入公司,29岁被委以董事长重任,32岁这年随着国资入主公司,他正面临着和父辈们不一样的局面和挑战。 叶洪孝对记者表示:“过去十年是建筑装饰行业高增长的时代,但目前不可避免地面临行业大洗牌。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数字化转型,新余投控都能和公司产生很强的协同作用,同时给予公司市场和资源的辐射,帮助公司在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行业中突围。” 公司和国资的双向选择 6月22日,奇信股份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暨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智大控股和叶秀冬拟将其持有的6747.75万股(占总股本的29.99%)转让给新余投控,股权转让价格为16.21元/股,总价约10.94亿元。由于控股股东表示放弃表决权,在股权转让完毕之后,新余投控将成为奇信股份新的控股股东,新余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自1995年成立起,奇信股份已经在建筑装饰业务领域深耕超过20年,参与装饰项目包括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2015年奇信股份上市。2019年奇信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0.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14.22万元。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房地产、基建投资随之回落,建筑装饰行业传统依靠垫资、高额应收账款来实现规模与盈利增长的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司融资能力,奇信股份与新余投控迈出了混改的关键一步。 “我们最重要的考虑是根据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双向推动,把国资的优势和民企的优势结合起来。”叶洪孝对记者表示,“引入国资大股东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国资后续给企业带来的优势,而且国家现在也在推动地方的投融资平台向资本与产业结合的平台转化。” “此次引进国资是双方相互的选择。”叶洪孝告诉记者,“国资入主后将在传统和新兴业务上与公司业务产生协同。传统业务方面,包括装饰、基建、新基建,投控平台本身的基建和城市更新项目非常多;另一方面,新兴业务板块,例如物联网、数字化、智慧工地、健康人居等,也将给我们带来更高质量的增长。” 拥抱科技升级转型 借国资入主的契机,奇信股份在巩固主业的同时,也正在深入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积极培育装饰物联网、健康人居、工程管理软件、新材料等新兴业务作为配套支撑。 “原来我在公司主管业务,整个行业的业务发展我比较清楚。为什么我们寻求转型寻求突破,是因为这个行业已经呈现出高竞争、低毛利的态势,各方面的成本在上涨,已经没有办法按传统的模式去竞争。”叶洪孝告诉记者。 记者在奇信股份总部的展厅看到,一个大屏幕展示了公司在智慧园区、智慧酒店、智慧办公、智慧工地等方面的成果。通过传感器收集的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在后台界面上。以智慧园区为例,在三维化的园区地图上,显示着有关物业缴费、场地租赁、入驻企业、到访人数、停车管理、环境监测等实时详尽的数据,从安全管控、高效运营、节能低碳等方面为运营者提供支持。 负责开发此类新兴业务项目的正是奇信股份的子公司奇信智能、全容科技等。奇信股份希望通过各项业务协同发展及创新与整合,驱动公司向“平台型、综合型、科技型”企业集团战略升级。 “引入国资之后,我们的传统主营业务不变,仍会有稳步的增长。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新兴业务的快速落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叶洪孝表示,“我们原来属于传统行业,但是这么多年里,像奇信股份这样研发投入强度,行业内并不多见。我们筹建建筑装饰行业内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包括和中科院各院所团队成立合资公司,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端的研发,这也是我们更看重的。” 在叶洪孝看来,公司的跨界是一种相关多元化,目前公司的新业务很多是在传统行业里面挖掘客户的需求然后延伸开来服务客户。 “我们的战略转型,实际上是赋予传统行业更多的事。公司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提前意识到要怎么去改变,通过什么切入点去改变。未来所有企业的生存肯定是要有科技含量和研发能力。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比同行业其他公司走得早、走得坚决。”叶洪孝对记者坦言。
7月23日,深圳市国资委披露了市属国资国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深圳市属国资国企1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3031亿元,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475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扭转2月以来下滑趋势;上缴税金564亿元,同比增长2.9%。 2020年上半年,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聚焦“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职责使命,攻坚克难、勇于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推动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双胜利”。 提升经营效益方面,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努力确保实现全年预定目标。截至6月底,深圳市属企业资产总额3.82万亿元、净资产1.29万亿元,分别增长4.8%和2.5%;资产负债率66.2%,继续保持稳定。 建设重大项目方面,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第一时间复工复产,积极发挥投资拉动作用。1至6月,累计实现投资752亿元。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7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8%,轨道交通、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机场卫星厅、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落实深圳市政府关于“年内新增投资100亿元”要求,储备新开工项目34个,年度计划投资163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41亿元。 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还立足深圳市综合保障短板,构建以国资国企为运行主体的全市战略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计划投资米袋子、菜篮子、医疗、水电气、物流运输、智慧城市六大板块3800亿元。 服务民企方面,深圳市属国资国企率先实行国有物业“减租降费”等措施,为2.89万市内外租户减免租金约15亿元。燃气、水务、深高速等企业实行气费七折、工商企业水价九折、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等系列降费政策。落实“四个千亿”计划和“惠企16条”政策,加大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支持力度,累计为253家公司提供股权、债权流动性支持315亿元。担保发行债券项目35个,金额126亿元,储备金额超900亿元。“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银行信贷314亿元。
10单重组、12单再融资、15单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今年上半年,深市国企可谓“大戏”不断。作为资本市场舞台的搭建者,深交所近年来在推动国企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支持国企多元融资、提高国资配置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深交所将继续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功能,为国有上市公司量身定制服务对接方案,利用多样化的资本市场工具助力国资国企改革。 今年上半年,深市国企在资本运作方面动作频频,重组整合、增资引入战投、股权激励等接连上演。 并购重组方面,深市国企上半年共实施10单重组,规模合计超过2100亿元。其中,典型案例如一汽轿车置换注入了一汽解放100%股权,公司主业由乘用车转向商用车,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改善。 再融资方面,上半年深市国企共实施12单再融资,数量同比增加两成,涉及融资金额逾220亿元,同比大增约61%。预计下半年深市国企的再融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方面,上半年深市国企共实施了15单,同比增五成。在国企集团层面的混改方面,今年4月,青岛双星的控股股东双星集团宣布实施混改;天津国资也抛出了百亿元规模的混改方案,拟挂牌转让中环集团股权。 粤开证券研究院策略分析师李兴认为,国企改革的主要领域均涉及资本市场,包括资产证券化和股权激励。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上市公司将更需要利用资本市场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其中,交易所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深交所已与67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对接,与其中的22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深交所在加强上市培育、再融资、并购重组、固定收益、基金产品等方面与国资国企深入合作,促进产融深度融合。 据悉,深交所通过系统性梳理总结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的结合点、资本市场服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可行路径、国企IPO中的典型问题、国企债转股方案要点等,积极帮助国企掌握证券市场规则,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方式持续开展服务,拓宽了国企的改革思路,推进了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作。 近年来,深交所还支持国资国企通过成立专项基金、投资入股、重组上市、提供授信担保等方式参与对民营企业的纾困,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继续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功能,根据企业特点量身定制服务对接方案,利用多样化的资本市场工具助力国资国企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