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早上八点多,北京地铁四号线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站人流如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匆匆忙忙奔向附近一栋栋办公大楼,使人感受到中关村的高人气、高热度。 中关村之所以能从“电子一条街”成长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是主动汇聚天下英才共创事业的结果。 汇聚天下英才 “我很喜欢创业大街这个地方,有书店、咖啡馆、创业食堂、花店,生活很方便,更有各种创业活动,去年还举办过‘国际人才创业项目路演’,让我们与投资者‘握手’。”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港,一位外籍创业者这样说。 中关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国内顶尖人才资源和积淀,但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的支持下,中关村示范区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扶持人才的政策,如中关村雏鹰人才计划、创新中关村高聚工程遴选模式,新增企业首席科学家和外籍创新领军人才类别,目前已有527人(团队)入选。率先实施外籍人才“绿卡直通车”、积分评估等30余项人才新政,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绿卡的时间由过去的180天压缩至50个工作日。 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中关村示范区可以提供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引入风险资金等扶持政策。建设45家海外人才创业园,累计孵化海外人才创办的企业6000多家。中关村地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到全国近20%,引进海外人才占北京市达65%以上。目前中关村有近4万留学归国人员,中关村的创业者中3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海外工作背景,海归创业者已成为中关村的创业主力军。 在中关村产业聚集区,人才多样化、生态成规模、创新速度快、资源比较密集,这利于众多企业快速成长。 “人才越是聚集,企业就做得越好;企业做得越好,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就像一个漩涡,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曾这样说。 全链条服务体系留人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纷纷出台措施大力吸引人才,中关村是否受到了影响? “中关村之所以能吸引海外人才,主要因素是在这里能找到相配套的高端人才。尽管很多企业在其他城市也有研发中心,但高端研发主要还是在北京。”海淀海外人才创业园主任赵新良表示。 “我们参与组织各个园区与海外留学人员进行对接,让中关村示范区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落实。一些人认为在北京创业成本高,但是许多有竞争力的项目和对人才要求高的企业还是在北京落地、发展,因为这里是人才集聚区,这个优势是长期存在的。”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协会理事长刘泳说。 北京齐碳聚力科技合伙企业联合创始人胡庚认为:“中关村有人才聚集效应,这里高校多,高端工作机会多,很多高端人才愿意在此工作或流动。不过,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也有部分人才离开北京去国内其他地方。” 中关村示范区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既得益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大环境推动,也得益于小气候形成的独特效应。在这里,在校大学生接近100万人,国家级科研院所400多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居全国之首,人流带动的资金流、技术流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创业生态圈;在这里,中关村管委会利用市场化手段,把各种创新要素聚集形成了一个“创新场”。目前中关村已基本形成了全链条、无缝隙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满足从种子期到成长期企业各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 挖掘潜力激发活力 人才是中关村确保作为科技创新中心领跑全国的首要条件。全球科技前沿和产业顶端的领军人才、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只要愿意来中关村建功立业,都会得到支持。有意来施展才华的高端人才,将被请到示范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和专业园区,与这里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交流、与风险投资公司对接项目。 今年1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建设的意见》,允许尚在海外的创新团队申请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资金,符合条件的落地项目最长可获得连续3年的资金支持;符合相关条件的海外人才创业企业,还将被纳入中关村产业联盟“护航行动”,可以快速融入中关村产业生态链。 “国家对创新越来越重视,去年疫情期间,中关村管委会主动找我们看有没有困难、有没有需要支持的,协调减免物业费用。我们公司是海外留学人员创立的,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力,去年是公司引进人才最多的一年,新员工有一半是海外人才。之前每年只有一两个。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为海外人才提供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北京佳格天地科技(行情600582,诊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弓表示,该企业是一家大数据应用公司,通过卫星和气象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服务农业、环境、金融等行业。张弓希望在中关村产业集聚区更多为人才创造安居和通行的便利条件。 “中关村既要看重领军人物的影响力,也要看重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最好是把人才池进一步做大,让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在这里协力打造中国创新创业的黄金赛道。” 张弓说。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认为,人才是多层次的,要兼顾人才金字塔的塔尖、塔身、塔基的不同需求,通过政策扶持、帮助具有创新潜质的活力型人才,只有源源不断吸引这些人才集聚,才能持久保持中关村创新活力。 中关村将加大全方位服务力度,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形成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赵淑兰)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银保监会网站近日发布《北京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京银保监罚决字〔2020〕39号),北京中关村银行存在个人贷款管理存在较大缺陷、资产转让不合规违法违规行为,北京银保监局对其责令改正,并给予合计8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任职资格审查任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三)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四)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五)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 (六)拒绝执行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措施的。 北京中关村银行官网显示,公司注册资本为40亿元,由用友网络、碧水源、光线传媒、东方园林、东华软件、华胜天成、东方雨虹、数知科技、鼎汉技术、旋极信息、恒泰艾普等11家中关村知名上市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以下为全文:
原标题:联动优势实力入选"2020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榜单 12月17日,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主办的"2021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暨第八届普惠金融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对辖区内重点关注企业进行调研后,颁布了"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联动优势凭借在技术抗"疫"、企业发展、市场认可和品牌影响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及表现,实力入选"2020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榜单。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指导下,于2014年5月经民政部门核准成立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研究机构。中关村拥有众多金融科技企业,已成为全国金融科技发展高地。本次评选聚焦技术抗疫,聚焦后疫情时代金融科技前沿技术与场景示范应用等话题,通过长时间的了解并对重点关注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评选出2020年在金融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30强企业。 联动优势依托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多年积淀,结合先进的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联邦学习等多维技术,致力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产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赋能,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助力数字社会建设。 疫情期间,联动优势积极响应抗疫号召,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强化以科技与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依托第三方支付、数字科技、金融信息、互联营销和跨境金融服务等业务能力,坚定地与客户与合作伙伴并肩战斗,在社区防疫、支持抗疫企业及进口物资保障、信息服务、科技惠民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抗疫举措,为疫情防控助力。 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联动优势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秉承"科技赋能数字社会"的理念,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服务、大数据和5G消息等科技能力建设,面向金融机构和产业经济提供综合性金融科技服务,助力政府机构推进科技监管与数字社会建设。 成立十七年来,联动优势始终将技术研发创新与服务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第三方支付服务方面,聚焦"交通出行、B2B产业互联网、金融业、线下实体经济场景"等领域业务,利用资源优势,主动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加大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支付+"的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在智能信息服务方面,参与了中国移动5G消息创新开放实验室,加大与产业各环节融合合作,积极拓展自主联信通业务,通过联信通智能沟通云平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升获客能力;在智慧互联营销服务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面向三大电信运营商、银行及金融机构、知名互联网企业提供全消费场景接入及智慧互联营销解决方案并实施;在数字科技业务方面,进一步聚焦打磨智能风控、智慧营销等产品功能和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科技服务解决方案,帮助持牌金融机构建立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主动管理系统,帮助合作伙伴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降低获客成本,降低业务风险,提高业务效能;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通过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技术创新,为国内外中小型跨境贸易企业提供完整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并针对跨境电商进出口零售业,从其供应链金融方面做出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为其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 此次入选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是对联动优势的肯定更是鞭策。未来,联动优势将继续坚持"科技赋能数字社会"的理念,运用在金融科技多年的行业研究与探索积淀,不断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夯实行业优势,为数字社会及金科新区建设贡献力量。
在昨天举行的中关村先锋论坛——中德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论坛上,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启动。 中关村(海淀)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是由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共同支持,由实创股份翠湖网联公司结合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功能定位打造。中心主要围绕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全产业链,融合企业总部、办公、测试研发、产业服务平台及全方位商业配套为一体,打造自动驾驶科研企业总部,加快形成自动驾驶产业聚集效应。 该中心位于中关村环保园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核心地标项目原动力空间四期,前沿中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目前,在中心所在的北清联路沿线,海淀正在建设国内首条综合性智能网交通走廊,串起了北清路科技创新走廊沿线,未来将形成千亿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为全国未来出行行业发展提供加速“马达”。 作为论坛的配套活动,2020中关村科学城自动驾驶嘉年华活动同期举办,小马智行、智行者、仙途智能、白犀牛、新石器、启明星辰等数十家自动驾驶知名企业整装集结组成了清扫车、巡逻车、物流车等各色自动驾驶车队,小马智行也在嘉年华现场开放大众体验名额,邀请市民走近自动驾驶,超前体验未来出行。
中关村论坛组委会办公室今天宣布,经国务院批准,2020中关村论坛定于9月17日至9月2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聚焦科技抗疫、全球创新合作等主题,将开展“会议+展览+交易+发布”四大板块50余场活动。论坛全程线上直播,广大公众能在云端享受这道科技盛宴。 论坛围绕“合作创新·共迎挑战”主题,聚焦全球疫情下的民生福祉,深入研讨科技抗疫、全球创新合作、科技发展前沿等议题,创新性采用包括一场开幕大会、3场先锋论坛、21场平行论坛、2场专业论坛、一场大型科技成果展、一批重大成果发布、一系列技术交易活动在内的“会议+展览+发布+交易”的全新架构。 本次论坛在议题设置上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总体突出与国家级平台相匹配的全球关注话题,既体现论坛的专业性、前沿性,又注重体现北京科技创新的特点与优势,进一步引领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开幕大会的主旨演讲环节,顶尖科学家、企业家等将围绕“全球疫情下的民生福祉”开展思想碰撞和交流研讨,对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发表真知灼见。 同期举行的平行论坛中,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将围绕“科技研发与重大疫情防治”等话题开展各国抗疫及科研攻关经验分享与学术交流;全球科研机构首脑论坛,将深入探讨全球科技创新前沿趋势;中俄科技创新论坛、中欧人才论坛、中国北欧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论坛等国别论坛,将广泛开展国家及区域间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致力于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集科技交流和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于一体的国际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 亮点前瞻 一、国际大咖云集 10余位诺奖级科学家、多位跨国巨头企业家、20多个国际机构、20多个全球科技园区负责人参与,与参会嘉宾展开思想碰撞。 二、重大科创成果与政策首发 发布一批具有世界引领性的创新成果、科技政策、研究报告。 三、全球科技前沿一展尽览 集中展示5G通信、工业互联、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前沿科技成果。 四、高端项目交易对接 今年中关村论坛汇聚了一大批前沿高端项目。技术交易系列活动共征集梳理了5000多个前沿高端项目参与活动,其中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国际项目2100多个。 五、云端直播:公众足不出户畅享科技大餐 本次论坛在办会模式和传播方式上都进行了创新,积极探索云端论坛、云端推介、云端洽谈、360直播间等新模式,让本次论坛成为一次“云上论坛”。
中关村数智AI产业联盟成立 由小米、旷视、一流科技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在中关村管委会指导支持下,中关村数智AI产业联盟近日在京正式揭牌成立。联盟将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场景应用、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并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及联合研发,并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据悉,这一产业联盟目前设立了数字人、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无人机、智慧园区、光科技、全媒体应用和XR这8个工作委员会,以及8个工作部门和1个AI研究中心。联盟将整合中关村企业资源,聚焦重点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健康医疗、生活服务、城市治理等场景的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和资源的积累与转化。 具体来说,联盟企业将联合研发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联盟内部知识产权与研发生产基础设施的共享,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及联合研发。标准设定方面,联盟企业将开展AI专利分析、标准制定与评估,形成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咨询报告,并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此外,联盟还将组织成员单位合作开拓国外市场,鼓励与相关国家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支持搭建人工智能海外服务平台从而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提供国际合作、海外创新服务等工作。 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介绍,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一直以来是推动中关村示范区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成立,将广泛链接人工智能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快技术迭代和应用拓展,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8月18日,中关村发布2020年半年报,受新冠疫情和国家集采的双重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数据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2.17万元。 尽管疫情给公司研发、生产及销售带来巨大冲击,但中关村积极应对并适时调整经营思路,结合实际业务情况不断完善销售政策和模式;同时,持续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力保供货,保障销售;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半年度任务目标。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医药和健康品业务整体实现合并营业收入5.73亿元。 医药健康品业务稳定发展 疫情期间,原料紧张、人员不足、物流不畅、门诊量不足及服务业封闭管理等诸多不利因素极大地冲击着公司正常经营。与此同时,公司主要药品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商品名:“博苏”)中标国家集采后于4月份起陆续执标,销售价格的降低和销售区域的减少都造成了业务规模和收益的下降。 中关村方面告诉记者,面对冲击,公司通过调整优化销售策略和措施,最大限度克服了降价、市场容量被切割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多重不利影响。同时,创新销售模式和渠道,大力发展线上业务,带来了较好的成效。此外,战略产品盐酸贝尼地平片(注册商标:“元治”)在核心市场利用高端客户带动产品深层次销售,扩大空白市场业务规模;在重点开发的地区,做到上下联动,利用学术推广,营造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元治”本期销售较上年同期依然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 与此同时,公司继续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一战略工作。财报显示,继“博苏”双规格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之后,公司后续推进的盐酸曲马多片一致性评价工作,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受理通知书》,正式进入审查阶段,公司将积极跟进后续相关工作。 同时,公司还全力推进盐酸贝尼地平片一致性评价工作。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经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关于盐酸贝尼地平变更登记事项的《受理通知书》,此次变更在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工艺优化和质量标准提高,为后期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在销售方面,中关村也积极探索落实新模式。据介绍,公司OTC销售业务实现了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变革和人员的优化提效,同时,深耕互联网线上销售模式,与多家连锁药店联手进行了线上直播销售推广活动。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了电商事业部,全面负责并独立运营公司产品线上平台的销售工作。 “公司健康品业务一直在探索新媒体的传播,自2019年起开始互联网视频、抖音及快手主播直播。2月29日起跟快手知名主播联合进行了华素口腔护理品的专场直播;此外,公司通过与专业医师合作,通过视频进行药品知识的传播和品牌的推广,效果良好。”中关村方面表示。 养老业务持续壮大 作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关村的养老业务也在持续壮大。 疫情期间,人员流动限制和项目封闭管理,使公司养老服务、中医诊所、活力老人康养、旅居等业务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严重的形势下,中关村依照疫情防控的整体要求,依规对各养老项目进行封闭式管理,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疫情期间,公司所属的所有养老机构均未发生感染病例,“纳兰园”项目被北京市民政局指定成为疫情期间24家临时托养机构之一。 疫情期间,中关村养老业务旗下“有哎社区”充分利用自身互联网文化平台的优势,成功组织了多场“全民战疫”系列线上文化活动,在“有哎网”和“歌华年华”平台播出,获得了多个部门和文化组织的积极响应,社会反应良好,极大的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 中关村方面介绍,截至目前,中关村在海淀、朝阳等区在建和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已达13家,总床位数近700张。随着业务探索的深入,线下养老业务也从单纯的养老服务逐渐升级提高,2018年,北京泰和养老院有限公司收购济和堂中医门诊部,试水医养结合业务。2019年设立泰和中医医院,启动“纳兰园”健康养生业务。 历经三年卓有成效的运营布局,公司线下养老业务已初步形成了以“久久泰和”、“济和堂”为品牌,以“基础养老为核心,医养结合和康养保健为两翼”,“医、康、养、护、娱”五位一体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体系。2019年营业收入较2018年增长超过一倍。 中关村方面表示,经过三年的摸索,公司养老业务模式已清晰完整,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的起点,急需通过规模的扩张,壮大业务规模和影响力。未来,养老业务将继续坚持“以基础养老为核心,医养结合和康养保健为两翼,异地康养为拓展”的指导思想,沿着“轻重模式结合、快速输出复制”的发展道路,在继续深耕北京的同时,在国内合适的地区,通过品牌输出、委托管理及合作共建等方式,进行扩张,以实现快速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