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风向标QFII最新持仓浮出水面 资管巨头偏爱行业龙头 随着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报披露完毕,素有长期投资风向标之称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最新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数据显示,上半年QFII共出现在312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其中,QFII二季度新进121只股票,增持83只股票。 >>本周19只新股可打!这只新股中签率高 根据目前的安排,若无变化,本周(9月14日至18日)共有19只新股可申购。其中,周三(9月16日)将有7只新股可打,周四也有5只新股可打。 >>机构关注确定性 涨价主题受追捧 进入9月份后,市场的震荡调整使得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从记者了解的机构观点看,科技、医药、消费等板块前期涨幅较大,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而蓝筹股受经济环境影响缺乏持续反弹的基础,确定性成为机构当前的重要考量因素。 >>私募基金迈入15万亿元时代 证券类私募重回增长快车道 中国私募基金行业正式迈入了15万亿元时代。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达15.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28万亿元。 >>龙头股股价回撤幅度超过20%!确认抱团瓦解需要哪些信号? 上周,市场震荡调整,A股三大股指悉数下跌。受美股震荡、消费股回撤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整体情绪有所降温,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创业板低价股的活跃和蓝筹白马的回调上。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显示“宽信用”仍在持续。从结构看,新增信贷、政府债券融资成为推动社融增长的驱动力。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货币政策依然对实体经济恢复构成较大力度的支持,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聚焦精准导向,而非有观点猜测的“加速收紧”。 具体来看,8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15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38万亿元,同比多8729亿元。交行金研中心认为,政府债券融资显著增加,创有该项纪录以来新高,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是社融多增的主要原因。据其测算,新增信贷、政府债券融资及股票融资占当月社融增量的81%。 数据还显示,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记者注意到,中长期贷款依旧延续了此前的强劲态势,其中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这说明加大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政策发挥了较好效果,信贷结构的改善对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交行金研中心也分析称,该组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对未来前景预期持续改善,投资积极性逐步恢复。 8月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也显示向好迹象。M1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1.1个和4.6个百分点。交行金研中心认为,M1增速继续回升表明企业活期存款增加,体现出企业经营活跃度上升,前期稳企业、保就业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M2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在温彬看来,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和经济的企稳回升,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流动性投放也相对克制。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M2增速环比回落,但是较去年同期仍高2.2个百分点。温彬认为,疫情发生以来,金融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在7月低于市场预期之后,8月又恢复到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的水平,信贷派生能力提升,因此,M2增速仍然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指出,货币政策需要以更大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保持“三个不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 交行金研中心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导向”,逐步回归稳健轨道。未来,面对财政发力下的流动性需求压力,央行仍然将灵活运用各种流动性工具微调对冲市场压力。 温彬测算,按照30万亿元社融和20万亿元信贷的全年增量计划,今年剩余4个月里,仍有近4万亿元社融和5.6万亿元信贷的增量空间,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剩余增量将继续对保企业形成有力支撑。结构上,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是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央行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13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1个和4.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当月净投放现金175亿元。 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93亿美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 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8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6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74亿元。 8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当月外币贷款增加193亿美元,同比多增207亿美元。 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94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258亿美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09.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 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94万亿元,同比多增131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97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491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33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2612亿元。 8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当月外币存款增加258亿美元,同比多增401亿美元。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4%,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6%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117.86万亿元,日均成交5.6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0%。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4%,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8%,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3.2%。 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4%,比上月高0.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6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6%,比上月高0.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59个百分点。 8月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385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938亿元 8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834亿元、1551亿元、666亿元、2272亿元。
初步统计,2020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15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97亿元,同比多增644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15亿元,同比少减9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16亿元,同比少减34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441亿元,同比多增128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633亿元,同比多24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38万亿元,同比多872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82亿元,同比多1026亿元。 初步统计,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6.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委托贷款余额为11.16万亿元,同比下降4.9%;信托贷款余额为7.15万亿元,同比下降7.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企业债券余额为27.29万亿元,同比增长21.1%;政府债券余额为4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85万亿元,同比增长8.8%。 从结构看,8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0.1%,与上年同期持平;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9%,与上年同期持平;委托贷款余额占比4.0%,同比低0.8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2.6%,同比低0.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4%,与上年同期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9%,同比高0.7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5.7%,同比高0.7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2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2020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 一、广义货币增长10.4%,狭义货币增长8%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13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1个和4.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当月净投放现金175亿元。 二、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93亿美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 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8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6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74亿元。 8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当月外币贷款增加193亿美元,同比多增207亿美元。 三、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94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258亿美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09.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 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94万亿元,同比多增131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97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491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33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2612亿元。 8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当月外币存款增加258亿美元,同比多增401亿美元。 四、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4%,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6%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117.86万亿元,日均成交5.6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0%。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4%,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8%,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3.2%。 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4%,比上月高0.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6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6%,比上月高0.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59个百分点。 五、8月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385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938亿元 8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834亿元、1551亿元、666亿元、2272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截至8月30日晚间,沪市主板共有1546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包含8月27日摘牌的退市银鸽)。据记者统计,沪市主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3万亿元,同比下降约3%,相较一季度同比降幅收窄5个百分点;净利润1.41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33万亿元,均同比下降约22%,较一季度下滑幅度略有收窄。 其中,沪市主板实体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2.7万亿元、净利润0.41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0.34万亿元,同比下降约6%、38%和42%,相较一季度同比降幅分别收窄7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金融类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13%。 所有沪市主板公司中,上半年有1273家公司保持盈利,占比超八成,273家公司亏损,相较一季度430余家亏损公司大幅下降,亏损面明显收窄。盈利公司中,近五成净利润同比增长,下滑家数及幅度相较一季度也有所降低。 分季度来看,沪市主板公司业绩在二季度出现恢复性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2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环比增长约16%;净利润0.73万亿,扣非后净利润0.68万亿,环比均有所增长。二季度盈利公司1296家,其中两成环比扭亏为盈、六成环比增长;亏损公司243家,其中近四成环比亏损收窄。实体企业二季度业绩也明显好转,营收、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环比较一季度分别增长约29%、153%和167%。经营性现金流方面,上半年净流入0.29万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净流入0.79万亿元,相较一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约15%。 从结构上来看,沪市主板实体公司中,市值百亿元以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5万亿元,净利润0.38万亿元,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6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市值百亿元以下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降幅分别收窄9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国有实体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0万亿元,净利润0.24万亿元,同比降幅分别收窄6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民营实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降幅收窄至9%。 分行业来看,沪市主板公司中,通用及专业设备、橡胶和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等制造行业和技术服务行业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6%、54%、39%、10%和20%;食品饮料、电力热力等民生保障行业净利润增速转正,同比增长5%和2%,医药制造等防疫相关行业净利润降幅收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表现出色。 此外,前期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消费和交运行业也在二季度出现复苏迹象,但部分领域形势依旧严峻。煤炭、有色、钢铁、化工等传统支柱行业恢复进程较为缓慢,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受疫情冲击和油价走低的双重影响,出现大额亏损。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31日,沪市主板公司均披露了2020年度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3万亿元,同比下降约3%,相较一季度同比降幅收窄5个百分点;净利润1.41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33万亿元,均同比下降约22%,较一季度下滑幅度略有收窄。 统计结果显示,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2.7万亿元,净利润0.41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0.34万亿元,分别同比下降约6%、38%和42%,相较一季度同比降幅分别收窄7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金融类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13%。 记者注意到,所有沪市主板公司中,上半年有1273家公司保持盈利,占比超八成,273家公司亏损,相较一季度430余家亏损公司大幅下降,亏损面明显收窄。盈利公司中,近五成净利润同比增长,下滑家数及幅度相较一季度也有所下降。 二季度复苏迹象明显,沪市主板公司呈现恢复性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2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环比增长约16%;净利润0.73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0.68万亿元,环比均有所增长。二季度盈利公司1296家,其中两成环比扭亏为盈、六成环比增长;亏损公司243家,其中近四成环比亏损收窄。实体企业二季度业绩也明显好转,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环比较一季度分别增长约29%、153%和167%。经营性现金流方面,上半年净流入0.29万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净流入0.79万亿元,相较一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约15%。 实体公司中,市值百亿以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5万亿元,净利润0.38万亿元,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6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市值百亿以下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降幅分别收窄9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国有实体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0万亿元,净利润0.24万亿元,同比降幅分别收窄6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民营实体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降幅收窄至9%。 从行业情况来看,沪市主板公司当中,通用及专业设备、橡胶和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等制造行业、技术服务行业的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涨幅分别为16%、54%、39%、10%和20%;食品饮料、电力热力等民生保障行业净利润增速转正,同比增长5%和2%,医药制造等防疫相关行业净利润降幅收窄。此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行业表现出色。 此外,前期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消费和交运行业也在二季度出现复苏迹象,但部分领域形势依旧严峻。煤炭、有色、钢铁、化工等传统支柱行业恢复进程较为缓慢,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受疫情冲击和油价走低的双重影响,出现大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