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亿“提前批”地方债开闸 平均发行利率降低 2020年元旦后首日,地方债即以公告发行,这是近年来发行最早的地方政府债券。 根据Wind统计,1月2日,河南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岛市等总计36只、875.71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元旦后地方债“提前批”发行 1月2日,河南省发行12只、总计519亿元地方债;规模最大的一只“20河南债08”专项债期限10年,票面利率3.38%,全场倍数11.69倍。四川省发行24只、总计356.71亿元地方债;规模最大的一只“20四川04”专项债期限10年,票面利率3.38%,全场倍数12.41倍。 1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披露计划发行三期30年期、面值总额为 37.1 亿元、11.74 亿元专项债券。四川省继首日发行后,再次披露拟发行69.505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专项建设债券,49.3亿元工业园区建设专项债券和文化旅游专项债券、31.865亿元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和学校、医院建设专项债券。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新年后首个工作日便开始2020年的地方债发行,是为了尽快让“提前批次”的地方债资金使用见效。预计“提前批次”专项债额度会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优选经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群众期盼的项目;在区域的选择上,优先考虑了前期专项债额度使用充分且拨付及时的地区和今年春天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近年来,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从2015年的0.64万亿上升到2019年3.06万亿,在地方债发行总规模中的占比从16.8%上升到70.1%,逐渐成为地方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对于2020年地方债,市场机构已经普遍预期发行节奏继续前置。 目前,市场预计2020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在2.9-3.35万亿元之间。例如,国盛证券预计2020年新增地方专项债限额2.95万亿左右,新增一般债限额9800亿左右,合计新增限额接近4万亿。中信证券预计专项债可能与赤字率搭配,即2.8%赤字率对应较高的规模——3.35万亿,3.0%的赤字率对应3万亿规模,2020年新增规模很大可能在3-3.35万亿的区间,具体要看中央及财政部对今年基建的预期以及地方政府综合偿债压力的权衡。 截至1月2日,已有河南、四川、青岛、湖南、浙江等地公布了1月份的专项债发行计划,累计发行金额为4650亿元,其中流向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收费公路、社会事业的资金最多。其中2293亿元在1月份发行。 “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工作已经启动,而且1月的发行量较大,因此当前市场担心该部分债券供给会打破当前市场的供需平衡。”张旭说,地方债的集中发行会对市场造成一些扰动,但不会形成向上或是向下的趋势力量。 在不考虑监管指标等约束的前提下,央行可以向商业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继而商业银行用其承接地方政府债券供给。例如,2015年置换债大量发行时,央行灵活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降低融资成本;财政部对各地发债规模和节奏进行了必要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协调金融机构加大通过定向发行债券方式置换的力度。上述措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2015年2月末时AAA级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3.61%,到该年末时已经下降至3.17%。 张旭说,2020年发行的地债同样需要地方政府来支付利息,这与2015年的情况本质上是一样的,央行大概率会为地方政府营造一个稳定的融资环境,不必担心10年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上行。 2019年个别地方利差超60bp 2019年全国地方专项债发行2.15万亿元,市场普遍预期2020年将超过往年。 1月3日,财政部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地方债券发行4362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再融资债券、置换债券分别发行30561亿元、11484亿元、1579亿元。新增债券中,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分别发行9074亿元、2148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四季度地方债募集资金用途结构改善。 根据中信证券统计,2019年全年地方债募集资金用途中,土地储备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0%;其次为棚户区改造和收费公路,占比分别为35%、9%。其中,2019年前三季度地方债募集资金用途仍以棚户区改造和土地储备项目为主,分别占比37.39%和36.72%。2019年9月份这一结构开始有明显改善,乡村振兴作为地方债募集资金第一用途,占比32.22%,超越了土地储备项目募集资金占比26.84%。棚户区改造项目募集资金占比降至8.18%,收费公路募集资金占比进一步提升,在9月份达到16.47%。地方债募集资金结构出现改善对于未来地方债流入项目的进一步调整具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财政部披露,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降低,平均发行利率3.47%,同比降低42个基点;较国债收益率平均上浮27个基点。不过,不同地区有所分化,个别地区与国债的利差超过60个基点。 “我们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的额度在3万亿左右,发行量和净发行量均明显超过2019年,因此让地方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处于舒适区间是十分必要的。”张旭说。 此前,财政部曾经出台文件,要求地方财政部门不得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通过“指导投标”“商定利率”等方式干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 从债券供需-需求关系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债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越高,市场投资者的需求就越强,也就越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券的顺利发行。 地方债平均发行期限延长。在保持3-10年中长期债券为主要品种的基础上,15年、20年、30年期等超长期限品种发行进一步增加。地方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0.3年,同比增加4.1年。其中,10年期以上债券发行8105亿元,较去年增加7579亿元。 与之前相比,2019年全年地方债募集资金用途仍集中在土储和棚改,2020年一季度地方债募集资金用途分布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生态环保、水务水利、社会事业和收费公路等民生项目上。
央行:谨防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数字货币 近日,有个别机构将相关产品冠以“DC/EP”或“DCEP”之名进行交易,人民银行已于11月13日发布公告,提醒广大公众不要上当受骗。 人民银行重申: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它来了,它穿着“绿鞋”来了!三分钟看懂啥是“绿鞋” 它来了,它来了,它穿着“绿鞋”走来了。 12月8日,邮储银行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上市公告书》显示,该行A股股票将于2019年12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邮储银行”,证券代码“601658”。 本次发行还引入“绿鞋”机制,为A股十年来首单。 这意味着新股上市后30天的后市稳定期内,如股价因市场波动出现低于发行价的情况,承销商将从市场上买入股票,稳定二级市场价格。 下面就跟中证君来看一下,“绿鞋”多大码? “绿鞋”机制,标准的说法是“超额配售选择权”。 得到这一权利的主承销商,可以按同一发行价格多发行不超过15%的股份给投资者,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向投资者发售115%的股份。 会带来什么变化? 以邮储银行的发行为例,原始发行规模约51.72亿股,发行价格为5.50元,募资金额约为284.5亿元。 情景一:股价上涨 如果市场反应良好,股价上涨,主承销商可以全额行使“绿鞋”权利,将另外15%股份发行给投资者,此时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约59.48亿股,募资金额约为327.1亿元。 在这一情景下,主承销商可以拿到更多承销佣金; 投资者仍可用发行价买到邮储银行股票,也赚钱了; 对于邮储银行而言,募资金额增加。 情景二:股价下跌 如果发行后30天内,股价跌破发行价,主承销商以不高于5.50元的价格买入股票,最高约43亿元资金入场以支撑股价,此时募资金额将介于284.5亿-327.1亿元。 在这一情景下,主承销商从市场回购的股票低于发行价,也可赚到差价; 对投资者而言,股票数量增加; 对于邮储银行而言,由于主承销商的回购,增加了股票需求量,抑制股价持续下跌。 这里科普一下,“绿鞋”得名,的确跟鞋有关。1963年,美国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IPO率先使用该机制,“绿鞋”机制从此闻名遐迩。 空口无凭,“绿鞋”机制保护下,股价究竟会怎么走?来回顾一下历史。 A股历史上,仅有3单IPO设置了“绿鞋”,分别是工商银行(2006年)、农业银行(2010年)和光大银行(2010年),均在上市30天内全额执行。 效果怎么样? 中泰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绿鞋”行使期内股价均表现良好,平均股价涨幅超过10%。 来看股价表现: 工商银行上市后30个交易日股价表现 来源:wind农业银行上市后30个交易日股价表现 来源:Wind 近期,全球最大IPO也可能引入“绿鞋”机制。 全世界规模最大,利润最丰厚的企业——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发布公告称,IPO价格定在每股32雷亚尔,为招股价范围30至32雷亚尔的上限,集资额为256亿美元。这将超过阿里巴巴2014年的250亿美元集资规模,成为历来最大IPO。 按照计划,沙特阿美将于12月11日在沙特的利雅得证券交易所(Tadawul)正式挂牌上市。有消息称,沙特阿美可能还会行使15%的“绿鞋”选项,令其最高IPO募资额升至294亿美元,进一步巩固全球最大IPO的地位。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表明,所有商品(股票在新股发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是否平衡,取决于定价是否合理。因此,是否需要通过“绿鞋”机制调整新股发行数量,其实在于新股定价是否准确反映投资者的认购需求。
12月3日晚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01658)(下称“邮储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公告》显示,该行已完成A股IPO缴款工作,网下缴款认购金额共约70.7亿元,占网下发行总规模高达99.5%,此缴款率创今年以来A股市场化询价发行项目新高。此外,根据公告显示,不仅机构参与阵容强大,6家战略配售基金、社保基金组合、央企基金齐亮相。同时,网下申购缴款率创今年以来A股市场化发行项目新高。邮储银行凭借着良好的基本面及成长潜力获得机构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一、邮储银行A股发行缴款完成,机构看好长期投资价值。 1、投资者阵容强大,机构认可度高。 公告显示,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及南方基金等六大战略配售基金顶格参与战略配售且均已完成缴款。同时,该六大基金公司的其他产品也踊跃参与发行,共计247支产品参与网下配售并全部足额缴款。参与本次发行的“嘉实金融精选”基金、年化收益率位居市场前列的“汇添富价值精选”明星基金,均长期看好零售银行概念股。邮储银行差异化的零售战略定位和长期优异的投资价值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众多企业年金、养老金、职业年金计划纷纷获配。此外,太平资管、太平洋资管、阳光资管、泰康资管、华泰资管、人保资管等保险系下的资管公司,安信证券、东方证券等证券公司,北京西城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地方国有投资平台等也均纷纷现身。各类知名机构云集,投资者阵容强大,体现了对邮储银行未来成长前景及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 2、长线投资者坚定看好,网下认购缴款率高达99.5%。 根据公告,邮储银行已于12月2日完成A股IPO缴款工作,网下缴款认购金额共约70.7亿元,占网下发行总规模高达99.5%,创今年以来A股市场化发行项目新高。邮储银行A股发行申购的圆满成功再次证明,拥抱价值投资,回归市场本源,具备良好基本面的上市公司必将会成为市场“宠儿”。 二、独具特色的发行方案,平抑市场波动。 邮储银行股东、邮储银行和董事、高管都出具了稳定股价的承诺。根据A股招股说明书披露,在上市后三年内,若邮储银行A股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财报每股净资产,则触发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引入“绿鞋”机制,稳定股价。新股发行后30天之内,如果股价出现低于发行价的情况,将有43亿的“绿鞋”资金入场。在A股历史上,仅有工行、农行、光大等三单在发行过程中为了应对市场波动,引入“绿鞋”,这三家发行人在“绿鞋”行使期内股价均表现良好,后市稳定期内,股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三、邮储银行是资产配置的理想“压舱石” 1、估值具备提升空间 银行板块当前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截至2019年11月29日,银行板块整体PB仅为0.83倍,远低于沪深300成分股,当前银行PB处于2015年以来的20%-30%分位数,板块处于低估区间。从个股走势来看,同样具有明显零售特点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PB分别为1.62倍、1.11倍,而邮储银行PB为1.00倍。 从每股净资产增长的角度来看,邮储银行5.50元/股对标是6月30日的每股净资产5.49元,邮储银行三季度末的每股净资产已经增长到了5.71元,年底还将进一步增厚。因此,估值具备提升空间。 2、未来成长潜力大 邮储银行2019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543.44亿元,同比增长了16.33%,实现营业收入2105.58亿元,同比增幅为7.14%,ROE同比升109个基点。此外,邮储银行分红比例从2016年的15%已经进一步提高到2018年度的 30%,已经达到了领先同业的平均水平,对应的股息率水平接近4.5%,邮储银行拥有大行的股息率,同时还兼具股份行和中小行的成长性。 3、核心资产仍是资金配置首选 从北上资金配置来看,大金融依旧是外资最看好的核心资产。11月26日,是今年MSCI扩容的最后一个窗口期,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243.63亿元,创单日净流入额历史新高。从尾市大单成交名单看,国有行及部分优质股份行、城商行龙头均赫然在列。由此可见外资对国内大金融佼佼者的高度关注。同时,根据历史经验,岁末年初由于险资、银行理财等长线资金会做新一年的资产配置计划,低估值、板块增量资金将较多,近期的连续回调也为布局银行板块提供进场机会。作为内资上市银行当中低估值、高分红,极具稀缺性的邮储银行,其后期表现值得期待。 邮储银行H股表现超同业平均,该行在H股资本市场一直都表现不错。从今年年初开始,可比上市银行H股股价仅上涨0.07%,而邮储银行上涨30.84%。半年报披露以来,同业可比上市银行平均PB估值下跌1.58%,邮储银行则上涨超过13%。根据高盛对邮储银行港股(01658)2020至2021年的评级预测,邮储银行A股相较发行价格具备明显的溢价空间。
华为债火了!近百亿资金疯抢,利率堪比央企!任正非:为啥不差钱还发债 备受关注的华为首次国内发债有结果了。据悉,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2日-23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3年期中期票据发行利率为3.48%,全场认购倍数为3.08倍,换言之,30亿元的债券有高达近百亿资金认购。 华为债低利率发行获3.08倍认购 华为果然是华为!媲美大国企的AAA评级,一扫民企发债难问题,30亿元的债券不够近百亿意向资金瓜分,发行利率也低至3.48%,与一流优质国企无异,此前华为债券发行的利率区间约定为3.30%-3.90%,最终价格低于区间中位数。 此次发债的期限为3年,发行日期是2019年10月22日,分销日期是10月22日至24日,缴款日期为10月24日,上市日期为10月25日,兑付日期为2022年10月24日,还款付息方式是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这只是近期华为发债的首期产品。根据两家承销行推荐华为发行中期票据的函,工行推荐华为注册发行中票不超过200亿元,建行推荐其注册发行100亿元,总计规模300亿元。前两期总计60亿元中期票据,发行期限均为3年,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和债项评级均为AAA。 “华为的这个债现在是网红债,”有债券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发行利率都快赶上国开债啦。”该基金经理分析,以30亿债券的体量,还能够获得超3倍的认购,无论是定价还是认购比例都显示出市场对企业的高度认可。他分析,从华为企业角度来看,这个发债价格也的确是合理的。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这笔债券是不是一次好投资就是另一回事了。他认为,由于定价太低,因此投资者将很难通过资本利得赚到更高收益。“反正我没有参与,因为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利润空间了。” 该基金经理分析,从华为的规划来看,他们准备发行300亿债券,首期的市场关注度可能是最高的,也可能是最缺乏收益空间的,后期随着华为继续发行,不排除会产生更好的投资空间。 华为首次国内借钱引发高度关注 这是华为第一次在境内债券市场“借钱”,在此之前,华为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主要集中在境外,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华为应付债券余额为307.82亿元。 此次华为发债尤其被外界所津津乐道的是华为自身的财务状况,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华为净资产为2454亿元,总资产为7057亿元。资产负债率方面,华为常年保持在65%左右。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的账面现金情况,截止2019年6月末,华为货币资金为2497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656亿元,增幅超过35%。 据募集说明书显示,这60亿“借款”的用途均为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发债原因在于预计公司各项业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资金支持也将进一步增加。 此前,任正非对华为首次在境内发债300亿做出详细回应,他解释: 第一,关于发债这个事情,开始我并不知道。发债完了之后,看到外面有新闻,我才打电话问我们资管部门的人,说为什么要发债。他说我们必须在最好的情况下发债,增强这个社会的了解和信任,不能到困难再发债。 第二,发债的成本是低的,如果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投资,这个成本太高了,分红太高了,融资才4%的成本,应该低得多,他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正常采取融资这个方式呢? 第三,过去我们主要是在西方银行融资,现在西方银行融资的管道慢慢地不是和通畅了,我们就改换在国内银行融资,试试看。因为国内过去的银行利息点比较高,我们现在试试看这个东西,最终融资是300亿、200亿?现在我还不是很清楚,反正他们愿意发多少债他们就发多少债。我们的资金比较宽裕,我们宽裕到这个钱多了,我们就希望能对这些大学、科研机构、标准组织,多给一些支持,支持世界的发展,不能狭隘地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 市场惊叹之下的民企融资困境 华为的低利率融资之所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除了华为公司自身品牌原因外,也与民营企业的发债困境相关。当前债券市场环境下,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与发债难度在总体上显著高于国有企业。 有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华为此次发债的成绩可能是一个普通央企或者好一点的国企就可以达到的,之所以华为发债的成绩引发市场惊叹主要是因为华为是民营企业。随着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等各类问题增多,现在民营企业发债的利率区间特别大,发债普遍面临困难。“一些不错的民企发个10%的利率,还是没有人来买,需要到处去找各类资金来。” 根据联合资信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国有企业所发主要信用债(短融、超短融、企业债、中期票据、公司债、私募债)的期数和规模分别为3205期、35938.155亿元,在总发行期数和总发行规模中的占比分别为 88.78%和91.35%,环比和同比均有所增加。 与之相反的是,2019年上半年,民营企业所发债券的期数和规模占比分别为7.56%和5.19%,环比和同比均有所减少。 联合资信分析,信用结构化分层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分化;第二,民营企业杠杆水平持续上升;第三,民企融资成本偏高;第四,中低评级主体净融资额下降;第五,民营企业信用级别上调减少,下调增多。业内认为,民企债券违约增多导致有部分机构对于民企债券“一刀切”,转而追捧国企或者城投债,导致信用市场结构分层。
业内预计浙商银行发行市盈率或高于同行 或延后三周发行 下半年的最强打新周已从昨日开启。 数据显示,10月21日至10月25日的一周之内,将有16只新股陆续开放申购,包括14只科创板新股、1只沪市主板新股和1只创业板新股;其中昊海生科周一已完成申购。 从募资规模来看,据证券时报记者初步统计,14家科创板的预计募集资金为125.35亿元(以募投项目投资金额测算);主板新股中,浙商银行(601916)本次预计募资126亿元;17家新股合计募资金额将逾250亿元,这多少引起市场对于新股发行短期是否将分流二级市场资金的担忧。 但业内人士指出,上述担忧大可不必,原因在于按此前多家银行推迟首发申购的经验,浙商银行本次发行市盈率或也将高于银行业可比水平,最后或按规定推迟3周才发行。 有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时报记者称:“这个现象很正常,很多银行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现在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根据行业平均市盈率来定价的,但大部分银行的PB却是破净的。若银行新股按照监管规定来定价,发行价按要求应该定在静态PB一倍以上,因此市盈率很容易就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个也可以说是制度或者定价上的约束所造成。” 事实上,银行推迟首发申购已非首例。根据银行股IPO规定,每股发行价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此前上市的青岛银行、紫金银行、成都银行、无锡银行、江苏银行以及江阴银行均因同样的原因延期发行。这些银行推迟发行原因均是银行新股发行市盈率高于所属行业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 需要注意的是,如浙商银行按预估的4.94元(即今年二季度末的每股净资产)的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将达9.22倍,超过所属中证行业的平均静态市盈率(最近一月),便有可能会出现推迟发行。 而对于近期科创板加快发行是否会对A股资金产生分流的担忧,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当前科创板融资规模不大,占A股资金规模较小,另外,科创板优质企业会吸引新的投资者参与,新增资金有望入场。
央行票据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 2019年10月11日 2019年10月7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了研究报告《巨大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与市场功能》[1],在附录《回笼流动性操作和对货币市场的支持:中国案例》[2]中对2002-2011年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回笼大量外汇流入带来的过剩流动性的做法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发行央行票据还对增加短期高等级债券供给、完善短端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以及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2-2011年,中国外贸出口和外商投资持续增长,国际收支顺差不断扩大,外汇持续大量流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被动扩大,外汇储备快速累积。为避免银行体系流动性过于宽松导致通胀升温,人民银行创设并发行中央银行票据,配合法定准备金工具回笼过剩流动性。央行票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发行规律,每周二、四定期滚动发行,有助于形成连续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二是市场化发行,发行价格由招投标随行就市确定;三是期限较短,以1年期以内期限品种为主,在当时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初期短期工具不足的情况下,为市场提供了合适的短期限流动性管理工具。随着央行票据发行量逐步增加,其在回笼流动性、为市场提供短期金融工具等方面的作用渐渐得到各界认同,发行规模、市场存量和二级市场交易量也稳步攀升,2008年余额曾超过4.5万亿元。2013年以来随着外汇形势的改变以及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央行票据完成了其阶段性历史使命,暂时退出了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票据的创设发行在外汇大量流入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石多鸟”的操作效果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也有观点认为,人民银行应效仿发达国家央行,通过买卖国债进行流动性管理。事实上,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卖国债都是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并无绝对孰优孰劣。中国与发达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不同,金融体系的主体更是存在较大差异,盲目照搬国外经验容易导致“水土不服”。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美联储曾有效仿中国等国央行发行“美联储证券”的构想,以避免准备金规模过度增加,但由于法律的限制只得作罢。 美联储是典型的以国债作为主要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央行。在危机发生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端的国债和负债端的现钞发行量均占到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9成左右,且两者基本相等。主要原因在于,美联储负责发行现钞,现钞作为信用货币,其偿付能力须由政府信用背书,而美联储并不具有政府信用,因此必须通过购买美国国债为现钞发行提供政府信用担保,故其国债持有量与现钞发行量基本相等。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决定了其适合通过买卖国债吞吐流动性。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通过4轮QE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向市场投放了大量流动性。在资产负债表上,其资产端的国债和MBS、负债端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迅速增加,而现钞发行量增长则相对平稳。这也造成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和负债方的“错配”,即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不仅要为现钞提供信用担保,还要为银行存款准备金付息提供收入来源。2017年美联储启动了缩表计划,并将于今年逐步退出,之后计划保持国债余额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直到现钞发行量自然增长至与之持平,恢复危机前的资产负债结构。 人民银行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银行,现金发行以国家掌握的物资为基础(外汇储备的本质是国际物资),无需通过购买国债担保现钞的信用。此外,与美国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不同,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所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了和银行之间的关系,资产端以国家掌握的国际物资(外汇储备)和对银行的债权为主,负债端则以对银行的债务(包括央票、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等)和现金为主。在外汇快速流入的时期,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外汇储备和负债方的超额准备金快速增加。如果效仿发达国家央行卖出国债回笼流动性需要央行持有充足的国债,考虑到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国债占比很小,如果通过在市场购买国债开展操作,则一买一卖对市场流动性实际影响为零。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将部分超额准备金“冻结”成法定准备金;另一种方法即是发行央行票据“置换”银行过剩的超额准备金。这两种方法既不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总量,也不改变债务的主体,只改变了负债方结构,所以不会带来资产负债“错配”。相较之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外生性强,成本低;央行票据则由于发行方式完全市场化,可以非常好地实现准备金变化在银行体系的分配,不会引发准备金在银行体系的大规模转移和相应的市场利率震荡,两者可以组合使用。 此外,央行直接向财政部购买国债再向市场卖出也可达到回笼流动性的效果,但这种方法有央行对财政透支之嫌,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政策成本过高,效果不如央行票据。 自2018年末以来,人民银行在香港直接面向离岸市场参与者发行央行票据,目前已滚动发行11期,建立了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的常态机制。在外部冲击不确定性加大、影响长期化的关键时期,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内的央行票据被激活,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定汇率预期等多个政策目标效果可期,未来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还可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