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告,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元基因,证券代码:837344)成功进入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 三元基因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131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2181万股,发行价格25元/股,发行市盈率52.15倍,新股募集资金总额28,275.00万元。本次公开发行成功引入北京霍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6名战略投资者,由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保荐机构。
据交易所公告,法本信息今日申购,顶格申购需配市值9万元;华旺科技今日申购,顶格申购需配市值20万元。振邦智能、吉大正元、润阳科技中签号出炉,投资者可缴款。天秦装备、一鸣食品公布网上中签率,网上发行中签率分别为0.0173%、0.0415%。 【新股提示】 申购:法本信息 华旺科技 上市:无 中签号:振邦智能 吉大正元 润阳科技 中签率:天秦装备 一鸣食品 缴款;振邦智能 吉大正元 润阳科技 【申购】 法本信息今日申购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9万元 据交易所公告,法本信息今日申购,本次公开发行股份32,370,000股,申购代码:300925,发行价格:20.08元/股,单一账户申购上限9,000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9万元。 【公司简介】 深圳市法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领先的软件技术服务提供商,成立于2006年,其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目前公司在香港设有子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设有分公司,在武汉、长沙、成都、西安、佛山等城市设立办公室,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并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外包(ITO)服务的提供商,主要为客户提供软件技术外包服务。 【主营业务】 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外包(ITO)服务,基于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结合客户的业务场景,为客户在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中的不同需求提供软件技术外包服务。 【筹集资金将用于的项目】 华旺科技今日申购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20万元 据交易所公告,华旺科技今日申购,本次公开发行股份50,966,700股,申购代码:707377,发行价格:18.63元/股,单一账户申购上限20,000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20万元。 【公司简介】 杭州华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西郊,是中国最早从事于生产和销售装饰原纸的企业。主要从事可印刷装饰原纸和素色装饰原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木浆的贸易业务。 【主营业务】 可印刷装饰原纸和素色装饰原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木浆的贸易业务。 【筹集资金将用于的项目】 【中签号及缴款】 振邦智能中签号出炉 中签号码共有49320个 据交易所公告,振邦智能公布网上中签结果。中签号码共有49320个,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500股振邦智能股票。 中签号码如下: 吉大正元中签号出炉 中签号码共有81180个 据交易所公告,吉大正元公布网上中签结果。中签号码共有81180个,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500股吉大正元股票。 中签号码如下: 润阳科技中签号出炉 中签号码共有24250个 据交易所公告,润阳科技公布网上中签结果。中签号码共有24250个,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500股浙江润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 中签号码如下: 【中签率】 天秦装备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173% 据交易所公告,天秦装备公布网上申购情况及中签率,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3,215,292户,有效申购股数为78,704,952,000股。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1,442.1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51.5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358.1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48.50%。回拨后本次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0172555851%。 一鸣食品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415% 据交易所公告,一鸣食品公布网上申购情况及中签率,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4,290,848户,有效申购股数为132,134,217,000股。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61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5,49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90%。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4154866%。
20年是结构性行情,21年的结构性行情更是演绎的淋漓尽致,让市场为之震惊不已,机构抱团行情未来如何演绎,还能延续多久,寄望于机构抱团戛然而止并不现实,但是目前已经接近临界点,其中蕴含的风险是很大的,目前作为机构抱团的消费股估值是历史上最高的,就是新能源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估值也是历史高位。 现在判断未来走势难在哪儿,机构抱团股价上涨的逻辑是机构抱团盈利丰厚带来的申购资金暴增,机构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而机构获得新增资金以后,并不会新开设热点,而是不断的加仓老的持股,推高仓位,新年以后,新基金发行依然火爆,主要集中于头部基金,而头部基金正是机构抱团的主力,所以基金可加仓资金依然富足,完全有能力维持股价的稳定。 回顾历史机构抱团无不与基金发行有关,股改以后,公募基金获得超常规发展,公募基金规模不断膨胀,机构通过抱团金融股和资源地产股,推动指数上扬,仅仅07年上半年偏股型基金发行就达到6000亿元,指数也达到了历史高位6124点,当时市场也是憧憬万点论和十年黄金牛市,但是因为证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基金发行逐渐萎缩,此后基金持仓市值一路下滑,基金话语权逐渐丧失,机构抱团的金融股和资源股也是一路下跌,开启了数年的熊市,指数一路跌到1640余点。 14年开始,机构抱团TMT科技股,投资逻辑是并购重组带来的外延扩张,上涨的逻辑与股改牛市一个道理,那就是爆款基金不断发行,基金出现短期的份额增长,出现了抱团盈利和基金申购的模式,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TMT类型产品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暴增,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爆款基金频发,50亿以上规模的偏股型基金发了50只,100亿以上了发了10只,到2015年6月,相比一年前的规模扩张了近一倍,达到3.3万亿份,市场也开始万点论和改革牛等各种浮躁的声音,但是随着管理层认识到杠杆牛和疯牛的危险,出现了一刀切的去杠杆,带来的螺旋式的下跌,市场流动性瞬间枯竭,最终需要证金公司进场注入流动性。 随着抱团中小盘科技股风险的暴露,18年开始基金开始新的一轮抱团核心资产的新赛道投资,先后出现了白酒、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新能源等细分行业的龙头个股牛市,其逻辑也是机构抱团盈利丰厚和申购基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去年上半年是泛科技股和部分医药生物股涨势更加凌厉,短短时间可以翻几倍,但是市场质疑不断增加,市场也出现过新能源、科技创新、半导体、云计算等泛科技之类的权益基金产品发行受阻的消息,但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的证实,从市场来看,泛科技类基金发行下半年是有所收敛的,部分泛科技类股票和医药生物类股票出现了闪崩和调整,腰斩的个股也有,下跌30-40%较为普遍,闪崩的原因复杂,从部分个股龙虎榜看,显然是机构卖出带来的交易拥堵造成的。最近媒体报道,消费类基金产品发行受阻。不过,经记者向知情人士核实,该传闻被否认,周五大消费类股票调整明显,市场还是受到惊吓,管理层不太可能明令叫停大消费类基金的发行,避免市场受到过多惊吓,带来非理性的波动,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基金发行会不会因为市场传言而真的减少,一旦基金没有获得足够的增量资金,上涨的逻辑就荡然无存,大消费也好新能源也好,维持目前的股价就不可能。 某几个统计了历史抱团持续时间,2007Q1-2010Q1 抱团金融 持续13个季度;2009Q3-2012Q3 第一次消费抱团 持续13个季度;2013Q1-2016Q1 抱团信息科技 持续13个季度;2016Q1-当前 第二次消费抱团 已经持续了13个季度;但如果从2017Q1算正式开始抱团,目前只持续了10个季度,可能是研报发布的滞后,按照2017年第一季度抱团,也已经进入了第十三个季度,如果历史数据有借鉴意义,本次机构抱团已经是进入临界点了,需要高度关注抱团股的抱团松动风险。 作为证券界四大报之一证券时报连续对机构抱团现象发表评论文章,这是一个很值得留意的信号,不可以忽视,主流媒体的观点往往昭示一种政策信号。 去年开始,各种牛市论铺天盖地,十年黄金牛市是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观点,万点论虽然没有见诸主流媒体,但还是有人提及,市场乐观情绪不断闪现,作为投资者,我个人认为机构抱团的大消费、新能源、部分医药股科技股调整临界点已经很近了,投资风险已经开始酝酿。 机构抱团最大问题是持股度集中,很容易造成交易拥堵,带来踩踏式出货的闪崩,现在要判断未来走势难度很大,在于机构抱团持股集中度很高,股价大跌不符合机构利益,何况机构尚有充足的资金,机构还是愿意维持股价的,拉升股价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小散户不能知道机构何时出货,没有必要去吃那一点多刺的鱼尾,大资金则是进出困难,没有必要挤在一起出掉筹码,选择分步离场可能是一个较好选择,没有必要大家一棵树上吊死。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昨天晚上突然传来消息,说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已经逐渐具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后,可以全面推行,全面注册制可归纳为三取消,三强化,三取消指的是,取消对发行价格节奏规模的行政管制,取消发审委,建立由交易所审核发行上市,向证监会注册生效的发行上市审核制,取消分版块设置发行条件,实行差异化上市条件。而三强化包括,强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强化发行人的诚信责任和中介机构的把关责任,强化事后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很多投资者都在星球的粉丝群里,问老齐该怎么看,全面注册制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呢? 首先,市场会出现进一步的分化,强者恒强在所难免,以前A股市场炒小炒差成风,是因为壳资源稀缺,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很多,而全面注册制之后,这种稀缺性就大大下降了,而且配合注册制的,一定是退市门槛大幅降低,一些垃圾股,绩差股,很容易踩雷。所以原来的炒作逻辑行不通了。未来市场资源,将向头部的20%股票集中,即便是牛市,绝大多数个股可能不涨,甚至下跌。 其次,更有利于基金抱团取暖,市场预期开始趋于一致,那么一些大家公认的好公司,可能会涨的很高很高,这一点在情绪驱动阶段,会得到明显的体现。但是,老齐要提醒一点,当一致性预期形成的时候,市场也就会产生一个明显的泡沫,这轮最后杀人最狠的,估计就是这些蓝筹股,价值股。可能我们也会出现一波,类似于美国漂亮50一样的行情。最后最代表中国经济的这些股票,给你跌个70-80%,也并不稀奇。 第三,有利于券商,因为全面注册制之后,交易量会更高大,而券商的投行业务也会更赚钱,但是业绩什么时候爆发出来,这个并不确定,券商的业绩模式,我们叫做看天吃饭,这个天就是股市,股市好,券商就好,业绩大增,股市不好,券商的估值就要重新考虑了,所以你在左侧的时候是根本算不明白的,一旦市场熊市,你发现券商跌起来根本就没底,也没有任何抓手,所以即便利好券商,我们还是建议,券商还是要放到右侧去追击。这样效率最高。 第四,全面注册制有利于估值的提升,也就是说有利于牛市的发展,注册制最早是从科创板开始的,我们发现科创板的公司质量跟创业板差不多,但是科创板一开始的估值比创业板高了一倍,这就是不同发行制度的差异,而当创业板也注册制之后,创业板也开始了上涨之路,去年4月底传出风声,当时创业板还在2000多点,6月下文件,8月正式开始执行,创业板现在已经是3100点了,也就是说注册制让创业板的估值提升了50%。 第五,很多人最担心的问题,全面注册制,会不会让IPO发行泛滥,最终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注册制跟审批制最大的区别在于,交易所的把控,把IPO的权力交给了市场,在牛市的时候IPO一定很多,但到了熊市,IPO会迅速减少,因为到时候,你让人家上,人家可能也不上了,拿不到一个好价格,我上市干什么呢?而且从全球来看,美国就是注册制,人家一年上市的跟退市的基本一边多,而我们审批制,每年上市的数量,要比美国多一倍还要多。所以审批制其实一点都没少发。哪年都得有两三百家,前两天普华永道做了个预测,预计2021年IPO数量可能会有所提高,到400多家,但是融资金额,基本上还是4500-4800亿,并不会比2020年多。主要是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京沪高铁(行情601816,诊股)这样的大家伙,将明显减少。这两家公司上市以来,就一直跌,跌了30%以上。 所以,综合来看,全面注册制是大势所趋,或者市场发行本该如此,一开始我们总强调中国特色,但最后发现,改来改去,又回到了国际惯例。老齐总说一句话,叫做明明河上有桥,非得要下水摸石头,最后出的问题,基本都是摸石头摸出来的,全面注册制的到来,会让整个市场的投资习惯发生明显的改变,甚至肉眼可见,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之前那种听消息炒股的思路,基本就没啥用了。市场会逐渐呈现指数化特征,机构会越来越抱团,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所以老齐在这里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再自己做股票了,你的投资胜算在大大降低,即便你非要做,也不应该超过总资产的20%,换句话说,你的8成资金,都应该通过基金,以资产配置的方式,放在市场里面。投资的机构化时代已经开启,早来的吃肉,晚来的可不是喝汤,而是被人家吃肉。
原标题:规模排名“硝烟四起” 基金公司头部效应显著 在2020年这个公募基金“大年”,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多只爆款基金的加持下,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持续“霸榜”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前三,南方基金和鹏华基金跻身非货规模前十,汇添富、广发、华夏、富国、博时、嘉实等今年非货规模增长超90%。仅前十家头部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就占据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的36.96%。对比来看,今年有17家中小基金公司没有新产品成立,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产品还面临募集失败和惨遭清盘的窘境。 权益类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市场上公募基金规模已达到18.43万亿元。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头部基金公司强者恒强,仅前十家头部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就占据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的36.96%。 2020年是基金发行的“大年”,也是权益类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的“大年”。按非货币基金规模统计,基金公司排名前十的榜单与去年相比出现“洗牌”,易方达、汇添富、广发、华夏、南方、富国、博时、嘉实、招商、鹏华十家基金公司入围。其中,南方基金和鹏华基金为新晋非货规模前十。此外,汇添富、广发、华夏、富国、博时、嘉实今年非货规模增长均超过90%。 爆款基金频出成为头部基金公司规模骤增的重要砝码。今年以来,共有40只新发基金首募规模超过百亿。其中,仅汇添富一家就占据10只,还有6只来自于易方达,鹏华、南方和华夏基金则各有3只。凭借不凡的权益基金发行业绩,汇添富一举进入基金公司规模前三。 Wind数据显示,茅炜、王博管理的南方成长先锋A、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A、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A、饶晓鹏管理的华安聚优精选,均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完成300亿元募集目标,不得不提前结束认购。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首发当天就有1371.04亿元资金认购,远远超过300亿元规模上限,最终配售比仅为21.88%。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银行、保险系大型基金公司今年的基金规模却大幅缩水。上海证券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2019年、2020年是权益类基金产品,特别是主动管理权益类产品的发行大年,在主动权益投资领域更为擅长的基金公司收获颇丰。银行系背景的基金公司,大部分更擅长固收类资产的投资,叠加今年债券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因此基金规模不约而同出现缩减。 市场两极分化 在公募基金规模一路高歌猛进,新发基金爆款频出的基金发行大年,仍有不少基金公司没有新成立的基金,也有不少基金面临募集失败或惨遭清盘的窘境。 分公司看,今年共有128家基金公司成立了新基金。按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145家基金公司计算,有17家基金公司2020年以来没有新成立的产品;此外,新成立数量在10只以上(含10只)的公司有44家,在有新基金成立的基金公司中,有84家今年以来新成立产品数量不足10只。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基金多达22只。2019年,募集失败的基金数量为20只。在梳理这些募集失败的基金后发现,它们多为中小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且以债券型和指数型基金居多。 除了新基金频频募集失败外,今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达153只。2019年全年,清盘基金数量为130只,这些清盘基金同样以债券型和指数型基金居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公募基金的发行盛况历史罕见,但除了爆款基金远远多于去年外,募集失败的产品数量也超过去年。在产品基数增大的情况下,说明市场两极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 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坦言,究其原因,基金能否发行成功以及发行规模的大小在很多时候取决于渠道。但在头部效应和明星基金经理效应愈发明显的今年,中小基金公司发行基金的难度倍增。“很多时候渠道给我们排的发行时间都是节假日前后,也是其他大中型基金公司不愿被安排的时间段。此外,对我们新发基金的发行时间、营销力度也不及其他大的基金公司。”上述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说。 上述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表示,基金公司头部效应越来越显著。头部基金公司不论在投研实力和营销渠道上均有优势,公司的整体运作处在产品业绩佳、知名度高易于销售、对于代销渠道议价能力强的良性循环中,该类头部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较难被超越。另一方面,中小型基金公司在新产品发行市场处于劣势,受限于管理规模,甚至很难进入大型代销机构的“白名单”。
中科微至是一家中国快递行业自动分拣系统的专业设备提供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高科技企业,提供支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只能物流装备综合解决方案。 中科微至此次发行总数为3300.00万股,网上初始发行数量为940.50万股,发行市盈率61.31倍。 申购代码:787211 申购价格:90.20元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9000股 申购数量:500股整数倍 所属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中签缴款日:2021-10-18 发行方式说明:本次发行将采用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和网上向持有上海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近日,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为旭辉今年发行的首支绿色债券颁发了“绿色金融发行后认证”证书,以肯定旭辉所发行的绿债在资金使用、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 作为香港政府指定的绿色金融认证机构,香港品质保证局在2018年正式推出“绿色金融认证计划”,为发行者的绿色金融债务工具提供第三方认证服务。计划旨在发掘绿色金融市场新机遇,推广绿色金融理念,并在全球推动环境友善投资。 此次香港品质保证局为旭辉颁发“绿色金融发行后认证”证书,也让旭辉成为首个获得该项认证的内地房地产企业。有分析认为,该认证有助提升旭辉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公信力及投资者信心,也进一步展示了旭辉推动绿色投资的决心,并有望吸引更多潜在绿色金融投资者。 今年7月,旭辉宣布成功发行一笔3亿美元5.25年期境外绿色债券,利率为5.95%;随后又在8月增发2亿美元,合计发行金额达到5亿美元。该债券是旭辉首次发行的境外绿色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绿色项目的研发、开发与运营。 旭辉的首笔绿债发行接连获得权威专业机构的好评。在标普今年10月的全球评级报告中,旭辉绿债获评E1最高评级,评分在全球房企中排名第三,在中国境内则排名第一。此外,在港交所今年12月成立的“可持续及绿色交易所”(STAGE)中,旭辉的首笔绿色债券也被收录在内,成为“绿色交易所”首批企业中唯一的中国内地房企。 除了绿色金融,旭辉在可持续发展的其他领域也有所建树。在今年7月首次发布ESG独立报告之后,旭辉于8月获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并在9月获得全球最大指数公司MSCI上调公司ESG评级至BB级。 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曾表示:“我们正面临一个更为波折不安的时代,衡量公司经营成功与否不仅只在于短期财报数字的增减,更重要的是公司可持续经营发展的潜力。”旭辉在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不断获得认可,表明公司已逐渐成为内房企业中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