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行业新闻与监管动态 重点包括:1)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明年一季度继续落实好原定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2)LPR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3)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市场表现 报告期内(2020/12/14-2020/12/27),银行板块整体下跌。其中,银行(申万)下跌1.33%,跑输沪深300指数4.45%。截至2020/12/25,银行板块PB(整体法、最新)为0.63倍,其中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PB估值分别为0.57倍、0.73倍、0.78倍、0.77倍,其中各类银行的估值水平较上期均有所回落。 报告期内(2020/12/14-2020/12/27),银行转债整体下跌。其中,光大转债(0.09%)、浦发转债(-0.25%)、中信转债(-0.57%)、无锡转债(-1.84%)、张行转债(-2.38%)、苏银转债(-2.72%)、苏农转债(-3.45 %)、江银转债(-3.59%)。转股溢价率方面,除苏农转债和苏银转债外,现存银行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上期有所上升。 同业存单 报告期内,同业存单总发行量及净融资额均有所下降。同业存单总发行量为7,608.10亿元,较上期减少4,698.10亿元;净融资额为-2,100.30亿元,较上期减少5,565.80亿元。分评级来看,A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80.1%;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15.7%;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3.3%。 就同业存单发行主体结构而言,报告期内,不同类型银行的实际发行额均有所下降。发行利率方面,不同类型银行的发行利率均有所下降。 就同业存单发行期限结构而言,报告期内,不同期限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额均较上期有所下降。发行利率方面,除3M同业存单外,其他期限的存单发行利率均较上周有所下降。 银行理财 报告期内,3-6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最多,其次是1-3个月期限产品,然后是6-12个月期限产品,其他期限理财产品数量则较少。预期年收益率方面,不同期限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有所分化。目前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限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分别为2.88%、3.78%、3.79%、3.83%、3.89%。 风险提示 权益市场走低的潜在可能性;监管政策发生不利变化。 报告正文 1、行业新闻 1.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明年一季度继续落实好原定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1)在此基础上适当延长政策期限,做到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由银行和企业自主协商确定。对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且期限不少于6个月地方法人银行,继续按贷款本金1%给予激励。 2)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期限由今年底适当延长。 3)对符合条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继续按贷款本金40%给予优惠资金支持。 2.近日国有大行开始集体对存量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启动调整:六大国有银行在各自官网相继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3.LPR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12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两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连续八个月保持不变。 4.北京银保监局批准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15亿元:增资后,该行注册资本由65亿元增至80亿元。 5.德意志银行成为首家获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在京法人外资银行。 6.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撰文称,要构建金融标准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聚焦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强化监管科技、合规科技等规范指南类行业标准,以开放和包容方式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 2、监管动态 1.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拟明确,除理财子公司、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未经金融监管部门许可,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直接或变相代理销售理财产品。 2.央行明确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有关事宜:要求承兑人应当于每月前10日内披露承兑信用信息,包括累计承兑发生额、承兑余额、累计逾期发生额、逾期余额等。 3、市场表现 报告期内(2020/12/14-2020/12/27),银行板块整体下跌。其中,银行(申万)下跌1.33%,跑输沪深300指数4.45%。上市银行中涨跌幅前五分别为杭州银行(行情600926,诊股)(2.97%)、郑州银行(行情002936,诊股)(0.79%)、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0.45%)、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0.09%)、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0.19%);涨跌幅后五分别是青岛银行(行情002948,诊股)(-4.12%)、苏州银行(行情002966,诊股)(-4.33%)、江阴银行(行情002807,诊股)(-4.48%)、成都银行(行情601838,诊股)(-4.83%)、西安银行(行情600928,诊股)(-5.53%)。 截至2020/12/25,银行板块PB(整体法、最新)为0.63倍,其中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PB估值分别为0.57倍、0.73倍、0.78倍、0.77倍,其中各类银行的估值水平较上期均有所回落。 报告期内(2020/12/14-2020/12/27),银行转债整体下跌。其中,光大转债(0.09%)、浦发转债(-0.25%)、中信转债(-0.57%)、无锡转债(-1.84%)、张行转债(-2.38%)、苏银转债(-2.72%)、苏农转债(-3.45 %)、江银转债(-3.59%)。 转股溢价率方面,除苏农转债和苏银转债外,现存银行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上期有所上升。截至2020/12/27,各银行转债转股溢价率、YTM分别为:张行转债(15.78%、-1.28%)、光大转债(19.53%、-5.68%)、苏农转债(22.86%、2.23%)、中信转债(44.76%、3.05%)、无锡转债(16.82%、-1.71%)、苏银转债(33.64%、2.50%)、江银转债(17.44%、1.05%)、浦发转债(52.96%、3.19%)。 4、行业数据跟踪 4.1 同业市场 报告期内(2020/12/14-2020/12/27),隔夜资金利率有所下行。截至2020年12月25日,1天/7天/1个月/3个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较12月11日分别变动-66.14BP、2.82BP、3.27BP、1.56BP;隔夜/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SHIBOR,较12月11日分别变动-63.80BP、-2.70BP、-1.00BP、-25.00BP、-29.00BP。 报告期内,同业存单总发行量及净融资额均有所下降。同业存单总发行量为7,608.10亿元,较上期减少4,698.10亿元;净融资额为-2,100.30亿元,较上期减少5,565.80亿元。分评级来看,A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80.1%;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15.7%;AA级发行总额占比为3.3%。 同业存单发行主体结构:报告期内,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额分别为1,282.30亿元、2,484.40亿元、2,675.20亿元、755.40亿元;较上期变动-153.10亿元、-2,282.70亿元、-2031.40亿元、-589.50亿元,不同类型银行的实际发行额均有所下降。 发行利率方面,不同类型银行的发行利率均有所下降。最新一周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同业存单发行票面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7736%、2.8966%、3.1822%、3.0906%。 同业存单发行期限结构:报告期内,1M、3M、6M、9M、1Y期限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额分别为1,160.90亿元、1,412.40亿元、2,038.20亿元、382.50亿元、2,247.30亿元;较上期分别变动-169.60亿元、-1,466.40亿元、-1,414.10亿元、-198.30亿元、-1,816.00亿元,不同期限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额均较上期有所下降。 发行利率方面,除3M同业存单外,其他期限的存单发行利率均较上周有所下降。最新一周1M、3M、6M、9M、1Y同业存单发行票面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6799%、3.1237%、2.9124%、3.1706%、3.0935%。 4.2 银行理财 报告期内,共发行理财产品1,918只,其中3-6个月期限产品最多,为669只;其次是1-3个月期限产品,为550只;然后是6-12个月期限产品,为401只;其他期限理财产品数量则较少。 预期年收益率方面,不同期限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有所分化。目前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限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分别为2.88%、3.78%、3.79%、3.83%、3.89%。 从发行类型来看,报告期内发行产品中,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98%,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占1%,保本固定型理财产品占1%。从预期收益率水平来看,报告期内发行产品预期收益率以3%-5%为主(除了未公布)。 报告期内,发行理财产品数量最多的银行为中国建设银行,对应发行数量为202只,市场占比为10.53%;其次是中国民生银行,对应发行数量为135只,市场占比为7.04%;然后是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和渤海银行,市场占比分别为4.80%、3.08%、2.87%。 4.3 企业融资 债券融资方面,报告期内企业债合计发行113.50亿元,较上期减少49.70亿元;最近一周企业债票面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为6.3168%,较上周有所上升。报告期公司债合计发行352.00亿元,较上期减少269.68亿元;最近一周公司债票面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为4.7425%,较上周有所上升。 股权融资方面,截至2020/11/30,11月份股权融资规模合计为1,672.14亿元,较整个10月份上升了62.75%。其中IPO、增发、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募集资金分别为286.68亿元、885.13亿元、58.00亿元、427.82亿元、14.50亿元。 风险提示:第一,权益市场走低的潜在可能性;第二,监管政策发生不利变化。
12月29日,中信建投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2日,中信建投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实际已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1亿股,每股发行价格35.21元,募集资金总额为38.84亿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3623.58万元(不含增值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8.48亿元。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已于12月28日在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毕登记托管手续。 本次发行的认购对象共计31名投资者,获配对象和获配股票的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募集资金用途,中信建投表示,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发行人资本金和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发行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发行人经营管理层根据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情况及募投项目的实际需求确定了各募投项目的资金安排:
征和工业(003033)申购代码003033,申购价格23.28,单一帐户申购上限8000股,申购数量500股整数倍。 征和工业申购指南>>> 【申购指南】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征和工业将于12月30日进行申购,股票代码003033,申购代码003033,网上发行818万股,发行价格23.28元/股,发行市盈率:22.99。发行事项数据发行事项数据股票代码003033股票简称征和工业申购代码003033上市地点深交所发行价(元/股)23.28发行市盈率22.99发行面值(元)1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亿元)4.12网上发行日期12月30日网下配售日期1月4日网上发行数量(万股)818.00网下配售数量(万股)1227.00老股转让数量0总发行数量(万股)2045申购数量上限(股)8000.00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万元)8网上中签率公告日12月31日市值确认日期T-2日(T:网上申购日)【公司简介】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农机链传动部件及车辆链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农机链系统部件、摩托车链传动系统及汽车链系统。征和工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链传动行业重点出口基地,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研发的部分主导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自成立以来,公司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制修订了1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先后获得57项国家专利。近年来,公司荣获了包括中国农机零部件龙头企业、第十五届全国质量奖鼓励奖、中国链传动行业骨干企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中国机械工业优质品牌、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专精特企业、首届青岛市市长质量奖等诸多重量级奖项,同时“征和”品牌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发行安排】序号发行安排日期1融资首次公告日2020-12-222网上路演公告日2020-12-283网上路演日2020-12-294网上中签率公告日2020-12-315网上中签率结果公告日2021-01-046市值确认日2020-12-28【最新最全打新手册】第一章市值篇,我到底具不具备申购新股的资格?问:我要持有多少资金?答:新的条例规定投资者在T-2日前的20个交易日持有日均1万元及以上的市价。问:以高澜股份(300499)(300499)为例,如果我在1月20日闭市之前持有市值20万元的深市股票,那么1月22日我能申购它吗?答:能,20日日均市值一万元,可以配1000股的申请额度。但是,如果20日之后还没购买,那么之后无论买多少都无法申购高澜股份。问:我持有沪市股票,且日均市值超过一万元,我能申购高澜股份吗?答:不可以。深市和沪市是分开的,持有沪市股票就只能申请购买沪市新股,深市同理。问:我还没有开通创业板,能申购创业板的新股吗?答:不可以。需要开通创业板之后才能进行创业板新股申购。问:我需要自己计算可申购新股的数量吗?答:不需要,申购时可查询到你可申购的额度。第二章申购篇,正式申购当日碰到的问题问:申购流程。答: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即使是在新的申购政策之下和往年买股票也是一样的。以高澜股份为例,在交易账户里填写股票代码300499,价格是固定的,买入量填写“最大可买”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沪市的申购代码和股票代码不一样,例如1月27日发行的东方时尚(603377)(603377),股票代码是603377,但是27日的申购代码却是732377。但是,深市的申购代码就是股票代码。问:如果我的申购额度是2000股,我可以在打新当日分两次申请吗?答:不可以,系统只支持你第一次的申请。建议投资者第一次下单就满额申购。问:我有好几个账户,可以每个账户都申购一点吗?答:不可以,使用多个账户申购新股,系统只承认第一笔申购为有效的,其余申购均无效。问:为了让我的市值高一点,我需要把股票都归拢到一个账户里吗?答:不需要,系统会自动核算所有账户的市值。问:我可以委托券商进行申购吗?答:不可以,需要投资者自己手动操作。第三章中签篇,我究竟“中奖”没有?问:怎么看中签结果?答:1、看配号。假如你申购一个创业板股5000股,起始配号是1309720,500股一个配号那么你的配号数量是10个。T+1日会公布摇签结果,接着就是用配号比对摇签的末几位数。2、刷交易软件。T+2日打开交易软件看一看,新股还在就是中签了,不在了就是没中。当然,T+1晚上也可以刷,如果你申购了5000股,账户里静静地躺着500或1000股,恭喜你,中了!总之,只要你账户里的数量小于你申购的数量,就肯定是中签了。第四章后续篇,我申购到新股了,什么时候交钱。问:T+2日公布中签结果,什么时候资金到位来得及?答:T+1日晚间就能查到中签结果,T+2日一大早也是可以查到结果的,请尽量赶早。问:T+2日公布中签结果如果是周日,怎么缴款啊?答:节假日不计算在内。问:说的是T+2日日终资金到账,我下班回家了再转账进去吧?答:万万不可。别忘了银证间系统16:00就关闭了,这之后是没有办法进行银证转账的。下午4点前,申购资金必须全部到位。问:T+2日当天卖出股票的钱可以用来交申购资金吗?答:可以。问:申购5000股,中了一个号,是交5000股的钱还是500股的钱?答:500股。问:我账户里有足额的钱,中签后还要操作吗?答:不用,会自动扣款。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修正案”),并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刑法修改,是继证券法修改完成后涉及资本市场的又一项重大立法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亲切关心和大力支持,表明了国家“零容忍”打击证券期货犯罪的坚定决心,对于切实提高证券违法成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推进注册制改革、保障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证券期货犯罪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犯罪成本低,发生了一些恶性财务造假案件,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危及市场秩序,制约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市场反映强烈。此次刑法修改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秩序为目标,与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相适应,和证券法修改相衔接,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等四类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罚力度。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修正案大幅强化了对上述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对于欺诈发行,修正案将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并将对个人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5%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对单位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5%提高至20%-1倍。对于信息披露造假,修正案将相关责任人员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罚金数额由2万元-20万元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20万元的上限限制。 ――强化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刑事责任追究。实践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往往在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案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修正案强化了对这类主体的责任追究,明确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以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等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 ――压实保荐人等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责。保荐人等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其勤勉尽责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修正案明确将保荐人作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犯罪主体,适用该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人员在证券发行、重大资产交易活动中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明确适用更高一档的刑期,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 ――与证券法修订保持有效衔接。一方面,将存托凭证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纳入欺诈发行犯罪的规制范围,为将来打击欺诈发行存托凭证和其他证券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借鉴新证券法规定,针对市场中出现的新的操纵情形,进一步明确对“幌骗交易操纵”、“蛊惑交易操纵”、“抢帽子操纵”等新型操纵市场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下一步,证监会将以认真贯彻落实刑法修正案(十一)为契机,推动加快修改完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加强刑法修正案(十一)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化与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坚持“零容忍”打击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各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提高违法成本,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全力保障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主要观点 往年专项债发行什么节奏? 2015-2018年,额度年初下达,发行最早自4月开始,一季度是新增专项债发行的空白期。2019-2020年,额度前一年下达,发行年初即开始。2019年一季度专项债净融资6660亿(1月1412亿,2月1667亿,3月3582亿);2020年一季度专项债净融资近1.1万亿(1月7148亿,2月2350亿,3月1329亿)。 2021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可能依何节奏? 首先,何时开始发?预计自2月始。截至目前,2021年专项债额度尚无下达信息,但早在9月份就已经有不少省份开始准备2021年专项债项目储备工作,并于11月开始申报,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专项债部分额度仍有望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年初提前下达。但由于下达时间较晚,政府专项债大概率将缺席2021年1月的发行市场,自2月开始发行。 其次,一季度发多少?预计约1万亿。自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开始,2019、2020年一季度专项债净融资额度均占全年新增额度的30%左右。在政策力度不急转弯的基调下,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专项债新增限额在3.7万亿左右,则Q1净融资额应在1.05万亿上下。 最后,月度节奏可能如何安排?1月空窗,2月春节,3月可能是净融资高峰。就春节影响对专项债发行的干扰来看,2021年春节为2月12日,春节7天假期也全部落在2月,类似2019年,但在1月发行空窗的背景下,2月发行或适当提速,净融资3500亿。余下7000亿留待3月发行,3月或成为2021年第一个净融资高峰。 社融增速对应会如何变化? 假如明年1月专项债缺席,预计高基数之下社融增速开年或快速回落至13%左右,仅政府债券一项就拖累社融增速0.3-0.4个百分点。 我们假设一般债发行节奏与专项债一致,同样缺席1月发行。而国债则假设赤字规模与2020年相当,参照历史季节性,1月净融资或不及500亿。因此,1月政府债券融资或在500亿以内,对比2020年1月7600亿,少增约7000亿。 对利率有何影响? 如专项债缺席1月发行,将大大减小明年1月利率债的供给压力,因此从现在开始到一月下旬这个窗口期内,成为了债市冬天里的“一米阳光”,存在波段机会。但我们并不认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的机会将借此提前到来,2021年的债市很难有趋势性机会。 就流动性层面,除了看利率债供给,还要看央行的政策配合,跨年之后,预计1月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力度也将对应减小。并且一季度末还有可能面临专项债的第一个净融资高峰。就基本面,我们预计即便排除低基数效应,工业增加值同比也还在高位筑顶,而PPI同比上行压力将在二月后(油价低基数)快速显现,工业部门名义经济增速还在抬升阶段,长端利率仍有上行风险。2021年我们认为10y国债利率在3~3.5%之间震荡概率较大,低位也很难向下突破3.0%。 每周经济观察 需求端,本周汽车销售偏强,地产成交跳升,但螺纹表观消费进入淡季。生产端,水泥价格回落,螺纹继续去库,价格保持上行。消费价格方面,需求仍旺盛于供给,猪肉、蔬菜价格继续上涨。资金市场,央行跨年呵护流动性,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行。地方债发行上,广西推出新资本补充工具,专项债补充资本金年内发不完。贸易方面,12月中旬港口吞吐量显著改善,运价指数继续上涨。因英国变异新冠病毒,海外风险情绪大幅波动,汇率呈震荡走势,国际油价也小幅收跌。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调整,财政部与央行统计口径差别 报告正文 一 如果专项债缺席,一月社融怎么看? (一)往年专项债发行什么节奏? 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需经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审批,财政部下达新增额度至地方后,才可以开始发行新增一般债和新增专项债。 2015-2018年,额度年初下达,发行最早自4月开始。 2015-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包括新增一般债及新增专项债)均随两会审议的地方预算草案确认。因此,额度下达是3月份,发行则至少要自4月开始,一季度是新增专项债发行的空白期。 2019-2020年,额度前一年下达,发行年初即开始。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可以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 2018年12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这1.39万亿占2018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2.18万亿的64%,占2019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3.08万亿的45%。 2019年11月29日,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占2019年新增限额的32.5%,占2020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的21%。额外的是,2020年2月,为保证地方在疫情下顺利开展经济建设工作,在两会明确全年额度前,国务院再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 得益于额度的提前下达,2019-2020年专项债发行自年初即开始。2019年一季度专项债净融资6660亿(1月1412亿,2月1667亿,3月3582亿);2020年一季度专项债净融资近1.1万亿(1月7148亿,2月2350亿,3月1329亿)。 (二)2021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可能依何节奏? 首先,何时开始发?预计自2月始。截至目前,2021年专项债额度尚无下达信息,但早在9月份就已经有不少省份开始准备2021年专项债项目储备工作,并于11月开始申报,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专项债部分额度仍有望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年初提前下达。但由于下达时间较晚,政府专项债大概率将缺席2021年1月的发行市场,自2月开始发行。 其次,一季度发多少?预计约1万亿。自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开始,2019、2020年一季度专项债净融资额度均占全年新增额度的30%左右。在政策力度不急转弯的基调下,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专项债新增限额在3.7万亿左右,则Q1净融资额应在1.05万亿上下。 最后,月度节奏可能如何安排?1月空窗,2月春节,3月可能是净融资高峰。就春节影响对专项债发行的干扰来看,2019年春节月2月净融资1666亿,占Q1净融资额25%。2020年春节月1月净融资7150亿,占Q1净融资额66%,但该次高额发行则纯属“战疫”的一个特例。2021年春节为2月12日,春节7天假期也全部落在2月,类似2019年,但在1月发行空窗的背景下,2月发行或适当提速,净融资3500亿。余下7000亿留待3月发行,3月或成为2021年第一个净融资高峰。 (三)社融增速对应会如何变化? 假如明年1月专项债缺席,预计高基数之下社融增速开年或快速回落至13%左右,仅政府债券一项就拖累社融增速0.3-0.4个百分点。 在上文对专项债发行节奏的猜想下,对于一般债我们假设发行节奏与专项债一致,同样缺席1月发行。而国债则假设赤字规模与2020年相当,参照历史季节性,1月净融资或不及500亿。因此,1月政府债券融资或在500亿以内,对比2020年1月的7600亿,少增约7000亿。 (四)对利率有何影响? 如专项债缺席1月发行,将大大减小明年1月利率债的供给压力,因此从现在开始到一月下旬这个窗口期内,成为了债市冬天里的“一米阳光”,存在波段机会。但我们并不认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的机会将借此提前到来,2021年的债市很难有趋势性机会。 就流动性层面,除了看利率债供给,还要看央行的政策配合,跨年之后,预计1月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力度也将对应减小。并且一季度末还有可能面临专项债的第一个净融资高峰。就基本面,我们预计即便排除基数,工业增加值同比也还在高位筑顶,而PPI同比上行压力将在二月后(油价低基数)快速显现,工业部门名义经济增速还在抬升阶段,长端利率仍有上行风险。2021年我们认为10y国债利率在3~3.5%之间震荡概率较大,低位也很难向下突破3.0%。 二 每周经济观察 (一)需求:汽车零售偏强,地产成交跳升 需求端,汽车截止至12月20日,当月销售同比为24.8%,11月为5.1%,10月为11.2%,9月为13.2%,8月为9.5%。12月20日当周,日均零售同比为 33%。地产成交方面,本周周一至周五,三十大中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为25.2%,上周为6.9%,上上周为11.7%。月度视角看,12月截止至25日,三十大中城市累计成交面积同比为9%,11月为7.3%,10月为9%。地产成交仍在高位。土地供应偏弱,11月100大中城市住宅类土地供应面积为同比为-12.6%。12月前三周,供应面积为1279万平,去年同期为2267万平。土地溢价率偏弱,12月20日为10.01%,12月13日为13.21%,12月06日为9.24%。螺纹表观消费进入淡季。12月24日当周为372万吨,12月18日为377万吨。 (二)生产:水泥价格回落,螺纹价格继续上行 生产端,水泥价格开始回落。12月25日当周,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下跌 0.2%,华东区域上涨0.2%,中南、西南区域分别下跌0.4%、1.9%。螺纹产量继续下行(近两周可能受到限电影响),12月24日降至346万吨。库存方面,继续去库中,本周螺纹钢去库25万吨,上周去库28万吨。截止至12月24日,厂库+社库合计为586万吨,去年年底是524万吨。价格方面,螺纹钢继续上行,HRB400 20mm上海12月25日价格为4460元/吨,12月18日为4380元/吨,12月11日为4200元/吨。汽车批发数据,12月20日当周同比为3%,12月13日当周为7%,以周度数据计算的月度同比看,12月截止至20日为5.4%,11月为8.8%,10月为8.5%,9月为9.2%,8月为5.9%。 (三)通胀:猪肉、蔬菜价格继续上涨,水果价格小幅回落 双节临近,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温,需求仍旺盛于供给,猪肉、蔬菜价格继续上涨,水果价格小幅回调。截至12月25日,菜篮子价格200指数收于131.45,较上周环比上涨1.19%。冬季供给受限,蔬菜延续季节性上涨趋势,本周环比上涨2.02%;水果价格在上周4.2%的高涨幅后本周小幅回调,环比下跌0.65%。蔬菜价格已连续五周上涨,水果价格在连续七周上涨后小幅回落。本周,猪肉价格环比上涨0.66%,连续四周上涨,但本周涨幅已收窄至1%以内,消费旺季对需求端有很强支撑,供给方面,北方雨雪天气临近,猪瘟疫情扰动生猪产能,且养殖户压栏惜售的情绪高于南方。 另外,1228寒潮趋势明朗,这次寒潮大概率将全面碾压“双十二寒潮”,或为今冬迄今最强,可能触发“寒潮橙色预警”,2021年的元旦可能是九年来、甚至是十六年来最冷的元旦。 (四)资金:央行跨年呵护流动性,利率下行 截至本周五DR007收于2.1563%,DR001收于0.7609%,环比分别变化+4.26bps、-95.02bps。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2.6096%、3.0030%、3.1878%,较上周五分别变化-11.71bps、-10.7bps、-10.24bps。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3200亿资金,且于周一重启14天逆回购投放跨年资金,银行间资金宽松,隔夜利率一度达历史极低位,短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同时,海外疫情并不乐观,风险偏好或有回落,一定程度上利好债市,长端利率亦有回落。我们认为,“不急转弯”仅代表政策退出的节奏可能放缓,逐步退出仍然是大势所趋,跨年时点顺利度过后,央行继续呵护流动性的动机有可能减弱。同时基本面看,未来伴随海外财政刺激和疫苗接种落地,大宗商品价格或仍有上涨机会,而工业增加值依然筑顶震荡,我们对长端利率依然持谨慎态度。 (五)地方债:广西推出新资本补充工具,专项债补充资本金年内发不完 本周山西(153亿)、广西(118亿)、浙江(50亿)发行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其中广西首次由各市/县财政局向用款银行通过可转股协议存款补充用款银行资本金,相比间接入股更快提升银行资本充足率,转股之后可由其他一级资本转变为核心一级资本。本次广西118亿专项债分三期发行,期限均为10年,付息方式为每半年付息一次,其中一期第8-10年末等额偿还本金,二期第7-10年末等额偿还本金,三期第6-10年末等额偿还本金,分别用于3家城商行(11亿)、5家农商行(10.5亿)、5家农村合作银行(30.5亿)、8家农信社(66亿)补充资本金。偿债资金为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截至12月27日,已披露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金规模、尚未发行的还有四川(114亿)、陕西(46亿),下周尚未披露任何发行计划(应提前5个工作日披露),意味着2000亿专项债补充资本金年内发不完。 (六)出口:12月中旬港口吞吐量显著改善,运价指数继续上涨 本周CRB现货指数同比+9.94%,工业原料价格指数同比+12.6%,增速继续维持高位;BDI指数同比+22.69%,本周增速大幅提升;本周国内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整体仍在加速提升,其中综合指数、美东航线指数、欧洲航线指数环比增速分别录得6%、-2%、13%;上海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降幅进一步收窄,同比增速-2.11%。 根据中港协数据,12月中旬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9.8%,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11.9%,较前值明显提速。大宗商品贸易方面,12月中旬重点港口原油吞吐量同比+2.8%,增速进一步回升;重点港口金属矿石吞吐量同比-8.1%,降幅较前期有所收窄。 (七)汇率:海外风险情绪大幅波动,汇率呈震荡走势 本周人民币汇率在6.53-6.55 附近、美元指数在90 附近震荡。本周海外风险情绪大幅波动,周一因英国发现变异病毒并提高部分地区风险等级至最高级别,导致英镑大幅贬值、风险资产承压下跌;周二美国国会达成9000 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又再度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周五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后贸易协议,英镑出现大幅上行;受此影响,美元指数本周在90 附近震荡;而CFETS 则小幅回升,带来人民币中间价走势相对稳定,在6.53-6.55附近震荡。 (八)油价:欧洲疫情再复发,国际油价小幅下跌 欧洲疫情引发对能源需求前景的担忧,国际油价小幅下跌。英国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伦敦疫情告急,欧洲实行更严格的疫情封锁措施,多国发布禁令限制英国航班入境。IPE布油期货结算价收于51.3美元/桶,本周下跌0.39%;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于48.23美元/桶,本周下跌0.27%。 上周,全美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小幅减少,美国汽油表观需求持续疲软。12月18日当周,全美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减少约56.2万桶,环比下降0.1%;美国汽油表观需求约898.97万桶/周,同比去年下降10%。 本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12月中旬主要石化制品价格回调。国内成品油方面,汽油价格收于6118元/吨,本周下跌0.3%;柴油价格收于5595元/吨,本周下跌0.5%。其他石化制品方面,12月中旬,苯乙烯、聚丙烯、石油苯价格分别下跌9.4%、1.3%和0.7%,聚氯乙烯价格小幅上涨0.2%。
摘要: 策略展望: 展望明年1月,政府债券供给压力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平衡压力大概率有所缓解,在不考虑央行投放的情况下,我们预估明年1月银行体系资金缺口较今年同期有所改善。 此外,我们认为明年1月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预计较此前有所减弱,总体来看银行负债压力会有所缓解;在高层的关注之下微观信用风险应该不会进一步暴露,但需要关注在未来信用事件冲击逐步消退后央行是否还会继续提供流动性支持。 展望明年1月央行操作,一方面货币政策重心在于宏观稳杠杆,不会出现2017-2018年那样显著去杠杆的情况;另一方面,央行预计继续精准增量投放,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春节前1月可能出现季节性流动性紧张的时间段,央行仍会精准投放MLF和OMO进行对冲(就像12月这样),流动性整体保持紧平衡(不会简单收紧,当然也很难有明显放松),DR007继续围绕7天OMO利率波动,CD利率则是贴近MLF利率波动。所以按照当前所呈现的市场利率短端,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保持平衡,考虑精准导向与灵活适度的基调,并不具备被进一步下行空间,逻辑上存在向政策利率中枢回归的可能,所以要注意未来宏观变化中短端的变化,资金面预计继续紧平衡,不以松喜,不以紧悲。 至于长端利率,政策利率给出的安全边际较为明确,同时下限也依然存在,建议弱化交易,继续以票息为主参与年初配置。 市场点评与展望:春节前相对宽松的资金面能够持续吗? 12月资金利率较11月明显下行,隔夜利率盘中最低时曾跌破0.4%[1],接近利率走廊下限0.35%;同业存单利率也在向MLF利率靠拢,债市迎来了阶段性修复。不过,市场依旧担心央行是否会继续呵护银行间流动性,目前相对宽松的资金面能否持续,特别是在明年初宏观指标面临高增长的环境下。本报告将对此进行分析解答。 1.1.12月资金面为何明显宽松? (1)央行积极呵护资金面 MLF:一方面,央行于11月30日超预期地投放了2000亿元MLF(按照央行今年来操作习惯MLF操作主要集中在月中);另一方面,12月央行继续增量投放了3500亿元MLF。 逆回购:12月下旬央行再度重启14天逆回购(上一次是在9月底),旨在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整体来看,今年12月央行流动性净投放虽仍不及过往两年,但积极程度超乎市场预期,央行对资金面的积极呵护一方面符合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保持银行间流动性“不缺不溢”的表述,也有利于缓解银行结构性负债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信用事件冲击的应对。 (2)信用事件冲击影响仍在,央行从总量流动性进行对冲 11月10日,永煤发生实质性违约,对流动性和债市直接形成冲击。当下永煤事件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二级市场上信用利差仍没有收窄的迹象,一级市场上推迟和发行失败的信用债规模较11月有显著下降,但仍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特定地区(如河南)信用债发行仍面临困难。这说明信用事件冲击虽然在消退,但市场影响依旧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12月央行继续在流动性方面提供支持应该也有应对信用事件影响的原因,以维持系统性风险底线。 (3)央行呵护之下银行结构性负债压力有所缓解 结构性存款方面,11月结构性存款压降规模为4807亿左右,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推算12月降幅预计在1.06万亿左右[2],与今年6、10月压降规模相当(此前仅有这两个月压降规模超1万亿),再加上年末本来就是结构性存款压降大月,因而12月结构性存款压降对银行负债压力影响估计并不小。 同业存单方面,12月存单到期规模较大,所以银行主动负债压力并不低,至少不比11月低,但是12月同业存单发行和净融资规模较11月仍有所增长。另外,11月以来同业存单利率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同业存单利率开始下降并向MLF利率靠拢,部分国有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接近甚至低于MLF利率2.95%。 在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依旧较大的情况之下,12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又较大,结果整体主动负债成本有所下降,存单发行利率也开始下行,我们认为这主要还是央行增量投放MLF的结果。 1.2.1月银行体系资金变化情况 回顾近10年历史,2013、2015和2018年的春节假期主要集中在2月中下旬,而当年1月资金面均比12月要更加宽松,照此简单推算明年1月资金面能够维持当前的宽松状态。 进一步地,我们将从货币发行(包含现金走款和银行库存现金)、财政存款、外汇占款和银行缴准四方面分析1月银行体系资金变化情况。 (1)货币发行(包含现金走款和银行库存现金) 从季节性变化来看,1、2月货币发行规模受春节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春节假期当月的货币发行(特别是现金走款)规模会出现明显增长,下个月则会出现明显回落。明年春节假期在2月中旬,因而1月货币发行规模应该相对较小,结合2015和2018年的经验(这两年春节假期也在2月中下旬),我们判断1月货币发行规模大约在4000亿元左右。 (2)财政存款 与货币发行类似,财政存款在年初也表现出季节性特征,即春节假期当月财政存款相对较低,下个月则有所反弹。明年春节假期在2月中旬,仅从季节性来判断明年1月财政存款规模应该较今年同期要高。 不过,前几年因为地方债发行前置情况也会引起年初财政存款的波动,具体仍要结合政府债券供给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团队前期报告《2021年利率债供给压力如何?》我们分析如下。 国债: 目前2021年一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仍未公布,因而我们主要从季节性特征来分析。回顾历史可以发现,2017-2020年1月: 国债发行规模相对平稳,基本在1400-1850亿之间(均值约为1650亿)。其中,附息国债发行规模在1000-1300亿之间,贴现国债发行规模在400-650亿之间。 净融资规模不大,最高值为700亿元,最低值接近-1200亿元; 从到期结构来看,1月贴现国债到期规模也稳定550亿附近,而附息国债到期规模变化较大。 总结来看,过往几年1月附息国债发行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并不与到期规模直接相关;而贴现国债发行和到期规模波动均不大,两者差额绝对值基本在100-150亿之间。 明年1月国债整体到期规模较大,贴现国债到期1407亿元(较过往多增850亿),附息国债到期501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约2700亿)。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预计明年1月附息国债发行规模为过往几年最高值1300亿,贴现国债发行规模随着到期规模而上升,预计为1500亿,两者合计2800亿,净融资为-3600亿(较过往水平大幅降低)。 地方债: 明年初地方债的发行主要与提前下达的额度有关,2018年及之前由于没有提前下达额度,因而地方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均为0。考虑到目前提前下达额度尚未公布,进度和节奏上明显慢于去年,这可能意味着明年1月提前批地方债发行的规模较今年更低,整体发行节奏后移。 另外,2020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3]强调均衡发行节奏,同时明确财政部将会对此组织协调。明年稳增长压力预计小于今年,地方债发行也没有那么迫切,因而预计明年1月地方债供给压力会有所改善。 由于1月份基本没有地方债到期,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明年1月新增地方债发行/净融资规模处于过去两年之间(2019、2020年分别为4180和7850亿元),加上最近刚下达的新一批再融资债额度可能有一部分会放到1月发行,那么合计地方债发行/净融资规模约为5000亿元左右,当然具体还要取决于新增地方债提前下达额度的时间和规模。 合计来看,我们预计明年1月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为7800亿元,净融资1400亿元,均较今年同期有所下降;结合季节性特征我们判断明年1月财政存款规模超过1万亿。 (3)外汇占款 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都走在世界前列,并且美元相对弱势,因而9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走强,12月基本处于6.5-6.6的区间内,短期内来看大概率依旧能够保持强势,不会出现明显贬值。 另外,最近几个月我国出口情况连续超市场预期,带来经常项目大幅顺差。 因此,我们预计明年1月外汇占款会有小幅提升,结合历史表现来看增幅应该在100亿元以内。 此外,市场还关心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是否会引发货币政策进行应对。回顾最近几个月央行相关操作和表态,我们认为央行为了应对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问题而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 最近几个月央行在不同场合中提到“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同时强调“不进行外汇市场常态化干预”。此前央行将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下调至零以及“逆周期因素”的淡出使用可能主要还是以预期引导为主,实际上并未改变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未来除非市场预期变化导致汇率和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否则我们预计央行也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 此外,对于内外平衡央行强调“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我为主,市场化的汇率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如果央行过多干预升值则货币政策可能需要被动宽松,这显然不符合当前货币政策的取向。 (4)银行缴准 11月社融增速(13.6%)确认出现拐点,贷款增速也在继续下降,12月预计可能持平或有小幅下降,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展望明年1月,受到高基数以及稳增长诉求减弱的影响,我们预计1月社融信贷增速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银行资产负债平衡压力和缴准压力预计会有所缓解。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央行投放的情况下,我们预估明年1月银行体系资金缺口大概会在1.4万亿元左右,较今年同期有所改善。 1.3. 春节前还有哪些需要关注? 1.3.1. 年初银行结构性负债压力如何? 结构性存款方面,今年6月份监管部门明确要求部分结构性存款增速较快、规模较高的股份制银行于今年年底前将规模压降至上年末的三分之二[4]。不过,当前监管部门对于明年结构性存款规模并无明确要求,虽然明年严监管的态势可能会持续,但目前来看明年1月结构性存款压降要求至少不会大幅提升。 另外,从季节性特征来看,1月结构性存款规模通常会有环比增长(虽然在严监管下明年1月增幅可能相对较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银行结构性负债压力。 同业存单方面,明年1月份同业存单到期规模明显高于前两年同期,这意味着到时同业存单到期续发压力仍存。 商业银行债券(包括普通债、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方面,明年1月到期规模明显小于季节性,不过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提到要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而最近几个月商业银行债的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因而明年1月商业银行债的发行和补资本情况仍值得关注。 综合来看,明年1月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预计有所减弱,商业银行债续发压力也不大,不过同业存单到期规模依旧不小,综合判断银行负债压力可能有所缓解,不过具体仍要看监管的态度。 1.3.2 信用风险是否会进一步蔓延? 虽然永煤事件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央行对此也有通过投放流动性进行积极应对,但实际上信用利差仍没有收窄的迹象,推迟和发行失败的信用债规模依旧不小,市场担忧信用风险会不会进一步蔓延。 对此,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明确要“完善债券市场法制”,表明高层高度关注。 12月24日,央行也表示要“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完善债券市场法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债券市场法制建设中的问题为导向,推动完善债券市场法律体系,全面提升债券市场法治水平,对债券市场违法行为零容忍,不断夯实债券市场信用基础,助力债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6]。 12月25日,国务院吹风会中陈雨露副行长也强调:“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总体上是稳定的,近期出现了极少数的发债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违约事件,引发了债券市场的一些波动。目前,已经恢复了稳定,投资者也在趋于理性。客观来看,既然是债券市场,债券违约是债市发展当中打破刚性兑付的一种现象,通过违约数据检验,实际上可以形成债券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是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信用建设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高度警惕违约企业发生虚假信息披露,或者是欺诈发行甚至是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行为对社会环境、对金融市场的信用质量都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可能是因为12月信用事件的负面影响仍存在,央行才会在总量流动性上提供支持,以维持系统性风险底线。如果未来信用事件冲击逐步消退,二级信用利差收窄以及信用债一级发行情况改善,央行是否还会积极地提供流动性支持仍需继续关注。 1.3.3. 财政支出力度值得关注 从数据上看,今年12月有2000亿左右的新增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发行,另外还有新下达的一批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此外仍有较大规模国债净融资,因而今年12月政府债券供给压力/净融资规模实际上强于季节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月的年内剩余赤字额度(含1万亿特别国债,下同)明显高于往年(实际赤字仍未公布),而一般来说政府基本都会赶在年底前用完当年额度(不然可能会影响下一年额度申请)。虽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年内赤字目标没有达成的情况,但主要集中在2014年及之前,2015年之后全年实际赤字均大于目标赤字,并且实际赤字超过赤字目标的部分也在逐年提升。 因此,由于目前12月财政支出数据仍未公布,因此我们只能做一个简单的判断: 如果按照过往几年的经验,今年12月年内剩余赤字不仅会用完,并且可能会像过往几年一样有超出,那么今年12月财政支出力度可能有所加大,进而为银行体系补充了流动性。 11月基建投资增速虽然有小幅上行,但仍不及市场预期,这可能与地方项目储备不足、专项债资金未能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关,在此影响之下如果今年12月确实没有用完年内剩余赤字额度,那么实际上财政支出力度可能并不强。 事实究竟如何仍需进一步关注未来公布的数据。 1.4. 1月央行操作展望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性依然是稳健,总体要求是“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 宏观稳杠杆。疫情之后宏观杠杆率大幅攀升,市场一度担忧明年会重复2017年政策大幅收紧去杠杆的局面。本次会议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宏观杠杆率预计只是控制升幅而不是绝对压降。 央行继续精准增量投放,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展望未来,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易纲行长文章《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7]以及央行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均提到要“继续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并且表示会根据宏观形势和市场需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春节前1月可能出现季节性流动性紧张的时间段,央行仍会精准投放MLF和OMO进行对冲(就像12月这样),流动性整体保持紧平衡(不会简单收紧,当然也很难有明显放松),DR007继续围绕7天OMO利率波动,CD利率则是贴近MLF利率波动。 1.5. 小结 展望明年1月,政府债券供给压力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平衡压力大概率有所缓解,在不考虑央行投放的情况下,我们预估明年1月银行体系资金缺口大概会在1.4万亿元左右,较今年同期有所改善。 此外,我们认为明年1月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预计较此前有所减弱,总体来看银行负债压力会有所缓解;在高层的关注之下微观信用风险应该不会进一步暴露,但需要关注在未来信用事件冲击逐步消退后央行是否还会继续提供流动性支持。 展望明年1月央行操作,一方面货币政策重心在于宏观稳杠杆,不会出现2017-2018年那样显著去杠杆的情况;另一方面,央行预计继续精准增量投放,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春节前1月可能出现季节性流动性紧张的时间段,央行仍会精准投放MLF和OMO进行对冲(就像12月这样),流动性整体保持紧平衡(不会简单收紧,当然也很难有明显放松),DR007继续围绕7天OMO利率波动,CD利率则是贴近MLF利率波动。所以按照当前所呈现的市场利率短端,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保持平衡,考虑精准导向与灵活适度的基调,并不具备被进一步下行空间,逻辑上存在向政策利率中枢回归的可能,所以要注意未来宏观变化中短端的变化,资金面预计继续紧平衡,不以松喜,不以紧悲。 至于长端利率,政策利率给出的安全边际较为明确,同时下限也依然存在,建议弱化交易,继续以票息为主参与年初配置。 1.6. 市场点评:年末资金面持续宽松,长债收益率显著下行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投放3200亿元,资金面持续宽松。周一,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公开市场开展1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逆回购到期200亿元,净投放900亿元;周二,央行开展12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 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逆回购到期100亿元,实现公开市场净投放1200亿元,资金面宽松;周三,央行开展1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时 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资金面持续宽松宽松;周四,央行开展了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300亿元,资金面保持宽松;周五,央行停止14天期逆回购操作,开展了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200亿元。 受宽松资金面,国际避险情绪升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影响,本周长债收益率显著下行。周一,受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不急转弯”及英国新冠病毒变异等因素影响,长债收益率明显下行;周二,资金面持续宽松,黑色系大宗商品回落,长债收益率保持下行;周三,央行继续千亿投放,长债收益率继续下行;周四,债券市场回归谨慎,长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周五,隔夜利率保持低位,资金面维持宽松,市场情绪较高,长债收益率显著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