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交通分论坛云上召开,腾讯发布了重磅升级后的智慧交通战略——“We Transport”,将从建设、管理、营运和服务四个具体环节发力,助力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未来交通。 “面向未来交通的全生命周期,腾讯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自身的数字技术能力,让交通基建具备感知能力、实现智慧决策的管理方式、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体验,加速传统交通发展模式走向基于数据与科技的新型智慧交通。”腾讯副总裁钟翔平表示,腾讯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成为智能交通产业的共建者。从整体交通战略布局入手,以开放协同的理念,积极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推动交通产业的智慧升级。 过去几年,腾讯持续深耕交通各个细分领域,从乘车码到城市公共交通,从自动驾驶、5G车路协同、交通大数据到城市交通管理,以及从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航空到城际交通运营等方面,都在持续性输出行业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打造了标杆案例。而此次全面升级发布的We Transport布局,正是在此基础上,面向整个交通行业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同时,面向交通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在会上腾讯启动了智慧交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并发布《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 腾讯We Transport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未来交通 随着新基建加速布局,智慧交通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智慧交通的发展重点聚焦三个问题,解决用户出行的痛点、保障出行安全、提升出行效率,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腾讯智慧交通“WeTransport”业务版图,将提供云端大脑和数字底座,连接人、车、路、网、云,助力实现智慧城市的科学规划和治理、智慧交通的高效运营与管理、民生出行的舒适体验。 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表示,未来交通将是以人为中心的,将车、路、云、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交通生命体。腾讯将通过端边云的协同,实现全域感知;实时建立物理世界的映射空间,达到全息孪生;搭建数字交通大脑,实现全局优化;通过覆盖超10亿用户的APP,让交通服务全民触达。 基于此,腾讯提出了平台即孪生、数据即治理、智联即服务、生态即共创等未来交通四大理念,并从创新交通建设、数字交通管理、城市交通营运和交通出行服务等四个具体场景中,提供以人为中心的交通行业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助力未来交通具备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能力。 在创新交通建设方面:腾讯将在智慧道路、交通大数据中心、智能网联先导区建设等主要场景,以交通新基建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手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用户美好出行,助力打造更好的交通软硬件基础设施。 在数字交通管理方面:腾讯将在交通综合监控和指挥、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综合智能缓堵整治等场景中持续发力,基于腾讯丰富的交通大数据生态,让用户出行更安全、更便捷;让货物运输更高效、更经济。 在城市交通营运方面:腾讯将在智慧园区,城市交通枢纽,公交、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航空、港口等城际交通,智慧停车等重要场景,输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交通运营企业降本增效。 在交通出行服务方面:基于MaaS等综合出行服务,将让用户出行更绿色、更便捷、更愉悦。 同时,为了支撑以人为中心的交通行业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腾讯构建了强大的业务能力图谱,简单概括为5+5+3+3架构。即:包括大数据、AI、腾讯云、5G和GIS等在内的5大基础设施;包括V2X数据服务引擎、高精差分服务引擎、信息安全引擎、交通大数据引擎及城市级仿真引擎等在内的5大核心引擎;包括车路协同边缘计算平台,自动驾驶云平台及交通云控平台等在内3大能力平台,以及包括内容生态、社交生态、服务生态等在内的3大泛在生态。以此实现人、车、路、网、云的全链路服务。 施雪松表示,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核心都是服务于人,面向未来交通,腾讯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希望更好地服务用户,提高效能,不断提升用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基于腾讯的C端触点优势,可以将交通数据通路全面打通,帮助交通管理者和用户建立更强的连接,从而让交通信息全面触达亿万用户,增强服务能力。 全面整合优势能力 腾讯持续深耕交通产业 据悉,多年来腾讯在交通领域持续拓展与积累,发掘智慧交通潜在的数字化价值,为行业合作伙伴带来了诸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领域,基于边缘计算搭建的5G车路协同平台、交通云控平台以及V2X数据服务引擎,打通人、车、路、云数字闭环。目前,在北京首钢冬奥园区已经做了5G边缘计算的车路协同场景验证。同时在自动驾驶领域深度合作,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加速长沙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项目,助力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同时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腾讯乘车码已覆盖29个省份直辖市、包括北上广深等150多个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交通出行移动支付场景,用户数已超过1.5亿,腾讯实时公交已落地全国近70座城市,而且已经与广州地铁、北京一卡通、上海公共交通卡等全国重要交通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特别是腾讯与广州地铁联合推出的全国首个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穗腾OS”,助力地铁企业在数字化轨道交通、无人化运营管理、智能化运维控制、场景化应用服务等多个方面智慧升级。 此外,今年6月,腾讯与西安交通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西安公共交通领域的智慧大脑,全面推进西安智慧交通体系建设。7月,腾讯与交通部公路院联合发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推动交通大数据在交通产业发展中融合应用。随后联合交通部路网中心发布交通行业首个“高速公路数字化运营云平台”,助推高速公路智慧化运营。 “可以说,腾讯在城市交通运营管理、公共出行服务以及智慧高速、智慧停车、智慧航空、智慧港口等领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积累。“钟翔平表示,交通领域是新基建的主力军,为了迎接交通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腾讯将发挥自身所擅长的连接能力,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大交通领域的生态链,做好交通产业的共建者。 强化交通产业生态协同 共创未来交通新图景 据了解,在本次智慧交通论坛中,腾讯联合广州地铁、中国信科集团、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高新兴、海信、天安智联、金溢科技、世纪高通、镭神智能、海梁科技等交通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启了智慧交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将共同打造未来交通生态圈,实现交通产业的生态协同。 对此,施雪松表示,在新基建提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迈入新阶段。腾讯也将紧跟新基建的重大历史机遇,秉持开放协同的理念,携手合作伙伴一起,共系政府伙伴生态、共建商业合作生态、用户服务生态和产业协同生态等四大生态,共同建设交通新基建的智能底座,做好“交通强国”建设的智慧化助手。同时也希望更多交通企业加入“腾讯智慧交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与行业一起共创未来交通,共建本地生态,共享发展成果。 同时根据对未来交通布局和思考,在大会上腾讯还发布了《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白皮书从宏观背景、关键理念、能力架构、落地应用、生态合作等维度,全面阐释了腾讯理解的“数字互联、安全智能、高效贴心”的未来交通,以及“智联世界、美好出行”的愿景使命。 “我们正在经历能源、信息技术革命,城市变得越来越智慧,交通出行作为城市运转的‘神经网络’,也正在迎接智慧化升级。”钟翔平表示,面对不断增长的用户量和服务需求,利用数字化技术、新基建的手段,对传统基建进行智慧化升级,提升管理精度、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可以让交通、出行产业释放出更大价值。
在新基建加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成为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兵家必争之地”。“以人为中心”成为腾讯首次公布的智慧交通战略We Transport的核心理念。在10日召开的2020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副总裁钟翔平首次对新战略进行解读,同时联合广州地铁、中国信科集团、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高新兴、海信、天安智联、金溢科技、世纪高通、镭神智能、海梁科技等交通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启动智慧交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 从产业互联网版图来看,交通行业对于腾讯并不陌生。目前,腾讯在北京首钢冬奥园区做了5G边缘计算的车路协同场景验证;在自动驾驶领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长沙加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项目,助力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今年6月,腾讯与西安交通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西安公共交通领域的智慧大脑,全面推进西安智慧交通体系建设。7月,腾讯与交通部公路院联合发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推动交通大数据在交通产业发展中融合应用;随后又联合交通部路网中心发布交通行业首个“高速公路数字化运营云平台”,助推高速公路智慧化运营。 “可以说,腾讯在城市交通运营管理、公共出行服务以及智慧高速、智慧停车、智慧航空、智慧港口等领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积累。”钟翔平表示,最新发布的We Transport战略,就是在此基础上面向整个交通行业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智慧交通一直在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势必要与人相关,这是新战略“以人为中心”的根本原因,也是腾讯区别于其他平台的主张。 他进一步表示,智慧交通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发展也不均衡,因此新战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考虑到地区差异。为此,腾讯构建了“5+5+3+3”的业务图谱架构:包括大数据、AI、腾讯云、5G和GIS等在内的5大基础设施;包括V2X数据服务引擎、高精差分服务引擎、信息安全引擎、交通大数据引擎及城市级仿真引擎等在内的5大核心引擎;包括车路协同边缘计算平台,自动驾驶云平台及交通云控平台等在内3大能力平台,以及包括内容生态、社交生态、服务生态等在内的3大泛在生态。 “腾讯具有贯穿交通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全流程的智慧化升级的能力,这是一个优势。”施雪松说,在整个交通新基建方向上,腾讯将围绕车、路、云、网,打造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的、动态的闭环解决方案。基于上述图谱架构,腾讯在输出解决方案时,可以根据各地对于智能网联、交通云控、自动驾驶等不同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服务,“生态战略”将成为腾讯智慧交通落地的重要手段。 10日,腾讯联合广州地铁、中国信科集团、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高新兴等交通产业链公司,共同开启了智慧交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通过打造未来交通生态圈,实现交通产业的生态协同。腾讯同期发布了《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从宏观背景、关键理念、能力架构、落地应用、生态合作等维度,全面阐释了腾讯理解的“数字互联、安全智能、高效贴心”的未来交通,以及“智联世界、美好出行”的愿景使命。 施雪松告诉记者,生态战略中一个很重要的点是“生态即本地”。腾讯将充分利用生态平台,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本地资源,输出技术能力帮助它们实现项目的落地,不排除通过“联合建设”“共同投资”等各种形式来加强合作。
证券时报记者 严翠 华为“9·15”芯片断供在即,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昨日开幕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上表示:“没有谁能够熄灭满天星光。” 余承东一语,正好回应了华为CEO任正非前不久走访国内多家高校时的发问:“如果有人拧熄了灯塔,我们怎么航行?” “打造一个生态非常难,但是我们的发展速度超出了预期,在180万开发者的支持下,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正在破茧而出快速发展。”据余承东介绍,在全球180万开发者的支持下,华为移动服务(HMS)生态迎来了高速增长:超过9.6万个应用集成HMSCore,华为应用市场(AppGallery)全球活跃用户达4.9亿,2020年1月至8月AppGallery应用分发量达2610亿,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破土而出。 华为鸿蒙2.0版本(HarmonyOS2.0)也正式亮相。“HarmonyOS将正式开源,从9月10日起,HarmonyOS将面向大屏、手表、车机等128KB~128MB终端设备开源,2021年4月将面向内存128MB~4GB终端设备开源,2021年10月以后将面向4GB以上所有设备开源。”余承东在会上表示,“‘鸿蒙’系统将在12月面向开发者推出手机版本。” 此外,华为基于安卓开发的操作系统更新版EMUI11也于华为开发者大会中正式发布,首批EMUI11Beta版升级机型包括P40、P40Pro等数十款产品。 华为取得这些进展意味着什么?仅仅是为了应对美国打击吗?或许不仅限于此。华为正在抢抓下一个物联网、移动终端的黄金十年,颠覆全球软件构架生态,而且华为打造的是更加开放的系统和生态。 “开放”在鸿蒙系统中也可见一斑。据华为介绍,鸿蒙OS是一个面向全球开源的操作系统,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和智能穿戴设备等,将这些设备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该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设计的,能兼容所有安卓App和所有Web应用。 “我们希望所有开发者一起团结起来,共赢终端产业下一个十年,共享分布式领先能力,共创全场景创新生态。”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在会上表示。 “每一位开发者,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之火。”余承东说。
9月10日,华为携鸿蒙操作系统2.0版本拉开了华为开发者大会的帷幕。 鸿蒙系统2.0有什么新功能?据介绍,鸿蒙系统1.0使得各种智能终端实现了快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以及资源共享,鸿蒙系统2.0将侧重华为软件生态建设,更注重跨设备、服务流转、极速直达、可视可说、隐私安全这五大特点,打通不同场景下智能设备的互通连接。 “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每一位开发者,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之火。”华为常务董事、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用这句话,回应了华为如何应对美国的制裁,并表示,“我们的发展速度超出了预期,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正在破茧而出、快速发展。” 以开放汇聚力量 据披露,华为手机上半年发货量突破1.05亿,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创下2558亿元的历史新高。尽管战绩不俗,但面对操作系统、芯片等可能“无以为继”的窘境,华为未来如何破局?如何持续增长? “汇聚全球开发者的力量,打造全场景生态。” 本次开发者大会给出了答案。华为宣布,鸿蒙系统将正式开源,2020年底首先对国内开发者发布针对智能手机的公测版本。华为还将把代码捐赠给中国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华为还将全面开放核心技术、软硬件能力,包括地图、搜索、支付、浏览、广告五大根服务引擎,以及业界领先的拍照能力、AR地图能力、通信传输能力、隐私安全保护能力等,全面赋能游戏、影音、娱乐、电商、社交等各领域开发者,共同打造用户喜爱的新一代创新应用。 明年华为智能手机全面支持鸿蒙系统 伴随着鸿蒙2.0的正式亮相与开源,余承东也宣布了华为的新决定,明年华为智能手机将全面支持鸿蒙系统。 EMUI 11用户将可率先获得鸿蒙系统生态带的创新体验。据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介绍,90%的华为智能手机可以升级至EMUI 11。 EMUI 11搭载了鸿蒙系统核心的分布式技术,不再局限于手机之间的交互,还能实现与运行鸿蒙系统的IoT设备的交互,给用户带来极速配网、极简交互和服务直达等耳目一新的全场景体验。 比如,手机调用大屏摄像头进行畅连视频通话,手机与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碰一碰无感联网,家电从“无屏”变“有屏”等等,在鸿蒙系统生态中,都可以轻松实现。 此外,鸿蒙系统2.0还将加入对第三方设备的支持。王成录透露,华为已经和美的、九阳和老板电器等初步达成合作,到2021年这三大品牌将会发布基于鸿蒙系统2.0打造的家电产品。 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正破茧而出 华为此次宣布开放的远不止鸿蒙系统的源代码。 HMSCore 5.0在此次大会上正式亮相。HMS即Huawei Mobile Services,与鸿蒙系统相辅相成,类似于谷歌的GMS移动服务。在现场的主题演讲中,余承东表示,过去一年时间里,HMS Core 5.0的开放能力从14个Kit(工具包)增长到56个kit(工具包),开放的API数量则从885个跃升至12981个,覆盖7大领域。 在全球180万开发者的支持下,HMS生态迎来了高速增长:超过9.6万个应用集成HMS Core,AppGallery全球活跃用户达4.9亿,2020年1月至8月AppGallery应用分发量达2610亿。 华为也积极做硬件生态的赋能者,通过Hilink连接更多IoT生态产品,让IoT开发变得更简单、更高效,同时也帮助合作伙伴在全球IoT(物联网)行业取得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华为Hilink已激活5000万生态用户,智慧生活APP装机量累计达4亿,全场景设备交互请求日均10亿次。华为HiCar平台则已与150余款车型达成合作。 除技术开放以外,华为还将在商业、运营领域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营销资源,多渠道品牌曝光和用户触达、优惠的开发者收入分成模式及广告资源扶持,加速为全球开发者拓展新的机遇。 “打造一个生态非常难,但是我们的发展速度超出了预期,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正在破茧而出、快速发展。”余承东说。
在新基建加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成为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兵家必争之地”。“以人为中心”成为腾讯首次公布的智慧交通战略WeTransport的核心理念。在10日召开的2020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副总裁钟翔平首次对新战略进行解读,同时联合广州地铁、中国信科集团、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高新兴、海信、天安智联、金溢科技、世纪高通、镭神智能、海梁科技等交通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启动智慧交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 从产业互联网版图来看,交通行业对于腾讯并不陌生。目前,腾讯在北京首钢冬奥园区做了5G边缘计算的车路协同场景验证;在自动驾驶领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长沙加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项目,助力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今年6月,腾讯与西安交通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西安公共交通领域的智慧大脑,全面推进西安智慧交通体系建设。7月,腾讯与交通部公路院联合发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推动交通大数据在交通产业发展中融合应用;随后又联合交通部路网中心发布交通行业首个“高速公路数字化运营云平台”,助推高速公路智慧化运营。 “可以说,腾讯在城市交通运营管理、公共出行服务以及智慧高速、智慧停车、智慧航空、智慧港口等领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积累。”钟翔平表示,最新发布的WeTransport战略,就是在此基础上面向整个交通行业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智慧交通一直在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势必要与人相关,这是新战略“以人为中心”的根本原因,也是腾讯区别于其他平台的主张。 他进一步表示,智慧交通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发展也不均衡,因此新战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考虑到地区差异。为此,腾讯构建了“5+5+3+3”的业务图谱架构:包括大数据、AI、腾讯云、5G和GIS等在内的5大基础设施;包括V2X数据服务引擎、高精差分服务引擎、信息安全引擎、交通大数据引擎及城市级仿真引擎等在内的5大核心引擎;包括车路协同边缘计算平台,自动驾驶云平台及交通云控平台等在内3大能力平台,以及包括内容生态、社交生态、服务生态等在内的3大泛在生态。 “腾讯具有贯穿交通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全流程的智慧化升级的能力,这是一个优势。”施雪松说,在整个交通新基建方向上,腾讯将围绕车、路、云、网,打造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的、动态的闭环解决方案。基于上述图谱架构,腾讯在输出解决方案时,可以根据各地对于智能网联、交通云控、自动驾驶等不同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服务,“生态战略”将成为腾讯智慧交通落地的重要手段。 10日,腾讯联合广州地铁、中国信科集团、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高新兴等交通产业链公司,共同开启了智慧交通生态合作伙伴计划,通过打造未来交通生态圈,实现交通产业的生态协同。腾讯同期发布了《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从宏观背景、关键理念、能力架构、落地应用、生态合作等维度,全面阐释了腾讯理解的“数字互联、安全智能、高效贴心”的未来交通,以及“智联世界、美好出行”的愿景使命。 施雪松告诉记者,生态战略中一个很重要的点是“生态即本地”。腾讯将充分利用生态平台,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本地资源,输出技术能力帮助它们实现项目的落地,不排除通过“联合建设”“共同投资”等各种形式来加强合作。
9月10日至12日,备受瞩目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Together)将在东莞松山湖举办。鸿蒙操作系统2.0、华为终端重要操作系统EMUI 11以及华为终端云服务HMS Core 5.0的神秘面纱都将在大会上揭开,会上还将发布PC、手表、耳机等华为全场景新品。 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何时上市?余承东有望在此次大会上有所回应。会议议程显示,华为常务董事、华为消费者业务CEO 余承东将在9月10日的发布会上作主题为“共建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慧生态 ”的演讲,并将在大会上发布鸿蒙操作系统2.0。该系统在各终端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何时正式上市问题,都是业界关注焦点,余承东的回应值得期待。据悉,2019年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目前鸿蒙操作系统已使用在华为以及荣耀的多款智慧屏上。 余承东此前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上称,“麒麟9000可能是最后一代华为麒麟高端5G芯片”,这使得麒麟9000也备受国人关注。9月3日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这款芯片并未现身,各界普遍预期,麒麟9000将亮相本届开发者大会。 在本次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将带来“连接无限可能-全场景终端软件发布”的主题演讲。他可能会带来华为终端重要操作系统——EMUI系统的最新版本EMUI 11。EMUI系统是华为基于Android(安卓)开发的情感化操作系统。据悉,华为下半年旗舰机型Mate40系列,将继续使用EMUI 11。 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将发表“HMS新沃土,让我们一起共舞”的主题演讲,透露华为HMS全球生态构建的最新进展。2020年1月,华为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了HMSCore4.0,开始构建HMS全球生态。通过HMSCore4.0的部署,华为集合了麒麟芯片空前的AI算力、鸿蒙系统先进的跨终端“全场景分布式”架构以及HMS云端服务的优势,在各种终端上实现对用户生活场景的全覆盖。7月,华为HMSCore迎来5.0版更新。 据华为在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分享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接入华为HMSCore的应用数量超过8.1万,同比增长88%,AppGallery上半年的开发者数量已经达到160万,同比增长76%。HMS可谓华为生态拼图的重中之重,无论使用安卓还是鸿蒙,HMS Core都将为华为全场景生态提供强大支撑。因此,进一步加强HMS生态的推广力度,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HMS生态应用开发,将是本次开发者大会的重要目标。 此外,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将发表“IOT 从解决方案向用户体验的进化”的主题演讲,带来华为Hilink生态构建方面的进展;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将发表“携手共进,HUAWEI RESEARCH 使能智慧未来”的主题演讲,将带来华为搜索及华为VR地图等方面的进展;华为消费者业务全球生态发展部总裁汪严旻将发表“新挑战,新机遇,新生态”的主题演讲。 9月10日晚,华为还将举行线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发布PC、手表、耳机等全场景新品。 据悉,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参会规模有所缩减,但本次大会仍吸引了500多家科技企业参会,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其中,梦网集团下属子公司梦网科技已宣布,将在9月11日的服务号分论坛上,面向全球发布其与华为联合重磅推出的华为服务号。
9月8日,环保工程板块大幅拉升。蒙草生态涨20.00%,在10:54分强势涨停。截至当日收盘,蒙草生态报5.58元,领涨环保板块。 今年二季度,蒙草生态加速产业布局,二季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7857.77万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实现6188.66万元,已超过2019年全年6095.57万元的利润。 作为一家科技型环保企业,蒙草生态拥有国内数据和规模较领先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构建有完善的种质资源产业链,打造出较为领先的生态大数据平台,成功修复草原、沙地、矿山、盐碱地等多种类型生态环境近3000万亩。近年来,蒙草生态积极拓展细分领域,孕育出草种业、快乐小草运动草、矿山生态修复等多家垂直细分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不断创造着新的增长极。 中国银河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上半年环保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162.76亿元,同比增长0.78%,实现净利润116.90亿元,同比减少4.94%。单季度来看,二季度企业营收与净利润无论同比环比均明显增长。当前政策支持力度不减,未来各地环保项目仍将加速释放,今年环保企业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