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记者从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森美”)获悉,其全资子公司成都卢博豪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日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简称ICP)。据悉,卢博豪斯是富森美家居新零售战略的主体公司,今年陆续上线了的富森美在线网上商城、直播等线上业务。富森美介绍,本次拿到的ICP加上此前获得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简称文网文),公司ICP和文网文等相关资质证件完备,已经完全具备了电商平台和网络直播的开展保障,将加速富森美家居新零售业务的开展。 记者注意到,进入2020年,富森美在数字化加线下场景的新零售工作上持续发力。今年4月,公司在成都召开的“新零售·直播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将打造家居网红直播基地,1000位直播达人打造计划正式出炉。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问“跟哪些网络红人或者明星在合作直播?”时曾表示,基于家居垂直行业的特点,富森美发展直播带货和网红经济的方式是:1、利用平台之上数千户品牌的触角,与各类网红合作,如5月底奥普家居&wuli设计姐(抖音700万+粉丝)相约富森美卖场;2、更重要的是,家居带货的本质是专业、方案和信任,所以公司的核心策略是培训和打造更多专业人士(导购、设计师等),用专业方式、实体场景、真实案例获取顾客信任,获取真实且更高转化的用户群。 此外,随着当前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为进一步提升品牌认知度、拓展流量,用更年轻的传播方式与新世代消费族群沟通,富森美已经与字节跳动(头条、抖音)等开展了广告、传播、内容、策划、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以“场景+直播”为抓手,提高获客能力。 “今年以来,富森美持续把线下场景、流量、用户运营能力与品牌运营全面结合,构建数字化运营管理中台,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连接,让‘获客-转化-留存-促活-裂变’环节更简单顺畅,打造全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家居体验中心。”富森美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从三个方向构建自身的新零售体系:一是重点发展“货找人”,通过卖场、社群、社交媒体、电商、自媒体等全域触达和转化用户;二是建立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新零售体系;三是进一步搜集和打通线下数据、订单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同时,进一步发力场景、社交和内容,深化私域流量建设,布局公域流量平台,而这一系列组合拳,将开启新零售在家居行业运作的新篇章。
扎根社区零售的小店,显然成了零售从业者的心头好,各路局中人拉开了新一轮的比拼大幕。 7月6日,盒马mini出走上海正式进驻北京,并宣布实现整体盈利。开临街档口,增加北京当地食品,仅从黄寺店就能看出盒马mini为融入“京味儿”煞费苦心。相较于盒马鲜生,盒马mini缩小了就餐区,高单价大海鲜改为价格更日常的海鲜。 实际上,盒马mini忙着为盒马鲜生做填空时,零售从业者掀起了新一轮的开店热浪,忙着填补社区零售的空白,本轮跑到上增加了国美、大润发、盒马,上一轮的苏宁、京东在布局社区零售上进来并无公开的大动作。两轮竞争叫板下来,谁能“C位出道”,将社区零售模式跑通,当前还未有人能立下判断。 连开两店 在上海跑了一年的盒马mini终于进京了。一进京,盒马mini便开出黄寺店和和平里店。记者在走访黄寺店发现,无论是门店选址还是商品结构,盒马mini呈现出明显的社区亲和力。 盒马mini黄寺店坐落在一条居民常经过的巷道,消费者经过时还能通过临街档口购买煎饼、卤味等。进入店内,打头阵的熟食区域包括面点、烘焙品、炸物、烤鸡和凉拌卤味,以外带为主,符合北京本地消费者的饮食喜好。 实际上,在北京市场还处于“试用期”的盒马mini,针对布局社区的特点,在盒马鲜生的基础上做了不少“加减法”。据北京盒马mini业务负责人李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盒马mini在选址上,硬性的核心条件就是一层、临街,具有一定的可视度和可达度,方便触碰到社区消费者;盒马鲜生中消费者接受度高的商品才会入选盒马mini,例如鱼肉蛋奶、即时商品。 将盒马鲜生与盒马mini仔细对比可见,盒马mini在临街一侧开设了对外的档口。经营模式细化到商品选品角度来看,社区消费者所需的以熟食为代表的即时商品的占比远高于盒马鲜生;盒马生鲜必备的大海鲜在盒马mini中面积有所缩减,保留了部分平价海鲜,每斤售价普遍不超过40元;门店就餐区面积也做了缩小,面积上的“权重”不及盒马鲜生。 同时,与动辄3000平方米、6000slu的盒马鲜生不同,盒马mini可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描述。李凌介绍,依托北京盒马鲜生的供应链,近800平方米盒马mini开店更灵活,用户也更聚焦,更适合“买菜回家”的场景,因此2000个SKU主要为社区消费商品。 “未来,盒马mini在北京市场还要跑一段时间,在北京做好差异化布局后才会加速开店。”在问及盒马mini在北京的布局计划时,盒马mini负责人煜夏透露出还不着急跑起来的想法。煜夏认为,因为盒马mini和盒马鲜生共用供应链,所以有能力独立运营,但各地区的市场存在差异,新模式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做好差异化布局。 数据显示,目前,盒马mini已经在上海、北京落地9家门店。开业三个月的门店每日销售额能达20万元,线上占比超过五成,每平方米的业绩产出是普通社区零售店的6倍以上。 小业态竞备赛 在超市业大店选址难、覆盖范围受限的情况之下,社区店成为巨头争先布局的目标。尤其是疫情发生之后,离消费者更近,复购率更高的社区消费场景,一直是老手和新人眼中的香饽饽。 为盘活社区存量市场,以及抢夺空白市场,零售商们开启了新一轮的竞备赛。就在前一天,大润发的社区型超市“小润发RT-mini”已经亮相开始测试。国美则在北京开出了首家社区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入京仅数月的叮咚买菜在6月公布计划,预计今年将在北京开设超过200家前置仓,仅两个月期间,叮咚买菜订单量增长超过两倍。 盒马mini进行前,就明确了“填空”的目标。在行业眼里,填空一方面指为盒马鲜生未能覆盖的市场做补充,另一方面则是与同行一起填补社区超市存在的空档。盒马mini项目负责人倪晓俊表示,目前北京的盒马鲜生门店已经达到了32家,因此盒马mini以1.5公里、30分钟配送半径,与大店进行配合填空。 在一至两年内,盒马鲜生与盒马mini会共同推进,来实现北京核心商圈和社区的全覆盖。对于五环外的人口密集的区域,盒马mini也会有落点的可能。煜夏强调:“如果物业和商圈的条件更为成熟,会优先落地盒马鲜生。因为盒马鲜生的场景和丰富性会更具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企业早已掀起过一轮开店潮,还是电商巨头“搅局”。 2019年5月,京东7FRESH新任操盘手王敬首次对外亮相时,就公布了要进驻社区的计划。当年12月,京东首家生鲜社区超市七鲜生活最终落地回龙观社区。 时间再往前推,2018年1月,苏宁在北京同时落地两家服务社区的苏宁小店,分别位于刘家窑桥东和西马厂。此后的数月里,苏宁频繁与地产商达成合作,就包含借力后者布局社区进行开店的意图。2018年底,永辉也高调推出社区新业态“永辉mini店”。 零售业专家胡春才表示,两波开店潮是企业布局的常规举动,不过也不排除在疫情影响下对开店进程的影响。“消费者一方面适应了线上买菜的模式,同时也对生鲜的卫生、安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排除盒马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于是选择加快脚步。” 供应链本地化门槛 行业巨头入局社区生鲜零售,在业内似乎已经波澜不惊。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回应道,要想在众多强者中C位出道,事实上只有简单两点,即本地的供应链能力能否跟上,以及是否接地气。 “能做到供应链本地化合格的入局者屈指可数,可以看到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通吃华南华北的玩家”。上述人士认为。 胡春才则认为,要想做好社区生鲜,需要达到三个目标,即商品新鲜、品质好、价格亲民。“现阶段来看,人们主要的生鲜消费渠道仍然是菜市场,包括生鲜领域发展靠前的上海,菜市场的购买占比也达到了60%左右,而北京的消费者前往菜市场购买的频次依然很高。因此,生鲜企业如果达不到这三个目标,就很难与菜市场竞争。” 在他看来,目前生鲜行业中,众多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上进行探索,并整合资源。然而,从上游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的供给模式,到下游消费端保证生鲜品质,目前还只是一个开局,行业内还未出现能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的玩家。“可以看到的是,像大润发、国美等企业开始试水社区门店,也是看重了这块市场。尽管线下零售与电商平台相比各有优缺点,但生鲜本身易损耗、非标品的特性为这个行业的入局者提供了很多可探索的机会。” 事实上,对于背靠盒马鲜生的盒马mini而言,到底将在北京生长为怎样的形态,依然还未成定数。 “虽然黄寺店和和平里店的商品结构、门店面积等相仿,但并不意味着未来北京新开的门店也会一模一样,最终还是会根据周围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倪晓俊说道,“不过,在面积上盒马mini仍会保持500平米以上,才能保证一个较好的商品丰富度。” 记者 赵述评 何倩/文 赵述评/摄
编辑 | 梁昌均 7月2日消息,据36氪报道,新零售生态企业KK集团已于近日完成最新一笔融资,由CMC资本领投,黑蚁资本、渶策资本和部分老股东跟投,融资额约为10亿人民币。KK集团官方对此表示:“不予置评”。 KK集团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是连续创业者吴悦宁,主营零食、美妆、个护、家居生活和时尚彩妆等零售业务。目前,该公司旗下拥有KK馆、KKV、THE COLORIST调色师三个品牌,并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了数百家线下门店。 此前3月,有媒体报道称KK集团管理层停工四处游走融资的消息,引发了零售圈和投资圈对其资金短缺的猜测。而在去年的3月和10月,该公司分别才完成两轮金额为4亿人民币和1亿美元的融资,加上此轮,该公司已融资六次,累计融资总额已达到23亿人民币左右。
7月2日,工商信息显示,叶晓丽已于6月30日卸任北京酒仙网新零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仙网新零售”)法定代表人,同时卸任经理和执行董事职务。 酒仙网新零售为原新三板公司酒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仙网”)全资子公司,也是酒仙网投资数额最高的子公司。叶晓丽通过酒仙网间接持有酒仙网新零售0.3013%的股份。 搜狐财经盘点发现,酒仙网新零售主要负责酒仙网线下门店的拓展业务,而根据地图搜索,目前酒仙网国际名酒城全国约有594家,与其2020年开店1万家的目标相差甚远。 公开资料显示,叶晓丽为酒仙网“元老级”人物,曾在2009年一手推动酒仙网上线,并担任酒仙网CEO,之后因为业绩亏损压力,于当年年底宣布辞职。 ▲叶晓丽 不过在2018年,叶晓丽重新回归酒仙网,开始担任酒仙网副总裁、酒仙网新零售经理等职务。 这也是酒仙网从垂直电商转型线上线下新零售的关键之年。 2017年底,酒仙网宣布进军新零售,随后其董事长郝鸿峰提出了未来5年内在全国扩张10000家酒仙网国际名酒城及50000家酒快到门店的目标。 作为酒仙网副总裁的叶晓丽,也曾在2018年初出席了酒仙网国际名酒城成都店的开业仪式。 酒仙网新零售承担的正是酒仙网线下门店的转型。 搜狐财经查询招聘平台发现,酒仙网新零售招聘的为销售运营经理、店铺督导等职位,负责加盟店招商、运营等工作。 ▲酒仙网国际名酒城 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转型,被酒仙网称为扭亏为盈的关键。 根据公开财报,创办以来酒仙网曾持续陷入亏损,2013-2016年上半年公司亏损额分别为3.09亿元、2.8亿元、2.51亿元和7155.48万元。 郝鸿峰对外公布,2018年酒仙网全年实现盈利8000万,2019年预计实现盈利2.5亿元,并表示盈利主要得益于新零售的转型。 按照开店计划,2020年,酒仙网国际名酒城将突破1万家。 搜狐财经以“酒仙网国际名酒城”为关键词在地图软件搜索,全国共有594个相关门店,其中山东以65家门店居首,其次为河南和北京,分别为63家和53家门店。 而“元老”叶晓丽的卸任,是否意味着酒仙网将进行更大的人事调整或架构变动? 搜狐财经搜索天眼查信息,目前叶晓丽仍担任副总裁及董事、酒快到壹号(北京)贸易有限公司经理、执行董事等职务。 而王文明已接替叶晓丽,成为酒仙网新零售的经理和执行董事。 王文明是北京酒仙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酒仙网团购业务。在2017年7月5日之前,王文明曾为酒仙网法定代表人。 对于叶晓丽离职原因、线下门店数量等,酒仙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不方便回应。
日前,完美日记第100家门店落户上海,该店总面积90.3㎡,包括卖场、体验吧、仓库等区域,其中体验区面积占70%以上。门店服务方面,消费者所有的购买流程都可在手机上完成,包括自由试妆、在手机端下单、通过完美日记公众号拿到取货二维码,离店时从收银台取货等。 从2019年1月,完美日记首家门店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到如今,完美日记用时17个月,将100家门店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47个城市。用户数据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完美日记全网粉丝数已超2500万。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新零售事业部总裁冯琪尧谈及新零售门店时表示:“美妆品类讲求‘望闻问切’——看得见、摸得到、易上手、拍得美。线下是我们触达消费者、和消费者沟通、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渠道。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才能撬动美妆新零售的新增长点。” 此前5月份有消息称,完美日记(Perfect Diary)与多家投行商讨IPO事宜,预计今年年底或2021年上半年挂牌上市,估值将至少达到20亿美元。不过,完美日记随后回应称消息并不属实,“目前为止尚无启动IPO相关计划。” 未来,完美日记将加速新零售业务布局,根据规划,其新零售门店总数在今年年底将超200家,2022年门店总数超600家。 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完美日记隶属于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拥有底妆、唇妆、眼妆、卸妆、化妆工具等系列的产品。完美日记在成立之初开设天猫旗舰店后,次年正式参加天猫“双11”,当天的销售总额即位列天猫彩妆榜第二,国货美妆品牌中排名第一。 在2019年的天猫“双11”当天,完美日记在短短28分钟内的销售额就超过2018年双十一全天销售额,成为天猫首个销售破亿的彩妆品牌。同时,完美日记成为2019年天猫“双11”彩妆销售榜第一名,这也是天猫双十一购物节创办11年后,首次由国货品牌登顶彩妆销售榜第一名。
6月24日,据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国美零售创始人黄光裕已于近日出狱,或将于今晚对外公布。消息人士称,6月23日晚,国美集团高层会议中透露了此消息。记者第一时间向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国美零售董秘办公室求证,获回复称“暂无相关消息透露”。受此消息影响,午后国美系个股异动拉升,涨幅扩大。截至发稿,国美零售涨超15%,国美金融科技涨超25%。黄光裕何时出狱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去年4月有媒体报道黄光裕将于今年出狱回归,随后国美零售投资关系总监李虹回应称,系媒体听错,并表示黄光裕将于2021年回归,没有变化。进入2020年以来,国美零售动作不断,先后与金融机构、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被业内认为是在为黄光裕回归提前做准备。先后与金融机构、京东等达成战略合作4月底至6月初,国美先后与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广发银行昆明分行、大连银行北京分行三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分获15亿综合授信额度、30亿综合授信额度和20亿综合授信额度。5月28日,国美零售公告称,公司(作为发行人)与投资人(作为认购人,JD.com International Limited)订立认购协议,内容有关按相当于债券本金额100%的认购价(即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6亿元)认购债券。同时,国美电器与京东订立战略合作协议,据此,有关订约各方同意就产品采购及销售、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开展战略合作。今年3月13日,国美官方旗舰店已正式入驻京东。2019年开始,国美展开与多个科技公司的战略合作,合作范围囊括AI智能零售、智能家庭生态建设等。3月14日,国美与深圳追一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宣布将成立联合实验室,建立产品与项目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企业智能化服务领域与AI智能化零售。同月,国美零售与云从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启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领域的深度应用。4月9日,国美零售与科大讯飞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携手深化国美的智能家庭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全面落地,共同打造开放式的智能家庭生态系统,布局智能家庭生态链上的多款新品开发项目。4月10日,国美零售与世纪互联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零售领域与云计算领域的未来发展,共创国美特色的“家·生活”数据生态体系。4月17日,国美零售与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打造领先的IT数字化解决方案。自2016年以来,国美在新零售的赛场上频繁更换玩法,先后推出“6+1”新零售战略、“家·生活”战略、“共享零售”战略等。2019年伊始,提出将国美APP、线下门店和美店进行“三端合一”的战略。对于国美近来概念频出却鲜见落地的现状,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向记者表示,国美已经错过了布局新零售的最佳时间窗口期,竞争对手不会给它机会了。错过电商红利的国美,又寄希望于把握社交电商风口实现突破。去年2月27日,国美发布社交电商产品“国美美店”,宣布正式进军社交电商。靠社交电商异军突起的拼多多也成为国美效仿的对象,据悉,国美美店包括“组团”、“立减”、“超级返”三种核心营销玩法,消费者也可成为卖家通过分享商品获利。这一操作模式与拼多多非常相似,而专门为社交拼购开发一款软件,在业内人士看来有些“病急乱投医”了。刘步尘表示,阿里和京东都有涉足电商拼购业务,但是一个频道就可以解决了。而国美推出的美店不仅名字看起来与拼购毫无关联,从时间和成本上来看也是没有必要的。三年累亏80亿,账上现金缩水20%3月31日,国美零售发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未经审核全年业绩。报告期内,国美零售实现营收594.83亿元,同比下降7.57%;归属母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约25.90亿元,较2018年亏损大幅收窄。截至发稿,国美零售股价报收1.62港元,涨幅17.39%,总市值为349亿港元。自2017年以来,国美零售连年亏损,归属母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分别为4.50亿元、48.87亿元、25.90亿元。三年间国美零售已累计亏损约79.27亿元,约占国美零售最新市值的1/5。2015年至2019年,国美零售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升高,从59.87%增至近90%,偿债压力进一步加大。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国美零售总资产为718.72亿元,总负债为637.11亿元,净资产仅剩81.6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8.65%。此外,在国美零售的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87亿元,较2018年的101.43亿元减少19.28%。2019年,国美零售的销售成本为503.7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84.68%,与2018年同期的84.87%相若。随着收入的下滑,毛利约为91.11亿元,同比下降6.45%。报告期内,国美零售1308间可比较门店的总销售收入约为496.64亿元,同比下降4.45%。从区域销售分布上看,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四个区域的销售收入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例约为32%,而去年同期为33%,反映出来自一级市场的收入占比略有降低。此外,国美零售的交易总额(GMV)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2.7%。其中美店GMV增长约101%,县域店GMV增长约61%。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国美零售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1.87亿元。国美,失去黄光裕的十二年截至今日,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入狱已迈过第十二个年头。2008年的11月17日,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带走调查。此后,曾经叱诧风云的商业巨子身陷囹圄,至今依然在铁窗中服刑。十二年间,天猫、京东乃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在资本加持下,挟互联网浪潮狂飙突进,传统零售商受冲击下艰难转型,中国零售业市场瞬息万变。曾经的零售巨头国美,在掌门人缺席的十二年里,先是爆发职业经理人夺权之争,后在黄光裕妻子杜鹃回归掌舵下,在电商、金融、科技领域有过诸多布局。但国美仍未成为这场战局的主角,反与竞争对手差距不断扩大。据星图数据发布《2019双11全网网购销售直播数据分析报告》,主场作战的天猫占比65.5%,霸主地位难撼动,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分别以17.2%、6.1%和4.9%位居其后。名单未见国美的身影。谈及黄光裕的出狱会给国美带来怎样的影响,刘步尘表示,“黄光裕出狱也不能改变国美现状,黄光裕是大连锁时代的枭雄,而我们今天早已进入新零售时代”。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年黄光裕虽身处狱中,却借老婆杜鹃之手将整个国美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不仅杜鹃能见到他,国美其他高管也可以”。2012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杜鹃曾经表示,把电商做起来,是自己主政国美期间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也正因此,自黄光裕入狱后便未见国美有大的战略动作,业绩平平且有进一步承压的态势。产经分析师梁振鹏对记者表示,黄光裕服刑的十二年中,国美主要由职业经理人来经营,职业经理人的求稳心态使得集团很难有特别大的突破,只会让公司维持现状,保持业绩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6月16日,港股零售业龙头高鑫零售股价大涨,截至发稿时间,股价涨8.55%,报12.44港元,总市值1186.73亿港元,成交3.1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以来,高鑫零售股价涨幅达到33.76%。 获花旗列入中资首选股之一,在6月16日,花旗发表中国资本市场今年下半年展望报告,将聚焦中国推“新基建”及人口老化服务行业的国策主题,并相信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可迎来周期性复苏,该行建议增持新经济板块包括互联网、医疗、消费及保险。该行挑选出中资股首选名单包括阿里巴巴、国寿、阿里健康、中生制药、新东方及高鑫零售。 同时6.18购物节和端午节成股价催化剂,旗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与天猫超市合作6.18购物节的线上销售额可能大幅飙升,以及与端午节相关的线下销售从5月转移至6月,预计高鑫零售6月同店销售成长将再次提速,这将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积极催化剂。 报告说,本月25日端午节将有助于推动线下销售,5月同店销售增长个位数,部分原因是等待与6.18相关的线上促销以及晚些时候的端午假期。因此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4.42港元。 同时,在今年发生疫情之后,商超的作用角色变得越发重要!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快网上快速消费品的发展,预期至2024年市场规模会达到7,700亿元人民币,代表著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9%,即是达到现时服装及电器类的消费规模。 中信证券认为从中长期看,预计各地将加大菜市场、农批市场的整顿力度,菜市场将更多被超市业态取代。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鑫零售在2020年6月10日,跟阿里巴巴订立技术服务框架协议,以管理按技术服务类别订立的交易。主要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交易与日俱增及为了更好地管理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日后进行的持续关联交易。 在业绩这块,高鑫零售2019年全年实现1073.95亿港元,同比4.21%,扣非净利润实现29.61亿港元,同比增加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