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转型一直是热门话题。几乎所有中小银行,都在时代大潮中亲历着转型,或主动为之,或被裹挟前行。从结果上看,有的银行颇见成效,多数银行历经辛苦,方向曲折,所得唯有疲累。 更大的挑战是,行业正加速分化,转型机遇窗口快速收窄,留给中小银行的转型时间已经不多了。 向标杆学习 我们习惯向标杆学习。中小银行的标杆,资本市场给出的答案是宁波银行。在A股37家上市银行中,宁波银行的市净率、市盈率均是数一数二的水平。 从业绩表现看,宁波银行的特点是“高增长、低不良”,且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从2019年向前追溯,无论是3年、5年还是10年,宁波银行净利润复合增速均能保持在20%左右,似乎不受周期影响;不良率水平连续十年低于1%,且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高于500%,远优于行业水平。 优秀的业绩是怎么来的?长期明确而坚定的战略。 业绩表现取决于资源配置。从资金投向上看,2019年,宁波银行生息资产中贷款占比仅为42%,显著低于行业水平,如招行为72%,建行为78%。贷款的收益率较高,由于贷款占比低,宁波银行净息差仅为1.84%,落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2.11%。 问题来了,宁波银行为何不大幅提升贷款占比呢?并非缺乏增量贷款空间,我认为可理解为对“大银行做不了、小银行做不好”战略的坚守。 举例来说,一般银行视个人住房贷款为零售贷款压舱石,近年来,宁波银行却持续压降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同步发力个人消费贷款,结构显著优化。2019年末,零售贷款结构中,消费贷占比高达79%,房贷占比已不足1%。 个人住房贷款是传统的银行零售贷款项目,以房产为抵押,风险较低,容易上量,但同质化严重,收益也低。相比之下,个人消费贷款属于信用贷款,风险较高,进入门槛也高,一旦攻破,护城河效应显著。对宁波银行而言,放弃住房贷款是一种战略选择,短期有阵痛,长期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显著提高零售贷款收益率水平。2019年,宁波银行零售贷款平均利率高达7.74%,在上市城商行中领先第二名1个百分点。 对公贷款领域,宁波银行聚焦中小微企业,组建280个小微服务团队,总计2183人(2019年末数据),下沉到强乡重镇,力争把小微企业营销和风控做到实处。重人力投入叠加高激励政策,导致成本收入比稳定在35%左右,明显高于同业水平。这也是一种战略选择,对于缺乏B端场景生态的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构建护城河,人员密集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战略。 低于同业的净息差、高于同业的成本收入比,通常会拉低净资产收益率(ROE)水平,但宁波银行通过优秀的风控能力将不良率保持在低位,大幅降低风控成本,从而维持住了较高的ROE。 从结果上看,宁波银行展现给资本市场的特征就是:高增长、低不良、相对较高的ROE,虽不完美(也不可能完美),已足以让市场追捧。 两个误区 宁波银行的标杆意义不在于其战略本身——每家中小银行都应因地制宜、追求各自的差异化,真正的启示在于对战略的长期坚守,以及坚守背后对应的取舍。 银行的业务就这么几种、战略选择也只有几种,深挖一口井,持续积累优势,构筑护城河、形成差异化就是大概率事件。很多中小银行之所以陷入同质化,本质上是被短期主义绑架,缺乏战略定力,什么热做什么、什么急干什么,没能坚持做长期重要的事情。 这两年,优秀的银行在战略坚守中步步推进,更多的银行则在同质化热潮中陷入转型误区。 第一种是纸面转型。所谓纸面转型,是指转型停留在文件制度、组织架构层面,业务运营层面不见成果。究其原因,多是战略层面重视不够,资源配置不触及根本,核心资源依旧集中在传统模式上,只是在组织架构上新设团队,影响力仅限于部门内,既不能在业务层面提供增量动力,也没能力带动全盘变革,最后只好照搬业内一些新产品自娱自乐,做成了面子工程。 一般来讲,这类银行的特点是日子难过但能过得去,缺乏紧迫感,感知不到变革的紧迫性,变革就成了一种作秀手段。其实,这类银行是最危险的,日子一点点变差,每年似乎都能凑活过去,等真正警醒时,往往已错过时机。 第二种是指标转型。把转型简化成几个指标,然后错把指标当结果,想方设法完成了指标,却发现转型还留在原地。究其原因,当无法突破机制文化时,指标转型最为简单、最易推进,于是成了银行转型的“最大公约数”。 指标转型专注于表面,看似捷径,却有损银行的长期竞争力。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小银行对助贷业务的依赖,把零售占比当成了零售转型、科技转型的全部。风口期的两年,在助贷推动下,的确享受到零售指标节节攀升的欣喜,风口之后,监管收紧,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会飞。 指标转型把目光放在了外部,忽视了内在的变革。零售转型和科技转型,本质上是银行经营逻辑的转型,需要从内而外层层递进,核心再造、数据中台、流程变革、激励优化、产品创新、零售凸显,零售指标改善只是自然的结果,不能成为目标本身。 最大的困难 对战略的长期坚守,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在一次饭局中,某城商行董事长曾感叹,宁波银行无法复制,它背后的机制谁也学不了。粗略来说,就是股权分散、高管持股、员工激励: 股权结构中,国资、民资、外资均衡分布,互为制衡,确保银行发展能着眼于股东价值创造; 高管层持股(据财报披露,2020年6月末,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合计持股481.32万股,以20210129日收盘价38.48元计算,市值1.85亿元),缓解委托代理难题,核心高管稳定,履职多在10年以上,能保持战略的连续性; 员工薪资与业绩挂钩,市场化考核,打破大锅饭,能上能下,持续释放人才活力。 反观很多中小银行,治理结构单一,激励机制落后,组织困于“官僚主义”,形式重于实质,有业绩不如有关系,组织活力低下,短期主义盛行。这样的银行,无论转型口号喊得多么响亮,都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从根本上看,文化机制才是中小银行转型最大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小银行的转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若不能在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突破,业务层面也难见大的进展。 这两年,银行子公司层出不穷,理财子公司、金融科技子公司、法人直销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相继破土而出。某种意义上,子公司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新机制、新文化,从零开始,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绘制蓝图。但子公司毕竟只是子公司,母行自己仍需要做出更多的改变。 机制转型之所以难,根源在于没有意识到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股权投资领域很看中企业的护城河,在巴菲特看来,任何企业都难免会遇到平庸甚至糟糕的管理层,只有具备深厚的护城河,企业才能经得住平庸管理层的折腾,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曾经,银行业也是有护城河的,银行牌照、物理网点、受管制的利差、深厚的企业客户关系等都堪称护城河,在护城河的保护下,平庸的文化、平庸的管理层也能有好的业绩。那个时代,银行不需要市场化激励,甚至内部大锅饭的银行都有好业绩。但近十年来,这些护城河渐渐丧失,导致优秀的机制文化、优秀的管理层价值凸显。 着意于转型的中小银行,必须认识到这种变化,从治理机制、文化流程、激励制度等方面着手做深刻的变革,要更加重视管理层的价值。如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所说, “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企业家们不断创新,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 走自己的路 综合内外部环境看,当前中小银行的唯一出路,在于差异化+本地化。差异化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本地化是合规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无论是零售转型还是科技转型,都是手段而非目的。 比如零售转型,虽已被鼓吹为银行转型的必经之路,但就现阶段而言,很多地区性银行还没到这一步。零售转型是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的客观要求,全国层面消费驱动已是主流,全国性银行开展零售转型势在必行,但中小银行着眼于地方经济,各地发展阶段千差万别,只要本地产业发展空间还在,聚焦对公业务、小微业务就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价值投资者强调不追风口,不去人多的地方,银行经营也是如此,时间和资源这么宝贵,怎么能被风口裹挟,专注做自己的事、坚定走自己的路,才是脱颖而出的唯一出路。
2021新年将至,就在各大零售电商备战跨年大促之际,国美零售(00493.HK)21日发布最新公告显示,到期的“18国美01”(143824)债券顺利完成兑付,债券持有人已经收到资金。 近期,电商巨头们的资金链问题备受市场关注,其中就包括国美零售的到期债券能否兑付?此前,国美零售控股CFO方巍在12月11日第一时间回应,国美兑付没有问题,已做足资金储备,各项流动性指标良好。这让投资者心中的石头瞬间落地,并吃下一颗定心丸。 信守诺言,国美做到了。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国美债券如期偿还,不仅显示其强劲发展势头下的现金流无忧,更体现了公司对于投资者的强大责任心。同时,兑付的顺利也大幅提振了投资者对于国美未来发展的信心。 记者通过内部渠道进一步了解,此次债券偿还资金来自国美自有资金,相关款项已经提前近一个月准备就绪。12月18日前,该资金已经打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上海分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12月21日,债券持有人已经收到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公司成功偿还了一笔境外债券。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已如期全额偿还了一笔2020年到期5.0%美元债券,该笔债券的本金为4.66亿美元,利息约1165万美元,本息合计约4.78亿美元。 据悉,公司11月初发布公告称,已成功回购500万股股份,公司对战略转型第二阶段“线上线下双平台”的发展目标充满信心及期待。
作为苏宁深耕下沉市场的重大战略项目,苏宁零售云历时三年的发展,在全国县镇消费市场实现了从摸索、沉淀到爆发的“三连跳”。 记者日前从苏宁零售云了解到,2020年苏宁零售云新开3200家门店,在下沉市场累计销售超2000万件优质商品,直接辐射上万个乡镇,线上线下双线服务超2.5亿用户,协助超1800个品牌商实现渠道下沉。截至2020年底,苏宁零售云门店数累计达8000家,全年实现销售规模200亿元,同比增长100%。 “县镇市场整体来讲是一个非常广阔,需求差异化非常大的市场。”苏宁零售云集团总裁助理刘怀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镇市场环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苏宁零售云采取线上线下双线运营的方式助力门店成功破局‘流量焦虑’。在线下,零售云通过周期性促销活动、门店展陈和培训、刷墙广告等方式帮助门店深耕县镇市场。在线上,零售云利用‘场景社交+社群+直播’组合拳,打造小店里的大流量,并借助微店、推客、拓客等工具以及裂变、拼团、秒杀等多种社交玩法为门店二次增长提供空间。” 直击零售市场“痛点” “小门店”有了“大流量” “2017年我们对县镇市场线下门店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调研,最终发现这些门店面临着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场景流量单一、门店服务环境差、门店数字化等经营压力。”谈及零售云早期的发展,刘怀力告诉记者,“传统的门店你就发现记账用本子,进销存的管理方式都比较原始。对用户的复购,用户的关怀,用户黏性的保持,这些需要数据体系支撑实际操作,传统线下门店都是没有的。围绕这些痛点问题,苏宁零售云提供了一站式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针对传统门店库存压力大、资金占用的状况,苏宁零售云推出了“云仓”工具,商户订货后可以选择将货物暂存“云仓”,门店pos开单后由“云仓”一键发货。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保证线下门店的灵活性,也兼具电商的效率,帮助门店实现轻资产、轻库存经营。与此同时,通过数字基础设施的搭建,零售云模式还实现了销售环节中的人、货、场全面数字化。 “在线下场景当中,我们有云Pos、云货架,在线上产品当中,比如说在疫情期间我们有直播工具,社群工具。目前整个零售云体系有将近1万个社群,社群里面有一些机器人的辅助运营。推客代单也是我们的特色。无锡一位1989年出生的零售云店主,借助推客2020年8月份实现推客销售130多万元,月赚3万元。”刘怀力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疫情之下苏宁零售云顺势推出“在线化”策略,通过“直播+社群+推客”数字化工具帮助县镇门店避免了闭店风险。众多零售云老板摇身变成“小镇李佳琪”进行直播带货,2020年3月份至4月份,零售产品系列中平板、电脑、打印机等销售火爆。夏天到来后,“小镇带货王”们又借助直播、社群工具卖起冰箱、空调等产品,帮助大家走出疫情困境。 “县镇市场是普遍被看好的一个细分市场,具有一定的消费潜力。苏宁依托于其家电卖场品牌、已有网点和供应链等资源,布局县镇市场应该是有一定的优势。”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苏宁零售云业务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70%,三四季度平稳持续增长。2020年苏宁零售云销售整体增长超100%,实现200亿元销售规模,单月最高GMV高达28亿元,新建门店近3200家,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模式复制提速 零售云将迈进万家店 2020年12月30日,苏宁零售云第8000家门店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开业。至此,苏宁零售云完成了全年8000家门店的拓店计划,向着2021年12000家门店的战略目标迈进。 “拓店方面,2017年、2018年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我们还是很依赖传统招商会之类的,通过招商会向商户去讲解我们的模式。到了2019、2020年,基本上是靠口碑在带动。”刘怀力告诉记者,“这几年跑下来,目前我们的模式市场还是非常认可的。我们给门店提供的线上产品点单率非常高,产品价格非常透明。我们的一些存量门店经营已经进入平稳经营期,在当地市场的竞争中,零售云模式呈现出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谈及零售云未来的发展规模,刘怀力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在县镇市场,品类能够做更多的延展,向低频化的商品演进。比如说家庭类的产品,我们从年初开始一直在试点,向品质生活、消费升级、一站式购物解决的方向去演进。目前我们和很多品牌在福建和江苏做了试点,门店卖床、床垫,另外还有沙发、餐桌椅。这些产品的消费群体都面向家庭的客户,和我们的用户群是非常贴切的。” 据了解,在零售云的产品阵营中,C2M专供机是零售云的产品线。苏宁零售云通过C2M产品策略将消费端行为数据转化成产品生产驱动力,从而实现对于传统生产链路的反向重构。进入万店发展阶段,苏宁零售云将携手厂商共同打造100款核心专供机型,帮助品牌快速下沉、门店快速占据当地市场。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下,苏宁零售云如何快速迎合县镇市场消费需求?对此,崔丽丽建议,“家用电器这个类目在县镇市场由于房型、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差异,在个性化需求方面会有一定空间。苏宁可利用在县镇市场的网点,广泛搜集消费终端个性化需求,积累数据,运用数据持续强化消费推新能力,有望联合制造厂商推出联名定制品牌。”
广东永旺天河城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旺”)成立于1995年12月12日,使用日本永旺株式会社的零售商标AEON,AEON是日本著名零售企业,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115位。 永旺于1996年6月在广州市天河城广场开设中国大陆地区的一号店,现已在珠江三角洲拥有25家店铺(综合百货超市[GMS]17家、食品超市[SM]7家、超市便利店1家)。永旺秉承“一切为了顾客”的经营理念,以安全安心的商品与健康便捷的购物环境,服务当地顾客,致力打造地区最受欢迎的大型零售企业。随着疫情常态化,根据顾客居家消费的需求,今年同步上线“永旺到家”自平台APP和“永旺到家”小程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店铺周边骑行6.3公里范围内客群的线上购物需求,充分发挥社区邻居的作用,将便捷的线上购物体验融入顾客日常生活,让顾客居家亦能享受便捷购物的“宅家购”服务。线下实体体验,永旺保持了一贯的贴心服务的风格,店内设置了自助餐饮区、自助收银机等贴心的便利服务设施,提供包装、保鲜冰块、拉杆车租借等人性化服务,提供适合婴儿阶段及儿童阶段使用的购物车。并在店内严格执行测温、消毒、员工健康管理等措施。
12月29日晚间,纳斯达克三文鱼综合指数报价为5.37美元每公斤,环比第51周上涨8.76%,录得2020年度单周最大涨幅。同时,佳沃股份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受益于美国三文鱼零售市场回暖等积极因素影响,旗下的智利三去D切三文鱼产品(三去D切即去头、去骨、去内脏、鱼身剖做两半)在美国零售市场量价齐升。 由于新冠肺炎疫苗面市,叠加圣诞节购物热潮等利好因素,12月份,美国三文鱼零售市场出现明显回暖迹象,鱼价由4美元每公斤上涨至5.37美元每公斤。挪威美威股价近期表现不俗,由每股150.77挪威克朗上涨至每股191.3挪威克朗,成交量亦有温和放大趋势。 由于国内报告有零星疫情案例,加之国外病例有增无减,连日来佳沃股份出现新一轮明显下跌,股价由16.60元一路下跌至11.04元。佳沃股份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明年智利三文鱼鱼苗投放减少,疫苗推出后全球餐饮业需求复苏,美国等目标市场的三文鱼价格大概率有新一轮上涨,将支撑公司业绩修复。 佳沃股份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佳沃股份在智利麦哲伦大区的养殖、捕捞、加工、运输和销售工作有序进行,工作区域内无人感染,未发现病例,当地政府和企业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防范于未然。 UCN海产资讯主编胡路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欧美市场消费习惯,三文鱼流向餐饮行业的数量减少,而流向零售渠道的数量增多。智利三文鱼与挪威三文鱼相比,在性价比方面更具有优势,预计未来将抢占美国更多市场份额。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性价比较低的法罗三文鱼已经被完全挤出美国消费市场。”
中证网讯(记者 马爽)国内成品油本计价周期以来,国际油价呈现震荡上涨走势,国内成品油调价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处在正值范围内。在此背景下,机构表示,明日(12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再次开启,本次限价上调已是“板上钉钉”。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孟鹏12月16日表示,国内成品油本计价周期内,欧美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继续激增以及疫苗进展良好等因素相互博弈,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中拉高,国内测算的原油变化率处在正值范围内运行。据卓创资讯监测模型测算,截至12月15日收盘,原油变化率收于4.48%,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幅度为140元/吨,折合升价后,92#汽油上调0.11元/升,0#柴油上调0.12元/升。因此,12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再次开启,本次限价上调已是“板上钉钉”,这也将是2020年以来的首次“三连涨”。 孟鹏表示,若本轮限价上调落实后,2020年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增加至24次,其中包含7次上调,5次下调,6次搁浅以及6次不作调整。以140元/吨的上调幅度计算,今年以来,我国汽油累积下调幅度将达到1400元/吨,柴油下调幅度将达到1345元/吨,折算为升价,即92#汽油累积下调1.1元/升,0#柴油累积下调1.14元/升。 金联创测算的数据也显示,截至国内成品油本计价周期的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49.19美元/桶,变化率为4.84%,对应的汽柴油的零售价应上调135元/吨。
2020年对于整个中国互联网市场来说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变局时代,疫情引发了整个中国消费模式的全面变革,后疫情时代大家的消费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互联网电商的一系列变革也在牵动着大家的心,最近巨头苏宁的一则消息引发了整个市场的广泛关注,这就是苏宁再提聚焦主业了,苏宁的互联网变化之路会怎么变? 一、苏宁庆生宣布聚焦主业? 根据中国经营网的报道,12月26日,在苏宁30周年公益庆生仪式上,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回顾了苏宁三十年来创业、创新发展历程,并现场发布了苏宁新十年发展战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发展导向更加清晰,就是要聚焦、高质量、脚踏实地。”张近东指出,下个十年,苏宁将聚焦零售主业,在业务层面做精做深、做专做强、做好做优。张近东表示:聚焦零售就是要聚焦商品与用户,“必须要学会做减法,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 30年来,苏宁始终聚焦零售发展。苏宁物流基础设施从创业初期就开始建设,目前已在46个城市落地62座物流基地。在供应链方面,苏宁连接的品牌制造企业也已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40000多家。此外,苏宁的零售技术人才,也从2000年初期SAP/ERP系统上线时的百人团队发展到如今上万名的研发人才。 在过去十年里,围绕着科技苏宁、智慧服务的发展方向,苏宁率先在行业探索出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零售模式,实现了对零售资源与能力的数字化再造。 尤其是去年7月苏宁明确提出聚焦零售主业发展以来,各项业务逐步凸显:新品类活跃度持续提升,外部商户在苏宁的服务下取得了高增长;下沉市场快速突破,今年苏宁零售云新开门店2700多家;创新业务增长显著,仅家乐福到家业务销售规模就同比增长超30%;物流基础设施持续升级,仓储及相关配套面积已达到1200万平方米。 要知道,自从2009年开启向互联网转型以来,已经过去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苏宁从简单的线下零售,发展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场景零售。2009年,苏宁电器营收583亿,2019年苏宁易购(行情002024,诊股)营收2692.29亿,十年营收增长了3.61倍。同样,苏宁的资产也出现爆发式增长,从2009年的358.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368.55亿元,增幅5.60倍。 面对着十年的互联网发展之路,在这个时间节点苏宁宣布要聚焦零售主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苏宁的聚焦会怎么变呢? 二、苏宁聚焦主业究竟意欲何为? 说实在,在整个互联网时代发展到如今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都在选择转型,而苏宁的选择却是聚焦零售主业,这个聚焦到底是什么意思?苏宁的玩法究竟是怎么样的? 首先,零售主业其实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我们会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根据这个规划,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有超过4亿中等收入人口,许多国际机构预计今年中国商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美元(约合40万亿人民币),而互联网零售的占比其实并不高12万亿的网络零售额约只占零售市场的30%左右,也就是说作为一家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零售巨头来说,苏宁依然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发展,所以这个时候聚焦零售主业其实前景非常远大。 其次,苏宁的聚焦反而是自身发展成熟的体现。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说,苏宁当前聚焦零售主业不仅反而是发展逐渐成熟的表现,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理论中,一个企业在产业发展时期会选择不断进行市场尝试,这个时候企业往往会选择做加法,这就是我们看到2009年苏宁全面互联网转型以来的做法,不断在市场上全面布局,形成了庞大的苏宁体系,这对于苏宁的发展不可不谓之重要。但是十年过去了,苏宁逐渐进入了发展的成熟阶段,在成熟阶段中企业的常规做法就是归核化,通过尝试不断回归自己的业务核心,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真正核心的业务,苏宁这个时候聚焦主业无疑是将力量集中起来全面攻击最核心的业务优势点,真正扬长避短,从而实现比全面出击更有效的重点突破,让自己在零售市场这个优势产业中更上一个台阶,这对于当前的苏宁来说远比多点开花的效果更有优势。 第三,聚焦主业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体系。创业30年来,其实苏宁已经在供应链、电商、物流、场景拓展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优势,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独占鳌头,但也站稳了脚跟,很多人都在猜测苏宁聚焦核心主业会不会放弃掉非零售的其他业务,其实纵观苏宁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可以判断说,苏宁的聚焦做减法绝不是简单的卖资产和砍业务,而是做深层次的业务整合,将自身的业务优势逐渐转化为企业的基础服务输出能力。 比如说,就是零售市场,苏宁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苏宁只要沉下心来把自己的业务体系整合起来,苏宁的供应链能够借助家乐福在商超、红孩子在母婴、万达百货在购物中心等各个场景的优势转化为全业态的采购能力,从而形成巨大的供应链选品优势。在结合惠而浦(行情600983,诊股)、伊莱克斯、松桥、先锋、法迪欧、PPTV、苏宁极物、小biu等多个自有品牌,从而形成巨大的SKU输出能力,这个能力不仅能为自己的电商和新零售业态赋能,更能为海量的第三方服务,再加上1210万平方米57个物流基地的全方位物流能力,苏宁的物联网体系其实已经形成。再加上之前积累的零售技术、大数据、云计算、金融科技、智能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苏宁从“零售巨头”向“零售服务商”这样的零售服务输出者转变几乎毫不费力。 可以说,苏宁这些年积累的少有的线上线下的全业态服务能力,让苏宁拥有了既了解线上又熟悉线下独特差异化竞争优势,这样的优势做零售可谓是事半而功倍。 苏宁聚焦主业可以说正在进行一场全新的探索,探索互联网巨头归核化的路径,如果成功的话,苏宁的未来其实比现在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