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报告是否能按时编制和披露,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上市公司董监高是关键。新证券法等上位法律法规持续强化“关键少数”的忠实勤勉义务,《业务指南》结合年报编制的关键环节和董监高的职责要求,相应予以解释说明,强化事前提醒。通过引导“关键少数”在定期报告编制与审议中明确分工、加强配合,推动提高编制与审议效率。 8月18日,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业务指南》(下称《业务指南》),梳理整合定期报告编制和披露有关的规则要求和注意事项,以期达到定期报告“一本通”的效果,方便上市公司参照使用。 上交所公司监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业务指南》是对信息披露业务规则定期的清理和优化,主要着眼于“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精简”的目标。《业务指南》的定位侧重于指导性而非规范性,集中解释说明上位规则要求、提示日常信息披露注意事项,使得规则查询更加便利、编制使用更加容易。 紧贴业务规则 据了解,《业务指南》集成了定期报告有关的7项备忘录和2项监管问答,根据定期报告的业务逻辑,构建了完整清晰的规则框架,上市公司一本在手,在编制与披露定期报告时即可“按图索骥”。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业务指南》覆盖定期报告的“全链条”工作,提供综合性业务指导,涉及业绩预告和快报、定期报告的编制和审议、财务会计和非财务信息披露、定期报告相关重要事项处理、上网披露文件等内容。 《业务指南》在规则整合过程中,并非对备忘录、监管问答等进行简单汇编,而是坚持重要性原则和问题导向,就上位规则需要进一步明确、实践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提供示范性做法。 记者注意到,《业务指南》的实操性非常强,其中特别汇总了定期报告涉及的常用文件模板和业务流程作为附件,包括独立董事年度述职报告模板、资金占用相关情况汇总表、现金分红网络投票要求、前10大股东填写要求、XBRL文件编制报送要求及常用规则目录等。 《业务指南》的一大特色是化繁为简,使用友好度较强。从整体结构来看,《业务指南》集中梳理了定期报告的关键事项,根据实际情况作了整理总结,删繁就简,积极回应市场需求。 “证监会有关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等上位规则已有规定的内容中,如确有必要保留的,尽量采用援引方式,其余直接删除,既方便查询,也避免重复和冗长。”公司监管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同时,《业务指南》注意提炼成熟做法,减少短期政策和口径依赖。据悉,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每年会发出定期报告业务通知、业务提醒,此次《业务指南》对部分具有长期性、通用性的内容进行总结,固化为长效指引,以提高市场可预期性。对于市场惯例,如仅有定期报告一项议案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免于披露等,《业务指南》也一并予以明确。 强化关键职责 在整合简化信息披露业务规则之外,《业务指南》一个新增的亮点是,进一步提示、强化“关键少数”的责任。 定期报告是否能按时编制和披露,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上市公司董监高是关键。新证券法等上位法律法规持续强化“关键少数”的忠实勤勉义务,《业务指南》结合年报编制的关键环节和董监高的职责要求,相应予以解释说明,强化事前提醒。通过引导“关键少数”在定期报告编制与审议中明确分工、加强配合,推动提高编制与审议效率。 近年来,董监高对定期报告“不保真”、提出异议的情况时有发生。《业务指南》针对性进行提示,有助于董监高正确理解规则,避免因不当异议影响定期报告的正常编制与披露。此外,独立董事在定期报告尤其是年报期间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业务指南》承续原定期报告备忘录的内容,专门提醒独立董事注意积极履职。 上交所一直高度重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早在2012年,已形成“基本业务规则、一般业务规则、常用业务指南”三个层次的信息披露业务规则体系,在官网全部对外公开,并坚持每年定期清理优化。经过多年实践,沪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集中予以解决。比如,有的专项规定较为分散,有的仅服务一时之需,有的规范性要求与指导性要求界限不清。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清理先行从定期报告相关的备忘录、监管问答等入手,集合形成《业务指南》。下一步,将继续认真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监管与服务并举的理念,持续整合、优化上市公司信披业务规则体系,做好一线信披业务规则制度供给,更好满足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需求。
采用锁定期为18个月、以基准日股价的8折锁价引入战略投资者方案(以下简称“18+8战投”方案)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迎来密集的方案修订潮。 7月22日晚,“定增新规战投第一单”凯莱英修订了再融资方案,将锁价引入战投方式修改为询价定增,认购对象也由高瓴资本“唯一认购”修改成“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在此之前,凯莱英对于“高瓴资本是否能被认定为战略投资者”已经展开了细致的论证。 7月23日,凯莱英低开逾4%,但随后跌幅收窄,结合当天收盘,凯莱英上涨0.78%。 这一信号,让不少市场人士大呼“投资风向变化”“18+8战投被按暂停键”。 事实上,早在6月初,九强生物、中成股份调整再融资方案,战略投资人自愿延长锁定期至36个月时,市场就已嗅到了如今的局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报道《A股再融资再起波澜:锁定期延长审批更快?认购对象“自愿”锁三年引争议》,曾透露,上市公司宣布战投锁定期变更是与监管部门沟通后的结果。 凯莱英定增生变再度引发市场哗然。 7月23日,华南一名中型券商投行人士也向记者确认:“是有窗口指导”“之前我们就感觉不对,改竞价了”。 企业密集改方案 凯莱英的遭遇只是“18+8战投”政策生变的一角。 早在7月13日晚,康辰药业、药石科技分别撤回了公司2月下旬、4月中下旬发布的“18+8战投”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 二者的终止原因均是“监管政策及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后做出的审慎决策”。 同时,两家公司又同时发布了新的定增预案,其中,药石科技的发行方式从锁价定增调整为锁定期6个月的询价定增,发行对象由终止方案的“兴全基金”调整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康辰药业的发行对象从“王锡娟、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调整为“王锡娟和CBC投资(康桥资本控制的康桥四期美元基金的全资孙公司)”,锁定期从18个月延长至36个月。 不过,彼时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公募基金”等能否与上市公司产生战略协同性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两家企业方案的变更并没有在市场上引发较大波澜。 近日,凯莱英、欧菲光等企业定增方案的调整,引发了巨大争议。 7月22日晚,欧菲光也调整早前发布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同样是将锁价定增修改为询价定增,发行对象从“包括建投集团和合肥合屏在内的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修改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锁定期为6个月。 “高瓴对于凯莱英,建设集团对于欧菲光而言,是有比较强的战略协同意义的,这两家企业的方案也被打回来,风险肯定变了。”华南一家产业基金人士表示。 随着上述企业密集进入方案调整阶段,不少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大概率也将面临变数。 数据显示,再融资新规发布以来,已有61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再融资预案,其中处于正常审核状态,定增目的为“引入战略投资者”,且采用“18+8战投”方式的企业高达57家,其中涉及腾讯、阿里等多家大型企业。 而在这轮定增潮中,高瓴资本极为踊跃,除了凯莱英之外,高瓴资本还拟耗资约3.93亿元参与凯利泰的定增,锁定期也是18个月;拟斥资约100亿元入局宁德时代定增、拟包揽健康元21.73亿元定增、拟参与广联达锁定期为18个月的定增、拟斥资6.45亿元认购国瓷材料定增发行股票。 “18+8战投”定增的争议 而已经提前将锁定期延长至36个月的九强生物、中成股份,再融资方案相继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 7月20日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的宁波港再融资项目,采用的虽然也是锁价定增,但发行价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九折”,锁定期为36个月。 种种迹象显示,关于再融资中“18+8战投”政策的监管风向已大变,随之而来的市场争议也四起。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监管风向变化或对市场预期造成一定干扰。 从前述案例来看,大多数企业修改再融资方案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延长锁定期,另一方面则是将锁价发行调整为6个月锁定期的竞价发行。 华南地区另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指出:“竞价发行看起来公平,但是会损失真正的长线投资人,尤其是引入国有资金、保险资金,价格不锁住流程没法过,这是一个市场效率问题。” “定价发行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条件放得太宽了,造成市场无法区分‘以投机为目的的定价发行’和‘以投资为目的的定价发行’,才出现今天的局面。”前述负责人补充道。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指出:“再融资规则如果确实不合理,那也应该要调整,但是应该在制订规则时慎重,而不该在规则出台后打补丁,更不该退到窗口指导。” 在王骥跃看来,对于战投锁价发行,董事会基准日打8折锁36个月更合理些,用长期持股来确定战略投资者身份,比去认定资金性质或是否有实际产业扶持更靠谱。战略投资者应该是个通行概念,不应该因再融资和IPO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符合科创板创业板战投标准却不符合再融资战投标准,是不合理的。 “上市公司发展,可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资本的战略投资,也可能需要专注于行业的金融资本或PE资本的投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投资当然是战略投资,而高瓴资本这样的也可以是战略投资者。”王骥跃补充表示。
在息差面临收窄压力的情况下,不少银行加紧负债成本管理工作。近日,农业银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存款定价管理的建议》的议案。业内人士称,目前存款在商业银行整体负债中占比较高,调整存款定价以及结构,或成为负债成本管理的突破口。 “尽管这是个难题,但各家银行都在做加强负债端成本管理的准备。”据某股份行人士透露,他所在的银行近期开展了上半年经营分析会,提出了负债端成本降低难等问题,并将获取优质资产、降低负债成本等列入下半年重点工作。 该股份行人士表示,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实现让利,贷款利率压降是必然趋势,要想把贷款端收益降下来,避免息差压力过大,就必须引导负债端成本下行,而这就与负债结构有关。 从各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一季报来看,大型银行存款结构更为优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活期存款占比均超过50%,而相对来看,股份行、城农商行定期存款的比重更大,有些上市农商行定期存款占比高达63%。 定期存款占比高,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负债成本。Wind数据显示,2019年,上市银行公司活期存款成本率平均值为0.79%,而公司定期存款成本率平均值为2.96%。 天风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中小银行客户基础相对较弱,负债端竞争压力更大,而大型银行客户基础较好,进行负债结构调整的空间更大,比如把定期存款规模压降一些,主动少发一些大额存单,对存款成本会有一定帮助。 事实上,负债端成本难降与吸储压力有关。华北地区某城商行人士称,银行要稳住存款规模甚至使其有所增长,主要靠企业的资金。而为了吸引企业的大额资金,往往会采取结构性存款、协议存款等方式,有些还会绕过存款基准利率上限的监管要求,进行高息揽储。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银行就面临存款成本刚性的问题。部分上市银行提到,负债端产品结构有待优化,高付息产品快速增加,低息存款流失,付息成本明显攀升。而在结构性存款严监管之下,未来银行负债成本将逐步压降。 加强负债端定价管理,银行面向客户端将会有哪些转变?华东地区某城商行人士认为,未来银行可能会多争取活期结算类存款,压缩定期高息存款,同时在低利率环境下安排一些主动负债。 有些银行则通过拓展贷款衍生存款,寻求负债端红利。“我们银行自去年加大生猪养殖户的贷款支持后,伴随着这个产业的发展红利,已经在全省生猪养殖户中培养出4000名左右金融资产上500万元的私人银行客户,进而吸收了大量存款。”某大行地方分行农户金融部人士表示。
5月26日晚间,永泰能源公告称,增持公司股票的公司董监高及控股股东永泰集团管理人员共67人,自愿将个人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票锁定期延长至2021年5月26日。 2020年2月5日至2月20日,永泰能源董事(独立董事除外)、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所属子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和公司控股股东永泰集团管理层人员67人增持公司股票1391.15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11%,成交总金额1861.28万元。目前,上述67人共持有公司股票2012.77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16%。 根据公告,上述增持人增持股票锁定期为原增持完成之日起的6个月。此次上述67人自愿将其所持有的全部股票锁定期延长至自本次公告之日起的12个月,即锁定期为自2020年5月27日起至2021年5月26日止。锁定期内,公司股票增持人员承诺“不以任何形式和原因卖出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票”。 对于延长锁定期的原因,永泰能源表示,基于对公司债务重组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稳定公司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此外,公告还提及,公司控股股东及公司管理层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及公司的发展前景,将加快推进债务重组的各项工作,按照债委会及相关单位要求,力争年内完成债务重组,努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及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