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CoherusBiosciences,Inc.(下称“Coherus”)签署了《独占许可与商业化协议》(以下简称“许可与商业化协议”)。根据许可与商业化协议,公司将授予Coherus特瑞普利单抗和两个可选项目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独占许可,以及两个早期阶段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的优先谈判权,并可获得合计最高达11.1亿美元的首付款、可选项目执行费和里程碑付款(下称“本次交易”),其中Coherus将向公司一次性支付1.5亿美元首付款,款项不可退回。许可与商业化协议中所约定的里程碑款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最终里程碑付款金额尚存在不确定性。 从交易对手看,Coherus的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其科研实验室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卡马里奥。Coherus目前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份代号:CHRS)。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Coherus的总资产为4.09亿美元,净资产为1.05亿美元;2019年度,Coherus实现营业收入3.56亿美元,净利润0.9亿美元。 从合作项目看,首先是君实生物成熟的PD-1项目,瑞普利单抗(JS001,商品名:拓益)是中国首个已批准上市的以PD-1为靶点的国产单抗药物,且至今已在中、美等多国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30多项临床试验。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成功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两大可选项目包括:一是JS006,其是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异性抗TIGIT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二是JS018-1,这是新一代改良的IL-2细胞因子药物,旨在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刺激,同时保留对效应T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刺激活性。
近日,宇航推进系统及航天飞行器提供商天兵科技宣布完成亿级A+轮融资,主要用于“天梭一号”重复使用试验箭飞行试验、“天龙”系列液体运载火箭的首飞投产和人才队伍的进一步扩建。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天兵科技,截至发稿时尚未获得答复。据了解,本轮融资由中国科学院旗下国科投资领投,陆石投资跟投,一苇资本担任财务顾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此轮融资是天兵科技在今年内的第三次融资。此前3月1日和9月16日,天兵科技两度融资均达亿元级别。加上2019年7月1日的天使轮,天兵科技已经获得了四轮融资。技术突破吸引投资目光天兵科技于2020年11月宣布完成了30吨级“天梭一号”一级箭体回收着陆装置地面跌落试验,并且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相关资料显示,本次天兵科技试验回收的重量为29.6吨,此吨位已经能够适用于中大型火箭的一级回收。并且在以6.3m/s的大落速的情况下跌落,也能够有效隔离落地冲击载荷;同时在跌落试验中验证了倾角8°情况下的可靠回收,能够适应恶劣的姿态偏差工况。试验结果表明,“天梭一号”一级火箭回收着陆装置能够适应大吨位、大落速、大倾角的复杂使用环境。随后的12月,天兵科技自主设计建设的百吨级新一代常温无毒HCP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正式竣工,具备了天火三号液体火箭发动机全系统热试车的条件。与此同时,天火三号液体火箭发动机先后完成了产品总装、整机上台、冷流试验等工作,即将开展全系统热试车。天兵科技成立于2019年4月11日,是一家先进宇航推进系统供应商及航天飞行器提供商,其主营业务是研制常温绿色HCP液体推进剂、HCP火箭发动机和HCP运载火箭。运载火箭商业化越发火热在美国SpaceX等一批民营运载火箭取的成功的背景之下,全世界都在掀起一阵“全民深空”的热潮。据相关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共进行了101航天发射,其中中国达到34次,俄罗斯以22次位居第二,美国则以20次航天发射排名第三,占比分别为33.66%、21.78%、19.80%。然而从商业化运载火箭所涵盖的航天器数量来说,美国的SpaceX以124个遥遥领先,美国行星公司发射了32个航天器位居第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则以28个紧随其后,总体而言美国航空器制造商在商业化运载火箭市场上表现得异常活跃。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累计融资近30亿。运载火箭研发服务商业星际荣耀于2020年6月完成11.93亿B轮融资,另一家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于2020年9月完成1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等等。在SpaceX大获成功,并且其所推出的“星链”计划同样备受瞩目之后,资本也终于开始抬头仰望我们头上的无尽星空。有投资人向本报记者表示,现在人们的视野早就不仅仅在地球之上,深空才是才是未来的方向。然而目前运载火箭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其发展是必然的。只是目前确实技术不够成熟,想使用一次这样的交通工具显然成本过高,投资方现阶段更看好的其实是运载火箭制造商的发展前景,想要落地产生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前华创资本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虽然目前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但对于资本来说确实个进入时机。商业航天的发展就像2011年前后的生鲜电商,当时冷链物流不成熟,造成了生鲜电商一单生意的物流成本高达50元,从而导致了消费客单价必须增加到200一单,让用户体验很不好。但在2015年冷链物流成本降低,从而使得生鲜电商客单价变低,产业链成熟,用户体验增强。政策支持助力商业化发展一个长期不能商业化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一直不能自负盈亏的技术同样也是没有未来的。2008年NASA启动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便宣示着美国就正式开始启动了商业化航天之路。这是美国太空探索战略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型。私营公司成为了研发制造航天运载器的主力,NASA则扮演“甲方”的角色。这一来便让那些参与项目的私营公司登上了历史舞台,目前最为人熟知的便是SpaceX。我国在航空航天整体发展相比美国较晚,商业化更是近几年才提出。但是在国家层面上一直进行推动,从2012年起,我国积极鼓励“军民融合”;2016年4月,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十三五”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编制《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发布第四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来推动航天立法及航天法规体系建设步伐。2020年4月将“卫星互联网”也纳入了新基建之中,将持续推动其商业化进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在《国资报告》中发文表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同时张洪太也强调,打造开放型发展格局,畅通社会资源流入、航天技术成果转出的渠道,尊重、保护并寻求航天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利益最大公约数,确保人才、知识、资本、数据等各类资源要素在市场化规律下,以兼顾国家战略目标和市场价值实现为导向有序流转。
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浪潮方兴未艾。 10月9日,成立仅3年的云顶新耀(01952.HK)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截至当日收盘,云顶新耀股价报收72.75港元/股,较55港元的发行价上涨32.27%,总市值达到206亿港元。 谈及本次上市对公司的意义,云顶新耀董事长、执行董事傅唯表示:“在大多数治疗领域,中国患者是世界上最多的。大量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新的监管改革和扩大的报销范围,正在提高对高质量创新药物的需求。实现在香港上市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上市,公司希望可以继续拉近中国与全球创新市场的距离,让患者得到更迅速、更好的治疗,同时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平台,为股东带来利益。” 押注Licence-in模式 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耗时耗力,云顶新耀能够实现3年即上市,Licence-in模式功不可没。 所谓Licence-in,主要是指一种产品引入方式,核心是“产品引进方”向“产品授权方”支付一定的首付款,并约定一定金额的里程碑费用(按品种开发进展)以及未来的销售提成,从而获得产品在某些国家(地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商业化权利。 云顶新耀方面介绍称,通过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公司,已打造一个由8款极具前景的临床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组合,覆盖肿瘤、免疫学、心肾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四大重点领域。 以肿瘤领域为例,该赛道选手云集,既有国际巨头,也有创业公司。采用Licence-in模式来引进产品,该如何在竞争中体现优势?对此,云顶新耀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薄科瑞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本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也就是生物科技刚刚兴起时,已经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从我这么多年的经验看,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3年历史的公司能够走到今天的状态,有这么丰富的产品组合和产品管线,这就证明了整个公司的领导团队和人才的能力应该是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以及我们在挑选这些候选药物所选择的策略和方向,非常具有针对性,非常适合中国市场。此外,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我们跟合作伙伴签的商业协议,能够充分保护我们在竞争中的优势。只要是公平竞争,我们都非常欢迎。事实上,我们跟同行的一些公司关系也非常友好,也对彼此非常了解,都知道各自公司有各自的优势,我们每个公司的人才背景不一样,优势不一样,产品的组合不一样,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中国这些患重疾的患者服务,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所以在竞争中,我们共同努力去给病人带来福祉,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 最快有望2年内商业化 本次赴港IPO,云顶新耀拟将从发售中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主要用于4款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以及为公司在研管线中其他候选药物的进行中及计划的临床试验、登记备案准备及潜在商业化提供资金。另外,部分资金还将用于为公司扩展药品管线提供资金支持。 从上市进度看,上述8款在研核心产品中,有部分已在国外上市,有部分已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但目前,尚未有产品在国内正式商业化。 这意味着,目前,云顶新耀尚在“烧钱”阶段,并未稳定创收。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云顶新耀产生的经营亏损净额分别为1.27亿元、1.76亿元及1.51亿元,2020年一季度同比扩大398.3%;云顶新耀同期的研发开支分别为5591.1万元、1.51亿元、8018.4万元,2020年一季度同比扩大251.6%。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云顶新耀的无形资产占比突出,且有逐渐走高的趋势。2019年底,云顶新耀的总资产约21.37亿元,无形资产约16.63亿元,占比约77.82%;2020年一季度末,云顶新耀的总资产约21.6亿元,无形资产约17.39亿元,占比约80.51%。 在商业化前,大量的无形资产是否会产生摊销从而拖累利润表现呢?云顶新耀总裁兼首席财务官何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里对待“授权引入”有一些不同的处理。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里面,有一些公司选择将授权引入的费用全部都计入费用,但是云顶新耀的审计师普华永道要求一定要先资本化,然后再摊销。云顶新耀将从产品商业化后对上述资产进行摊销。一般来说,会采用10-15年的直线法进行摊销。 商业化是如此至关重要,公司对产品商业化的大致时间表有何预期呢?对此,薄科瑞透露,“我们主打的8款药物中,有2款药有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年完成最终审批批准和上市,剩余药物的获批许可预计在2024年或2025年获得。” 谈及如何打造商业化团队时,薄科瑞对记者表示,“第一,我们会打造内部的商业化团队,包括我们市场营销团队,还有其他的职能部门都要建立起来。第二,我们的候选药物大多属于专科药物,患者一般都是去大医院看病,因此我们商业化团队在中国市场并不需要非常大,只要做到主要针对大型医院。第三,我们的这8款药物全部都是潜在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中国的医疗体系对这些创新药以前是没有过体验和接触的,未来将会有大量的医学教育方面的工作需要做。我们会做好以科学为基础的推广,引导整个中国医疗市场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优秀的药物。”
9月24日,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军企业1药网在上海举办“数字链接 科技普惠” ——2020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高峰论坛暨1药网合作伙伴大会。1药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博士指出,未来十年医药健康产业将超过房地产、汽车,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而数字科技是这个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1药网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峻岭介绍称,1药网作为科技公司,用数字科技,将患者与药品、医疗服务有机连接起来。“目前1药网已经打造了一个生态圈,其中包括药企、医药流通商、药店、医院、医生、保险,我们为所有生态圈里面的参与者科技赋能。” 实际上,随着国家持续加码线上科技化,国家带量采购常态化等医药政策的推动,给新时代药品商业化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在此背景下,1药网平台的创新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药企、机构等市场各方青睐。 会议期间,诺华、拜耳医药、葫芦娃药业、香雪制药、安捷伦、药联健康、智业健康等7家知名企业与1药网进行战略签约或项目启动。 从上述签约合作方向看,主要包括全渠道药品商业化合作、生态链接各方资源的战略合作、还有创新药患者直达合作等。在业内人士看来,1药网通过数字化,正在打造医、药、险以及患者管理的生态圈闭环,尤其是1药网推出的药品全渠道商业化平台战略,正在促进越来越多制药企业的创新药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商业化以及广阔市场的覆盖。 1药网表示,未来还将联合更多产业链伙伴,持续深化全渠道药品商业化能力,探索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打造以患者为中心,以赋能医生为导向,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的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以更大努力践行用数字科技将患者与药品和医疗服务有机连接的使命。
香雪制药合作在研药品项目获得最新进展。公司9月1日公告称,公司接到Athenex通知,Athenex收到FDA已完成备案审查正式受理进行实质性审查,并给予申请优先审评权的批复。据悉,Athenex早前在美国将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口服紫杉醇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递交了新药申请(NDA)。而此次FDA给予优先审评的标准是申请产品的疗法若获得批准。 公告显示,与标准疗法相比,口服紫杉醇在治疗、诊断或预防严重疾病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将得到显著改善,审评时间将较常规时间短。根据美国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PDUFA),FDA拟定目标审批日为2021年2月28日。 2019年12月,香雪制药签署《授权协议》,就Athenex在研产品口服紫杉醇、口服伊立替康和KX2-391软膏的研发、商业化进行合作,Athenex授予公司上述在研产品、在授权区域内及领域内独家开展商业化(包括但不限于开发、标签、包装、推广、生产、分销、制作、使用、销售、销售支持、注册、商业化或其他在约定领域对许可产品的开发等商业化行为)的权利及为该等商业化目的而享有相关知识产权的权利,截至目前,公司已按协议约定完成技术尽职调查并支付了3000万美元的预付款, 香雪制药表示,Athenex 开发的新一代口服紫杉醇通过与P-gp 抑制剂联合给药,能够有效提高紫杉醇的口服吸收率,降低出现耐药机制几率。本次口服紫杉醇在美国的NDA申请获得优先审评,标志着该产品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与标准治疗手段相比更安全有效的结果得到FDA的肯定,将积极推动口服紫杉醇在中国的申报工作。
会畅通讯8月2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会畅超视云目前主要基于统信软件开发的UOS(国产统一操作系统)提供群组通讯和视频会议服务。会畅超视云目前仍然处于商业化初期,公司会考虑多种业务落地的方式。
登陆港交所近4个月时间,康方生物8月17日发布上市后首份业绩报告。公司多个在研新药取得重要进展,即将进入收获期,为公司书写了一份新意满满的中期业绩报告。 康方生物是一家致力于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全球病人可负担的创新抗体新药的生物制药公司。本次上市前,公司尚未实现盈利。据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PD-1单克隆抗体AK105(Penpulimab)的上市申请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公司重磅产品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AK104)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快速审批资格。同时,公司新增9个管线启动超过20个临床试验,7个在研药物获得临床批准,2个在研药物分别获得NMPA及FDA的注册性临床试验资格。 随着研发管线有序进入上市阶段,康方生物已经将产品的商业化布局提上日程。在业务营运方面,康方生物商务、生产等领域都有业界经验丰富的高管加盟,商业化团队也已经开始组建,可以说是人员齐备,蓄势待发。而配合业务发展的商业化生产能力建设也已提速,位于广州的商业化生产基地一期设备即将投入运营,新增产能将达到20000L。 “面对疫情的挑战,很欣喜我们仍然在药物开发和企业运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康方生物将持续专注于满足肿瘤、免疫及其他治疗领域在全球的未决医疗需求,进一步加速现有产品管线的发展,保持开放多元的创新发展策略,建立并强化商业化运营能力,为早日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愿景而努力。”康方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夏瑜博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