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1.86%,报3356.78点,深证成指跌1.79%,报13882.30点,创业板指跌2.45%,报2811.75点。 指数早盘低开后震荡回暖,午后形势突变,两市加速跳水,创业板指大跌2%,深成指、沪指跌逾1.7%,酿酒股维持强势,流感、医药、口罩等抗疫概念股涨幅居前,煤炭、有色、证券等板块大跌,两市个股普跌,市场氛围急转直下。 盘面上看,英国出现变异病毒,医药口罩等抗疫概念股集体活跃,延江股份(300658)大涨20%,泰达股份(000652)、海正药业(600267)、欣龙控股(000955)、道恩股份(002838)、搜于特(002503)等涨停封板;酿酒股全天强势,大豪科技(603025)、金种子酒(600199)封板,青青稞酒(002646)尾盘涨停,莫高股份(600543)、惠泉啤酒(600573)封板;煤炭概念持续下挫,板块整体跌5%,恒源煤电(600971)跌停;券商板块午后加速下行,概念股全线翻绿,哈投股份(600864)多次触及跌停,国金证券跌8%。 异动回顾: 09:25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28%,深成指跌0.35%,创业板指跌0.53%,光伏概念活跃,煤炭概念走弱。 09:32 农业种植板块拉升,丰乐种业(000713)涨停,农发种业(600313)、隆平高科(000998)、莫高股份等活跃。 09:35 特高压板块走强,汉缆股份(002498)一字板,国电南自(600268)、保变电气(600550)拉升涨停,川润股份(002272)、通光线缆(300265)涨5%。 09:38 煤炭概念异动拉升,郑州煤电(600121)涨停,大有能源(600403)涨4%,昊华能源(601101)、陕西黑猫(601015)、辽宁能源(600758)等小幅跟涨。 09:56 白酒概念持续拉升,顺鑫农业(000860)、金种子酒、酒鬼酒(000799)、山西汾酒(600809)、古井贡酒(000596)等集体上涨。 10:01 口罩板块走强,延江股份大涨14%,泰达股份、道恩股份、搜于特、梦洁股份(002397)等集体涨停。 10:05 啤酒概念拉升,兰州黄河(000929)涨停,莫高股份涨9%,惠泉啤酒、重庆啤酒(600132)等跟涨。 11:03 有色冶炼加工板块持续拉升,鹏欣资源(600490)涨停,天齐锂业(002466)涨超8%,西藏矿业(000762)、赣锋锂业(002460)等跟涨。 13:09 养殖业板块异动拉升,中水渔业(000798)涨8%,国联水产(300094)、大湖股份(600257)、开创国际(600097)等跟涨。 13:16 景点及旅游板块部分拉升走高,岭南控股(000524)涨停,中国中免(601888)涨6%,腾邦国际(300178)、凯撒旅业(000796)等跟涨。 13:25 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1%,上证指数跌0.9%,深证成指跌0.62%。 13:28 有机硅板块午后持续下跌,润禾材料(300727)跌7%,硅宝科技(300019)、金银河(300619)、鲁西化工(000830)、新安股份(600596)等均跌超4%。 13:35 农业种植板块午后再度拉升,丰乐种业回封涨停,农发种业涨7%,隆平高科、苏垦农发(601952)等跟涨。 13:52 汽车整车板块拉升走强,金龙汽车(600686)、东风汽车(600006)涨停,江铃汽车(000550)涨6%,亚星客车(600213)等跟涨。 14:00 上证指数跌幅扩大至1%,深证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1.11%。 14:03 煤炭概念持续下挫,恒源煤电跌停,神火股份(000933)跌7%,山西焦煤(000983)、露天煤业(002128)、兖州煤业(600188)等跌5%。 消息面: 1、钟南山:英国病毒变异对疫苗影响尚无证据 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在活动中表示,往后的局势越来越分化还是融合,这是严峻的考验。世界上新冠肺炎病人越来越多,9月就发现变种的病毒,但不是打完疫苗之后发现的。在英国出现的变异病毒据说增加70%传染率,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禁止英国航班。但在病死率等方面是否改变还没有具体内容,对于疫苗的有效性是否影响也没有进一步的证据。(南方Plus) 2、苏州市户籍新政:租房即可落户 苏州、南京等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 苏州市政府近日印发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破除隐形门槛。 3、深交所:将京东健康调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 深交所:因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实施成份股调整,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将京东健康调入港股通股票名单,自今日起生效。 4、快手预计明年2月5日上市 承销商将预期目标提升至500亿美金估值 从多方获悉,快手赴港上市日期拟定在明年2月5日,有相关人士称,快手港股IPO的承销商近来表现活跃,有承销商透露,预期目标直指500亿美金估值并持续加温。() 5、字节跳动回应“收购手游发行商中手游”传闻:不属实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正在就收购手机游戏发行商中手游进行谈判,字节跳动希望以4-5港元/股的价格收购该公司部分股份。对此,字节跳动方面表示:不属实。(新浪) 投资建议: 东北证券表示,操作上,仍以经济复苏和布局春季躁动行情为主要基调,以仓位的渐进布局和板块的重点聚焦为主,短期则考虑适度逆向操作,即逢低布局些低估值板块,防范可能出现的风格轮动。
2020年资本市场发生显著变化:一边是注册制下新股的大量发行,一边是新的退市制度下股票退市节奏的加快。未来你的投资策略是否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呢?如何避免被退市股砸中或将成为你投资中考虑的首要问题。 据深证信数据统计,截至12月22日,共有60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亏损最多的是*ST众泰(000980),高达22亿元-33亿元,天齐锂业(002466)紧随其后,亏损13.6亿元-22.7亿元。以下汇总的2020年度预亏股排名希望能成为你的投资参考,趋利避害。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代码简称预计净利润亏损(万元)000980*ST众泰220000-330000002466天齐锂业136000-227000300148天舟文化(300148)70000-90000002269美邦服饰(002269)58000-82000002321华英农业(002321)52000-57000300048合康新能(300048)48000-65000002141贤丰控股(002141)39000-46000002400省广集团(002400)39000-58000002092中泰化学(002092)38000-55000002118紫鑫药业(002118)30000-35000688578艾力斯28673.42-36855.58002494华斯股份(002494)28000-40000002665首航高科(002665)20000-28000002316亚联发展(002316)20000-26000002766ST索菱(002766)20000-25000002103广博股份(002103)18000-24000000835*ST长动(000835)16000-19000002639雪人股份(002639)15000-18000002355兴民智通(002355)14000-26000300442普丽盛(300442)10000-12000000558莱茵体育(000558)7000-9000002341新纶科技(002341)6000-9000002711*ST欧浦(002711)5200-7700002813路畅科技(002813)5000-7000300795米奥会展(300795)4500-6500002021ST中捷(002021)4500-5500000545金浦钛业(000545)3876.55-5127.05002173创新医疗(002173)3800-5500002504弘高创意(002504)3500-5000002862实丰文化(002862)3500-4000002289ST宇顺(002289)3200-4500300446ST乐凯(300446)2000-3000002638*ST勤上(002638)1600-3500002059云南旅游(002059)1200-2400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2亿元购买私募基金单月亏损1.59亿元后,中来股份(300393.SZ)的净利润腰斩。1月10日,中来股份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亿元-1.15亿元,同比下降52.71%-62.99%。在光伏行业发展良好的情况下,中来股份的亏损实属少见,而亏损则是则是源于其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1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就购买理财、定增等问题致电中来股份,相关人员表示,不接受电话采访,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也未给出具体时间表。1月11日收盘,中来股份跌停,股价下跌20.03%收于9.5元/股。2亿元买基金单月亏1.59亿元购买理财为中来股份的2020年业绩亏损埋下了祸根。中来股份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亿元-1.15亿元,同比下降52.71%-62.99%;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中来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亿元-2.40亿元,较上年同期(1.90亿元)增长13.34%-26.53%。对于亏损,中来股份解释,公司购买的委托理财(认购私募基金)在报告期内大额亏损,对净利润影响-1.68亿元;预计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25亿元,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主要系公司购买的私募基金在报告期内大额亏损以及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所致。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中来股份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分别向泓盛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下称“泓盛资产”) 认购3000万元泓盛腾龙1号私募基金和5000万元泓盛腾龙4号私募基金,向深圳前海正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前海正帆”) 认购6000万元方际正帆1号私募基金和6000万元正帆顺风 2号私募基金,投资金额总计2亿元,并于2020年4月27日补充披露、4月30日召开董事会补充审议。根据中来股份1月10日下午披露的《关于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进展公告》(下称《进展公告》)显示,上述基金产品在 2020年12月内亏损就高达1.59亿元,主要原因系基金投资的股票市值出现大幅度下降,截至目前相关基金 产品尚未完全平仓。深交所下发关注函对于购买理财亏损,中来股份也遭遇深交所关注。由于泓盛资产与前海正帆住所均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且《进展公告》显示四支基金产品持仓重合度较高。深交所要求中来股份核实并说明泓盛资产与前海正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相关基金产品的实际募资规模及其他投资方,中来股份获取投资明细、资产净值等信息的约定及具体执行情况,并按月列示相关基金产品运作期 间内的具体投向、杠杆运用及净值变动情况; 核实并说明中来股份、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是否与相关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负责人等存在资金往来或业务合作等关系。此外,泓盛腾龙1号私募基金等三支基金产品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资产净值触及预警线或止损线。中来股份2020年4月27日补充披露时就提及已提出全部赎回的申请,保荐机构申万宏源在核查意见中明确将持续关注中来股份赎回情况,但截至目前仅收到1840万元认购款项及对应盈利143.52万元。基于上述情况,深交所要求中来股份结合四支基金产品截至2020年6月30日及投资期间其他节点知悉的净值情况,说明相关亏损或盈利是否触及临时信息披露义务,是否及时充分披露投资风险以及请说明公司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赎回全部款项且未披露相关赎回不利进展的原因。深交所还要求中来股份回复做出上述投资决定的尽职调查、审核决策过程,相关报告 制度和监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董事审议相关议案时是否审慎判断可能的风险及收益,是否充分关注相关风控制度和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多次计划出售控制权2020年,光伏行业发展过山车,进入去年下半年,光伏行业发展站上高点,中来股份在二级市场上也实现股价翻番,然而中来股份却多次出售控制权。中来股份成立于2008年,2014年成功上市,公司专注于光伏辅材、电池组件、系统集成等产品的创新性研发与高品质制造,是全球最大的N型单晶双面电池制造商及全球最大的背板制造商。2020年12月,中来股份再次发布定增公告,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9.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额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行完成后,中来股份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下称“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早在2020年10 月 22 日,中来股份控股股东林建伟、张育政与姜堰道得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林建伟、张育政将其持有的中来股份4433.67万股股票转予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同日,林建伟与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林建伟将其持有的中来股份1.01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行使。相关股权完成登记过户和表决权委托协议生效后,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合计将控制上市公司 18.70%的股份。而按照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数量测算,预计本次发行完成后,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股合计将控制中来股份37.46%的股份,林建伟、张育政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州普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计将控制中来股份17.08%的股份。上述控股权出售并非第一次。此前在2020年8月9日,中来股份曾发布相关公告,拟通过两次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出售控制权,该交易完成后,杭锅股份(002534.SZ)将持有中来股份约18.67%股份,并持有10%股份的委托表决权,合计控制中来股份约28.67%表决权;同时,中来股份控股股东将由林建伟、张育政变更为杭锅股份实际控制人王水福、陈夏鑫及谢水琴。不过在10月20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因杭锅股份董事会、管理层及控股股东就杭锅股份本次重组及未来资本市场运作进程等事项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现阶段继续推进本次重组的有关条件不够成熟。经双方审慎研究并与友好协商,双方决定终止本次交易事项。此前,在更早的2020年6月19日,中来股份公告实控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拟将其直接持有的合计约1.47亿股股份,分次协议转让给贵州乌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本次拟转让交易完成后,后者将成为中来股份新的控股股东,但最后交易搁浅。对于为何出售控制权,公司的资金是否存在较为紧张的局面,《华夏时报》记者发采访函至中来股份,截至发稿时并未获得回复。
■ 12月24日,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鑫铂股份)即将上会接受审核。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鑫铂股份业绩波动大不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持续还低于净利润;同时,净利润明显依赖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而且,公司内控方面的问题不少。 现金流净额持续低于净利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鑫铂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7.05亿元、9.24亿元,持续增长。然而,就在营业收入逐年递增同时,净利润却并未同时走高,净利润分别为3011.95万元、1578.74万元和6328.42万元。尤其是2018年,净利同比下降了47.58%,几近“腰斩”。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 金 流 量 净 额 波 动 剧 烈 ,2017-2019年分别为2676.28万元、334.77万元、3362.73万元,持续低于净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母公司还曾出现亏损。招股书披露,2017-2019年,母公司营收3.57亿元、4.80亿元和6.73亿元,净利润为1627.96万元、-39.71万元和3829.26万元。 对于业绩的剧烈波动,公司解释称,非经常性损益是2018年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非经常 性 损 益 分 别 为 599.27 万元、-1982.47万元、437.09万元,其中2018年为负数主要是当年设立了股权激励平台,确认股份支付金额2457.99万元,导致当年非经常性损益为-1982.47万元。 业绩依赖税收优惠和补助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鑫铂股份波动的业绩背后,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占了不少比例,公司存在净利润依赖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的情形。 招股书显示,公司母公司鑫铂股份自2016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9月,鑫铂股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重新认定,有效期为三年,报告期内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子公司鑫发铝业自2017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公司未明确列示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的具体金额,所以记者简单以招股书中披露的2017-2019年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影响365.71万元、380.22万元和679.99万元为享受的优惠额度进行计算。 与此同时,公司还享受各种政府补助,包括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补助、机器设备补贴、生产设备补助、集约化用地奖励、企业职 工 技 能 提 升 培 训 补 贴 等 ,2017-2019年分别达到542.19万元、480.90万元和440.2万元。也即,仅计算研发支出加计扣除影响和政府补助,2017-2019年两项合计就分别达 到 907.9 万 元 、 861.12 万 元 、1120.2万元,占各期净利润的比例高达30.14%、54.54%、17.70%。 利用个人账户进行资金收付 鑫铂股份内控方面的问题也不少。比如,为了解决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周转紧张情况,2017年公司及子公司鑫发铝业存在以受托支付方式通过关联方进行周转银行贷款的情况,贷款金额总计400万元。 无独有偶,2017年,公司还存在不规范使用票据的情况,包括因日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2017年4月公司开具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金额总计150万。 公司部分客户还存在第三方回款及现金回款情形。2017-2019年,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3243.09万元、2921.74万元和1500.03万元,占销售回款的比重分别为4.30%、3.63%和1.50%。2017-2019年还有现金回款,金额分别为1606.01万元、420.16万元和137.69万元,占销售回款的比重分别为2.13%、0.51%和0.14%。 更离谱的是,公司还存在通过个人账户进行资金收付的情况,主要包括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票据转让融资收款、第三方收款等情形,2017年度涉及的转入、转出资金分别为 2909.63 万元、777.24 万元,2018年度涉及的转入、转出资金金额分别为124.28万元、0.24万元。 另外,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关联方存在较为频繁的资金拆借拆。 五一互联“秒成”供应商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开始,江苏五一互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就一直在鑫铂股份的前五大供应商之列。但天眼查显示,该公司2017年10月9日才成立,就在成立后的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其就成为了公司当年的第三大供应商,当年采购铝棒金额达到1970.14万元,占当年采购金额的3.98%。2018年和2019年,公司向该公司及其关联方采购的铝棒继续大幅增加,分别为3856.08万元和11635.99万元,占当期采购额的比例升至 6.67%和15.70%,均位列第二大供应商。 江苏五一互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当年就能成为公司第三大供应商的原因是什么?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杜绝上述内控问题再次出现?依赖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情形是否为行业惯例?金融投资报记者将上述问题整理并发至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获回复。鑫铂股份上会结果如何,金融投资报将持续关注。
厉健2021年1月11日,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来股份,代码:300393)发布《关于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进展公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向中来股份发出《关注函》。长期代理投资者索赔的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证号:13301200210145176)表示,中来股份未及时披露投资理财亏损情况,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关注函》显示,中来股份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投资金额总计20000万元,并于2020年4月27日补充披露、4月30日召开董事会补充审议。其中,三支基金产品于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触及预警线或止损线。2021年1月10日下午,公司披露《关于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进展公告》,称上述基金产品在2020年12月内亏损15868.22万元, 主要原因系基金投资的股票市值出现大幅度下降,截至目前相关基金产品尚未完全平仓,公司称已委托律师提起诉讼仲裁。深交所对此表示关注,并要求公司核实并说明泓盛资产与前海正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相关基金产品的实际募资规模及其他投资方,公司获取投资明细、资产净值等信息的约定及具体执行情况,并按月列示相关基金产品运作期 间内的具体投向、杠杆运用及净值变动情况,并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是否与相关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负责人等存在资金往来或业务合作等关系等问题。历史成交显示,2021年1月11日,中来股份股票收盘价9.50元/股,日跌幅高达20.03%。根据《证券法》及虚假陈述司法解释,上市公司等因信息披露违法被证监会处罚,受损投资者可以依法起诉索赔,赔偿范围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和利息损失等。“目前我们已经开展投资者索赔预登记,一旦证监会对中来股份立案调查并作出处罚,受损投资者可以起诉索赔。”厉健律师提示,暂定2019年11月1日至2021年1月10日间买入中来股份股票,并在2021年1月11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受损投资者,可以办理索赔登记。索赔条件将根据证监会调查结果进一步调整,最终以法院认定为准,律师费在投资者获赔后支付。投资者索赔应提供证券开户信息查询单、股票对账单原件(2019年11月1日至今)、详细联系方式等。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月11日,中来股份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0万元—11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71%—62.99%,上年同期盈利24320.46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购买的委托理财(认购私募基金)在报告期内大额亏损,对净利润影响-16820.66万元。公开资料显示,中来股份于2014年9月12日股票上市,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材料(塑料软膜)开发、生产、销售;太阳能材料销售;太阳能技术服务、咨询;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来股份登记股东总户数27333户。(本文由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供稿,不代表华夏时报立场。厉健律师,系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2003年至今,代理投资者起诉70余家上市公司索赔。)厉健团队索赔热线:13806513406
数字经济是今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当前正处在多项关键性技术集中应用的新周期,因此不论是互联网厂商、云厂商还是硬件厂商,都在紧锣密鼓地、由内而外地加码布局,并以推进产业数字化为先导。伴随此过程持续展开,势必也会陆续出现相应可捕捉的机会。 最近,业内有件事引多方关注,这便是复星系以近亿元战略投资慧聪集团子公司兆信股份。12月1日,慧聪集团(2280.HK)公告称,兆信股份(430073.OC)与复星集团旗下复星星元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复星将通过股份认购方式拟向兆信股份注资近亿元。本轮投资后,复星星元将持有兆信近两成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慧聪集团依旧持股超过六成,为控股股东,并继续对其财务业绩并表。此外,兆信股份管理层作为第三大主体,合计持股逾12%。 (注释:其中,复星及其项目执行团队占股20%,董事长兼CEO张永红先生通过合伙企业的40%份额间接持有兆信3.524%股份) 众所周知,复星系作为国内的最大民营资本之一,是资本市场巨鳄,其背后的投资版图已十分庞大,横跨大健康、大消费及大金融等多个产业领域。因此稍有风吹草动,不可避免地都会掀起市场波澜,成为投资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那么,复星此刻斥重金注资兆信股份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双方联手释放出什么信号?不妨先来看下兆信股份这家公司的基本盘。 一、防伪溯源为基,SaaS+自建“一码通”双线驱动,与复星业务战略高度契合 1.以防伪溯源为切入点,SaaS+自建“一码通”双线驱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兆信创立于1996年,是国内最早进入防伪溯源领域的领先企业。迄今为止,其在该领域拥有二十多年的技术沉淀和项目经验积累。02年11月总部迁于北京,10年9月10日正式挂牌新三板,14年由慧聪集团接管控制权,并获其一路增持至超过八成。18年12月,张永红先生挂帅兆信股份,19年1月兼任兆信股份CEO,20年兆信股份成为首批入选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之一。 通过复盘其发展历程来看,公司的核心业务逻辑在于以B端品牌商对防伪溯源的需求为切入点,通过综合运用主流防伪技术,给予商品可识别的、唯一的数字化身份,即其强调的“一物一码”,帮助品牌商实现对商品的数字化管理。 近几年来,兆信在产品策略上完成了双线驱动的规划,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的SaaS“一码通”,同时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自建“一码通”系统建设以及咨询服务,打通企业原有的IT系统和数据孤岛,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与复星业务战略契合度高 伴随兆信股份在技术应用、供应链及合作品牌商等多个层面的持续建设和推进,目前已形成完善的研发、推广和产品及服务体系,并实现核心业务流对于商品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全覆盖,即贯穿“采购-生产-仓储-流通-内控-销售”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场景,且客户涉及多个行业。 目前公司客户以知名消费企业为主,涉及食品饮料、酒类、母婴、药品、化妆品、宠物、润滑油、汽车配件等十多个行业,尤其是在白酒、化妆品、宠物、润滑油等领域,兆信股份已实现优势卡位,代表客户包含中石油、郎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同仁堂、君乐宝、特斯拉、百雀羚、3M等各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公司进一步聚焦于白酒、乳业、化妆品、休闲食品及饮料、润滑油、医药医疗器械、宠物用品等市场空间大、品牌保护诉求强的领域,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深化与老客户的合作关系,并逐步抽象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进而向中小客户延伸。 由于兆信股份在消费产业的客群积累与复星深厚的产业基础重合度高,并且在疫后产业数字化渗透加剧趋势下,亦符合其“发力家庭消费产业升级”的战略布局下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极致追求以及为其C2M模式落地提供支撑,显然是其落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为未来双方实现协同增长埋下了伏笔。 3.存在多重竞争壁垒 笔者认为,兆信股份作为目前国内防伪溯源领域的领军者,其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后,已具备一定的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贴合供应链,涉及行业广泛。兆信股份的商品数字化业务流贯穿商品的生产到消费终端的全周期,决定其提供的解决方案需要贴合供应链中各种应用场景。同时由于不同行业往往存在不同的know how,一般差异较大,决定了跨行业拓展具备天然门槛,因此新入局者难以切入,这也是不同于消费互联网赢家通吃的逻辑。前述已提到,目前兆信股份所涉行业众多,且在一些重点消费领域呈不断深入渗透的趋势。 其二,市场占位及品牌效应。从头部品牌客户出发,向中长尾客户延伸,这样“自上而下”的路径,决定了兆信股份的市场占位及品牌优势。公司通过为头部品牌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逐步建立及迭代对行业的认知,进而抽象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再向中长尾客户延伸。 其三,技术沉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由于产品数字化身份管理属于多学科交叉、个性化应用度较高的领域,且兆信在该领域属于开创者角色,公司的核心技术建立在对于通用技术的创新型应用,且拥有超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在一定时期内被替代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实践经验方面,更不必多说。据2019年年报显示,在19年末,兆信股份的技术人员占比就已超过一半。 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兆信股份以“防伪溯源”作为入口型业务,随着其在产品及服务内容的延展、客户规模的扩大,并凭借逐渐累积起来的数据资产,进一步帮助品牌商优化或升级供应链体系,例如营销洞察、反向定制(C2M)等,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想象空间。 以上从业务发展视角来看,答案已很明显。彼此业务契合度高,生意有壁垒,未来还有想象空,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若从交易角度来看,对于复星而言,这笔买卖更可说是稳赚不赔。 二、拥有持续造血能力,存转板上市预期 投资归根结底讲究的是收益风险比。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看这笔投资的性价比。 1.拥有持续造血能力,存转板上市预期 首先,不同于纯讲故事的科技公司,兆信股份是一家拥有持续造血能力的企业。据WIND统计数据测算,2015-2019年期间,兆信股份总营收复合年均增速约33%;同期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约90%。同时,公司每年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上下的水平,这点其实也体现出其竞争壁垒所在。 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今年业绩增长有所承压,但好在第三季度已实现回血。据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兆信股份实现总营收约4205万元,同比增长24.55%;归母净利润31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超过9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3万元,同比增长更是逾21倍。同时,得益于增长恢复及强化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期间兆信股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实现同比大增243%。 此外,兆信的财务杠杆也并不高。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的总资产负债率仅三成出头。这也为其未来潜在的整合留足了灵活的空间。 再者,兆信股份存在转板上市的预期。就在近日,沪深两大交易所发布了新三板挂牌公司向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为新三板企业开启了“转A”之路。 以《意见稿》规定的转板上市条件来看,对于作为创新层企业的兆信股份而言,要想走转板上市通道,需要先进入精选层。 而精选层进入条件与公开发行条件相衔接,主要对市值、财务、规范性以及发行完成后的股权分散度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以最为硬核的财务要求来看,通过市值和财务指标组合设定了四套标准,以遴选不同发展阶段、行业类型和商业模式的企业,符合其一即可。具体如下: 标准一: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2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均值不低于8%,或者最近1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标准二: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2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标准三: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2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2年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8%。 标准四: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2年研发投入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 经过比对,兆信股份当前已满足标准二,且接近标准一,转板上市机会较大。对于复星来说,具备持续盈利和上市预期的兆信股份,将直接带来利润的流入,并且拥有潜在的流动性溢价,这笔生意想想也是不错的。而有复星的加持,兆信股份转板上市的概率也将更大,更多可能是时间的问题。 2.业绩承诺+多项股东权利共同锁定投资风险 在风险端,协议约定设置了业绩目标和多项股东权利来共同锁定投资风险。 以业绩目标为例,据股东协议约定,于2020-2022年,预期兆信净利润将分别为800万元/4300万元/4700万元。若以当前总市值4亿元计,对应PE分别为50x/9.3x/8.5x。可见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业绩下滑,但考虑低基数效应下,2021年业绩增长存在较大弹性,同时考虑到未来增长回归常态化,随着上市预期兑现,估值吸引力也将会凸显。 除业绩承诺之外,协议还约定包括共同售权、优先出售及回购期权在内的多项权利,目的是进一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回报能见度高,风险被进一步锁定,估值又有吸引力,这笔投资的收益风险比不言自明。诚然,一旦预期都顺利兑现,受益的并非只有复星,最大赢家可能莫过于兆信身后的控股股东---慧聪集团。 三、慧聪“三驾马车”之一,助力集团产业数字化 兆信股份作为慧聪集团的核心资产之一,也被慧聪视作其“三驾马车(包括中关村在线ZOL + 慧聪网HC360+兆信PanPass)”之一。建立在兆信商品数字化以及对于行业横向拓展的能力基础上,慧聪集团可借此实现对产业的数字化,进而推进其产业互联网布局。所以,兆信股份可以说是慧聪集团发力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不止如此,兆信股份凭借对于头部大客户服务经验的长期积累及行业认知的持续迭代,未来可以将服务进一步延伸至慧聪网2700万家的中小企业客群,形成协同效应。 近几年来,随着慧聪战略的不断迭代,其在人才层面的部署与规划也正发生着“质”变。从最高管理层到垂直赛道的领头人,再到各业务模块负责人,慧聪逐渐形成了“团队高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人才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人才和机制被视作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从各大城市“人才争夺战”升温、到上市企业掀起股权激励热潮,种种迹象都显示出,抢占人才制高点是赢得未来的制胜之道。一旦兆信股份成功上市,势必也会利于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的落地,同时其也将成为慧聪集团在A股的窗口,实现A+H跨市场布局。 不难判断,复星入局,将直接扩大兆信股份在资金和品牌方面的优势,并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尤其是在大健康及快消品领域所累积的资源,大概率会助推其业务再上台阶。而在此基础上,未来复星与慧聪集团之间的合作也是大有可为。 尾声 对于慧聪而言,兆信股份可说是其布局垂直赛道的典型之一。近年来,在其“投资+孵化”模式下,旗下多个垂直赛道脱颖而出,陆续获资本认可。其中,旗下中模国际于6月宣布获得国投物流与供应链基金千万级投资并进入A股IPO准备期,并由申万宏源担任辅导券商;旗下家电世界(拿货商城)在8月宣布获得星迈黎亚集团的战略入股;旗下上海棉联也已获得多家机构投资人的青睐。 兆信股份在盈利方面并无过多担忧,考虑公司作为产品数字化转型细分领域的领头羊,未来业绩增长具有较确定性。从估值来看,公司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身兼多重热门概念,一旦上市,较现有行业估值的平均水平,仍有明显上升空间。而在兆信之后,下一个又会是谁?且看且期。
数字经济是今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当前正处在多项关键性技术集中应用的新周期,因此不论是互联网厂商、云厂商还是硬件厂商,都在紧锣密鼓地、由内而外地加码布局,并以推进产业数字化为先导。伴随此过程持续展开,势必也会陆续出现相应可捕捉的机会。 最近,业内有件事引多方关注,这便是复星系以近亿元战略投资慧聪集团的子公司兆信股份。12月1日,慧聪集团(2280.HK)公告称,兆信股份(430073.OC)与复星集团旗下复星星元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复星将通过股份认购方式拟向兆信股份注资近亿元。本轮投资后,复星星元将持有兆信近两成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慧聪集团依旧持股超过六成,为控股股东,并继续对其财务业绩并表。兆信股份管理层作为第三大主体,合计持股逾12%。 (注释:其中,复星及其项目执行团队占股20%,董事长兼CEO张永红先生通过合伙企业的40%份额间接持有兆信3.524%股份) 众所周知,复星系作为国内的最大民营资本之一,是资本市场的巨鳄,其背后的投资版图十分庞大,横跨大健康、大消费及大金融等多个领域。因此稍有风吹草动,不可避免地都会掀起市场波澜,成为被投资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那么,复星此刻斥重金注资兆信股份又会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双方联手又会释放出什么信号?不妨先来看下兆信股份这家公司的业务。 一、防伪溯源为基,SaaS+自建“一码通”双线驱动,与复星业务战略高度契合 1. 以防伪溯源为切入点,SaaS+自建“一码通”双线驱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兆信创立于1996年,是国内最早进入防伪溯源领域的领先企业。迄今为止,其在该领域拥有二十多年的技术沉淀和项目经验积累。02年11月总部迁于北京,10年9月10日正式挂牌新三板,14年由慧聪集团接管控制权,并获其一路增持至超过八成。18年12月,张永红先生挂帅兆信股份,19年1月兼任兆信股份CEO,20年兆信股份成为首批入选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之一。 通过复盘其发展历程来看,公司的核心业务逻辑在于以B端品牌商对防伪溯源的需求为切入点,通过综合运用主流防伪技术,给予商品可识别的、唯一的数字化身份,即其强调的“一物一码”,帮助品牌商实现对商品的数字化管理。 近几年来,兆信在产品策略上完成了双线驱动的规划,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的SaaS“一码通”,同时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自建“一码通”系统建设以及咨询服务,打通企业原有的IT系统和数据孤岛,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与复星业务战略契合度高 伴随兆信股份在技术应用、供应链及合作品牌商等多个层面的持续建设和推进,目前已形成完善的研发、推广和产品及服务体系,并实现核心业务流对于商品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全覆盖,即贯穿“采购-生产-仓储-流通-内控-销售”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场景,且客户涉足多个行业。 目前公司客户以知名消费企业为主,涉及食品饮料、酒类、母婴、药品、化妆品、宠物、润滑油、汽车配件等十多个行业,尤其是在白酒、化妆品、宠物、润滑油等领域,兆信股份已实现优势卡位,代表客户包含中石油、郎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同仁堂、君乐宝、特斯拉、百雀羚、3M等各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公司进一步聚焦于白酒、乳业、化妆品、休闲食品及饮料、润滑油、医药医疗器械、宠物用品等市场空间大、品牌保护诉求凸显的领域,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深化与老客户的合作关系,并逐步抽象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进而向中小客户延伸。 由于兆信股份在消费产业的客群积累与复星深厚的产业基础的重合度高,并且在疫后产业数字化渗透加剧趋势下,也符合其“发力家庭消费产业升级”的战略布局下对于产品和服务极致追求以及为其C2M模式落地提供支撑,显然是其落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为未来双方实现协同增长埋下了伏笔。 3.存在多重竞争壁垒 笔者认为,兆信股份作为目前国内防伪溯源领域的领军者,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其已具备一定的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贴合供应链,涉及行业广泛。兆信股份的商品数字化业务流贯穿商品的生产到消费终端的全周期,决定其提供的解决方案需要贴合供应链中各种应用场景。同时由于不同行业往往存在不同的know how,一般差异较大,决定了跨行业拓展具备天然门槛,因此新入局者难以切入,这也是不同于消费互联网赢家通吃的逻辑。前述已提到,目前兆信股份所涉行业众多,且在一些重点消费领域呈不断深入渗透的趋势。 其二,市场占位及品牌效应。从头部品牌客户出发,向中长尾客户延伸,这样“自上而下”的路径,决定了兆信股份市场占位及品牌优势。公司通过为头部品牌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逐步建立并迭代对行业的认知,进而抽象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向中长尾客户延伸。 其三,技术沉淀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由于产品数字化身份管理属于多学科交叉、个性化应用度较高的领域,且兆信在该领域属于开创者角色,公司的核心技术建立在对于通用技术的创新型应用,且拥有超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在一定时期内被替代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实践经验方面,更不必多说。据2019年年报显示,在19年末,兆信股份的技术人员占比就已超过一半。 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兆信股份以“防伪溯源”作为入口型业务,随着其在产品及服务内容的延展、客户规模的扩大,并凭借逐渐累积起来的数据资产,进一步帮助品牌商优化或升级供应链体系,例如营销洞察、反向定制(C2M)等,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想象空间。 以上从业务发展视角来看,答案已很明显。彼此业务契合度高,生意有壁垒,未来还有想象空,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若从交易角度来看,对于复星而言,这笔买卖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二、拥有持续造血能力,存转板上市预期 投资归根结底讲究的是收益风险比。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看这笔投资的性价比。 1. 拥有持续造血能力,存转板上市预期 首先,不同于纯讲故事的科技公司,兆信股份是一家拥有持续造血能力的企业。据WIND统计数据测算,2015-2019年近五年期间,兆信股份总营收复合年均增速约33%;同期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约90%。同时,公司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上下的均值水平,这点其实也体现了竞争壁垒所在。 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今年业绩增长有所承压,但好在第三季度已实现回血。据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内,兆信股份实现总营收约4205万元,同比增长24.55%;归母净利润31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超过9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3万元,同比增长更是逾21倍。此外,得益于增长恢复及强化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期间兆信股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实现同比大增243%。 此外,兆信的财务杠杆也并不高。截至20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的总资产负债率仅三成出头。这也为未来潜在的整合留足了灵活的空间。 再者,兆信股份存在转板上市的预期。就在近日,沪深两大交易所发布了新三板挂牌公司向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为新三板企业开启了“转A”之路。 以《意见稿》规定的转板上市条件来看,对于作为创新层企业的兆信股份而言,要想走转板上市通道,需要先进入精选层。 而精选层进入条件与公开发行条件相衔接,主要对市值、财务、规范性以及发行完成后的股权分散度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以最为硬核的财务要求来看,通过市值和财务指标组合设定了四套标准,以遴选不同发展阶段、行业类型和商业模式的企业,符合其一即可。具体如下: 标准一: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2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均值不低于8%,或者最近1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标准二: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2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标准三: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2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2年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8%。 标准四: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2年研发投入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 经过比对,兆信股份当前已满足标准二,且接近标准一,转板上市的机会比较大。对于复星来说,具备持续盈利和上市预期的兆信股份,将直接带来利润的流入,并且拥有潜在的流动性溢价,这笔生意理应是不错的。而有复星投资的加持,兆信股份转板上市的概率也将更大,关键可能是时间的问题。 2. 业绩承诺+多项股东权利共同锁定投资风险 在风险端,协议约定设置了业绩目标及多项股东权利来共同锁定投资风险。 以业绩目标为例,据股东协议约定,于2020-2022年,预期兆信净利润将分别为800万元/4300万元/4700万元。若以当前总市值4亿元计,对应PE分别为50x/9.3x/8.5x。可见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业绩下滑,但由于低基数效应,2021年业绩增长弹性大,同时考虑到未来增长回归常态化,随着上市预期兑现,估值吸引力将会凸显。 除业绩承诺之外,协议还约定包括共同售权、优先出售及回购期权在内的多项权利,目的是进一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回报能见度高,风险被锁定,估值又有吸引力,这笔投资收益风险比不言自明。诚然,一旦预期都顺利兑现,受益的并非只有复星,最大赢家可能莫过于兆信身后的控股股东---慧聪集团。 三、慧聪“三驾马车”之一,助力集团产业数字化 兆信股份作为慧聪集团的核心资产之一,也被慧聪视作其“三驾马车(包括中关村在线ZOL + 慧聪网HC360+兆信PanPass)”之一。建立在兆信商品数字化以及对于行业横向拓展的能力基础上,慧聪集团可借此实现对产业的数字化,进而推进其产业互联网布局。所以,兆信股份可以说是慧聪集团发力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不止如此,兆信股份凭借对于头部大客户服务经验的长期积累及行业认知的持续迭代,未来可以将服务进一步延伸至慧聪网2700万家的中小企业客群,形成协同效应。 近几年来,随着慧聪战略不断迭代,其在人才层面的部署与规划也正发生着“质”变。从最高管理层到垂直赛道的领头人,再到各业务模块负责人,慧聪逐渐形成了“团队高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人才结构。 人才和机制被视作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近年来,从各大城市“人才争夺战”升温、到上市企业掀起股权激励热潮,足见抢占人才制高点是赢得未来的制胜之道。一旦兆信股份成功上市,势必也会利于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的落地,同时也其将成为慧聪集团在A股的窗口,实现A+H两地市场的布局。 不难判断,复星入局,将直接扩大兆信股份在资金和品牌方面的优势,并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尤其是在大健康及快消品领域所累积的资源,大概率助推其业务再上台阶。在此基础上,未来复星与慧聪集团之间的合作也是大有可为。 尾声 对于慧聪而言,兆信股份可说是其布局垂直赛道的典型。近年来,在其“投资+孵化”模式下,旗下多个垂直赛道脱颖而出,陆续获资本认可。其中,旗下中模国际于6月宣布获得国投物流与供应链基金千万级投资并进入A股IPO准备期,并由申万宏源担任辅导券商;旗下家电世界(拿货商城)在8月宣布获得星迈黎亚集团的战略入股;旗下上海棉联也已获得多家机构投资人的青睐。 兆信股份在盈利方面并无过多担忧,考虑公司作为产品数字化转型细分领域的领头,未来业绩增长具备较强确定性。从估值来看,公司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身兼多重热门概念,一旦上市,较现有行业估值均值水平,仍有明显提升空间。而在兆信之后,下一个又会是谁?且看且期。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