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上市再现新案例。12月3日晚间,中牧股份发布分拆上市预案,拟将其子公司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乾元浩”)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中牧股份表示,通过本次分拆,公司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更加专注于畜用疫苗、兽用化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贸易业务。乾元浩也将通过上市进一步加强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发展。预案显示,中牧股份主营业务涵盖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化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贸易四大业务板块,产品包括畜用疫苗、禽用疫苗、兽用化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其中,乾元浩是公司下属唯一的禽用生物制品业务运营平台,与公司畜用疫苗及其他业务板块之间保持业务独立性。公告显示,乾元浩是一家专业从事禽用生物制品及诊断试剂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禽用疫苗。乾元浩是国家指定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生产企业。乾元浩近3年的成绩单也呈现稳健上升态势。2017年至2019年,乾元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1亿元、4.26亿元、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6.36万元、2359.22万元、4618.74万元。本次分拆上市前,中牧股份持有乾元浩6759.97万股股份,占乾元浩股份总额的27.21%,是乾元浩的第一大股东;中牧股份同时受持有乾元浩25.44%股份的第二大股东中国农发集团的表决权委托,表决权比例合计为52.65%,为乾元浩的控股股东。
10月28日晚间,聚辰股份(688123)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下降4.42%,降幅较上半年的8.96%有所收窄;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56.69%;基本每股收益0.99元。按季度来看,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的影响,聚辰股份的营业收入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下游终端应用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公司产品销售情况保持稳步恢复态势。第三季度,聚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3.22%,环比增长24.22%。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降幅由上半年的8.96%大幅收窄至4.42%。其中,公司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业务于报告期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依托智能手机EEPROM产品的客户资源优势,通过前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921.63万元,同比增长 267.73%。随着第三季度产品销售量增加,公司营业收入重回增长通道的同时也使得现金流更为充裕。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5万元,同比增长156.18%。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聚辰股份还通过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参与中芯国际科创板IPO的战略配售。截至2020年9月30日,聚辰间接持有中芯国际355.02万股股份,按照出资份额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报告期业绩4671.67万元。股东结构方面,三季度末聚辰股份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625人,较二季度末下降12%。前十大流通股合计持股比例达到7.27%,环比二季度大幅增长44.53%,其中新增4家机构股东。聚辰股份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并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公司目前拥有EEPROM、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和智能卡芯片三条主要产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液晶面板、蓝牙模块、通讯、计算机及周边、医疗仪器、白色家电、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根据赛迪顾问等第三方机构统计,聚辰股份为全球排名第三的EEPROM产品供应商,市场份额在国内EEPROM企业中排名第一。其中手机摄像头EEPROM连续5年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供应商,占有全球约42.72%的市场份额(2018)。聚辰股份表示,将继续巩固非易失性存储芯片领域市场领先地位,丰富驱动芯片等领域产品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完善全球化的市场布局。
10月26日晚间,上交所受理了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迅股份”)的科创板上市申请。龙迅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拟募资3.15亿元,分别投向高清视频信号处理与控制芯片开发和产业化项目、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10月15日晚间,科创板首份三季报“花落”半导体企业晶晨股份(688099)。据晶晨股份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3.43%,但净利润亏损1329.47万元,同比下滑110%,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6.81亿元,同比增长408%,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公司表示,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国内市场需求回暖以及海外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公司销售业绩情况持续改善。公司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收入与上年同期对比分别为下降28.23%、下降4.45%、增长41.95%,业绩稳步提升,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实现8.2亿元。净利润方面,从第三季度开始也已明显好转并扭亏为盈。公告显示,晶晨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927.06万元,相较第二季度亏损2327.06万元,环比增长311.73%,盈利状况明显改善,但因受2020年上半年度业绩亏损6256.53万元的影响,公司2020年1-9月净利润为-1329.47万元,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已明显收窄。对于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晶晨股份称,第一个原因为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5.45亿元,同比减少4288.86万元,综合毛利率为30.86%,和2019年的综合毛利率33.93%相比下降3.07个百分点。公司称,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始终秉持为客户提供高集成、高性能、高安全性的芯片产品理念,持续推进新产品工艺从28纳米至12纳米的升级,但目前新产品工艺升级的规模效应尚未完全体现,从而导致新产品单位成本水平仍然较高,造成其毛利率下降。报告期内12纳米工艺新产品营业收入占比为37.39%,较上年同期7.73%有明显的提升。导致净利润不理想的第二个原因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三项运营费用大幅增长。公告显示,报告期内该三项运营费用发生5.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133.62万元,同比上升20.15%,主要原因为虽然公司业绩短期受运营投入加大及外部客观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但公司并未下调放缓对运营的投入,尤其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力度,持续增大对现有产品线的升级、迭代,新产品线研发以及全球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另外公司实施2019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应确认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5518.55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46.34万元,增加5372.21万元,增长3671.05%。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晶晨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全部为新进股东,包括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华芯原创(青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天安华登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创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华域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红马未来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而前十大股东中,有两名为新进股东,分别为上海晶祥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与上海尚颀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尚颀增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资料显示,晶晨股份成立于2003年7月11日,2019年8月8日登陆科创版,主营业务为多媒体智能终端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目前公司几乎全部业务收入来自集成电路行业。值得一提的是,晶晨股份表示,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宏观经济复苏,上下游企业逐步恢复正常运营水平及公司研发新产品逐步上市(其中公司WIFI芯片已顺利量产),将进一步驱动公司业绩转好。
新老“考生”齐聚科创板,联袂续写科创板包容性、市场化的“答卷”。9月22日晚间,上交所受理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芯股份”)、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元亨”)科创板上市申请,将科创板受理阵容扩充至438家。两名“考生”均颇具看点,东芯股份是一名科创魅力十足的“芯考生”,此次IPO前已获得华为旗下哈勃科技的青睐。利元亨则是一名“重考生”,公司去年曾是首批获受理的科创企业,最终在注册环节主动撤回申请材料,止步IPO,此次返场令人期待。东芯股份:华为等重量级机构力捧据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东芯股份是我国领先的存储芯片设计公司,聚焦中小容量通用型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是我国少数可以同时提供NAND、NOR、DRAM等存储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并能为优质客户提供芯片定制开发服务。凭借在工艺制程及性能等方面出色的表现,公司产品不仅在高通、博通、联发科、中兴微、紫光展锐等多家知名平台厂商获得认证,同时已进入三星电子、海康威视、歌尔股份等国内外知名客户的供应链体系,被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等终端产品。公司各年营业收入实现持续增长,由2017年度的3.58亿元增至2019年度的5.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77%。由于报告期内亏损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因此东芯股份特别选择无盈利门槛的第四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本次公司拟募资7.5亿元,投向1xnm闪存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规级闪存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众星云集的股东榜成为东芯股份IPO的一大看点。本次发行前,公司共有26名股东,其中国开科创、青浦投资为国有股东,均是今年5月新增进入股东榜,分别持股1.46%、0.58%。同时进入的还有华为投资旗下的哈勃科技,持股比例为4%。东芯股份控股股东为东方恒信。本次发行前,东方恒信直接持有东芯股份43.18%的股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蒋学明,其通过东方恒信、东芯科创控制公司49.96%的表决权,且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利元亨:“重考生”获新股东加持利元亨则是继博众精工之后,又一名终止注册而重新返场的科创板“考生”。去年3月22日,利元亨作为首批获受理的科创企业亮相,同年10月公司在注册环节主动撤回申请材料,止步IPO。利元亨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锂电池、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等行业提供高端装备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内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已与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中航锂电、欣旺达等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电芯检测环节,利元亨三层全自动热冷压化成容量测试机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最近3年,公司电芯检测设备销售额占同类设备的比例大约为10%、11.65%和11.44%,市场占有率较高。对比前次IPO来看,本次公司拟募资7.95亿元,比前次拟募资7.45亿元小幅上调,但募投项目未发生变化,仍投向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生产项目、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公司股东阵容进一步壮大。据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今年1月至3月,公司新增股东10位,包括松禾创新、松禾创智、津蒲创投、超前投资、昆石创富、博实睿德信、昆石智创、稳正瑞丰、稳正景泰、杨林。整体来看,利元亨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周俊雄通过利元亨投资、弘邦投资和奕荣投资分别间接控制公司60.7611%、4.2211%和1.5219%股份,其配偶卢家红直接持有公司3.5748%股份,周俊雄和卢家红夫妇合计控制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70.0789%,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已成功过会的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华股份”),近日即将登陆科创板。作为油墨行业龙头企业,杭华股份成为新环保政策实施的受益者,公司如今正面临着产能压力,尤其是UV油墨产品和液体油墨产品方面,产能的瓶颈制约着销售。公司此次拟募集资金3.83亿元,其中2.04亿元用于年产1万吨液体油墨及8000吨功能材料项目(二期工程),1.36亿元用于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业绩持续增长领先同行成立于1988年的杭华股份,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主要从事符合国家环保战略方向的节能环保型油墨产品及数码材料、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包括UV油墨系列产品、胶印油墨系列产品和液体油墨系列产品。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油墨产品及印刷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市场的主要节能环保型油墨品种,报告期内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同行业前列;尤其是在UV油墨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完整全套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引领国内UV油墨行业的技术进步。在经营业绩方面,据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杭华股份整体营收及利润呈增长趋势。截至2019年末,杭华股份实现总营收10.08亿元,同比增长4.29%;实现归母净利润9012.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7%;扣非净利润为7816.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90%。根据中国油墨协会对全行业的统计,公司2017年、2018年的利润排名均为业内第一名。与之对应的是,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招股书显示,2017年度至2019年度,杭华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328.67万元、4217.60万元和4126.85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4.37%和4.1%。公司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天龙集团、科斯伍德、乐通股份和东方材料,四家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在2.43%左右。经过30多年持续的科研投入,杭华股份已在节能环保型印刷油墨产品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检测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并具备对相关产品设计、优化、工艺的持续创新和改进能力,使公司产品始终保持行业优势地位。目前,杭华股份已拥有16项发明专利并掌握UV油墨、胶印油墨、液体油墨的核心技术,以及行业内首家印刷技术研究室和行业领先的国家CNAS认证的分析检测中心,共主持/参与起草油墨产品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三十余项。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目前,全球各国相继颁布实施新的环保法规,特别是对控制VOCs排放相关法规日益严格,UV油墨凭借其优异的印刷性能、环保性能等,成为传统溶剂型油墨的理想替代产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印刷出版包装行业的增长,油墨的消耗量逐年增长,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油墨生产国。国际油墨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世界油墨巨头相继在我国设立生产基地,国内油墨市场份额主要为跨国油墨集团投资国内的企业和有技术实力的民营企业所占据。杭华股份主要定位于符合国家环保战略方向的环保型油墨产品及数码材料、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在UV油墨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UV油墨产品也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根据中国油墨协会对油墨行业三十余家重点企业的统计数据,杭华股份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油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7%、6.88%和7.95%,仅次于洋紫荆油墨和上海迪爱生,且逐年提升;而UV油墨的市场占有率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达到了41.21%、48.25%和57.93%。目前,杭华股份正面临着产能压力,尤其是UV油墨产品和液体油墨产品产能制约销售的局面。为此,杭华股份提出扩产以缓解产能压力。根据招股书,公司已于2017年开始建设年产2.8万吨液体油墨及功能材料一期项目,并于2020年6月份开始进入试生产实物试车阶段。本次公司计划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8000万股,拟募集资金3.83亿元用于“年产1万吨液体油墨及8000吨功能材料项目(二期工程)”、“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在未来发展战略方面,杭华股份表示,以技术创新为发展重点,以品质保证为根本立足点,争创国际一流油墨制造企业,继续坚持以发展绿色环保油墨为主业,进一步投资建设中国先进的环保绿色油墨生产基地和新材料研发中心基地。一方面,以印刷油墨核心技术为基础,提高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能力,通过各地子公司的布局,巩固现有油墨产品特别是UV油墨产品的行业领先地位,保持并不断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着力开发节能环保新型油墨产品,适度延伸到相关功能树脂和材料业务,为印刷行业升级提供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业务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证券时报e公司讯,光峰科技(688007)7月23日晚间公告,多名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9%。其中,CITIC PE INVESTMENT (HONG KONG) 2016 Limited 拟减持公司不超6%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