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洲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高瓴资本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在投资前,高瓴资本一贯做法就是进行大量的基础调研,深入研究行业的成长空间和竞争格局,思考什么样的公司值得长期拥有。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初至今,高瓴资本在A股共调研了3家公司,均为小市值公司,意味着什么?普通投资者能不能“抄作业”? 新晋“高瓴”概念股大涨 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除了海康威视(002415)和稳健医疗(300888)这两只热门股外,高瓴资本还调研了3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在1月26日调研了海得控制(002184)和哈工智能(000584),1月27日调研了矩子科技(300802)。 虽然仅仅只是调研,但资本市场仍“涨声”相迎。2月1日,3只个股均大涨,其中哈工智能早早封住涨停,矩子科技盘中最大涨幅12.8%,海得控制盘中逼近涨停,至收盘两股涨幅均超过6%。 此外在港股市场上,高瓴概念股也不遑多让。1月31日,绿叶制药宣布与高瓴资本旗下基金Hillhouse NEV签约,双方达成一项总额为24亿港元的交易,高瓴资本将持有绿叶制药15.60%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2月1日开盘后,绿叶制药股价一度上涨接近80%,截至收盘,大涨51.67%。 市场对于新晋“高瓴”概念股的追捧,体现了对高瓴资本投资能力的认可。资讯针对高瓴资本在A股的投资标的,编制了“高瓴资本指数”,基准日为2013年12月31日。截至2020年12月31日,高瓴资本指数在2020年上涨了87.75%。此外,2020年高瓴资本在A股有数笔投资,截至目前浮盈超百亿元。 新年调研三家小市值公司意味着什么? 数据统计,2020年高瓴资本在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中共出现了61次,涉及30多只个股,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消费、新能源、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板块,规模以500亿至1000多亿的大块头居多。高瓴资本在A股的投资一共有28只,在高瓴投资的这些标的中,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个股就有十几家。 不过,2021年以来调研的这三家公司市值普遍较小,哈工智能和矩子科技市值均在50亿出头,海得控制最新市值仅有37亿元,堪称这些年来高瓴资本调研的市值最小公司。这也引发了市场猜测,是否意味着巨头的风向发生了转变?开始弃大选小? 仔细分析可知,这三家公司是有一定共性的。 调研纪要显示,哈工智能的工业机器人服务业务受到关注。近期新能源汽车市场十分火爆,随着下游汽车市场的回暖,2020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来自新能源汽车厂的订单数量增加,毛利率也较2019年有所回升。此前,哈工智能发布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签署《资产购买意向协议》”的提示性公告,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也受到关注。 海得控制则是国内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领域领先的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现已成为风电行业整机装备制造头部企业的主流供应商之一,海得新能源风电变流器产品配套业务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调研中机构密切关注了智能制造业务的商业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 矩子科技主要产品包括机器视觉设备、控制线缆组件、控制单元及设备。产品可以应用于电子信息制造、工业控制、金融电子、新能源、食品与包装、汽车等多个领域。调研中,机构投资者围绕产品的竞争力、下游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可见,高瓴资本今年调研的这三家公司,均于智能智造及新能源有关。 重金下注新能源 近一年多来,张磊执掌的高瓴资本在A股频繁下注新能源,不到一年时间,先后布局宁德时代(300750)、恩捷股份(002812)、通威股份(600438)、隆基股份(601012),累计投资金额高达284亿。 2020年7月17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197亿元定增名单中,高瓴资本认购100亿元; 7月20日,高瓴资本再度参与小鹏汽车C+轮融资,融资规模共计5亿美元,同时高瓴资本还投资了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 9月1日,锂电隔膜龙头企业恩捷股份发布公告采用竞价定增的方式定向增发6944万股,融资50亿人民币,其中高瓴资本认购15亿; 12月9日,“高效电池+多晶硅”龙头通威股份公告近60亿定增大单的配售结果,高瓴资本旗下的中国价值基金认购约5亿元; 2020年12月21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李春安与高瓴资本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高瓴资本以70元/股的价格,收购李春安持有的2.26亿股隆基股份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6%,总价款为158.4亿元。交易完成后,高瓴资本一举成为隆基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弱水三千,但取一瓢”,作为张磊三个投资哲学之一,张磊将其解释为看准了好的公司或业务模式就要下重注。新年伊始,高瓴资本再度调研三家与新能源相关的公司,值得大家密切关注。 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注意的是,高瓴资本大手笔投资多为战略布局,“高瓴概念股”也并非都会暴涨,简单“抄作业”有风险。
2月2日晚间,光伏圈一下子冒出两笔重大合同,总金额达到370亿元人民币,涉及A股、H股三家上市公司。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尽管两笔合同签署时间相隔一天,相关上市公司却“默契”地选择在同一天官宣,并且个别公司的股价提前异动,飙涨三成多。继机构抱团后,上市公司抱团来临? “默契”下的玄机 2月2日下午4点多,隆基股份(601012)(601012)公告称,2月1日,公司7家子公司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签订多晶硅料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于9.14万吨。据了解,江苏中能为港股上市公司多晶硅供应商保利协鑫能源(下称保利协鑫)的全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 同日晚7点多,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中环股份(002129)(002129)公告亦显示,公司向保利协鑫采购多晶硅料,预计35万吨,合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作为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披露协议的共同销售方,保利协鑫也在收盘后发布了两份公告,分别是与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签署了重大销售合同。 让市场疑惑的是,隆基股份和保利协鑫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月1日,中环股份和保利协鑫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月2日,那三家公司为何集中在2月2日收盘后披露?值得一提的是,2月2日,保利协鑫单日股价涨幅高达35.75%。 据此,有圈内人士质疑:在投资机构抱团盛行的当下,作为资产方,上市公司的巨头们是否也学会了抱团? 记者注意到,2月1日太阳能光伏运营商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价值5亿美元票息7.1%的债券违约。该公司是保利协鑫的控股子公司,在一份交易所文件中称,这一事件将触发其他金融债务的交叉违约。不过,中环股份最新公告中称“保利协鑫财务状况良好,具备履约能力”,隆基股份也在公告中称保利协鑫是“全球重要多晶硅供应商”,双双为其背书。 二级市场波澜不惊 昨日,隆基股份证券部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该采购合同确实是在2月1日签订,交易双方约定在2月2日盘后披露。至于为何推后一天披露,其表示“重大合同只要在签订两天之内披露,都不违规。”对于保利协鑫蹊跷的股价异动,他坚称公司方面并没有消息泄露,“具体的情况应该问协鑫能源。”昨日,记者未能联系上协鑫能源了解相关情况。 按照隆基股份公告,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月27日公布的单晶高纯硅料成交均价9.06万元/吨测算,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73.28亿元人民币(不含税),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约31.33%。虽然中环股份没有公布采购金额,但根据隆基股份采购数量为9.14万吨、预计金额为73.28亿元,中环股份采购数量达35万吨,接近隆基股份采购量的4倍,以此估算,采购金额约300亿元量级。 对于这两笔合同总金额达到37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昨日二级市场倒是波澜不惊。中环股份早盘一度高开逾4%,但尾盘跌1.1%,报27.98元。隆基股份同样高开3个多点,尾盘微跌0.17%,报108.82元。保利协鑫高开后尾盘下跌2.67%,报2.92港元。 “这只是个采购合同,未来充满了一些不确定因素,股价如此走也正常。”隆基股份内部人士解释。 “硅料争夺战”如火如荼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大单频出,背后是日趋激烈的“硅料争夺战”。去年硅料价格一路走高,机构普遍预计,2021年硅料供需仍将偏紧。目前,头部光伏企业纷纷加快绑定自己的硅料来源。以隆基股份为例,截至目前,其已与通威股份(600438)、特变电工(600089)、亚洲硅业和保利协鑫四家企业签订硅料采购长单,合同金额近400亿元。 隆基股份日前的机构调研纪要显示,公司称:行业各环节产能释放可能会受到硅料、玻璃供给的制约,担心上游硅料不足导致硅片环节紧缺,所以2021年一季度的硅片供需比以往年份更加紧张。 中环股份在最新的电话会议中则透露,“关于硅料底气很足,与协鑫合作关系很好。任何硅料狙击的想法都是不合逻辑、不切实际的,今年硅料去年就已经锁定,所以现在签的长协从明年开始。” 据国信证券2月2日统计,以2020年五家头部企业41.8吨硅料产能测算,2021年57%-60%的硅料产能已被长单锁定。这也意味,在行业扩张同时,光伏供应链战争也将如影随形,巨头发展亦充满变数。
2016年11月,当时仅成立2个月,颇具神秘色彩的天津汇泽丰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泽丰)携25亿元巨资,以较市价溢价120%的价格,从浔兴集团手中接过浔兴股份(002098,SZ;昨日收盘价5.24元)控股权。自然人王立军也成为浔兴股份“新主”。王立军此番入主可谓是下了血本,为了凑足收购资金,其动用了杠杆工具,借贷了巨额资金。如果浔兴股份股价表现不错,王立军倒是可以高枕无忧。然而,浔兴股份股价走势低迷,汇泽丰持股浮亏惨重。此前,王立军已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逮捕。 如今,汇泽丰遭遇更大危机。据浔兴股份2月1日下午披露,汇泽丰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遭冻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是汇泽丰当初入主上市公司背后的金主发难,深挖之后可发现,这场杠杆入主上市公司的资本游戏背后还有着更多故事。 金主发难控股股东持股全遭冻结 据浔兴股份公告,公司于2月1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汇泽丰出具的《告知函》,及公司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查询证实,获悉汇泽丰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 据悉,汇泽丰持有的浔兴股份8950万股股份分三笔被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00%,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5%。冻结期限为“2021年1月28日~2024年1月27日”,冻结执行人为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上市公司表示,控股股东持股被司法冻结事项暂时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但公司也称,若后续汇泽丰被冻结的股份遭司法处置,可能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 汇泽丰透露,持股遭冻结系其与嘉兴祺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祺佑投资)之间的债务纠纷所致。这样的原因让人有些意外,因为祺佑投资是汇泽丰入主浔兴股份的背后金主。 回顾历史,浔兴股份于2016年11月宣布,公司时任控股股东浔兴集团拟向汇泽丰转让持有的公司895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交易完成后,浔兴集团的持股比例降至7.38%,退居二线,汇泽丰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 上述股权交易让市场吃惊的地方在于:汇泽丰受让股权的总价高达25亿元,约合27.93元/股。而浔兴股份当时的股价仅为12.68元(2016年10月28日)。也就是说,汇泽丰以超出市场价120%的水平买下了浔兴股份控制权。 一家刚成立不久,注资资本10亿元的公司,如何拿出25亿元巨款用于收购?这在当时也一度引发市场猜测。2016年11月23日,浔兴股份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揭开了谜底。 据悉,2016年11月14日,汇泽丰与祺佑投资、农业银行唐山开平支行签订了《一般委托贷款合同》,祺佑投资向汇泽丰提供25亿元委托贷款用以股权受让。该笔贷款为汇泽丰收购资金的主要来源。 再来看祺佑投资的出资方。祺佑投资成立于2016年10月,出资额为25.01亿元,其中汇泽丰以有限合伙人出资10亿元,农银创新(北京)投资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15亿元,农银国际(珠海横琴)投资基金和京福资产管理作为普通合伙人各出资50万元。除了承担10亿元的汇泽丰外,农银创新(北京)投资是这笔贷款的主要出资方。农银创新(北京)投资的股东则可追溯至农业银行旗下的农银国际控股。 根据贷款合同约定,年利率4.5%,借期为4年。汇泽丰以其持有的浔兴股份8950万股股票出质,为贷款提供质押担保。2016年12月中旬,汇泽丰受让的8950万股浔兴股份股权陆续完成过户,并质押给了祺佑投资。 拿着巨额借款终于实现了入主上市公司的梦想,但汇泽丰及其背后的王立军却没法开心起来。因为浔兴股份股价走势低迷,汇泽丰持股市值不断缩水。截至2月2日收盘,浔兴股份股价报收于5.24元/股,汇泽丰持股市值仅为4.69亿元。 期间,王立军对浔兴股份的资本运作也遭遇搁浅;而上市公司在2018年10月遭证监会立案调查,至今尚未有结果;2019年8月,因涉嫌内幕交易罪,王立军被重庆市公安局实施逮捕。 浔兴股份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被逮捕事项,上市公司目前没有更多信息披露。 私募机构曲线追讨部分收购资金 根据汇泽丰与祺佑投资等签署的贷款合同,抵押物、质押物可能遭受重大损害或者价值减损,则委托人可以采取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已发放借款、采取相应的资产保全等救济措施。近几年来,浔兴股份股价持续走低,但祺佑投资一直没有动静。此番祺佑投资突然发难,或许与其自身受到了压力有关系。而这又牵涉到汇泽丰收购浔兴股份股份的部分资金来源。 启信宝信息显示,自2019年以来,祺佑投资、汇泽丰、王立军等陷入了与湖南汇垠湘天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汇垠湘天)、湖南汇垠众益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汇垠众益)的债务纠纷之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发现,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2019年的一份民事裁定书显示,汇垠湘天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冻结被申请人黄居彬、黄举天、黄宁杰、刘春书、王立军、唐山金道器识实业、唐山境界仓储、汇泽丰等银行存款2.5亿或查封、扣押其他同等价值的财产。 此外,由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2019年作出的一份民事裁定书中也提到,汇垠众益对汇泽丰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冻结其持有的浔兴股份8950万股股票。汇垠众益申请中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公司称:“汇泽丰通过祺佑投资转借用于购买浔兴股份股票的资金疑似挪用汇垠众益作为合伙人向唐山境界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境界实业)投入的资金”。 不过,汇垠众益的申请当时未获得法院支持。法院认为,由于浔兴股份股价下跌,汇垠众益上述申请对其债权的实现没有保障意义,徒增人民法院及案外质权人的诉累。 启信宝显示,境界实业成立于2011年,黄居彬为公司控股股东,黄举天为第二大股东;汇垠湘天、汇垠众益陆续在2016年2月、9月增资入股,成为境界实业小股东,汇垠湘天、汇垠众益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湖南汇垠天星股权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垠天星)。汇垠天星背后的股东较为多元化,既有国资也有民营资本。 在汇垠湘天、汇垠众益入股后,境界实业曾在2017年、2018年陆续与西部创业、华西能源实施重组,但均未能成功。 汇垠众益的资金是如何通过祺佑投资流向汇泽丰的,外界不得而知。分析公开资料,前述裁定书中提到的刘春书似乎是关键人物之一。启信宝显示,刘春书为汇垠湘天、汇垠众益的主要投资人之一。刘春书的投资的企业主要位于唐山,其本人已经被限制高消费。 对于上述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月1日拨打了汇泽丰披露的权益变动书中的电话号码,语音播报称“电话不存在”。在2017年3月,记者曾拨打过该号码,号码当时处于正常状态。
2月1日晚间,吉宏股份(002803,SZ;昨日收盘价33.29元)发布公告称,为了回馈股东,免费赠送全体股东白酒礼包一份。 按照吉宏股份的公告,白酒礼包根据持股数划分为5档,其中≥25万股的股东可获得飞天茅台1瓶、遵义1935酱香型白酒1瓶、贵州酱酒品鉴版1件。 除了≥25万股能领到茅台之外,吉宏股份董事长庄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每个持股100股(含)及以上的股东都会有一瓶京御圣宴霁红版。” 此外,吉宏股份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吉宏股份承担了此次回馈股东的全部费用,包括快递费。 持25万股送飞天茅台 “为感谢股东长期以来对公司的关心和支持,公司决定以免费方式向全体股东赠送白酒礼包一份。”吉宏股份在公告中表示。 吉宏股份此次的回馈活动面向的股东为截至2021年2月1日15:00收市仍登记在册的股东,吉宏股份的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参加本次活动。 庄浩向记者表示:“这次给股东送酒,也是因为有股东看到我们在卖酒,提议给股东优惠。我们这次的赠送,每个持股100股(含)及以上的股东都会有一瓶京御圣宴霁红版,超出的部分由公司(指吉宏股份)的大股东出资。” 按照吉宏股份的公告,持股≥25万股的股东将获得茅台、遵义1935酱香型白酒、贵州酱酒品鉴版。 截至2月1日收盘,吉宏股份报收于32.56元/股,如此算来,25万股的市值约为814万元。有不少投资者也因此调侃:“我有八百万还在乎你瓶酒。”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反馈活动并非仅针对≥25万股的股东,而是划分成了五个区间。低于25万股的股东皆会获得“京御圣宴”。吉宏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京御圣宴鎏金版预计售价为699元/瓶;京御圣宴霁红版预计售价为299元/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吉宏股份,问及是否是每一位登记后的股东一定会有,对方向记者表示:“每一位在2月1日下午三点收市时持有股票的股东都有,不会(抽奖),登记了就会有,100股也有。免费的,快递费也不用出,是免费回馈给我们股东的。” 截至2020年9月30日,吉宏股份股东总户数约为1.5万户,如以所有股东都来申领、按照最低档的299元进行测算,此次吉宏股份所送出的酒的市场价值最少也在449万元。 吉宏股份跨界卖酒 也有股东向记者表示:“京御圣宴霁红版这啥酒啊,淘宝京东上都搜不到。”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此次吉宏股份的动作更多是在推其新代理的产品“京御圣宴”。 记者注意到,吉宏股份的京御圣宴来自于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的授权代理。吉宏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经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授权,公司已成为贵州牌-京御圣宴系列酒全国渠道经销商,并取得茅台醇酒部分区域代理权。” 启信宝显示,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对于为何要介入白酒销售,吉宏股份董事长庄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因为吉宏开始是做跨境电商,主要是做二类电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二类电商)项目,所以我们转国内电商的时候,以大品牌为切入点,以大品牌为背书,卖酒这个业务,我们目前集齐了茅台镇十大名酒,主要做线上运营以及定制化运营,消费者对这些品牌都是比较熟悉的,酒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保质期,尤其是酱酒,可以说是越放越值钱。线下的招商以及线上的优惠购买都对公司目前在(国内)二类电商的推广有很大的优势,从前期我们测试的数据来看,转化率比较好。” 同日,吉宏股份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厦门酒仙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贵州醉美佳酿酱酒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醉美佳酿)共同出资设立贵州酒仙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其中厦门酒仙客持有51%股份,贵州醉美佳酿持有49%股份。 吉宏股份也在公告中披露,其近期取得“遵义产区·中国好酱酒”项目互联网独家运营权,遵义市白酒行业商会允许贵州酒仙客存续期间在互联网上独家运营“遵义产区·中国好酱酒”等项目。吉宏股份称,“遵义产区·中国好酱酒”品牌包括茅台、国台、钓鱼台、习酒、珍酒、董酒等遵义十大名酒。 “贵州醉美佳酿深耕遵义白酒市场多年,专门从事白酒旅游商品酒的开发与经营,已积累大量供应商资源。”吉宏股份表示。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2日讯 今日,哈投股份(600864.SH)跌停,截至收盘报7.32元,跌幅为9.96%。 昨日晚间,哈投股份(600864)发布公告称,2020年9月1日,公司披露了《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截至2020年12月21日,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正集团)本次累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1231.97万股,减持比例0.59%,减持价格区间为7.4-7.54元/股,减持总金额9173.45万元。 公司三季报显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21亿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10.63%,为第3大流通股东;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969.93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0.95%,为第6大流通股东;兴瀚资产-兴业银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728.73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0.83%,为第7大流通股东;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保险产品持有1304.93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0.63%,为第10大流通股东。 资料显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12日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30日,注册资本15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超过10%的股东有北京千禧世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力宏计算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零度聚阵商贸有限公司、北京百利博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华宇天地商贸有限公司。
2月3日晚间,川仪股份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称,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5.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57.91%;基本每股收益0.94元,同比增长59.32%。 川仪股份主营业务涵盖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包括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温度仪表、物位仪表、控制设备及装置和分析仪器等各类单项产品以及系统集成及总包服务。 对于2020年业绩增长的原因,川仪股份表示,本报告期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深入实施核心客户战略,加强与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合同订单同比增长,主力产品在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销售有所增长。同时,通过持续提高产品工艺技术水平以及智能制造能力,加强精细化管理,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成本费用率同比下降,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证监会官网近日发布消息,将于12月24日审核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铂股份”)的首发申请。鑫铂股份专业从事工业铝型材、工业铝部件和建筑铝型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20年5月12日,鑫铂股份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拟于深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发行人律师为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为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鑫铂股份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661.00万股,拟募集资金4.81亿元,其中3.87亿元拟用于年产7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4385.25万元拟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5000.00万元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2017年至2019年,鑫铂股份的货币资金分别为715.99万元、5457.54万元和8137.87万元,短期借款金额分别为1.13亿元、1.21亿元和1.37亿元。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资产总额分别为3.08亿元、4.56亿元和5.92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2.11亿元、2.49亿元和2.71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8.70%、54.68%和45.89%;流动比率分别为0.77、1.21和1.50;速动比率分别为0.60、1.02和1.30。 2017年至2019年,鑫铂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83亿元、7.05亿元、9.2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011.95万元、1578.74万元和6328.42万元。 2018年和201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20.88%和31.07%,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47.58%和300.85%。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鑫铂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676.28万元、334.77万元和3362.73万元,净现比分别为88.86%、21.20%和53.14%;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6.67亿元、7.61亿元和9.81亿元。 报告期各期末,鑫铂股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09亿元、1.76亿元、2.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67%、25.03%、26.79%。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4.67%、15.96%和16.77%,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17.06%、15.39%和 15.80%。 根据招股说明书,鑫铂股份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集中度超过80%。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4.22亿元、5.04亿元和6.27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85.13%、87.22%和84.63%。其中,过去三年该公司第一大供应商始终为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采购金额分别为3.45亿元、4.23亿元和3.70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69.57%、73.26%和19.84%。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0月31日,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在铸造铝棒的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除安全事故外,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过去四年还存在3宗行政处罚。 招股说明书显示,鑫铂股份内控制度频频出现问题,报告期内,出现违规周转银行贷款、存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行为、存在第三方回款、现金回款以及通过个人账户进行资金收付等情况。 2017年鑫铂股份及子公司鑫发铝业存在以受托支付方式通过关联方进行周转银行贷款的情况,贷款金额总计400万元。上述周转贷款行为不符合借款合同约定的资金用途,不符合《贷款通则》“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规定。 2017年4月鑫铂股份开具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金额总计150万。该票据于2017年10月正常解付。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公司运营效率,2017年鑫铂股份及子公司鑫发铝业存在将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向关联方、外部无关联第三方进行无真实交易背景票据转让融资获取流动资金的情形,金额总计3363.10万元。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部分客户存在通过集团内部其它公司、终端客户及商业合作伙伴、客户的实际控制人、股东及其近亲属等第三方代为支付货款的情形。报告期内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3243.09万元、2921.74万元和1500.03万元,占销售回款的比重分别为4.30%、3.63%和1.50%。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存在部分客户现金回款的情况,现金回款金额分别为1606.01万元、420.16万元和137.69万元,占销售回款的比重分别为2.13%、0.51%和0.14%。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存在通过个人账户进行资金收付的情况,主要包括上述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票据转让融资收款、第三方收款等情形,2017年度涉及的转入、转出资金分别为2909.63万元、777.24万元,2018年度涉及的转入、转出资金金额分别为124.28万元、0.24万元,2019年,该公司不存在通过个人账户进行资金收付的情形。 同时,报告期内,鑫铂股份还与关联方存在资金拆借。其中,仅鑫铂股份实控人唐开健拆出金额已达2470.60万元。 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发送邮件至鑫铂股份董秘办,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拟募集资金4.81亿元 鑫铂股份前身为安徽银盾斯金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29日。2017年8月18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鑫铂股份专业从事工业铝型材、工业铝部件和建筑铝型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建立了从原材料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加工、表面处理至精加工工艺的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具备全流程生产制造能力。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铝型材及铝部件具备高强韧、质量轻、易加工、耐腐蚀等优良物理及化学性能,作为工业及建筑领域终端产品制造的材料或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光伏、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医疗环保、电子家电、系统门窗、节能建筑等领域。 2020年5月12日,鑫铂股份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拟于深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发行人律师为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为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鑫铂股份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661.00万股,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发行后总股本将增至1.06亿股。该公司拟募集资金4.81亿元,其中3.87亿元拟用于年产7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4385.25万元拟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5000.00万元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鑫铂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唐开健。唐开健直接持有鑫铂股份4420.992万股股份,占该公司发行前股本总额的55.38%;通过天长天鼎控制鑫铂股份528.76万股股份,占该公司发行前股本总额的6.62%,合计控制鑫铂股份62.00%股权。 唐开健,男,1978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大专学历,长江商学院EMBA在读,现任公司董事长。 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7.58% 2017年至2019年,鑫铂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83亿元、7.05亿元、9.2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011.95万元、1578.74万元和6328.42万元。 2018年和2019年,鑫铂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20.88%和31.07%,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47.58%和300.85%。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676.28万元、334.77万元和3362.73万元,净现比分别为88.86%、21.20%和53.14%。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6.67亿元、7.61亿元和9.81亿元。 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2月31日,鑫铂股份资产总额分别为3.08亿元、4.56亿元和5.92亿元。其中,该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1.59亿元、2.74亿元和3.82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51.78%、59.98%和64.58%;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48亿元、1.83亿元和2.1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8.22%、40.02%和35.42%。 报告期各期末,鑫铂股份的货币资金分别为715.99万元、5457.54万元和8137.87万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2月31日,鑫铂股份负债总额分别为2.11亿元、2.49亿元和2.71亿元。其中,该公司流动负债分别为2.06亿元、2.27亿元和2.55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97.35%、91.03%和94.02%;非流动负债分别为560.71万元、2237.18万元和1622.20万元,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2.65%、8.97%和5.98%。 报告期各期末,鑫铂股份短期借款金额分别为1.13亿元、1.21亿元和1.37亿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54.93%、53.15%和53.50%。 报告期各期末,鑫铂股份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8.70%、54.68%和45.89%,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60.33%、48.81%和40.64%,流动比率分别为0.77、1.21和1.50,速动比率分别为0.60、1.02和1.30。 同期,和胜股份、闽发铝业、亚太科技和豪美新材4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分别为20.94%、26.47%和28.73%,远低于鑫铂股份的资产负债率。 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增长 报告期内,随着鑫铂股份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应收账款余额有所增长。报告期各期末,鑫铂股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09亿元、1.76亿元、2.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67%、25.03%、26.79%。 鑫铂股份称,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增长主要系销售规模增长所致,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长主要系公司工业铝型材和工业铝部件的销售占比逐年提升所致。 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21.52%、23.68%和24.35%。 报告期内,该公司坏账准备分别为611.44万元、1074.08万元和1571.95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03亿元、1.66亿元和2.3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4.53%、60.54%和60.68%。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98次/年、4.94次/年和4.36次/年,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 2017年末、2018年末,鑫铂股份应收票据期末净额分别为1124.06万元和773.82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7.06%和2.83%;2019年末,该公司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298.30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40%。 鑫铂股份表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系公司与客户采用票据结算货款收到的票据。 存货周转率处于较高水平 报告期各期末,鑫铂股份存货净额分别为3604.97万元、4215.67万元和5077.97万元,存货净额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2.63%、15.40%和13.29%;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29.06万元、31.61万元和17.92万元;存货余额分别为3634.03万元、4247.28万元和5095.89万元。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0.80%、0.74%和0.35%,可比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余额比例平均值分别为0.51%、0.46%和1.28%。 鑫铂股份存货分为原材料、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和发出商品,其中原材料主要为铝棒,库存商品主要为公司按照客户订单要求生产的各类铝型材和铝部件产品,自制半成品为已完成部分生产工序,后续仍需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 其中,报告期内,该公司存货中,原材料金额分别为1319.28万元、1735.93万元和2512.62万元,占比分别为36.30%、40.87%和49.31%;库存商品金额分别为1589.34万元、1162.41万元和1217.07万元,占比分别为43.73%、27.37%和23.88%;自制半成品金额分别为542.34万元、1047.83万元和1212.70万元,占比分别为14.92%、24.67%和23.80%;委托加工物资分别为132.29万元、209.04万元和153.50万元,占比分别为3.64%、4.92%和3.01%;发出商品金额分别为50.79万元、92.07万元和0元,占比分别为1.40%、2.17%和0%。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6.65次/年、15.00次/年和16.42次/年,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6.03次/年、6.38次/年和6.46次/年。 鑫铂股份表示,公司存货周转率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公司以订单式生产为主,生产周期较短,且公司加强了存货库存管理,保证生产完工后及时发货。 毛利率呈上升趋势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4.67%、15.96%和16.77%。对毛利率逐年上升,该公司给出的解释是主要受产品结构、产品升级带来的平均单价上升、铝锭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17.06%、15.39%和 15.80%。 鑫铂股份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铝型材、工业铝部件和建筑铝型材。报告期内,该公司工业铝型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6亿元、3.55亿元和4.58亿元,占主营业务的比例分别为54.29%、51.26%和49.88%;工业铝部件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518.80万元、1.38亿元和2.43亿元,占主营业务的比例分别为11.21%、19.85%和24.44%;建筑铝型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1亿元、2.00亿元和2.18亿元,占主营业务的比例分别为34.50%、28.89%和23.68%。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建筑铝型材毛利率分别为17.98%、19.23%和19.82%,工业铝部件,毛利率分别为18.32%、16.85%和17.35%;工业铝型材毛利率分别为11.82%、13.77%和15.00%。 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比例超84%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4.22亿元、5.04亿元和6.27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85.13%、87.22%和84.63%。其中,报告期内,该公司第一大供应商始终为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采购金额分别为3.45亿元、4.23亿元和3.70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69.57%、73.26%和19.84%,采购集中度相对较高。 鑫铂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解释称,公司保持了向其他铝棒供应商的采购,以防止单一供应商的波动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铝棒为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量充足,且各铝棒生产厂商产品质量、价格接近,因此尽管公司向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采购占比较高,但不构成重大依赖。 公开信息显示,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24日,注册资本1.68亿元,参保人数67人。 2016年9月至2020年7月,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存在3宗行政处罚。2016年4月,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被常熟市环境保护局检查发现存在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而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的违法行为,被常熟市支塘镇综合执法局罚款10万元。 2017年10月,该公司因增建配电房违法建筑面积被常熟市规划局罚款0.8259万元。2020年7月,该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二)项,被苏州市应急管理局罚款69万元。 此外,根据案号(2019)苏0581执6960号,2019年10月,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被常熟市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557元。 2017年至2019年,与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有关的裁判文书共5个,该公司身涉买卖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2019年10月31日,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在铸造铝棒的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并进行调查整改。 报告期内违规周转银行贷款 为了解决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周转紧张情况,2017年鑫铂股份及子公司鑫发铝业存在以受托支付方式通过关联方进行周转银行贷款的情况,贷款金额总计400万元。 鑫铂股份称,上述周转贷款行为不符合借款合同约定的资金用途,不符合《贷款通则》“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规定,但经对照《贷款通则》关于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贷款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公司及子公司上述周转贷款行为不属于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2020年3月,贷款行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杨村支行出具了《确认函》,公司及子公司鑫发铝业申请的贷款已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按时还本付息,从未发生过逾期还款或其他违约情形,且贷款均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对公司及子公司鑫发铝业的周转贷款不予追究,不会产生收取罚息或采取其他惩罚性法律措施的情形,也不影响公司及子公司鑫发铝业的信贷关系。 2020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滁州监管分局出具说明,未就鑫铂股份及子公司鑫发铝业周转贷款行为进行处罚。 报告期内存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行为 2017年度,鑫铂股份还存在不规范使用票据的情况。 招股说明书显示,因日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2017年4月鑫铂股份开具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金额总计150万。该票据于2017年10月正常解付。 鑫铂股份称,由于公司主要原材料铝棒的供应商要求银行转账支付货款,同时银行办理票据贴现耗时较长,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公司运营效率,2017年公司及子公司鑫发铝业存在将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向关联方、外部无关联第三方进行无真实交易背景票据转让融资获取流动资金的情形,金额总计3363.10万元。 上述票据行为不符合《票据法》第十条“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定,但相关票据在到期时全部解付,没有产生任何纠纷。 鑫铂股份解释称,经对照《票据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三条以及《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等关于票据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公司及子公司鑫发铝业上述票据行为不属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给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0年4月天长市公安局出具说明,鑫铂股份及子公司鑫发铝业使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行为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公安部门未对公司及子公司鑫发铝业因上述行为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处罚或追究任何责任。 202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天长市支行出具说明,依据现行金融法律法规,未对鑫铂股份及子公司鑫发铝业使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行为实施任何形式的行政处罚。 报告期内存在第三方回款、现金回款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部分客户存在第三方回款及现金回款情形,以及通过个人账户进行资金收付的情况。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部分客户存在通过集团内部其它公司、终端客户及商业合作伙伴、客户的实际控制人、股东及其近亲属等第三方代为支付货款的情形。 报告期内该公司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3243.09万元、2921.74万元和1500.03万元,占销售回款的比重分别为4.30%、3.63%和1.50%。 鑫铂股份解释称,公司制定了《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对客户采用第三方回款的行为进行管理,通过事前管理客户档案,事中建立第三方回款审批机制、及时核实回款方身份,事后定期对账等方式,针对客户采用第三方回款的行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同时公司开展业务时及时与客户沟通,降低客户非必要第三方回款行为。报告期内,第三方回款的金额及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均逐年下降,2019年第三方回款金额占公司销售回款的比例为1.50%。 此外,报告期内,鑫铂股份还存在部分客户现金回款的情况,现金回款金额分别为1606.01万元、420.16万元和137.69万元,占销售回款的比重分别为2.13%、0.51%和0.14%。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现金回款的金额及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2019年现金回款金额占公司销售回款的比例为0.14%。自2020年4月份起公司未再发生与客户现金交易的行为。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存在通过个人账户进行资金收付的情况,主要包括上述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票据转让融资收款、第三方收款等情形,2017年度涉及的转入、转出资金分别为2909.63万元、777.24万元,2018年度涉及的转入、转出资金金额分别为124.28万元、0.24万元,2019年,鑫铂股份不存在通过个人账户进行资金收付的情形。 报告期内与关联方多次资金拆借 报告期内,鑫铂股份还与关联方存在资金拆借。 2017年,鑫铂股份向安徽亿信门窗幕墙科技有限公司拆入650万元,期初余额690万元,截至2017年末,期末归还金额为1340万元;鑫铂股份向天长市鑫发企业运营管理中心(普通合伙)拆入870万元,期末归还金额为870万元。 资金拆出方面,2017年,鑫铂股份向天哲节能拆出金额1902.57万元,期初余额2789.93万元,当年收回资金4692.50万元;向唐开健拆出金额1564.79万元,期初余额905.81万元,当年收回资金2470.60万元;向安徽奥润仪表有限公司出金额99.00万元,期初余额32.00万元,当年收回资金131.00万元。 据了解,2011年7月至2017年3月,鑫铂股份实控人唐开健、股东李杰分别持有安徽亿信门窗幕墙科技有限公司60%和40%的股权。2009年5月7日至2017年2月24日期间,鑫铂股份股东李正培担任安徽亿信门窗幕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并持有34%的股份。唐开健、李杰分别持有天哲节能60%和40%的股权。 除资金拆借外,鑫铂股份与关联方还存在票据转让融资。2017年度,鑫铂股份通过关联方天长市天哲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和安徽亿信门窗幕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贴现的票据金额合计2523.97万元,支付票据贴现费用47.35万元。 存在政府补助减少的风险 鑫铂股份自2016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9月,鑫铂股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重新认定,有效期为三年,报告期内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鑫铂股份子公司鑫发铝业自2017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鑫发铝业“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已到期,正在办理重新认定。 鑫铂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坦承,若未来公司及其子公司鑫发铝业在税收优惠期满后未能继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则公司经营业绩将会因所得税率提升而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鑫铂股份还存在政府补助减少的风险。 报告期内,该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542.19万元、480.90万元和440.21万元。其中,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26.00万元、108.69万元和146.96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分别为416.19万元、372.21万元和293.25万元。 曾与股东签订对赌协议 2018年2月8日,鑫铂股份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鑫铂股份向滁州安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定向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527.241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5.69元。 本次增资合计3000万元,其中新增股本527.241万元,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后鑫铂股份的股本为人民币为6327.241万元。 2018年4月19日,鑫铂股份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本次增资完成后,滁州安元成为鑫铂股份第三大股东,持股数量527.241万元,持股比例8.33%。 2018年12月26日,鑫铂股份召开2018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鑫铂股份分别向芜湖毅达、黄山毅达定向发行330.00万股、157.00万股,合计487.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6.16元人民币。本次增资合计2999.92万元,其中新增股本487.00万元,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鑫铂股份的股本为7378.00万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芜湖毅达持有鑫铂股份330.000万股,持股比例4.47%;黄山毅达持有鑫铂股份157.000万元,持股比例2.13%。 2020年3月28日,芜湖毅达、黄山毅达与鑫铂股份、唐开健、李正培、李杰、陈未荣、张培华签署《关于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之补充协议二》,约定2018年12月25日、2019年11月26日签署的《关于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中相关业绩对赌条款在鑫铂股份提交IPO申请时予以终止。 2020年4月9日,滁州安元与鑫铂股份、唐开健、李正培、李杰、陈未荣、张培华签署《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增资扩股协议的补充协议(二)》,约定自鑫铂股份向证监会递交IPO正式申报材料时,相关业绩对赌的约定立即终止,不再予以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像鑫铂股份存在2400多万元股份支付的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6156.72万元、5050.62万元和1.08亿元。2018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较低,主要系当期产生了股份支付2457.99万元,计入管理费用,降低了当期的利润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