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电机将向蔚来汽车提供驱动电机组件 方正电机9月14日午间公告称,公司与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然动力” ),就方正电机以一定的价格向蔚然动力提供某项目的驱动电机组件达成框架协议。 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系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公告显示,上述协议约定公司向蔚然动力提供的产品,系公司首款采用扁线电机绕组形式的产品,相比现有产品在功率密度、电机效率上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同时该项目也是公司年产35万台新能源驱动电机及电驱动集成募投项目之一。 方正电机表示,新能源汽车驱动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业务单元,公司将全力推进完善新能源驱动电机的研发和高效生产制造体系,全面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与蔚然动力建立供应关系,标志着公司已具备了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品供应能力和服务一流客户的能力。 维尔利中标5003万元三明市区餐厨垃圾处置项目 维尔利9月14日午间公告称,公司近期参与了三明市区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设备采购项目的投标,该项目的招标人为三明市恒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福建瑞晟建设工程造价有限公司。根据公示,公司为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 本次中标的项目为三明市区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设备采购项目,根据招标文件,该项目规模为:餐厨废弃物处理100t/d,厨余废弃物处理20t/d,废弃油脂处理20t/d,本次招标的范围和内容主要为餐厨处理系统整体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两年运行技术指导服务,交货期150日历天。根据中标候选人公示,该项目的中标价为5003万元。 维尔利表示,该项目的中标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餐厨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占有率,该项目的建设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绿茵生态中标5558万元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绿茵生态9月14日午间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天津鑫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津南区南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2020 年八里台镇造林绿化工程—大韩庄三标段)的中标人,中标价格为5557.88万元。 瑞玛工业拟收购新凯精密剩余股权 投资2.6亿元扩充紧固件产能 瑞玛工业9月14日午间公告称,公司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简称“新凯精密”)计划投资扩建用于5G通讯及汽车新能源电池包的紧固件生产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2.6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为新凯精密自有或自筹资金。 同时,瑞玛工业董事会同意拟以自有资金1.54亿元收购自然人林巨强、孙梅持有的新凯精密45%的股权,并于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与林巨强、孙梅在苏州市虎丘区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前述股权转让事项经过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即生效。前述交易完成后,新凯精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凯精密主要从事精密紧固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汽车、电力电气等行业,是公司精密金属紧固件产品的业务中心。 公告显示,此次项目建设包含的主要设备为高端智能多工位成型设备、CNC精密多轴加工设备、国家级实验室、集成式智能仓储及自动货柜等;项目建成后,年产紧固件产品30亿件。项目计划于2021年开工建设,预计建成时间为2年。 瑞玛工业表示,本次投资建设项目已经过公司及新凯精密的慎重、充分地分析论证,新凯精密具备良好的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优势,此次扩建项目新增的产能与公司及新凯精密现有产品密切相关,可以实现产品市场、品牌、技术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
“李嘉诚又要出走了?!” 9月伊始,在各企业披露中期财报的节点,业界传出这样一则消息。 李嘉诚麾下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长实集团”)拟出售位于北京、上海的两处物业,总价约500亿人民币。而据香港经济日报消息,长实集团对此回应:“市场上很多人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不代表我们需要出售相关资产。” 近10年来,李嘉诚在内地相继抛售了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东方汇金中心、北京盈科中心、重庆大都会等数十亿级别项目。 而长实集团最近一次出售内地资产,是在今年7月,以约78亿元,向禹洲集团及成都瑞卓置业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出售了成都南城都汇项目。 市场对长实集团的动态,似乎总显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实际上,李嘉诚在近10年来,频频抛售内地资产,购入海外项目。另一方面,又投身公益,捐资助学。两级口碑之中,释放出的信号,引商界揣测。 ●内地土储占总土储90% 从长江实业近期披露的年中期报告来看,内地地产依然是长实集团的重要资产组成部分。 上半年,长实集团已确认物业销售收入为194.84亿元港币(2019年同期,为192.32亿元港币)。其中,香港地区占6116百万港元,同比2019年同期下跌约61%。内地为10929百万港元,环比同期增约219%、海外为2439百万港元,同比增1776%。 年中报显示,长实集团香港物业销售收益较2019年同期减少,但已被内地较高的物业收益所抵消。而在内地,市场总体则较为平稳,并于2020年7月23日,完成了南城都汇的住宅和商业单位及停车场的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间内,内地的销售额突破至百亿港元,销售收入同比大增超20倍。 年中报显示,内地出售的高逸尚城,带来了重大收益。除此之外,香港Sea to Sky、爱海颂,及内地的东莞逸豪庭、广州翠逸庄园和上海御沁园等,预计各项目竣工及销售确认时带来溢利收益。 此外,内地土储依然是长实集团的重要发展矩阵。 在土储方面,内地土储占集团总土储的90.2%。截止至中期结算日,长实集团拥有可开发土储约9200万平方尺,其中500万平方尺在香港,8300万平方尺(约922万㎡)在内地及400万平方尺在海外。 ●长实的“慢周转” 李嘉诚土地开发的“慢周转”模式,一直被业界所诟病。 与合生创展前期的”慢周转“模式相似,长实集团的土地开发周期高于一般企业的水平。然而,合生创展一般将自留开发。而长实集团,则是将大量土地转让出售。因此,也被业界诟病为 “低买高卖”。 据乐居不完全统计,李嘉诚旗下企业及公司在2013年至今,相继在内地转手数十个项目,揽金超560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部分香港的资产,及其他行业公司股份,涉及金额超千亿元。 转手即翻倍,是李嘉诚旗下企业销售资产备受争议的核心。 以2019年售卖给融创的大连西岗项目为例,李氏企业在2011年拿下这块大连市中心商住地时,总价为19亿元。8年之后,李嘉诚以40亿元总价将这个还未完工的项目卖给了孙宏斌,转手便赚取了超20亿的差价。 而最近一次出售的项目是位于四川成都的南城都汇商住项目,该项目涵盖第1至8期住宅及商业单位以及停车场。最终,约78亿元人民币作价出售给禹州集团和成都瑞卓置业的联合体公司。该项目是李嘉诚麾下的和记黄埔于2004年,以总价约21亿元拿下。历经16年,差价达57亿元。 ●广州,被李嘉诚抛下了吗? 在长实集团近年披露的报告中显示,其近年来发展的物业项目囊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其中内地所占项目最多,约有7个。而内地项目中,则是广州项目最多,约有2个。这不得不回溯起,广州曾是长实集团地产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90年代时期,内地房地产建设突飞猛进,但却缺资金、缺经验、缺技术。由于港商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项目经验,于是,便涌现出一大批内地港商合作项目,例如全国第一个商品房项目便是此类操作的结果【回顾:40岁的东湖新村,从700元/㎡到5.5万元/㎡】。李嘉诚进入广州的首个项目,便由此而来。当时,广州正在修建地铁一号线,其中地铁上盖的黄沙地块被和记黄埔拿下,并与长实联合开发。那宗黄沙地块便是如今的逸翠湾小区及西城都荟项目。2005年,黄沙地块正式动工。2008年,逸翠湾以12000元/㎡价格高价入市。与此同时,作为商业配套的西城都荟项目却迟迟没有开业。并且还陷入了招商难、主力店撤场的困境。在2012年底,西城都荟终于迎来开业,但不少商铺却空置。此后,西城都荟遭遇转手,被和记黄埔以5.78亿元转让给基汇资本及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2017年,该公司又以总价40.65亿元将其转让给香港领展。据不完全统计,长实集团在广州的地产投资及其关联项目有广州黄沙地铁站上盖西城都荟项目(已出让)、黄埔广州国际玩具礼品城(佳兆业接手)、荔湾黄沙大道的逸翠湾、增城的逸翠庄园、番禺的珊瑚湾畔等项目。目前,长实在广州的在售住宅项目有御湖名邸及逸翠庄园。御湖名邸位于黄埔金坑森林公园内,定位高端,目前在售建面约437㎡三层大宅,总价873万元/套起。据销售资料显示,项目户户配有六人私家电梯连贯各层。而逸翠庄园则是位于增城荔城,在售建面约188㎡类独栋别墅,毛坯均价约20000元/㎡。值得注意的是,御湖名邸项目于1995年4月进行土地出让,但有部分物业至2020年方取得预售证,时隔25年。逸翠庄园项目于2005年12月拿地,部分物业于2019年9月方竣工,至2020年才领取预售证。<img pub_width="697" pub_height="523" src=https://www.jinhaojiao.cn/skin/default/image/nopic.gif alt="御湖名邸项目图片时至今日,当年的地产大咖,如今在广州仅剩2个项目,这样的李嘉诚,失去影响力了吗?这要谈起长实集团旗下全资附属公司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1979年,长实集团以6.93亿港元从汇丰银行手中,接下了香港英资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黄埔,从而奠定了李嘉诚成为商业大亨的席位。长江和记事业与和记黄埔已于2015年6月完成业务重组及合并。和记黄埔囊括的的产业有港口及相关服务、通讯、地产、零售、能源等。其中,知名连锁品牌屈臣氏、知名医药品牌白云山和黄中药,便是和黄旗下的品牌,从属于李嘉诚麾下。在地产发展之初,港商翘楚在内地开辟项目众多。时至今日,霍英东、李嘉诚等人仍有项目在广州,有趣的是,霍英东早年在南沙湾拿下的地块项目时,南沙仍是一片荒芜。而数十年之后,南沙湾转眼迎来高光时刻,土地拍卖更是达到封顶价。而李嘉诚目前在广州的项目,一个在增城,一个在黄埔,都是打销售“持久战”的项目。购房者直言:“房子看的是区位、环境、户型,不会因为李嘉诚,或者某一个港商的背书去购买。”如今,巨头,依然是巨头。但对于广州地产而言,李嘉诚的地产光芒,似乎已然不再耀眼。
9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第三批)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此次集中开工建设151个项目,是近两年来海南集中开工项目数量最多的一次,总投资403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 其中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天然气发电、海口的美兰临空经济区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平台、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寺库集团免税和高端商品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四区游艇码头工程、空港综合保税区监管设施、国际粮油产品加工贸易、单晶金刚石生产,以及南繁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涵盖产业发展、“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 开工项目中,产业发展项目48个,投资共229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57%;“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项目37个,投资共82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20%;民生公共服务项目66个,投资共92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23%。 从投资规模上看,总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共40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10%;总投资10亿元-30亿元的项目12个,投资共173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43%;总投资1亿元-10亿元的项目49个,投资共162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40%;总投资1亿元以下的项目89个,投资共28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7%。 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实施之年,接连出台的政策和利好消息,一次次让海南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省对照其规定的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极简审批”“证照分离”改革等任务,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重点发力,不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质升级“五网”等基础设施,持续优化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抢抓机遇,加快投资海南的步伐。据统计,自《总体方案》6月1日公布以来,截至9月8日,海南新增企业超过4.8万户,同比增长222.04%。 此前,海南已举行两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与境内外知名企业共签署94个项目合作协议,预计总投资206亿元,涵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民生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法国电力集团、德国途易、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东方航空、中国电信、招商局、阿里巴巴、华为技术等纷纷进驻。还举行过两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开工项目272个,总投资684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各地新增PPP项目439个,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新增项目147个。 大岳咨询公司董事长金永祥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宁夏、广西、江苏、山东等地动作频频,意在加快推进PPP模式及项目落地,反映出地方政府对发展PPP有强烈的意愿。“从今年二季度有关各项指标看,PPP项目迎来了明显回升,或将于下半年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金永祥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各地新增PPP项目373个,其中各地新增已签约项目144个,态势向好。 “分行业来看,城市基础设施新增项目最多,农林水利、社会事业、交通运输、环保等行业新增项目数较多。”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人士透露,从前期工作情况看,新增项目中已通过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以及可行性论证、实施方案审查的重点推进项目227个。从落地实施情况看,新增项目中已签约项目171个。 另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该平台已签约项目中,民间投资项目共1684个,占全部已签约项目的43%。其中,民营企业单独中标项目835个,联合体中标项目中民营企业控股项目849个。今年1至8月,各地新增已签约项目171个,其中民间投资项目32个。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热情和实际数量均向好。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稳投资政策不断发力显效,投资也呈逐月回升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收窄1.5和14.5个百分点。
“我们热切期待大家积极参与到东莞补链、强链、拓链进程中来,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9月8日召开的东莞全球先进制造招商大会上,东莞市市长肖亚非向全球先进制造相关企业抛出了“橄榄枝”。 大会上,东莞发布签约总投资金额3255亿元的重大项目216个,同时发布了助推产业链跃升的系列专项政策,展示了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而加快强链、补链、拓链,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姿态。 立足优势,今年以来,东莞突出产业链全球招商,瞄准五大领域、十大重点产业,聚焦产业链缺失环节、关键环节展开精准招商,有效促进了产业链深度延伸。上半年,东莞全市招商引资逆势增长24.3%,引进超千万美元外资大项目47宗,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宗,带动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2.9%。 肖亚非表示,接下来,东莞将聚焦新型半导体、新材料、生命科学、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着眼于弥补和延伸产业链,引进一批企业和项目。比如新型半导体产业方面,由于东莞拥有华为、OPPO、vivo等一批智能手机产业龙头,带来了对新型半导体的庞大需求。然而,虽然东莞新型半导体产业已在上游设计、下游封装测试等领域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在中游制造环节仍然偏弱,每年需从外国采购新型半导体超过500亿元。为此,东莞希望聚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专用芯片,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高端团队。 “我们将营造最优综合环境,把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中最适合先进制造业生长的城市。”肖亚非说。招商大会期间的产业链跃升助推专项发布会上,东莞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扶持、现代服务业引培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比如,首批统筹规划7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集成电路、新材料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安排3.2亿元专项资金,从自主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方面,推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3个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鉴于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全球很多制造业城市推进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东莞正陆续出台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扶持政策,推进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会展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构建服务产业新体系。 立足“打造最强产业链,赋能智造新时代”,东莞在大会期间签约了一系列高端产业项目,涵盖OPPO全球总部项目、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等“强链工程”项目,生益科技覆铜板项目、金龙机电总部基地项目等“补链工程”项目,以及氢蓝时代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阿里云华南区总部项目、东莞国际展览业中心项目等“拓链工程”项目。 保利集团投资400亿元建设的东莞国际展览业中心项目,是此次东莞引入的最大“拓链”项目。“东莞最知名的厚街家具展,只能去深圳办,就是因为东莞目前的会展平台难以匹配、承载制造业的展示需求。”保利湾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庞广军告诉记者:“会展业对经济有着1∶9的带动作用,投资1元钱能拉动9元钱的经济规模。企业来参展,既能直接产生订单,又能带动周边产业链的集聚,还能产生吃喝玩乐购多样需求。我们投资建设该项目,就是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展览即将到来的井喷期,希望将东莞打造成湾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展览中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
9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走访了由新希望、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特口甲谷育肥场的精准扶贫项目,这是新希望生猪养殖产业扶贫的一个重点项目。这一项目帮助特口甲谷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而且还将继续为该村村民增收。 2019年,新希望投入扶贫资金约26亿元,帮助2.09万人增收、3300人脱贫,新发展产业脱贫项目44个。今年以来,公司又投入扶贫资金9.7亿元。截至目前,公司产业扶贫项目已累计超过100个,其中大部分是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 助力云端之村脱贫 从西昌市到特口甲谷村开车需要4-5小时,一路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前行,越往里走,贫困情况越严重。特口甲谷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因为位于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寒山区中,特口甲谷村也叫云端之村,村民大多数都不能用汉语跟外界流畅交流。当地村民汉呷里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过去的特口甲谷村不通电,只有黄泥路,村民家徒四壁,屋不避雨。随着特口甲谷育肥场建成,村里不仅通了电,还修了水泥路,村民们也住上了新房子。” 特口甲谷育肥场的第一批肥猪于2018年11月出栏,特口甲谷村获得30多万元收益,该村合作社给62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500元,43户非贫困户每户500元。今年7月8日又进行了第二次分红,贫困户每户分红3000元,非贫困户每户1500元。特口甲谷村目前人均年收入已达9000元,实现了整村脱贫。育肥场每年可出栏两批生猪,将继续为村民增加收入。 现年27岁的汉呷里博已经在育肥场工作了三年,每月工资3000元,加上分红的收入,家庭年收入5万元左右。“现在我已经还清了修房子时的欠款。”汉呷里博说,“未来希望在育肥场多学一点科学养殖知识,可以用在养牛养羊上。” 土比阿地也是育肥场的6个当地饲养员之一,他曾经是特口甲谷村的村长,退休后,土比阿地主动申请到育肥场做饲养员。土比阿地表示:“我支持村子里的村民到猪场上班,也鼓励村子里的年轻人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学习新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特口甲谷育肥场只是新希望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中的其中一个。新希望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等地也均有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 陕西宜君项目采取“县政府+村集体+新希望+N个贫困户”四位一体的方式共同组建生猪养殖项目。宜君县人民政府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选定10个贫困人口较多的村,每个村建设一个存栏500头(二期扩建为1000头)规模的现代化猪场,每个猪场大约覆盖60户贫困户。村集体组建合作社负责猪场的日常管理,合作社与新希望签订商品猪委托养猪合同。新希望按合同要求提供猪苗、饲料、兽药、技术服务并负责回收成品猪,承担疫情、市场等风险,按时足额支付代养费。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带动宜君县2544户共7980人脱贫,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进苗22批,共计2.86万头,出栏14批,共计1.81万头。 山东夏津项目为当地解决就业30多人,并带动夏津县5955户共1.1万人实现稳定增收。 贵州毕节市赫章县生猪扶贫项目是当地政府利用扶贫及产业资金,投入1.62亿元在铁匠乡、平山镇、古基镇、哲庄镇、辅处乡、罗州乡、古达乡、德卓乡等地,建10个标准化生猪扶贫育肥场,由新希望投入生物资产(含猪苗、饲料、兽药)并经营管理,项目投资收益按160元-280元/头/年分配,利益链接全县N个贫困户,带动贫困人员就业增收、土地流转增收、产业收益增收。 26年坚持扶贫工作 多年来,新希望因地制宜在全国各地以产业扶贫为主,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等为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新希望扶贫的起点。1994年,新希望投资1500万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建成全国第一家“光彩事业”工厂——西昌希望饲料公司。目前,西昌希望饲料公司年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85%的员工来自本地,每年带动2.6万多户农户增收超过2亿元,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和就业的重要力量之一。 以此为开端,26年来新希望在全国“老少边穷”地区投资已超过50亿元,结合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新疆、甘肃、宁夏、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地区建设了超过150家“光彩事业”扶贫工厂,带动当地6万多人就业,帮助数十万农民脱贫。 2019年,新希望投入扶贫资金约26亿元,帮助2.09万人增收、3300人脱贫,新发展产业脱贫项目44个。2020年至今,又投入扶贫资金9.7亿元。截至目前,公司产业扶贫项目数量累计超过100个。其中,大部分是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还有禽养殖产业扶贫项目等。 除产业扶贫外,公司还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新希望先后发起“暖冬行动”“希望有你”“美好计划”“六一心愿”等助学、助老行动,其中包括多年资助各地贫困大学生,捐建四川雅安市八步乡小学、巴中市牟家坝村小学,改建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热地村小学、捐助雷波县、昭觉县、冕宁县等地超过40所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