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讯 1月29日,工信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上午工信部就该《行动计划》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工信部将采取加强产业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举措来推动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杨旭东强调,要推动生产、应用、融资等合作衔接,加快市场化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中央、地方政策资源加大投入,吸引多元化社会资本协同支持产业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不可或缺的力量,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月22日召开的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再次强调,金融监管部门历来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引导金融机构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5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4%,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15.3万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 不过必须看到,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梁涛认为,这背后既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跟民营企业的自身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关系。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遭遇融资的困境,有的是因为公司治理的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有的是片面追求集团化、多元化,偏离主业;还有的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对资金来源、成本期限缺乏统筹考虑,稍有经营不慎或市场波动就会出现资金链的紧张。风险较高的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研究解决。 针对现存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举措,并分类施策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具体来看,一是对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要求银行机构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二是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民营科技型企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大幅增加中长期资金支持,积极发展科技保险,持续改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支持创新无形资产的质押融资产品。三是对依法合规展业,能承担科技创新责任的民营企业、民营互联网平台企业,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一如既往地与其依法合规地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四是对市场有前景、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符合普惠型小微企业标准的民营小微企业,延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引导银行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五是对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一企一策”采取支持处置措施,着力化解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一定竞争力,但是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加强统一协调,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帮助企业维持和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六是对出现风险的民营企业,要求企业把解困和发展相结合,积极断臂自救,剥离非主业资产,集中精力缓释风险,同时依靠当地政府开展救助工作,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增资、扩股、财务重组、兼并重组或者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帮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出现个别银行对互联网领域民营企业惜贷、断贷的现象,梁涛回应称,此举不符合“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精神,应予以纠正。金融管理部门约谈了蚂蚁集团等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按照“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基本要求采取了规范性措施,开展了清理整顿。这些措施符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法治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与支持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完全是一致的。梁涛强调,这些举措并不是针对民营企业,也不是针对某一家企业,不会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业务发展。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地与包括被约谈企业在内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合作,金融支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
连续两日,国务院召开了四次会议,均聚焦市场主体的发展问题。 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坚决制止涉企乱收费,有序做好法定税费征缴工作,确保不增加企业和群众不合理负担。 同日,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部门要紧紧围着市场主体转,千方百计围绕他们遇到的突出困难和关切,出政策、想办法、解难题”。 次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同在2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企业家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意见建议时强调,要围绕市场主体发展需求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高频次、高规格的会议聚焦市场主体发展,可见决策层的拳拳之意。2021年,如何更有力支持中小企业,仍是摆在眼前的待解之题。 “2020年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包括稳定需求、降低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等,这些政策在稳企业保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期疫情呈点状散发趋势,部分地区的疫情防控措施明显收紧,对部分行业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当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避免政策过快退出带来的衍生风险。同时,要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发展需求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之前国务院要求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即着眼于这一考虑。 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中小企业代表的是市场的力量。2020年的中国经济经历了重重大考,民间投资从谷底反弹,进而由负转正。而在当前经济持续恢复期,继续夯实中小企业发展仍是重要任务。 与此前不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了要努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即“围绕‘政策、环境、服务’三个领域,聚焦‘融资、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一个目标”来开展相关工作。 对此,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表示,从主要内容来看,“321”体系是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架构,也是对前期我国服务中小企业各项政策的总结和提炼。 其中,“3”很明显延续了“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实质。连平表示,2013年开始,政府就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基本上可对应抓好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这三方面内容。其核心依然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不但聚焦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老大难”问题,同时还提出要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后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连平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包括继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等方面,这对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利好。下一阶段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建设和政策体系建设有望加强,可借此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1”即紧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同样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但要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也要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促进各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减负与赋能 提供差异化支持 在大的体系框架下,强化对中小企业支持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疫情冲击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差异巨大。例如,当前餐饮、文旅和娱乐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行业的复苏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医药、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的投资早已进入加速轨道。对上述两类行业需要的支持要各有侧重。 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多项继续为中小企业减负的政策。李克强表示,2020年,减税降费、阶段性减免社保缴费等政策在稳住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而当前疫情和经济形势复杂,市场主体仍面临不少困难,要标本兼治,持续治理乱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巩固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 在连平看来,针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行业,除了延续此前的纾困减负措施外,建议财税部门可进一步降低餐饮、体育、旅游、住宿、院线等服务行业的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等税费,以刺激相关服务性消费加速回升。同时,也可从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创设第三类直达货币工具,即“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及时提供必要的帮扶和纾困。 对于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连平则建议要在加大传统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灵活运用信贷、投行、租赁、跨境资金管理等多元化金融工具来满足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他特别强调,在股权融资方面,监管部门应大力推动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新兴产业资产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超过七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挂牌企业中,信息技术和医药类企业占比过半。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宽广的融资空间。”连平表示。 王静文同样提出,要进一步疏通融资渠道。“既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也要丰富金融供给主体,使相关企业能够顺畅地获得资金支持。同时要做好金融配套工作,如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此外,他还建议要贯彻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实现平等准入,使民间资本能够自由进出。既要避免过度竞争,也要规避市场垄断。 短靠纾困 长靠机制改革 除了针对特定时期、特定产业的支持政策外,企业摆脱困境,恢复正常有序的经营状态有赖于长效机制建立。 “在市场层面,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相关机制和制度;另一方面,要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连平建议。 在政策层面,一是继续探索和完善财政纾困资金直达机制,搭建监控系统,推动资金快速精准投放到终端,以更高的效率实现精准滴灌;二是要在制度上推动财政减税降费的长效措施,切实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三是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长效机制,如发展政府信用支持基金和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等,建立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 “其实,中央这些年一直在探索助力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制度,比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产权、优化营商环境以及落实‘竞争中性’原则等。”王静文表示,“这些方向无疑都是正确的,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落实到位,通过不断补齐制度短板,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稳定企业预期,使企业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1月26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指出,“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银保监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金融委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其中一项则表现为银行业保险业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金融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把握调控力度、节奏和重点,果断出台了延期还本付息等一系列纾困利企政策措施,为经济恢复增长、保企业稳就业营造了适宜的金融环境。同时,金融机构主动落实政策要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减费让利,并创新产品和服务。可以看到,企业融资可得性显著提升,市场活力明显增强,中国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迎来深刻变化,金融业发展也必然有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金融发展的主线,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无疑面临更高要求。2021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金融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会议提出,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专家表示,金融业要在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下,回归本源、找准定位,以针对性、高质效服务助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升 经过金融全系统的共同努力,2020年金融业在支持抗击疫情、推动复工复产、做好“六稳”“六保”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针对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从2020年4月份开始,经济复苏步伐逐步加快,四季度GDP增速已经超过2019年单季最高增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落实银行保险系统防疫工作各项措施。例如,适时制定14项支持政策,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无接触”服务;紧急提供专项信贷5.3万亿元,重点支持防疫物资生产、疫苗研发等重要行业;及时出台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6.6万亿元,新增政策性转贷超过1600亿元…… 在监管部门引导下,重点领域贷款、企业贷款“量增价降面扩”,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显著提升。2020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2.8%;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是上年增量的2.6倍。小微企业融资持续改善,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其中五家大型银行增长54.8%。 与此同时,保险业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2020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1.7万亿元,新增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全年保险赔付超过1.4万亿元;大病保险覆盖11.3亿城乡居民;出口信用保险已决赔款同比增长32.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保险业利用强大的资金融通功能,服务小微企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项目建设。另外,保险为各行各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职能也进一步加强,大病保险深入推进,健康、养老保险产品以及政保业务全面推进,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力度 “十四五”时期,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仍是金融业的核心任务。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业的重点发力方向渐渐清晰,科技创新是其中之一。 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科技自立自强被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高度。下一阶段,金融业在服务科技创新尤其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方面必须有更大作为。会议指出,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 “由于科技型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内部管理不够完善,较难通过抵押担保方式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周茂华表示,因此,需要加快从传统重抵押、重担保的授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企业发展前景、交易信息等的授信模式。一方面要创新抵押物,例如专利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另一方面则要提升风控能力,进而提升信用贷款比重。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表示,要聚焦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加强投、贷、债联动,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安排。加快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制定更符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的IPO标准,形成风险投资、资本市场、银行创新型信贷等通力合作的新局面。 企业创新投入大、风险也大,保险在其中也要发挥更大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刘冬姣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接下来要注重提升科技保险供给与企业保障需求的适配性。“目前,科技保险供给和企业的个性化、专业化保障需求存在错位,未来应该以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产品,有效对接高科技产业具体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服务。” 此外,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来源稳定、期限长等特点,非常契合科创企业发展需求。随着银保监会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保险资金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并且深入推进与银行等机构的合作,为支持科技创新搭建多层次投融资和风险分担机制。 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效能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对此,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 首贷、信用贷款等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会议明确,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民生领域金融支持。近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对市场有前景、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符合普惠型小微企业标准的民营小微企业,延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引导银行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对此,专家表示,当前企业生产经营还在恢复过程中,依然需要信贷资金支持。下一阶段,各项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金融仍要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投放。 谈及商业银行如何大力支持“首贷户”,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商业银行应制定首贷投放计划,对信贷规模、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进行专门安排;主动破解信息不对称,加大行内数据整合应用,并对接支付类数据、政务类数据、商务类数据等“替代性数据”,研发针对性产品;升级信贷管理系统,搭建民营和小微企业专门的授信模型、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等。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还提到要推动发展养老、健康、责任、巨灾等保险。其中,专家认为,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巨灾保险的保障内容。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表示,除了保交所和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部分成员联合开发的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台风洪水巨灾保险产品外,目前的巨灾保险主要限于地震,尚不包含台风、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其他灾因,保障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要推动包含更广泛灾因的巨灾保险出台,进一步丰富巨灾保险制度的保障内容,尤其是可以考虑尽快将洪水纳入巨灾保险保障内容。
如何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金融力量无疑是重要一环。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在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明确提出,要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强化普惠金融服务。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堵点”,且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科创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创企业首先需要的是股权融资,但相应的资本市场体系仍不完善;第二,融资渠道较多依靠银行业信贷产品,但科创企业的自身特点与银行信贷准入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第三,银行业着力推进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评估难、变现难、风险控制难等一系列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国际发展经验看,金融支持科创企业,投行应走在商行之前,也就是说,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资金应主要来自内源资金、股东投入、外部风险投资机构等,待企业进入成长期、成熟期后,再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介入。 “这符合收益覆盖成本加风险的基本逻辑。”某城市商业银行公司金融部负责人表示,风投机构通过股权投资一家初创企业,风险虽大,但如果企业成长起来,其后期能获得的股权收益也是巨大的;但银行信贷资金属于债权,一旦企业倒掉,银行将产生坏账,如果企业成长起来,银行获得的也仅是利息收益,这造成了风险收益的不匹配。 针对以上问题,监管层正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特别是畅通科创企业的市场融资渠道,促进其生命周期融资链的无缝衔接。 其中,将持续推进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制度创新,推动创业板支持更多的优质初创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此外,还将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设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支持、引导投资机构聚焦科技型企业开展业务,持续加大对创新成果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投入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目前支持科创企业的主力军,银行业所面临的难题也亟待解决。 “科技创新企业既有一般小微企业的轻资产、高风险、信息透明度不足等共性问题,又有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前景不确定、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快等特点。”上述银行负责人说,这导致银行机构往往难以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难以吃透企业的专业领域,即面临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银行在授信评审过程中会对此类业务更加审慎。 与此同时,相关配套政策及激励措施也有待健全。例如,为了激发银行一线员工积极性,多地监管机构均明确要求,银行要对科技金融业务设置差异化制度安排,推动尽职免责机制等。但在落地过程中,银行对以上要求的理解程度、落实程度不一,对于尽职免责也存在标准不统一、认定不清晰、尺度难把握等问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不少地方都在开展创新探索。北京银保监局负责人说,辖内银行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业务单独管理机制,建立专属的团队、产品、风控和激励机制,目前已有84家科技特色支行,从业人数超过7000人。 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难、变现难、风险控制难的现状,浙江银保监局会同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工作。同时,推动浙江省内市场主体拥有专利权等信息经过脱敏处理或基于企业自愿原则与银行业进行共享,便于银行机构主动进行融资对接。 此外,在风险分担方面,浙江银保监局将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强化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业务,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使用好风险资金池、贴息等专项政策。目前,杭州市已设立300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嘉兴市已按照30万元以内每户40%贴息开展补偿;台州市则设立了3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池,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质押损失类贷款实施风险补偿。(记者 郭子源)
更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仍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久前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融系统将进一步强化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型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支持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 2020年,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已实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过去一年里,按照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要求,人民银行通过贷款定价利率的引导,推动银行贷款利率显著下行,大幅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设立3000亿元抗疫保供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增加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精准扶贫、制造业、绿色产业等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取得预期效果。 2021年,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一套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实现精准滴灌 在多项政策的有力支持下,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相对大企业而言,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承受了更大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用好结构性政策工具、加强精准滴灌意义重大。“货币政策工具既发挥着总量调节功能,也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专家表示,当前,小微、“三农”、绿色产业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最需要资金,这就要求央行综合运用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流动性更有效率地流向这些领域。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的恢复性增长,但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小微企业经营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延续上述政策工具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中小市场主体经营恢复的基础。”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分析师王静文也建议,未来在结构优化方面,一方面,可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优化风险评估机制 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除了善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还可通过考核机制调整、制度创新等多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易纲在上述采访中提到,2021年,要鼓励银行综合评价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水平,降低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一直以来,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大主要原因,而缺乏抵押、担保物进一步放大了其融资困难。为缓解上述问题,人民银行致力于推动以应收账款融资等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就建成了服务于动产融资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开展线上供应链融资提供信息确权的登记服务。疫情期间,该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此前介绍,2020年以来,该服务平台已经促成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将近2万亿元,而且这个规模还在持续、快速增长,为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超预期的支持。 自2021年1月1日起,人民银行全面承担全国范围内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工作,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具体开展服务性登记工作。“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便利企业融资,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有专家认为,在此前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试点中,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新增担保登记业务占比超过95%、融资金额占比超过8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金融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如何?怎样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如何织密金融安全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就2021年金融领域热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2021年人民银行如何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易纲表示,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同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疫情期间特殊的、阶段性的政策在完成使命后将退出,如何避免政策退出的叠加效应? 对此,易纲表示,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 宏观杠杆率增速预计今年回到基本稳定轨道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新的一年,人民银行将如何平衡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 “从宏观上,要稳住宏观杠杆率。”易纲表示,2020年,疫情冲击使GDP增长率较低,使得我国宏观杠杆率,也就是总负债和GDP之比明显上升。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放慢,预计今年可以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 易纲强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要稳妥处置个体机构风险和重点领域风险,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风险处置过程坚持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完善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加强行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支持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 金融系统始终关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发展,2020年已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今年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 易纲表示,金融系统将进一步强化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型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支持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今年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个工具支持力度保持不变。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持续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商业银行扩大“三农”、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投放。鼓励银行综合评价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水平,降低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继续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引领作用,支持银行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券,推广供应链票据和应收账款确权,促进企业发债融资。引导市场推出更多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金融服务,保持对脱贫地区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大对种业发展等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优化风险评估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通过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 继续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已在2020年顺利完成,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也引起了较多关注。2021年,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还将推出哪些举措? 易纲介绍,2021年人民银行将进一步疏通LPR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通过深化LPR改革推动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的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健全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2020年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较好地起到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提高了货币政策自主性。”易纲认为,去年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主要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基本面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时,人民币汇率呈现较强走势也和美元指数走弱有关。 易纲表示,2021年将继续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注重预期引导。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继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一年,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节奏未被疫情打乱,惠誉成为第二家进入中国的国际评级公司、中国债券纳入富时罗素指数有了明确时间表……下阶段,人民银行将如何继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金融业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易纲表示,下一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转变开放理念,推动系统化、制度化开放。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各项配套制度,促进监管模式和制度体系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统筹推进金融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扩大开放之后,相应的金融监管必须跟上。易纲强调,要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维护好金融稳定。 发挥好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金融业在服务绿色发展、促进相关目标实现方面有哪些安排? 易纲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将发生深刻转变。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是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中国的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居世界第二。”易纲表示,下一步,关键是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 为此,他提出,要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一是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做好统计、评估和监督等工作;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对社会公开披露碳排放信息;三是构建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增加碳减排的优惠贷款投放,科学设置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等;四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绿色金融标准要“国内统一、国际接轨”,争取年内完成《中欧绿色金融共同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