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披露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7.68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55亿元,同比增长16.28%。每股收益2.8元。
8月27日晚间,万科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呈现出稳步恢复的态势。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46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和5.6%;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077.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204.8亿元。 同时,面对“后疫情”时期的挑战,万科始终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抗风险能力。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截至6月底的持有货币资金1942.9亿元,远高于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总和968.2亿元;净负债率进一步降至27.0%,保持行业低位;信用评级保持领先,标普、穆迪和惠誉维持公司“BBB+”、“Baa1”和“BB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26.1亿元,且经营性现金流已超过11年持续为正;截至6月底持有货币资金1942.9亿元,远高于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总和968.2亿元;净负债率27.0%,较去年年末下降6.85个百分点,而且有息负债以中长期负债为主,一年以上有息负债占比超六成。 扎实推进“租购并举”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国房地产行业的销售及开发投资规模一度呈现下滑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分别为6.94亿平方米和6.69万亿元,分别同比下降8.4%和5.4%。 在此背景下,万科尽最大可能守护客户安全,在确保员工健康的前提下全力做好复工复产,坚持并扎实推进“租购并举”,发挥公司在居住领域的优势,住宅开发和租赁住宅业务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住宅开发方面,万科坚持积极销售,全力减少疫情对销售带来的影响,上半年销售逐步恢复,合同销售金额3204.8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7个百分点;结算收入实现 1289.7亿元。公司已售未结资源持续上升,6月底合并报表范围内有4743.2万平方米已售资源未结算,合同金额合计约6953.3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6%和14.2%。 对于未来的项目储备,万科坚持理性与审慎的投资,在做好安全与发展平衡、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前提下发掘各类潜在的投资机会,确保投资质量,支持长期有质量发展。1-6月,万科获取新项目55个,总规划建筑面积980.2万平方米,权益规划建筑面积504.6万平方米,权益地价总额约321.3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的项目资源保持在合理水平,6月底万科在建项目和规划中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15719.7万平方米,此外还参与了一批旧城改造项目,按当前规划条件,此类项目中万科权益建筑面积合计约582.5万平方米。 租赁住宅方面,万科持续打造以“泊寓”为主的青年公寓产品,上半年产生租金收入10.5亿元。截至6月底,万科在33个城市累计开业泊寓12.73万间,其中上半年新增开业1.89万间,另外有5.77万间尚在规划和在建中。值得一提的是,万科的租赁住宅以改善出租率和客户满意度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现有项目经营管理质量,疫情之下出租率逆势提升,截至6月底,已开业项目整体出租率为88%,开业6个月以上的项目出租率较去年年末提升3.7个百分点至93.7%。 物业服务和物业经营有序发展 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的物业服务、物流仓储、商业运营等业务规模和收入均实现增长。 物业服务方面,上半年万科物业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55%来自于万科以外的项目;截至6月底已接管面积5.2亿平方米,累计签约建筑面积6.8亿平方米。上半年万科物业由住宅商企“两翼齐飞”升级为“三驾马车”的发展战略,加快“物业城市”业务发展,持续拓宽城市空间业务发展格局,目前“物业城市”业务已拓展至7个城市。 物流仓储服务方面,上半年万科旗下万纬物流管理的项目(含非并表项目)产生租金及服务收入合计为8.3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高标库租金收入5.7亿元,冷库租金及服务收入2.6亿元。截至6月底,物流仓储服务累计开业建筑面积616万平方米;合计服务客户超过850家。通过精益管理及信息化手段,万纬物流不断持续提升经营能力,截至6月底高标库和冷库的稳定期出租率和使用率分别为89.1%和81.5%,同时积极探索资产运营能力,首期类REITs产品“万纬物流-易方达资产-物流仓储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商业开发与运营方面,万科以印力集团作为商业开发与运营平台,持续提升项目的运营表现。上半年万科旗下运营管理的商业项目(含非并表项目)产生租金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0.3%。截至6月底,万科旗下商业项目累计开业面积达到83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1%,此外尚有规划中和在建商业建筑面积543万平方米;开业项目整体出租率达到90.6%,开业3年以上的商业项目出租率91.8%。印力集团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印象2号CMBS于2020年4月成功发行,票面利率3.8%,创同期同评级CMBS产品的利率新低。 除物业、物流、商业开发与运营以外,万科还在冰雪度假、教育、食品等领域积极探索,遵循“与城市同步发展,与客户同步发展”策略,围绕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8月27日晚,中集集团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94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8亿元人民币。得益于二季度实现盈利,上半年中集集团整体亏损额较一季度已大幅收窄约4.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中集集团及时抓住疫情后提前复苏和“新老基建”的机会,在坚持全球化战略不变的基础上,加大国内业务布局。上半年中集集团国内业务占比超过60%,较之过去两年约50%的比重有明显提升。 作为主要业务板块之一,受疫情影响,中集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上半年订单同比下降,营收实现84.49亿元,仍保持集装箱产销量行业第一的地位。因低价无序竞争减少、成本下降等原因,该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535.78%至2.39亿元。 同期,中集集团空港、消防及自动化物流系统业务(以中集天达为主要经营主体)在手订单充足,并完成上海金盾、沈阳捷通和德国齐格勒的股权交割,成为国内最大的消防车集团。同时通过调整生产工艺、整合供应链等措施,全力确保各项订单有序生产和交付,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21.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1%,达7800万元。 物流服务业务方面,中集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44.52亿元,同比增长3.28%;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55.68%。中集产城业务紧扣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两大重点区域,多个项目正加快进度开发,实现营收12.62亿元,同比上升124.06%;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73.51%。 上半年,中集集装箱、车辆和能化业务营收的国内比重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以能源、化工环境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以中集安瑞科为主要经营主体)为例,该业务抓住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机会,加强天然气储运装备全产业链布局,推动清洁能源业务订单达49亿元(不包含中小型液化气船),逆势增长11%。期内,中集安瑞科实现营收57.98亿元,净利润1.5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的冷藏集装箱销量上半年逆势上扬,同比增长5.72%,充分显示了国内冷链物流市场正蓬勃发展。 在新的形势和变局下,目前中集集团正在加速做业务的梳理,聚焦优势和主营业务,加大技术升级和业务模式创新,追求有质量的增长。中集集团CEO兼总裁麦伯良对2020年下半年充满信心,表示中集下半年一定会比上半年好。
英科医疗上半年净利同比增26倍 拟10转5派5元 英科医疗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49,795,284.35元,同比增长352.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1,301,371.92元,同比增长2,611.87%;基本每股收益9.30元/股。公司2020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 【相关公司】 中国平安上半年实现净利687亿元 拟每股派0.8元 中国平安披露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299.56亿元,同比下降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83亿元,同比下降29.7%。每股收益3.88元。公司将向股东派发2020年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80元(含税)。 隆基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倍增 拟10派1.8元 隆基股份披露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1.41亿元,同比增长4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6亿元,同比增长104.83%;每股收益1.09元。公司拟每10股派1.8元(含税)。
8月27日晚间,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鹏博士”)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51亿元,同比减少7.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5亿元,同比增长517.03%。 2020年上半年,数据中心业务及智慧云网业务依然是鹏博士战略转型的重点。公司着力于数据中心、互联网接入等业务的“轻资产化”转型升级。数据中心业务方面,廊坊项目、珠海项目等多个数据中心项目相继启动建设;互联网接入业务方面,与上海电信启动合作,双方合力打造和经营“翼长宽”全新宽带服务品牌;同时,鹏博士互联网接入业务全面向智慧云网业务转型,依托20年老牌运营商积累的千万家庭用户和20余万企业用户资源,向上发力云网一体化业务。中报显示,上半年鹏博士智慧云网及增值业务营业收入约4.36亿元。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鹏博士陆续推出“云办公”、“云连锁”、“云会议”、“云交换”、“云链接”等多项云服务解决方案。目前已经获得了涵盖教育、新零售、医疗、视频制作与渲染、金融保险、地产、互联网企业等行业的客户订单。鹏博士表示,未来将加强与SaaS生态伙伴的合作,瞄准企业上云应用与云办公领域,通过面向多行业客户的数字化需求,为客户提供从资源-技术-服务-应用的“全链条”上云与数字化服务。 2020年上半年,鹏博士数据中心业务营业收入约7.03亿元,这是其数据中心业务转型以来的首份成绩单。鹏博士数据中心业务今年全面转型“轻资产、重运营”模式,由传统的“自建自营”向多元化合作模式转型,着重输出数据中心运营服务能力,与投资方等合作伙伴共享运营收益。中报显示,上半年鹏博士在廊坊、昆山、南京、深圳赤湾等一系列新项目相继启动和投入建设,其数据中心业务转型发展战略初见成效。 未来,鹏博士表示将依托其多年所积累的众多优质客户资源、销售能力、建设能力、运维能力等,为各行各业的大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代建代运营服务;同时继续扩大HOMM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及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拓展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17鹏博债”、“18鹏博债”兑付完成,通过数据中心资产盘活等多渠道,鹏博士财务结构上进一步优化,资金压力被认为得到有效缓解,为其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了内生增长力。
在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报告中,新冠疫情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 8月27日,中国平安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43.10亿元,同比增长1.2%;年化营运ROE为21.6%;净利润759.68亿元,同比下降2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83亿元,同比下降29.7%。 不过,在经济增速短期受到较大冲击的不利环境下,平安依旧坚持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80元,同比增长6.7%。 今天,中国平安A股、H股均高开低走,其中,H股全天跌0.89%,报收83.40港元;A股跌0.34%,报收76.54元。 寿险改革棋至中局 中期净利润下滑,对于中国平安来说是非常罕见的。自上市以来,中国平安仅2008年、2009年出现过中期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的现象,新冠肺炎对于保险公司的影响可见一斑。 截至到目前,5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均披露了中期业绩报告。无一例外,5家保险公司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均为负增长。 其中,中国人寿归属净利润为305.35亿元,同比下滑18.79%;中国人保归属净利润为126.02亿元,同比下降18.79%;新华保险归属净利润为82.18亿元,同比下滑22.07%;中国太保归属净利润为142.39亿,同比减少12.01%。 不过,中国平安的营运利润依旧实现了正增长。 分板块来看,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平安集团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同比下降2.3%至650.25亿元,占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的87.5%。 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达2.10亿,较年初增长4.6%;上半年新增客户1809万,其中35.4%是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客均合同数2.69个,较年初增长1.9%。在客户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集团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仍不断提高,有7828万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较年初增长6.2%;在整体客户中占比37.3%,较年初上升0.5个百分点。 另外,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互联网用户量达5.60亿,较年初增长8.7%。 在团体业务方面,2020年上半年,对公渠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68.4%,团体业务综合金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70.2%。截至2020年6月末,团体业务为个人业务提供资产余额达1.34万亿元;为保险资金配置提供资产余额达4985.04亿元,上半年新增590.49亿元。 在金融业务方面,2020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515.35亿元,同比增长6.4%;年化营运ROE为39.2%。不过,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为310.31亿元,同比下降24.4%。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寿险2020年第二季度末代理人数量较第一季度末环比增长1.2%。 自2018年开始,中国平安就开始逐步调整寿险产品及渠道,2019年11月开始正式启动全面深入的改革。 据了解,目前寿险改革的绝大部分项目已经完成顶层设计,近一半的项目推动机构试点,个别项目已经开始全面推广落地,绝大部分改革项目在今年内有望落地执行。 在产险业务方面,2020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5%,市场份额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平安产险保证保险业务受疫情影响赔付短期上涨,带动整体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98.1%。平安产险营运利润82.74亿元,同比下降17.6%;年化营运ROE为17.2%。 加大债券投资应对股市波动 在保险资金投资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平安集团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3.4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3%,其中17.2%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 2020年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4%,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平安表示,主要是受资本市场同比剧烈波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加大的影响;净投资收益率为4.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平安称,主要受权益资产分红收入下降和投资规模增加的影响。 中报显示,上半年,中国平安加大了债券投资的比例,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较年初大幅提升了2.3个百分点;与之相反,下调了股票的投资比例,其占比下滑了0.9个百分点。 在中报致辞中,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剧烈冲击,全球市场跌宕起伏;2020年也是平安的改革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改革正当时。” 马明哲说,改革是平安目前最大的历史任务和奋斗方向,既要保持日常经营、改革转型两不误,又要彻底解决根源性、深层次的问题,打造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平台,最终迎来改革转型的全面胜利。
8月27日晚间,万科披露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463.5亿元,归母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5%、5.62%;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同比增长3.98%。 万科表示,报告期内,面对疫情冲击以及复杂的经营环境,公司以平稳度过疫情、增强企业免疫力为重点,全力守护客户安全,在确保员工健康的前提下做好复工复产,促进业务有序发展。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各项业务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呈现出良好的恢复态势。 疫情之下,万科保持了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抗风险能力。上半年,万科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26.1亿元,持续为正的年限已超过11年。截至6月底,万科持有货币资金1942.9亿元,远高于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总和968.2亿元;净负债率27%,较去年年末下降6.85个百分点。万科的有息负债以中长期为主,一年以上占比超六成。 万科的销售在逐步恢复。上半年,万科坚持积极销售,加快线上营销探索实践,以减少疫情影响,单月销售金额在5月份开始恢复同比增长。上半年,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0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合同销售金额3204.8亿元,同比下降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7个百分点。万科已售未结资源持续上升,6月底合并报表范围内有4743.2万平方米已售资源未结算,合同金额合计约6953.3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6%和14.2%。 半年报显示,受疫情影响,万科开工、竣工节奏有所放缓。上半年,万科实现新开工面积183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占全年开工计划的62.8%;实现竣工面积107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占全年竣工计划的32.4%。万科预计全年竣工面积将与年初计划基本持平。 上半年,万科获取新项目55个,总规划建筑面积980.2万平方米,权益规划建筑面积504.6万平方米,权益地价总额约321.3亿元。与此同时,万科项目资源保持在合理水平,6月底在建项目和规划中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15719.7万平方米,此外还参与了一批旧城改造项目,按当前规划条件,此类项目中万科权益建筑面积合计约582.5万平方米。 万科物业表现亮眼,在上市公司的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上半年,万科来自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的营收为1381.4亿元,占比94.4%;来自物业服务的营业收入为67亿元,同比增长26.8%,占比由去年的3.5%增加至4.6%。万科物业的营收有55%来自于万科以外的项目,这一比例同样有所提升。 租赁住宅方面,万科“泊寓”上半年产生租金收入10.5亿元。截至6月底,万科在33个城市累计开业泊寓12.73万间,其中上半年新增开业1.89万间,另外有5.77万间尚在规划和在建中。疫情之下,万科租赁住宅出租率逆势提升,截至6月底,已开业项目整体出租率为88%,开业6个月以上的项目出租率较去年年末提升3.7个百分点至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