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净投放5600亿!央行呵护流动性,“特麻辣粉”何时来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25日电 进入缴税高峰期,央行本周连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25日央行公告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时今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完全对冲到期量。 央行25日公告截图 Wind数据显示,本周(10月19日至25日)央行公开市场只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开展了5900亿元逆回购操作,据此计算,本周净投放5600亿元。 昨日(24日)央行公告显示,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了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据悉,24日是缴税截止日。在大额投放之下,当日资金面明显改善,银行间回购利率继续下行,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近20bp,DR007下行近10bp。隔夜品种下行20.8bp报2.4460%,7天期下行3.2报2.6610%。 长城证券汪毅团队研报指出,近两周,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平稳,短端利率微降,长端利率上涨较多。近期央行在货币政策表态上强调继续稳健,关注缴税期资金面变化。 上海证券报援引市场人士指出,投放大额流动性是非常必要的,之前市场普遍认为10月下旬可能开展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而且临近缴税高峰期,之前资金面整体趋紧,如果TMLF或其他工具在24日之前没有操作,流动性就快撑不住了。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固定收益研究员明明指出,10月以来,通胀上行、金融数据超预期等等推升利率上行,对年内经济下行预期利多出尽、货币政策年内大幅宽松的预期降低,债券市场整体情绪较为清淡,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出现了10bps的调整。 该如何看待这一轮利率的调整空间?明明分析认为,如果从通胀的角度看,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并不存在很大的上行空间。本次通胀分化比2013年更加明显,而2013年经济基本面表现好于当前,而当时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取向没有明显放松也没有明显收紧,这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消未来货币政策会大幅收紧的预期。 10月份是缴税的高峰期,即便央行连续投放后预期有所修复,但TMLF仍未落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表示,因为TMLF操作是根据银行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和需求情况综合确定的,基本上都是在季后首月第四周进行操作。 申万宏源指出,今年央行分别在1月23日,4月24日和7月23日进行了TMLF操作,规模分别是2977,2575和2674亿元。受10月份国庆节影响,操作也可能推迟到下一周。到月底之前仍将有53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为平抑资金面波动仍需一定流动性的投放。但是受通胀和基本面相对企稳制约,短期来看四季度货币政策宽松可能性不大。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形成合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5900亿元逆回购操作 25日,央行开展了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Wind数据显示,25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此举实现等额对冲。上午,资金面略微收紧,截至10:50,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多数上涨,DR001涨6bp报2.50%,DR007涨2bp报2.65%。 本周,央行持续5个交易日都开展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合计为5900亿元。Wind数据显示,本周仅25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在周内实现净投放5600亿元。 周内,税收高峰提前到来,周初期资金面较为紧张,但随着央行持续开展逆回购操作,资金面得到舒缓,此前连续3个交易日全线上涨的Shibor在23日出现回落,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也多数下跌。 由于本周为第四季度首月第四周,按照此前规律,市场预期央行将在周内开展TMLF操作。但考虑到国庆假期因素,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或于下周开展TMLF操作。
央行连续10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本周会有“动作”吗?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6日电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依然暂停,据央行公告,10月16日开展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3.30%,与前次相同。因今日无逆回购和MLF到期,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央行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假期后,央行连续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而且连续十个交易日“按兵不动”。10月15日,央行组合降准中定向降准第一次实施落地,央行在公告中称,“今日是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第一次调整,释放长期资金约400亿元。”根据央行此前的公告,11月15日的定向降准第二次实施还将释放资金约600亿元。 10月15日,资金面进一步收敛,主要回购利率继续走高,尤以隔夜加权利率升幅较为明显。Shibor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14.8bp报2.7030%,7天期上行3.3bp报2.6840%,14天期上行24bp报2.7350%,1月期上行0.4bp报2.7030%。 据证券日报报道,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袁雅珵表示,鉴于前期央行持续停摆公开市场操作导致资金连续回笼,近两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有所上行,资金面边际收敛,逐步从上旬的边际宽松向合理充裕回归。 交易员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依然暂停,而例行缴准日导致银行类机构资金供给减少;虽然定向降准生效,不过释放资金规模有限,对流动性的缓解作用不大。 分析人士指出,周内国债发行预计会对流动性造成扰动,加上资金面收紧,央行或于周内将恢复公开市场操作。Wind数据显示,16日有两期国债发行,规模共计790亿元,将于17日缴款。此外,18日将有一期340亿元的国债发行,但缴款日为21日。 中泰证券齐晟团队指出,按照历史季节性因素,影响10月基础货币缺口的重要因素包括:缴税因素带来的7000亿元左右资金缺口、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的资金缺口(截至10月8日)。考虑节后现金回流、定向降准释放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季节性变化释放资金等因素后,合计资金缺口在6500亿元左右。 袁雅珵认为,随着10月24日纳税申报截止日临近,央行或将重启逆回购操作对冲缴税效应,平抑流动性波动。此外,下周还将迎来四季度TMLF操作窗口,届时央行可望通过TMLF与逆回购等组合操作对税期等扰动予以对冲。
10月16日,央行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000亿元,操作利率保持3.3%未变,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当日,公开市场无逆回购和MLF到期,净投放2000亿元。 此次操作是在未有MLF到期情况下的新增投放,分析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前期公开市场操作到期,以及缴税等因素带来基础货币缺口,10月流动性需求较大,增加MLF投放体现出央行对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一贯态度。同时,MLF利率未做调整,考虑到通胀掣肘和央行对于宽松货币政策的谨慎态度,年内下调MLF利率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界面新闻表示,央行此次开展2000亿MLF操作,主要是为了给银行补充中长期负债,支持实体经济,同时也为银行间市场补充一定的流动性,提前应对即将到来的缴税。“预计后面还会有’TMLF+OMO’(定向中期借贷便利+逆回购)平抑缴税带来的资金面收紧压力,资金面整体将相对平稳。” 10月为传统缴税大月,据中泰证券测算,缴税因素带来的资金缺口可能在7000亿元左右。另外,国庆节后,央行已连续8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同期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合计达到3200亿元。中泰证券估计,考虑节后现金回流、10月15日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落地释放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季节性变化释放资金等因素后,合计资金缺口在6500亿元左右。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日资金面紧势略有缓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下行0.9个基点报2.6940%,结束三连涨。不过,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仍维持在2.7%左右的一周高位。 除上述因素外,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界面新闻表示,总体来看,最新出炉的工业、出口等方面数据显示宏观经济仍有一定结构性压力,央行需要适时补充流动性。此外,考虑到20日LPR报价在即,央行还需要维持一定的MLF操作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LF利率仍未调整。分析师指出,这一情况符合预期,年内MLF利率下调概率已经大幅降低。 “(MLF利率不变)在预期内,现在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在如何让市场利率传导至贷款利率,这需要用改革的方式推进。”李奇霖说。 明明预计,年内降息的概率已经很小,原因一方面在于当前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央行也无意太早使用(宽松)货币政策。 不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即使利率不变,MLF操作仍可向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有助于推动银行在本月20日LPR报价中继续下调加点,进而降低企业贷款利率。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涨幅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创六年来新高。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央行角度,对于CPI所有的相关指标都重点关注。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但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形成恶性循环。降低融资成本更多的是通过改革的办法进行。在这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被寄予厚望。 自央行8月中旬推出LPR报价机制改革以来,新LPR已经历两轮报价。期间市场对于通过下调MLF利率引导LPR下降的预期一度十分高涨,但央行的按兵不动让这一预期多次落空。由于MLF利率不变,LPR仅以10个基点、5个基点的幅度小步下行。 对于下一步MLF利率会否调整,孙国峰回应称,MLF利率是央行通过招标形成,受市场流动性供求因素的影响,只是影响LPR报价的一个因素。就LPR本身而言,目前通过改革的办法,通过完善利率的传导机制、疏通传导渠道,促进贷款利率的实际下行,已经看到了效果。未来随着改革,会看到更多改革效果的体现。 据他披露,对于提高新发放贷款使用LPR定价的占比,央行对进度有相关预期,对大行来说,主要是按照“358”的进度,对中小银行来说,主要是“58”的原则。具体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做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30%;截至12月末,上述占比不少于50%;截至2020年3月末,占比不少于80%。
原标题:没“降息”,央行缩量续作“麻辣粉” MLF利率已是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的“窗口”。 新京报讯(记者 程维妙 陈鹏)9月17日,据央行公告,当日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000亿元,利率3.3%,与此前持平,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此前市场上对于MLF利率是否会调降有一定分歧。海通证券认为,8月融资数据总量稳定,企业信贷结构改善,再考虑到避免重新刺激地产,以及猪价大涨推升未来通胀上行压力,4季度CPI或突破3%的政策目标,因而短期内MLF降息的概率不大。 不过也有很多机构和业内人士倾向于“降息”,即下调MLF利率。中财期货表示,降准之后,中国央行9月仍然大概率会跟随美联储小幅降息。9月美联储大概率降息25基点,小概率降50基点。预计中国央行将调低MLF利率10基点以内,从而带动LPR利率下行。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能只靠降准等数量型工具或者完善LPR机制,降低政策利率不仅有空间,而且非常紧迫和必要。 还有声音认为,央行或会待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再操作。北京时间本周四(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将公布9月议息决议,大概率会再次降息25个基点。 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9月降息的技术操作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9月17日采取缩量续作MLF方式,并辅之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则对短期流动性冲击不大,这种方式下9月20日LPR报价将一次性出现明显下降,预计可以达到与MLF降幅等幅度,在10-20BP;另一种是9月17日MLF到期暂不调整,待美联储调整后再行操作,这种情况下预计9月20日LPR定价将下调5-10BP,11月再下降5-10BP,属于阶梯型下降。为短期内快速明显降低实际利率水平,该机构倾向于第一种方案。 业内的共识是,MLF利率已是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的“窗口”。值得一提的是,在央行9月6日宣布降准后,9月9日1765亿元MLF到期当日,央行没有选择续作,而是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相比于2018年以来的历次降准后的利率走势,本次超预期降准政策后市场反应平淡,主要原因在于对后续政策的担忧。一方面,全面降准后降息概率是否下降?另一方面,若降准后MLF都不续作,降准的实际宽松效果可能有限。 明明分析称,MLF肩负着利率定价的功能,如果降准“挤出”MLF操作,那么利率市场化将很难推进。同时,降准导致的央行被动缩表仍然难以推动银行扩表,要驱动银行扩表还需要其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等配合。
公开市场操作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李国辉 7月2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在此之前,自7月15日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以来,央行又连续5个工作日开展逆回购操作,逆回购总操作量达到5100亿元。 7月23日,央行开展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2977亿元,并开展MLF操作2000亿元,两项操作合计4977亿元,与当日MLF到期量5020亿元基本相当。其中,TMLF操作利率为3.1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实际期限为3年;MLF操作利率3.3%,期限1年。开展上述操作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考虑到7月23日有5020亿元1年期MLF和1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流动性净回笼1643亿元。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7月23日,公开市场操作以TMLF+MLF组合形式对冲到期的MLF,总量基本相当,实现中长期流动性总量保持稳定。在6月份经济数据超预期背景下,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告别大额净投放,货币政策回摆至中性水平。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曾对市场上关于TMLF操作时间的讨论进行解释,表示因为TMLF操作是根据银行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和需求情况综合确定的,搜集银行每个季度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的数据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季后首月第四周进行操作,其实是有规律的。因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TMLF操作是央行例行操作,并非是因为美联储降息预期和上周四海外多国降息潮引发的中国央行货币宽松。同时,到期MLF并没有全部替换成TMLF,因而,央行操作依然是定向政策、结构性政策。 从综合资金成本看,7月23日到期的5020亿元1年期MLF资金成本为3.3%,当日开展的对冲操作中,2977亿元TMLF操作利率为3.15%,2000亿元MLF操作利率为3.3%,综合资金成本有所降低。明明表示,7月23日TMLF操作量为创设以来最大规模,TMLF操作逐步成为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方式之一。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在总投放量稳定的情况下,央行增加了TMLF操作、优化了结构。TMLF利率较MLF利率低15个BP(基点),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缴税缴准后资金利率从高点回落,流动性投放以对冲资金到期为主。”明明表示,7月23日资金自然到期规模较大,包括5020亿元1年期MLF和1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短中长期资金面均有较大规模到期。缴税缴准后资金面收紧趋势缓和,短期资金利率逐渐步入下行通道,因而,当日操作以对冲中长期资金到期为主,开展的MLF+TMLF操作基本对冲MLF到期规模,逆回购自然到期不续做。 7月24日,尽管央行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市场资金利率依然延续下行趋势,24日Shibor隔夜和7天利率分别报2.4810%和2.5610%,较前一日分别降低8.10个BP和7.30个BP。 包商银行事件发生后,市场出现流动性分层情况,6月上旬,银行业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有一定收缩,市场利率相对较高。为了缓和部分机构和跨季的流动性压力,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预调、微调,给予定向流动性支持。6月末,大型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增加了不少,使得6月末的利率下降得比较多。 7月19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处置风险的力度和节奏,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 央行此前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9%,较5月份进一步提高,处于2018年下半年以来最高水平。对于近期货币政策取向,明明表示,考虑到6月份金融数据总体符合预期,实体经济方面的产出、投资、消费均好于预期,宏观经济总体运行温和,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向好、地产投资开始走弱也表明经济结构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在逆周期区间调控的政策取向下,6月份数据超预期后,货币政策回摆到中性水平,中长期流动性暂停大额投放、以对冲到期为主,货币政策偏松力度更加趋于谨慎。就资金面而言,虽然短期资金到期并未续做,但随着月中缴税缴准因素消退,短期资金紧张将有所缓和,流动性分层的担忧明显消退,流动性总量仍然较为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