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我国今年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以国内而言,外贸行业带动1.8亿人就业,如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关乎民生。在5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回应,我国将在出口转内销、扩大开放、举办进博会、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等方面作出相应努力。 培育贸易新业态 资金紧张、订单下降,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上升,不少外贸企业承受着压力。张芹(化名)在广东省江门市一家生产胶合板的企业负责外贸出口业务,她明显地感受到了企业的风险,“如果国外建筑工地不开工就会影响到订单,他们不用料,我们这边很多出口的东西就没办法出货”。 疫情对国际市场的影响直接体现在进出口数据上,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 此前,我国已通过多项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了解外贸企业订单变化情况,及时研究推动出台更加精准的帮扶举措;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帮助外贸企业破解内销难题,开拓内销渠道,提升内销能力,为国内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 发布会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钟山表示,从最近的情况看,一些政策措施已经发挥了作用。“比如现在的出口退税速度加快了,原来要十几天,现在缩短到一个星期左右,这样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再就是扩大企业信贷规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现在中国信保已经为11万家企业提供了帮助。外贸企业原来多数是单一做出口的,现在出口受阻之后,政府支持它们出口转内销。4月出口企业内销额增长17%,这说明优质的外贸产品同样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 钟山介绍,商务部将继续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试点,特别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从原来的59个扩大到105个,支持新业态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比较快,特别是疫情下,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救急的作用。在人员往来困难的时候,通过电子商务在线上成交的规模加大,线上平台可以让进口商与出口商进行更广泛的资源配置。 进博会11月亮相 为了稳住外贸基本盘,面向国际,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钟山介绍,要不断放宽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的开放。要增强区域协同开放,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实施,促进区域互动开放,带动全面开放。要加大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这些地区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而且国家对这些地区还有很多支持政策,鼓励更多的外商到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投资。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副主任苏庆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特点是正在朝全面开放新格局迈进,但开放依然不平衡不全面,离国际最高水平仍有差距。服务业开放力度虽然相比自身以前加大,但仍然离国际高水平有较大差距。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拥有政策制度的优惠,劳动力成本是优势,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性、人力资本等短板”。 为了更好地建设开放平台,我国还将扩大自贸试验区的范围,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推动出台新的开放举措,并进一步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会上透露,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如期举办。总体的框架与前两届大体一致,包括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三大板块。这一信号显示了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的决心。 目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王炳南介绍,总的来说,这届进博会与前两届相比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展览的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根据全球经济的新发展、新需求,今年还设立了公共卫生防疫展区、节能环保专区和智慧出行专区。目前,已经有30多家公共卫生领域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报名参展,展览面积已经超过5000平方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带一路”所所长祁欣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对全球贸易冲击极大,出现‘订单荒’的企业期待着能在进博会上打开中国市场。办好第三届进博会,是向世界各国证明,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也能满足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加快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有重要意义”。 深化“一带一路”合作 “由于疫情,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但不等于没有需求,也不等于没有市场。我们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西方不亮东方亮’。”钟山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下降了4.9%,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逆势上扬,占比大幅度提升。还有东盟,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由东盟十国发起的RCEP谈判已改为视频会议,相关谈判磋商还在正常进行。RCEP法律文本审核已完成将近80%,预计6月底前能结束,各方将争取年内能够签署RCEP。 据海关统计,前4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35万亿元,增长5.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9%。 在“一带一路”方面,王炳南介绍,2013-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过了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接近8000亿美元。 王炳南表示,商务部将大力发展“丝路电商”,推动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贸易大通道建设,与更多的国家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提升投资合作,按照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批综合效益好、各方都欢迎的大项目,实施一批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援助项目,深度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与更多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不断提升对外投资合作的水平。 “东盟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占比始终保持在一半左右。”祁欣说,“疫情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抗疫,但部分项目确实面临一些困难,很多‘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商业、工厂和建筑工地关闭,已有投资项目被迫停止和推迟,新项目投资有很长的酝酿期,供应链断裂,并购项目审批困难。‘一带一路’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方案,面对国际经济下行巨大压力,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一道,积极通过对外投资、对外援外、合作区建设和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就是为了产生积极效果,为全球战疫注入力量,提振全球经济信心。”
[摘要]政协委员们认为,面临的形势越是复杂,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面对疫情威胁,我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今天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相信一定能够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中国网财经5月20日讯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今日15:00召开。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 王翰林 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我的提问关于经济方面的。有分析认为,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一季度GDP同比下降了6.8%,所以想请问发言人对今年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 郭卫民:谢谢。经济问题确实是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的问题。全国政协对如何统筹疫情防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非常重视。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深入研究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并且通过移动履职平台等形式展开讨论,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对策。大家认为,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加快恢复,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应对疫情催生的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冲性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在面对复杂严峻局面时展现出超大规模经济的整体优势,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巨大的潜力和回旋余地。 经济界、农业界、工商联界的委员们,聚焦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围绕把握宏观政策取向、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出了多项意见建议;围绕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保护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举措,不少建议被政府部门吸收采纳。 政协委员们认为,面临的形势越是复杂,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面对疫情威胁,我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今天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相信一定能够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谢谢。
在昨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于21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5月27日下午闭幕,会期比原计划缩短了4天半。谈及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时,他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冲性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有分析认为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形势如何,受到各方关注。 郭卫民称,经济问题是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的问题,全国政协对如何统筹疫情防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非常重视。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深入研究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并且通过移动履职平台等形式展开讨论,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对策。大家认为,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加快恢复,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应对疫情催生的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 他表示,同时也要看到,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冲性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郭卫民称,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在面对复杂严峻局面时展现出超大规模经济的整体优势,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巨大的潜力和回旋余地。 他还介绍,经济界、农业界、工商联界的委员们,聚焦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围绕把握宏观政策取向、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出了多项意见建议;围绕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保护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举措,不少建议被政府部门吸收采纳。 “政协委员们认为,面临的形势越是复杂,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面对疫情威胁,我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郭卫民说,今天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相信一定能够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对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下出现“逆全球化”,郭卫民表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性进程,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商品和资本的流动、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是正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可能加剧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担心,也有人提出要增加本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的生产和保障能力。 “但我们认为,‘脱钩’主张不是一张好药方,我们应该看到,全球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结构是多年来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依赖性,面对疫情冲击,各国应该加强团结、加强合作,协调政策立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郭卫民表示,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
本报记者 苏诗钰 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要落实金融支持防控疫情相关政策,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我国台资企业提供优惠的金融服务。发挥国有控股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的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台资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鼓励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融资,为符合条件的科创型台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供支持。鼓励我国台湾金融机构把握大陆金融领域自主开放新机遇,参与两岸金融合作。(编辑 张昕)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对美国惠誉评级公司(FitchRatings)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公司——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誉博华)予以备案。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接受惠誉博华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部分债券品种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标志着惠誉评级公司成为继2019年标普全球公司之后第二家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 央行表示,信用评级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国际化发展。惠誉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是我国主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又一举措,也是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具体落实。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推动我国信用评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信用评级机构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改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编辑 才山丹)
本报见习记者 昌校宇 5月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春英介绍,总体看,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保持在基本平衡的区间内,经常账户呈现小幅逆差,直接投资持续净流入。 一是货物贸易保持顺差。受年初假日因素叠加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264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4685亿美元,同比下降11%;进口4420亿美元,同比下降2%。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缩小。2020年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470亿美元,同比下降26%。旅行和运输仍是主要的逆差项目。其中,旅行逆差416亿美元,同比下降28%,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出境旅行明显减少;运输逆差117亿美元,同比下降6%。 三是直接投资持续净流入。2020年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149亿美元,主要是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36亿美元,体现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兴业具有长期意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87亿美元,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平稳有序。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未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基础依然坚实。(编辑 上官梦露)
本报记者 刘琪 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又进一步。5月7日,央行、外汇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去年9月10日,外汇局宣布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同时决定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此次发布的《规定》就是落实相关政策,并进一步简化QFII、RQFII的资金管理要求。 “《规定》的出台是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国坚持开放和共享的金融发展理念。QFII和RQFII是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证券资产的重要渠道。截至3月底,在外资持股规模中,QFII和RQFII约占30%。”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定》取消额度限制、简化收益汇出手续、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有利于为境外投资扫清制度障碍,使得境外资本能够放心流入、自由进出,提高了境外资本增配人民币资产的积极性和便利度。短期看,市场信心提到提振;长期看,境外跨境资本流入规模将逐渐增加,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全球资本投资热点。 龙门资管总经理李映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规定》在原有基础上,彻底放开了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额度、币种、资金汇入汇出时机等限制,对我国股市和债市具有积极影响。它将方便资金快速进出,尤其是在当下我国疫情率先受控条件下,我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规定》的出台,将会进一步吸引资金进入我国股市、债市,支持这两个市场走出长期慢牛的行情。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共计295家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1146.59亿美元,共计227家R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7130.92亿元人民币。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出炉,QFII在今年一季度的最新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从上市公司吸引的QFII家数来看,《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分别是乐普医疗(6家)、安徽合力(4家)、飞科电器(4家)、中储股份(3家)、广联达(3家)、海大集团(3家)、爱尔眼科(3家)、美的集团(3家)、三环集团(3家)、中宠股份(3家);从QFII持股占总股本比例来看,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分别是北京银行(11.77%)、安徽合力(9.74%)、江苏租赁(5.7%)、新世界(4.88%)、广联达(4.67%)、华峰超纤(4.42%)、大族激光(4.31%)、乐普医疗(4.22%)、三诺生物(4.15%)、良信电器(4.01%)。 “目前,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市场更加看重经济发展趋势,偏爱成长型和价值股标的。2008年之前偏好周期股,随后逐渐转向消费和金融,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转型趋势相符。”王有鑫预计,未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新基建、科技创新、新型消费等产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外资流入将增加。 长期来看,《规定》的出台无疑将为我国资本市场引入更多的外资“活水”,而境外机构投资者独特的投资风格是否也会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影响?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境外机构投资者最明显的投资风格就是偏价值、偏稳健,而且持股周期长,选股能力卓越。过去两年的数据表明,外资的投资风格,确实对市场的风格存在一定影响。随着未来外资份额比重的提升,市场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高,其对市场的风格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 李映宏认为,境外机构资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走势的一股独立而重要的力量,他们偏好投资中国的核心资产,大部分境外机构投资者偏好长期投资,这将引导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理念向成熟市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