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周三,沪深两市出现高开低走,震荡调整,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震荡的走势,上证指数在接近3400点整数关口时遇到了较大阻力,出现反复震荡,虽然现在慢牛长牛的格局已经形成,年底之前大盘突破前期高点的可能性很大,但市场仍需要更长时间的震荡蓄势。 根据新华社消息,中央深改委会议9月1日再次强调了,双循环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在当前国际环境之下,紧紧抓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来弥补外需的不足,从而稳定经济增长,这也是应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决断,当然双循环始终是主要的基调,我们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并不排斥外循环,事实上我们仍要融入到全球化之中通过外循环来提高产业链的效率,只是部分在技术上受到美国打压的领域,要加快进口替代,加大研发投入,如芯片,通过补短板来提高我国经济的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这对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美股方面,隔夜美股再次大涨,标普和纳指再创历史新高。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创2019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面的复苏进一步推高了美股。道琼斯指数收盘上涨215.61点,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也出现大涨,创出盘中的历史新高,科技股大涨仍然是美股走强最主要的因素,苹果收高4%,沃尔玛收高6.3%,领涨道指成份股。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美国三大股指均取得较大涨幅,道指上涨7.57%,创1984年以来最大的8月涨幅,标普500指数上涨7%,创1986年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纳指上涨9.6%,创2000年以来最大8月涨幅。美国科技股受到各路资金追捧,苹果与特斯拉进行拆股之后,引起投资者的抢购,周一两只股票分别上涨3%和12%,拆股虽然不能直接增加股东权益,但通过拆股可以降低绝对股价,从而让更多的投资者买得起,也会吸引更多投资者抢购,拆股之后相关公司的股票的流通股份数增加,从而增加了流动性,这和A股市场的高送转一样,美国投资者对于拆股非常热衷,拆股之后,相关股票的价格出现大幅回升。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二公布,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为56,高于7月的54.2,这是自2019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标志着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增长。ISM制造业指数高于50,表明占美国经济11%的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在美国各州出现复产复工之后,制造业逐步恢复,现在投资者正在等待本周五的重要非农就业数据报告,预计该报告将显示8月非农就业人数继续反弹,良好的就业报告可能会引发对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调整了通胀目标,减轻了投资者的担忧。 最近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数据显示,9月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提升,一路走高。相当于前一日的收盘价一度上涨近4000点,盘中一度突破6.81元关口,最高涨至6.81元,创出2019年5月中旬以来的新高。离岸人民币走势与在岸人民币略有不同,但仍然是大幅上涨400点,创去年5月份以来的新高,事实上从5月份开始,人民币即开启了升值的趋势。从5月底以来,离岸人民币升值了3700点,在岸人民币则升值了3500点,人民币大涨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出现稳步复苏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复苏力度是最大和最早的;二是美联储大量放水,导致美元持续走弱,美元指数周一跌破92关口,创下27个月的低点,较2020年峰值下跌逾10%,高盛、瑞银等国际投行机构预计美元将继续下跌,美联储实施零利率以及无限量化宽松,大量来印美元导致美元持续走弱,这是推高人民币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三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较高,无论是中国的股票还是债券,从预期回报来看,都明显具有投资吸引力,特别是在A股纳入MSCI,富时罗素以及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国际债券指数以来,外资对于中国股票和债券的配置需求大幅增加,这些会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对人民币走势有利,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于中国资产的价格是很大的提振,有利于股市持续表现,虽然最近市场出现了调整,但并没有破坏A股市场长期上行的趋势,短期市场调整更像是在蓄势等待时机来进行突破。 应对当前市场震荡,持有优质股票是最好的应对策略,无论是业绩增长稳定的消费白马股,如白酒、医药、食品饮料,还是代表新经济转型方向的新能源汽车板块都值得继续关注,最近关于消费白马股是否值得继续持有引起热议,多空分歧加大,从2016年起我就建议大家重点配置白酒、医药、食品饮料这些消费白马股,过去几年已经获得了很高的超额回报,虽然当前它们的估值都不低,但考虑到这些企业的盈利,增长潜力以及品牌价值,当前仍然值得继续持有。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宁愿以一般的价格买伟大的公司,而不以伟大的价格买普通的公司,这道出了价值投资的真谛,其实相对于安全边界来说,公司本身的质量更加重要,好的公司总是会给投资者惊喜,通过长期的业绩增长来消化估值,差的公司即使价格再便宜,由于未来发展前景差,可能导致业绩陷阱,从而出现价值陷阱,如近些年的银行、钢铁等板块,虽然估值很低,但由于对于未来的增长前景预期较差,因此股价表现低迷,很多投资者坚守低估值板块,不仅没有获得优势的收益,而且错过了很多优质股票。因此投资股票实际上就是看企业的未来,未来有预期成长性,有品牌价值的公司更具有投资价值,不仅要去看企业的市盈率的高低,唯市盈率论是很多人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科技股,如果是看市盈率的话,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国的科技龙头股亚马逊、特斯拉等在刚刚开始盈利时股价就大幅上涨,特斯拉的市盈率更是超过1000倍,实际上投资者选择科技股时看的是未来的成长,不是去比较市盈率,因此大家要放弃唯市盈率论的投资策略,要结合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发展空间来进行投资,这样更能够抓住投资的本质。
9月2日,富时罗素(FTSE Russell)宣布对富时中国A50指数等的季度审核变更。该变更将于2020年9月18日星期五收盘后,即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生效。万华化学(600309.SH)、中公教育(002607.SZ)、隆基股份(601012.SH)、智飞生物(300122.SZ)、东方财富(300059.SZ)被新增纳入富时中国A50指数,剔除的股票包括中兴通讯(000063.SZ)、韦尔股份(603501.SH)、国泰君安(601211.SH)、中国中车(601766.SH)、温氏股份(300498.SZ)。 同时,富时罗素公布了新一季的备选股名单,备选名单即刻生效,直到下季度成份股审核前,如果有一个或多个成份股被删除,即将选用这5个备选股:比亚迪(002594.SZ)、双汇发展(000895.SZ)、宁波银行(002142.SZ)、泸州老窖(000568.SZ)、京东方A(000725.SZ)。 富时中国A50指数是外资唯一可以交易的中国指数,该指数包含的A股公司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约33%,许多国际投资者把这一指数看作是衡量中国市场的精确指标。 今年3月,入选富时中国A50指数的股票包括:中信建投(601066.SH)、京东方A、中兴通讯、韦尔股份,其中,京东方A在6月时被剔除,本次重回备选名单,中兴通讯、韦尔股份两支股票本次被剔除。今年6月,京沪高铁(601816.SH)、药明康德(603259.SH)被纳入。 据记者了解,变更结果主要与市值的收缩和扩容有关,主要因为相关个股的股价呈不同变化所致。富时罗素方面人士此前对记者表示,富时中国A50指数包含选取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一般而言,被剔除的原因包括:市值收缩、可投资性出现问题(例如停牌等流动性问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官网9月2日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20年8月份为50.8%,较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指数小幅回落,反映出行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短期压力加大,但指数连续六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行业整体运行仍将保持平稳向好趋势。 具体来看,延伸业务加快增长。8月份,业务量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至荣枯线以下,表明在市场供大于求、库存高企的背景下,生产企业减缓扩大生产,以去库存为主,仓储业务量较前期有所下滑。与之相反,延伸业务量加快增长,8月指数回升6.7个百分点至51.7%,时隔四个月再次回到荣枯线以上,表明加工、包装、配送、质押等增值业务加快发展,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盈利点。分品种来看,大宗商品类中的钢材产品的延伸业务量有更为明显的增长。 收费价格继续下降,成本支出再次增长。8月份,收费价格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表明随着传统业务需求下滑,收费价格也有所下降。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为51.5%,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表明企业成本支出压力继续加大。综合来看,目前仓储企业经营状况较为严峻。 从业人员人数减少。8月份,企业员工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至荣枯线以下,受业务需求下滑影响,从业人员人数有所减少,特别是小微企业受影响较大,人员减少更为明显。 此外,后市预期保持乐观。8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3.8%,较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虽然指数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荣枯线上,表明企业预期保持乐观。近期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复苏势头,在稳增长、扩内需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加之南方汛情减退,市场需求将会加快回暖,未来短期内仓储行业保持平稳向好发展仍有基础。
1、 事件 2020年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其中制造业PMI指数为51.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5.2%,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 2、 点评 2.1、PMI数据整体微降,生产扩张放缓 8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1.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从各分项上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上,而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则位于临界点以下。 生产扩张增速放缓。8月PMI生产指数为53.5%,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环比来看,生产指数较上月回落0.5 个百分点,反映生产持续扩张,但增速有所放缓。 南方部分省份在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原材料采购周期有所拉长,市场订单减少,企业生产出现回落。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近期对中国企业采取新一轮的禁令和制裁措施,相关企业订单出现大幅缩减,进一步带动生产增速放缓。 2.2、需求持续复苏,供需结构逐步改善 8月PMI新订单指数为52.0%,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为49.1%,较上月上升0.7 个百分点。PMI 进口为49.0%,较上月下滑0.1 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与新订单的差值为1.5%,为3月以来的最小值,反映需求持续恢复,供需结构逐步改善。 外需方面,8月国务院出台了稳外贸稳外资的相关政策,叠加海外经济的逐步恢复,出口整体向好,外需持续得到回暖。但随着中美贸易争端出现新的变化,下一阶段,外需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仍需关注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的落地情况及中美贸易摩擦的进展。 内需方面,8 月地方政府债迎来5 月以来的发行高峰,在专项债额度加码的带动下,叠加夏季基建赶工的影响,基建投资持续复苏。但值得关注的是,8 月需求的持续复苏主要依赖于外需的改善,内需相对偏弱。7 月份的经济数据中,消费增速大幅不及市场预期,反映内需存在一定的压力。8 月PMI 进口的小幅下滑,也印证了内需相对较弱的现象。下一阶段,内需能否得到有效提升,还需关注“经济内循环”理念之下,“促消费”等政策的落地和发力情况。 2.3、价格走高,企业库存去化 价格数据走高,企业盈利空间略有改善。8月国际原油及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价格指数走高。PMI购进价格上升0.2个百分点至58.3%,PMI出厂价格上升1.0个百分点至53.2%,PMI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差值为-5.1%,较上月环比回升0.8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空间略有改善。 从各项数据来看,企业库存出现去化。8月产成品库存为47.1%,较上月下滑0.5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为49.3%,较上月下滑0.6个百分点。采购量为51.7%,较上月下滑0.7个百分点。受需求改善幅度强于生产的影响,叠加采购量增速的下滑,企业库存出现去化。 2.4、就业压力有所缓解 制造业就业数就业压力有所缓解。8月制造业PMI从业人员项为49.4%,较上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从业人员项为48.3%,较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受需求持续改善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预期稳步改善,带动用工需求的提升。 整体来看,8月制造业PMI指数微降,生产指数与新订单缺口收敛指向供需格局改善。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结构改善之下的隐忧,在消费动力不足的影响下,内需扩张存在一定压力。而在中美新一轮贸易摩擦之下,外需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内外需持续回暖的动力不足,或将带动企业生产走弱。因此,下一阶段PMI的走势还需关注相关政策的落地和中美贸易争端的走势。 3、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风险超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通胀超预期。
主要观点 PMI数据简述: 8月制造业PMI为51%,前值为51.1%,回落0.1个百分点。具体分项来看: 1)PMI生产指数为53.5%,前值为54%。生产指数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2)PMI新订单指数为52%,前值为51.7%。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1%,前值为48.4%。随着海外经济持续恢复,出口订单继续好转中。3)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9.4%,前值为49.3%。4)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4%,前值为50.4%。5)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前值为47.9%。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回落。 从PMI看五大经济数据的短期走势 客观来说,8月PMI数据基本反映当下经济状态。即,经济整体上行动能仍在,但边际趋弱。外需上行斜率大于内需。外需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就业压力有所缓释。基建可能受制于降雨、高温天气的影响,8月改善力度偏弱。具体而言,从PMI中,可以对五个经济数据的短期走势作个展望。 (一)工业增加值:预计8月同比仍会上行 8月PMI生产指数为53.5%,尽管低于前值的54%,但依然是个不低的数。作为比较,2019年月度均值为51.7%;2018年月度均值为52.6%;2017年月度均值为53.8%;2016年月度均值为52.4%。 展望8月,除了PMI的生产指数外,其他可以佐证生产向好的有:1)发改委8月17日发布会表示,8月用电数据较好;2)水泥价格上行反映基建、地产施工在8月有所改善;汽车轮胎开工率8月继续明显上行,反映汽车生产8月较好;3)出口高频显示依然偏强,出口相关行业生产不会弱。 (二)出口:预计短期仍偏强 海外经济,尤其是零售、工业生产继续改善中,且后续仍有一定改善空间。从海外PMI来看,德国8月PMI进一步上行至53%,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上;英国8月PMI进一步上行至55.3%,连续三个月在荣枯线上;美国Markit PMI 8月进一步上行至53.6%,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上。 具体到国内出口,中国8月PMI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49.1%。好于前值48.4%。中国港口数据看,8月中旬,沿海主要枢纽港口业务进一步提速,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8%。预计短期出口偏强。 (三)基建:8月可能是小幅改善 8月基建数据改善幅度可能不大。目前可供参考的数据包括:1)8月建筑业PMI为60.2%,略低于前值60.5%。2)螺纹表观消费量,8月略有上行,但上行幅度实际低于市场预期。8月四周均值为374万吨/周,去年同期为358万吨/周。7月五周均值为362万吨/周,去年同期均值359万吨/周。3)水泥价格:华东8月率先上涨,中南随后,但目前西南仍在下跌。 (四)PPI:预计8月同比继续收窄中 8月PMI出厂价格指数为53.2%,高于前值52.2%。意味着,PPI环比继续明显上行,结合翘尾因素,预计8月PPI同比继续明显收窄中,考虑8月CPI将有所回落,那么PPI与CPI价差将进一步收窄中,这对周期股而言,是个较好的宏观环境。 (五)就业:整体仍在改善中 三大从业人员指数中,制造业与服务业8月进一步上行,建筑业有所回落,考虑到制造业与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高于建筑业,预计8月就业仍在改善中。 风险提示:消费数据改善力度不及预期,中美冲突加剧。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PMI数据简述 8月制造业PMI为51%,前值为51.1%,回落0.1个百分点。具体分项来看: 1)PMI生产指数为53.5%,前值为54%。生产指数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2)PMI新订单指数为52%,前值为51.7%。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1%,前值为48.4%。随着海外经济持续恢复,出口订单继续好转中。3)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9.4%,前值为49.3%。4)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4%,前值为50.4%。5)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前值为47.9%。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回落。 除了这五大分项外,8月制造业PMI中其他值得关注的指标有: 1)价格:8月价格指数进一步上行。PMI出厂价格为53.2%,前值为52.2%。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8.3%,前值为58.1%, 2)库存:8月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前值为47.9%。8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1%,前值为47.6%。8月采购量指数为51.7%,前值为52.4%。 3)外贸:8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1%,前值为48.4%。8月PMI进口指数为49%,前值为49.1%。 4)分规模看:小企业PMI指数继续回落中。8月大型企业PMI指数为52.0%,前值为52.0%。中型企业PMI指数51.6%,前值为51.2%。小型企业PMI指数为47.7%,前值为48.6%。据统计局解读,“本月小型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和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分别超过五成和四成,生产经营依然面临不少困难。此外,重庆、四川等地部分企业反映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原材料采购周期拉长,市场订单减少,企业生产有所回落。” 此外,8月建筑业PMI为60.2%,略低于前值60.5%;服务业PMI为54.3%,高于前值53.1%。 二 从PMI看五大经济数据的短期走势 客观来说,8月PMI数据基本反映当下经济状态。即,经济整体上行动能仍在,但边际趋弱。外需上行斜率大于内需。外需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就业压力有所缓释。基建可能受制于降雨、高温天气的影响,8月改善力度偏弱。具体而言,从PMI中,可以对五个经济数据的短期走势作个展望。 (一)工业增加值:预计8月同比仍会上行 8月PMI生产指数为53.5%,尽管低于前值的54%,但依然是个不低的数。作为比较,2019年月度均值为51.7%;2018年月度均值为52.6%;2017年月度均值为53.8%;2016年月度均值为52.4%。事实上,7月工业增加值,若单看制造业,同比是上行明显的。7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为6%,前值为5.1%。7月数据的拖累很大程度上受用电数据的拖累。(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3%。其中二产用电量同比下降0.7%,主要是电力、建材、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用电增幅下降。) 展望8月,除了PMI的生产指数数据外,其他可以佐证生产同比可能继续上行的有: 1)8月17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进入8月份,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快速攀升,8月3日、10日、11日,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新高。初步分析,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连创新高,既有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导致空调负荷快速增长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 2)具体行业上,尽管螺纹产量未有进一步上行,但水泥价格走高(华东地区本月以来累计上涨7.5%,上涨幅度高于去年8月的2.4%),反映基建、地产施工实际可能略好于7月;汽车轮胎开工率继续上行(半钢胎8月27日开工率为69.72%,高于7月30日的65.5%;全钢胎8月27日开工率为74.48%,高于7月30日的71.5%),反映汽车链条的生产在8月或继续上行。 3)8月出口数据从中港协的数据看,进一步向好中,8月中旬,沿海主要枢纽港口业务进一步提速,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8%。反映出口链条在8月的生产可能不弱。 (二)出口:预计短期仍偏强 海外经济,尤其是零售、工业生产继续改善中,且后续仍有一定改善空间。具体而言,海外复工排行榜如下:美国地产(100%)/美国零售(100%)/德法服务(100%)/美国汽车生产(100%)>;德法零售(90%)/德法汽车生产(90%)>;德法地产业(70%)/美国工业生产(70%)/意西工业生产(70%)>;德法工业生产(60%)>;美国服务(50%)/意西零售业(50%)。参见报告德法零售业>美国服务业/意西零售业——海外周报第23期》">《【华创宏观·张瑜团队】海外复工排行榜:美国地产/美国零售/德法服务业>;德法零售业>;美国服务业/意西零售业——海外周报第23期》。从PMI来看,德国8月PMI进一步上行至53%,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上;英国8月PMI进一步上行至55.3%,连续三个月在荣枯线上;美国Markit PMI 8月进一步上行至53.6%,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上。 海外经济的持续回暖,对全球贸易与中国出口,都会有明显的提振,短期内,出口数仍会偏强。相关的数据包括:中国8月PMI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49.1%。好于前值48.4%。8月越南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其中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韩国8月前20日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收窄至-7%。中国港口数据看,8月中旬,沿海主要枢纽港口业务进一步提速,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8%。 (三)基建:8月可能是小幅改善 8月基建数据改善幅度可能不大。目前可供参考的数据包括:1)8月建筑业PMI为60.2%,略低于前值60.5%。2)螺纹表观消费量,8月略有上行,但上行幅度实际低于市场预期。8月四周均值为374万吨/周,去年同期为358万吨/周。7月五周均值为362万吨/周,去年同期均值359万吨/周。3)水泥价格:华东8月率先上涨,中南随后,目前西南仍在下跌。 统计局的解读:“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高温降雨天气的减少,近期建筑业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四)PPI:预计8月同比继续收窄中 8月PMI出厂价格指数为53.2%,高于前值52.2%。意味着,PPI环比继续明显上行,结合翘尾因素,预计8月PPI同比继续明显收窄中,考虑8月CPI将有所回落,那么PPI与CPI价差将进一步收窄中,这对周期股而言,是个较好的宏观环境。做一个简单的统计,2016年以来,PMI出厂价格指数超过50%的月份有28次,其中27次PPI环比上行。平均而言,这28个月PPI环比上行幅度达到0.53%。最近两次PMI出厂价格指数超过50%分别是今年6月与7月,对应的PPI环比都是0.4%。PMI出厂价格指数是一个很好的预判当月PPI环比的指标。 (五)就业:整体仍在改善中 PMI里面涉及就业数据的有三个。分别是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建筑业PMI从业人员指数;服务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对应的是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就业状况。对PMI从业人员指数的分析,我们建议不用太介意其是否高于或低于荣枯线,只关注其绝对数即可。因为建筑业PMI从业人员历史很少低于荣枯线,而制造业PMI从业人员历史很少高于荣枯线。 三大从业人员指数中,制造业与服务业8月进一步上行,建筑业有所回落,考虑到制造业与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高于建筑业,整体而言,预计8月就业仍在改善中。8月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9.4%,略高于前值49.3%;8月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4.2%,略低于前值56.2%;8月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2%,前值为46.7%。
又到一年闯关时,这一次人民币债券大概率将被纳入富时罗素世界政府债券指数(WGBI)。 “富时罗素将在9月24日对纳入事宜进行最终评估,我们预计中国国债有80%的较大可能性被纳入WGBI指数。”渣打中国策略主管刘洁表示,现券流动性和外汇对冲灵活性的增强将消除人民币债券纳入指数的大部分障碍。在完全纳入后,人民币债券可能占到WGBI指数的5.7%,吸引1400亿到170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纳入后,中国国债的外资持有比例可能会增加6%-7%,并在2022年底前达到20%。目前该比例仍不到10%。 不过,近期中国债市价格大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突破3%并逼近了3.1%,资金面趋紧超出预期,“这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但纳入事件可能会提振市场情绪,关键还在于后续资金面的紧张态势可能有所缓解。”某外资行债券交易员对记者称。 WGBI指数纳入中国国债后的资金流入预测 富时罗素大概率纳入中国债券 富时罗素将于9月24日公布WGBI指数年度评估结果。中国目前仍在观察名单上,此次富时罗素可能将中国债市的市场准入水平从1提升到2。 在今年4月中期评估时,富时罗素延续了去年9月的评估观点,仍将中国债券保留在可能升级到市场准入“水平2”的观察名单上。这一决定使得中国债券暂不被纳入WGBI指数。不过,当时富时罗素肯定了中国推出的一系列改善准入和流动性的措施,这使得今年9月的纳入概率上升。 具体而言,富时固定收益国家分类框架指定了3个市场准入水平,分别为2、1或0,其中2表示某本地货币债市对海外投资者的准入性最强,加入WGBI也需达到市场准入水平2。 据记者了解,此前之所以迟迟未纳入,是因为富时罗素希望中国债市的流动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增强外汇对冲工具的灵活性。此外,该指数的投资人中有较大部分来自日本,其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程度有限,因此纳入伊始较为保守,各界认为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4月时的结果完全符合预期,当时富时罗素和中国监管层保持沟通是积极的迹象,也认可中国债市流动性的改善,但可能想要看到更实质性的改善趋势形成,再考虑正式纳入中国债券。因此,今年9月宣布纳入的概率就在上升。”上述交易员称。 当时富时罗素表示,认可中国监管层(包括中国央行、外管局、证监会和中国债市基础设施提供方)为改善中国政府债市场准入而作出的努力。“中国方面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市场准入的措施,包括投资机构可以和三家银行进行外汇交易,可选择更长的结算周期,扩大国债期货的参与度等等。” 富时罗素也提及,财政部2020年增加续发国债也有助改善市场流动性。 中国国债流动性大幅改善 渣打最新表示,随着现券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外汇对冲灵活性和结算安排强化,此次中国国债被纳入的可能性很高。在完全纳入后,中国的指数权重可能达到5.7%,理论上吸引的被动流入将达1400亿到1700亿美元。估计跟踪该指数的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5万亿至3万亿美元。 刘洁称,中国分类指数的平均久期可能比整体指数短3年以上,而平均收益率可能高出260个基点(BP)。假设纳入期持续12-24个月,那么估计WGBI指数每个月的被动资金流入量为70亿到140亿美元,高于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BBGA)的约60亿美元,也高于摩根大通新兴市场债券指数(GBI-EM)的约20亿美元。 该机构预计,在人民币升值、利差优势、全球外汇储备持续多元化以及全球债券指数纳入的背景下,外资流入的态势将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加速。2020年前7个月的资金流入量就高达47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60%,今年7月单月的流入量就高达创纪录的1650亿元人民币。渣打预计,2020年全年资金流入量将达80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2021年将进一步增至1万亿到1.2万亿元人民币。 债市变盘信号已现? 然而,近期中国债市的走势并不算乐观。从5月下旬开启去杠杆行情后,6月后“债熊”的意味越来越浓,近期资金面不断趋紧更是超出了交易员的预期,银存间7日质押回购利率(DR007)日前一度突破2.2%,反超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显示资金面偏紧。早在6月之前,DR007一度接近1%的水平,远低于政策利率。 “可以说5月时市场‘一厢情愿’地认为央行将持续降息、降准,导致资金利率过低,而后预期落空导致债市去杠杆。但是目前来看,我认为资金面过紧,”富达国际基金经理成皓日前对记者表示,“目前银行超储率在1%~1.1%的较低水平,过去则在1.5%~2%,因此流动性实则到了较紧的程度,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平坦程度目前也处于2009年以来前10%的历史分位数区间。” 上述交易员也对记者称,在WBGI纳入的潜在利好下,事实上近期债市的走势弱于预期。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教授颜色对记者表示,引发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俏,长期资金紧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近期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减少,尤其是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其次,自6、7月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以来,市场对资金情况较为敏感,因此月末效应更为显著,影响时间拉长且提前一周左右。此外,财政投放速度不及预期、财政周期拉长。 尽管不乏机构近期认为9月央行可能会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但颜色认为,长期来看,若今年经济能维持企稳回升态势,预计年内不存在降准、降息或加准、加息的可能性,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即使回到6%以上,也很难判断为经济过热。但是明年随着GDP同比增速大幅反弹,同时银行不良增加会造成相应的金融风险,总体政策存在一定的收紧的可能性。 但各界认为无需对近期的债市过于悲观。因为近期财政资金投放放缓主要受发行量与投放要求等因素影响,未来加快财政投放能从根本解决资金面紧的问题。同时,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使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保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中枢利率波动。如果后续资金面出现拐点,那么收益率曲线将会走陡,成皓认为,如果是这样,那么当前收益率曲线仍较为平坦的部分(3-5年期债券)则更具配置机会。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美国制造业活动加速扩张,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上涨1.8至56,但制造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以50为分水岭,低于50意味着行业萎缩,高于50代表行业扩张。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增长6.1至67.6,库存指数环比下降2.6至44.4,生产指数环比上升1.2至63.3。 分析人士认为,订单增加和库存下降有望提振未来制造业生产。同时,企业逐步重启生产和需求稳步提升正刺激制造业回暖。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美国制造业还没有从疫情期间遭受的损失中完全恢复。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雇佣指数上升2.1至46.4,但仍低于50,表明行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