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顾慧君 先来看三个数据。 下图1显示的是近一年来美股主要指数的涨跌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受新冠疫情影响,美股2月中旬之后显著回调,持续近一个月,之后快速反弹,纳斯达克指数几乎完全收复失地。 下图2显示的是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新增确诊病例数的5日移动平均线,从中可以看出,自3月中下旬以来美国新冠疫情一直处于一个很高的平台上,未见明显缓解。 下图3显示的是美国的失业率,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国的失业率已近15%,是二战以来的最高。 综合图1、图2和图3,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疫情继续、百业萧条,但美股风景独好。但这种背离现象可以持续吗? 美股当前处于什么位置 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弹之后,美股当下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从估值和业绩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来看美股的估值。 从下表1可以看出,纵向比,美股主要指数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在我们的统计区间内,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PE(TTM)历史分位已分别处于12.35%、17.3%以及39.15%的高位。 横向比,标普500与沪深300的PE比值已处于历史分位的90.4%,与恒生指数的PE比值已处于历史分位的94.87%。 截止5月8日,标普500指数股息率为2.07%,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0.68%,两者收益率之差下跌为1.38%,高于2010年以来该指标+1倍标准差以上。 因此,美股无论是纵向和自己比,还是横向和港股、A股以及美国国债比,其估值均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 其次来看美股的业绩。 我们采用净利润(TTM)季度同比这个指标来衡量美股2020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数据汇总如图4所示。 从这幅图可以看出,虽然截止2020年3月末,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只有1个月,但已经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到时也必然会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中反映出来,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美国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美国复工复产的进程 根据前文的分析,美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估值和业绩之间的背离,美股未来的业绩表现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表现,宏观经济的表现又取决于能否在疫情仍处高位的情况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面对高达14.7%的失业率和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即使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美国政府还是不得不在4月16日推出名为“Opening Up America Again”的复工复产计划。该计划就开放应满足的条件、州政府的责任以及对个人/雇主的建议等进行了规范性的描述。该计划有两个特点,一是复工复产前置条件比较宽松,二是州政府很大的自主权。 美国是联邦制,各州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各州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对新冠疫情的态度有较大的差别。上述两个因素导致各州复工复产的进度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梳理了美国各州对复工复产的相关规定,除了特拉华、哥伦比亚特区、北达科他、路易斯安娜、密歇根等少部分州,大部分州政府已经取消或者放松了居家令,迈入复工复产的第一阶段。 上述介绍的是美国联邦及州政府对复工复产政策上的变化,但允许复工复产到实际复工复产还有一段距离,当前美国实际复工复产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选取了一组指标来综合评估美国复工复产的进程。 首先来看消费。根据上图5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初步的结论:一是新冠疫情对消费者信心的冲击弱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可能的原因是次贷危机是美国经济和金融结构性问题的集中反应,对美国经济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而新冠疫情是一个典型的外生冲击,一旦新冠疫情稳定,经济会快速企稳,所以消费者的信心虽有下降但幅度小于2008年。二是4月份相对于3月份而言,消费者信心仍在下降,结合更高频的周度指标——ABC News消费者信心综合指数,截止到5月3日,美国的消费者信心仍没有止跌企稳的迹象。 如果在复工复产之后疫情再次大规模发生,人们对疫情冲击经济的深度的判断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者信心指数跌破2008年的最低值也不无可能。 其次来看投资。从下图6可以发现,Sentix中的投资核心预期指数有止跌企稳的迹象,根据以往经验,预期转好往往预示着后续的实际投资会增加。 第三是美国的PMI数据。从图7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新冠疫情冲击下PMI的表现强于2008年次贷危机,背后还是因为PMI的被访人认为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幅度深但持续时间短;二是截止4月底,PMI及PMI的各个分项指标未有好转。 最后看一个综合性的指标——ECRI领先指标。基于下图8可以看出,ECRI已经触底反弹。 除了上述指标外,粗钢产量、卡车运货量、电力生产以及TSA旅行者人数均触底并微弱反弹。 综合起来看,美国已启动复工复产,但这种复工复产仍属于试探性、边走边看的状态。这也就决定了美国的经济不可能V型反弹,U型或者W型的反弹概率更高。 美股的估值已经远远把业绩抛在了身后,市场之所以给予这么高的估值,一是因为货币宽松,资本市场的水位高了,水涨则船高;二是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会较快地从新冠疫情中走出来,但基于本文对美国复工复产情况的分析,美国经济反弹大概率是U型或者W型反弹,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回弹并不现实,当上市公司发布冷冰冰的二季报、三季报时,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股市下跌的现实。 (本文作者介绍:宏观、行业及个股的走势分析,大类资产配置。)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杨德龙(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自从B股在2015年创下历史新高539.69点以后,就一直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当前点位相较于历史新高跌幅达到63.24%,所以B股参与的人数过少,将来解决B股的问题也是必然的要求。 5月12日周二,A股市场出现震荡调整的走势,创业板表现相对强势,上证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从盘面上看,生物疫苗在等医药板块走强,光刻胶、数字货币等板块则处于跌幅榜前列,市场的赚钱效应较差,个股表现不太活跃,大盘在第一波反弹之后开始出现震荡走势,但A股市场现在处于历史大底的位置,所以下跌空间并不大,市场的调整更多的是对于前期反弹的修正,市场后市可能还是会维持震荡的走势。 今天盘中B股指数大跌6%以上,多只B股跌停,对A股市场的走势形成了较大的拖累,三大股指均全线下跌,对于今天B股暴跌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新证券法关于个人账户不得出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B股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由于账号之前有借用海外人士护照开户的情况,又加上B股交易量小,午盘前不足2亿的成交量,以及筹码集中的特点,一旦有资金抛售就会造成大跌,B股问题是资本市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年由于参与者比较少,B股的成交量不断萎缩,之前有一些公司尝试了B转A、B转H的方式,但是并没有普遍地来推动,现在B股不足100只,和当前3000多只股票组成的A股相比差距比较大。B股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暴跌超过6%的情况,据统计从1991年5月23日以来,包括今天在内,B股指数有86次跌幅超过6%。对当天的A股走势都形成一定影响,但值得关注的是,有58次B股暴跌之后次日沪指出现上涨,也就是说B股下跌对于A股市场的拖累是短暂的,不必过于担忧,B股将来如何来处理,如何解决可能还是要看有没有合适的方式能够解决B股的问题。自从B股在2015年创下历史新高539.69点以后,就一直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当前点位相较于历史新高跌幅达到63.24%,所以B股参与的人数过少,将来解决B股的问题也是必然的要求。 现在全球金融市场巨震进入到第二阶段,即结束了流动性缺失的第一阶段,出现震荡回升,特别是美股反弹力度较大。周一美股收盘涨跌不一,其中纳指连续第6个交易日收高,创出今年最长连续上涨纪录,科技龙头股大涨带领纳斯达克指数收复今年以来的失地。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的科技公司实力雄厚,拥有大量的现金储备,因此受到疫情的冲击不大,另一方面,疫情主要影响的是消费服务业,对科技公司的经营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目前美国市场的强力反弹已经提前预期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及关于疫情的一些利好消息。截至上周五收盘,纳斯达克市场迄今累计上涨了1.7%,这是今年以来成功实现了正收益,收复了之前的失地,远远跑赢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后指今年以来分别下跌了9.3%和14.7%,科技是美国的比较优势,因此科技龙头股表现相对强势。 高盛则相对悲观,高盛预期未来三个月内标普500指数将下跌18%。高盛分析师认为,在6周内随着标普500指数飙涨30%,投资者从熊市底部的绝望情绪转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单一的催化剂可能不会引发回调,但我们认为市场上存在一些值得担忧的因素,并且我们的客户讨论证实了投资者正在忽略很多东西,其中包括未来4个季度高达1030亿美元的预期银行贷款损失、缺乏回购、削减股息以及国内和海外市场面临的全球政治不确定性,该分析师预计标普500指数三个月内将下跌18%,降至2400点。本周美国有大量的数据出炉,将为投资者了解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提供更多证据,包括4月零售销售数据、工业生产和通胀率。美国修正4月就业数据,非农就业人数降幅从2050万修正为2053.7万,疫情对于美国就业的影响很大,失业率达到14.7%,跃升至历史新高,而仅仅在两个月前,美国2月份失业率仍处于50年低点。美国财长姆钦表示,在疫情好转之前未来报告的经济数据可能还会变得更糟。这些经济数据对于未来美股的走势还是会形成一定压制,现在美股的反弹更多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复苏的预期,但是预期能否实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现在最关键的是要等待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疫情出现拐点,全球金融市场进入到第三阶段时,股市才会迎来更确定的机会,否则市场的走势可能还是会存在一定波动。反映在A股市场上,由于外围市场已经结束了泥沙俱下的下跌,对于A股的拖累作用在明显减小,但A股的反弹,也是一波三折,而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坚持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至关重要,只有买入一些优质股票,才能够轻松应对市场的波动,反过来一些绩差股和题材股可能还是跌跌不休,这一点是要反复强调的。 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CPI数据,4月份CPI涨幅继续回落,环比继续下降,PPI降幅有所扩大。4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从环比来看,CPI下降0.9个百分点,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继续下降的主要因素。猪肉价格出现下跌,由于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7.6%, 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验证了我之前的预判。我认为猪周期出现高点之后将会有所回落,而猪肉价格随着疫情过后物流方面增加更多的供给,因此猪肉价格将会出现持续回落,这样未来几个月的CPI上涨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从同比来看,4月CPI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仍然是食品里对CPI影响最大的子品种,猪肉价格同比上涨96.9%,PPI方面出现了环比同比的降幅扩大,4月份由于受到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工业品价格继续走低,从环比来看PPI下降1.3%,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PPI的下降也显示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以及经济复苏仍然没有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所以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仍然偏低。至于当前我国经济在经历过前期的大幅回落之后,随着疫情控制住,经济面会逐步复苏,但复苏的节奏也是逐步复苏,而不会出现快速复苏,从CPI和PPI的数据来看,这一点是比较明显的。 当前A股市场估值上已经处于历史的底部,随着外围市场的企稳,A股市场也将会出现一定反弹,A股市场的分化依然严重,前期建议大家重点关注的白酒、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白马股不断创出新高,带来了很好的赚钱效应。科技板块也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之下,受到了一些资金的关注,北上资金除了配置传统的白龙马之外,还配置了一些科技股,这可能也受到美国科技股大涨逼近前期新高,带动纳斯达克指数收复今年失地有关。科技代表经济转型的方向,消费则是代表传统经济的优势企业,所以消费白马股和科技龙头股都是值得长期关注的品种。科技里面的新基建七大领域可以重点关注,包括5G基建、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等子领域可能有相对比较好的表现,当然这些行业的投资要进行总量控制,而不能配比过多,因为毕竟科技的业绩波动较大,并且多数公司还处于初创期,还没有很稳定的盈利,因此对科技股的投资,总量上建议控制在20%左右,消费则要配置在一半以上,这样组合的风险相对较小。 (本文作者介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一降一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0年4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0年4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向好形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改善。2020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上,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8%,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和服务业分别为59.7%和52.1%,比上月上升4.6和0.3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截至4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98.5%,较3月调查结果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为99.7%,上升1.0个百分点。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4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状况较上月继续改善,但扩张力度有所减弱。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制造、石油加工等9个行业PMI指数高于上月,纺织、化学原料制品、造纸印刷等12个行业PMI指数低于上月。本月主要特点: 一是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生产指数为53.7%,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保持复苏势头。从劳动力需求看,从业人员指数为50.2%,企业用工量连续两个月增加。截至4月25日,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已复工企业中,77.3%的企业复产率达到正常水平的八成以上,高于上月9.4个百分点。 二是大中小型企业均保持复苏态势。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1%和50.2%,比上月回落1.5和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生产活动看,大、中、小型企业生产指数分别为54.1%、53.3%和53.4%,生产均继续回升。 三是需求恢复弱于生产。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低于生产指数。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纺织、纺织服装服饰、化学原料制品等15个行业新订单指数低于生产指数,行业需求复苏滞后于生产。调查结果显示,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高达57.7%,部分企业反映市场需求疲软,产品销售面临困难,订单回补尚需时日。 四是进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国外疫情加速扩散,全球经济活动剧烈收缩,我国外贸面临较大挑战。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33.5%和43.9%,比上月下降12.9和4.5个百分点。部分制造业企业反映新签订的出口订单锐减,甚至已开工生产的订单被取消。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高于上月0.9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和服务业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建筑业活动加快恢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7%,较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高于总体。从劳动力需求和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7.1%和65.4%,比上月上升4.0和5.5个百分点,在复苏传统基建、加快新基建等政策推动下,建筑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 服务业稳步复苏。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公共消费等政策推动下,服务业多数行业业务活动稳步恢复。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0.0%。其中,与居民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60.0%以上,企业经营活动恢复较快;近期各地餐饮消费活动重启,餐饮业较上月明显回暖,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0%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及技术服务商务活动指数上升明显,新动能进一步助力我国经济复苏和消费增长。 虽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但部分行业复工复产仍然比较滞后。住宿、文化体育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45.0%以下,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小幅回升 4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恢复。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3.7%和53.2%,环比一降一升。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具有前瞻性的宏观经济指标,PMI走势一直受市场高度关注。4月PMI维持在50%荣枯线上,显示出国民经济继续呈现整体复苏态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分项数据中体现需求的各项指标环比回落,最终使得PMI较上月回落,显示出当前经济运行中需求端仍处于走弱态势,这一现象需高度关注。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关数据体现4月复产不满产加重,需求弱复苏延续。 疫情对出口产生压力 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PMI录得35.7%的历史低位。进入3月,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当月PMI出现大幅度反弹,创下两年半来最高水平。 当时,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通常情况下,当PMI连续3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才能反映经济运行趋势性变化。 而4月PMI为50.8%,这一指标已连续两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意味着我们距离“中国经济出现趋势性好转”又近了一步。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1%和50.2%,小型企业PMI为51.0%,又一次全部处于50%荣枯线上。 不过,大家也应注意到,虽然4月PMI继续运行在扩张区间,但相比3月表现有明显收缩:在5个分类指标中,除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相比上月上升外,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全部回落。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数据体现4月复产不满产加重,需求弱复苏延续。五个分项指数中,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分别较上月回落0.4个、1.8个、0.8个、0.7个百分点。生产指数环比回落,可能指向复产不满产现象进一步加剧。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4月,反映需求的新订单指数为50.2%,在五个分项指标中降幅最大,并创下年内次低。 关于4月需求端表现,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纺织、纺织服装服饰、化学原料制品等15个行业新订单指数低于生产指数,行业需求复苏滞后于生产。调查结果显示,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高达57.7%,部分企业反映市场需求疲软,产品销售面临困难,订单回补尚需时日。 在需求复苏滞后的同时,出口疲软也值得高度重视:4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33.5%,比上月大幅度下降12.9个百分点,自今年1月起,这一反映外需的重要指标已连续4个月运行在荣枯线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称,4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12.9个百分点,表明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冲击的影响开始显现,我国出口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文体等行业经营困难 非制造业方面,4月份数据继续好转。 赵庆河介绍,4月服务业稳步复苏。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公共消费等政策推动下,服务业多数行业业务活动稳步恢复。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0.0%。 不过同时,赵庆河也指出,虽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但部分行业复工复产仍然比较滞后。住宿、文化体育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45.0%以下,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对于PMI指标反映出的未来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杨畅对记者分析称,在前期复工复产大背景下,员工复岗逐步修复,部分以内需为主的企业,景气修复状况比较明显;但部分以外需为主的企业,压力已经扑面而来,相应政策端调整值得期待。 张立群也指出,4月份PMI指数变化表明,全面复工复产已到攻关时期。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彻底打通堵点、断点、难点,使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使经济进入持续回升向好通道,是当前面对的最紧迫、最重要任务。
本报讯 4月28日,由上海华证指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证指数)推出的华证ESG评价数据在Wind资讯金融终端正式上线。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使关注中国A股市场的海内外投资者和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更加便捷直观地获取和使用华证ESG数据,将有助于推进ESG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发展。国内的ESG投资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中ESG投资已成为成熟主流的投资理念,全球ESG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美元。近几年,ESG投资理念在国内的实践应用也逐步受到重视,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已发布了《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基金公司、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等各类机构也开始积极研究ESG理念在资管产品中的应用。 据介绍,华证指数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专业从事指数与指数化投资综合服务,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的指数编制行情授权。 华证ESG评价数据具有贴近中国市场、覆盖范围广泛、时效性高等特点。目前华证ESG数据的应用场景包括ESG指数构建、投资组合风险管理、资管产品ESG评价、量化策略研发等各个领域,客户已经覆盖基金、保险、券商等各类金融机构。华证指数表示,此次与万得资讯开展ESG数据方面的深度合作,将为国内的ESG投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基础工具和应用场景,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投资理念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见习记者/郑馨悦)(编辑 田冬)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建军 美股的红四月 本文着笔时(5月5日),美股标普500指数收盘2842点,比疫情爆发后,3月23日最低点的2237点涨幅超过27%。如果回看一个多月来的收盘价最高点,即4月29日的2939点,那么标普500指数从底部已经反弹31%。 标普500指数 标普500在4月份表现极为抢眼,总体涨幅达到了12.7%,这是自1987年1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也是二战以来第三大单月涨幅。同样,4月道琼斯指数上涨11.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5.5%。在疫情日趋严重、经济数据表现极差的4月,美股却走出了牛市行情! 美股反弹合理却脆弱 美股红4月,有悖常理,但也合乎其理: 一是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为疫情中的经济搭建了“政策之桥”和“情绪缓冲带”。美联储主席鲍威尔3月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曾经讲到“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座桥梁,把一个非常强大的经济体连接到另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上。”美联储把利率降至零利率水平,“不惜一切代价”实施购买政府和企业债券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国财政部对企业和个人的救助,对缓冲疫情冲击起到了三方面作用: → 居民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收入稳定、债务不会因失业而增加; → 企业能够得到基本运营的资金,不会因为现金流缺乏而倒闭; → 金融机构能够正常进行放贷业务,不会因为危机惜贷造成信用市场枯竭。 股市是预测未来的最佳指标---美国应对危机的宏观政策被市场认可,以及对经济重启和疫情防控的期待---全都反馈在股价之上,市场情绪逐渐从极度的恐慌中恢复了理性。 最具代表性的市场情绪恐慌指数VIX,从3月中旬的最高点82,下降到4月末的39,这一水平和3月初的水平相当,股市从低点反弹是合乎情理的。 市场恐慌指数(VIX) 二是股市上涨是科技类大企业的超预期表现拉动的。标普500代表的是美国市值最大的500家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本行业的领头羊。在这些大公司之中,科技类企业权重就占到了近30%。亚马逊4月份上涨近27%,苹果上涨15.3%,成为4月份表现最好的两家公司,这些科技巨头引领了标普500指数的反弹。 不过,对少数几只股票的依赖可能掩盖了市场普遍存在的疲弱,市场的反弹既没有疫情改善的支撑、也没有经济数据的支撑,华尔街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一次古怪和戏剧性的逆转”,特别是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全是负面的,也让市场对股市的持续上涨信心寥寥: 坏消息1:一次大萧条规模的失业人数。截至4月2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达到384万,自从3月2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87万后,截至目前的六周初请失业金总人数达到3030万人,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就业危机。 坏消息2:经济已经陷入衰退。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4.8%。从2020年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实际上第一季度只出现了两周的停工。只有两周的停工,影响就已经如此巨大。如今,二季度已经过去1个月,美国停工停产还在继续,可以想见,美国二季度不仅必然负增长,而且是急剧的经济下滑,市场预测负增长幅度在20%-45%之间。 坏消息3:消费进入防御阶段。3月份整体消费支出下降了7.5%,创下195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储蓄上升到13.1%,这是1975年5月储蓄率达到17.3%以来的最高水平,与上世纪80年代初经济衰退时的水平相当。 市场终将面对现实 从美股的历史看,股市在进入熊市后不久反弹超过20%的情况并不罕见。在2000年和2007年开始的熊市,在结束前都有反弹超过20%的情况,而在1937年开始的熊市期间,当时股市上涨超过60%,然后再次下跌。 1.股市终要反映真实经济状况 沃伦•巴菲特说:股市在短期内就像一台投票机,但在长期内就像一台称重机。 股市终究要摇摆回到某种接近真相的状态。在经济衰退和不确定复苏的前景之下,股市再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高。 美国是一个消费驱动的经济体,消费支出的恢复能力对经济复苏和股市复苏至关重要。如果消费缺乏弹性,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复苏。 然而,无论是宏观刺激政策、还是45年来最高的储蓄率,都无法彻底改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和增强消费信心,因为消费者信心不仅仅是由收入驱动的,也是由对疫情的恐惧驱动的。 在疫情没有彻底结束或者疫苗生产出来之前,当经济开始重新开放时,人们将会意识到社会经济生活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随着失业率攀升和企业倒闭数量增,任何复苏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资本市场全面进入牛市之前,经济必将经历更多的变化和演变。 2. 市场情绪仍然审慎 当前,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仍然较高,难言乐观。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然维持在0.6左右的水平,只有去年同期的1/4;美元指数继续维持在100左右的水平,市场流动性并没有完全得到缓解。 美国10年期国债 美元指数 这种审慎的态度在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公司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刚刚结束的2020股东年会上,巴菲特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不过尽管他内心深处仍相信“美国奇迹”,但却出售了所持全部航空公司股份。 在股市普遍暴跌之际,伯克希尔现在仍有创纪录的1370亿美元现金,巴菲特说,他没有看到任何有吸引力的资金配置。与此相比,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巴菲特却投资了美国银行和高盛等公司。 没有出席此次年会的查理·芒格在接受采访时说,伯克希尔在这次流感大流行期间比较保守。“当史上最严重的台风来临时,我们就像一艘船的船长,我们只是想度过台风,我们宁愿带着大量流动性走出台风。” 现金为王,才是伯克希尔现在真正的投资策略。 在4月30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后发表的声明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诺将采取宽松政策。这一承诺代表的是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直到充分就业恢复、通胀回到美联储长期设定的2%左右的目标。5月4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本季度将借款约3万亿美元,用于疫情应对的经济救援。 在政府持续和大力救助的背景下,市场的信心远没有恢复正常,市场在4月展现出来的过于乐观的情绪超出了合理范围,未来向下调整的空间很大。 全球商品和贸易市场,因为疫情已经被物理阻断,但是全球金融市场并没有被隔离,美股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美元作为全球的主要支付和结算货币,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A股未来的走势在跨境流动性安排和市场情绪上,必然也会受到美股波动的影响。 全球同此凉热,我们不得不时刻关注这个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有备无患。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任中国商务出版社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商智库秘书长、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