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杨德龙(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5月25日周一A股市场三大指数出现了震荡的走势,从盘面来看,市场情绪并没有转暖,大盘延续了上周五的调整,但是跌幅不大,个股则是跌多涨少。值得关注的是,之前建议大家重点关注的食品饮料板块出现强势上攻,个别股票冲击涨停,生物疫苗板块也拉升走强。科技板块则处于跌幅榜的前列,市场的赚钱效应不强。A股市场在近期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大盘在2800多点出现了震荡反复的走势,这也说明市场在完成探底之后进入到筑底反弹阶段。市场信息依然不足,又加上近期消息面也有较大的影响,例如美国对中国33家科技企业新增到实体清单进行打压,禁止华为进口美国芯片等等,科技战硝烟再起,引起了大家的担忧。这些都是科技股近期调整的一个主因。 海外疫情依然在快速的上升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出现拐点,即全球资本市场震荡现在还处于第二阶段,还没有到第三阶段,因此投资者的信心仍然不足。这次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冲击前期已经表现的比较充分,例如美股在第一波下跌中一度下跌近40%,A股市场也探到了这几年的底部,跌到了2600多点以下。金融市场剧震第一阶段已经完成,进入到反弹后分化的第二阶段,欧美股市出现了较大的回升,特别是美股从低点算起已经反弹了30%以上,纳斯达克指数甚至收复了今年以来的失地,实现了正增长,而道琼斯指数也回到了24,000多点,但是美股短期之内很难再创新高,因为毕竟这次疫情对于美国股市的影响依然比较大,美股的信心恢复需要时间。美联储实施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以及零利率的政策,推动了美股的强劲回升,可见这轮放水对于美股的上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市场创新高需要经济面能够出现确定的复苏,现在来看,美股要等到经济复苏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美国股市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本周道琼斯工业指数迎来124周岁生日,应该说道琼斯指数是美股一个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指数,很多人已经习惯于看道琼斯指数。当然道琼斯指数的成分股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更换,这可能代表时代的特点,代表市场上影响最大的股票。道琼斯指数一度被认为成分股已经老了,代表不了经济的转型,但实际上大家对于道琼斯指数还是非常看重。成分股基本上都是大盘蓝筹股,而这些股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经济的实力。1896年5月26日创建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与其他指数不同,它采用股价加权而不是市值加权,股价加权方法实际上排除了世界上几家最大的公司,包括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股价超过1000美元,如果被纳入道琼斯指数权重可能太大。道琼斯指数寻求维持充分的行业代表,青睐那些声誉极佳、表现出持续增长特征并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公司,所以虽然有了124年的历史,道琼斯指数目前仍然是大家最关注的美股指数。 现在两会正在召开,很多代表提出了一些刺激经济的意见以及改革措施。上周五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考虑到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一季度经济面出现了6.8%的负增长,今年全年不设经济增长目标,这引起了一部分投资者担忧,实际上今年不设盈利增长目标,并不是不采取措施稳增长,而是考虑到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海外经济的大幅回落可能影响到出口贸易,所以今年不设硬性指标,但不代表不进行经济刺激。事实上今年实施新增1万亿的财政赤字,另外新增1万亿的特别国债来应对疫情的影响。今年不仅投资于如5G、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特高压等新基建的领域,而且会加大传统基建的建设。2019年是西部大开发20周年,现在重新将西部大开发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加大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提振经济增速,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根据规划,到2035年西部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和东部水平差不多,将会有大量基建投资。 近期关于中国要不要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或能不能由央行直接购买国债的话题引起了市场热议。今年财政赤字增加是确定的事实,可不可以让央行直接向财政进行透支,这是分歧最大的一点,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当前是否有必要由央行直接购买国债?目前我国的赤字率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低,美国日本等国家赤字率都在6%以上,而中国的赤字率现在仍然是3-4%左右,即使今年新增了1万亿的财政赤字,赤字率也并不高,所以目前还没有必要进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根据过往的经验,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虽然减轻了财政的压力,但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再起,此外由于财政赤字货币化对政府的负债管控将会减少,可能会加大财政支出,所以对于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一定要谨慎。根据人民银行法,央行不能直接向政府进行财政透支,所以从法制角度来看也不支持财政赤字货币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现在欧美普遍实施了放水的政策,如美国、欧洲、日本、英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零利率、负利率、无限量化宽松,相当于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央行的资产规模也大幅度扩张,甚至是开着直升机撒钱。但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些发达国家出现传统货币理论预判的可能引发的恶性通胀,这说明了经济理论也是根据实践不断进化的。总的来说,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条件,但将来如果经济下滑严重,甚至出现通缩的局面,我国赤字率上升到6%以上之后,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选项,但至少目前我认为还不到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时候。 今年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在国内的疫情基本控制住,各地的复产复工有序开展,经济面也会逐步的复苏。但由于在疫情期间,很多商场、餐厅、工厂关门,确实影响到人们的收入,消费要想重新崛起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也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回升和消费的增长。所以今年从经济面来看,应该呈现出逐季回升的态势,但是回升的速度还是会受到一定约束,这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是大盘维持震荡修复的行情,市场的机会更多的体现出结构性的机会,例如我一直建议大家重点关注的,白酒、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白马股不断创出新高,而其他板块特别是业绩不佳的中小个股出现了较大的下跌,市场的结构性特征非常明显。这再次体现了价值投资的重要性,抓住业绩为王的主线,做好公司的股东,才能够应对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
意见领袖聚焦2020全国两会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迅雷 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和委员接受采访时指出,上证综指编制方法有待优化,笔者也认为十分必要,应引起证监会、上交所等有关机构的充分重视。 上证综指的表征性有提高空间 沪指失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至晚从2006年开始,“沪指失真”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上上下下尽人皆知的专有名词。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可能经常会疑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沪指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三四十年的高增长,2000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2019年已达99万亿元。而上证综指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2000点,2020年为何仍未突破3000点,10倍的GDP与50%的股指涨幅,反差不可谓不大。 其实,如果以沪市总市值来看,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得到了充分反映的。2000年上证总市值约3万亿元,2019年底已达35万亿元,同期GDP从10万亿元到99万亿元,两者都是10倍左右的增长,幅度相当。但为何指数总是不涨呢?为何沪指没有充分体现出这种增长呢? 我们说,这是因为上证综指的表征性还有提高的空间。 四大原因影响沪指表征性 近年来上证综指表征性不够理想,股指与名义GDP规模的联动性不够理想,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国上市公司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变迁未完全同步,宏观经济结构中金融以及传统周期性行业的重要性有所弱化,而上市公司结构中的传统行业占比明显高于在GDP中的占比;网络经济、数字经济、高技术经济等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而其中代表企业(如阿里、腾讯、华为等)均未在A股上市,高质量新兴企业的缺失影响了股指代表性。 二是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上市公司中微利或亏损类企业数量增多,且在经济新常态下龙头聚集效应更为明显,上市公司内部盈利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而绩差股没有得到充分出清和退市,拉低了总体股指点位。 三是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新股23倍市盈率限价发行,以及涨跌停板交易制度的安排,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高波动的特点,近5年新股上市后平均连续9个涨停,个股在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的股价最高点计入上证综指,之后进入漫漫熊途的下跌通道,对指数拖累明显。 中石油是个典型的例子,2007年11月5日上市当日收盘总市值逾7万亿元,为当时沪市第一大市值股,在上市第11日以39元的价格计入上证综指,目前股价跌至4元,只有计入指数时的约十分之一。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如中国神华等。 四是加权方式的问题。1997年标准普尔提出自由流通股本概念,得到全球主要指数机构的广泛认同和响应,并逐步成为指数加权的主流方式,部分综指将总股本加权方式调整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如日本TOPIX综合指数、恒生综合指数;主流的成份指数已基本均采用这种加权方式。我国A股部分大市值上市公司自由流通占比很小,有的甚至不足10%,从而导致上证综指与以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的其他上证系列指数偏离较大。尤其当市场出现二八或一九行情时,投资者抱怨“赚了指数不赚钱”。 由易到难不断优化沪指编制 带来当前沪指表征性问题的上述四大原因,即公司结构、垃圾股影响、新股影响和加权方式,实际上代表了优化沪指编制的主要可能路径。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优化改善沪指的编制工作呢? 笔者认为,由于上证综指是全国乃至全球普遍认可的中国股市代表性指数,在“随口一说3000点,大家‘秒懂’说的就是上证综指”这种情况下,对于优化沪指编制,既要尽早动手(早改早受益),也要适当兼顾标准的稳定性(毕竟是天天见、天天用)。 简而言之,就是要秉持“马上动手,由易到难,形成共识,分步推进”的原则。 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评估,上述四大路径,应该先走哪步,后走哪步。 其一,关于公司结构。由于科创板本就是上交所的市场板块,科创板公司计入上证综指本就是上证综指的题中之意,因此,应尽早解决尽早实现。对这个问题,想必市场各方都没有什么争议。 其二,关于垃圾股。这类公司难以代表上市公司整体情况,股价波动性大、交易流动性差,历来不符合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标准。同时,随着新《证券法》颁行实施,注册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作为市场代表性指数,也理应充分反映市场发展进步的需求,反映市场投资心态和理念的变化。考虑到这类股票市值占比极低,对指数和市场影响极小,因此争议也较低。因此,ST股票宜尽早从指数中剔除。 其三,关于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上证综指于1991年7月15日发布以来,在新股计入时间方面做过几次调整,现行的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计入指数规则是2007年确定的,主要是与当时新股首日无涨跌幅且普遍大幅高开有关。同时,2013年欧洲STOXX 50指数调整、2017年标普指数调整,都有对新股计入时间进行优化的成熟经验。鉴于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非常丰富,因此,也建议尽早实现。 其四,关于加权方式。从国际情况看,2005年标普宣布,对其美国市场指数(含标普500指数)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2006年开始,香港恒生指数逐步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2005年开始,日本东证TOPIX指数分3个阶段,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由此看来,国际经验也是十分丰富和成熟的。沪指也有必要早日推进。只是因沪指对此类改变尚无经验,历史一致性与可比性、投资者使用习惯等问题尚需考虑,因此或需一定的观察和评估时间。 但观念总是用来被打破的,“事移则法变”,改变沪指加权方式的问题,非常有必要着手推进。而在这之前,纳入科创板公司、剔除垃圾股、再次调整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则越早落实越好。 我们期待在中国资本市场迈入而立之年之际,拥有一个更准确、更有代表性的上证综指。
意见领袖聚焦2020全国两会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迅雷 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和委员接受采访时指出,上证综指编制方法有待优化,笔者也认为十分必要,应引起证监会、上交所等有关机构的充分重视。 上证综指的表征性有提高空间 沪指失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至晚从2006年开始,“沪指失真”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上上下下尽人皆知的专有名词。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可能经常会疑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沪指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三四十年的高增长,2000年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2019年已达99万亿元。而上证综指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2000点,2020年为何仍未突破3000点,10倍的GDP与50%的股指涨幅,反差不可谓不大。 其实,如果以沪市总市值来看,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得到了充分反映的。2000年上证总市值约3万亿元,2019年底已达35万亿元,同期GDP从10万亿元到99万亿元,两者都是10倍左右的增长,幅度相当。但为何指数总是不涨呢?为何沪指没有充分体现出这种增长呢? 我们说,这是因为上证综指的表征性还有提高的空间。 四大原因影响沪指表征性 近年来上证综指表征性不够理想,股指与名义GDP规模的联动性不够理想,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国上市公司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变迁未完全同步,宏观经济结构中金融以及传统周期性行业的重要性有所弱化,而上市公司结构中的传统行业占比明显高于在GDP中的占比;网络经济、数字经济、高技术经济等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而其中代表企业(如阿里、腾讯、华为等)均未在A股上市,高质量新兴企业的缺失影响了股指代表性。 二是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上市公司中微利或亏损类企业数量增多,且在经济新常态下龙头聚集效应更为明显,上市公司内部盈利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而绩差股没有得到充分出清和退市,拉低了总体股指点位。 三是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新股23倍市盈率限价发行,以及涨跌停板交易制度的安排,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高波动的特点,近5年新股上市后平均连续9个涨停,个股在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的股价最高点计入上证综指,之后进入漫漫熊途的下跌通道,对指数拖累明显。 中石油是个典型的例子,2007年11月5日上市当日收盘总市值逾7万亿元,为当时沪市第一大市值股,在上市第11日以39元的价格计入上证综指,目前股价跌至4元,只有计入指数时的约十分之一。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如中国神华等。 四是加权方式的问题。1997年标准普尔提出自由流通股本概念,得到全球主要指数机构的广泛认同和响应,并逐步成为指数加权的主流方式,部分综指将总股本加权方式调整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如日本TOPIX综合指数、恒生综合指数;主流的成份指数已基本均采用这种加权方式。我国A股部分大市值上市公司自由流通占比很小,有的甚至不足10%,从而导致上证综指与以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的其他上证系列指数偏离较大。尤其当市场出现二八或一九行情时,投资者抱怨“赚了指数不赚钱”。 由易到难不断优化沪指编制 带来当前沪指表征性问题的上述四大原因,即公司结构、垃圾股影响、新股影响和加权方式,实际上代表了优化沪指编制的主要可能路径。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优化改善沪指的编制工作呢? 笔者认为,由于上证综指是全国乃至全球普遍认可的中国股市代表性指数,在“随口一说3000点,大家‘秒懂’说的就是上证综指”这种情况下,对于优化沪指编制,既要尽早动手(早改早受益),也要适当兼顾标准的稳定性(毕竟是天天见、天天用)。 简而言之,就是要秉持“马上动手,由易到难,形成共识,分步推进”的原则。 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评估,上述四大路径,应该先走哪步,后走哪步。 其一,关于公司结构。由于科创板本就是上交所的市场板块,科创板公司计入上证综指本就是上证综指的题中之意,因此,应尽早解决尽早实现。对这个问题,想必市场各方都没有什么争议。 其二,关于垃圾股。这类公司难以代表上市公司整体情况,股价波动性大、交易流动性差,历来不符合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标准。同时,随着新《证券法》颁行实施,注册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作为市场代表性指数,也理应充分反映市场发展进步的需求,反映市场投资心态和理念的变化。考虑到这类股票市值占比极低,对指数和市场影响极小,因此争议也较低。因此,ST股票宜尽早从指数中剔除。 其三,关于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上证综指于1991年7月15日发布以来,在新股计入时间方面做过几次调整,现行的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计入指数规则是2007年确定的,主要是与当时新股首日无涨跌幅且普遍大幅高开有关。同时,2013年欧洲STOXX 50指数调整、2017年标普指数调整,都有对新股计入时间进行优化的成熟经验。鉴于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非常丰富,因此,也建议尽早实现。 其四,关于加权方式。从国际情况看,2005年标普宣布,对其美国市场指数(含标普500指数)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2006年开始,香港恒生指数逐步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2005年开始,日本东证TOPIX指数分3个阶段,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由此看来,国际经验也是十分丰富和成熟的。沪指也有必要早日推进。只是因沪指对此类改变尚无经验,历史一致性与可比性、投资者使用习惯等问题尚需考虑,因此或需一定的观察和评估时间。 但观念总是用来被打破的,“事移则法变”,改变沪指加权方式的问题,非常有必要着手推进。而在这之前,纳入科创板公司、剔除垃圾股、再次调整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则越早落实越好。 我们期待在中国资本市场迈入而立之年之际,拥有一个更准确、更有代表性的上证综指。 (本文作者介绍: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沪深300等指数样本股调整在即 或带来交易性投资机会 6月15日,包括沪深300在内的一系列指数将执行2020年年中指数样本股调整。中证指数公司每半年会对中证系列指数、上证系列指数的成分股进行定期调整。相比非定期调整,定期调整通常涉及样本股数量更多,影响范围更广,且可预测性强,市场关注度极高。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0日显著上涨 据新华社纽约5月20日电 由于隔夜欧洲股市显著上涨等利好带动市场人气高涨,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0日显著上涨。 >>新能源车板块发力 宁德时代又成创业板“一哥” 受隔夜美股尾盘跳水的影响,昨日A股三大指数出现盘整,但新能源车板块一枝独秀。其中,宁德时代上涨4.22%,市值已近3300亿元,超越迈瑞医疗,重回创业板市值“一哥”的宝座。分析人士表示,新能源车产业链标的众多,市值规模庞大,一直是带动科技成长板块上涨的重要力量,其动向也备受机构资金关注。 >>惨!再拉五个涨停也救不了,曾经的大牛股跌向退市深渊 5月20日,神雾环保股价下跌10.17%,报收0.53元。这是神雾环保连续第15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当晚,公司就发布了第六次退市风险提示。 >>公募规模逼近18万亿 权益基金热度再起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已逼近18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此外,近期权益基金发行明显回暖,爆款基金频出。5月18日发行的汇添富优质成长混合型基金一日募资超过50亿元,昨日发行的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型基金一天结束募集。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馨元 指数基金是以某一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产品,基金投资目标是以最小误差跟踪指数表现。指数基金常被视为被动投资工具,但其中是存在一定误读的。 指数投资的主动/被动属性取决于投资“姿势” 指数基金的“被动投资”,所指对象其实是基金经理,而非基金投资者。即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所做的是被动投资,这种被动性赋予了指数基金“密切跟踪”的工具属性。但是对于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的被动亦或主动属性,取决于投资方式。 怎样的指数基金投资具有主动属性?较典型的是基于多支指数基金的组合投资,即投资者根据对经济周期、市场环境的判断,挑选多支覆盖境内外/跨市场的指数基金进行组合配置,实现板块和行业的轮动。从这个层面,可以说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投资主动权在于基金经理,而以指数基金为底层的组合配置的主动权则在于投资者。 那么不从组合投资角度,仅考虑单支指数基金的情况进行投资,是否就一定是被动投资?不必然是。比如看好板块的中长期增长潜力,希望通过长期持有,获取伴随市场整体增长而来的收益,是被动投资;把握单支指数的政策红利、资金流入等中短期利好因素,通过时点选择、买入卖出的操作阶段性获取超额收益,是主动投资。 这里需说明的是,指数基金包含两类——被动指数型和增强指数型,后者相对小众、占比较低,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会追求一定的主动超额收益,所以并不能完全反应指数走势,暂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 投资指数须先“看透”指数 投资指数基金必须要“看透”基金所跟踪的指数,其中包括几个重要维度:定性的风格分析、行业分布、重仓股,定量的估值水平、盈利能力、股息率。通过定性指标可衡量指数是否与整体投资方向、市场环境相符,通过定量指标可判断指数的赚钱能力和当下“性价比”。下图是基于国内市场中指数基金产品的跟踪情况,对于可投资主流指数进行的大致梳理,以下分析也将以这些指数为基础。 定性看 通过定性分析,我们希望得出的类似结论是“该指数分布以某某行业为主、反映大/中/小盘/高红利公司走势、某某重仓股对指数走势影响显著”,从而确定某只指数是否与整体投资方向和当下市场环境契合。 风格分析旨在了解指数类型属于宽基、策略还是行业,是投资的基础。宽基指数通常以市值进行区分,如代表大市值龙头股的沪深300、上证50、深证100,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500、创业板指。策略指数与宽基指数的不同在于,在成分股选取和权重分配上增加了一些策略因子,如高红利、基本面价值、低波动等。行业指数跟踪特定行业,消费、医药医疗、金融、信息科技是多被跟踪的主流行业;同一行业的不同系列指数也存在市值分布的差异,如同为信息技术类指数,其中有样本股取自整体沪深A股的全指信息指数、取自大中盘股的中证信息指数、取自中盘股的中证500信息指数,在下行周期,大中盘股占比较高的中证信息指数走势会偏好。 行业结构看的是指数成分股的细分行业分布,对行业指数和宽基、策略指数均适用。如同为“医”类指数,中证医疗以医疗器械(占比58%)为主,行业属性偏精密仪器制造,而中证医药以制药(占比75%)为主,行业属性偏生物科技,两个指数呈现差异化的走势。宽基指数的走势通常被认为更多反映了大中小盘、不同板块的轮动,但行业结构差异在其中也起到了叠加作用。如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其实呈现了非常强的金融行业属性,走势与中证银行指数呈现很高的趋同性,了解这点便能避免无效的“分散”投资。 近5年中证医疗指数(黄线)VS中证医药指数(红蓝线)走势 数据来源:WIND 沪深300指数(红蓝线)VS中证银行指数(绿线)走势 数据来源:WIND 重仓股分析较适用于成分股数量偏少且以流通市值加权的指数,这类指数的整体走势通常与其中重仓股呈现强的正相关,同时又避免了个股的高波动。比如成分股只有40支的中证消费,前五大成分股合计占比达到54%,前两大成分股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合计占比近三成,与中证消费指数的相关性(近5年数据)均高达0.97;再如成分股只有32支的中证医疗,前五大成分股合计占比38%,医疗器械龙头股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均在列。 定量看 定量分析是看指数是否具备长期赚钱能力、当下价格是否值得持有,简单说就是寻找低估值和稳定的ROE。 指数基金之父/全球最大的指数基金——领航基金(美国Vanguard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将股市的长期回报归结于三个关键因素,概括为博格公式:年复合收益率=期初股息率+估值(市盈率PE)变化率+盈利增长率。这一公式说明投资获益需要标的公司具备较强的赚钱能力且愿意与投资者分享盈利,估值合理且能够在市场认可度支撑下实现估值提升,这也同样适用于指数投资。在实践中,由于盈利增长预测的不确定性强,更多会参考股息率和市盈率(PE)两个指标,选择股息率较高、PE处于历史低位的指数。不同板块、行业之间的股息率具备可比性,而PE则差异较大,通常看指数当下估值与历史值相比所处的位置,即历史分位点。 数据来源:WIND 盈利方面,虽然增长率的预测难度较大,但ROE(净资产收益率)绝对值高且稳定的指数确实体现了更好的赚钱效应。将上述指数分成三组,分组标准为近5年ROE均高于12%、均低于10%和其他,对比三组指数近5年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能够明显看出稳定高ROE指数的优势。 虽然PE、股息率和ROE均是指数定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但考虑到A股市场高波动、尚处成长期的情况,对PE和ROE的分析更重要。 对适合进行指数投资的情况做个不完全总结:(1)希望通过组合投资实现板块轮动、行业轮动,需要能够密切跟踪相关领域的底层产品;(2)计划投资处于高速增长的板块,这类行业发展迅速,但个股质量参差不齐、选股难度大,“赌概率”不如“投赛道”,如医药医疗、信息科技;(3)看好某个板块、行业,但难以承受个股“大涨大跌”玩心跳,指数投资则能分散风险、自我更新,更加平稳;(4)指数投资或指数组合投资是最好的价值投资方式,如万有引力定律一样,长期来看绝大多数人的业绩回报都会回归到机构平均水平,适度的指数基金组合便是最佳的长跑姿势。 在约翰-博格的经典名著《共同基金常识》一书中,他把推崇指数化投资的理由概括为四点:第一,广泛的分散化,以降低风险;第二,最小的投资组合换手率,避免短期交易冲动;第三,极低的成本,包括运营和交易成本以及税金;第四,长期投资。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这四项“常识”具有越来越深刻的意义,因为时间是财富管理最好的朋友。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资产配置部总监,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
一、【早盘盘面回顾】 目前两市共40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14股封板未遂,封板率74.1%。连板数14家,3连板及以上个股5家。受外围市场刺激,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随后震荡盘整。题材上,昨日强势的农业、食品饮料、黄金、军工等防御板块开盘走弱,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科技板块开盘拉升。临近午盘,农业、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在科技板块回落时再次走强。市场在防御板块和科技板块之间来回切换,轮换快速,蹊跷板效应明显。盘面上看,光刻胶、机场航运、REITs等涨幅居前;黄金、动物疫苗、军工等跌幅居前。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0.53%,报收2890点;深成指涨0.70%,报收10997点;创业板指涨0.87%,报收2133点。沪股通净流入10.7亿,深股通净流入14.7亿。 隔夜美股受益疫苗研发消息提振大涨,A股开盘因此高开,随后震荡走低。隔夜道指涨了3.85%,纳指涨了2.44%。类比历史,最近道指涨3%以上又没超过5%的,只有4月8日,次日4月9日我们A股也是高开,开盘冲高一点后就开始回落,最终当天收涨,后面2天展开调整。目前看,今天指数走势和那时有点相似。如果类比成功,明后两天指数或走弱,但考虑到两会即将召开有维稳需求,调整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在昨天高位股开始出现退潮迹象后,今天他们的走势很关键。如果今天继续大跌那么就是加速退潮,今天短线氛围就会很差。如果今天是高位横盘震荡小跌或者继续反包,赚钱效应还会大概率延续。借助隔夜美股大涨的氛围下,三大指数全线高开,三个高标即华盛昌、省广集团、轴研科技低开高走,其中华盛昌主动走强,省广集团跟风水下震荡有点低于预期。 高位股确定今天没有大风险后,次新股、光刻胶等情绪炒作性质的题材先走强,相反在蹊跷板效应下,昨天抱团避险的板块如农业、黄金、食品等主动走弱。临近午间收盘,科技、次新等板块冲高后震荡回落,农业、食品消费等板块率先回升,蹊跷板效应非常明显。其中农业板块中的供销大集走出2波行情,2波形态模仿省广集团。对于这种“省广模式”,不停反包后都给出溢价,资金就喜欢做。 昨天2个新题材头盔概念和西部开发概念,在今天延续性果然不佳。头盔概念一是受益股直接开得太高,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头盔不是消耗品,刺激不了多少新增需求。西部开发每年都会有政策刺激,是个被资金炒作很多次的题材,昨天涨停个股也是老面孔。但由于西部股中经常走出妖股,本来想看看叠加消费概念的西部牧业今天有没有T字板机会的,结果今天因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停牌了。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复工复产节奏明确,经济边际改善确定性高;重要会议召开在即,政策进入预热期;重磅政策力撑区域经济发展,利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他们认为回调空间较为有限,市场有望先抑后扬。操作上维持前期观点,后市不用太过悲观,轻指数重个股内需和进口替代仍是后期的重点关注方向。关注政策支持的内需及受疫情影响较深而边际在恢复的领域,如建材、汽车、家电、家居、龙头地产、酒店、影视、食品饮料等。 总结来看,目前A股指数反弹力度明显弱于美股,在今天指数反弹后,明后两天指数或走弱,但考虑到两会即将召开有维稳需求,调整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当然,情绪性短线炒作更多是看高位股走势,只要高位股在高位横盘震荡小跌或者继续反包,赚钱效应还会延续。 二、【午后题材前瞻】 医疗机构废弃物将迎来专项整治 今年是重要节点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七部门18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内部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增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疫情发生后,全国多地出现医疗废物处理超负荷运行。 新时代证券邱懿峰指出,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以及环境要求不断提升,此次疫情更是引发对医疗废弃物二次污染问题的担忧。前不久出台的《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意味着医废处置行业再次迎来重大政策支持,今年将成为重要时间节点。 相关上市公司中,锐明技术通过将AI技术、视频技术及万物互联技术应用到环卫监管领域,打造了环卫作业及垃圾分类智能监管解决方案;侨银环保致力于人居环境综合提升事业,为城乡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从事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服务,具体业务涵盖城乡环卫保洁、生活垃圾处置、市政环卫工程和其他环卫服务。 三、【焦点】 1、5月19日讯,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表示,他本人已定期服用羟氯喹药物一周半时间,目的是为了预防感染新冠病毒。特朗普称,他本人并不确定这种药物是否会有效,但他认为,即使该药物无效,也不会让人“生病或者死亡”。特朗普曾多次在白宫发布会上推荐羟氯喹药物,引发了大量争议。此前,《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4月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羟氯喹药物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比未服用该药的患者更有可能死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另一项警告说,医生不应该让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医院外使用该药物,因为该药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律问题。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根据之前体检信息,特朗普患有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病。 2、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Moderna)公司18日表示,新冠疫苗开发第一期临床实验中8名志愿者已产生中和抗体。受该消息影响,欧美股市全线收涨,道指涨逾900点,涨幅3.85%;标普500指数涨3.15%,纳斯达克指数涨2.44%,德国DAX指数、法国CAC指数涨超5%。 3、5月19日讯,哔哩哔哩第一季度营收23.2亿元,市场预期21.88亿元,去年同期13.74亿元;第一季度净亏损5.3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96亿元;第一季度平均日活用户数5080万,同比增长69%。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湛 欧美与亚太地区主要指数的混沌周期4-6年不等;欧美与亚太主要指数在触底后存在约4周的反弹,后期大概率以接近同等涨幅的幅度回调调整。美洲指数的混沌周期约为5.5年,德国DAX指数3.65年,亚太地区主要指数混沌周期约为4年。目前欧美与亚太地区主要指数都处于前一轮周期的末端或新一轮周期的始端,除德国DAX指数外,美洲、欧洲以及亚太地区主要指数地周期末端或始端触底后,大概率存在一个超过4周的技术反弹,随后有几近同等涨幅的回调调整或再次探底;德国DAX指数在周期末端鲜有回调调整或二次探底,周期启动期整体趋势性明显强于欧美其他指数。 正文 1、风险易变性下的经典假设与分形假设 1.1 经济假设的不足与风险易变性的“刁钻” 在现有研究中,学者通常假定时间序列遵循随机游走假设。诸如资本市场理论【CMT】、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与期权定价模型以及其他均衡理论等。在市场有效性的假设下,资本市场价格已反应所有的、可预测的未来当前信息,投机或投资所带来的市场收益是正态分布的白噪声。事实上,资本市场指数所表现出来的尖峰厚尾、集聚效应,并不遵守随机游走原则或正态分布,这与目前经典理论下的关键假设相悖。 此外,在易变性的期限结构方面,经典理论通常用标准差测度易变性,并且假定它是按时间的平方根而规模变化的。诸如年化风险采取月度标准差乘以12的平方根。实际经验表明,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债券以及汇率年化风险的规模变化有时候快于时间平方根,且短期内存在非线性随机的可能性。这说明资本市场易变性的期限结构不是随机游走,最多为随机有界集合。 1.2分形假说合理解释资本市场塌台和混乱事件 无论是序列的非正态分布、易变的期限结构、还是时间序列在统计结构上自相似性等,都直接或间接表明资本市场是分形的。在资本市场的分形框架与运行规律下,资本市场是随机性与确定性、偶然性与必然性、混沌与秩序两两共存的结合体。具体/特定事件或被当作随机的或偶然的,因而不可预测;或被确定的或必然的,因而能够完整的可预测。资本市场对随机事件与确定性事件的反应,其表现在于运行局部特性的随机性与整体特性的趋势性。 对于健康稳定的市场而言,投资交易者所需求的流动性旨在确保:“其一,投资者所得到的价格是一个接近市场认为公平的价格;其二,具有不同投资起点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彼此交易;其三,当供给与需求非平衡时,不会有恐慌或混乱局面。” 然而,有效市场假说未合理的考虑流动性问题,更未考虑供给与需求失衡时所导致的恐慌或混乱局面,并认为无论流动性存在与否,价格总是公平或者市场总有充足的流动性。在此假定前提下,有效市场假设说无法解释流动性低、交易量高而引起的塌台和混乱事件,比如被动熔断(2020年03月,美洲指数十日内4次熔断),引致的卖不出去等问题。 在塌台和混乱情况下,投资交易者或不在意价格的公平与否,而更在意是否能在他们所能接受的任何价格交易。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差所产生能否交易问题成为投资交易者首要关切点。这是稳定市场不同于有效市场最为典型的地方。当市场被认为稳定的时候,交易价格可视为接近公平,有效市场假说和经典理论下的CAPM等模型运行有效,但在恐慌与混乱局面下,经典理论下的CAPM等模型似“奇点”一样崩溃,这说明高斯假设下的经典理论或模型不能解释或处理恐慌与混乱局面所带来的奇点问题。 相对市场有效性假说而言,分形市场假说主要从以下几点解释了资本市场奇点产生的根源:其一,强调流动性的重要性,确保不同投资起点的投资者能获充分的流动性与有效交易;其二,当大量投资起点的投资者共存时,市场是稳定的;其三,相对长期而言,信息集在短期内主要涉及市场敏感性与技术性,投资起点的存在强化长期基础信息逻辑的可持续性;其四,若一个事件扭转基础信息的原有长期逻辑,长期展望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此时长期投资起点的投资者或停止参与、或变成短期投资者,资本市场的分形结构崩溃而引致市场变得不稳定;其五,短期技术交易与长期基础评价决定价格,相对依赖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倾向而言,群体行为决定短期倾向,短期价格更具易变性。 不难发现,流动性不足或匮乏是奇点产生的根源,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受信息集与突发大事件的冲击,不同投资起点的投资者对信息集或事件冲击的集中反应,导致长期基础信息的原有逻辑非可持续性,以及长期投资者不再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分形市场框架下,奇点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短期内的群体行为,导致分形崩溃与市场不稳定。 需点明的是,与市场一般方法不同的是,R/S分析方法【重标极差方法】揭示统计结构的自相似性,且符合分形市场假说的市场结构理论,它为研究事件或奇点所带来的周期规律提供了新的工具。 2. 欧美及亚太地区主要股指的混沌周期:4-6年不等 我们以美洲指数、欧洲指数、亚太地区主要指数作为研究标的,报告样本数据时间范围:1990年12月-2020年4月,时间跨度约为30年。应用R/S分形方法,研究美洲指数、欧洲指数以及亚太地区主要指数混沌周期。 2.1 美洲股指的混沌周期5.5年,非市场共识3.5年 美洲资本市场指数混沌现象显著,周期特性明显,周期约为5.5年,这有别于市场共识约3.5年的周期观点。 分形R/S结果显示,道琼斯指数在284周左右V统计具有局部极点、且RS斜率出现明显平展。据此认为,美国道琼期工业指数周期约为284周,按1年52周算,对应年周期约5.46年。类似的,纳斯达克指数周期约为278周,对应年周期约为5.35年。美洲指数具有明显的周期运行特性,且周期长度约为5.5年。 2.2 欧洲主要指数的混沌周期4-5年,略短于美洲股指 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以及德国DAX指数具有明显的混沌现象与异质周期,周期长度3-6年不等,其中,法国CAC40周期约为6.19年、英国富时100约为4.88年、德国DAX指数约为3.65年。 根据RS分形理论的判断基准,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以及德国DAX指数的运行周期周数分别为254周、322周以及190周,对应的年周期约为4.88年、6.19年与3.65年。显然,法国CAC40指数周期明显强于英国富时100与德国DAX指数,这可能与法国CAC40指数相对短周期不显著,与其他指数周期可能存在结构错配有关。 2.3 亚太地区主要指数混沌周期4年,短于欧美股指 研究发现,指数运行规律的混沌周期从美洲欧洲亚太地区主要指数呈现梯次减小迹象。相对欧美主要指数而言,亚太地区主要指数存在混沌现象,但集聚效应、尖峰厚尾等混沌特征相对增强。 亚太地区主要指数混沌周期约为4年,恒生指数与韩国综合指数混沌周期接近。RS分形发现,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以及香港恒生指数分形周期周数分别约为212周、228周与228周,对应的年周期分别为4.07年、4.38与4.38年,混沌周期周数小于除德国以外的其他欧美主要指数。 3. 境外股指混沌周期、运行结构与资产配置 基于混沌周期及其结构运行规律,我们还研究了历次周期在下行期是否存在超过4周的反弹,为考察当前下行期中欧美与亚太地区主要指数是否存在熊市反弹,提供相似规律经验与判断参考。 3.1 混沌周期结构下,美洲股指大概率再次探底 按照混沌周期5.5年【284周】规律,道琼期工业指数自1991年01月以来先后经历4轮完整周期,目前尚处于第5轮周期的末端或第6轮周期的始端,周期相对长度约为0.8239。在历次周期中,本轮周期价格波动与第2轮、3轮、4轮周期的相似度都在0.60以上。其中第2轮、3轮周期在下行期存在超过4周的反弹,第2轮与轮4轮周期在周期结束时,其一下轮周期开始阶段存在一个接近等幅度的回调调整。 根据价格波动历史相似度经验,若2020年3月27日为第5轮周期终点,则道琼斯工业指数在第6轮周期开始阶段大概率会有一个几近于前期反弹幅度的回调调整,但不会突破前期市场底部18213.65点。若当前尚处于第5轮周期中【第5轮周期】,则当前大概率存在一个超过4周的反弹,后期大概率继续走低,寻找新的低点。当前无论处于上述哪种情形,道琼斯工业指数后期大概率回调调整或寻找新的低点。 纳斯达克指数混沌周期约为5.35年【278周】,已先后经历3个完整周期,目前尚处于第4轮周期的末端或第5轮周期的始端,对应的周期相对长度约为0.8417。经验发现,下行期,纳斯达克指数在第1轮、第2轮都存在超过4周的反弹,反弹存在的概率约为2/3。在各轮周期的末端,除第2轮周期在周期结束前做几近等幅度的回调调整外,第1轮与第3轮周期本轮周期结束后都存在回调调整。即在各轮周期末端前期或下一轮周期始端,纳期达克指数都存在接近前期反弹幅度的回调调整。因此,无论当前尚处于第4轮周期末端抑或第5轮周期的始端,纳斯达克指数大概率回调调整至接近于前期低点6631.42或小幅度破前期低点。 综上所述,混沌周期及其周期结构认为,美洲指数当前尚处于熊市期技术性反弹阶段,后期大概率回调调整,考虑前期反弹幅度最高接近30%,操作层面以谨慎为主,静待市场春暖花开。 3.2 混沌周期结构下,德国指数大概率持续反弹 考虑各国在欧盟以及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与空间的局限性,我们展示德国DAX指数与英国富时100指数,并对法国CAC40指数的周期结构规律做描述性分析,以供参考。法国CAC40指数的混沌周期约为6.19年【322周】,已经历3轮完整周期,当前尚处于第4轮周期的末端或第5轮周期的始端。混沌经验与当前位置表明,法国CAC40指数大概率在反弹后,破或接近前期低点。 德国DAX指数周期约为3.465年【190周】,已然经历了完整的7个周期,第8轮周期的相对长度已达到1.1,而非美洲指数的0.8+x。根据历次周期相对长度,有理由相信行德国DAX指数的第8轮周期已基本结束,正处于第9轮周期始端。此外,每次混沌周期末端,德国DAX指数鲜有回调调整或仅有远高于前期低点的相对小幅度调整。据此判断,当前环境下,德国DAX指数反弹或复苏的整体稳健性远强于美洲指数。 英国富时100的周期约为4.88年【254周】,其先后经历4个完整周期,目前处于第5轮周期末端或第6轮周期始端,周期相对长度为0.8346,与美洲主要指数的周期相对长度相近。前期混沌周期中,除了第1轮周期在末端未出现回调调整外,第2轮、3轮与4轮都在周期末端前期或下一轮周期的始端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调整。 根据价格波动历史相似度经验,英国富时100指数后期走势大概率与美洲指数趋势相似,即反弹后出现回调调整。德国DAX指数有望走出相对稳健与独立的行情。 3.3混沌周期结构下,亚太股指大概率跟随调整 与欧洲主要指数类似,我们仅用文字概述韩国综合指数的周期结构以及其可能走势。韩国综合指数的混沌周期4.38年【228周】,已先后经历7个完整周期,且在各周期的下行期,都出现10%至30%间不同程度的反弹。此外,在历次周期的末端【除2轮、3轮周期结束,下一轮周期直接反弹外】,其余周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调整。按混沌周期的结构划分,韩国综合指数目前处于第8轮周期的末端或第9轮周期的始端,根据历史经验,韩国综合指数在2020年03月20日触及低点反弹后,后期大概率回调调整或二次探底。 日经225指数的周期与韩国综合指数的周期相似,R/S分析出来的混沌周期约为228周。在结构上,日经225指数已经历5个完整周期,目前尚处于第6轮周期末端或第7轮周期始端。考察历次周期末端或始端的技术形态发现,除第2轮周期外,其他各轮周期在末端反弹后,出现接近等幅度的回调调整。在现有混沌周期结构下,日经225指数经前期低点反弹后,后期大概率出现再次回调调整。 恒生指数的混沌周期约为4年【212周】,已先后经历5轮周期,其中,除第2轮周期外,第1轮周期末端到来前出现寻底调整,第3轮、4轮与5轮周期在本轮周期结束,新一轮周期始端出现回调调整。目前恒生指数第6轮周期的周期相对长度约为1,根据经验,第6轮周期在2020年03月20日触底反弹后,大概率出现回调调整。 3.4 混沌周期及其结构下的股指配置建议 欧美与亚太地区主要指数混沌周期结构以及周期状态的历史经验表明:其一,欧美与亚太地区主要指数目前都处于前一轮周期的末端或新一轮周期的始端;其二,除德国DAX指数外,美洲、欧洲以及亚太地区主要指数在周期末端或周期的始端,出现触底反弹后回调调整或二次探底现象;其三,欧美与亚太地区主要指数未来走势在技术形态上存在有差别的同质性。 混沌周期相似期的未来走势表明,不同于欧美与亚太地区其他指数触底反弹后大概率存在回调现象,德国DAX指数在周期末端反弹后鲜有回调调整,反弹路径的趋势性明显强于欧美与亚太地区其他指数。因此,建议有效利用欧美与亚太地区混沌周期运行结构与技术形态特征,资产配置可适当向德国倾斜。 4. 风险提示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历史经验失准风险,RS分形预判失效风险,经验规律的不可复制性风险等。 (本文作者介绍:中山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