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办公厅主任赫尔格·布劳恩(Helge Braun)14日表示,德国不太可能在明年年初大规模取消抗疫封锁措施。 德国将在当地时间16日全面封锁,以应对新冠病毒的高感染率。 布劳恩告诉记者,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感染人数,对此他感到非常乐观。 但是,在冬季,并且只要没有足够的疫苗可供所有人使用,“我们就会面临一些困难的日子,全面解封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他说。
熟悉老齐的人都知道,我们每年都会有3个固定套路,年初第一天,对各类资产做出预判,在半年的时候,也就是6月30日的时候,对这个判断进行半年追踪,并对下半年进行展望,而年底最后一天,对这一年的判断做个总结。今天是悲催的2020年最后一天的日子,是到了我们该好好总结的日子。今天我们只谈总结,对于2021年的判断,我们放到明天去做。 我们通常把资产分为几大类,房产,股票,债券,类固收,现金资产,大宗商品和黄金,最后还有汇率, 我们先来看房产,年初的时候我们判断房价,只有少数城市会涨,抢到人口,造成人口持续流入的地方,房价还会有上涨的冲动,我们最后给的判断是北京和上海房价不会上涨,因为两个特大一线在控制人口,这个判断对了4分之3,北京房价基本平稳回落,上海房价前三季度也是如此, 但在最后一个季度,开始出现了上涨的趋势。年初的时候我们还用人口作为划分,认为300万人口以下的三四线肯定会收缩。人口不增长,房价也就不会再增长,这个判断在今年基本兑现。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尤其以北方为主。对于500-1000万主城区常驻人口的城市,年初我们就说了, 这个很难判断,完全取决于人口的增量。但最后也给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未来房价即使再涨,也不会大涨,房价年均上涨幅度,甚至超不过资金成本,这条基本上判断是正确的,全国今年房价涨幅,超过资金成本,也就是5%的城市,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附近,像今年最为热闹的深圳,房价上涨也才8%,而北方的经济重镇北京和天津,则分别下跌了5%和8%。 其次我们看股市,年初的时候,我们强烈看好今年股市的投资机会,那会还没爆出疫情,所以我们认为2020年肯定比2019年经济好,所以股市也不会差。后来疫情来了,但并没有打消市场上涨的动力。我们在年中追踪的时候,依旧十分看好股市。最终结果也十分满意,基本上完全预判对了方向,沪深300全年上涨24.83%,我们更看好的,也重仓了的创业板,今年涨了61%。而且我们年初展望的时候,非常强烈的表明了观点,看好强周期和业绩改善的科技以及中小创带来的机会,这一年的表现都非常的好,有色金属上半年被疫情耽误了,但下半年奋起直追,而科技,芯片这块,成了7月份以前,市场最热的题材。整个创业板也在昨天再创新高。所以对于股市的判断,基本上全中。 第三,债券,年初我们判断,2020年债券不会有特别好的表现,估计也只有票息收入,也就是年化4-6%的水平。这个判断大致正确,上半年为了应对疫情,随着市场利率快速下降,债券有个快速冲高,但下半年开始债券进入了明显的熊市,我们在年中追踪的时候,也说,下半年债券顶多再有1-2%的收益,这两个判断都还是乐观了,实际上中证综合债,今年的整体回报不到3%,下半年回报只有0.56%。所以简单来说,今年初想到了债券很差,但没想到的是,会这么差。 第四,类固收产品,包括信托,P2P,非标理财等等,这些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不能投。这一年从头到尾,暴雷的声音一直就不断,大到国企3A债,小到原油宝,是属于黑天鹅爆发的一年。那么3A债都不能相信了,更何况是垃圾债性质的类固收产品。安信信托和四川信托相继暴雷,P2P基本全部出清。当然这其中,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就是血本无归。而且打官司你也赢不了,湖南高速起诉安信信托,说他承诺保本付息,结果被湖南高院驳回,这就给以后的司法实践打了一个样,告诉所有人买者自负,刚性兑付已经成为过去。 第五,现金类资产,也就是各种宝宝产品,短债,银行储蓄,大额存单这些东西,年初我们判断,余额宝类的货币基金收益率还要持续走低,这个判断上半年是对的,余额宝收益从2.5%跌到了1.5%,下跌幅度非常明显,但是年中的追踪判断就完全错了,我们年中认为,余额宝收益率还会跌,但是下半年现金类资产收益反弹了,现在回到了2.25%附近。这主要就是因为经济复苏,带动的市场利率提升,资金需求增加了,导致的货币收益率上升。但这些东西,在年中的时候,却完全没有看到。所以错的有点离谱了。但好在不影响策略,即便余额宝收益反弹,全年来看,他也没有跑过债券的回报。所以用债券配置资产,并没有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第六,商品和黄金,年初的判断是1500美元以上,配置10%的黄金,不赌方向,只跟随,布伦特原油50美元以下再配,年中的时候,依旧维持了这两个判断,现在看起来,这两个判断都对,黄金我们确实在今年赚到了不少,也让大家在2000美元附近启动了止盈,基本退在了高位。做出了一波比较完美的黄金周期投资。但原油就有点郁闷了,由于没有好的产品,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外汇限制管控,让我们看对了原油的方向,也给出了3个月配置的正确策略,但无奈当我们最需要摊低成本的时候,却买不了了。只能干瞪眼看着,眼睁睁的看着原油回到50美元以上,判断对了,策略也对了,但最后却赔了钱。我们在复盘的时候,发现即便把时间拉回到今年3月,面对原油也几乎是无能为力。除非完全不配置这块资产。 第七,外汇,年初我们旗帜鲜明的看空美元,看多人民币,认为谈判对于汇率至关重要,谈好了6.5-6.8,谈判中到7,谈不好就直接7.5了。这个判断,先错了半年,人民币一开始不但没升,反而开始贬值,一路贬值到5月底的7.2,但在年中追踪的时候,我们没有做墙头草,依旧坚定看空美元。也在这时候,告诉美元持有者,可以对冲一下,保护美元币值。下半年我们的坚持收到了效果,美元汇率狂跌不止,现在美元指数跌破了90点大关,人民币的汇率刚好升值到了6.5.完全符合年初的判断。 综合来看,2020年我们的判断,正确率在80%以上,不但看对了,我们也做对了,重仓于股票市场上,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这些天我们正在盘点组合的表现,激进的DIY组合和5个2组合,回报都在20%以上,平衡的3322组合收益是17-20%,保守的442也有13%,替代理财基本不亏钱的3331组合,今年回报也超过了6%。
北京银行4月27日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该行2019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增长13.8%;净息差1.95%,同比提升7bp,成本收入比为23.2%。截至2019年12月末,北京银行表内外总资产达3.44万亿元,其中,表内资产2.7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4%;贷款总额1.45万亿元,增幅14.6%,存款总额1.53万亿元,增幅10.3%。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19年12月末,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0%,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生成率0.93%,较上年大幅下降57bp。此外,该行的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19年12月末,拨备覆盖率为224.69%,拨贷比为3.15%;资本充足率为12.2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0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2%,三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分别提升21bp、24bp和29bp。“2020年一季度,北京银行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单季实现净利润67亿元,增幅5.26%,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该行相关负责人说。从信贷投向上看,北京银行聚焦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全力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其中,北京地区贷款较2019年初增长673亿元,增幅11.6%,北京地区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从经营布局看,北京银行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战略,持续完善区域布局,宁波分行、南通分行获批开业,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级分行14家,二级分行12家,全行开业分支机构总数达到679家,服务覆盖范围更加广阔。此外,北京银行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业务,截至2019年1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637亿元,增幅26.52%,高出全行贷款增速11.8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户数突破2万户,较年初增加1834户。其中,发放支小再贷款1112笔、金额3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26%,有效支持北京地区小微企业复工复产;2019年全年累计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超过600亿元,余额突破1000亿元,有效解决小企业主融资难题。与此同时,北京银行还加强了惠民领域的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京医通”项目已覆盖北京27家三级及以上医院,累计发卡2831万张,市属门诊预约率近90%,成为北京地区最主要的预约挂号入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银行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服务的十大工作举措,该行上述负责人说。其中,该行已推出“京诚贷”、“赢疫宝”产品,专门服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领域企业,截至4月27日,累计为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领域及受困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超47亿元,办理续贷15亿元,新增首贷客户1275户。
北京银行昨日晚间发布半年报称,上半年公司经营绩效继续保持上市银行优秀水平。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2.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4%;存款总额1.6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4%;贷款总额1.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净利润116亿元,成本收入比为16.74%。 上半年,该行全力支持北京市小微企业“续贷中心”建设,上半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客户2431户,首贷金额329亿元;新增小微企业续贷客户378户,续贷金额25亿元;全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9.4%。 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零售资金量余额7639亿元,上半年增量突破500亿元;储蓄存款规模达3911亿元,较年初增长10.4%;零售资金量与储蓄存款增长均创近3年最好成绩,储蓄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零售贷款规模达到4673亿元,在贷款总额中占30.5%;零售业务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6%。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0》,回顾了上市银行过去一年转型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具体要点如下: 资产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上市银行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加大,同业和非标资产持续压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2019年末,51家上市银行发放贷款共计107.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02%;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8.51%,较年初提升3.11个百分点;同业往来资产合计占比4.84%,相对于年初下降0.8个百分点。 存款总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负债结构进一步改善 上市银行增存稳存效果显著,存款来源多样化,同业负债持续压降,负债结构得到优化。2019年末,51家上市银行存款总计134.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81%。从负债结构看,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0.02%,较年初增加了2.05个百分点;同业负债、应付债券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11.74%和13.48%,较年初下降了0.41和1.19个百分点。 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抵御风险能力提高 上市银行通过实施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核销等多种方式丰富了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加大了不良贷款的压降力度。2019年,51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总计为1.56万亿元,增速较2018年下降2.26个百分点。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6%,与年初基本持平。2019年末,51家上市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46.01%,较年初提升11.43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7%,较年初提升0.19个百分点。上市银行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的同时,通过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本补充,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息差利差扩大,银行运营挖潜效果显著 2019年,51家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和平均净利差分别为2.27%和2.21%,较上年分别提高0.11和0.15个百分点。随着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推进,银行运行效率提升成效明显。2019年,51家上市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29.34%,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 零售金融转型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增强 2019年,51家上市银行零售贷款总额合计43.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06%,高于总贷款增速3.04个百分点;上市银行零售存款总额总计58.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47%,高于总存款增速3.66个百分点。 2019年,上市银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战略,持续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加强数字化普惠金融生态系统建设。2019年,6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3.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5.5%,超过同期全部贷款增速25.31个百分点;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等6家上市股份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共计1.43万亿元,同比增速18.54%;江苏银行、中原银行、天津银行、郑州银行、江西银行、贵州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和泸州银行等9家上市城商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3809亿元,同比增速27.91%。 金融科技深度应用,全面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 2019年,上市银行继续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大中型上市银行平均科技人员占比提升至4%以上,平均科技投入资金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在基础平台建设、数字化零售金融、数字化公司金融、数字化同业业务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中国上市银行数量已达51家,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6家城商行和10家农商行,其中4家位列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13家入选全球金融500强。根据2019年年报数据,中国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196.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1%,占商业银行总资产合计数的比例为82.04%。 报告分析认为,2020年上市银行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一步重视全面风险管理;完善价值银行体系,资本管理更加精细化;聚焦要素市场化改革重点,加快理财子公司发展;推动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实现科技赋能下的敏捷转型。 报告强调,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方面,应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第一,信贷投放向国家重点战略领域倾斜。有效管控房地产行业贷款集中度,把握新旧动能转化市场机遇,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战略重点区域的信贷投放力度。第二,交易银行将在修复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交易银行业务涵盖支付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和资产存托管等方面。在疫情后期产业链修复过程中,大型企业对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高附加值业务的定制化需求增加,中小企业对支付、跟单贸易、信用证业务等基础性业务需求加大,这将推动上市银行相关的交易银行业务实现较快发展。第三,普惠金融扩面增量提质。上市银行将通过增强小微金融线上化和综合化服务能力,推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小微贷款风控能力,增加小微贷款规模,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范围。
图片来源:微摄 经济日报北京7月16日讯 记者陆敏从银保监会获悉:当前城商行整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高。截至今年6月末,城商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96%,较去年同期低1.32个百分点,较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低1.02个百分点,近两年来资产规模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 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副主任刘荣表示,在监管引导下,城商行近年逐步调低了风险偏好,经营行为趋于理性,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存贷款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截至6月末,各项贷款和存款余额分别为19.2万亿元和25.9万亿元,占总资产、总负债比重分别为48.5%、70.9%,较年初分别上升1.3个、2.4个百分点。另外,高风险业务持续压降。截至一季度末,同业资产余额1.8万亿元,较年初下降1004亿元;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余额6.3万亿元,较年初下降1107亿元,均延续压降态势。 另外,近年来,受区域经济形势、市场竞争、内部治理等因素影响,城商行风险水平持续上升,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风险仍处于持续暴露过程中。截至6月末,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4478亿元,较年初增加201亿元,增幅4.7%,不良贷款率2.34%,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 据介绍,为有效应对风险,银保监会已采取多种措施,争取在防范信用风险中赢得最大主动权。一是指导城商行综合评估和预判损失风险,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真实准确分类,对实际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内外资产审慎足额计提拨备。坚决治理各种粉饰报表的行为。二是推动加大不良处置力度,要求城商行在切实加大核销力度基础上,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确保今年不良处置规模明显高于上年,将实施按月监测。三是通过改革重组集中处置不良资产。对于一些高风险城商行,在推动风险化解过程中,要求必须严格清产核资,摸清风险底数;问题股东必须买单,不仅要依法偿还占款,还要通过缩股直至股权清零等措施尽可能承担损失;同时,支持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积极参与,按照市场化原则批量收购处置不良资产。
“我们对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水平和趋势判断其实是一致的,整体来看,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水平有所上升,同时确实有个别机构不良贷款分类不太准确,没有充分反映不良贷款的水平。”7月16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媒体通气会上指出。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肖远企强调,要确保银行将不良贷款分类做准确,是银保监会日常监管工作的重点,只有分类做准确之后,才能对银行业不良贷款总体水平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相应措施。 近年来,受内外部因素影响,部分城商行风险形势较为严峻,有的风险暴露尚不充分,在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的背景下,风险防控和处置压力在加大。但从目前来看,总体风险可控,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截至6月末,全国正常经营的13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39.6万亿元,在商业银行中占比15.8%,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13.2%。不良贷款余额4478亿元,较年初增加201亿元,增幅4.7%;不良贷款率2.34%,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余额6739亿元,较年初增加343亿元,拨备覆盖率150.5%,较年初下降0.9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2.65%(2020年一季度末),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本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411亿元,同比减少42亿元,降幅2.92%。 从农商行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农村中小银行经营运行总体稳健,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上升。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资产总额39.9万亿元,负债总额36.8万亿元;各项存款3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各项贷款余额21.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4288亿元。资产结构中,各项贷款占比54.1%,较年初提升0.9个百分点。 肖远企强调,目前银行保险业的金融风险攻坚战已取得重大的关键进展,金融系统性风险正在下降,运行是健康的。中小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各项经营指标在边际改善,风险整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