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回落,以及巴菲特购买主要金矿公司股份提振投资者的情绪,金价短线走高。 截图 截至发稿,伦敦金现涨0.42%,报1993.41美元/盎司;黄金期货涨,报0.22%,报2003.10美元。 路透中文网指出,金价上周创下3月以来的最大周线跌幅,因投资者在金价从8月7日创下的2072.50美元的纪录高位大幅回落后,重新评估仓位。 该报道援引道明证券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 Ghali观点,“金价的大幅回落以及随后的走势,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人们对贵金属的投机兴趣程度,”他补充称,巴菲特现在“持有黄金”正在提振市场人气。 该报道指出,上周五的一份监管申报文件披露,伯克希尔哈撒韦购买了全球最大矿业公司之一Barrick Gold Corp的2090万股。值得一提的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称,巴菲特过去曾说过他不喜欢投资黄金。 该报道称,美元跌至逾一周低位,指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骤降至3.7,这些因素也给金价提供支撑。 该报道最后提到,投资者现在等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将于周三发布的上次政策会议的记录。
曾经跟黄奇帆面对面的时候,他提出了4个1:1的观点,可以判断什么时候进入股市,什么时候撤离股市。我一直很好奇一个问题,如果巴菲特在中国,他会什么时候进入A股,什么时候撤离A股呢?现在巴菲特该买A股了吗?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在北京的一个小范围的活动上,黄奇帆意气风发,对股市侃侃而谈,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跟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见过面。鲍尔森出任美国财政部长之前,是高盛的首席执行官,可谓是全球最具有权势的金融巨头。 那个时候的黄奇帆正主政一方的经济事务,也可谓是炙手可热。黄奇帆见到鲍尔森的第一面就说:美国的经济要出大问题。鲍尔森从华尔街到白宫,当时可谓春风得意,没想到黄奇帆的话犹如兜头一盆凉水。鲍尔森很好奇,问为什么? 黄奇帆轻描淡写,说:你们的房地产等社会保障支出超过GDP,房地产过热了,你们老百姓不像中国人喜欢存钱,一有风吹草动,房贷断供,银行烂账会成为压垮美国经济最重的那一根稻草。 跟黄奇帆见面恰逢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房地美、房利美两大房地产巨头引爆了美国的信贷危机,我一直都记得黄奇帆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当时他两手一摊:怎么样?美国的问题果然出在房地产。 黄奇帆重复了跟鲍尔森的谈话内容,说很多人老是搞不清楚怎么平衡宏观,其实宏观调控就是一场升级打怪的过程。宏观经济主要有五个方面:GDP、股票市场总市值、M2或贷款余额、市场化房地产总市值、主权债务+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支出。 GDP跟其余四方面指标的占比1:1证明经济运行适当,一旦某一个方面高于或者低于,那么就需要进行调控。比如股票总市值低于GDP,证明未来股市有上涨空间,如果高于GDP,证明股市过热,有调整风险。 除了黄奇帆,其实巴菲特早在20年前也提出一个估值指标,当股市总市值跟GDP占比在70%-80%时,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当股票总市值是GDP的100%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警戒区,超过200%的时候,那买股票就是在玩儿火。其实黄奇帆的理论跟巴菲特的指标如出一辙,都是股票总市值低于GDP的时候,进场炒股才有利可图。 现在A股截止8月14日总市值超过74万亿,而2019年的GDP为99.1万亿,A股总市值只有GDP的75%。无论是按照巴菲特,还是黄奇帆的理论,现在配置股票为首的权益类资产,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问题就来了,假如巴菲特在A股,他会在这个时候进场抄底吗? 巴菲特选股票可不是随心所欲,老先生有一个基准线。在2019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如果自己要买A股,那么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20%,且能稳定增长的企业。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篮子里,基本没有10年以下的公司,上市时间都超过10年,甚至几十年以上,因为他可以连续看数年的上市公司财报。按照2019年巴菲特说的标准,A股只有茅台、恒瑞医药、伊利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连续10年净资产收益率高于20%。 巴菲特说自己只买看得懂的上市公司,并不是巴菲特拒绝所谓的高科技,任何一家上市10年以上,且盈利非凡的上市公司,无论是产品、市场,都得到广泛的认同,不会因为所谓的风口而狂躁,也不会因为经济的剧烈波动而失去防御能力。 而这一类公司往往负债少,很少用加杠杆的方式进行扩张。杠杆可以高速发展,赚取高额利润,但是杠杆也容易放大风险。所以巴菲特喜欢负债少,实实在在有巨额税后利润的公司,在巴菲特看来这一类上市公司拥有竞争力的护城河,否则难以熬过10年的经济周期还能保持连续的高盈利能力。 如果巴菲特在A股,现在正是他进场的时候,按照巴菲特的选股标准,A股至少有10家上市公司将是巴菲特买入的潜在对象。其实,炒股需要看大势,有宏观视野,不能因为一时的波动而失去判断的理性,在具体个股的选择上,A股依然有值得长期买入的股票。 按照巴菲特的逻辑,在内循环的大背景之下,那些内生产业链的行业龙头,依仗着中国巨大的市场纵深,依然会是A股的佼佼者。如果巴菲特进入A股,也许,老百姓会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在经历了三月份的疫情恐慌性暴跌之后,打四月份之后美股三大股指便一路上攻,截至周五收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已累计涨了近50%,几日前还创下历史新高。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亦在震荡中上涨超过25%。 美股市场这般上涨显然是背离了美国当前孱弱的经济基本面的。7月30日,美国政府公布u最新第二季GDP数据,巴菲特指数(股票市值与GDP比率)飙涨至创记录新高的170%。 巴菲特指数170%意味着什么呢?一般而言,指数安全比值在60%以下,超过120%就属于高风险级别。170%的巴菲特指数意味着远超高风险的级别。 市场普遍认为,美股在第二季开始背离基本面的反常大幅探底回升是“海王”美联储无节制放水之后散户资金不断涌入和机构抱团的共同结果。 截至今日,投资机构第二季持仓13F文件已悉数披露。大行的持仓大概验证了外界猜测:科技股龙头备受青睐、金融股遭大幅减仓。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经济环境仍在底部徘徊,纳斯达克指数却可以屡创新高。 放眼望去,高如累卵的美股,已有不少泡沫。 1 大行抱团龙头科技股 对于不缺钱的大投行来说,买科技股,确定性最高的无疑是由Facebook、Amazon、Apple、Microsoft及Google组成的FAAMG。它们显然是觉得,除了特朗普的行政令,疫情是无法阻止这五家全球科技巨头业绩反弹的,于是下场就一顿暴买。 散户见状,也冲上去加一把火。于是双方合力,便点燃了全市场心中的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第二季暴买科技股的机构有哪些呢? 首先是贝莱德。机构前五大持仓便是五大科技股,分别为微软、苹果、亚马逊、脸书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持仓占比分别为4.2%、4.0%、3.1%、1.5%及1.2%,分别获加仓426万、77万、89.5万、205.2万及46.6万股。 (图源:whalewisdom) 高盛的前五大持仓则分别为标普500指数ETF、苹果、微软、亚马逊和iShares罗素2000指数ETF;摩根大通的前五大持仓有四只科技股,分别是微软、苹果、亚马逊及阿里巴巴;对冲基金D1 Capital Partners增持74%的微软股份。 从已披露的13F文件来看,不少大行依然还是把仓位“继续”慷慨地给予五大科技公司。 为什么说是“继续”呢?因为FAAMG本身的机构持仓比例就非常高。 据whalewisdom网站统计,截至第一季末,机构持仓市值前五股票便分别是微软、苹果、亚马逊、Facebook及谷歌。其中微软、苹果和亚马逊的机构持仓市值均超过5000亿美元。 (图源:whalewisdom) 按第二季的13F显示,期内机构资金抱团现象更加明显,机构持有五大科技股比例会进一步上升到一个更夸张的比例。 以微软为例,截至一季末,其总市值为11970亿美元,机构持仓总市值为8363亿美元,占比近70%。第二季末机构持仓市值占公司总市值比例很可能已超过70%。 而在资金抱团情况下,五大科技公司股价在第二季都取得非常好的涨幅,苹果和亚马逊的涨幅均超过40%。 (图源:同花顺) 对于这种大行的抱团行为,能抄的“作业”很简单: 如果你不知道当前在经济环境极其疲软的情况下,在美股市场要买什么股票,就买FAAMG吧,因为大行都在买。大伙都在买的东西,股价走势大概率都不会太差。 正是有了投资大行的资金支撑,FAAMG和纳斯达克指数才会那么肆无忌惮、高唱入云。 2 巴菲特清仓航空、能源股 机构对科技股投资逻辑看过了,传统行业的投资逻辑也可以参考巴菲特。因为除了苹果外,股神并不怎么爱买科技股。 “撤退”是巴菲特第二季的主基调。 第二季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持仓总市值从上一季的2420亿美元大降至2024亿美元。清仓七只个股,减仓11只个股。同期增持及新建仓个股数量仅为4及1只。 (图源:whalewisdom) 遭到清仓的个股大多集中在运输业,即早前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提到的航空股。具体原因大部分人应该已经知道了,就是疫情造成美国航空需求的长期不振。第三季内截至今日,市场亦再无传出巴菲特重新建仓航空股的消息。 巴菲特对航空股的投资信心看来是彻底凉了。 (图源:whalewisdom) 另一遭到清仓的股票则是西方石油。这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亦已见端倪。在大会上,巴菲特坦承对油价方面走势研判出现了错误。 他解释,在19年第三季买入西方石油股份是基于当时油价作出的决定。当今年第二季油价一度跌到负值区间的时候,投资石油就行不通了。 去年第三季,WTI原油尚处在60美元+区间,但在今年4月底一度跌至个位数。如此暴跌,巴菲特自然亦在没有继续持有西方石油的必要——因为公司开采石油只能亏钱。 (图源:同花顺) 另一遭到清仓的则是高盛,摩根大通、富国银行、PNC金融、M&T Bank、纽约梅隆银行等金融股亦遭到减持。摩根大通、PNC金融及富国银行的减仓幅度均超过25%。 (图源:whalewisdom) 金融、能源板块都是第二季美股市场跌幅最大的两个板块,巴菲特清仓和大幅抛售该类持仓都在情理之中,并不意外。 除此之外,巴菲特还破天荒地建仓了巴里克黄金,购入2092万股。对于投资黄金,巴菲特向来并不感冒。 过去他一直认为做多黄金,只是在做多恐惧。2018年的时候,他曾表示76年前在标普500投资1万美金,将可获得5100万美金的回报。但投资1万美金到黄金只能换回40万美金。 是什么原因让股神自己打自己的脸呢? 我猜大概他也是被三月份的股市跌怕了吧。当一向反感投资黄金的巴菲特也建仓黄金股,事情自然不会那么简单了。 3 第三季抄底银行股,留1500亿美元 在清仓西方石油和大幅减仓金融股之后,第三季巴菲特的操作又让人觉得他好像并未放下他看好的能源业和金融业。 7月5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宣布将收购道明尼能源(D.US)旗下天然气业务资产,交易对价近100亿美元,其中40亿美元用于收购天然气业务资产、57亿美元为承担的有关负债。 这个还比较好理解,天然气不同于石油,是清洁能源,存在对传统石油的替代空间,巴菲特收购道明尼能源下的天然气业,是很符合他“价值投资”的理念的。 但另一项投资则比较迷了。7月底,巴菲特斥资8.13亿美金增持了美国银行3390万股,增持后持股比例达到11.33%(此前为10.54%),当前持股市值超过240亿美元。 前脚才清仓了高盛,减持了国富银行,后脚却来增持美国银行,巴菲特这次是在精准抄底,还是又倒在半山腰呢? 从业绩来看,美国的银行股表现都不理想:第二季,摩根大通净利跌51.4%,花旗跌73%,富国银行更是在2008年以来录得首次亏损。巴菲特直接增持的美国银行第二季净利润为35.3亿美元,同比下跌52%。其中,计提坏账拨备40亿美元,累计坏账拨备创210亿美元新高。 所谓抄底,自然赌的是业绩反弹。巴菲特增持美国银行更像是在赌美国国运。 但美国经济似乎没那么快能够恢复。反复的疫情,维持百万上下浮动的初请失业人数,美国经济离恢复正常仍有很长的时间。 今年全球银行坏账预计将达1.3万亿美元。美联储压力测试显示,美国银行业或将遭受最高7000亿美元的信贷损失。 巴菲特增持的美国银行,会是那个特殊的例外吗? 当然,也不必将股神的所有投资操作都奉为圭臬,第一季他也增持过美国航空,随后一键清仓所有航空股割肉离场。 也许增持美国银行只是浅尝辄止的试水吧。 个人认为更具指标意义的是伯克希尔最新财报显示的公司现金。 第二季度,公司现金达到1466亿元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年末增加196亿元。增持银行股不能说明什么,留着那么多现金才表明巴菲特对现在的美股投资热情并不太大。 毕竟,谨慎的他在股东大会说过,如果没有找到好的投资标的,他宁愿不投资。 4 小结 第二季机构交出来的持仓“作业”,其实大多都在意料之中。如果将比作一篇作文的话,这份众机构大行联袂交出的这份缺乏新意的答卷只能打六十分。 众机构抱团FAAMG,推动纳指不断走高;传统行业的投资标杆伯克希尔看衰能源、航空及金融股,市场都早有风声。 个人认为真正值得留意的却是,在机构资金抱团炒高股市之后股市与美国经济基本面严重背离、高达170%的巴菲特指数、巴菲特破天荒建仓黄金股和手留近1600亿美元背后的累卵风险。 第二季13F持仓报告已证明了美股的确存在众多不确定的暗流涌动危机。
1 反击战 今年一季度,巴菲特的迷之炒作,亏了不少钱,银行股和航空股是重灾区。尤其是达美航空,刚刚割肉就开始疯狂反弹,让老爷子一度割到了地板上。 一季度业绩的“滑铁卢”,操作毁誉参半,还好二季度打了一场反击战,当然主要依靠美股整体的大幅反弹。 截止二季度末,伯克希尔持有股票市值2074.54亿美元,较一季末增加了14.75%。持仓市值的增加,并不源于本金的大幅增加,而是本身持仓的大幅反弹。其实,这样的收益率并没有跑赢三大指数,更是远远低于纳指的30%。 (来源:wind) 二季度伯克希尔盈利263亿美元,同比大增86.8%,而一季度巨亏497亿美元。相当于上半年,仍然巨亏234亿美元。整体业绩表现并没有多亮眼,伯克希尔的股价也比较低迷,二季度逆势下跌1.73%,而标普500大幅反弹近20%。 再来看看重仓股。巴菲特持有苹果915亿美元,占比总仓位的44%,很是夸张。这比一季度持仓的638亿美元,提升了43%,贡献了二季度盈利的2/3。苹果二季度股价反弹43%,可见巴菲特并没有加仓苹果。 除了苹果,巴菲特还重仓持有美国银行、可口可乐、美国运通,持仓市值分别为226亿美元、179亿美元、144亿美元,但均比2019年末的持仓缩水不小。 (来源:整理) 尤其是美国银行,持有市值比2019年末缩水32.3%。而同期(上半年)美国银行股价累跌24%。可见巴菲特在钟爱的银行股上同样有减仓操作。不仅是美国银行,巴菲特大幅还减仓了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股比例已经从2019年末的40%以上减仓至当前比例的28.56%。 2 抄底银行 不过,对于金融股,巴菲特依旧是恋恋不舍。在7月20日至8月4日期间几乎每天都在增持美国银行,三周内累计买入20.7亿美元,在美银的持股比例升至近12%,第一大股东。 但二季度美国银行的业绩表现惨淡不已。上半年,美国银行营收352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20.36%,净利润为75.43美元,同比更是大幅下滑48.54%。 (来源:Wind) 美国银行利润增速波动非常大。坏的年份,比如2008年大幅下滑73%,2010年更是下滑136%,而好的年份,增速可以超过100%。 (来源:Wind) 其实上半年,美国银行业的业绩均大幅变脸,富国银行的利润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比如年中报大幅亏损17.2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14%,而2019年同期则大幅盈利144.8亿美元。 主要原因是在经济扩张周期,银行资产质量较好,计提拨备较少,但在经济下行时期,信贷违约快速提升,银行大幅计提拨备。在2007-2011年次贷危机期间,美国四大行贷款质量恶化,贷款净核销率和不良贷款率大幅提升,美国四大行相应的大幅增加了拨备计提。 看看今年二季度凶险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其中,摩根大通拨备已经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了,可见对于未来美国经济表现持有较为悲观的预期。 (美国四大行单季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来源:国信) 纵观我国银行业,行业拨备覆盖率明显高于美国银行业,安全垫较高。并且,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超预期修复,明显好于欧美经济体。可见中国银行业审慎的经营思路,反观美国银行业要激进的多。 直到今年发生疫情,才开始加大拨备。而国内经营良好的招商银行持续多年增加坏账拨备,拨备率已经提升至451%,远远高于美国银行的水平。 (中国银行业拨备覆盖优于美国,来源:国信) 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巴菲特此时大举抄底银行股的心态过于乐观了,他们认为巴菲特可能需要等上数年时间才能看到实质性回报。我也是持这个看法。 二季度美股持续暴力反弹,纳指更是频创新高,标普500离新高仅一步之遥。然而从11大行业来看,仅有半数行业涨幅为正。与此同时,能源、金融二季度却纷纷迎来最差财报季,股价表现也是最为惨淡的。 (来源:整理) 即便是经营最好的美国银行,现股价仍较去年末下跌25%以上,远远没有收复失地。可见主流市场资金对于银行业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进一步而言,银行业是万业之母,其实是对于美国经济快速复苏持有怀疑和不信任态度。 现在抄底银行股,其实性价比并不高。并且随着美国疫情的疯狂肆虐,加之再创历史最高债务问题,美国是有概率发生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如果不幸言中,银行为首的金融股又将成为暴跌的重灾区。 3 巨量现金 伯克希尔最新财报中,有一组数据特别引人关注:截止二季度末,账上现金已经高达1466亿美元(折合1021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末又增加了19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水平。 1466亿美元,这是什么水平? 按照入场持有2074.54亿美元市值来计算,相当于巴菲特41%的仓位是现金,场内仓位仅占59%。 巴菲特手持巨量现金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当前,纳指整体PE倍数已经高达60.55倍,标普500达到33倍,道指达到27倍,均创下美股最高估值水平。 (纳指动态PE走势图,来源:整理) 美股估值新高背后,不是宏观基本面有多好,而是美联储无底线持续放水所导致的泡沫而已。短短几个月时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了3万亿美元,放水力度前所未有。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速扩张,来源:经济网) 并且,7月30日的议息会议上,鲍威尔还定调:美联储会继续大放水,力度还不减。当然,美国货币政策接下来不会有更为激进的扩张,最多是维持现状。看看自由落体般的美元指数,就知道了。 (美元指数表现,来源:Wind)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处于深度衰退之后,超预期大幅V型反转不太可能,更应该担心的是疫情失控之下,经济复苏力度远不及预期的问题。 所以,美股继续飙涨的基础不在。并且,最近几个月持续大暴涨,导致基本面与股价表现出现非常大的背离,其实是比较危险的。接下来,3月份的暴跌会不会重演,说不准什么时候。其实美国疫情现在还在肆虐,对于经济的伤害并没有很大程度上的减弱。 (美国疫情单日新增走势图,来源:Wind) 这或许也是巴老爷子大幅持有现金的重要因素吧! 4 尾声 美股的疯狂,不仅仅是体现在屡创新高的科技股身上。还有一些疯狂行为:昔日的胶卷大王柯达一周暴涨20倍,7月30日一天暴涨了5倍,盘中竟然15次涨停触发熔断机制。这些现象可见美国散户们的极度投机,也给未来的美股留下了一些隐患。对待当下的美股,要更为谨慎一些。 尤其是巴菲特握有如此巨量的现金,更表达出一种小心驶得万年船的态度。对于我等散户而言,也不妨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仓位,不宜太过激进。在美国大选之前,围绕中美之间的黑天鹅可能不会少。
三个月前,巴菲特发布一季度业绩的场景犹在眼前,当时美国疫情爆发,股市重创,2020年一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亏损497亿,其中股票仓位亏损545亿。由于疫情隔离,巴老不得不准备一份长长的ppt,对着镜头solo了5个小时。 先来段视频,回顾下当时的场面。 三个月后的今天,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业绩出炉,大赚263亿美元,每股盈利16314美元;该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6%。由于一季度亏损比较明显,上半年的总盈利仍然没有超过去年同期。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巴菲特账面上的现金储备继续创历史新高,高达1466亿美元,几乎可以买下Costco或麦当劳的全部股份(后两者的市值均在1500亿美元左右)。 与此同时,公司二季度斥资51亿美元回购公司的股票,这是巴菲特有史以来最高的单季回购规模,超过了去年(2019)全年的回购总金额。加上一季度回购总额17亿美元,巴菲特今年上半年已经累计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近68亿美元。 然而投资者对巴菲特的股票却并不买账。二季度美股大盘标普500指数反弹幅度高达20%,但伯克希尔哈撒韦却逆市下跌1.73%。直到进入7月,公司股价才出现明显反弹,现回到年初水平。 此次巴菲特的财报反映出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1 重仓科技股2 抄底银行股3 巨量现金储备 1、44%仓位集中在苹果公司根据业绩报告,截至今年6月30日,巴菲特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074.54亿美元,较上年末(2019年12月31日)减少405.73亿美元(16.4%)。但持有的苹果公司的市值从去年底的737亿美元逆市增长至915亿美元。苹果公司在总仓位中的占比从29.7%增加值44.1%。此外,可口可乐公司的持仓金额也由去年底的179亿美元增加至221亿美元。而American Express和美国银行的持仓总金额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科技股已经毫无争议成为巴菲特最大的重仓股以及最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苹果公司也不孚众望,在8月6日晚间一跃突破450美元股价大关,市值逼近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些年来,巴菲特重仓股曾经是银行、消费食品饮料,现在变成科技股。有人说巴菲特开始调整投资策略。但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变迁,不如说是全球资本市场自身的演进逻辑。美股市场市值最高的公司,现在已经不是银行、交通、铁路、能源这些,而演变成Apple、Facebook、Google、Amazon等,合称GAFA,在某些场景下加入Netflix或Microsoft,也称作FAANG或FAAMG。港股市场发生的事情是一样的。推出恒生科技指数之前,人们认为市值最大是腾讯、后面应该是平安、港交所、友邦、建行之类金融股。然而近年来京东、阿里、美团纷纷上市或回归之后,市值最高的公司也便成了这一众科技公司,事实上,阿里、腾讯、美团(ATM)三家市值总和比工行、农行、中银、建行、招行、中国移动、中国人寿、平安、友邦、中石油、汇丰等这11家公司的市值加在一起还要高。如果比较巴菲特四大重仓股——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从2016年初巴菲特开始买进苹果公司的时间点算起,到现在,苹果公司的股价到涨了5倍。而同期美国银行的涨幅只有2.5倍,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涨幅只有2倍多一点,而可口可乐的涨幅连1.5倍都不到。换句话说,如果这期间美银、美国运通、甚至可乐的股价翻了5倍,那么今天巴菲特最大的重仓股可能就是他们三,而不是苹果了。所以说,这是科技企业的集体胜利,而非巴菲特下注科技股的结果。从持仓来看,巴菲特仍然没有下注某一个具体门类,而是分散投资(diversification)。有个长期以来的疑问,既然投科技股,那为什么不投Facebook,或者甚至处于更早期阶段的创业企业?这其实很好回答。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是风投,不是PE、VC,它需要足够的现金流来匹配未来的理赔负债,所以他必须投现金奶牛,而不能押注一轮轮融资带来的估值膨胀。2、抄底银行股为哪般?巴菲特近期频繁出手抄底银行股。例如在7月底至8月初期间连续三周购进美国银行的股票,累计买入金额超过20亿美元,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保持美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巴菲特抄底银行股的操作,并不陌生。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巴菲特曾经出手相救危机中的高盛,使之免于遭受雷曼兄弟行的命运,当然后来高盛股价回升,巴菲特也赚了不少。这属于典型的逆周期操作。现在的情形与2008年类似,但流动性环境不同;2008年出现了一定的流动性危机,因为当时的美联储还并没有创造出许多释放流动性的工具。这一次,自从疫情危机爆发,美联储立刻宣布提供无限制的流动性,所以总体上的受灾程度比2008年轻得多。这次是一次经济危机,但不是金融危机。站在更广义的角度来讲,低息环境维持了10年,许多人认为银行不行了。但银行真的就那么容易不行了吗?最近中国关于银行让利的讨论比较多,美国当然不会这样,美国政府没有权利要求他们国家的银行让利;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银行真的不行了吗?如果真的不行了,那不应该是银行让利给别的行业,而是银行接受别的行业的救济吧?此外,这一轮技术创新(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支付手段的革新,看似是科技革了银行的命;其实从本质上,这是两者监管逻辑不同决定的。金融是牌照监管的逻辑,发无允许即不为,因此改革得比较慢;科技是沙盒监管的逻辑,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发展得非常迅速。今天,科技已经以领跑的姿态吊打金融业十年了,而金融业早就看清了科技的玩法;君不见,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在路上,这东西一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又要瑟瑟发抖了。下一个十年,要么是金融回过头来抄科技的老家,要么是两者握手言和。所以,未来银行的前景究竟如何,真的很难通过直觉和已知信息判断。对于分散投资的高手巴菲特而言,这个时候趁着价格低,抄点银行股,做法没毛病。3、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最后值得讨论一下的是巴菲特的现金储备。截至今年2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现金储备为1466亿美元,逼近美国大名鼎鼎的连锁超市Costco与快餐巨头麦当劳的市值(后两者市值都在1500亿美元)。这么多的现金足够买下高通、德州仪器、花旗集团、贝莱德、星巴克……等等公司中的任何一个还绰绰有余。事实上,巴菲特的现金储备超多,已经维持了许多年,几乎是投资界的一个谜。从图中可以看到,自2016年以来,巴菲特的现金储备就呈现出斜率上涨的态势,几乎和标普500指数的走势一致。此前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是手持现金、等待机会抄底。但2016年就开始等待,到现在已经4年,这几乎是美国总统的一届任期。且这期间许多股票都在连续疯狂滴创新高,即便出现过一些调整,也是立马就被“深V”拉起来,继续创新高。如果将当前的美股与上一轮美股大周期(1965~1980)作比较的话,现在其实结构性失衡已经非常严重,许多票是不涨的,只有镁光灯下的那些明星公司在天天新高、乐此不疲。媒体给了他们过多的关注,而正是这些使得人们以为行情很好,而那些灯下黑的公司、行业在一个个地阴跌、破产、难以为继。从上一轮国际地缘政治风险抬头(1965年)开始算起,到所有风险出清,全球化周期再度开启(1982年),花了整整17年。美国标普500指数在1966年1月见顶,之后陷入了长期大幅度震荡,震荡时长以年为单位,直到1982年8月才再度开启上涨周期。这期间的现象与今天是类似的;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因素高发,货币政策以邻为壑,经济贸易关系混乱,某些时刻还爆发大规模的贸易禁运、甚至武装冲突——四次中东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法国学运、中国十年、美元黄金脱钩、中苏边境冲突、以及中美建交——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国际关系大幅度调整,翻云覆雨,剧烈程度不亚于20世纪上半页的两次世界大战;1982年之后的世界可以说与1965年之前,完全是两个世代。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类将要面对的,也许也是如此规模的调整。毕竟巴老生于经济大萧条,童年与青年都伴随着战火连绵度过;他们这代美国人经历过的历史、能够看到的未来,我们这代中国人,也许只有经历了才能明白。只有站在这样的逻辑上,巴菲特所持有的巨额现金,才足够make sense。最后还是给大家奉上这幅图,这是5月份巴菲特一季度业绩的演讲中提到的一个梗,巴菲特自嘲地说,“我出生的时候道琼斯指数240点,到我21岁的时候,这个玩意还是240点!”这个段子的隐喻是:在那个动乱不断时代,你做什么投资都是无效的,你只能持有现金。现在,可能同样处在一个动乱不断的时代的前夜。
8月8日晚间,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US)公布二季度财报。季报显示,二季度末伯克希尔手握现金1466亿美元,相当于一万亿人民币。其中旗下保险公司及其他企业共拥有现金及等价物由3月末的1247亿美元升至1428亿美元,包含有1208亿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主营保险业务,在其他许多领域也有商业活动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业务是以直接的保险金和再保险金额为基础财产及灾害保险。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设有许多分公司,其中包括:GEICO公司,是美国第六大汽车保险公司;General R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险公司之一。 近年来,伯克希尔的股东们越来越坚持要求伯克希尔·哈撒韦通过投资更多的公司或将财富返还给投资者,因该公司的现金囤积过高。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在今年5月和6月回购了价值51亿美元的股票。这次股票回购是巴菲特有史以来单季度回购金额最高的一次,几乎是该集团在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回购22亿美元的两倍。事实上,这笔钱比巴菲特2019年全年回购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花费还要多一点。 自3月底更广泛的股市触底以来,该公司已大量投资了几家已反弹的公司。自3月23日以来,伯克希尔最大的普通股苹果公司的股价几乎翻了一番。在那段时间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股价上涨了27%以上,亚马逊的股价上涨了66%以上。 该公司还表示,由伯克希尔拥有的保险业巨头盖科公司(Geico)很可能会在2020年下半年和明年第一季度之间受到大流行的“负面影响”。 截至6月30日,伯克希尔持有915亿美元的苹果公司股票,3月31日为638亿美元。 作为伯克希尔最大的持股,苹果(AAPL.US)成为伯克希尔二季度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苹果第二季度涨幅超过43%,今年涨幅超过54%。 此前有媒体报道,伯克希尔二季度的股票投资组合应该获利不菲,会成为公司总体净利润的一大推手,抵消伯克希尔旗下一些工业企业业绩疲软的负面影响。 虽然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正如巴菲特所说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或许就是伯克希尔的投资之道。
7个月净赚300亿美元!苹果拯救巴菲特?现大举抄底美国银行,华尔街直呼看不懂 导读:事实上,苹果公司股价飙涨,也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科技股持仓市值一举反超金融股,成为巴菲特与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倚重的资产类别。 记 者丨陈植 编 辑丨张星 或许没人会想到,“股神”巴菲特靠着一只股票,悄然完成了“业绩救赎”。 随着苹果股价迭创新高且市值站上1.89万亿美元,巴菲特持有的苹果股票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这意味着过去7个月巴菲特在“苹果”身上净赚逾300亿美元,一扫市场对他提前清空航空股错失股价反弹机会的诟病。 “如今,华尔街投资机构不再调侃巴菲特老眼昏花,反而赞叹他投资眼光精准——成功捕捉到苹果这只大牛股。”一位长期研究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成功依靠苹果实现业绩翻身之际,又做起了另一笔备受市场争议的大交易。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20日-31日期间,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累计斥资17亿美元增持美国银行股票,合计买入约6000万股,令伯克希尔哈撒韦一下子成为美国银行大股东,同时,也令美国银行成为巴菲特第二大重仓股,仅次于苹果。 “金融市场对巴菲特此举颇为不解。”对冲基金PGIM策略分析师Nathan Sheets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众多华尔街金融机构认为巴菲特之所以大幅增持美国银行股票,主要原因是摊薄其持股成本——由于今年以来美国银行股价下跌约30%,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美国银行持股市值跌去逾100亿美元,因此巴菲特趁着苹果股价上涨令其持股市值收复失地之际,有底气抄底美国银行股票以摊薄持仓成本。 近期,巴菲特还做了另一笔出人意料的大手笔投资。7月初伯克希尔哈撒韦达成一项约100亿美元的投资交易,收购Dominion Energy旗下大部分天然气资产。但市场普遍担心疫情反复导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加之中美关系紧绷令美国原油天然气出口量骤降,都会大幅压缩原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市场需求与价格表现。 “现在我们只能认为巴菲特或许看到了市场不曾关注到的一些基本面乐观因素,有如此大的魄力斥巨资押注天然气产业好转与美国银行业绩回升。”Nathan Sheets表示,目前有投资机构认为巴菲特在天然气领域做了一笔好买卖——随着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天然气价格势必上涨,令巴菲特所收购的天然气资产“增值”不少。 苹果“拯救”巴菲特? “毫无疑问,苹果挽救了巴菲特的声誉。”Sullimar Capital Group投资分析师Bill Brewster感慨说。 由于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曾斥资逾350亿美元重仓苹果公司(持有苹果5.6%股份,占伯克希尔哈撒韦美股投资组合市值的约20%),近期苹果股价持续飙涨令巴菲特轻轻松松在过去7个月“坐享”逾300亿美元收益。如今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苹果公司股票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多家华尔街投资机构通过跟踪分析伯克希尔哈撒韦近期持仓变化发现,5月初巴菲特提前清空航空股后,转而增持了苹果公司股票与看涨期权,因此巴菲特并未错失5月以来美股大幅反弹收益,反而因为调仓增持苹果公司获得更高回报。毕竟,近期美国疫情扩散令航空股在过去两个月波动剧烈,吞噬了此前部分涨幅。 在Bill Brewster看来,这从侧面印证了巴菲特在整个疫情期间依然延续看重上市公司基本面与业绩上涨潜力的价值投资策略——相比航空股因疫情导致业绩下滑,此前股价反弹更多受益于散户抄底追捧,苹果公司业绩则实实在在地持续提升。 然而,重仓苹果公司坐享逾300亿美元收益,也是巴菲特今年以来一系列股票操作的唯一“亮点”。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策略分析师丹-艾维斯(Dan Ives)表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前五大重仓股里,今年以来只有苹果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相比而言,其他重仓股令巴菲特损失不小——除了美国银行股价下跌约30%令伯克希尔哈撒韦损失逾百亿美元,可口可乐持仓损失约40亿美元,美国运通持仓也造成约50亿美元损失,所幸的是,靠着苹果公司的逾300亿美元收益,这些股票的市值损失缺口均被“填补”。 眼看苹果股价上涨的利润贡献度如此巨大,此前巴菲特坦言,苹果公司不是一只股票,而是继保险与铁路业务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第三大业务。而且苹果可能是他所知道的“全球最好生意”。 事实上,苹果公司股价飙涨,也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科技股持仓市值一举反超金融股,成为巴菲特与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倚重的资产类别。截至二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科技股持仓占总市值的比重达到38.24%,超过金融股占比35.22%。 “这或许是巴菲特不曾想到的结果。”上述长期研究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在巴菲特的投资准则中,影响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一大关键因素,就是它能否建立牢固的业务竞争壁垒,确保其业务模式可持续成长并创造巨额利润。在他看来,技术革新的快速发展,令科技类公司的业务竞争壁垒很难建立,加之此前他在甲骨文与IBM投资亏损,因此他除了重仓苹果公司股票,仅仅买入53.3万股亚马逊股票,只占后者流通股的约0.74%。 “巴菲特多次对外表示,苹果是一家消费品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只要消费者购买苹果手机,就会继续购买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他指出。此次巴菲特显然是歪打正着——正是这只被巴菲特视为“消费公司”的科技股在过去3个月受到投资者强烈追捧,才让他终于实现业绩翻身与自我救赎。 截至目前,得益于苹果公司股价飙涨,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美股投资组合市值今年以来增加约6亿美元,总算摆脱美国银行、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等股价下跌所造成的美股投资组合市值亏损。 大举抄底银行股引发争议 正当巴菲特依靠苹果股价飙涨实现业绩翻身之际,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投资决定——大举抄底美国银行。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数据显示,7月20日-31日期间,伯克希尔哈撒韦持续增持美国银行股票,累计斥资约17亿美元,令美国银行的持股比例从一季度末的10%上涨至约11.8%,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多数华尔街投资机构对此直呼“看不懂”。毕竟,疫情持续扩散导致越来越多美国企业陷入破产重组泥潭,触发美国银行业坏账率趋于上涨并吞噬大量利润,导致众多投资机构纷纷对银行股“用脚投票”,何况疫情冲击很可能令美联储继续施压美国银行业不得回购股票或利润分红,令银行股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自己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今年以来减持了多只美国金融股。据伯克希尔哈撒韦最新披露的13F报告显示,其一季度减持高盛股票逾1100万股,减持幅度高达84%,目前仅持有190万股高盛股票,此外伯克希尔哈撒韦还减持了180万摩根大通股票。 SEC披露的数据显示,4-5月期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又分别减持纽约梅隆银行和美国合众银行股票。 前述长期研究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说,巴菲特之所以突然大幅增持美国银行,可能是两方面因素考量: 一是今年以来美国银行股价跌去约30%,导致巴菲特持股市值损失逾百亿美元,如今他大举抄底可以有效摊薄持股成本; 二是巴菲特或许发现美国银行相比其他同行的某些竞争优势,比如美国银行二季度总营收与每股收益均超过市场预期,凸显其经营的稳健性,此外美国银行二季度末资本充足率达到11.6%,高于监管要求的9.5%,表明美国银行相比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仍有更高的核心资本充足空间用于利润分红、回购股票或核销坏账等。 Nathan Sheets认为,巴菲特敢于大手笔增持美国银行股票,另一个原因是他长期看重的一项金融市场指标——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在二季度达到历史最高值156.3%,表明投资者在美联储加码QE力度的刺激下,持续看涨美股。只要这个金融市场指标持续高位运行,一旦美国银行业绩好转,其较低估值势必吸引大量资本追捧,令巴菲特坐收更高回报。 “但是,美国银行能否像苹果公司般实现股价飙涨,助力巴菲特业绩翻身更上一层楼,只有市场才能给出答案。”他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