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汽车之家董事长陆敏被马明哲委以重任,接替辞职的李源祥,出任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分管保险业务。 陆敏的到来,恰逢平安保险业务的一个关键时点——寿险改革。寿险是保险业务的核心所在,在平安集团净利润构成中占比长期维持在6~7成,可谓平安的根基所在。 自2018年开始,平安就开始逐步调整寿险产品及渠道。2019年,平安成立了寿险改革领导小组,由马明哲亲自挂帅担任组长,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陆敏甫一上任,就接过了平安寿险改革的大旗。 但意想不到的是,在陆敏接棒后的第3个月,新冠肺炎开始肆虐,保险公司普遍遭遇重击,疫情、改革双叠加,给了陆敏更加深刻的履职感受。 近日,陆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寿险改革肯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做难的事情才有价值。”他说。 建构未来10年的寿险体系 8月27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上半年业绩。“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在业绩报告的董事长致辞中,马明哲在谈到寿险改革时这样写道。 平安的寿险业务从1994年发展至今,经历了数十年持续高速增长,一直位居行业前列,引领行业的发展。然而,近年来,新时代背景下,宏观环境已改变,消费者的行为、需求在颠覆传统,科技应用飞速发展,寿险传统增长模式需要改变。 与其被颠覆,不如自我颠覆。平安的危机意识催生了寿险的改革,马明哲也为此定下了很高的基调,“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要成为规模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更要成为市场的龙头、行业的标杆、客户的首选,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寿保险公司。”他说。 “在内部,我们将此次改革称之为‘25年以来平安人寿再出发’,改革的思路,正是通过建立更加强大的寿险营销体系,为未来更加持续、稳健的发展打下铺垫。”陆敏说,而这个“未来”,起码是以10年作为时间段。 受制于疫情因素,在年初,改革进程一度有所停顿,这也为平安留足了一个深入思考长远之路的时间窗口。很快,随着疫情在国内基本得以控制,改革进程再度加速。陆敏说,4~5月,他在全国跑了15家分公司和外勤骨干座谈,“他们的反馈、诉求,我们都吸取到改革之中。”陆敏说。 在充分的内部调研之后,8月28日,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在中国平安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介绍说,此次寿险改革主要涉及四个方向:一是发展模式的改革,从单纯规模向“规模+质量”转变;二是营销体制改革,从人管人到数字化经营管理转变;三是产品策略改革,完善综合金融+,推动寿险服务+,打造有温度、有场景、有服务的差异化产品;四是渠道发展改革,找到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道路。 据了解,目前,平安寿险改革的绝大部分项目已经完成顶层设计,近一半的项目推动机构试点,反馈良好,个别项目已经开始全面推广落地,绝大部分改革项目在今年内有望落地执行。 围绕代理人渠道一整套新打法 代理人队伍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2019年底,平安代理人数量为116.7万,较2018年剥落了18%。今年一季度,平安代理人团队数量压降至113.2万。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为114.5万,与一季度相比有所回升。 从历史来看,自2014年开始,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增长步入快车道,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17年,在2018年达到顶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事实上,2017年后,寿险企业以往那种快速增员策略带来的业绩增长驱动力在逐渐下降,上市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增速趋缓。 自平安启动寿险改革以来,市场多有声音将其与友邦保险对标,对标点之一也是友邦独特的代理人体系,友邦保险自2010年以来便开始对代理人渠道执行“最优秀代理”策略,走的是代理人精英化之路。 在寿险改革中,平安也主动剥离了一些低产能、低质量的代理人。不过,对于市场中的这种对标,陆敏并不认同,毕竟,平安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单一策略难以支撑这庞大的队伍,“我们强调的是一个更为强大的体系,只有体系强大,才能带动百万团队持续向前。”陆敏说。 为此,平安建立了一套新的代理人激励体系,即新的“基本法”,“基本法”全名为《个险寿险业务人员基本管理办法》,旨在为寿险代理人建立科学规范、激励得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自1994年首次发布以来,“基本法”历经多次调整和升级。陆敏说,“基本法”改革的初衷在于支持未来改革的落实以及更加注重长期的激励性。他介绍,此次“基本法”修改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重新分类;二是外勤代理人分成;三是加大长期投入。 “可以说,‘基本法’支持了平安整个寿险改革的思路,要先做强再做大,先有质量再求规模。”陆敏说。 百万团队的新管理模式 与“基本法”相配套的,是平安的数字化管理,由此构成了一整套营销体制改革。 从互联网公司回归寿险的陆敏,非常看重流量,他经常在公司内部提及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公域流量获客已在国内轰轰烈烈持续了数年。如今,随着流量“去中心化”趋势越演越烈,社群、直播等多样化渠道风起云涌,私域流量纷纷成为新的客户触点。 在平安代理人使用的专属APP中,聚焦于公域流量的“三板斧”和私域流量的“八宝箱”都已在探索使用。 陆敏希望,每一位代理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流量池,然而,保险产品又与其他商品、服务存在很大不同,保险销售之所以难,在于其提供的不是现成的商品,亦不是可以马上就感受到的服务,而是基于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的保障,用一张保单去换取客户手中的现金,谈何容易。 所以,私域流量的背后,其实是线上与线下结合,平安的中台要拥有一整套强大的数据大脑,帮助代理人利用私域流量获客、转化、促成销售,将其中过程涉及到的每一个动作拆解、数据化,即使是一位保险新兵,临摹一整套动作,也能行云流水的促成销售。 而这仅仅是数据化管理的一个切片,陆敏说,平安的数据化管理,是要将所有三级机构营业区内每一位代理人、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动作全部录入系统,最终形成数字化营业部的平台,总部通过平台,与代理人之间进行互动反馈,将过去的人管人,转变为数据化管理。 “9月1日开始,所有三级机构营业区的进展,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营业部在总部实时展现了。”陆敏说。
近期,围绕“内循环”、“双循环”的话题受到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日前,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钟正生在《中国外汇》专栏文章中表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增强企业投资空间和意愿,以及做大做强都市圈,是促进“内循环”的三个关键抓手;而做稳做实外贸基本盘是构建“双循环”的关键节点。下一步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最大的依靠就是国内消费潜力的挖掘。而要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需要在收入分配改革上有突破性进展。企业在消费引领型的内循环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中枢”角色:既是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响应者,又是市场就业的“蓄水池”,“保民生就是保就业,保就业的关键在于保市场主体”也是基于这一考量。地理区位层面的资源重新配置空间也不可小觑,其甚至会成为我国在构建内循环为主的经济系统中可以依赖的为数不多的新经济增长点之一,这是都市圈的发展及其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机遇。此外,我国的供应链(或者说中国制造)依然有韧性、可提升,成为加速形成和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的依托。 据了解,目前钟正生已正式入职平安证券。公开资料显示,钟正生此前曾担任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上海市发改委特聘专家、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博智宏观论坛学术委员。在业内人士看来,钟正生有着多年的央行宏观经济研究工作经历及扎实卓越的学术研究实力,对政策的把握和解读很到位,洞悉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向,特别是在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研究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突出成果。近期,他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例会指出,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讨论赤字货币化问题的意义所在。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钟正生指出,保民生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企业。民营企业在投资机会的把握上、应对产业链调整的冲击上以及它自身的组织形式的创新上,其实都是更灵活的。所以,要保市场主体,就要按市场逻辑来走,这样的话民营企业应该会有一个常态的更好的表现,也就是要给民营企业有更多调整和试错的空间。 近年来,平安证券研究所围绕金融、地产、医疗健康、交通物流、智慧城市等集团五大生态圈,专注产业研究,坚持专业创造价值,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转型之路。在坚持做精品卖方研究的同时,背靠平安综合金融集团的优势,平安证券研究所把研究成果持续输出给集团上千万的C端客户、复杂投融资的B端客户、金融机构的F端客户,在赋能业务的同时防范风险,让研究真正发挥更大的价值。随着整体研究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未来将赢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日前,为更好服务广大客户、解决客户看病就诊的痛点和难点,平安人寿洞悉客户需求,推出理赔创新服务“智能预赔”。依托平安科技平台和大数据模型,智能预赔服务将赔付环节前置,符合条件的客户在治疗过程中即可获得部分理赔金,有效缓解就医经济压力。作为平安人寿的又一项创新服务,智能预赔上线后即获得广泛关注。 平安人寿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客户导向,借助科技赋能,升级理赔服务时效。智能预赔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理赔服务体系,打造优质服务名片,助力客户体验提升。 2019年平安人寿理赔大数据显示,超九成赔付原因为客户医疗出险。对此,平安人寿把握客户需求,推出智能预赔服务,通过构建理赔客户画像及大数据模型,综合分析客户疾病、保单等情况,预测赔付金额,实现提前给付部分款项。该服务打破了传统理赔需要客户出院后申请赔付的模式,将理赔环节前置到住院治疗中,缓解了客户治疗的资金压力,让客户更加安心、踏实地治疗。 据介绍,客户可通过平安金管家APP及“安e赔”微信小程序平台的理赔通道自助申请理赔,系统将智能分析客户疾病、保单情况,判断申请条件和赔付金额。符合条件的客户只要在手机APP 或小程序上传被保人身份证、银行卡、住院床头卡及押金单等材料,系统将通过OCR技术、智能预赔预测模型实现材料快速审核、赔款快速到账。 该服务涵盖两大技术亮点:一是系统大数据分析,结合客户历史数据及出险就诊数据,精准预测赔付金额;二是智能识别,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识别技术,精准确认客户身份,快速满足客户需求。 随着智能预赔服务的推出,平安人寿已构建以闪赔和预赔为核心的立体化理赔服务体系,提供从客户出险到赔付的全流程专业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保障需求。客户的普通医疗就诊可智能“预赔”、重疾确诊可“先赔”、联网医院可“快赔”、自助APP申请可“闪赔”。上半年,平安人寿累计为赔付169万件,总赔付金额为151亿元,豁免保费35亿元。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09年“信守合约,为您寻找理赔理由”,到2013年“标准案件,两日赔付”,到2017年推出30分钟 “闪赔”,再到今年推出“智能预赔”,平安人寿理赔服务持续升级进化。 此外,针对客户找医院、挂号、就诊等需求和痛点,平安人寿还为客户提供在线问诊、就医绿通、VIP陪诊三大就医权益,结合智能预赔服务,为客户构造覆盖就诊前、中、后的全链路服务。 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平安人寿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科技优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简单、便捷的服务体验。
8月以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8月28日下午,中国平安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 2020年上半年,中国平安整体业绩及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43.10亿元,同比增长1.2%。 半年报还显示,中国平安全资子公司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租赁”)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和外部大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仍逆势奋进,业务经营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3.12亿元,净利润15.08亿元,资产规模达到2533.76亿元。与此同时,平安租赁上半年累计起租606亿,较去年同期高出4亿。 汽车租赁逆势破局,上半年实现业务投放额191.50亿元 2020年上半年,汽车租赁行业迎来寒流,平安租赁汽车租赁通过打造科技智能化平台,保证业务正常开展,实现逆势破局,在汽车租赁领域跑出了行业“加速度”。最新的半年报数据显示,汽车租赁业务上半年实现业务投放额达191.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 公开资料显示,汽车租赁业务于2015年正式启动,经过5年多的蓬勃发展,业务结构均衡发展的同时不断创造新高度,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汽车租赁生态圈,目前,汽车租赁业务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此外,平安租赁商用车事业部利用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借助科技赋能,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数据显示,商用车事业部上半年业绩逆势而上,起租超70亿,同比增长92%。 科技赋能主业,小微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平安租赁在小微企业融资方向上的延伸,平安租赁小微金融搭建了基于大数据与AI人工智能构建全线上化、智能化中小企业智能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线上申请、智能审批、电子签约、远程监管、等全作业流程智能化服务,成为引领行业的创新标杆。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痛点”,小微金融事业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手环帮助企业实现数据测算和设备开工率分析、设备产能调配等。同时,通过设备手环数据监测发布“安指数”,为同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和政府园区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目前,设备手环覆盖9大行业,3000余台设备批量安装,填补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短板”。 截至目前,小微合作设备商已超10000家,为全国31个省市2.7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超300亿元的资金支持。据统计,小微金融上半年累计起租55.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15%。 平安保理攻坚突破,助力民生产业 作为平安集团在商业保理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平安租赁旗下子公司平安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保理”)主动创新、积极探索,全面助力民生产业健康发展。平安保理积极通过核心企业拓局、供应链深耕、内部流程优化、科技智慧助力,有效地抵御疫情影响,业绩起稳筑底,产品迭代创新,运营效率显著提升,资产表现超乎预期。 平安保理上半年核心企业引入同比增长25%,新增提款客户同比增长超10%,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截至2020年6月平安保理已累计为2000多家客户提供融资方案,累计向市场投放资金突破365亿元。 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向阳而生,向善而行。平安租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2017年,平安租赁发起“金色阳光之路”公益计划,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用绿色分布式能源助力地方教育可持续发展,助力偏远农村的孩子实现“读书梦”,铺设一条充满希望的“金色阳光之路”。 2020年上半年,“金色阳光之路”公益计划第八站,平安租赁在青海省尖扎滩乡福和寄校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的形式,收集太阳能源转化成天然的电能,援助学校建设15.2KW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达约24000千瓦时,每月可为学校节省取暖费约两到三千元,在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的同时,为身处严寒中的师生解决取暖困难的难题。 产业先行,科技助力。在平安集团“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战略蓝图指引下,平安租赁将不断探索业务模式,用科技赋能金融,实现科技平台化,服务智能化,为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平安系已有近二十位高管辞任原有职务。以原集团联席CEO李源祥今年1月份正式离开平安为起始点,到现在为止,平安内部的高层变动多达二十余次;除了集团总部,还涉及金融壹账通、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平安产险等多个旗下公司。有五位高管跳出平安,分别入职腾讯、友邦保险和PayPal;部分高管在人事变动后仍在平安体系之内,也有不少高管去向未明。平安系人事变动不完全统计(2019.11-2020.08),雷锋网AI金融评论整理人事调动频繁如此,自然引来市场的巨大关注,坊间众说纷纭,纷纷猜测平安这艘金融巨轮要驶向何方。雷锋网AI金融评论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了平安系今年以来的高层变更情况如下。平安集团联席CEO“三换一”在加盟平安的第15年,李源祥辞去了他在平安的一切职务。他在正式离开平安之前,正是集团的联席首席执行官之一。李源祥,现为友邦集团CEO兼总裁联席首席执行官(联席CEO),是平安集团在2018年底增设的新制度,由谢永林、李源祥与陈心颖同时担任,分管集团的公司业务群、个人业务事业群和科技业务事业群。2019年10月,时任副总经理兼联席CEO的谢永林,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值得注意的是,上一任总经理任汇川并没有兼任过联席CEO。2019年11月22日晚间,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李源祥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及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职务,并继续工作至2020年1月31日。同一时间,友邦保险也“官宣”了李源祥的加盟,称他已被委任为集团CEO兼总裁。而原先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的职位,由陆敏接棒。陆敏是集团首席信息执行官,同时也是汽车之家的董事长兼CEO,已在平安工作超过二十年。任汇川也在2020年3月选择离开平安,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职务。6月,有报道称,他的新职位是腾讯金融科技(FiT条线)战略发展部特别顾问。任汇川,现已加盟腾讯毕业后就加入平安的任汇川,从财险基层员工一路成长,在平安度过了二十八年。2010年,他升任集团总经理,也曾被外界视为马明哲的接班人选之一。与此同时,另一位联席CEO陈心颖离职的传言也喧嚣尘上,不过集团新闻发言人很快予以否认。7月第一天,平安宣布,马明哲辞任CEO,继续担任董事长。而首席财务官姚波将出任联席CEO职位,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业务目标制定、目标追踪和绩效考,主管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产品委员会、战略发展中心,以及财务、企划、精算、资金等管控等职能。另外两位联席CEO中,谢永林兼任集团总经理,分管集团金融业务板块为主,包括主管平安银行业务,以及分管团体客户综合金融业务以及金融板块相关专业公司的发展,协管个人客户综合金融业务。陈心颖则分管集团科技业务和创新业务板块,包括负责金融科技、医疗科技、智慧城市以及相关生态圈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分管科技类、创新板块专业公司的发展。至此,平安的联席CEO人数重新回到3人。从左到右分别为:陆敏、姚波、谢永林、马明哲、陈心颖、陈德贤(首席投资执行官)平安产险周克俊空降腾讯今年选择跳槽腾讯的平安系高管,不止任汇川一个。和他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杨峻和周克俊。曾有消息称:任汇川与周克俊是同一天从平安离职,同一天入职腾讯。周克俊,是平安产险的前总经理助理。自2002年加入平安起,他一直在平安产险内部任职。任汇川在2007年5月,就正式被任命为平安产险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据财新网报道,任汇川在平安工作到5月31日,6月5日就正式入职腾讯,将参与探索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而在今年8月,腾讯微保宣布周克俊出任总经理兼CEO。陆金所被传IPO,4位CXO离职杨峻则比任汇川和周克俊稍早加盟腾讯。据传,他在今年4月离开平安,曾经是集团前副首席风险执行官,也是陆金所的首席风控官;如今,杨峻已是腾讯支付基础平台和金融应用线金融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在杨峻离开后数月,陆金所传出赴美IPO传闻,与之相伴的是高管阵容大变更的消息。8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就在近一个月左右,陆金所国际首席技术官卢峻、首席市场官潘飚和首席合规官徐风雷相继离职,相关职位接替者均未明确。金融壹账通半年间至少6位高管离开更大规模的离职潮出现在了金融壹账通。今年2月,金融壹账通投资一账通原CEO黄绍宇离职,接替他的是原平安基金资产配置事业部总经理杨潇。而黄绍宇的新职位为北京泛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正是金融壹账通上市前收购的公司之一。3月,金融壹账通首席财务总监刘晖突然离职。据新经济IPO消息,刘晖是金融壹账通CFO罗伟杰的二把手,更是当初推动软银投资金融壹账通的功臣。公司为此给了她4.8的职级,但并未让刘晖坐上CFO的职位。但金融壹账通当时曾对媒体表示,刘晖并未离职,属岗位调整和交流。同样是在3月,金融壹账通首席风控官高帆、首席战略官戴可辞职,去向尚未明朗。高帆曾在摩根大通和花旗等国际金融机构工作过15年以上;从加盟到辞职,高帆的平安之旅不满一年。6月15日,金融壹账通联席总经理、首席创新官邱寒辞职。邱寒,现为PayPal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CEO邱寒的金融壹账通零售CEO职位,其实在2019年11月就已卸任。刚过45岁的邱寒,与陈心颖一样曾在麦肯锡工作过,二者分别为前麦肯锡顾问和前全球董事。两个月后,邱寒出任PayPal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CEO。在邱寒辞职的同月,CFO罗伟杰也递交了辞职信。他在2019年10月进入金融壹账通,担任首席财务官,成为刘晖的上司。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金融壹账通法务总监唐明思也已于今年夏天离职,下家或为平安集团某分公司。7月,金融壹账通发布公告称,黄宇翔因工作原因卸任副总经理一职,未来将不再担任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及首席运营官。黄宇翔有相关人士透露,黄宇翔下一步将重返平安科技,担任总经理一职。在黄宇翔2015年刚正式加盟中国平安的时候,就担任过平安科技副总经理,及平安集团投资系统的首席信息执行官。他与前首席风控官高帆,曾在花旗做过同事。同时,金融壹账通还宣布:原总经理助理李捷将接替黄宇翔任首席技术官一职,区海鹰担任金融壹账通总经理助理。平安好医生董事长遭罢免与平安健康险业务息息相关的平安好医生,在2020年上半年也出现了高层大地震。较其他平安系公司而言,好医生的人事变动多了几分不欢而散的味道。5月,平安好医生公司前任董事长王涛被罢免。公司公告中明确指出,这一罢免是因为王涛“履行管理职责未达到公司预期”。联席公司秘书林源也同时被免职;COO白雪、CFO吴宗逊、CTO王齐随后也纷纷离开。在王涛离开之前,4名非执行董事分别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期间宣布辞职,他们分别是李源祥、罗肇华、窦文伟和王文君。在王涛离开之后,好医生上市之初的董事会成员,只剩姚波和蔡方方两名老成员。而出任临时董事会主席、CEO及执行董事的方蔚豪,是平安医保科技联席董事长兼CEO。值得注意的是,王涛曾在阿里工作近十年,被称为马云早期“五虎将”之一;与他差不多时间离职的好医生高管们,也多数是他当年在阿里的旧部下。结语今年是平安的第四个十年,尽管高管人事变动频繁,这艘金融巨轮仍然在平稳向前运行。就在上周,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公布,中国平安以11688.67亿元的营业收入蝉联榜单第4位,仍为非国有企业第一位。业界也将更加关注,平安在高层调整完毕之后,接下来如何继续深入推进“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转型,以科技和业务为坐标系,加速金融、医疗、汽车、房产、智慧城市五大生态的建设。(雷锋网)
昨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上半年业绩。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43.10亿元,同比增长1.2%;年化营运ROE为21.6%;净利润759.68亿元,同比下降2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83亿元,同比下降29.7%。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执行官姚波在8月28日上午召开的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回应称,主要是由于多方因素叠加影响。 一是中国平安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实施新会计准则的保险公司,新会计准则使得资本市场的变动更大程度的影响净利润波动。 半年报显示,IFRS9准则下,平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资产占比达到17.2%,该部分更加受制于资本市场的波动,从而影响净利润。 2019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归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了68.13%,到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29.7%,由此可见归属净利润的波动之大。 其次是上半年疫情对业务也产生了影响;同期,平安也在进行寿险业务改革,而寿险恰恰是中国平安的首大利润来源。 “所以,我们提倡关注营运利润,剔除了短期波动,营运利润更能体现经营业绩。”姚波说。 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平安的业绩可以归结为稳健、改革、科技。 在去年高基数、今年依旧坚持分红高增长的背景下,平安的营运利润还能保持正增长,体现出经营的稳健;另外,平安一直在推动改革,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同时,平安的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在疫情期间,平安的专利申请数增长了22%。其中,医疗科技专利数量全球第二,金融科技专利数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乐歌股份董事长与平安资管互怼”的消息刷屏了。上市公司董事长和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谁在傲慢? 昨日晚间,乐歌股份董事长项乐宏再发长文讲述调研过程,指出平安方面未开摄像头、公司高管提问无准备等问题。同时,他还透露,在调研中指出对方“根本没做功课”时,平安资管人士当场表示不认可,出现了不愉快。项乐宏反思,应该把公司介绍做得更形象更容易理解。 平安资管方面则对 咋翻车? 本来是一次正常的调研,为何会变成“翻车”现场? 根据项乐宏30日晚间所发的长文回顾,公司28日举办现场调研后,29日接到中泰证券人士电话,表示平安资管希望再举行一次线上交流会。 当天下午2点45分,线上交流会开始,乐歌股份董事长、联席总裁、董秘、证代共6人参加,平安资管方面7~8人参加。其中,乐歌股份董事长、董秘、证代全程开启摄像头,平安资管方面则无一人开摄像头。 在公司董秘用15分钟介绍完年报后,项乐宏用50分钟讲解了宏观环境对公司的影响、公司运营逻辑、疫情及应对等措施,以及公司发展展望等。 介绍完毕后,平安资管人士提问中说,平安看企业,要看本质性的东西,公司今年发展太快了,过去几年没有增长,甚至有下降,是什么原因?乐歌股份方面认为,该提问表明平安并没有对公司过往进行深入研究。项乐宏说:“过去几年公司销售虽然没有增长,但是如果你稍微研究一下就能发现,公司的主营产品结构一直在改善。” 但是,乐歌股份的解释似乎并未让平安资管信服,今年的增长是公司积累的结果和疫情造成的需求爆发,接下来会如何?是抢占了谁的市场,或者创造了哪个新的市场?或是因为什么产品等等。 项乐宏在回顾中表示,“此时,我已经完全意识到对方对乐歌的情况并没有比较深入地调研,逻辑比较混乱,问题不清,也似乎对我近一个小时的情况说明无感。” 而引发双方陷入争执的事情是,项乐宏随后与团队私下说,“这哥们,根本没有做过功课。”对此,平安方面予以斥责,称不认可项乐宏的讲话。“现场气氛尴尬”,于是项乐宏宣告会议结束。 开始怼! 29日晚,调研结束后,项乐宏先后在朋友圈和微博发文,质疑平安资管投资经理调研中的专业性以及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表示“不欢迎平安资管的投资经理来公司投资”。 “那些80末90后基金经理居高临下的态度,让我无法接受。你对乐歌的基本成长历史一无所知;你根本没有来过乐歌一次调研;你根本没有去过一次乐歌的工厂……你对我花了一个小时给你们讲解企业运营的逻辑没有感恩,却教育我你们平安资管是如何开展投资……”项乐宏在8月29日的长微博中如是说。 很快,这件事情在周末的资管圈发酵。对于项乐宏的灵魂指责,平安资管投资经理张良30日回应称,8月28日去了现场调研,不存在所谓“没有来过乐歌一次调研”,并称当天只问了两个问题,大概问题特别冒昧,“视频中董事长摔门而出”,但该问的问题下次还会问。 据 “平安是一家市场化风格很鲜明的公司。在内部,平安一直信奉专业化、职业化,沟通起来也直截了当、不近人情,不浪费时间。不光是平安资管,整个平安一直就是这种风格。”一位保险资管圈人士对记者表示,可能是双方认知上存在误差,并不存在谁不尊重谁,或者要针对谁。 另据记者了解,相比基金等其他类型的投资机构,保险机构出门调研的整体数量并不多。作为手握资金的“甲方”,保险资管公司里几乎每天都有券商、基金、上市公司上门来路演。尤其是大型保险机构,每年需要被动配置的资金量很大,不少是通过委外或者找优秀的投资机构来操盘,自己一家一家出去调研相对较少。“这次针对乐歌的调研,平安方面有8~9个人同时参加,不像是一次寻常的小机构调研。” 和为贵? 从目前释放的信息来看,乐歌股份董事长和平安资管投资经理孰是孰非难以定论。申万宏源资管子公司总经理李雪峰认为,这纯粹是双方的认知和心态问题,无法也无需有什么公论。 “但我看到的是‘上市公司调研仍有很大价值’这个点。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弱式有效市场向半强式有效市场转型期:一是韭菜仍多,阿尔法很高;二是股票调研有价值。”他说。 一些业内人士向也 “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某种程度上是共生关系,还是希望能够减少类似的争议,大家齐心协力发掘更多优秀公司的价值。”有机构人士表示。 30日晚间,项乐宏在长文中说,“回顾本次事件,首先要反思我们自己,应该把介绍做得更形象更容易理解;其次,不应该在现场直接指出对方准备不足,即便是私下也不妥当;第三,视频会议会带来沟通人文要素不足。比如无法面对面、无法握手。尤其在对方关闭视频的情况下,无法看到对方面部表情反馈,容易造成情感交流的缺失,容易造成误解。” 项乐宏也表示,平安资管是一家优秀的投资机构,中泰证券也是非常好的卖方机构,本次事件应理解为一个偶发事件。他表示,作为上市公司,未来会更开放包容,在材料准备上更具象更容易让人理解,也希望今后来公司调研的相关人员,能先阅读公司的相关资料,分析公司业务,包括实地考察、事先准备问题等。 30日晚间项乐宏再发长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