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早上八点多,北京地铁四号线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站人流如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匆匆忙忙奔向附近一栋栋办公大楼,使人感受到中关村的高人气、高热度。 中关村之所以能从“电子一条街”成长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是主动汇聚天下英才共创事业的结果。 汇聚天下英才 “我很喜欢创业大街这个地方,有书店、咖啡馆、创业食堂、花店,生活很方便,更有各种创业活动,去年还举办过‘国际人才创业项目路演’,让我们与投资者‘握手’。”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港,一位外籍创业者这样说。 中关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国内顶尖人才资源和积淀,但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的支持下,中关村示范区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扶持人才的政策,如中关村雏鹰人才计划、创新中关村高聚工程遴选模式,新增企业首席科学家和外籍创新领军人才类别,目前已有527人(团队)入选。率先实施外籍人才“绿卡直通车”、积分评估等30余项人才新政,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绿卡的时间由过去的180天压缩至50个工作日。 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中关村示范区可以提供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引入风险资金等扶持政策。建设45家海外人才创业园,累计孵化海外人才创办的企业6000多家。中关村地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到全国近20%,引进海外人才占北京市达65%以上。目前中关村有近4万留学归国人员,中关村的创业者中3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海外工作背景,海归创业者已成为中关村的创业主力军。 在中关村产业聚集区,人才多样化、生态成规模、创新速度快、资源比较密集,这利于众多企业快速成长。 “人才越是聚集,企业就做得越好;企业做得越好,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就像一个漩涡,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曾这样说。 全链条服务体系留人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纷纷出台措施大力吸引人才,中关村是否受到了影响? “中关村之所以能吸引海外人才,主要因素是在这里能找到相配套的高端人才。尽管很多企业在其他城市也有研发中心,但高端研发主要还是在北京。”海淀海外人才创业园主任赵新良表示。 “我们参与组织各个园区与海外留学人员进行对接,让中关村示范区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落实。一些人认为在北京创业成本高,但是许多有竞争力的项目和对人才要求高的企业还是在北京落地、发展,因为这里是人才集聚区,这个优势是长期存在的。”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协会理事长刘泳说。 北京齐碳聚力科技合伙企业联合创始人胡庚认为:“中关村有人才聚集效应,这里高校多,高端工作机会多,很多高端人才愿意在此工作或流动。不过,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也有部分人才离开北京去国内其他地方。” 中关村示范区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既得益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大环境推动,也得益于小气候形成的独特效应。在这里,在校大学生接近100万人,国家级科研院所400多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居全国之首,人流带动的资金流、技术流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创业生态圈;在这里,中关村管委会利用市场化手段,把各种创新要素聚集形成了一个“创新场”。目前中关村已基本形成了全链条、无缝隙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满足从种子期到成长期企业各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 挖掘潜力激发活力 人才是中关村确保作为科技创新中心领跑全国的首要条件。全球科技前沿和产业顶端的领军人才、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只要愿意来中关村建功立业,都会得到支持。有意来施展才华的高端人才,将被请到示范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和专业园区,与这里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交流、与风险投资公司对接项目。 今年1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建设的意见》,允许尚在海外的创新团队申请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资金,符合条件的落地项目最长可获得连续3年的资金支持;符合相关条件的海外人才创业企业,还将被纳入中关村产业联盟“护航行动”,可以快速融入中关村产业生态链。 “国家对创新越来越重视,去年疫情期间,中关村管委会主动找我们看有没有困难、有没有需要支持的,协调减免物业费用。我们公司是海外留学人员创立的,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力,去年是公司引进人才最多的一年,新员工有一半是海外人才。之前每年只有一两个。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为海外人才提供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北京佳格天地科技(行情600582,诊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弓表示,该企业是一家大数据应用公司,通过卫星和气象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服务农业、环境、金融等行业。张弓希望在中关村产业集聚区更多为人才创造安居和通行的便利条件。 “中关村既要看重领军人物的影响力,也要看重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最好是把人才池进一步做大,让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在这里协力打造中国创新创业的黄金赛道。” 张弓说。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认为,人才是多层次的,要兼顾人才金字塔的塔尖、塔身、塔基的不同需求,通过政策扶持、帮助具有创新潜质的活力型人才,只有源源不断吸引这些人才集聚,才能持久保持中关村创新活力。 中关村将加大全方位服务力度,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形成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赵淑兰)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湖南长沙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72.75亿元增长到约34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3%增长到约2.8%;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10倍;高新技术企业从904家增长到2020年的4100家。科技创新,正成为引领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创”平台撑起新动力 “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省会城市,长沙创新能力能实现持续领跑,创新平台建设至关重要。”长沙市科技局副局长宋新和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长沙拥有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紧盯国际前沿、国家战略,把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摆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突出位置,围绕“22条产业链”和转型升级需求,引导企业组建自主研发机构,加快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共建技术研发。 战略平台、研发平台、转化平台日臻完善,多平台叠加优势逐步显现。持续的创新投入下,一批重大成果涌现。中联重科研制成功全球最长臂架泵车;长沙矿冶研究院研制的“鲲龙500”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标志着我国深海采矿技术与装备跨入国际先进行列;铁建重工研制的敞开式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装备实现我国同类装备从进口到出口的逆转……长沙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业中,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四大产业成为千亿元产业。 创新推动了城市发展,也撑起产业发展高地。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动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记者在天心经开区湖南大数据中心建设现场看到,建筑设计从纸上立起来,成为三维“透明体”,上面每个建筑构件尺寸、材质信息、厂家信息等一目了然。天心经开区规划建设组工作人员马伟告诉记者,将工程项目以三维数字模型呈现,不但加快了建设进度,且具有建造虚拟化、成本透明化、质量可追溯、管理精细化等优点。 大环境激活新资源 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源泉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几年,众多城市凭借特色,各显其能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敢为人先的长沙在2017年6月发布《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即“人才新政22条”,在加快引进培育、支持创新创业、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用政策含金量构筑起集聚人才新资源的“磁场”。 “吸引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长沙对创新产业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胡轶波说,长沙近年来推进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创新政策,不断夯实企业的智力支撑,“科技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近三年,我们研究院引进人才100多人,研究院的200多人中外省人才占40%以上。” 记者了解到,为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得好,长沙在人才引进及培养、科技人才创业扶持、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出多项措施,近三年新增各类优秀人才约40万人,中高端人才净流入量居全国城市前三、中部第一。 生产力转化“芯”能源 “中国梦,中国芯”,走进国科微位于长沙的总部,醒目的6个字让人倍感振奋,一个个“国内首款”数据更让人惊叹。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企业是主体。近年来长沙从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三方面激发活力,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创新能量转化为经济能量的必由之路。长沙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面向未来发展、本市产业及人民身心健康的前沿技术、交叉科学领域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建立完善政产学研长效对接机制,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随之而来的产业创新能力不断迸发。以“三智一芯”为主攻方向,科技攻关能力不断增强。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景嘉微GPU等形成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体系,金属基压敏芯片技术突破并量产,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突破1500公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研制成功等,核心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表示,下一步长沙将聚焦“三智一芯”,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加大软件业重大专项支持,将“卡脖子”技术攻关作为突出支持方向;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搭建协同创新研发平台,争取在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目前,长沙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正不断提升创新能级,加速推进战略功能载体,组织核心技术攻关,加速聚集创新要素。(经济日报记者 刘 麟 谢 瑶 )
行业动态: 据同花顺显示,上周,沪指累计涨0.29%,深成指累计跌5.16%,创业板指累计跌6.83%。 板块上,抱团股成杀跌主力,光伏、锂电、军工等板块集体大跌,银行股护盘,白酒、稀土、无线耳机、机场等板块盘中拉升。 盘面上,注册制次新、机场航运、旅游等板块涨幅居前,石墨电极、煤炭、快手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跌0.63%,报收3483点;深成指跌0.61%,报收14821点;创业板指跌1.04%,报收3128点。 本周新基发行情况: 据Wind显示,上周,共41只基金发布成立公告,总规模达911.67亿元;上周,共发行61只基金发布发行公告,79只基金首发。 其中,富国成长领航发行规模最大达80亿元;此外,发行规模超100亿元的基金产品有广发均衡增长、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易方达核心优势A等产品。 (图片来源:Wind数据端) 本周净值排行TOP10 股票型基金净值排行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混合型基金净值排行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企业聚焦 5只创新未来基金上市,5个交易日3涨停2跌停 1月28日收盘,华夏、鹏华、中欧、汇添富和易方达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再度跌停,自上市以来,这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走势犹如“过山车”。据同花顺显示,上述5只产品自上市的5个交易日以来,曾出现3日涨停、2日跌停。 在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不约而同选择港股腾讯控股作为其前五大重仓,除汇添富创新未来外,腾讯控股为其余4只创新未来产品的第一大重仓股。 业内人士表示,5只创新未来基金上市份额仅占总份额的0.03%,由于转入场内可交易的份额比例较少,因此容易触发产品的涨停线。 1665只基金持仓茅台市值超1600亿元 2020年,随着公募基金市场募集规模增加,公募基金产品重仓股集中“抱团”的现象也逐渐凸显。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最受公募基金喜爱的个股前十名集中在白酒股、医药股以及消费股中。 据Wind显示,截至2020年4季度末,持有贵州茅台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1665只,持有贵州茅台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达到了133家,总市值达1662.21亿元。 一方面从公募基金持仓情况来看,绩优龙头效应强化,基金公司普遍看好龙头个股;另一方面,伴随着股市和板块单季度估值和走势的波动,科技、医药个股遭受基金产品减持,而电子、新能源、光伏个股持仓有所增长。总体来看,2020年,最受基金公司青睐的行业集中在白酒、医药、科技行业。 针对目前公募基金“抱团”风格强化的现象,某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者说近两年出现的重大创新相对较少,使得各个细分领域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愈发强化和稳固,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资源也被分配到这些龙头公司当中,最终体现在其绝对体量、增长速度及持续性、影响力和定价权等方方面面。 1月份新发权益类基金4500亿创纪录 今年1月份,基金发行市场异常火爆,爆款频现、多只基金“一日售罄”、创纪录爆款基金一天大卖近2400亿。数据显示,1月份,新发基金规模超过4900亿元,权益类基金超过4500亿元,刷新权益类基金单月发行规模的历史最高纪录。 不过,不同于2020年7月权益、固收基金发行规模相对均衡的格局,今年1月的基金发行市场,权益类基金是绝对主力。1月份新成立105只权益类基金,首募总规模合计4502.76亿元,占新基金募集总规模的90%以上,这一数据超过了2015年5月的2952.26亿元。 万家基金4只混基上个月跌超5% 数据显示,万家基金旗下就有4只混基单月亏损超过5%,分别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瑞兴混合、万家新利混合、万家精选混合,其跌幅分别为7.14%、6.27%、6.07%、5.47%。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4只基金目前皆由基金经理黄海掌舵,不过黄海自2020年9月份才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2020年四季报还未披露,从去年三季度的持股来看,黄海延续了前任基金经理的持股风格,继续重仓配置地产股,4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地产股占比都在一半以上。 机构观点 大成基金:下跌诱因或为资金面出现边际变化,流动性有支撑 大成基金认为,1月28日央行开展1000亿逆回购,净回笼1500亿。周一至周四,央行已经累计净回笼货币5685亿。同时银行间利率和10年国债收益率也均有回升。除此之外,前期市场涨速过快,部分标的估值提升较大也使得行情容易出现扰动。 对于市场流动性状况,大成基金分析,虽然短期内央行在公开操作市场上回笼了较多资金。但当前国内外疫情风险仍然较高,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和力度仍然存疑。总体来看货币政策短期内迅速大转向的概率并不高。 其次,从股市微观层面流动性来看,基金、保险、外资等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流出的情况,陆股通今年以来的累计净流入已接近300亿。股市层面的流动性并不紧张。再者,从海外来看,拜登上台后将要实行大规模刺激计划,同样需要较为温和的货币环境予以支持。 因此,总的来说,大成基金认为市场流动性更多的是阶段性扰动,系统性转向的可能性还并不高。 国盛证券:关注各行业龙头及估值与业绩匹配下性价比较高企业 国盛证券固收分析师杨业伟称,对债券市场来说,调整是机会。因为流动性的变化不是持续性的,短端利率不会持续推升长端利率水平。反而债券供给减少,信用收缩环境下长端配置力量在持续加强,因而当前的调整就是机会,未来流动性恢复正常水平后长端利率也将相应下降。 “而如果央行超预期持续收紧流动性,这意味着信用也会超预期收缩,经济波动的幅度也会因此加大,那么目前的利率上升则意味着未来利率更大幅度的下降。”杨业伟认为。 华商基金:白酒长期消费升级仍将持续 华商基金研究员崔志鹏表示,短期来看,白酒板块的下一波机会需要关注春节动销情况和2021年一季报行情。由于2020年疫情低基数和2021年春节假期较晚的缘故,预计白酒企业在一季报将普遍迎来高增长,一季度白酒板块向上动力仍然较大。 崔志鹏称,中期维度观察,消费升级、行业集中度提升依然是白酒板块未来的主基调。依据行业数据回溯,上一轮白酒黄金十年(2003年-2012年)的核心因素是由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和投资拉动;而在2015年以来的本轮白酒牛市中,规模白酒产量由2016年的顶峰1358万千升大幅下滑至786万千升,而同期出厂单价由45元/升大幅上涨到71元/升,主要龙头酒企在此期间均取得了高速增长,相反中小酒企则面临困境或退出。 银河证券:基金对新能源汽车上游龙头个股配置比重有望继续提升 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基金加仓了顺周期的有色金属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个股获得大幅增持。虽然2020年度基金大幅提升了钴锂龙头个股仓位,但目前基金对钴锂行业的配置较2017年三季度-2018年二季度的高峰相比仍有较大加仓空间。 银河证券认为,随着一季度钴锂价格上涨、行业景气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中美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出台预期的催化下,基金对钴锂铜箔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材料端龙头个股的配置比重有望继续提升。 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加仓一线白酒看好生物医药 刘彦春在四季报中表示,四季度,国内经济平稳运行,海外疫苗进展顺利,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股市震荡走强,顺周期板块和个股更加得到市场青睐。疫情退散、经济复苏、通胀上行、刺激政策退出已经成为市场共识。预期未来政策制定更加强调风险防范。货币供应量、赤字率等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指标逐步回归常态,信贷延期还款、利息减免等临时性政策也将到期退出。要想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发展速度和效率都需要做出调整。 刘彦春认为,权益投资应该顺应经济发展潮流,更愿意在符合产业趋势、效率持续提升的领域寻找投资机会。收入水平提高带来居民消费水平持续升级。我国在众多高附加值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部分行业已经处于爆发前夜。未来值得跟踪关注的细节很多,例如国内信用紧缩力度、 美国地产周期强度等等。但就大局而言,我国这些年一直在做正确的事,发展潜力十足。能在中国做投资非常幸运,凭借正确的方法和坚持的态度,未来必然有所收获。 (搜狐财经综合财联社、21世纪、金融界等整理)
金融创新一直以来都是被反复热议的话题,它不仅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整体经济的稳步增长。在中欧创业营八期上海模块特设的“诺奖课堂”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C.默顿(Robert C. Merton)教授通过云端,向我们深度解析了金融创新和衍生品市场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他看来,金融创新可以让人们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01危机爆发推动金融业变革 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从基础的金融产品中派生出来的交易形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或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一种双边合约,其产生的动力来自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风险。通常来讲,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约、互换协议等一种或多种形态。 这种金融工具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众所周知,金融危机会阻碍金融创新,比如2008年前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但它也可以推动金融创新,形成不断完善的金融系统,比如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金融业。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在美国乃至世界运转了近30年的货币体系土崩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完全解体。从那时起,西方国家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各国不得不面对金融市场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这在以前从未有过。 不仅如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还经历了一系列危机:1973-1974年、1979年,全球发生过两次石油危机;通货膨胀率飙升至两位数,创下(美国)内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达到9%左右;1973-1974年中期,美国股票市场实际缩水50% ……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经济陷入停滞性通货膨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滞胀”。总体来说,美国在1973-1975年的经济衰退实际上是一场经济危机,当时的常规经济政策集体哑火,其影响蔓延到了20世纪80年代。 面对这一情形,美国金融业出台了多个创新举措,以规避市场风险。以期货、期权和互换为主体的金融衍生品应运而生,此外还有首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纳斯达克NASDAQ)等在内的诸多创造性解决方案。 02浮动or固定?莱比锡的两个选择 作为新兴风险管理手段的金融衍生品在全世界范围迅速推行,为后来的资本市场全球化奠定了基础。而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无形的衍生品合约不仅能够对冲风险,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衍生品合约可以通过一种非侵入、可反转的方式,有效地将风险重新分配给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人士。莱比锡天然气管道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两德统一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提高。为了满足电力需求,就需要提高天然气的供应量。德国城市莱比锡面临两个选择:其一,支付5000万美元兴建一条连接至欧洲供气网的管道,以浮动价格购买天然气;其二,支付3亿美元兴建一条从该市东部通往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并以德国马克为单位签署一项15年的固定价格合约。 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莱比锡要面对西欧不断波动的天然气价格,但好处是可以避免与俄罗斯打交道,从而避免政治风险;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莱比锡则要面对修建成本过高的问题,但好处是天然气价格稳定。这座德国城市该如何做选择? 莱比锡最终选择将两种方案相结合:他们与一家银行签订合约,银行按等于俄罗斯定价合约的履约价格为欧洲天然气价格提供15年上限,以换取1.25亿美元的溢价。而银行承诺,如果莱比锡从西欧购买天然气的成本高于从俄罗斯购买的成本,差价将由银行承担。 这是一种能够缓解期货市场波动性的创新金融方案,其基于俄罗斯固定价格优势,在一定的标准价之下规避西欧天然气价格浮动过高的风险。而从西欧来购买天然气的方案,也直接让莱比锡省掉了2.5亿美元的修建管道成本。 03风险不能消除,但可以转移 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于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系统的完善,而金融科学、技术和经济需求也在不断推动着金融创新。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金融创新浪潮,其中尤以新型支付系统和加密货币备受瞩目。在未来,金融创新将受到三大要素的驱动,即对金融应用的认识、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领域的需求。 但创新离不开详尽的规划,毕竟重建经济基础设施(如养老体系)需假以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进行此类重建时,固然可以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但这只能起到一般性指引作用,切忌亦步亦趋。需要指出的是,金融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规避风险和各种不确定性,把经济风险转移到真正可以承担风险的事情上。 风险不能彻底消除,但可以转移。分散、对冲和保险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三大主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投资是现代金融的基本原则之一,不做分散投资的结果势必会导致投资效率低下。通过分散投资,把风险分散到世界各地,这无疑对我们大有裨益。 上述三种风险管理手段都能借助衍生品得到高效实施。事实上,从问世以来的四五十年间,金融衍生品工具一直在为社会创造红利并在全球得到推广普及,其社会效益获得广泛认可。我认为,金融的发展趋势在于将衍生品合约的运用从有限的管辖范围,比如特定的国家或市场,扩展到全球范围。 总的来说,衍生品在金融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衍生品是多相金融系统之间的高效“适配器”,能够提高全球金融一体化和多元化;其允许高效的风险分散,并通过将风险分担选择与比较优势、现金投资、治理、流动性、征用和税务问题分离,实现其他目标;开发权益、利率、货币和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能够提高金融稳定性等。 作者简介:罗伯特·C.默顿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常任教授,也是美国金融协会(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的前任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成员,以及美国文理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研究员。1997年,默顿教授凭借一种确定衍生品价值的新方法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与另外两位搭档共同发明的金融期权数学模型Black-Scholes-Merton,是至今为止世界上解决期权价格动态的最佳模型之一,应用十分广泛。
1月28日收盘,华夏、鹏华、中欧、汇添富和易方达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再度跌停,自上市以来,这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走势犹如“过山车”。 据同花顺显示,上述5只产品自上市的5个交易日以来,曾出现3日涨停、2日跌停。 (图片来源:同花顺) 据公开资料显示,1月21日,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正式转入场内上市交易,自上市交易以后连续3日出现涨停。1月27日,5只产品相继发布停牌公告称,由于产品出现高溢价风险,因此决定暂时停牌。 事实上,1月26日和1月22日,上述5只创新未来产品同样因产品溢价宣布停牌。其中,1月26日,易方达创新未来,溢价率曾超过40%。 (图片来源:易方达基金公告) 在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不约而同选择港股腾讯控股作为其前五大重仓,除汇添富创新未来外,腾讯控股为其余4只创新未来产品的第一大重仓股。 业内人士表示,5只创新未来基金上市份额仅占总份额的0.03%,由于转入场内可交易的份额比例较少,因此容易触发产品的涨停线。 5只创新未来产品重仓港股 提到5只创新未来基金,大家并不陌生,上述5只产品在成立之初因配售蚂蚁集团股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关注。 据公开资料显示,9月25日凌晨,华夏、鹏华、中欧、汇添富和易方达5家基金公司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宝正式开售,封闭期为18个月,计划战略配售10%的蚂蚁新股,每只募集规模为120亿元。 但由于蚂蚁集团上市暂缓,发行火爆的蚂蚁配售基金表示为投资者启动了退款程序。 11月5日晚,易方达、华夏、鹏华、中欧以及汇添富基金相继发布公告表示,于11月6日启动退款程序,资金于11月9日退回,投资者认购股份于11月6日注销。 此外,5只创新未来基金陆续发布公告称,将向证监会及交易所申请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以使得有流动性需求的基金持有人可以在场内进行交易卖出。 不过公告一出,原本募集份额达600亿份的蚂蚁配售基金陆续遭投资者减持。公开数据显示,5只基金份额由600亿份缩水至405亿份,近1/3份额已被投资者赎回。 Wind显示,截至1月14日,易方达、华夏、鹏华、中欧以及汇添富旗下的5只创新未来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为89.61亿元、87.15亿元、81.52亿元、109.70亿元以及89.19亿元。 1月21日,5只创新未来基金相继发布2020年4季报,从季报来看,5只创新未来产品均已完成了建仓。 据季报显示,易方达创新未来基金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控股、美团、华贸物流、贵州茅台和赣锋锂业。 (图片来源:易方达创新未来基金公告) 易方达创新未来基金表示,在板块配置方面,主要配置了景气度较高的新能源和军工以及高端消费个股,此外也适当配置了部分估值合理、成长确定性较高的港股资产。 此外,汇添富创新未来公告显示,其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立讯精密、腾讯控股、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以及药明康德。 汇添富创新未来的基金经理劳杰男在4季报中表示,该产品组合构建布局主要围绕互联网平台型公司; 有较强客户粘性和服务能力的云计算公司;以创新作为主要驱动的信息技术、医药科技、以及先进制造龙头公司等。 据公告显示,在“放弃”配售蚂蚁集团股后,5只创新未来基金产品不约而同选择港股腾讯控股作为其前五大重仓,除汇添富创新未来外,腾讯控股为其余4只创新未来产品的第一大重仓股。 此外,美团、美的集团、立讯精密等龙头个股也备受创新未来产品的青睐。 投资者应适当注意高溢价风险 针对近日5只创新未来产品股价起伏,金融业内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近期创新未来产品的走势变动或与其重仓股股价变动有关。 据同花顺显示,1月25日,腾讯控股股价单日大涨10.93%;美团股价单日涨幅达5.16%;此外美的集团,贵州茅台等当日股价均迎来上涨。 而近几日,腾讯控股、美团等创新未来基金重仓股股价均有所回落,因此创新未来产品受到影响走势持续波动。 此外,该人士表示,5只创新未来基金上市份额仅占总份额的0.03%,由于转入场内可交易的份额比例较少,因此容易触发产品的涨停线。 “近期创新未来产品存在高溢价,部分投资者所将产品场外份额转移到场内,LOF基金采取的T+2的交易机制,在份额由场外转移到场内后又触发了跌停。”该人士认为。 关于创新未来产品频繁触及涨跌停线的溢价风险,该人士认为,对于场外交易创新未来基金的投资者,产品尚在封闭期内,暂时无法根据产品溢价情况进行交易。随着产品从场外转移至场内的份额逐渐增加,溢价风险或将降低,但提示场内投资者仍需主要产品高溢价投资风险。 截至1月28日收盘,易方达、华夏、鹏华、中欧以及汇添富创新未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8.27%、5.27%、7.89%、7.33%和5.68%。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金融业态的发展,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复杂程度上升、管理难度加大,针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的新形势,客观上需要总结、归纳、提炼负债业务的管理评价标准。 1月22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从负债来源稳定性、负债结构多样性、负债与资产匹配的合理性、负债获取的主动性、负债成本适当性、负债项目真实性六方面,明确了负债质量管理核心要素,要求银行合规开展负债业务、加强负债质量持续监测和分析。值得关注的是,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办法》发布的同时强调,商业银行开展负债业务创新活动,应当坚持依法合规和审慎原则,不得以金融创新为名,变相逃避监管或损害消费者利益。要求商业银行不得设定以存款时点规模、市场份额、排名或同业比较为要求的考评指标,防范过度追求业务扩张和短期利润。 负债质量管理指的是商业银行以确保其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目的,按照与其经营战略、风险偏好和总体业务特征相适应的原则,就负债来源、结构、成本等方面所开展的管理活动。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之一,形成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2020年11月末,商业银行总负债237.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83%。良好的负债质量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种类复杂,具有涉众性、风险外溢性等特点,易产生不同市场间的风险共振,对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有较大影响。 “严把负债业务关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表示,《办法》首次确立负债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行负债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负债质量管理体系,从治理架构、董事会及高管层职责、内部控制、绩效考评、报告制度、信息披露等11个方面提出负债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基本均属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范畴,迎合了《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中的公司治理专章,更加突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地位,夯实银行发展根基,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办法》所突出的六个核心要素背后基于怎样的考虑?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作出具体阐释:一是负债来源稳定性旨在要求商业银行提高对负债规模和结构变动的管理,防止负债大幅异常变动引发风险。二是负债结构多样性旨在要求商业银行形成客户结构多样、资金交易对手分散、业务品种丰富的负债组合,防止过度集中引发风险。三是负债与资产匹配的合理性旨在要求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负债与资产在期限、币种、利率、汇率等方面的匹配程度,防止过度错配引发风险。四是负债获取的主动性旨在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获得所需数量、期限和成本的资金。五是负债成本的适当性旨在要求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内外部资金定价机制,防止因负债成本不合理导致过度开展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业务。六是负债项目的真实性旨在要求商业银行的负债交易、负债会计核算、负债统计等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 除了指标体系外,外界最为关注的是,《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负债业务创新管理机制,引入新产品、新客户、新流程、新技术时,不得以金融创新为名,变相逃避监管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确保创新活动与本行的负债质量管理水平相适应。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当下各类创新拓展了银行负债端的来源结构,尤其给中小银行提供了便捷的低成本融资来源。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度多元化、过度依赖主动负债也为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如互联网存款的高利率,随着利率的波动,将可能给银行带来比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此次《办法》明确划定了负债监管红线,禁止采取违规返利吸存、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延迟支付吸存、以贷转存吸存、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违规手段吸收和虚增存款。这也是继不久前《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落地后,监管部门再次就存款业务进行规范整治。 商业银行如何落实监管要求并提升负债质量?郑忱阳建议,创新负债产品也是优化负债结构的重要手段,但一定要保证创新产品的合规性,摒弃依赖价格吸收存款的粗放式创新模式,主动适应客户和市场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自主创新类负债产品。商业银行要加强资产负债的动态匹配管理,根据负债规模调整资产投放的进度和节奏,定期进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确保资产负债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改善绩效考评指标是负债质量管理的保障,《办法》指出银行应将负债质量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禁止设立“冲时点、冲规模、冲排名”等考核指标,减轻基层业务人员负担,构建科学合理的负债绩效评价体系。
□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强化创新文化建设,强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 深化校企、校地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实现创新型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供给。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瓶颈制约,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部署,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型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四个面向”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建议》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四个面向”为高校等发挥科技创新重要作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聚集优势,引导高端科研人才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做好源头科技供给;组建科研团队,瞄准“卡脖子”领域和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为国家重要产业和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做好核心科技供给;紧盯重点领域科技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前瞻性研究,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好强有力的前沿科技供给。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依托综合优势、区位优势、行业特色以及产业布局等,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提供所需的人才支持、咨询服务和科技支撑,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时代需要培养急需的重点领域人才,为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供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组织交叉学科研究团队,策划重大研究项目,着力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面临的短板和弱项,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科教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人民群众培养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研发更多优质的医药用品和医疗设备、提供更加优越的就医服务,促进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助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追求更加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强化“三个建设”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建议》提出了“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举措,为更好地发挥创新人才作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了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 强化创新文化建设,厚植创新人才成长沃土。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制度设计等各方面,培养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要在各类教育评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制度设计中体现重视创新、提倡创新和激励创新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强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铺就创新人才进步阶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型教师队伍。要通过制定政策、落实举措和加强引才工作,吸引更多高端创新人才聚集到高校,并提供支持、加强保障,不断壮大创新型教师队伍,大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新突破。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创新人才发展舞台。要用好各类创新基地、科技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园等,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建好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工作者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优质的科研资源,创造有利于产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条件。要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打通从学校到市场和企业的创新衔接渠道,为创新人才的锻炼、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多条件。 深化“两大协同”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供给 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建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建议》提出,“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等。这些关于发挥企业、政府等在创新中重要作用的要求,为深化校企、校地协同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力点。 深化校企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同相关科技型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帮助企业不断攻克新技术、取得新成果。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助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和企业实践平台优势,共建创新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开展创新型人才订单式联合培养,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优势,建立更加通畅的科技成果校企协同转化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企业转移转化。 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型资源优化配置。重视地方政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地方政府产业布局需要和地方重点项目技术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依托高校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推动高校创新型资源和地方创新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高校可结合地方政府组建科研机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高水平实验室等机构,把对国家战略和地方重点产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科学研究,放到这些联合建立的研究机构就地研究、就地转化,实现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将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落到实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信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