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冲击而非竞争力打击。综合来看,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的财务影响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2020年,人民币汇率(如非特指,本文均指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走势先抑后扬,从6月份起震荡走高。2020年年末,境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银行间市场收盘价分别为6.5249和6.5398,均较5月底上涨9.3%,较上年末分别上涨6.9%和6.5%。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以下是笔者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的两个客观事实 考察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的影响,需要注意到以下两方面客观事实: 第一,2020年下半年外贸出口伴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进一步加速增长。2020年6-11月,我国出口同比分别增长0.5%、7.2%、9.5%、9.9%、11.4%和21.1%。导致这种形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受益于我国率先走出疫情,国内全产业链供应链复工复产,及时弥补了全球市场供需缺口,促使出口超预期增长。这也符合我国外贸出口对外需(国际经济景气)敏感,而对汇率不敏感的一般历史经验。二是虽然2020年6-12月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累积了近10%的升幅,但同期人民币多边汇率——如万得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仅升值2.7%(见图1)。故本轮人民币双边汇率升值主要反映了美元走弱的影响,对中国出口价格竞争力的影响有限。 第二,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财务影响大于对出口竞争力的冲击。如前所述,过去七个月,人民币多边汇率涨幅并不大,即便从2020年全年来看,万得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涨幅也只有3.7%,低于同期双边汇率近7%的涨幅。然而,自2020年6月人民币升值以来,7-12月人民币月平均收盘价环比升幅都在1%以上(见图2)。考虑到企业从出口报关到收款,通常有1至3个月的时间差,期间企业出口收入美元要承担的汇兑损失约为1%-4.7%。9月以来,企业要承担的最大汇兑损失更是在4%左右。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或有限 基于上述事实,综合多方面因素看,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不如想象中大。 第一,从年平均汇率看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较小。从财务上讲,当进行本外币折算时,如果是存量数据,应该用期末时点汇率;如果是流量数据,则用期间平均汇率。尽管从时点汇率看,2020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收盘价均有较大升幅,但从年平均汇率看,中间价与上年基本持平,收盘价也仅上涨了0.17%(见图3)。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2020年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同理,不考虑各月出口额分布的不均匀,企业收到外汇即结汇,与2019年相比,在汇率上差别并不大。而即便考虑出口增速前低后高的因素后,2020年前11个月,出口结汇收入人民币也仅减少0.22%。 第二,主动进行汇率风险对冲可减少汇兑损失。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0年前11个月,银行代客即期结汇中有13.7%是远期结汇履约,占比较上年全年上升2个百分点,且10月和11月占比明显高于前9个月(见图4)。同期,银行代客期权交易相当于远期交易量的63.7%。鉴于二者交易的期限结构相近,故可假定这两种交易的客户结售汇方向也相近,由此推理出银行代客即期结汇中约有22.4%做了远期结汇性质的避险操作,其中约90%是1年以内的避险交易(这符合国内企业出口合同基本一年一签的经济特征)(见图5)。由于货物贸易属于有形贸易,银行真实性审核更易把关,故有理由相信,银行代客贸易结汇项下的远期结汇履约占比更高,或不低于25%。在本外币利差为正的情况下,以利率平价理论为定价基础的远期汇价要好于即期,因此这部分结汇由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有望减轻。 第三,跨境贸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据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前11个月,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占比平均为14.5%。其虽然低于2015年的峰值26.0%,却延续了2017年以来占比逐年回升的态势(见图6)。此部分进出口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境内企业不用承担汇率风险,有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财务损失。 第四,出口价格指数上涨有助于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据海关统计,2020年3-8月,出口价格指数同比均有所上涨;1-2月合计,以及9月、10月出口价格指数同比虽有所下降,但考虑到同期PPI同比负增长,出口价格跌幅也有所收敛(见图7)。同时,除1、2月份合计,以及9月份外,2020年前10个月的其他月份贸易条件指数均同比改善(4至7月份,同比改善幅度都在10%以上)。这也有利于企业通过进口降低成本,增强抗升值冲击的能力。 第五,如果进口以出口外汇收入支付,其也是汇率风险的自然对冲。根据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测算,对非金融企业境内外汇存款月底余额和月平均人民币汇率收盘价取自然对数后,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二者为弱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4);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二者转为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1,其中2020前11个月二者相关系数为-0.933),即人民币越贬值(在直接标价法中,意味着数值变大),企业越减少外汇存款,用于对外支付或结汇(见图8)。加上前述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和主动进行风险对冲,企业货物出口项下或有不少于一半的收入免于或减少汇率波动风险。 第六,如果选择合适的外币计价结算货币,出口企业也有机会减少汇兑损失。2020年全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涨6.9%,与美元指数下跌6.7%的幅度大体相当,故本轮人民币强势较大程度反映了同期美元的弱势。与此同时,从境内银行间市场24种人民币兑外币交易的中间价看,2020年全年人民币兑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瑞士法郎、丹麦克朗、瑞典克朗这6种外币仍有所下跌。其中,欧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占到美元指数六个权重货币的一半,权重合计达65.4%。而2020年人民币兑这三种货币的跌幅分别为2.6%、2.7%和6.3%(见图9)。2020年前11个月,境内非银行部门跨境外币收入中,欧元占比3.6%,较上年全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其他两种货币未单独披露数据),这在边际上有助于境内出口企业降低人民币升值造成的财务冲击。 综上所述,2020年,我国外贸出口表现强劲,主要反映了疫情的错峰效应,与人民币汇率水平无关,迄今为止出口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也比较小。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冲击而非竞争力打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的财务影响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大。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或者被动方式,部分管理相关风险。对于企业而言,跨境外币计价结算币种的多元化十分重要。即便预期美元指数将继续走低,其也是兑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等主要货币下跌;因此,只要这些货币兑美元的涨幅大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涨幅,选择相关货币用于外贸出口的计价结算,也能够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期
天眼查APP显示,12月15日,上海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增加至500万人民币,增幅为400%。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陈韬,由今日头条有限公司100%持股,疑似实际控制人为张一鸣。
汇率波动,对金融市场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多年来,资本市场常会出现股汇双杀或股汇债三杀的现象,股市与汇率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还是比较强的,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对象。 新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走高的行情,沪指最终报收在3500点之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同样出现了快速升值的走势。从1月4日的市场表现分析,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快速升值,并升值到6.44关口附近,成为了最近一段时间内升值速度最快的行情。 步入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快速升值,可以称得上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指标,对全球资本的流动也会带来不少的影响。 早在2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就出现了快速升值的走势,从7.20附近的水平快速升值至近期6.44关口,且逐渐接近2018年4月附近的区域。从过去半年的时间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速度确实很快,但在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背后,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的持续升值,并提升它们的投资吸引力,但同时也会对出口企业构成不少的影响,双刃剑的特征正加快展现。 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形成相呼应影响的是,美元指数在过去10个月的时间内出现了加速下行的走势。纵观2020年全球的主要资产表现,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市场,成为了全球表现比较强势的投资渠道之一。至于美元,却在2020年的时间内出现了显著的跌幅,去年下半年前手持美元的投资者,不得不面临着资产缩水的风险。 步入新的一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加速走强,这也是全球资本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与此同时,在人民币持续走强的背后,实际上也利多于人民币资产的走势,近期国内市场呈现出股汇齐升的格局,汇率的升值对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市场构成积极的影响。 从中国股市的角度分析,目前所面临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中,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强,成为股市走强的基础条件,近期国内市场形成了股汇双升的局面,A股的走强也受益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 再者,继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经济出现快速回暖的表现后,估计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姿态,在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实际上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能力,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改善,A股市场的价值中枢有望稳步提升,这为市场的持续走高创造出有利的基本面环境。 此外,注册制深入改革,释放出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与此同时,继科创板与创业板先后实施注册制之后,未来将会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在注册制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需要有一个持续活跃的市场环境给予支持,这也是今后几年A股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可以在2021年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且基本上可以巩固防控的成果,这对中国股市来说,将会提升整体的投资吸引力。与此同时,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相比,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估值并不算高,且随着2021年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的陆续披露,届时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有望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压低市场的估值水平。 虽说人民币持续升值本身属于一把双刃剑,但在全球流动性扩张的背景下,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只要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保持良好运行的态势,那么人民币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强势运行的格局。在汇率持续强势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表现也不会太逊色,待上市公司一季报陆续披露之后,市场的估值水平有望得到合理的改善,这也是市场向上拓展空间的体现。
12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79个基点,报6.5355。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2月1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55元,1欧元对人民币7.9414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3050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312元,1英镑对人民币8.783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9372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29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051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3796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467元,人民币1元对0.61990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221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2776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90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202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398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4.8434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911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7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824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45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19885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500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5950泰铢。
12月1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上涨近百点,升破6.54关口,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收复6.52关口,最高触及6.5167。截至9点32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5370、6.5213。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升79个基点,报6.5355。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近日表示,由于中国市场拥有比其他国家更高的收益率,预期直到明年,外资都会追捧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他预计,到明年底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再升值10%至6,甚至可能会更高,并创下1993年以来新高。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2亿人民币增加至32亿人民币。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利东,由今日头条有限公司100%持股,疑似实际控制人为张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