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币维持强势成了机构的主流判断,但各界对美元前景的看法却出现了空前分化。 9月17日,由于美联储调升了对美国的经济展望,同时并未公布任何加速购债的细节,美元指数隔夜一度从93以下最高跃升至93.5附近,截至北京时间17日20:00,美元指数报93.2,人民币对美元当日仅小跌近0.3%,仍稳稳居于6.8以下,美元/离岸人民币报6.7681,在岸、离岸价格倒挂。 人民币稳在6.8以下 之前一天,人民币涨势如虹。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825,大幅上调近400个点,再度刷新逾16个月高位。人民币开盘后迅速攀升,涨破6.8。当日下午3点后,因美指走弱,市场做多人民币意愿升温。日盘收盘后,人民币涨破6.76关口,最高触及6.7560,刷新2019年5月来高位。 周四,人民币维持区间波动。 经济基本面的强韧有望使人民币未来维持强势。前期较弱的消费下行了7个月后终于在8月重新上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也达到了去年的平均水平,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一齐扩张,推动经济基本面向好。近期多位外资行交易员表示:“目前并不担心人民币贬值,相反,各界更关注的是在持续升值背景下,央行会否通过逆周期因子等进行干预。” 从资金流入方面看,尽管流入A股的北上资金近期放缓甚至流出,但外资流入中国债市的资金不断放大。央行调统司原司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盛松成日前表示,没有必要对目前的汇率制度做较大改动,如提高汇率的日波动幅度,或取消中间价、实现汇率完全清洁浮动;目前应关注短期资金大量流入和人民币过快升值,因为短期资金大量流入可能提高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压力、推高国内资产价格。 2014年3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提高至2%,但之后,汇率的日波动基本控制在1%以内,因此,即便放宽波动幅度,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交银金融市场部表示,至于“清洁浮动”的汇率制度,也并不是当前各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趋势。此外,目前,因我国有相对稳健的经济基本面,叠加人民币资产明显的估值优势,吸引了大量境外资金流入,7~8月,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合计逾3000亿元,外资通过陆股通净增持A股逾80亿元。 美元观点分化加剧 然而对美元来说,预期分化加剧。部分机构认为,美元仍将有近6%~7%的贬值空间;但另一些交易人士则认为,美元仍受到避险情绪的支撑,且中长期美国经济复苏也可能支持美元。 从看空阵营来看,例如渣打就预计,美元指数几乎相较于所有货币都被高估了,预计还有近6%的下行空间,欧元对美元今年有望攀升至1.24附近。周四晚间,英国央行对负利率的讨论导致英镑跳水,对美元短线下挫60点至1.2909。 再如,布兰迪环球投资管理投资组合经理Anujeet Sareen对记者表示,美元在一季度升近9%后回吐,截至8月中已由高位回落约三分之二。欧元在一季度一度贬值近5%,目前已由3月份低位回升11%。"我们相信目前美元牛市一直由较强劲的科技业牵头的美国经济增长及较稳健的外贸结余所推动。但美元前景或会因其他因素而改变,第一项长期因素与政治相关。” 他分析称,随着财政赤字急速上升,美联储同时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在第二季度,美国实际个人收入取得历来最大增幅。如果不是正经历近百年来最严重衰退,仅从收入增长层面来看,美国经济似乎欣欣向荣,事实上美联储已提供一切政府所需的资金以支持经济。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并不利于美元。不仅如此,目前在美国总统大选民调中领先的拜登在政纲中提出上调企业税。正如2018年减税能提振经济增长和美元一样,若2021年增加企业税,将阻碍资本流入美国,继而削弱美元表现。此外,疫情对美国经济带来结构性的冲击,是导致美元走弱的第二项因素,服务业的职位难以完全恢复。 不过,看多美元的阵营近期有所扩大。FXTM富拓外汇特约分析师黄俊对记者表示,鉴于美联储调升了经济预测,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短期仍看多美元;中长线来说,美国长期经济复苏以及潜在推出的财政刺激也有助于美元。 “看美元长空的人犯了一个错误,即机械式理解行情。以美国现有的情况,的确是长期利空美元。只是恰逢美国大选,意味着美国一个新的政策轮回的结束和开始,新的继任者会有怎么样的布局,这是长期预测美元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加大基建投资、提升美国竞争力获得两党关注,这是跨越美国两党差异的事项,有助吸引资金回流美国。”他称。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称,从今年5月份末以来,人民币开启升值趋势,离岸人民币来看,从5月底以来,升值了4100多点,在岸人民币则升值了3800多点。今天17:40分,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6.7712。人民币汇率走强固然有美元指数走弱的因素,但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基本面的强劲,我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疫情,使得疫情在我国得到初步控制,高效的疫情防控表现使得率先开启复工复产,使得我国基本面在疫情后持续修复,第二季度3.2%的增长是支撑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全球央行大放水的背景下,我国央行在疫情期间货币政策保持定力,9月14号计算,中美利差为247个基点,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这也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强。经济企稳回升及汇率走强都加大了外资进场的吸引力,对股市走强也有正面作用。属于重大利好因素。
昨天,人民币跳升300点,离岸价冲过了6.8,最高达到了6.76,升值的趋势延续,我们赶紧看了一下美元,美元指数还是在93点上方,也就是说,这次人民币的升值和美元无关,属于是单边升值。至此离岸价已经从5月底的低点7.19,升值到了现在的6.76。幅度已经超过了5%。这个幅度看起来不小,但其实对比一下你就知道, 美元从100跌到现在93,跌了7%,所以这么算下来,其实人民币仍然没有升值到位。 另外,人民币升值,也跟经济有关,今年整体经济来看,中国经济相对于世界来说优势很大,我们半年GDP已经回正,而下半年基本将恢复常态,成为全球经济确定性最高的国家和地区,贸易顺差也在继续,再加上我们的利率水平,现在十年期国债利率我们已经回到了3%以上,而美国基本只有0.7%,所以利差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现在国际资本,只要从美国和日本借出资金,放到中国的国债里,就已经产生了套利空间,所以大量的资金就会疯抢人民币,买的人多了,人民币也就升值了。 当然,之前我们也说了,人民币的基本面绝对支持他继续升值,未来升回到6.5是很有可能的,除非我们不让他升值,什么情况下我们不愿意升值呢?就是双方不愉快升级的时候。通常我们都会把汇率作为谈判的一个重要筹码,你敢把关税提上来,我就把币值贬下去,对冲掉这个影响。 人民币升值会吸引更多的外资入局,对于股债都有利好的影响,对于做进口生意的也是好消息,但做出口生意的,或者是赚美元的,就比较麻烦了,我们的建议还是,如果你的钱在外面没用,可以换汇回来,如果你未来还要用美元,也就不用动了,这么来回换汇的成本太大,很不划算。至于还要不要锁定美元币值,现在也比较尴尬,100点的美元,可以锁定,我们敢肯定美元在高位,现在93点的美元,已经到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通过买半仓黄金,锁定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况且现在黄金也开始了高位横盘,方向也并不明确,价格也并不便宜了。现在再去锁定,并不划算。 昨天晚上新闻1+1连线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在回答大家最关心的疫苗问题的时候,官方回答大概11月到12月,普通人就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了。而就在前一天,阿联酋宣布,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灭活疫苗投入使用,给在那里的一线的医务人员先行接种。 这确实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前两天我们在说到疫苗问题的时候,根据采访的信息得知,12月份疫苗上市,那么普通人用上怎么也得明年初期了,但没想到人家又把时间提前了,11月到12月,普通人就可以接种,这意味着比我们预想的时间,可能又提前了1-2个月。而且老齐根据一些朋友的反馈得知,其实现在已经有不少人都已经接种过这种疫苗了,只是目前没有大规模的宣传。但其实接种工作已经开始。一些高危人群,正在接种当中。 之前我们讲,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对于疫情其实我们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了,但是要想像以往那么肆无忌惮的生活,似乎还是不太敢。一说聚会,娱乐,开会总是会心有余悸,而如果要想彻底破掉心中贼,疫苗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让整个经济,特别是服务业彻底恢复如初,创造需求,那么就必须有疫苗的加持才行。所以疫苗对于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 包括全世界也是如此,现在我们能恢复生产生活了,但全世界其他地方依然高危,不跟世界发生往来,经济效率也必然大打折扣,光靠内循环肯定是只撑不住的,还得要内外双循环。所以全世界其实也在苦苦的等待这一针疫苗,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控制住了疫情,各国经济才能彻底恢复正常。否则永远都是临时状态。所以这已经不光是医药股的估值问题,而是全世界经济的估值问题。 不过这里也再次提醒一点,我们的对于疫苗有多期盼,就对市场上的生物制药类的个股预期有多么强烈,所以想的太美,始终是个大问题,即便真有几十亿上百亿的业绩利好支撑,恐怕也撑不起大家的预期,所以对于这种万众瞩目的事,很容易在资本市场上遭遇见光死,大家即便现在不抛,也只是要做个动态止盈保护了。永远记住,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是投资者预期的晴雨表,预期如果太高,实际结果就很难跑赢了,如果预期没有达到,投资者就会很失望,而失望之下,股价就会发生暴跌,形成戴维斯双杀,也就是业绩不及预期,估值也大幅下降,这点不得不防。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利于套利资本或者说是热钱流进中国,影响到资产价格,但是也会影响到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因此不能简单的直呼人民币升值是资本市场大利好,这是不客观的,也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9月15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涨超40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亦表现强势,盘中升破6.78,创近16个月新高,今年5月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在持续升值。5月底至今,离岸人民币升值了4100多点,在岸人民币则升值了3800多点。 人民币缘何升值,就在于我国经济在强劲的复苏,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第一个经济恢复正增长的国家,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2%,比第一季度增加10个百分点,从有关数据看,8月份经济数据继续好转,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增速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环比增长1.25%,说明经济沿着复苏的轨道稳步前行,这为人民币升值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另外我国货币政策并没有大水漫灌,而是维持中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降准和调低MLF利率30个基点以后,下半年流动性投放更加谨慎,也没有继续调低MLF利率,今天续作的6000亿元MLF,虽然超额续作,实现4000亿元净投放,但保持利率不变,之所以净投放,与大量发行的专项债有关,这与美联储直升机撒钱模式是不可相提并论,美联储不仅仅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也实施零利率政策,还有高达26万亿元的美国债务,目前市场预计美国2020年经济增速同比下滑3.6%,第四季度同比下滑2.3%,虽然会好于美联储预期,但下滑的美国经济,需要美联储长时间维持零利率政策和超级货币宽松政策,这些都是美元汇率疲软的重要因素。 从美元指数来看,从高点103见顶以来一路下滑到现在的93左右,相当于下跌了10%左右,而人民币升值也就是不到5%,远低于美元贬值的幅度,虽然美元贬值与欧元升值有关,人民币升值幅度不会与美元指数贬值幅度完全同步,但市场预测美元指数已进入弱势周期,短期内有望下探至90甚至85。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尚没有到位,实际上市场也有人预测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高看涨至6.5-6.6之间。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国际市场热钱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国内,推升资产价格,但是未必就会流进股市推升股市上涨,股市走势与股市改革和市场情绪有关,也与估值高低有关,目前医药医疗器械、生物疫苗、部分科技股、食品饮料估值位于历史高位,并不具有吸引力,资金离场的态度反而较为坚决。像15日,北上资金是净流进33.21亿元,两市也出现了小幅的上涨,但是在股市7月份大涨以后,北上资金进出与人民币走势脱钩,也就是汇率上升,北上资金流出非常明显,就是上一周,人民币汇率也是快速上涨,可是北上资金也是流出近6亿元。汇率升高,在中美利差相差比较大下,债券吸引力可能是大增的。 拉动我国经济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8月份出口非常靓丽,8月份中国共出口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进口1.23万亿元,同比下降0.5%,从进出口数据看,进口下滑,说明内需疲软,出口大增,说明对经济拉动明显,有评论指出中国出口连续三个月出现增长。“中国出口的强劲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以更快、更稳健的步调复苏。”一旦人民币升值过快,就会影响到出口产品竞争力,从而影响出口积极性,很多出口企业都是微利的,只有两三个点的利润,人民币暴涨4000点,换10万美金省4万元,意味着出口拿回来的10万美元外汇换成人民币就会少掉4万元人民币,这可能会吞噬掉出口企业大部分利润甚至是全部利润,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上升,部分出口企业没有订单会很苦恼,但有订单会更加难受,不做市场没了,做下去,亏钱的买卖,企业亏不起。 按照上面的评论,出口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以更快、更稳健的步调复苏,反过来,如果人民币升值影响到出口增长,那么就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稳健复苏,中国外汇有一篇文章,招商宏观的估算表明,2013年以来的强人民币使得中国GDP每年少增长0.4个百分点,但是该文章进一步指出,弱美元时期,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较为明朗,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比较活跃,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推动作用。现在是弱美元时期和人民币升值时期,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呢?缺少一个量化的评判。但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从而波及到经济复苏我是觉得需要审慎观察的。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虽然很多时候不准确,但一旦经济下滑,货币政策受制于楼市泡沫不能进一步放松,高估值的股市北上资金也是不会偏爱的,反而股市会有很大下行压力,这就是价值回归。
人民币正在以超预期的速度升值。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强势升破6.78关口,刷新逾16个月以来新高。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涨幅超过400点。截至当日19时发稿,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报6.7720、6.7692。 近期,人民币升值气势如虹。9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已连破7道关口。8月份,人民币汇率累计上涨1.84%,曾创下19个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升值速度比想象中快。”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认为,这一现象意味着,汇率机制灵活性提高,人民币弹性在进一步增强。 虽然升值速度超预期,但在消息面和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的走强也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内。“交易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升破6.80关口较为笃定。”一位外资银行交易员称,即便当日早间有客盘趁机购汇,也无法挡住人民币汇率的上涨“大势”。 美元指数下跌是当日人民币汇率上涨的关键推动力。昨日,美元指数重拾跌势,跌破93关键支撑位,人民币看多情绪高涨,推动人民币汇价突破6.80关口后继续上升。 此外,基本面因素的支撑作用依然坚实。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对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定力、人民币资产获境外投资者频频加仓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人民币上涨动力足。 人民币加速升值背景下,市场对其后续走势的观点有所分化。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人民币将会进入较长的升值过程。其逻辑主要在于,中国出口份额开始逆势上升,而美元汇率处在贬值趋势之中。 国际投行高盛也在近期发表看好人民币的观点。高盛表示,即使在大涨之下,近期人民银行的逆周期调节因子幅度也很小,显示出央行并无干预人民币走强的意图。同时,中国出口复苏强劲,并未明显受到人民币升值影响。 但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看来,人民币升值趋势尚未确立,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当前并非典型的人民币升值,而是多空交织状态下正常的双向波动。 汇率市场的切身参与者也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升值预期。 上述外资银行交易员表示,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6.80关口之后,短时间内将选择观望“不交易”。而野村认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可能在年底前升破6.65,并表示已经提高美元空头的现金头寸,并将通过期权继续持有中期美元空头。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预期,也已经影响企业的汇率风险对冲操作。 “企业的外汇套保策略正在改变。”大华银行中国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林念说,企业在套保对冲的方向、方式与时点方面,目前呈现出较为多元化的局面。 “自昨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升破6.80整数关口后,客户远期结汇套保的对冲意愿明显增强。”林念表示,部分客户选择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避免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结汇损失扩大。另一方面,在上周美元低位反弹时,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看跌人民币的深度虚值期权成交,以规避人民币下跌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进出口企业套期保值、实现风险偏好中性的意识和意愿正在不断上升。因此,已有不少银行开始研发新型外汇套保工具,以引导企业逐步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9月1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在6.78附近波动,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波动上行逾20点。截至9点34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7768、67771。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升397个基点,报6.7825,升至去年5月以来最高。 国金证券表示,若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则中美利差可能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甚至进一步走阔。此时,资金将随着套利活动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我国资产将吸引外资大幅流入。 国债方面,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比较稳定,中国国债收益率稳定在3%左右,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在流动性和收益率较好的背景下,叠加汇率升值溢价后,我国国债对外资吸引力将进一步上升。
9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50个基点,报6.7675,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7825,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7613。 业内人士表示,本轮人民币汇率升值有着基本面改善的支撑,亦有海外流动性泛滥、美元汇率高位调整、中外利差扩大等因素推动,尤其是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运行提供的方向性支撑不断增强,有望比前几轮阶段性升值行情走得更远。从短期看,在汇率预期调整、企业加快结汇等作用下,人民币可能延续较快升值态势。 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一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支撑;二是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出现了升值的走势;三是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前景和人民币资产,国外资本持续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带动人民币的升值。 温彬表示,对于居民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国旅游、海外购物、留学,降低海外消费成本,增加消费者的福利。同时,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国际资金出现持续净流入,也有助于境内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保持资产持续稳定的收益。 同时,温彬分析,从进口企业来看,因为人民币升值,特别不仅是对美元走强,还有对一揽子货币走强,所以会降低采购成本,增加盈利。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在全球央行维持宽松的背景下,中国央行在疫情期间货币政策保持谨慎、维持定力,中美利差维持高位,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这也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强。 明明分析,人民币汇率的走强或仍将延续,但考虑到后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全球避险情绪以及不对称的资本管制,人民币汇率或呈现为斜率放缓的升值走势,短期人民币汇率区间或为6.7-6.8。汇率的持续升值或对中国出口和制造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此外,温彬指出,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短期来看,因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国际投资者看好资本市场,外资持续流入,这些因素预计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而汇率稳定有助于经济和金融稳定,两者相辅相成。要稳步有序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在均衡合理的水平。 北京时间周四(9月17日)凌晨2:00,美国总统大选前最后一场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闭幕。一如市场预期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超额准备金率(IOER)维持在0.1%不变,将贴现利率维持在0.25%不变;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委员们预期直到2023年末利率都将按兵不动。点阵图还显示,失业率在年底前回落至7.6%,预计年底前通胀达到1.2%,并且直到2023年才可能回到美联储设定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