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退市,引发美国对中概股实施更加严厉的监管。加上估值长期受打压,中概股纷纷开启回归征途。有的选择私有化退市,比如58同城;有的选择在香港和美国同时上市,比如网易和京东。 而理想汽车却背道而行。 7月11日,理想汽车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文件,此次公开募资最多1亿美金,股票代码为LI。承销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中金等大牌金融机构。 理想这时候逆流而上,准备在美国上市, 究竟是为什么? 首先,理想汽车需要更多资本。 理想并不缺钱。 理想汽车目前生产的唯一车型:理想ONE,于去年11月份开始量产,截至2020上半年交付10400辆,开始实现规模化营收。 根据招股书,2020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8.52亿元人民币,净亏损9148.6万元人民币。理想的财务状况还是不错的,目前自由现金流10.5亿元人民币,手中还有“余粮”。 另一方面,理想也频繁融资,而金主美团毫不吝啬,大笔投入。 2019年8月,理想C轮融资5.3亿美元,王兴和美团出资3亿美元。就在提交IPO文件十天前,7月1日, 理想刚刚结束5.5亿美元D轮融资,美团再次领投5亿美元。 短短一年,王兴和美团先后投入8亿美元,共持有23.5%股份,成为理想第二大股东。创始人李想个人持有约3.56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5.1%,拥有70.3%的投票权。 除了开源,还有节流。 李想是业界出了名的“抠门”,非常重视节省成本。 理想的经营花销中,绝大部分是研发支出。2018年研发支出约为7.94亿人民币,营销和行政支出约为3.37亿人民币;2019年研发支出约为11.69亿人民币,营销和行政支出约为6.89亿人民币。 研发和营销投入比高达2:1,表明理想汽车对研发的重视,也体现理想汽车对营销成本的控制。 李想曾经在朋友圈感慨,团队超3200人,只有两个VP , 高级总监寥寥无几,出差都是经济舱,住的都是经济酒店。 有稳定营收,有多余现金流,背后有美团大笔融资,还这么节省,为什么理想还要上市融资? 归根揭底,制造新能源车是一门极其烧钱的生意,理想汽车需要更多资本。 别看理想汽车现在手握10亿人民币,背靠美团,但是在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这点钱真的不值一提。理想手里的现金还不够特斯拉一个月的研发费用。与同级别蔚来比较,蔚来2018年研发支出也超40亿元,还不算运营扩建厂房等其他大笔支出。 而从特斯拉和蔚来这两位“前辈”的历史上看,新能源造车企业,特别是刚刚起步量产第一辆车后,都要经历资金弹尽粮绝的生死一线的考验。 特斯拉2008年2月第一辆车Roadster正式交付。由于造车经验不足,成本失控,造成巨额亏损,又碰上2008年的金融风暴,特斯拉弹尽粮绝,几乎破产。幸好当时美国国会出台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和低息贷款政策,特斯拉因此成功获得美国能源部4.65亿美元低息政策性贷款,才能活着熬到2010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侥幸躲过一劫。 蔚来2018年6月第一辆车ES8量产交付,9月立刻在纽交所上市。尽管上市扩展了融资渠道,但由于投入巨大,蔚来至今累计已亏损285亿元,单2019年就亏损114亿。 2019年底到2020年初,巨亏之下蔚来开始捉襟见肘,频出现金流告急的传闻。蔚来幸运的获得亚洲投资基金的4.35亿可转债融资,加上合肥政府70亿元的战略投资和国有大行百亿授信,才转危为安。 理想清醒的认识到:雄厚的资本,是活下来的前提。 理想汽车赴美上市借助资本市场,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对未来困难的未雨绸缪。 其次, 美国资本市场目前处于新能源汽车的黄金时代。 2020年美国资本市场上最闪耀的一颗星,非特斯拉莫属。特斯拉股价扶摇直上,股价从1年前300美元左右,如今已经1544美元,足足增长近4倍。特斯拉市值为2863亿美元,超过第二名丰田和第三名大众汽车市值之和。 特斯拉以一己之力,引发了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车的追捧。水涨船高,其他新能源车也大受资本市场欢迎。 其中蔚来表现优异,不仅股价突破上市以来新高,而且在7月短短2周内,股价翻倍。加拿大新能源车制造商ElectraMeccanic Vehicle 过去一个月也大涨2.7倍。 号称氢能源车里的特斯拉:尼古拉(Nikola Motor)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虽然一辆车都还没生产出来,但蹭着特斯拉的高光,股价却大幅飙升,市值已经高达130亿美元。另外一家带动皮卡汽车初创公司Ravian,也趁着好时机大笔融资。Ravian同样是一辆车都没制造出来,就能在一年内连续融资4次,最近一次融资高达25亿美金。 如今资本追逐新能源车的狂热现象,让“PPT造车“的乐视贾跃亭都感慨生不逢时。 早在年初理想汽车就准备上市,阴错阳差,由于疫情上市被耽搁,没想到却等来上市的黄金时期。 第三, 理想汽车自身上市条件成熟。 理想的量产车累计交付突破万辆,这是一道门槛,证明理想自身的造车硬实力已经达标。 从财报数据上理财还是在亏损,但是最关键的数据毛利率已经由负转正。 2019年全年,理想汽车实现营收2.8亿人民币,实现毛利-9.5万人民币,毛利率为-0.03%。2020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8.4亿人民币,实现毛利6828.8万人民币,毛利率为8.02%。财务状况逐渐改善中。 对华尔街来说,创始人李想并不陌生。 李想是个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曾经帮助汽车之家2014年在纽交所上市,也没有什么负面新闻。这样的经历对赴美上市是个加分项。 至于美国监管对中概股的严格会计要求,已经掌管过一家中概股的创始人李想应该早有全盘准备。况且在这种严格外部审核环境中,理想逆潮流赴美上市,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对自己财报有信心的标志,反而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逆流而上,除了勇气还需要实力。 从自身实力,财务状况和管理团队方面,理想已经做好赴美上市的准备。 最后, 理想急需上市来应对蔚来和小鹏的竞争。 经过几年的淘汰,中国本土的造车新势力引领者基本上定型在蔚来,理想和小鹏三家。虽然这三家口口声声“超越特斯拉”,但是不管从市场体量、技术、影响力等,特斯拉目前已经一骑绝尘,牢牢占据全球老大的位置。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更多的是在国内市场里差异化竞争。 李想说过,“一旦对手获得竞争优势,它会拿走最好的资源,供应商的资源、用户的资源、媒体的资源、渠道的资源。” 当然,还有重要的政府资源。 国家政策对特斯拉的支持效果彰显,在国内已经产生巨大的鲶鱼效应,接下来,国家资源只会往中国造车新势力倾斜。 谁快速扩张,占领中国新能源车第一位置,谁就能获得国家扶持政策和资金。 蔚来已经从中受益匪浅。蔚来稳居三家之首, 产量最高,车型最多,更因已经上市,能够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进行资本运作,增加融资渠道。同时还能引进当地政府战略投资和国有银行的授信额度。 而对理想来说,何尝不想尽快推出第二款车型,实现快速扩张。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最近表示,在保证较高毛利、保证现金流为正的前提下,可以放弃盈利,但必须扩张。 但是扩张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和外部资金的支持,这都要求理想取得宝贵的上市门票。 而小鹏汽车据传也开始准备赴美上市。 前有蔚来,后有小鹏, 理想不得不尽快上市。 可见, 理想赴美上市, 是综合了自身内部条件和需要,在国外资本环境和国内市场竞争条件下,最佳的一个选择。
7月13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上涨71个基点,报7.0000,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短线拉升逾30点。截至9点35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9997、6.9992。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降22个基点,报6.9965。 中信期货认为,受资本涌入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关口附近。从中期来看,人民币将维持稳中有升态势,但是上升空间有限。
题:《谭雅玲:人民币“6时代”与“7时代”有何不同意义?》 作者 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日公布数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43元,较上一交易日上调142个基点,重回“6时代”。市场对人民币“6时代”的声音加强。人民币“6时代”与“7时代”有何不同意义值得思考。笔者认为,应结合与汇率有直接关联的外贸出口企业基础与需要,判断哪种预期更符合中国国情。 人民币“6时代”的压力不能忘记 从2005年汇率改革开始,人民币经历9年的升值周期。这一阶段中国贸易压力上升,进而侧重点转向投资拉动经济。同时,中国处于收入上升、财富增加和经济高涨时期,伴随国际地位的上升,人民币升值热度达到巅峰。然而,回想当时特殊的经济特色与周期,人民币汇率上升对当时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在曾经的“6时代”出现的经济循环错位、情绪认识偏激以及结构配置扭曲值得反思。汇率对一国经济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应理性分析其不同方向与趋势的利弊。 人民币“7时代”具有适宜性 从2014年开始人民币步入贬值周期,逐渐舒缓了偏激升值的市场风险,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实体产业发展方面起到初步效果。当前,全球处于疫情特殊时期,中国率先步入复工复产阶段,具有适宜性的汇率水平是为其保驾护航的重要基石。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中国出口面临一定压力。然而,在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破“7”后,中国外贸民营企业的出口主动而积极,在疫情之后也为支撑中国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商务部数据显示,前4月,民营企业出口下降2.7%,降幅好于整体3.7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韧性,占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51.7%;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出口分别下降6.5%、10.7%。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92万亿元,增长0.5%,占外贸总值的43.2%,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回顾人民币处于贬值周期的2018年,虽然伴随中美贸易摩擦,但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7.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进口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民营企业对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一大亮点。笔者认为,人民币“7时代”具有一定的适宜性,货币贬值有利于外贸,也有利于民营外贸企业生存、发展与进取。 审慎判断人民币走势预期 如果从货币国际化角度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际化推进,毕竟偏升值的货币更利于被接纳。如果从企业实业发展角度看,人民币贬值则有利于实业进取,偏贬值的货币水平有利于积累与创造机会。从进口角度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价格区间适宜是升值利于进口的原因。从出口角度看,人民币贬值有利,利润回报与收益是决定因素之一。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脱虚向实的过渡期,偏重金融虚拟面的情况存在,因此预期升值的情绪更强,这也是众多机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重要立场和诉求背景。但若从中国企业结构性转型侧重提质量、创新和达到国际标准的角度出发,则必然偏向于选择贬值预期。目前人民币双边走势基调明确,疫情之后人民币处于“7时代”有保护和帮助意义。从海外角度看,离岸对冲力量套利欲望强烈,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投机标的中中国的吸引力加大,汇差利差有空间,人民币贬值趋势更容易获利。因此,要判断人民币哪个“时代”更好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需求和预期判断,以实业为主是汇率的重要抓手。 总的来说,判断人民币预期需要谨慎。“霸道”的美元依然贬值,这其中的道理应当深入洞察。人民币走势预期的区间与方向十分重要,关乎企业利润与国家利益,需要结合自身现实与需求审慎评估。 谭雅玲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汇率重回“6时代”,人民币为什么越来越香?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记者 李金磊)最近,人民币不仅“上新”了5元新钞,而且表现跟中国股市一样:强势。 来看3组数据: 一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回6时代。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7月9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收复7.0关口,重回“6时代”。7月1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43元,较上一交易日上调142个基点,连升四日,同样重回“6时代”。而美元指数呈现弱势,目前为96左右。 二是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创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公布数据,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升至2.02%,创历史新高,高于澳元的1.55%和加元的1.78%。 三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3个月上升。 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23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06亿美元,升幅0.3%,连续3个月上升。 人民币为什么越来越香了? 强势的表现,需要底气和支撑。 持续改善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向好。工业企业利润实现正增长、消费投资降幅收窄、汽车房地产销售回暖,预计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由负转正。 “在这样的背景下,IMF最新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4.9%,中国经济预计增长1%,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向好,是人民币汇率回升的支撑。”温彬称。 中美利差扩大,人民币资产吃香,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 温彬分析,目前中国股市估值总体还是相对较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出现负值,中美之间的利差在扩大,这些都令境外投资者看好人民币资产,人民币作为避险资产的特征和属性越来越明显。 而且,随着中国新证券法颁布实施、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资本市场更为便利,更加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可以看到近期北上资金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带动了人民币需求的增加,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数据显示,外资持续看好中国A股市场,开启买买买模式。9日,北向资金全天当日净流入79.51亿元,为连续6日净买入,7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已超过600亿元。 央行5月10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判断,主要经济体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加之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领先,人民币资产较高的收益和相对的安全性可能吸引跨境资金流入。 美元指数走弱,非美货币出现回升,人民币资产购买需求旺盛。 美元指数也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3月份,美国祭出“降息至零+无限量化宽松”大招,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当时加剧了人们恐慌情绪,虽然美联储大放水,但是美元指数却一度创出新高,突破100大关,全球出现“美元荒”。 如今,“美元荒”不再,而且美元已经丧失了利差优势,遭到华尔街投行唱衰,于是美元指数走弱,目前维持在96-97区间震荡。 温彬分析,美元指数强弱与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具有反向关系。恐慌情绪过后,美元指数从疫情初期的高位开始回落,非美货币出现回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新网记者说,由于美国降息,中美之间的利差进一步扩大,使得国内金融市场对于国际资金吸引力加大,经济、预期、市场在好转的时候,国际资金会越来越看重人民币的资产,人民币越来越成一个规避风险的资产,人民币汇率也会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吗?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对中新网记者说,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中国的进口企业,对于出口企业则有一定影响。人民币汇率在5、6月份贬值,此次升值也是回调,预计不会持续大幅升值,将在“7”关口迂回。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在国内疫情干扰减弱、国际收支企稳的背景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将能保持稳定。美元指数走弱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积极影响。 温彬认为,中长阶段来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一个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双向波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也表示,短期看,在岸人民币汇率仍有望维持偏强格局,但人民币汇率不具备大幅走强的基础,未来将在均衡水平附近保持双向波动。这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较高,可能对国内经济构成影响,同时全球的美元避险需求尚未消失。 6月24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总第89次)例会也提到,“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完)
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 一、广义货币增长11.1%,狭义货币增长6.5%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774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55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7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6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75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474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6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774亿美元,同比多增536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54亿美元,同比多增234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55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206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07.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2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55万亿元,同比多增4.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3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2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38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7446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增6371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7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206亿美元,同比少增119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增加311亿美元,同比多增212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9%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669.11万亿元,日均成交5.5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6.7%。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5.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6.7%,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9.3%。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15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1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1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1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0795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08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1.72万亿元 上半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19万亿元、0.89万亿元、0.51万亿元、1.21万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7月10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回落逾150点,报7.0020,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在7.0附近波动。截至9点35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9995、7.0010。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升142个基点,报6.9943。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环球市场业务主管吴英敏认为,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坚挺。主要推动因素在于:首先,中国疫情防控走在各国前列,复工复产情况良好,经济展望相对乐观;而且,与欧美日央行相比,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更为克制,增加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图片来源:微摄 7月9日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085,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22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7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085元,1欧元对人民币7.942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5296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432元,1英镑对人民币8.8380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941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05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0363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466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838元,人民币1元对0.60874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0.1689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4169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0.35韩元,人民币1元对0.5242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538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4.6592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316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79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096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7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97891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2372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4499泰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