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8月份制造业PMI为51.0%,环比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较上月抬升1.0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5%,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主要观点: 8月制造业PMI环比微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51.0%,维持扩张区间。当月生产指数为53.5%,生产端保持平稳修复态势;新订产品单指数为52.0%,边际小幅改善,不过新订单指数持续低于生产指数,供给与内需修复不均衡的现象仍比较显著,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是制约当前经济回升的突出问题。 伴随美元走软以及新冠疫苗面世的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自5月以来呈现快速上行趋势,当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达到58.3%的高度扩张区间,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则出现1.0个百分点的改善,二者均达到2019年以来的高点。不过原材料购进价格的扩张已连续数月明显快于出厂价格指数,下游企业利润改善情况仍弱于上游。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积极修复,相关指数运行于高位景气区间。当月服务业PMI为54.3%,连续6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不过考虑到近期国内疫情零星反复,当前生活性服务业复苏仍慢于生产性服务业。建筑业PMI保持高位景气态势,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修复速度明显快于制造业,建筑业相关增长正在发挥逆周期调节的关键作用。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存在反复,逆全球化情绪有借疫情上涨的态势,外部风险仍值得重点关注。国内方面,需求复苏弱于生产仍是宏观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前期出台的刺激政策将在下半年加速显现,基建投资将对经济起到明显拉动作用,受此带动的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活动有望趋于好转,短期内制造业PMI有望继续处于扩张区间。 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产与新订单指数一降一升,供需两端差距边际有所收窄 2020年8月制造业PMI为51.0%,较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运行于荣枯线之上。 1、生产指数为53.5%,制造业生产端保持平稳恢复态势 8月PMI生产指数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53.5%,高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延续疫情得到控制以来的平均扩张水平。从高频数据来看,当月高炉开工率与主要半钢胎开工率均位于年内高点,此外焦化、聚氯乙烯、尿素等中上游生产企业的开工率自5月以来处于持续上升空间,显示出制造业生产端尤其是上游生产企业得到良好修复,未来工业生产的上行幅度将主要受制于需求端的走势,生产端上下游的分化值得关注。 2、新订单指数边际小幅上行,总需仍弱于疫情前水平 8月新订单指数为52.0%,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需求保持边际小幅改善。3月以来,制造业新订单指数持续低于生产指数,8月二者一升一降,差值边际有所缩小,但从最新的7月制造业投资和社零数据(-10.2%、-1.1%)来看,需求持续不足的矛盾仍然是制约当前经济回升的突出问题。 此外,终端需求不足对产业链下游企业的负面影响大于中上游,尤其是更贴近终端需求的小型企业遭受较大冲击。从数据来看,疫情得到控制以来,大中型企业的PMI指数复苏情况明显优于小型企业,8月这一分化继续扩大,其中大中型企业PMI均修复至50%以上,而小型企业PMI则下探至47.7%的收缩区间。 3、国际油价维持疫情后较高水平,价格指数边际上升,出厂价格与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差距拉大 伴随美联储宽松政策带动美元走软,以及新冠疫苗面世的预期近期有所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自5月起V字反转,呈现快速上行趋势。8月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格维持在43美元左右的近期高位,国内能源、矿产类大宗价格指数分别达到疫情爆发以来的高位。当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58.3%的高度扩张区间,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则出现1.0个百分点的改善,二者均达2019年以来的高点。不过原材料购进价格的扩张已连续数月明显快于出厂价格指数,表明当前下游企业利润改善情况仍弱于上游。随着生产复苏带动工业产品价格走稳上涨,上游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将逐步传导到生产领域,预计短期内国内PPI下行压力将进一步缓解,不排除四季度回到正增长的可能。 4、进出口相关指数维向上逼近临界值,未来外部市场仍然存在变数 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0%和49.1%,环比小幅上升,逼近荣枯线。受国际经济持续复苏的带动,外部需求继续改善,当月相关国家PMI边际回升,部分地区的制造业PMI已恢复至扩张区间,外部需求边际呈回暖态势。从1-7月的数据来看,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对出口拉动较大,口罩、手机等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较快。此外,伴随我国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效持续释放,制造业出口进一步改善。 不过,当前外贸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一方面部分国家疫情出现反复,防控措施对经济和金融的深度波及仍在加剧;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浪潮有借疫情升温的趋势,且随着海外产能修复,出口继续大幅增长的难度也有所上升。我们判断,短期内我国出口增长可能面临一定反复,三季度国内经济反弹将更多倚重内需发力。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积极修复,相关指数运行于高位景气区间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环比和同比分别上升1.0和1.4个百分点,继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1、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服务业复苏加快,但生活性服务业复苏仍慢于生产性服务业 8月服务业PMI为54.3%,环比上扬1.2个百分点,达到疫情以来最高水平,表明当月服务业复苏有所加快。近期,为加快服务业全面复苏带动消费复苏,各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复苏的政策,以对冲疫情中后期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对相关商务活动的冲击。 不过从数据来看,当前生活性服务业复苏仍慢于生产性服务业,当月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60.0%以上,业务总量持续快速恢复,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均高于57.0%,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自疫情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另外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3%,与上月基本持平,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互联网软件等行业高于65.0%,企业发展信心稳定。 2、建筑业生产活动高位上扬,相关行业保持高位景气 8月建筑业PMI为60.2%,边际小幅回调0.3个百分点,保持高位景气态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房地产建设加速赶工,基建项目加紧落地,从数据来看,疫情得到控制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修复速度明显快于制造业,建筑业相关增长正在发挥逆周期调节的关键作用。 细分行业来看,当月土木工程建筑业为57.7%,低于上月4.8个百分点;房屋建筑业和建筑安装装饰业为59.9%和66.8%,分别高于上月0.3和7.8个百分点。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为56.4%,高于上月1.8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6.6%,连续4个月保持在66.0%以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高温降雨天气的减少,近期建筑业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三、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一降一升,PMI综合指数创年内新高 主要受益于非制造业相关指数的上升,8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5%,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年内新高,显示我国宏观经济边际修复进程持续推进。不过,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存在反复,逆全球化情绪有借疫情上涨的态势,外部风险仍值得重点关注,后续新出口订单走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内方面,需求复苏弱于生产仍是宏观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前期出台的刺激政策将在下半年加速显现,基建投资将对经济起到明显拉动作用,受此带动的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活动有望趋于好转,短期内制造业PMI有望继续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在建筑业相关指数支撑下,将大概率处于高景气状态。
近日,药明生物(2269.HK)频收利好消息。在最新的恒生指数季度审议中,成功纳入恒生指数,权重1.75%,将于9月7日正式生效。另外,公司也正在迎来疫情后的中报业绩大考。 根据公司公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营业收入19.44亿元,同比增长21%;毛利7.87亿元,同比增长17.3%;纯利7.31亿元,同比增长62.6%;纯利率37.6%,同比增长9.6pp;经调整纯利7.34亿元,同比增长40.7%;经调整纯利率37.8%,同比增长5.4pp;每股盈利(基本)0.57元,同比增长54.1%。 图表一:公司财务状况 数据来源:WIND,整理 业务增长强劲,“Follow-the-Molecule”战略效果显著 从业务上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增长强劲,“跟随药物分子发展阶段扩大业务”(Follow-the-Molecule)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药明生物的业务主要涵盖IND前以及IND后项目,其中IND前包括药物发现和临床前开发,IND后则涵盖了临床早期、后期以及商业化生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带来数百万美元到数千万美元不等的收益,特别是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阶段,一般收益将分别达到2000-5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1亿美元。 生物大分子研发技术壁垒高、耗时长、费用高,客户在开发过程中很难随意更换服务商,客户黏性强,公司收益也会随着生物制剂开发过程的不断推进病最终商业化几何级别的增加。根据公司的数据显示,公司目前的老客户的新项目续签率已经超过80%。 截止2020年6月底,公司综合总项目数高达286个,同比增加27.7%,2016年至2020年6月复合增长率39.7%。其中临床前项目141个,同比增加33%;临床早期(临床I期和临床II期)项目125个,同比增长22.5%;临床III期开发项目19个,同比增长26.7%。 图表二:公司综合项目数(左)与按阶段项目数(右)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整理 能够逆势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与其多个领先创新技术平台密不可分。 相比起传统的单抗技术,双特异性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因为其独特的生物学复杂结构导致研发壁垒高,难以开发。公司的WuXiBodyTM 双抗技术平台、WuXia细胞系平台、WuXiUP连续生产平台等技术,具有通用性,可以快速、高效表达蛋白,缩短药品研发周期。其中,公司在今年上半年WuXiBodyTM 双抗技术平台上已经累计拥有客户17个,项目达到26项,其中7项已经进入临床前阶段,预计2020年将有2-3个项目进入递交IND申请。 抗体偶连药物(ADC)是一种新兴高药效生物药,相较于传统化疗及单抗,ADC功效显著,毒副作用较低。2020上半年, 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入30个ADC项目,其中14个已经推进至IND申请阶段。 疫情之下:乘风破浪,破茧成蝶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疫情为公司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消除,公司也在逆境中洞察寻找机会,乘风破浪。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已经收到全球超过80个客户进行询单,其中正在洽谈的有24家公司的27个新冠项目,正在进行中的有与美国、欧洲、中国客户签订超过10个新冠项目,合约价值总额约3.2亿美元,其中包括价值1.16亿美元的VIR/GSK COVID-19中和抗体生产合同。 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完成3项新冠项目的IND递交,按照公司披露,预计正在进行中的COVID-19抗体正在进行项目在今年将会贡献8000万美元收入,2021年将会贡献1.5亿美元收入。 从进度上来看,公司高效的执行力正在为全球抗疫贡献关键力量。从公司项目启动上来看,以其中公司一位客户为例,公司从与客户初次接洽收到新冠项目询单到项目合作全面启动,用时仅47天,远超传统合作进度,预计公司将在5个月内赋能客户递交IND申请。从公司的进度上来看,公司在COVID-19中和抗体项目上来看,已经从传统的从DNA到IND申报的12-18个月,压缩到2.5个月完成,成为全球最快的项目之一。 另一方面,生产上公司凭借全球双厂生产,构建稳健的供应体系。 按照公司的生产扩能计划来看,公司预计将会超过28万升的生产产能。其中,公司在上海奉贤区的新基地将于2020年年底完工,配合后期的工程设施,届时将成为集生物药发现、开发、临床及商业生产的综合一体化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同类设施之一。 另外,海外地区的生产也在逐步推进。公司的首个海外基地爱尔兰基地(MFG6及MFG7)建设进度已经过半,预计落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食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及新一代连续生产工艺技术的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正在洽谈4项潜在新冠疫苗生产CMO合同。在美国马萨诸噻州伍斯特市,公司启动生物药研究及生产设施(MFG11),预计2022年竣工。在美国新泽西州克兰伯里的设施(MFG18),用于开发及临床生产。 图表三:公司全球生产产能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整理 小结 总体来看,公司的此次半年报业绩整体表现优异,其中利润率更是创造了历史新高。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新冠疫情对于CDMO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而药明生物作为龙头企业,更是凭借一系列远程系统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并将进程加快。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为公司带来新的订单,用最快的速度达成合作意向,这将为公司带来强劲的增长引擎。 从未来发展上来看,伴随着公司的生产产能不断扩大,韩国、日本等亚洲地区订单正在开花结果,客户的结构更加多元化、国际化。另外,公司还在不断布局创新领域,除了新冠领域外,公司的ADC项目正在不断放量,公司进入微生物、溶瘤病毒等创新领域,预计将为公司未来几年贡献上亿美元的收入。 在鼓励创新研发的大环境下,医药行业都将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作为医药行业的“卖水人”,药明生物也将在红利之下拥有龙头企业的成长空间,值得关注与期待。
近日,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召开2020年上半年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会。各生产单位和相关部室从产量、产值、成本、设备运转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内容与同期、年度考核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比较,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公司领导对二级单位经济活动分析进行点评,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坚定信心,咬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不放松。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营销工作会议精神,讲形势、明任务、促氛围,充分发挥管理团队中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分析摸清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找准问题和难点,提出针对性措施,全力提速三季度、冲刺下半年经营目标;安全环保先行,精心调度指挥,组织满负荷均衡稳定生产,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实现达产达标向稳产高产转变;全面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增加职工工资收入。 二是开源节流降成本、增产节约保利润。严格考核,牢固树立成本就是工资的理念;修旧利废,清仓利库,降低库存;加强管理,杜绝以领代耗、浪费严重和数据失真等问题;开展物资的替用、代用和修旧利废工作,加强对不良物资、积压物资的调剂和处理,降低库存储备,加速资金周转。 三是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开展小改小革活动,按标准化、程序化和工艺要求组织生产,提高设备运转率,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目的,加大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力度;抓好数字化、绿色矿山建设,抓好科技项目的全面组织实施,完成两个选矿厂改造铺布溜槽精选调试工作,争取钽铌回收率较上年提高2%以上。 四是强化风控、开拓市场,化生产优势、规模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风控监管,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用心销售,志在必得抢订单,全方位、全过程、全力以赴强化产品质量管理,以问题为导向,以效果为导向,突出重点攻难点,加强市场开拓,增加销售收入。 五是严格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树立公司“一盘棋”思想,上下协同,坚决做到“无预算勿开支”,加强经济责任制考核,完善班组核算,把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以单项劳动竞赛保综合劳动竞赛,以月赛保季赛,以大赛套小赛,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在激烈竞争的纺织行业,“隐形”龙头盛泰集团正脱颖而出。近日,盛泰集团披露招股说明书,这家国内外众多知名服装品牌的“背后英雄”拟借助国内资本市场再次打开广阔成长空间。 从2007年成立伊始,盛泰集团一直保持快速、低调成长,13年务实发展令盛泰集团在纺织行业,尤其是中高端面料领域“独树一帜”。根据盛泰集团招股书披露,盛泰集团服务的客户包括Polo(拉夫劳伦)、Lacoste、HugoBoss、斐乐、雅戈尔等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目前,盛泰集团已经与众多优质服装品牌龙头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行业知名服装品牌背后的重要合作伙伴。 近些年来,国内外服装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已经成为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程度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在面料生产和成衣代工领域,竞争更甚。盛泰集团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获得了知名品牌客户的认可,成为行业内有力的竞争者。 公开资料显示,在激烈的竞争之下,盛泰集团报告期内订单充足,其中,梭织面料、纺织面料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始终保持在高位。在成衣业务领域,盛泰集团的核心业务梭织成衣和针织成衣产能亦持续满负荷运转。 此外,2017年到2019年,盛泰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44亿元、50亿元和54亿元,连续两年保持正增长。从目前情况来看,盛泰集团急需扩大现有产能以进一步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此次,盛泰集团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募资方向即主要投向产能扩充和产线智能化改造。盛泰集团期待借助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红利期,聚焦智能化扩产,实现公司的再次腾飞。 目前,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深入应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纺织工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将为盛泰集团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了解,在客户方面,由于目前国际各大知名服装品牌为控制自身库存,对订单批量、下单周期和交货及时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使得供应商“产能充足、配套完善”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订单快速反应”,正日益成为国际品牌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因此,持续的智能化改造,将使生产企业在产品自动化率、容错率、订单反应上获得显著优势,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本次募投项目中,盛泰集团拟通过募集资金的使用,新建自动化工厂、自动化设备,向智能化生产投入,通过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此外,盛泰集团拟投入信息化建设,实现从订单、排单、物料仓储、裁剪、车缝到烫包全过程的数据贯通,解决生产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优化问题,实现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跟踪监控和管理,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提高企业业务协作能力和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近有几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 日前,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8月12日,央视新闻点名批评部分“大胃王”吃播存在浪费严重的现象,有的人居然是吃了再把食物吐掉;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8月17日发布报告称,到“十四五”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这些文字,将国人的注意力聚焦在了粮食安全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但凡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触动市场情绪。而近期的种种迹象,又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呼吁,一些紧张的人甚至开始担心“粮食危机”的渐行渐近。 难道粮食真的不够吃了吗?我们来好好扒一扒这件事。 1 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供给的确存在着不稳定因素,首当其冲的便是海外疫情的不断蔓延。 尽管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早已持续向好并趋于稳定,但其他不少国家的疫情依然没有得到较好控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18日,海外累计确诊病例多达2225.7万人,当日新增病例一直在20万人以上(见图1)。受此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遭受冲击,不少地方仍处在停工停产状态。 在此背景下,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再度迎来了严峻考验。 需知,粮食生产是一个严重依赖供应链的生产活动,而供应链又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网络,既涉及到农场主、农民、工人等劳动者,又需要化肥、种子和农药等物资,还离不开加工厂、运输公司、批发零售商等合作伙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重创这一庞大的网络体系,进而抬升粮食生产运输的压力。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会同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新冠疫情或导致全球遭受严重饥饿人口数量增一倍,到2020年底这一数字将超过2.5亿;同时,2020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将大幅增加,如果不立即采取应对行动,到2020年底,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将会有约2.65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境况,比2019年的1.35亿增加1.3亿,近乎翻倍。 然而,如果从全局角度看,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量是比较充足的。 根据中国农村农业部的数据,2019/2020年度世界粮食(不包含大豆)供给量为34.7亿吨,而总需求量为26.7亿吨,期末库存还有将近8亿吨,库存消费比接近30%。 Wind数据则显示,2019年全球小麦、大米、玉米和大麦的供应过剩率分别为62%、46%、41%和29%(见表1),这意味着即便是全球粮食完全无产量,各类粮食储备也能满足70多亿人近半年的需求。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处在“严重粮食不安全”的边缘呢?只因全球粮食供给存在结构性不足。 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在2019年遭受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群,主要来自那些受到冲突、极端天气和经济动荡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最严重的国家有10个,分别为也门、刚果、阿富汗、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叙利亚、苏丹、尼日利亚和海地,其人口总数占全球粮食危机总人口的66%,约9000万人;其中,南苏丹有61%的人口处于粮食危机或更严重状态,其他国家如也门、中非、津巴布韦、阿富汗、叙利亚和海地也有至少35%的人口处于粮食危机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疫情冲击之外,蝗灾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退。尽管目前印巴地区的蝗灾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非洲之角地区和南美的巴拉圭、阿根廷等国家依然面临着蝗灾的威胁。按照FAO的统计,蝗灾爆发以来已有超过4000万人陷入粮食危机,若不能尽快防治,蝗灾恐将继续威胁当地的粮食安全。 正因上述种种,出于优先保障国内需求的考虑,自今年3月份起,很多主要的稻米、大豆、小麦出口国家都采取了部分粮食出口限制的举措(见表2),这对于那些粮食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非好事——出口限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其粮食短缺程度,进而让本就处在粮食不安全境况之下的人们更加不乐观。 2 相比于海外,国内粮食安全形势就要明朗多了。 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始终都将粮食问题视为头等大事,历届政府更是一直把粮食安全作为发展议程的重中之重,比如自2004年起每年的一号文件都绕不开“三农”主题、反复强调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等等。 得益于此,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创纪录的“十六连丰”,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34万吨(合13277亿斤),比2019年增加了594万吨(119亿斤),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见图2)。 从结构上看,虽然我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但是除了大豆等个别品类之外,作为主粮的大米、玉米和小麦几乎不需要进口,且当年总产量基本都能覆盖总需求。从库存上看,当前我国大米库存1.165亿吨,在完全没有产量的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9个月的消费需求;玉米库存和粗粮库存都在2.04亿吨左右,无产量的情况下能满足全国8个多月的消费需求;小麦库存1.52亿吨,无产量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14个月的消费需求(见表3)。 因此,我国粮食储备非常充足,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也不存在粮食短缺之忧,即便是其他国家采取了粮食出口限制举措,对我国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虽然今年夏粮播种面积略有减少,但得益于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的生长期天气与墒情的良好态势,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单位产量同比增长1.6%、总产量同比增长0.9%,奠定了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的上半程基础。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按照我国农业生产的一般规律,夏粮只占全年粮食生产总量的1/4左右,占比约75%的秋粮才是关系到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大头。对于秋粮而言,眼前最直接的威胁来自南方洪涝灾害,自今年入汛以来,席卷南方的洪水对粮食生产的局部影响较大,甚至不排除个别地区粮食产量暴跌的风险。不过根据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的研究报告,目前洪灾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局部地区,而我国秋粮产区60%位于北方,受洪涝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南方受灾严重区域也及时采取了抢种扩种晚稻等措施加以补救。 另外,由于近些年我国对水利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使得防汛减灾工作一直处于可控状态,洪涝灾害给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供给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抵御了不少,所以预计今年洪灾不会对全年粮食产量带来太大的挑战。 一言以蔽之,我国的几大主粮自给率较高、库存较为充实,洪灾风险整体相对可控、影响范围有限,这些便是我们判断短期内不会发生粮食危机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3 既然国内形势要好得多,为什么还会有本文开篇的几则消息出现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尤其是当前这一特殊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海内外形势,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更应该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然而,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并非始终都是万无一失的,至少还有两方面潜在的隐患需要重视起来: 一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并不算高。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起至今已达成“十六连丰”的壮举,当前粮食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可是均摊到14亿人的头上,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业内普遍认为,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是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201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如果剔除饲料消费、工业用粮消费等,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还会进一步下降。相比之下,美国则超过1300公斤/人,巴西也超过了560公斤/人。这便意味着,粮食生产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出现供需紧张的局面。 二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偏少,中低产田比重较大。 纵然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占比却不高,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开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中低产田占比超过70%,不少优质耕地都在城镇化过程中被占,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保障能力稳定度不够。同时,伴随着人口总量的渐增与城镇化的深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大概率还将继续下降,再加上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务农人员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我国未来粮食生产能力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 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靠政策和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确保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此笔者尝试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大农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研资源整合,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及产量; 第二,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市场意识、有生产技能、有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务必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并强化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的保护,解决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以此来增进粮食的生产质量。 如今,国家正式定调“内循环”的经济发展主线,而粮食问题恰恰又是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着力于修炼内功以提升经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免疫力方为明智之举。粮食生产更是如此,无论是节约食物、杜绝浪费,还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都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努力。 毕竟,没人能依靠老天爷赏饭吃,饭碗端牢的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给自己。
最近有几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日前,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8月12日,央视新闻点名批评部分“大胃王”吃播存在浪费严重的现象,有的人居然是吃了再把食物吐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8月17日发布报告称,到“十四五”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这些文字,将国人的注意力聚焦在了粮食安全上。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但凡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触动市场情绪。而近期的种种迹象,又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呼吁,一些紧张的人甚至开始担心“粮食危机”的渐行渐近。难道粮食真的不够吃了吗?我们来好好扒一扒这件事。1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供给的确存在着不稳定因素,首当其冲的便是海外疫情的不断蔓延。尽管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早已持续向好并趋于稳定,但其他不少国家的疫情依然没有得到较好控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18日,海外累计确诊病例多达2225.7万人,当日新增病例一直在20万人以上(见图1)。受此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遭受冲击,不少地方仍处在停工停产状态。在此背景下,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再度迎来了严峻考验。需知,粮食生产是一个严重依赖供应链的生产活动,而供应链又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网络,既涉及到农场主、农民、工人等劳动者,又需要化肥、种子和农药等物资,还离不开加工厂、运输公司、批发零售商等合作伙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重创这一庞大的网络体系,进而抬升粮食生产运输的压力。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会同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新冠疫情或导致全球遭受严重饥饿人口数量增一倍,到2020年底这一数字将超过2.5亿;同时,2020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将大幅增加,如果不立即采取应对行动,到2020年底,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将会有约2.65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境况,比2019年的1.35亿增加1.3亿,近乎翻倍。然而,如果从全局角度看,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量是比较充足的。根据中国农村农业部的数据,2019/2020年度世界粮食(不包含大豆)供给量为34.7亿吨,而总需求量为26.7亿吨,期末库存还有将近8亿吨,库存消费比接近30%。Wind数据则显示,2019年全球小麦、大米、玉米和大麦的供应过剩率分别为62%、46%、41%和29%(见表1),这意味着即便是全球粮食完全无产量,各类粮食储备也能满足70多亿人近半年的需求。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处在“严重粮食不安全”的边缘呢?只因全球粮食供给存在结构性不足。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在2019年遭受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群,主要来自那些受到冲突、极端天气和经济动荡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最严重的国家有10个,分别为也门、刚果、阿富汗、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叙利亚、苏丹、尼日利亚和海地,其人口总数占全球粮食危机总人口的66%,约9000万人;其中,南苏丹有61%的人口处于粮食危机或更严重状态,其他国家如也门、中非、津巴布韦、阿富汗、叙利亚和海地也有至少35%的人口处于粮食危机状态。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疫情冲击之外,蝗灾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退。尽管目前印巴地区的蝗灾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非洲之角地区和南美的巴拉圭、阿根廷等国家依然面临着蝗灾的威胁。按照FAO的统计,蝗灾爆发以来已有超过4000万人陷入粮食危机,若不能尽快防治,蝗灾恐将继续威胁当地的粮食安全。正因上述种种,出于优先保障国内需求的考虑,自今年3月份起,很多主要的稻米、大豆、小麦出口国家都采取了部分粮食出口限制的举措(见表2),这对于那些粮食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非好事——出口限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其粮食短缺程度,进而让本就处在粮食不安全境况之下的人们更加不乐观。2相比于海外,国内粮食安全形势就要明朗多了。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始终都将粮食问题视为头等大事,历届政府更是一直把粮食安全作为发展议程的重中之重,比如自2004年起每年的一号文件都绕不开“三农”主题、反复强调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等等。得益于此,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创纪录的“十六连丰”,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34万吨(合13277亿斤),比2019年增加了594万吨(119亿斤),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见图2)。从结构上看,虽然我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但是除了大豆等个别品类之外,作为主粮的大米、玉米和小麦几乎不需要进口,且当年总产量基本都能覆盖总需求。从库存上看,当前我国大米库存1.165亿吨,在完全没有产量的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9个月的消费需求;玉米库存和粗粮库存都在2.04亿吨左右,无产量的情况下能满足全国8个多月的消费需求;小麦库存1.52亿吨,无产量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14个月的消费需求(见表3)。因此,我国粮食储备非常充足,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也不存在粮食短缺之忧,即便是其他国家采取了粮食出口限制举措,对我国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虽然今年夏粮播种面积略有减少,但得益于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的生长期天气与墒情的良好态势,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单位产量同比增长1.6%、总产量同比增长0.9%,奠定了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的上半程基础。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按照我国农业生产的一般规律,夏粮只占全年粮食生产总量的1/4左右,占比约75%的秋粮才是关系到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大头。对于秋粮而言,眼前最直接的威胁来自南方洪涝灾害,自今年入汛以来,席卷南方的洪水对粮食生产的局部影响较大,甚至不排除个别地区粮食产量暴跌的风险。不过根据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目前洪灾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局部地区,而我国秋粮产区60%位于北方,受洪涝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南方受灾严重区域也及时采取了抢种扩种晚稻等措施加以补救。另外,由于近些年我国对水利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使得防汛减灾工作一直处于可控状态,洪涝灾害给农业发展与农产品供给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抵御了不少,所以预计今年洪灾不会对全年粮食产量带来太大的挑战。一言以蔽之,我国的几大主粮自给率较高、库存较为充实,洪灾风险整体相对可控、影响范围有限,这些便是我们判断短期内不会发生粮食危机的信心和底气所在。3既然国内形势要好得多,为什么还会有本文开篇的几则消息出现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尤其是当前这一特殊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海内外形势,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更应该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然而,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并非始终都是万无一失的,至少还有两方面潜在的隐患需要重视起来:一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并不算高。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起至今已达成“十六连丰”的壮举,当前粮食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可是均摊到14亿人的头上,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业内普遍认为,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是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201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如果剔除饲料消费、工业用粮消费等,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还会进一步下降。相比之下,美国则超过1300公斤/人,巴西也超过了560公斤/人。这便意味着,粮食生产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出现供需紧张的局面。二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偏少,中低产田比重较大。纵然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占比却不高,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开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中低产田占比超过70%,不少优质耕地都在城镇化过程中被占,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保障能力稳定度不够。同时,伴随着人口总量的渐增与城镇化的深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大概率还将继续下降,再加上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务农人员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我国未来粮食生产能力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靠政策和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确保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此笔者尝试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大农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研资源整合,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及产量;第二,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市场意识、有生产技能、有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务必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并强化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的保护,解决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以此来增进粮食的生产质量。如今,国家正式定调“内循环”的经济发展主线,而粮食问题恰恰又是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着力于修炼内功以提升经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免疫力方为明智之举。粮食生产更是如此,无论是节约食物、杜绝浪费,还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都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努力。毕竟,没人能依靠老天爷赏饭吃,饭碗端牢的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给自己。参考文献:1、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20年;2、东兴证券:《粮食危机来了吗?》,2020年;3、华泰证券:《如何看待粮食安全问题》,2020年;4、国开证券:《粮食安全:短期有保障 长期需重视》,2020年。
最近有几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 日前,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8月12日,央视新闻点名批评部分“大胃王”吃播存在浪费严重的现象,有的人居然是吃了再把食物吐掉;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8月17日发布报告称,到“十四五”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这些文字,将国人的注意力聚焦在了粮食安全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但凡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触动市场情绪。而近期的种种迹象,又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呼吁,一些紧张的人甚至开始担心“粮食危机”的渐行渐近。 难道粮食真的不够吃了吗?我们来好好扒一扒这件事。 1 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供给的确存在着不稳定因素,首当其冲的便是海外疫情的不断蔓延。 尽管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早已持续向好并趋于稳定,但其他不少国家的疫情依然没有得到较好控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18日,海外累计确诊病例多达2225.7万人,当日新增病例一直在20万人以上(见图1)。受此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遭受冲击,不少地方仍处在停工停产状态。 在此背景下,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再度迎来了严峻考验。 需知,粮食生产是一个严重依赖供应链的生产活动,而供应链又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网络,既涉及到农场主、农民、工人等劳动者,又需要化肥、种子和农药等物资,还离不开加工厂、运输公司、批发零售商等合作伙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重创这一庞大的网络体系,进而抬升粮食生产运输的压力。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会同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新冠疫情或导致全球遭受严重饥饿人口数量增一倍,到2020年底这一数字将超过2.5亿;同时,2020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将大幅增加,如果不立即采取应对行动,到2020年底,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将会有约2.65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境况,比2019年的1.35亿增加1.3亿,近乎翻倍。 然而,如果从全局角度看,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量是比较充足的。 根据中国农村农业部的数据,2019/2020年度世界粮食(不包含大豆)供给量为34.7亿吨,而总需求量为26.7亿吨,期末库存还有将近8亿吨,库存消费比接近30%。 Wind数据则显示,2019年全球小麦、大米、玉米和大麦的供应过剩率分别为62%、46%、41%和29%(见表1),这意味着即便是全球粮食完全无产量,各类粮食储备也能满足70多亿人近半年的需求。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处在“严重粮食不安全”的边缘呢?只因全球粮食供给存在结构性不足。 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在2019年遭受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群,主要来自那些受到冲突、极端天气和经济动荡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最严重的国家有10个,分别为也门、刚果、阿富汗、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叙利亚、苏丹、尼日利亚和海地,其人口总数占全球粮食危机总人口的66%,约9000万人;其中,南苏丹有61%的人口处于粮食危机或更严重状态,其他国家如也门、中非、津巴布韦、阿富汗、叙利亚和海地也有至少35%的人口处于粮食危机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疫情冲击之外,蝗灾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退。尽管目前印巴地区的蝗灾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非洲之角地区和南美的巴拉圭、阿根廷等国家依然面临着蝗灾的威胁。按照FAO的统计,蝗灾爆发以来已有超过4000万人陷入粮食危机,若不能尽快防治,蝗灾恐将继续威胁当地的粮食安全。 正因上述种种,出于优先保障国内需求的考虑,自今年3月份起,很多主要的稻米、大豆、小麦出口国家都采取了部分粮食出口限制的举措(见表2),这对于那些粮食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非好事——出口限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其粮食短缺程度,进而让本就处在粮食不安全境况之下的人们更加不乐观。 2 相比于海外,国内粮食安全形势就要明朗多了。 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始终都将粮食问题视为头等大事,历届政府更是一直把粮食安全作为发展议程的重中之重,比如自2004年起每年的一号文件都绕不开“三农”主题、反复强调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等等。 得益于此,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创纪录的“十六连丰”,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34万吨(合13277亿斤),比2019年增加了594万吨(119亿斤),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见图2)。 从结构上看,虽然我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但是除了大豆等个别品类之外,作为主粮的大米、玉米和小麦几乎不需要进口,且当年总产量基本都能覆盖总需求。从库存上看,当前我国大米库存1.165亿吨,在完全没有产量的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9个月的消费需求;玉米库存和粗粮库存都在2.04亿吨左右,无产量的情况下能满足全国8个多月的消费需求;小麦库存1.52亿吨,无产量情况下足够满足全国14个月的消费需求(见表3)。 因此,我国粮食储备非常充足,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也不存在粮食短缺之忧,即便是其他国家采取了粮食出口限制举措,对我国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虽然今年夏粮播种面积略有减少,但得益于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的生长期天气与墒情的良好态势,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单位产量同比增长1.6%、总产量同比增长0.9%,奠定了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的上半程基础。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按照我国农业生产的一般规律,夏粮只占全年粮食生产总量的1/4左右,占比约75%的秋粮才是关系到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大头。对于秋粮而言,眼前最直接的威胁来自南方洪涝灾害,自今年入汛以来,席卷南方的洪水对粮食生产的局部影响较大,甚至不排除个别地区粮食产量暴跌的风险。不过根据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目前洪灾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局部地区,而我国秋粮产区60%位于北方,受洪涝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南方受灾严重区域也及时采取了抢种扩种晚稻等措施加以补救。 另外,由于近些年我国对水利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使得防汛减灾工作一直处于可控状态,洪涝灾害给农业发展与农产品供给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抵御了不少,所以预计今年洪灾不会对全年粮食产量带来太大的挑战。 一言以蔽之,我国的几大主粮自给率较高、库存较为充实,洪灾风险整体相对可控、影响范围有限,这些便是我们判断短期内不会发生粮食危机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3 既然国内形势要好得多,为什么还会有本文开篇的几则消息出现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尤其是当前这一特殊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海内外形势,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更应该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然而,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并非始终都是万无一失的,至少还有两方面潜在的隐患需要重视起来: 一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并不算高。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起至今已达成“十六连丰”的壮举,当前粮食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可是均摊到14亿人的头上,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业内普遍认为,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是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201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如果剔除饲料消费、工业用粮消费等,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还会进一步下降。相比之下,美国则超过1300公斤/人,巴西也超过了560公斤/人。这便意味着,粮食生产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出现供需紧张的局面。 二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偏少,中低产田比重较大。 纵然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占比却不高,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开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中低产田占比超过70%,不少优质耕地都在城镇化过程中被占,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保障能力稳定度不够。同时,伴随着人口总量的渐增与城镇化的深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大概率还将继续下降,再加上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务农人员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我国未来粮食生产能力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 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靠政策和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确保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此笔者尝试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大农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研资源整合,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及产量; 第二,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市场意识、有生产技能、有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务必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并强化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的保护,解决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以此来增进粮食的生产质量。 如今,国家正式定调“内循环”的经济发展主线,而粮食问题恰恰又是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着力于修炼内功以提升经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免疫力方为明智之举。粮食生产更是如此,无论是节约食物、杜绝浪费,还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都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努力。 毕竟,没人能依靠老天爷赏饭吃,饭碗端牢的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