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进程加快。9月16日,重庆钢铁(601005)公告,中国宝武成为公司的实控人。这是中国宝武在把马钢集团、太钢集团等收入麾下之后,又实控的另一家地方钢铁巨头。 据 近年来,电力、钢铁、煤炭等行业都是合并重组的主力军。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我国钢铁行业整体来说比较分散,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仍然存在。行业的集中度水平离国家设定的目标仍较远,行业兼并重组步伐预计加快。此外,目前全国钢材产量、库存仍处于高位,急需旺季需求消化。 中国宝武成重钢实控人 重庆钢铁9月16日晚间公告,中国宝武及其一致行动人间接控制公司23.51%股份,成为公司实控人。 具体来看,重庆钢铁原实控人四源合投资,向德胜集团转让四源合产业发展基金的合伙权益,同时四源合产业发展基金解散并将长寿钢铁75%股权,按实缴出资比例向中国宝武与德胜集团进行非现金分配,中国宝武分配获得长寿钢铁40%股权,并与战新基金达成一致行动协议取得长寿钢铁的控制权。 本次权益变动前,重庆钢铁的控股股东为长寿钢铁,实际控制人为四源合投资,四源合投资通过控制长寿钢铁间接拥有公司20.97亿股股份权益,占公司总股本的23.51%。中国宝武为四源合产业发展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出资额比例为53.33%,战新基金持有长寿钢铁25%股份,宝武集团与战新基金均未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的权益。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中国宝武及其一致行动人战新基金,通过长寿钢铁间接控制重庆钢铁20.97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3.51%,中国宝武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实际上,在去年底,重庆钢铁就公告披露,中国宝武有意成为其实际控制人。随即,中国宝武向重庆钢铁派驻了人事。此前,中国宝武隐身主导了重庆钢铁重整。今年6月,重庆钢铁高管层大调整,中国宝武方面多人出任高管。 中国宝武是由原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2019年,中国宝武实现钢产量9546万吨,超过安赛乐米塔尔,跃居全球第一;营业总收入5522亿元,利润总额345.3亿元,资产规模已超8600亿元。 中国宝武动作频频 近年来,在钢铁产业整合的大潮中,中国宝武动作频频、走在前列。 2019年6月,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彼时,安徽省国资委将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马钢拥有独具特色的“轮轴+板带+长材”产品结构,是全球最大的火车车轮生产基地。 2020年8月,太钢不锈公告称,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将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太钢集团51%股权。划转后,中国宝武将成为太钢不锈间接控股股东。 8月27日,瑞泰科技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武钢集团持有的武汉耐材100%股权及马钢集团持有的瑞泰马钢40%股权。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完成后,武汉耐材及瑞泰马钢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公司拟向武钢集团和马钢集团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另外,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建材总院拟向中国宝武转让公司5%股权。上述交易完成后,中国宝武预计将成为公司的实控人。 行业集中度仍待提高 近年来,电力、钢铁、煤炭等行业都是合并重组的主力军。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就源于前些年行业分散、重复建设导致产能结构性过剩引发同质化竞争。 按照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46号文件设定的总目标,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8家。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水平离目标仍较远。中钢协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排名前四位的钢铁企业集中度只有21%,尤其是京津冀、晋鲁豫地区,钢铁产业集中度近几年不升反降。2019年,该地区产量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度仅25%,较2015年还下降了5.8个百分点,而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量排名前4位钢铁企业集中度均超过60%。 天风证券的分析师马金龙表示,目前全国钢材产量、库存仍处于高位,急需旺季需求消化。 中国统计局公布的1~8月份粗钢产量显示,1~8月份钢材产量8.4亿吨,同比增长4.8%,8月单月钢材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11.3%。钢厂置换产能投放叠加工艺改进,粗钢产量继续刷新高点。钢材价格上涨乏力。 华安证券的分析师石林和翁嘉敏认为,疫情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回落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很可能再次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2020年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4%,但是钢铁需求端整体呈现下滑,钢厂库存均高于去年同期,国内钢材价格低迷。 石林和翁嘉敏表示,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方面,而高端产品产能则存在短缺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低端产能进一步淘汰、关停的局面,而高端品种将会逐步提升产能,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先进产能向高端品种和优势企业集中。”
2020浪潮云数智峰会现场。发 重庆9月16日电(王龙博)作为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重要分论坛的智驱新时代”2020浪潮云数智峰会15日在重庆举办。“这是浪潮加速布局‘云数智’,助力重庆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重要举措。”浪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迈入了更加智慧的时代。智慧的时代,需要更加智慧的计算,更加智慧的连接和更加智慧的应用。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云总裁王方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浪潮在智算、智联、智用三个方面都有布局和深耕。在智算方面,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经济社会运行所必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计算力的主要生产中心,并通过网络以云计算形式向组织及个人进行服务供应;在智联方面,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浪潮基于“云、数、智”一体化应用模式打造了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用方面,基于数字化转型打造的智慧政府、智慧企业,以及各项科技便民服务正在加速涌现。 近年来,浪潮不断提升平台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云服务的连续体,促进服务生态的重构、致力于满足不同场景、不同角色的需求,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业发展一网提质、农业振兴一链直达、协同办公一端聚合、市民生活一码通行的“六个一”。 在助力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浪潮帮助重庆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以实现“一网统管、一网调度”目标;由浪潮打造的爱城市网APP,作为渝快办的服务渠道之一,功能涉及户政服务、社保服务、公积金、医疗卫生、民生服务、教育培训、交通出行等16个领域,方便市民办事“一网通办”。 浪潮于1997年入驻重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区块链等领域深耕发展,已在渝投资建设浪潮(重庆)云计算中心、浪潮一带一路工业互联网总部、浪潮区块链产业一带一路研发和运营中心等机构,并承建了渝快办、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 重庆浪潮公司总经理纪磊表示,当前,重庆正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浪潮与重庆发展具有高度的战略契合,浪潮非常看好重庆未来发展,在重庆进行了重点战略布局,将在重庆建立浪潮大数据创新中心、浪潮智算中心,还将在重庆设立区域总部、工业互联网区域总部等,并持续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大数据智能化人才培育、金融大数据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积极助力智慧重庆发展。 作为2020云数智中国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潮还搭建了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展区,展示智算中心、浪潮云、工业互联网、云ERP、大数据、爱城市网、智慧城市、5G、智能终端九大业务,线上展现“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的魅力。
据重庆日报消息,9月14日、15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唐良智会见了来重庆出席2020线上智博会的中国电科董事长陈肇雄、中国电子总经理张冬辰、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并见证重庆市政府与中国电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在集成电路、汽车电子、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物联网等方面开展新的合作,深化网络安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
9月14日早盘,啤酒板块在重庆啤酒的拉动下全线飘红。重庆啤酒在开盘十分钟后迅速封上涨停板,兰州黄河早盘涨停,青岛啤酒盘中涨超4%,午后回落。 (来源:富途) 重庆啤酒在上周五已大涨7.22%,股价创新高。此前的8月14号(周五)盘后,重庆啤酒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公司二季度实现了疫情后的反弹,上半年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了3.06%。同时由于高毛利的高档产品占比提升,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增长了0.51%。 8月17日周一,重庆啤酒跳空高开,随即涨停。过去的一年中,重庆啤酒累计涨幅达140%。 (来源:富途) 消息面上,重庆啤酒9月12日(周六)宣布重大重组草案,拟将与嘉士伯集团通过重大资产购买以及共同增资重庆嘉酿啤酒有限公司的方式,解决双方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嘉士伯2013年通过嘉士伯香港收购了重庆啤酒30.29%的股份,目前嘉士伯香港和嘉士伯重庆共持有重庆啤酒60%的股份,因此嘉士伯基金会是重庆啤酒的实际控制人。 (来源:企查查) 在收购重庆啤酒的时候,嘉士伯就作出了避免潜在同业竞争的承诺,即将其控制的国内啤酒资产注入重庆啤酒。今年3月,重庆啤酒和嘉士伯开始筹划交易,6月披露预案,前日终于披露交易草案。 重庆嘉酿是重庆啤酒与嘉士伯香港的合资公司。增资前,重庆啤酒持有重庆嘉酿51.42%的股权,嘉士伯香港持有剩余48.58%。根据重组草案,重庆啤酒将以现金对价6.43亿元购买嘉士伯香港持有的全部重庆嘉酿股份。 同时,重庆啤酒和嘉士伯将分别通过重啤拟注入业务和A包资产向重庆嘉酿增资。嘉士伯拟注入的A包资产包括近10个高档啤酒品牌,如K1664、嘉士伯、特醇嘉士伯、怡乐仙地和风花雪月等品牌。 增资完成后,重庆啤酒和嘉士伯持有的重庆嘉酿股份保持51.42%和48.58%不变。而重庆嘉酿将以现金对价17.9亿元购买嘉士伯的B包资产,也就是嘉士伯控制的国内业务新疆乌苏啤酒和宁夏西夏嘉酿。 (来源:重庆啤酒公告) 这次注资完成后,重庆啤酒全部与啤酒生产销售有关的运营资产,以及嘉士伯在国内的啤酒业务都将整合进重庆嘉酿。因此,维持重庆嘉酿51.42%控制权的重庆啤酒总资产将过百亿,重庆啤酒2019年备考收入规模也将过百亿。 嘉士伯还对拟注入标的进行了3年业绩承诺。如果股权在今年12月31日前过户,嘉士伯香港承诺重庆嘉酿2020、2021、2022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897.71万元、5891.49万元、6210.98万元;若过户在31日以后,嘉士伯香港承诺重庆嘉酿2021、2022、2023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891.49万元、6210.98万元、6991.06万元。 同时,嘉士伯拟注入资产所处的市场分销网络将补足重庆啤酒现有的销售网络,将重啤的核心市场从川渝一带扩展到新疆、宁夏、云南、广东华东等更广阔的市场。 交易完成后,预计重庆啤酒收入增速将加快,业绩弹性将增强,因此,机构纷纷给出了乐观的报告。以目前情势来看,疫情反复影响终端动销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行业竞争激烈和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主要风险因素。
9月11日下午,2020线上智博会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在南岸区新天泽国际总部城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现场获悉,加上这次签约,本届智博会期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总共将签约阿里巴巴、中国建科、人人视频、海创汇、狂热网络等42家企业,合作项目46个,签约总金额达到693.1亿元。 据了解,本次签约项目涵盖了云计算、消费金融、能源科技、智能建造、生物医药、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 例如,重庆吉斯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将在重庆经开区投资10亿元建设医药产业化基地项目,包括两条国内领先的全自动智能化粉针剂生产线,打造国内领先的符合美国FDA、欧盟EDQM标准的医药产业化基地。腾讯罗布乐思(Roblox)将投资5亿元,打造重庆创新中心,开展产业孵化、大赛活动、课程研发和教育工作者培训等业务。上海众多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人人视频)将建设重庆文化创意总部基地,以视频形式在国外主流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推广传播中国文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示范基地。
国内消费金融公司IPO即将破冰。“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金融’)拟在A股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亿股”的申请,日前获得重庆银保监局原则上同意。根据要求,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应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这是国内首家启动A股上市的消费金融公司,意味着消费金融类机构募资有望增添新渠道。如果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马上消费金融有望成为A股消费金融第一股。 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6月,3次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达40亿元,注册地和总部都在重庆,属于27家消费金融公司中的第一梯队。天眼查信息显示,马上消费金融股东中有3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重庆百货,持股比例为31.06%;重庆银行持股比例为15.53%;小商品城持股比例为0.75%。 马上消费金融的主要业务包括消费信贷分期产品等。该公司2017年年至2019年的营收、净利均持续增长。2019年,马上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89.99亿元,净利润为8.53亿元。截至2019年末,马上消费金融总资产为548.15亿元,负债为483.75亿元。 受疫情影响,消费金融行业上半年业务受到较大冲击。从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整个行业净利润普遍下滑。此外,行业还面临获客难及存量客户风险上升等挑战,业内人士预计,行业全年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不少消费金融公司今年加快资本补充脚步,通过股东增资、发行ABS产品、金融债等方式融资“补血”,一来化解资金压力,二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未雨绸缪。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公开上市补充资本,融资成本相对要低一些。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表示,通过公开上市补充资本,一方面能增强公司稳健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整体供给能力。
9月11日晚间,重庆啤酒披露《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购买及共同增资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简称《草案》),公司与全球领先的啤酒公司嘉士伯集团(简称“嘉士伯”),拟通过重大资产购买及共同增资重庆嘉酿啤酒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嘉酿”)的方式,解决双方间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重庆嘉酿是重庆啤酒与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嘉士伯的子公司,简称“嘉士伯香港”)的合资公司,双方分别持有51.42%、48.58%的股份。 根据交易架构,重庆啤酒将把其全部与啤酒的生产及销售相关的运营资产注入到重庆嘉酿,嘉士伯将把其控制的国内业务注入到重庆嘉酿,而重庆嘉酿将以现金购买部分嘉士伯拟注入资产。 交易完成后,重庆啤酒仍维持对重庆嘉酿的控股权,且重庆啤酒自身的每股盈利将显著增厚。 《草案》显示,本次交易涉及到的相关资产整体作价达128.60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基于中介机构按照重组后公司框架出具的备考报告,双方合并后的2019财年营业收入达102.12亿元,同年税前利润则达17.95亿元。 按照2019财年和2020年1月-4月调整后收益计算的每股收益,将分别增厚38%与167%。同时,重庆啤酒的资产总额也将自36.39亿元增加至108.98亿元(截至2020年4月30日)。 作为一家在上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重庆啤酒股份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创立于1958年的重庆啤酒厂,经过60余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年销售啤酒近100万千升。截至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82亿元,归母净利润6.57亿元。 重庆啤酒董事长罗磊表示:“重庆啤酒的核心市场将从重庆、四川和湖南扩展到新疆、宁夏、云南、广东、华东和全国各地,实现全国布局。公司将获得更丰富的高端品牌组合,公司的生产设施,也从分布于3个省份的14家控(参)股酒厂,进一步扩大到分布于9个省份的25家控(参)股酒厂。本次交易将总体上增强重庆啤酒在中国啤酒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