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化问题早在世纪之初就初露端倪,老有所依,不仅只依靠儿女或房产,还需要有配套的稳健理财渠道,合适的保险方案。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学术顾问、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国民财富大讲堂》上,从针对长寿时代的顶层设计、养老产业的发展模式、传统保险企业的机遇、保险公司的多元化资产配置等方方面面,阐述了对中国长寿时代的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以下为发言全文: -1- 要对“长寿时代”的到来提前规划布局 从全球人口结构和我国人口结构来看,我们即将进入长寿时代。要重视长寿时代面对的严峻挑战,进行顶层设计,要对“老有所养”的问题有全面的规划,要让民众体会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幸福感。 首先要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坚持“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根据“大健康”概念的社会共识,针对长寿时代的发展需求形成一系列政策安排。 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随着长寿时代、老龄化时代到来,现在国家需要支付的养老金支出每年都以上万亿的水平增加,对于中央财政的挑战很大。对此,要针对人口结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财政安排。 在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过程中,商业保险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要从政策上研究出台一些政策,把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利用社会资本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对于商业养老保险来说,首先要开发符合现今养老保障需求的险种,并且以这个险种作为切入点,将医疗、健康、养老结合起来,还要注重全面的服务的提供,以及要考虑资金保障的问题。 另外,从保险业的角度,要思考大健康的概念,对于“长寿时代”面临的挑战要提前布局。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要思考如何从保险、资产管理、健康管理来满足全社会的医养结合、老有所养、富足养老的目标。现在要解决的是健康养老的问题,未来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富足养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人均收入还将提高,在养老方面的支出也会增加,大家将需要一个富足性的养老模式。 -2- 养老产业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健康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来推动实施。要把“健康养老”当做一个事业来发展,同时也要做成一个产业,形成产业经济,将会有非常好的带动效应。 目前,我国和养老相关的产业并不多,从未来的养老需求来看,这个领域将是巨大的潜力市场,也是一座“金矿”,可以深入挖掘。国家设计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保险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我认为可以考虑采用PPP的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形成养老的产业发展模式。 养老社区的概念在提出的时候是比较超前的,现在来看中国的养老社区建设,从总的布局来讲是全球领先的。但是按照中等收入的庞大群体对养老的需求来看,目前的养老社区规模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保险业可以进行思维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高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此外,我们要通过办养老社区,培养全民的养老文化,让大众逐步接受和认可这种模式,将养老社区作为娱乐、休闲、文化交流的场所,逐步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 财政和税务部门应该考虑给予税收和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市场化的方式办养老事业。在税收方面给予支持,可以降低个人支出,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社会化养老社区的建设。 -3- 传统保险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 关于传统保险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我认为,从供给端要有大量的养老产品的供给,要从土地、资本、人力方面考虑。土地方面,希望地方政府以及通过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支持保险业加大投入;资本方面,保险业可以通过发债等各种手段筹措资金;人力资本方面,养老产业对护理人员、医生等的需求将会很大。此外,还可以将数字经济嵌入到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从需求侧来讲,养老也是一种消费,对拉动经济有很大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保险保障功能”,要把保险作为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提供养老保障的重要工具。此外,保险业还可以对接国民经济社会很多的产业、部门,比如可以和医院、医疗企业、医药企业合作,也可以为出口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提供保障,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作用。总之,保险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在解决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的问题时利用好保险这个工具。 -4- 保险公司要多元化配置资产 长寿时代对保险公司经营来讲,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长寿风险,因此保险公司需要多元化配置资产,比如长寿性的保单要考虑有长期的投资与之匹配。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是做好保险经营管理的必要管理模式。 保险业监管部门对于偿付能力有阶段性的要求,会定期进行审核。今年全行业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比较高,头部的一些保险机构可达到280%以上,应该说是非常稳健的。 -5- 中国长寿时代的养老保障体系 首先,要把符合中国社会需求的、有中国特色的、尤其是体现经济发展阶段性水平的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好。 其次,政府在布局全社会的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政策措施,根据保险业发展的阶段情况,进一步提高养老金的替代水平。 另外,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方面,除了保险业自身应该加大工作力度之外,社会各界要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使保险业在养老体系、养老社区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简而言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经济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有尊严性的养老应该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体现出来。要把党和国家关于“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目标贯彻好、落实好,让14亿中国人不要再为养老问题担心。
养老是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在今年“两会“期间,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都有着满满的存在感。 “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将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不过,一面是每年养老金发放的提高,一面是我国养老金累计结余的日趋紧张,如何进行养老金体制改革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为应对加速的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仍需要继续加大改革的步伐,持续完善养老金体系。”安联集团在近日发布的首份《安联全球养老金报告》(下称“报告”)表示。根据安联的分析,中国养老金指数在全球排名第11位,其持续性方面位列全球前5位,但充足性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养老金体制需加大改革步伐 “在未来几十年,婴儿潮一代(是指各国的生育高峰期)将集体退休,全球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严重压力。”安联集团在上述报告中表示。 平安养老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受益于经济改革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增加较快。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中国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2018年的77岁,且这个年龄还有向上提高的趋势。对比于全球72岁的平均寿命,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那中国的养老金是否准备好了? 安联集团从人口老年化和财政先决条件、可持续性、充足性三个维度分析全球各地的养老金制度。结果显示,中国的养老金体系总排名位于第11位,居亚洲第一。 “在考量了人口老龄化以及退休年龄延迟等计划后,中国养老金体系在可持续性方面位列全球前5位,但充足性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报告认为。 这里的充足性考量维度包括养老金覆盖率、替代率以及企业年金等其他养老金来源。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基本养老金已基本达到了广覆盖。但是在替代率方面,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合理水平为60%,优雅养老为70%。根据第一财经了解,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下降,已跌破50%。而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金来源发展则较为缓慢。 安联集团认为,尽管近年来,中国民众有了更多养老储蓄和养老金投资的渠道,但中国的养老金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步伐。 事实上,对于我国如何正确进行养老金改革一直以来都有各种争论。上述平安养老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分析称,业界对于养老金改革首先是目标分歧,如何既要考虑退休金适合度使其确实起到保障作用,同时还要兼顾公平、效率及风险分担。其次是政策选择问题,不同部门对于养老金存在的问题、政策建议及效果预估意见不统一,跨部门间的协调工作难度很大。“因此,未来养老制度改革,应该建立一个较为综合的衡量目标,并将政策选择进行跨部门效果比较,有助于将讨论维持在同一架构内,避免各说各话”。 平安养老建议,未来养老金改革可以从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增加自愿或强制性储蓄、增加预筹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效率,确保资金保值增值等几方面入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则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除了延迟退休方案之外,在养老金综合改革方面,还可以建立多缴多得机制、建立主权养老基金、有激励性地提高缴费年限、建立社保精算报告制度来检测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 第二支柱:专家建议公积金与年金相结合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一个以社保、年金及其他商业养老为三大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形成,这一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决定了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广阔前景和重要地位。 而事实上,从2004年企业年金制度正式建立之后,由于并不带有强制性,考虑到综合成本,我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仍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企业年金规模近年来累积速度趋于缓慢。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原董事长葛华勇就表示,目前我国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比例不足1%,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建议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第二支柱”的替代率水平,使企业年金在整个养老当中真正起到补充作用。 同样针对如何增强企业年金的话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关于改革公积金制度完善企业年金体系的建议近期引起业内高度关注,他在近日召开的第三期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讲坛上对此做出了进一步解释。 黄奇帆认为,我国企业年金实行超过15年,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年金立法力度和优惠政策不够,另外企业55%的职工缴金率也使得它们对于需要企业承担部分缴费的企业年金望而却步。 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公积金与年金进行改革融合。“把公积金跟年金结合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年金和公积金就像一对双胞胎,在运行方式上有类似之处。”他认为两者都是由企业和职工按比例共同缴纳;都是退休时可取回;都没有统筹只进个人账户,这些共同特点为两者融合打下基础。 具体的做法,他认为可以将现有公积金账户与年金账户合并,形成个人账户;将工资仅的财税优惠政策转移赋予年金;以招投标方式引入公募私募基金,形成规范的运行体制;并且对于现有公积金贷款公职实行“老人老办法”直到贷款结清,在不降低职工基本收益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增加资金收益。 第三支柱:业内呼吁尽快出台税延试点新政策 包括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在内的第三支柱始终被认为是我国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一大关键,需要大力发展。而从2018年4月开始试点的个人税收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则一度被认为是第三支柱发力的里程碑。 然而,两年过去,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03亿元,参保人数4.76万人。这和试点初期市场预测的试点地区百亿保费规模相去甚远。 在此次“两会”期间,包括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沂等多位业内两会代表在提案中均涉及到税延养老试点问题。 综合上述代表的看法,他们认为税延养老险试点不及预期主要是因为政策吸引力不大、试点面窄、税收抵扣流程繁琐、缴费模式缺乏灵活性等问题。 而如今,原本一年的试点期早已到期,却迄今未推出新的税延养老保险政策,也未对原有试点政策期限予以延长,因此进一步完善税延养老保险政策已迫在眉睫。 韩沂建议尽早出台新的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政策,或延长原政策的试点期限,稳步推进试点扩面扩容,保障政策延续性和有效性。针对目前投保缴费税前扣除限额按月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的税优政策,韩沂建议进一步降低政策复杂性,取消6%收入限制条件,适当提高延税额度,可参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中赡养支出的抵扣标准,将限额提高至2000元/月,并将个人投保商业养老保险支出作为专项扣除项目,同时参考新税制下基本养老金的所得税标准,合理调减7.5%的个人税延养老保险领取期实际税率,如调整为领取时统一按不高于3%税率纳税。 另外,也有多位业内专家提到了通过账户制打通第二、第三支柱,并建立个人账户信息平台,可以与商业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投资管理机构对接,实现有效的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相应服务。并且尽快给予养老目标基金税优政策、发展养老信托等,将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一起纳入到支撑第三支柱的力量中去。
在养老“三支柱”体系中,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一家独大,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则刚刚起步。 为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2018年5月份,我国开始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下称“税延养老险”)制度。时至今日,税延养老险实施效果如何?要把这个“第三支柱”建设好,需要在制度层面解决哪些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带来了税延养老险的相关提案,建议应尽快完善税延养老险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受益人群,推向全国。 税延养老险于2018年5月1日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启动试点,试点期限为一年。2018年6月7日,全国首张税延养老险保单在上海落地。 据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沂近日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介绍,截至2020年4月末,试点地区共有4.7万人投保税延养老险,缴纳保费3.03亿元,其中上海市共有3.06万投保人,缴纳保费2.42亿元,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税延养老险的试点结果还不够理想。原因之一在于,试点期遇上个税改革,受益群体进一步收窄。“其作用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孙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表示。 税延养老险的试点地区仅有3个,同时,从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由此前的3500/月提高至5000元/月,一方面,纳税人群缩小,税延养老险的覆盖面随之缩小;另一方面,税延养老险的受益人群成为中高收入群体专享产品,其吸引力也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和孙洁在联合提案中提到:“在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试点过程中,上海、苏州等试点城市反映,试点中存在着税收抵扣流程繁琐、缴费模式缺乏灵活性、参保人和企业人力部门体验不佳等问题。”提案还指出,税延养老险试点政策部分条款与新个税法存在不相符的情况,也会影响该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 对于已经试点了两年的税延养老险,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应尽快完善政策,并扩大试点范围甚至直接推向全国。 针对税率的问题,周延礼和孙洁联合提案指出,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如果继续沿用7.5%税率,将出现税负偏高的情况,不利于吸引投保人购买税延养老险, 因此,建议重新测算领取环节的税率, 适当降低税延养老险领取时的适用税率。在政策适用对象方面,该提案提出,建议将试点政策适用对象扩大到所有取得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的居民纳税人。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连续三年提交提案聚焦养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关于养老的提案是“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促进我国普惠性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 袁亚非认为,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进步,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总量不足、供需错配、活力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促进我国普惠性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袁亚非建议,深入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迅速总结参与城市的政策经验,尽快形成支持社会资本可持续发展普惠养老的新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供给总量迅速扩大。 “比如借鉴国外成熟运营的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经验,加快推广和完善共有产权养老房政策,以平衡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长期回收和短期投资的矛盾。”袁亚非表示,进一步推动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如长护险)等与养老产业深度融合,既可为养老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也能为老人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提高居民养老服务消费能力。 袁亚非建议,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重点发展城区普惠养老,提高民办机构服务质量,减少供需错配。对于民办普惠养老机构尤其是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设施和专业化养老机构的选址难题,地方政府应加大协调和支持力度,帮助民办养老机构协调引入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资源,补齐资源短板,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吸引力。 袁亚非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养老机构市场化改革,激发养老服务行业活力。积极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改制转企、混合所有等形式参与公立机构改革;积极鼓励民办机构公司化注册、企业化运营,允许民办非营利性机构转为营利性机构;在确保普惠养老“准公益性”的前提下,允许民办机构设定市场化的服务价格,以合理的利润和投资回报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普惠养老产业。 相关专题: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腾蛟提交《关于加快养老产业立法,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规范发展的议案》。 以下为议案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老有所养,提高全社会保障水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着眼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实际中,养老服务业发展仍存在用地、融资、从业人员待遇等诸多制约因素,应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在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以提高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现状】 一、老龄化程度加剧,市场需求巨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老年人口每年都在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达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9%。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二、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供应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5万个,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2.9万个。随着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增加,每个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整体趋于上升,但增长速度逐渐下滑。 三、家庭养老功能遭遇挑战,养老产业成新趋势。在计划生育长期作用下,“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逐渐成为主流,劳动人口开始减少。2016年起,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下降,到2018年为3.8%。2018年中国就业人员为77586万人。过去那种依靠子女养老的认识,显然不符合时代潮流。 四、政府对养老用地的供地政策限制逐步放开。为了让养老产业与养老事业加速分离,国家在土地供应方面也为养老产业市场化做了充分的准备,颁布了一系列养老地产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划的养老服务机构和项目,优先审批;对新建养老服务业项目用地,在地价上适当给予优惠;经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免缴城市建设和房屋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酌情给予减免,免交水电气增容费和供排水设施使用费;对于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五、传统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仍备受青睐。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运营成熟的养老机构纷纷被并购,优质养老标的成为资方眼中的“唐僧肉”。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融资共18起,有6家养老服务机构获得融资,涉及旅居养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和老年文娱七个细分领域的企业受资本市场追捧。截止目前,沪深两市共有53只养老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养老概念股涉及养老产业多个领域,但没有一家企业仅靠发展养老产业相关业务上市的,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养老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问题】 一、传统观念对养老服务业的认识形成误区。一是福利化养老的认识误区,影响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有关老年产业的性质究竟是盈利还是福利,仍是个长期争论的话题。二是社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不足,害怕民营企业进入养老产业领域会损害老年人的利益。三是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养老产业市场的形成。老年人重积累、怕花钱,重子女、轻自身的传统观念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直接影响养老产业的增长。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一定的体制性障碍。养老服务业的性质徘徊在事业和产业之间,非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区分不明确,缺乏政府介入还是市场介入的边界划分;在养老服务行业,民营资本在融资服务、财政支持、土地使用、医保定点等方面先天不足,享受不到公办机构的优惠政策,无法平等参与竞争;政府职能部门在养老产业的管理上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和职权的交叉,缺乏相互协调,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较低。 三、中国老年人消费能力仍然不足。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消费能力有限,虽然老年人口数量巨大,但实际有效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削弱。比如,老人消费来源不多,主要靠退休工资,退休职工处于相对“贫困”境地;农村老人消费水平更低,大多农村老人最初没有养老金,现在逐步实现“农保”,保障水平低,制约了消费。 四、养老服务业产品品质整体不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老年人消费的积极性。缺乏强有力的行业监管机构,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五、养老服务业人才缺口巨大,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全国需要1000万养老产业人才,但目前仅有22万人从业人员,其中具有养老护理资格的只有2万人。 【建议】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牵头加快养老产业立法。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及养老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养老服务业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鼓励更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拓宽社会资本参与的渠道、领域,特别是加大对民营医护型养老机构的投入。这样不仅能够弥补家庭养老服务和政府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短板,而且对激活社会养老服务市场,提升社会养老服务品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完善投资养老项目配套支持政策。优先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土地支持政策,落实养老用地供给;在建设规划标准上,针对养老需求差异,综合考虑交通、医疗、生活便捷等因素,研究出台适合民营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设规划标准规范;在税收减免上,研究出台相应政策予以适度减免。 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养老服务业结合,对接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源,促进养老服务公共信息资源向各类养老企业开放。 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给予高校更多招生和补助政策,如放开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和招生地区限制、与扶贫扶智相结合,鼓励贫困地区相关人员报考、减免相关专业学生的学费、给予养老服务岗位从业人员相应补贴等,统筹解决医养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生活和医疗结合型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政策支持,对家政等生活护理人员通过资格认证培训、考试等提升医疗实用护理技能。建立一个养老志愿服务互换平台,依托平台成立志愿者服务培训机构。鼓励大型养老机构发展综合型专业护理人才培训业务,探索建立养老行业院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的人才储备库,制定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长效激励和补贴制度。
经历了近4个月的全面封闭管理,北京养老机构服务终于按下“重启键”。5月17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5月18日起,符合条件的北京养老机构可重新接收老年人入住、返院,家属也可恢复对院内老人的探视。不过,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也表示,今后,常态化封闭式管理将成为北京养老机构服务重启前的“必选项”。 恢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 “经历了史上最特殊的这110天后,养老机构市场终于要逐步回归正轨了。”在京经营养老机构多年的张涛(化名)感叹道,对于那些正在咬牙坚持,甚至动过退出念头的养老企业来说,本次的新政着实可称作是一颗分量十足的“定心丸”。 李红兵介绍,自5月18日起养老机构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换言之,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北京将有序恢复养老机构常态化服务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养老机构在具备隔离条件、护理能力的前提下,可接收新入住老人。李红兵强调,拟申请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须履行“一调查、两检测”程序,即由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及共同居住人员进行调查,确认老年人是否存在禁止进入养老机构情形。在养老机构同意接收、老年人返回养老机构前,应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入院实施院内隔离;隔离观察14天后,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仍为阴性的进入老年人生活区。 “可以恢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对于养老机构来说,相当于重新打开了主要收入的来源。”张涛表示,这让不少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的养老企业着实松了一口气。 此外,《通知》还明确,北京养老机构将全面实行“预约探视”制度,养老机构内老人的监护人、直系亲属经预约、评估后可以探视。 疫情期的经营难题 “过去几个月,北京养老机构实施的封闭式管理确实有效保障了院内老年人的健康、安全,但同时,这种特殊的状态也给机构提出了新的经营课题。”北京某大型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 李红兵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普遍增加了15%-20%。同时,由于没有新入住老年人,以及部分尚未返院的老年人需退还一定费用,包括这些支出在内,本市养老服务机构成本损失基本都在30%-40%左右。 上述大型养老机构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机构入住率约在1/3左右,而往年春节前后每个月都会新增10余位老年人入住,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新入住、返院老年人完全“归零”,收入增量一夜之间降至冰点。该养老院经营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往年同期院内平均每月都能增加30位新入住的老年人,但截至目前,疫情已令院方流失了超100位老年人。 寸草春晖养老机构创始人王小龙分析,养老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床位费,此前近4个月的时间内,不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的同时,机构的固定支出也出现明显上涨,包括防疫物资和相关设备等。 上述养老院经营者透露,虽然尚未经过系统计算,但过去这100多天,自己所在机构的损失额约为数百万元。 除了资金压力,保留团队也是一大问题。张涛直言,全封闭管理对于养老机构来说,最直接的挑战就是现金流“只出不进”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员工团队的稳定。 据李红兵介绍,疫情前北京全市养老机构员工总数约为1.7万人,其中一线员工约有9000多人,春节期间有3000多人回乡或在京外过年,截至目前,这3000多人中,还有约1000名员工尚未返院、返岗,确实有部分养老机构出现了人手紧张的情况。 针对当前养老机构的运营难题,5月17日,北京市民政局还发布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养老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通知》。根据规定,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时间一级响应期间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将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依据2-4月实际收住京籍老年人数量,每人每月增加500元补贴。而且,今年2-4月,符合本市城市功能定位、不在疏解整治范围的养老服务机构,承租各级政府及市、区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房产用于开展养老服务,按照政府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妥善保障员工队伍稳定且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由各区协调免除房租。难以协调解决的,由各区财政给予补助。 “新常态”下的床位经济 调查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封闭式管理将成为“新常态”之时,北京养老机构纷纷开启对传统运营模式的调整。 朝阳区寸草春晖养老院院长贾金凤介绍,在接到可以恢复探视的通知后,该养老院已在院内的室外部分开辟出了专门用于探视的区域,探视时间为上午9:00-11:00,下午14:30-17:00。单次最多可进入两人探视。北京优护万家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雪梅也表示,优护万家位于西山的养老机构可预约的探视时间为9:00-19:00,家属可选择电话及微信形式进行预约,探视区内同时只接受一组家属探视,单日可接受4组家属探视。 同时,多家受访养老机构负责人均表示,目前全院正加紧筹备,预计5月18日将“如约”开始接收新入住老年人。“机构内现已腾出了一整层的隔离区域,共有10余个房间,每间房将安排一位新入住老年人隔离居住。”上述大型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 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还提出,以往的老年消费者以及家属其实更习惯通过实地走访、对比来挑选养老机构,对养老院服务水平、设施质量的亲身感受,是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关键因素。在常态化封闭式管理的机制下,怎样既能满足老年人及家属的“看房”需求,又能确保园内的防控标准不放松,是各养老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 张涛介绍,为了减少人员接触,目前其所在的养老机构已针对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开通了微信咨询服务,以线上视频等方式代替院内参观等环节。 但党俊武也直言,单纯依靠微信、抖音可能还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咨询需求。他认为,社会组织或相关部门或可通过建立统一的平台,对接各养老院的信息,“尤其是未来养老机构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为减少人员接触,对大数据及线上的需要也会有所增加,完整数据平台的建立也能相应减少养老院的工作量,便于老年人及家属对比挑选养老机构”。
11月4日消息,光大集团旗下“中国光大养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光大养老”)1日举行重组揭牌仪式。光大养老是在光大控股投资设立的中国光大养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基础上,将由光大金控、光大保险、光大实业、光大养老员工持股平台作为股东共同出资重组成立,是光大集团发挥综合金融、产融合作优势打造的中国养老新模式,实现了医养结合、保养结合、服养结合。 光大集团表示,将把健康养老产业作为惠及民生、服务社会和国家战略的重要产业给予发展,作为集团重要战略单元全力打造“光大养老”品牌,力争三年做到国内领先,五年做到全球知名,成为中国养老行业的标杆性企业,让万千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近年来,光大集团持续加大养老产业投资布局力度,旗下光大控股先后收购或控股收购了北京汇晨养老、无锡金夕延年、重庆百龄帮等养老企业。目前,光大养老管理床位数达到2.1万张,进入24个核心城市,管理各类养老机构近80家。 揭牌仪式上,光大养老捐赠 50万元给光大汇晨朝来老年公寓,用于公寓的设施改造、环境改善、智能设备升级等,为在住长者创造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体验。 揭牌仪式后,光大保险现场发布了与光大养老共同研发的光大安心养老计划。光大实业旗下的光大置业与光大养老共同打造的居家养老“中国光大养服结合示范基地”现场揭牌。 光大集团领导李晓鹏、吴利军、蔡允革、付万军,北京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创始会长翟鸿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朱勇出席活动。他们还参观了光大养老智慧养老实验室。通过智能设备,构建云服务平台、物联网智护平台和AI大数据三大技术平台,可全天候监测入住老人的健康数据、屋内设备运转情况、冰箱开关情况等,提供健康服务、安全服务、护理服务、辅助服务四类核心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