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尽管疫情仍旧严峻,美国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量价创历史新高、库存创历史新低。占美国住宅交易九成的成屋销售,10月销售折年数从5月的391万套激增至685万套,同比大增26.6%;中位价31.3万美元/套,同比增长16%,价格持续创历史新高;待售库存142万套,去化周期仅2.5个月,均为历史性低位水平。 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实现价格平稳、销售量正增长。年初,市场普遍担忧疫情会引起居民对未来收入水平下降的担忧,进而影响对房地产的需求。时至年末,1-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08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4.0%,增速较上年末回落2.8个百分点。 为什么在疫情风险和冲击尚未完全消解之际,美国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都实现超预期增长?按照“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经典分析框架如何解释? 摘要 疫情之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房地产需求,但不同的政策节奏造成需求的释放不一样 疫情期间,美国开启“无限量”宽松,低利率和充足的信贷供给刺激了居民的购房需求。3月初美联储两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0-0.25%、并推出7000亿美元QE计划;3月23日更推出“无限量QE”计划;3月26日存款准备金率降为零。11月,美国30年期固定利率贷款的利率仅2.72%,同比大幅下降102个BP;前三季度,新发放单户住宅按揭贷款2.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9%。 在应对疫情的政策节奏上,中国保持适度宽松,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从量和价两方面推动房地产相关的货币金融制度变革,防止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领域。 价格上,房贷利率挂钩LPR,建立了货币政策放松和房地产融资之间的防火墙,在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的同时保持房贷利率基本稳定。1-4月,一年期LPR下降30个BP,而五年期LPR仅下降15个BP、更为平稳。5月以来,LPR已经连续八个月不变。 量上,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防止资金过度流入、违规流入房地产。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韩正副总理强调“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截至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上年末回落1.1个百分点。 政策上,多次强调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5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疫情助推三大类购房需求,将长期支撑市场 长时间居家隔离和办公,使大家对居住体验的感受更深,激发居民改善居住品质的欲望。 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改善需求更旺盛。一是,新房市场更为火热。1-10月,美国新房累计同比增长20.6%,远高于二手房的2.9%,其中10月份新房同比增长41.5%,也大幅高于二手房的26.6%。二是,单户住宅市场更为火热。1-10月,单户型成屋销售折年数同比增长3.7%,明显强于多户型的-3.5%;10月,单户型成屋销售中位价31.77万美元/套,同比增长16.0%,高于多户型的增速10.3%。 对于中国而言,疫情同样助推三大类购房需求,将长期支撑市场。 一是,购买自有住房、特别是第二居所的意愿提升。疫情期间长期居家,凸显了第二居所不仅居住品质更好、还可满足特殊情况下居家隔离需求的优势。 二是,住宅品质改善需求提升。以大户型为代表的改善型需求被进一步激发。更大的居住空间,保证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更独立的个人隐私空间、及更好的居家卫生健康空间。洋房、别墅等低密度产品将受关注。同时,不仅仅是面积,长时间居家也让居民深刻感受通风、日照、观景等生活体验,未来将更加关注户型、朝向等因素。 三是,基础配套升级需求提升。一方面,对高品质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提升。物管品质不仅关系日常居住体验,在非常时期还和业主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园林绿化好、周边商业医疗等配套条件将成为基本要求。疫情期间小区封闭式管理,园林绿化和卫生环境将决定业主身心健康和居住体验。周边具有步行可达的基础配套重要性凸显。 危也是机,期待房地产三大升级 需求顺利释放还需政策支持和供给端发力。如果应对得当,保持市场平稳,将是一次很好的住房消费升级、房地产销售渠道升级、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居民自住需求的房地产政策升级。 和爆发SARS的03年不同,当前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住房短缺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本次疫情过后,住房需求的顺利释放还需要三大条件,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是补齐租赁住房短板,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租赁住房供给;二是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改善户型、物业和配套,使产品与居民需求匹配;三是创新销售模式,降低买房成本、改善购买体验。 风险提示:货币金融政策超预期收紧;海外疫情仍旧严峻,是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的重要不确定因素。 目录 1 疫情之后的中美房地产市场 1.1 尽管疫情仍旧严峻,美国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量价创历史新高、库存创历史新低 1.2 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实现价格平稳、销售量正增长 2 疫情之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房地产需求,但不同的政策节奏造成需求的释放不一样 2.1 疫情期间,美国开启“无限量”宽松,低利率和充足的信贷供给刺激了居民的购房需求 2.2 中国保持适度宽松,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3 疫情助推三大类购房需求,将长期支撑市场 3.1购买自有住房、特别是第二居所的意愿提升 3.2住宅品质改善需求提升 3.3基础配套升级需求提升 4 危也是机,期待房地产三大升级 正文 1 疫情之后的中美房地产市场 1.1尽管疫情仍旧严峻,美国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量价创历史新高、库存创历史新低 占美国住宅交易九成的成屋销售,10月销售折年数从5月的391万套激增至685万套,同比大增26.6%;中位价31.3万美元/套,同比增长16%,价格持续创历史新高;待售库存142万套,去化周期仅2.5个月,均为历史性低位水平。 1.2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实现价格平稳、销售量正增长 年初,市场普遍担忧疫情会引起居民对未来收入水平下降的担忧,进而影响对房地产的需求。时至年末,1-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08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4.0%,增速较上年末回落2.8个百分点。 2疫情之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房地产需求,但不同的政策节奏造成需求的释放不一样 2.1 疫情期间,美国开启“无限量”宽松,低利率和充足的信贷供给刺激了居民的购房需求 3月初美联储两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0-0.25%、并推出7000亿美元QE计划;3月23日更推出“无限量QE”计划;3月26日存款准备金率降为零。11月,美国30年期固定利率贷款的利率仅2.72%,同比大幅下降102个BP;前三季度,新发放单户住宅按揭贷款2.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9%。 2.2 中国保持适度宽松,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在应对疫情的政策节奏上,中国保持适度宽松,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从量和价两方面推动房地产相关的货币金融制度变革,防止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领域。 价格上,房贷利率挂钩LPR,建立了货币政策放松和房地产融资之间的防火墙,在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的同时保持房贷利率基本稳定。1-4月,一年期LPR下降30个BP,而五年期LPR仅下降15个BP、更为平稳。5月以来,LPR已经连续八个月不变。 量上,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防止资金过度流入、违规流入房地产。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韩正副总理强调“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截至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上年末回落1.1个百分点。 政策上,多次强调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5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疫情助推三大类购房需求,将长期支撑市场 长时间居家隔离和办公,使大家对居住体验的感受更深,激发居民改善居住品质的欲望。 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改善需求更旺盛。一是,新房市场更为火热。1-10月,美国新房累计同比增长20.6%,远高于二手房的2.9%,其中10月份新房同比增长41.5%,也大幅高于二手房的26.6%。二是,单户住宅市场更为火热。1-10月,单户型成屋销售折年数同比增长3.7%,明显强于多户型的-3.5%;10月,单户型成屋销售中位价31.77万美元/套,同比增长16.0%,高于多户型的增速10.3%。 3.1 购买自有住房、特别是第二居所的意愿提升 第一居所是都市人日常生活和长期居住的居所,主要考虑职住交通便利、周边商业配套齐全、老人就医方便和孩子教育质量,往往位于成熟城区。第二居所指以旅居和康养为主要功能的居所,主要出于都市人度假、休闲、养生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往往位于城市郊区或者风景名胜区附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口密度低。随着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运行可期,住房回归居住属性,都市居民购买二套房,将更多考虑改善生活品质。疫情期间的长期居家,凸显了第二居所相较于第一居所的居住品质优势。 3.2住宅品质改善需求提升 (1)以大户型为代表的改善型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 近年来,全国主要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套均面积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表明随着基本居住需求得到满足,居民不断追求居住空间尺度增加。 疫情之后,这一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在正常的生活节奏下,家庭成员白天外出工作学习,仅晚上有限的时间需要在家中互动,房屋面积小的弊端不明显。而居家防疫期间全家人需要连续多日24小时共处一室,房屋面积小造成的个人空间不足、隐私无法保证等弊端非常凸显。特别是对于多代同堂的大家庭,增加活动空间、降低居住密度将成为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此外,面积太小则无法分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疫情期间,住房面积对居家卫生健康的重要性也深度凸显。 (2)洋房、别墅等低密度产品将受关注 历史经验表明,疫情会改变居民对住宅类型的偏好。2003年SARS建立了板楼和塔楼的价值分层,促使通透性能好、密度较低的板楼更畅销。经过近20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商品房市场上板楼已经不再稀缺。在大规模城市新区建设中,基于传染病防治、改善市容市貌等考虑,多数城市的市政规划正逐步调低住宅用地的容积率,开发商开始打造各类高品质低密产品。商品房市场出现了更多的小高层、花园洋房,连别墅也进一步细分出叠拼、双拼、联排和独栋别墅等多类产品。此次新冠疫情过后,部分需求由传统高层转向小高层、花园洋房和各类别墅。 (3)对影响生活体验的住房因素愈加关注 不仅仅是面积,长时间居家也让居民深刻感受通风、日照、观景等生活体验,未来将更加关注户型、朝向等因素。疫情中,所有专家都在强调“每日按时通风”,长期居家,室内采光也尤其重要。 理想的住房,空间尺度上,户型要方正、动静功能区明确分离;通透性能上,南北通透最佳、东西通透次之,保证开窗后空气对流、高效引入新鲜空气;采光上,全明格局、客厅卧室朝南最为理想,客厅卧室不带窗或房间朝北将导致屋内阴暗压抑;观景功能上,客厅卧室带有阳台、飘窗或落地窗的是重要加分项。 当前,虽然我国基本告别住房短缺,但住房质量仍有很大改善空间,具备上述理想功能的住房占比很低。根据2015年人口小普查,我国城镇住房中成套率仅为85%,约20%为条件较差的平房,约40%为1998年房改以前修建。 3.3基础配套升级需求提升 (1)对高品质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提升 社区防疫工作中,不同物业的服务水平差距显著。部分缺乏物业支持的公房、回迁房等老旧小区,居委会人力财力有限,仅能进行基本的出入管控和防疫宣传工作。高品质物管小区,拥有专业化的物管团队和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持,能够制定标准化防疫预案,加强员工队伍管理和防护,进行防疫宣传、清洁消杀、出入管控和登记三大社区防疫工作。此外,还进一步向业主居家防疫提供丰富充足的物资支持和生活保障服务。如在小区内的设立固定防疫点,为业主发放口罩、消毒液等紧缺的防疫物资;为独居老人、自我隔离等特殊群体提供生活物资代购、送菜上门、快递代取、药物配送等服务;联系线上医疗机构,利用APP提供在线义诊。 经此一“疫”,追求高品质物业服务的需求将被激发。居民将意识到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不仅关系日常居住体验,在非常时期还和业主健康安全密切相关。 (2)园林绿化好、周边商业医疗等配套条件将成为基本要求 良好的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小区小环境,增加氧气浓度、湿度,调节气温,提供休憩活动的空间和赏心悦目的景观。疫情期间,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活动空间仅限于小区内部,园林绿化和卫生环境将直接决定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居住体验。由于园林绿化充足、小区环境优美的商品房项目在近十年才逐步普及,仍有大量居民居住在缺乏小区配套的住房中。随着疫情持续,小区长时间实行封闭式管理,这部分居民将充分体验到园林绿化和小区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疫情过后产生置换品质小区商品住房的需求。 疫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和就医的暴露风险较高,住房周边具有步行可达的基础配套重要性凸显。其中,商业配套主要包括大型商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超市,医疗配套主要包括大型医院、社区诊所和药店。 4危也是机,期待房地产三大升级 此次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销售、施工、物管等各方面都造成重大影响。但同时也是一次重大考验,应该把握机遇,积极应对,保持市场平稳。疫情影响深刻,危就是机。如果应对得当,这将是一次很好的住房消费升级、房地产销售渠道升级、房住不炒下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需求的房地产政策升级。 和爆发SARS的03年不同,当前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住房短缺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疫情对国民经济和房地产行业造成较大冲击,疫情过后住房需求的顺利释放还需要在政策和供给端具备三大条件,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一是补齐租赁住房短板,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二是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改善户型、物业和配套,使产品与居民需求匹配。 三是创新销售模式,降低买房成本、改善购买体验。
跌宕起伏的2020年,终于将时钟拨向了2021,在这个历史交叉点的年份上,每一个人都会有他的独特体验和个人记忆,但是,当10年后、15年后,也就是2035远景目标也得以实现之时,再回头看2020年,我们作为一个集体,还将记住些什么?又必须记住些什么呢?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2020年最绕不开的关键词,是“新冠”,不同的是,因为文化基因和社会制度的区别,有的国家把“新冠”做成了全年的主题,有的国家只把“新冠”当成了一年的“背景”。中国在经历了最初的艰苦时刻之后,经过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经过稳如泰山的全国抗疫、全民防疫,不仅生产和生活迅速向正常状态回归,而且既定目标不打折扣,新的任务如期开启。在这一年里,我们将记住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在全球新冠叠加中美争端背景下,中国不仅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还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们还必须记住,就在2020年,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2月中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的重要信号表明,到2020年末,我国金融体系重点领域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风险得到逐步化解,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相继打响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也就说,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今后的任务,是继续化解各种存量风险和防范增量风险,稳定杠杆率,消除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出更多举措。三大攻坚战的成功收官,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功不可没,在2020年疫情的上半场,中国经济因为全国抗疫和全民防疫的现实压力,出现了罕见的GDP负增长,但在国内疫情稳定之后,复工复产,六稳六保,成为了经济工作的关键词,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得以充分展现。以出口为例,因为全球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危机,本以为会给中国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但实际状况是,2020年1、2月两个月,受疫情影响,中国出口的确同比大幅收缩17%,可随着复工复产之后,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到2020年10月,出口增速已回升到同比正增长11.4%,甚至还明显扩张了中国出口在全球出口市场中的份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而中国将成2020年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中美关系,在这一年也经历最为严峻的考验。2020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在这一年中美的防疫形势出现了重大的转化和强烈的对比,而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极限施压却不依不饶、层层加码,从5G到芯片,从华为到央企,而中国经济的应对方式,却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继续拥抱全球化,并向世界经济放开自己最具潜力的庞大市场。我们看到,谈了8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这个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15个成员国的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我们还看到,就在12月3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历经7年35轮谈判,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最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做大、做好国内这个巨大的市场,满足和扩大日益升级的国内需求,唯有这样,才能释放出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全球经济的稳步复苏。而做大、做好国内这个巨大的市场,供给侧改革固然重要,需求侧改革更不可少。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一对供给和需求,实现的是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经济运转闭环。需求侧改革,绝不是以前扩大内需政策的简单重复,而是以提高国民收入为目标的,涉及到二次分配以及三次分配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改革,是改革的深水区,是更高的要求、更难啃的骨头。今后的需求侧改革,对于内需的拉动,更应该是从投资转向消费,而扩大消费的内在要求之一,就是减少贫富差距,就是全面提升国民收入水平。所以,一切可以提高国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改革,一切能够缩小贫富差距的举措,都会是需求侧改革的应有之义。我们会继续要求房价平稳,房住不炒,因为房价的暴涨暴跌,本质是一种财富转移,拉大了有房无房者的贫富差距,在总量上减少全社会消费水平;我们也会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因为垄断的产生和资本无序扩张,导致的结果依然是贫富差距的拉大。202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21年的经济工作确定了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就表明了明确的取向。八项重点任务中的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则可以视作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胜利收官之后的新环保目标。而列在八项重点任务第一位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任务,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能否真正独立自主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中的关键。只有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完成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任务,才能真正意义上创造内需、扩大内需。这不仅是2021年的重点任务,也是到2035年的重点任务,更是持续到永远的重点任务。最艰难的篇章已经翻过去了,2021年的全球经济,很有可能完成探底,重新进入上升周期,继续推进全球化也可能重新成为新的关注议题,中国的经济还会增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会提升,而经过2020年的巨大变化,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的时间点,也许会大幅度提前。这一切都还是验证了那句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前,我们只争朝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的经济工作划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认为,八大任务主要回应了两大风险:第一,国际环境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第二,国内的改革和开放需要平衡。这八项任务都和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财富结构有关。 陈玉宇表示,通过对近年来收入结构变化的分析,他得出结论:我国中高低收入的增速正在齐头并进、基本同步。但总体来看,中国目前有60%的人口,他们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0%。这8亿多的人口,将牵引中国制造的未来15年。 陈玉宇指出,第一,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复杂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最近10年,我国的收入结构正在改善并向好;第二,包容性增长的模式还将继续,人均收入变化决定了产业结构,因此,企业家要关心收入分配的变化。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15年要保持制造业份额的相对稳定。陈玉宇认为,未来保持制造业的稳定,将取决于怎样扩大内需,也取决于中低收入这部分人群,他们构成了未来15年对于制造业的巨大需求。因此,有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政策管理是未来深入改革的方向。 01 八大任务回应两大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的经济工作划出了八项重点任务,主要回应了两大风险:第一,国际环境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第二,国内的改革和开放需要平衡;这两大风险也贯穿着来自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因此,八大任务既是既是明年的任务,也可能是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明年要开辟一个新气象,这个新气象指的就是八大任务对于这两个风险的回应。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点主要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应对大国博弈,应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我们有很多值得创新的地方,它也跟我要分享的产业结构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可靠、安全、可控、自主,跟结构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疫情也使得我们开始更加关注这件事。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稍后我会讲怎么扩大内需,以及扩大内需对我们未来有怎样的影响。 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及改革和开放互相促进的问题,我们会重新提到“更高水平的开放”等这些关键内容。 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这涉及农业问题,农业占GDP的比重只有7%左右,但它是底线,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思考的。我们不再谈论粮食安全需要把更多人“按“在土地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是要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六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关于资本无序扩张,这也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 七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以租赁为主,这跟我待会要谈的有关系。 八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排放这是个长期的大问题。 02 中国人的收入可分为5个收入组 中国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税后)可以分5个等分组,我们分析了最近7年来的比重:最高20%的人,大概3亿人,占了全国收入比重的46%到47%;第二个组被称作“中产阶级”,20%的人占了20%多一点;也就是说,中国前40%收入的人群,大概有5到6亿人。那么,中国还有8到9亿人,大概占总收入的30%。这五个等分组按照收入可以笼统分为三个大组:20%的人属于高收入组,40%的人属于中收入组,40%的人属于低收入组。 那么,是什么在推动产业结构?是“需求推动”。需求结构又怎么被决定呢?最大的力量是收入水平。第一组高收入群体约3亿人,他们的收入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需求结构,我们的生产结构满足他们的需求结构。因此,对明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扩大国内内需”。 扩大国内内需不是简单的增加财政投入的问题,而是要打通各种环节、增加就业,包含着改善收入分配,包含让城乡低收入的人群需求能够传达给生产端,让生产端能够更好为中低收入的需求服务。这对于商学院的人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也是努力的方向。 03 5个收入组增速同步、齐头并进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5个收入组过去7年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 我们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低收入组增速基本差不多,这是最近7年来的表现。以前是高收入增长快一点,低收入增长慢一些, 但是从8年前的十八大以来,中高低收入的增速齐头并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 仔细来看,中国60%的人口,他们的收入占总收入约30%的份额。60%的人口就是8亿多亿人,这8亿多人的收入基本上能以人均GDP的增速增长,跟高收入人群的增长速度持平。这也意味着,如果这种增速能持续下去,可以预见在十二三年后,这8亿多人的人均收入会翻一番,真实收入翻一番,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其中会有约4亿人迈入购买汽车的行列。今天这部分人面临的挑战,是我们巨大的潜力和未来。因此,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发展模式要让这5个收入组都能以比较均衡的、相同的速度增长。 再来看看最富的10%的比例,从7年前的8千美元到今天的1万1千美元,这是可支配收入。牵引今天产业结构基本格局是这第一组约3亿人,但未来不是!未来你会看到其他几个组别,第二组从4000美元涨到4500美元,这部分是焦虑的自称为“中产阶级”的人,这是另外约3亿人。第三个约3亿人增长的还可以;第四个约3亿人,增长的也相当不错,他们就是拼多多的服务对象。第五个约3亿人的增长也很好,这跟我们的扶贫、注重更加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是有关系的。 04 他们将决定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方向 总结一下:第一,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复杂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最近十年来,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相当不错;第二,我们要继续这种包容性的增长模式,企业家需要关心收入分配的变化。我们在谈到原理的时候,说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它的产业结构,光华管理学院刘俏院长带领的课题组大约也是用这样的指标衡量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后再说一点,“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提出,我们要在未来15年时间里保持制造业份额的相对稳定。另外,工信部部长最近提出,我们要做强做实做优制造业,没说做大,这表示了大家谨慎的一面。我认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制造业一定程度上份额的稳定是可以做得到的,这取决于我们怎样扩大内需,取决于收入位于后面的60%的人群。他们大约滞后第一组人15到2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还处在第一组15年到20年前的消费水平,他们会构成未来15年对工业制造品、工业产品和家用产品的巨大的需求。 这些巨大的需求,当然伴随着我们的深入改革,包含着城市化、长租房,包括房价、城市管理的体系问题,包含政策是否有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是否准备好将那占总人口60%,也即8亿多人逐渐纳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安居之所。所以说,中国充满了前途和希望,也充满了挑战,也需要大家的创造力。
(原标题:价格创10年新高,库存创7年新低!这个行业太景气啦) 这几天股市回调,又让多少“玻璃心”碎了一地。但另一边的期货市场上,玻璃却“飞起来”了。近日,玻璃期货创下了2012年12月上市以来的新高。截至国内期市12月9日下午收盘,玻璃主力合约收涨2.2%,报1998元/吨,日内最高触及2037元/吨,为上市以来首次触及2000元/吨,创下了历史新高。现货玻璃价格亦创下近10年的新高。万得数据显示,12月8日国内主要城市浮法玻璃平均价为1932.65元/吨,为2010年12月中旬以来的新高。业内人士表示,玻璃的终端需求是价格的主要支撑因素。此前,北方赶工需求因天气偏暖而拉长;随着气温下降,南方赶工需求仍然不减,预计持续到春节前。从中长期来看,今、明两年地产竣工压力较大,疫情使不少项目被迫延后,地产赶工需求将持续提振玻璃价格。供应方面,光伏玻璃供应紧缺,市场预计其供应增加将对浮法玻璃产能形成挤压效应,导致浮法玻璃供应量下滑。库存创7年新低 玻璃价格重拾涨势今年第三季度,由于供需错配,玻璃现货价格从约1500元/吨涨至1900元/吨附近,累计涨幅超过25%。第四季度以来,玻璃价格在1900/吨附近维持震荡,进入12月后重拾涨势。2020年玻璃现货价格 数据来源:万得“此轮玻璃价格上涨,主要在于北方赶工需求超预期。虽然已进入冬季,但今年气温偏高,北方赶工时间拉长,玻璃现货市场出现了‘淡季不淡’现象。另外,南方玻璃市场下游需求保持良好,订单量较为稳定。”南华期货咨询服务部商品分析师薛娜表示。需求表现良好,从库存数据上可见一斑。万得数据显示,截至上周(12月4日当周),国内企业浮法玻璃成品库存为2775万重量箱,环比上月同期下降了16%,并创下了近7年的新低。国内企业浮法玻璃成品库存 数据来源:万得据薛娜介绍,当前玻璃需求“成色”十足。4月以来,玻璃生产企业去库存速度较快。8月底至国庆假期约1个月的时间里,玻璃现货价格已涨至高位,贸易商大量抛售前期堆积的玻璃,以兑现利润。在贸易商库存大量消化后,玻璃企业库存仍进入了快速流畅的去库存阶段,这表明下游旺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此时玻璃价格上涨并不像前期那样,由需求预期所主导,而是受下游真实需求推动。扩产难以实现 供应端或出现“挤压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光伏玻璃存在需求缺口,导致浮法玻璃供应缩减的预期升温。2018年1月施行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限制新增玻璃产能,玻璃产业只能用存量产线开展生产——这意味着在现行产能置换政策下,企业一旦增加光伏玻璃产能,就要压缩浮法玻璃产能。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表示:“目前下游需求较为稳定,若新增产能无法实现,浮法玻璃价格有望维持在高位。”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组织召开了一场关于光伏玻璃企业与光伏组件企业供应保障对接座谈会,会议的一大焦点便是新增玻璃产能的问题。一些企业表示,按照现行的产能置换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项目必须开展产能置换,这意味着,光伏玻璃新建产能较为困难。对此,工信部相关领导表示,会将信息上报上级单位,对于光伏玻璃熔炉项目报批和产能置换进行更加市场化的管控。福莱特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玻璃产能放开后对公司的业绩有正向推动的作用。公司现有6800吨/天的产能有待释放,释放后供需关系会有所缓解。 展望后市,华创证券认为,短期来看,浮法玻璃市场需求“南强北弱”,主流呈上涨趋势。随着气温大幅下降,北方终端需求赶工节奏放缓,加工厂订单逐步减少。华东、华中和华南终端市场依然较好,加工企业订单充裕,需求高峰预计要延续一段时间,企业推涨意愿犹存。华泰期货研究院黑色及建材组认为,在严格控制产能等背景下,预计明年浮法玻璃在产产能增量十分有限,而利润仍然较高,因此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望处于高位,产量小幅增长。需求方面,预计房地产行业将加快施工、竣工和销售,以推动资金周转,汽车行业维持强劲增长势头,玻璃需求有望得到提振,价格仍有阶段性向上动能。
直播精彩回顾:滕泰第一时间解读中央经济会议 摘要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走进新浪财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持明年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搞急转弯。滕泰表示,这是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还在疫情之后恢复过程当中还有很多不平衡、不稳定和衍生风险因素,因而对经济恢复不但需要扶上马,还需要送一程,需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0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储蓄增速也明显你快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消费增速却远远低于预期。2021年怎么去调节这三者的关系呢?滕泰表示,从长期来看,只有扩大内需、激发消费增长潜力、创造新需求,才能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大家好!我是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的滕泰,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结合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享一下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潜在风险以及对相关经济政策的理解。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去年的此时经济学界和决策部门正在讨论的话题是什么,我想大家还记得,是要不要“保6%”、能不能保住6%的增长、能保多久,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来的经济部署。在党中央坚强的领导下,我们及时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2020年中国经济是全球大国经济当中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应该说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一枝独秀。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肯定了我们所取得的良好的成绩。 大家看到IMF对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大概是1.9%,对美国经济的预测是-4.3%,对德国的经济预测是-6%,对法国经济的预测是-9.8%,对英国的经济的预测是-9.8%。对于2021年中国经济的增速,IMF给出了8.2%的预测,国内很多金融机构预测都在9%左右。尽管有这么高的经济预测,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假设2021年中国经济真能取得9%的增长,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数字假象——这个数字假象不是人为编造的假数据,而是在2020年较低基数上的同比增长数字的假象:假设明年实现9%的增长,GDP的总额大概达到110万亿左右;假设2020年没有疫情的GDP应该是105万亿。如果跟没有疫情的正常情况相比,明年是9%的增长实际也只不过增长了4.89%。 判断2021年的经济是以9%的高增长来做决策,还是以实际增速4.89%来做决策?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说做出了一个既科学又理性的判断,在肯定了经济增长成绩的同时也揭示了明年的风险,明确指出明年全球经济有疫情不确定的风险,还有西方经济复苏不确定的风险。也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有不平衡、不稳定的风险,同时还指出其它的潜在的衍生风险。在既肯定成绩,又看到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明年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搞急转弯,这个就明确地回应了前一段学界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不要尽快退出的争论。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明确提出不搞急转弯,至少说明没有被明年8%到9%的高增长预测假象所迷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还在疫情之后的恢复过程当中,对经济的正常恢复不但需要扶上马,还需要送一程,所以必须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一个大的总体的判断。 在这个大的总体判断下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构到底有哪些结构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因素呢? 首先,看一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际上从2010年以来一直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到10月份固定资产的当月同比增速已经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其中表现比较亮眼的,一个是房地产的投资,一个是基本建设投资,但是这两项我们预测在2021年可持续性都不强。好在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和民间投资增速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已经呈现了一个比较好的恢复的态势,因此,我们认为2021年的投资增长能够保持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水平。 明年的出口形势怎么样?很多人可能对这方面还不太乐观。为什么?因为今年的出口超预期的原因一是疫情防控物资的出口;二是疫情冲击下很多国家供应链受到了冲击,中国的生产填补了海外的供应缺口;三是欧美等国的刺激需求的政策也促进了中国的出口。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担心2021年出口是不是就不能持续了,假设2021年二季度以后欧美等国生产逐步恢复,是不是就会少进口中国产品呢。对这个问题我还是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过去20多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时间中国出口的增速跟欧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情况都是正相关的,跟人民币汇率的实际相关性反而不是很大——考虑到2021年二季度以后欧美经济社会秩序将会逐渐恢复,消费复苏潜力很大,对中国的出口物资的需求还会增加,因此2021年中国的出口增速也可以保持相对乐观预期。 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的消费。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我们的消费是负增长,预计2020年全年我们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大概不到40万亿,跟2019年相比大概负增长4%左右。中国的消费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出现过,上一次消费负增长是1968年,1990年有过一次比较低的增长,是正的2.5%的增长。也就是说2020年尽管有比较特殊的原因,我们中国的消费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负增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也是负的。 消费负增长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放缓,前三季度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大概名义增速是正的3.9%,去掉物价之后的实际增速只有正的0.6%,这么低的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肯定会影响消费。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就是我们的个人储蓄前三季度保持了13.5%的高速增长。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3.9%,而储蓄增长13.5%,你想想消费增速能不下来吗? 为什么储蓄高增长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疫情冲击下的就业情况、个体工商户受冲击等原因,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可能更加谨慎了,另外,这跟我们的货币政策没有降息也有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老百姓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变成储蓄,一部分用来消费——储蓄增长快了就消费就增长慢,要鼓励消费就得降低储蓄率。但是,疫情的冲击下中国没怎么降息,欧洲和美国都是零利率、负利率,我们的利率没怎么下降。利息归根到底是这个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如果疫情冲击下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都大幅度下降,而存贷款的利率基本不降,这个显然是不合理的。不降息的影响还造成人民币快速升值,为什么说人民币这一年升了这么多?因为欧洲、美国是零利率、负利率,中国的利率比较高,从息差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的角度,自然会促进人民币升值。 所以,无论从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储蓄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各个角度来看,不降息都是鼓励储蓄、抑制消费的原因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次明确了几大重要任务,第一个任务毫无疑问是鼓励科技创新。第二个重要任务是完善国内供应链,增强自主可控。第三个重要任务就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扩大内需。在扩大内需这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重视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2020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居民储蓄增速很快,但消费增速远远低于预期。2021年怎么去调节这三者的关系呢?毫无疑问就是要鼓励消费,适当地降低储蓄率,投资的增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从长期来看,畅通国内大循环肯定是主要靠激发国内消费增长潜力。中国的消费到底有没有潜力呢?肯定是有潜力的,2019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按照去年年底的汇率算5.55万亿美元,同期美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只有6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总量是20万亿美元,我们去年只有13万亿美元,我们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都快超过它了。另外,我们的4亿中等收入群体只占了总人口的30%,假设未来15年的时间,能够再把3亿中低收入者也变成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到7亿人,那么中国的国内消费增长潜力更加巨大。 那么这么大的消费增长潜力,如何变成现实的消费增长动力呢?不就前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在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同时,要强调需求侧改革或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引领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好局面。不管是需求侧改革还是需求侧管理,首先得明确明年主要的问题是扩大内需,只有扩大内需才能畅通大循环。扩大内需,传统的办法是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刺激,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疫情期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所以,虽然说货币政策今年明确了相关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可持续性、稳定性,不搞急转弯,但是也很难期望货币政策在总量上有很大的扩张。货币政策从价格上有降息的空间,但是总量上很难去扩张。财政政策要保持连续性,但是财政政策的赤字也不可能扩大,可能还要略微减小。扩大内需不能再依靠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的刺激。靠什么呢?根本上是扩大就业,恐怕还要用改革的办法扩大内需,尤其要创造新需求。 首先,从生产方面来看,主要是如何让供给创造需求,主要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传统的供给、老供给能不能创造需求?也能,油盐酱醋、钢铁煤炭,它的总的需求量其实是一定的。但是如果产品创新升级以后,它的需求也有增长的空间。所以,传统的供给要创造需求必须靠转型升级,但是新供给可以创造很大的新需求。比方说我们现在做直播的苹果或者华为智能手机,在2007年乔布斯创造苹果手机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是零。新供给创造了新需求,不断创造了对智能手机的需求,还因此衍生了很多类似于微信等社交软件、移动支付、视频直播、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需求。所以,从生产的角度来讲,如何扩大内需,主要就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从分配环节来讲,怎么去推动需求侧改革呢?主要是分三个方面: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初次分配里边有人说是不是要减少资本的收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呢?大方向没有错,但这样简单表述有问题。五大生产要素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都创造财富,都应给获得合理报酬,但是在前些年里有资本和土地要素恐怕获取了过多的收入,表现就是金融部门和土地部门拿的不是合理的要素报酬,而是垄断造成的超额收益,这些要素经营者靠垄断拿了超额收益,就挤占了劳动者、管理者、技术者的收益。因此,从初次分配的角度,不应该说要通过政策干预某些要素的收入,应该尊重市场,某种生活要素,它该有多少要素报酬就给他多少收入,不论是资本、土地还是什么东西,但是必须要减少由于行政垄断和人为制造稀缺所拿走的超额报酬,这样才能保持效率与公平。从再分配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中低收入者地区、产业和人口的造血能力。从三次分配的角度来讲,要形成可持续的社会捐赠机制。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是限制高收入,而是要把更多的中低收入者变成中等收入者,这是创造新需求的根本出路。 当然从流通环节也可以扩大内需,有部门提出流通环节是要搞流通新基建,我个人是不支持的。我认为流通环节,尤其是零售环节不景气,不是造成消费低迷的原因,而是受消费低迷影响的结果。如果想通过搞活流通来刺激消费,这至少有那么一点点本末倒置。搞活流通促销费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但是毕竟中国的商业零售都很发达,从没听说大批消费者有钱买不到货,或买到货运送不到。总之,本质上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是利率的函数,是社会保障体制或者是就业这些所决定的,而不是流通决定的。在流通领域可以做一些文章,但靠流通来刺激消费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最后,看看消费环节本身。传统的老消费需求怎么扩大?像以前搞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空间是无限的。如果有稳消费的政策,重点还是应该想想如何创造新需求。 展望2021年,除了上述“投资、出口高增长、消费恢复缓慢”的增长结构的不平衡值得重点关注,并通过扩大消费、创造新需求来解决之外,还有很多。 目前来看不论是中央政府的赤字率还是地方政府的负债率,都在历史的高位。如果不算上特别国债,我们的赤字率去年是3.5%,如果算上国债,就接近6%了,今年的赤字率要有所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也在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2020年大部分是负增长。 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负债率也创了相对比较高的记录,2018年、2019年企业的杠杆率有所下降,主要是民营企业的杠杆率有所下降,今年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又上去了。国有部门企业加杠杆是不是风险更大?实际上在2020年下半年看到有些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已经爆出来了。居民的杠杆率也处于历史高位,可能主要是跟房地产的按揭相关。 从银行的坏账率来看,有数据说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大概是2.84万亿,还有的说3万多亿,这个数字不一样,但无论如何不良贷款的贷款率是十年的新高,上一次的高点是2009年。 房地产也的“灰犀牛风险”也值得高度警惕,一旦房地产有系统性风险,其影响面会超乎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很多人担心相关政策会不会快速退出,有些部门放风说要提前退出,但现在来看为什么中央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强调不搞急转弯,原因就是名义上9%的增速,实际上只相当于4.89%,经济还在恢复当中;不仅如此,背后还有很多高赤字率、地方政府高债务率、国有企业高杠杆率、居民企业高杠杆率、房地产灰犀牛等各种潜在风险,稍有不慎一旦触发风险,造成的后果就会很严重。所以,政策不会快速退出,会保持相关的连续性,不搞急转弯,目的就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防范不平衡、不稳定和各种衍生风险。 最后,讲一点大循环、双循环。很多人说“大循环是不是国内为主,很多出口要转内销?”我的理解绝对不是出口转内销。2019年我们出口帽子100亿顶,出口鞋子100亿双,出口各种衣服300亿件,这么大的出口额,怎么可能转内销?国内市场受不受得了?所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畅通双循环绝对不是出口转内销,纺织品等很多行业的产品还得保持比较高的出口率,有些商品还要保持比较高的进口率,但是对于一些资源性商品可能要降低进口依赖程度,对一些高科技产品,要提高自主可控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二重大任务专门强调了要完善供应链,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然而,2008年以来出口增速就在下降,2015年以来顺差就在下降,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对国际市场的出口总量还得继续扩大,但出口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长期看会相对地会有所降低。长期来看,对国外市场相对减少的份额谁来弥补?必须是国内市场来弥补,而国内市场扩大靠什么?靠扩大投资行吗?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搞完了,快速城镇化阶段也结束了,中国现在城镇化率是60.6%。假设未来15—20年(城镇化率)能达到70%,其实每年不到1个点的新等城镇化率的速度,所以,靠原有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扩大内需的路走不通了。“两新一重”新基建的方向是对的,但实际操作当中有困难,2020年芯片等新基建出了不少风险。所以,未来增长必须更多得靠扩大消费需求——2019年投资增速在GDP增速里边的占比大概是31%, 2020年前三个季度投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422.5%,消费前三季度是负的337.1%,这是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第三季度来看,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大概是34%左右,跟2019年正常情况下消费拉动GDP增速将近58%相比差太远了。 所以,2021年的核心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关键是看消费。从长期来看消费在中国经济当中贡献的占比达到70%左右才是比较稳定的,才是真正的内循环为主体,才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有人说2021年消费的增速也会好,因为今年是负增长,明年同比增速就会很高,这个也对。目前对2021年消费的增速的一致预测是同比增长15%,假设实现同比增长15%的增长,则2021年社销总额预测是45.44万亿。假设没有疫情冲击,2020年的消费应该正增长8%到44.45万亿。所以,2021年15%的消费增长,实际只相当于没有疫情假设情况下增长3%——实际消费增速只有3%,低还是不低?所以,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还是主要的问题。 怎么去扩大消费需求呢?除了传统消费的转型升级之外,要关注一些新的方向,比如说信息产业,肯定是新需求、新消费增长的主要方向。当然还要关注文化娱乐产业,中国的文化娱乐业产值目前只有美国的文化娱乐业产值的1/8,成长的空间很大,教育、培训、论坛、会议、咨询、智库、律师等知识产业也有很大的长大空间,还有很多高端服务业,健康、养老、医疗、新金融、新零售等等,总之,要靠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当然了企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创造新需求?首先要重视研发,我们的很多企业其实没有研发的投入或者是研发投入很少,新时期不应该再把研发当成成本和费用中心,要把研发当成项目化的风险投资,用市场化、项目化、集成化、风投化的方法搞研发来创造新需求。要引领新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才能创造新需求。还要引入流量思维、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企业组织变革创造新需求。 时间关系,简单地给大家分享和汇报这么多,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也祝愿我们的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能够稳健地恢复,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继续扩大传统需求,创造新的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行稳致远,谢谢大家!
当前,消费需求疲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复苏进程、影响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因素,以往采取的传统需求管理措施,已经不足以激发中国经济巨大的内需潜力。此时,无论是需求侧改革还是需求侧管理,都要通过深化改革提振传统需求,还要探索新方法,创造新需求。 激发消费需求潜力是畅通大循环的关键 当前,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值得高度重视。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中国消费负增长已成定局,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第一次;2020年前三季度,投资对GDP贡献422.5%、出口贡献14.6%、消费贡献-337.1%,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被大幅扭曲。在2020年超低基数的基础上,2021年就算消费同比增长15%,实际也只相当于没疫情情况下增长3%。 导致消费需求下降的不仅是疫情冲击,2008年以后中国的消费增速就进入缓慢下行的通道,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来看,从最高点的23.3%逐步下降到10%以下,疫情前的2019年一度跌至7.2%的低位。可以设想,即使没有2020年的疫情冲击,中国消费需求的增速仍将逐渐下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结构性原因。 消费需求增速持续下行,不仅延缓了中国经济从疫情冲击中复苏的步伐,也是关系到十四五期间能否创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问题。从中长期来看,自2008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速逐渐放缓,2015年以来贸易顺差逐年下降,因此国际市场的相对萎缩必须由国内市场的增长来弥补。与此同时,我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峰阶段已过,可以带来有效回报的可投资项目大幅减少,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来实现投资需求的大幅增长也不可持续。在这样的背景下,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必然是靠激发中国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潜力能否承担起经济增长值引擎的重任呢?首先,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巨大,2019年按可比汇率计算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约5.55万亿美元,同期美国为6万亿美元。同时,消费长期增长潜力巨大,现有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长期增长有望达到7亿。可见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潜力是足够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但是目前中国的消费需求受到几方面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和压制,所以出现了一段时间以来的增速持续下行。只要找到影响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结构的深层次真正原因,激发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就能使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引擎升级启动。 消费需求疲软的深层次原因 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深层次、结构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数据显示,1-9月全国居民人均名义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9%,扣除价格影响因素只增长了增长0.6%;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季度增速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9%、-2.0%和-0.3%,虽然呈现出逐季恢复的态势,但是与-6.8%、3.2%、4.9%的GDP恢复速度相比,则明显落后。需要重视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在2018-2019年实际上已经呈现出下行的趋势,2018年基本上还在“6”区间,2019年各季度则为5.9%、5.7%、5.4%和5.0%。 其次,居民住房开支过大,挤占了消费能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的数据,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房贷占家庭总负债的75.9%。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显示, 2018年,住户部门债务收入比为99.9%,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其中,房贷收入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可支配收入)为47.4%,较上年上升3.7个百分点。过高的住房开支挤占了消费能力,加上子女教育、养老、医疗等刚性开支,居民手中真正的可支配收入占比更少。 第三,储蓄率上升,显示边际消费倾向降低。2019年底居民存款81.3万亿;2020年9月底居民储蓄91.25万亿,同比增长13.9%,可以看出疫情后人们的储蓄意愿明显上升。 第四,传统产品基本普及,消费空白点基本消灭。当前,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的高峰已过,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也已经取得关键性成果,一般衣食、家用电器等传统需求的提升空间有限。例如,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达2.75亿辆,总体水平与美国相当;截至2019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114.4部/百人,也就是说每人平均拥有1.14部手机;在一二级城市,彩电、空调户均拥有率远超100%,冰箱、洗衣机户均拥有率接近100%。在三四级市场,除厨电之外,其他大家电产品普及率多在70%以上。 第五,5G、新能源车等新供给的需求创造能力尚未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2010年以来的消费需求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一轮新供给创造的。在乔布斯创造iPhone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是零。iPhone诞生以后,不仅智能手机本身创造巨大的需求,围绕智能手机也创造出了云计算、大数据、APP软件繁荣的网络生态和庞大的智能办公、影音欣赏、金融投资、生活服务等需求。随着4G网络在全球普及,这一轮新供给已经逐步进入成熟阶段,而5G、物联网、新能源车、人工智能等新供给正处于形成和扩张阶段,其需求创造能力正在发酵,还没有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 既要提振传统消费需求,又要创造新需求 从生产角度,需求侧改革自然是强调“供给创造需求”,中国消费市场上目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国内市场的产品在研发、设计、品牌、质量等方面还是与出口产品有较大差距,由此产生了很大的“海淘”需求,实际上消费者花钱买回来的还是“中国制造”。因此,继续提升国内市场的研发、设计、品牌、质量水平,不断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需求,还有巨大的新需求创造空间。 从分配层面,要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一次分配方面,当前收入分配的一个堵点就是,土地、金融等要素部门在人为制造稀缺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额稀缺要素报酬,实际上是对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挤占。因此,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要将这部分超额稀缺要素报酬,如过高的土地收入、金融部门的收入降下来,让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获得公平的市场定价。在再分配方面,要让转移支付资金在保证基层运转的同时,提高转移支付的造血功能。在三次分配方面,要从制度上完善慈善捐赠对社会事业的支持体系,在一般形式的助贫、助老等慈善活动之外,形成完整的民间社区服务、民间学术研究、民间科技法律推广等组织生态,扩大第三次分配的规模,提升第三次分配的绩效。同时,政府应当继续探讨减税降费的空间和政策,将培育和扩大税基作为财政收入增长的长期动力。 当前,有学者提出将流通环节作为扩大消费的主要抓手和发力点,这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本末倒置”。经过改革开放以后40年的发展,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流通环节)已经高度市场化,而且经过了数轮产业组织形态的迭代,其组织和流通效率可以说在全球前列,中国的流通环节不是扩大消费需求畅通内循环的堵点,恰恰相反,零售等行业的不景气只是消费不足的表现和消费低增长的结果。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明显增长,收入预期持续下降甚至恶化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在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流通环节发力来拉动消费,虽然也不会全无所作为,但预期效果不会太明显。因此,不仅在流通环节由政府出手进行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求并不迫切,政府出面来推动打折等促销活动也不是促消费的根本办法,至于政府来组织新的国有流通机构用不公平的机制参与市场活动,反而有可能是对竞争秩序的破坏。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流通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预和检查,降低用地、用电、用工的成本,这是畅通流通环节的关键所在。 在消费环节上,关键是创造新需求。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际上指明了消费升级的方向。当前,欧美市场上的很多优质产品,往往都是中国造,而国内消费者能够买到的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服务,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说明,中国的供给能力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国内的供给质量和水平,但是因为市场区隔、标准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产品和服务仍在较低水平上竞争,却不能满足消费者已经提升的需求,近年来庞大的“海淘”贸易量就是证明。因此,通过提升标准、打通渠道,引领国内产品和服务瞄准升级的消费需求,一定能创造出很大的新需求,这就是让老树发出了新芽,开出了新花。另一方面,在软价值制造业、知识产业、文化娱乐产业、信息产业、新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等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的新领域中,“供给创造需求”的法则将发挥主导性作用。当前,5G、新能源车等领域已经逐渐出现了新供给扩张的态势,以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全电化新能源以及智能化驾驶等技术为基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被极大地改变,巨大的新需求正在被创造出来。例如,2019年,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220亿GB,比2018年增长71.6%;今年1-11月,中国5G手机累计出货量为1.44亿部,占到同期手机出货总量的51.25%;截至9月底,中国5G用户数已超过1.2亿,近几个月的单月用户增量都超过1000万;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1%和104.9%,等等。 总之,扩大传统消费需求的改革措施,可以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方方面面,但核心还是要找到新办法、创造出新需求!新供给要创造新需求,传统产业也要通过升级产品、创造新需求——不论是需求侧改革,还是需求侧管理,都要让新树开花,还要让老树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