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间,广汽集团发布关于相关技术的说明公告。公告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是两种不同的电池技术。 公告还表示,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已按计划开展实车测试,并预计于本年内分别搭载在广汽埃安现有 AION V 和 AION LX 车型上; 但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普及有赖于国家超级快充相关标准的发布和高功率超充设备的建设进展; 长续航硅负极电池的普及受电池总成本、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影响,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对其经营业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1月15日,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主要内容为“广汽埃安全新动力电池科技”的宣传海报。随后,广汽集团“石墨烯电池”将于今年9月量产的消息引爆了资本市场。当天,A/H两地市场的广汽,A股涨停收盘,港股则收涨19.5%,成交额分别达到10亿和37亿元。 在1月16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 广汽集团管理层介绍了广汽电池技术的相关进展。 然而,在当天的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如果某一位说,(这个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是不可能的。” 此外,欧阳明高还称:“大家知道近期有很多发布会都谈到电池创新,这是正常的商业运作,当然不能过度,过度就变成炒作了。”
1月18日,昔日果汁大王汇源果汁正式退市。 2021年1月5日,上市覆核委员会通知汇源果汁其已决定维持除牌决定。 对此,汇源果汁表示,董事会对上市覆核委员会的决定表示失望且不同意有关决定。同时,董事会认为:“本公司已尽最大努力及已动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尝试满足复牌条件。” 一句“有汇源才叫过年呢”的广告语曾让汇源走进千家万户,如今又一年年关将至,汇源果汁却与资本市场彻底诀别。 朱新礼的果汁帝国,可口可乐150亿收购案被叫停 29年前,40岁的朱新礼辞掉沂源县经贸委副主任的职位,下海经商,接手沂源县一家濒临破产的罐头厂,创立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1993年,仅一年过去,朱新礼便带着第一批浓缩苹果汁样品去德国参加食品展,一举签下500万美元出口合同,掘得第一桶金。 此后,朱新礼的果汁帝国逐步建立。 又过一年,朱新礼创立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996年,其直接在北京顺义建立工厂,扎根北京。 1997年,朱新礼斥资7000万元买下中央台新闻联播黄金5秒的广告。一句“有汇源才叫过年呢”的洗脑了全国观众,得益于此,汇源果汁打开了全国市场。 2000年时,汇源果汁的市场占有率已高达23%,销量跃至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果汁市场也闯入了大量竞争者。2001年第四季度时,统一鲜橙多的销量已经超过汇源果汁,此后,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康师傅也先后进入果汁饮料市场。 2007年,汇源果汁顺利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果汁企业,市值最高超过3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07汇源果汁年总收入27.07亿元,净利润6.4亿元,而2008年其净利润却暴跌86%,仅剩8890万元。 也是那一年,汇源果汁迎来命运的转折。 2008年,可口可乐其旗下全资附属公司AltanticIndustries联合宣布欲以179亿港元(合150亿元人民币)收购汇源全部已发行股本以及汇源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据了解,这是当时金额最大的一笔外资企业全资收购中国企业的交易案。如收购成功,朱新礼将套现74亿港元。 受消息影响,汇源当日股价暴涨164.25%。 彼时,朱新礼看准了这笔收购,裁撤了大量营销渠道,为可乐铺路,销售团队压缩了三分之二;大举扩产,暂停新品推出;收购上游企业,打通果汁全产业链。 公告发布后,这一交易遭到了大量网民的反对,网上一项由近7万名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82%的网民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 而这笔交易最终被商务部叫停,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以反垄断为由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案。汇源果汁股价3个交易日跌去58%。 此后,汇源果汁开始一蹶不振。2014年-2016年,汇源果汁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5.53亿元和-2.08亿元。 在后来的采访中,朱新礼多次表示,那笔收购对汇源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把美国人的25亿美元投到中国的现代农业上来,就能帮助很多农村、农民实行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多方面的经营。同时还能借助可口可乐平台,把中国的水果和浓缩果汁输送到全球去。” 三年6次被法院强制执行,41亿元资产冻结至今未解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而如今,楼塌了。 2018年3月29日,本是汇源果汁原定发布2017年年报的日子。但是,汇源在当日发布了一则关联交易公告称,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之间,在没有签订借款协议、没有按联交所要求履行公告等程序的情况下,汇源果汁集团累计向关联方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借款共计42.82亿元。 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是汇源非上市的“大农业”版图中的核心控股公司。 工商信息显示,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8.33亿元人民币,朱新礼直接及间接控制着公司80.2%的股权。 汇源果汁此举不仅没有进行相关披露,更没有通过董事会的批准。 受此影响,汇源果汁自2018年4月3日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之后自动转成停牌。 2019年12月,汇源果汁传出退市消息。 次年2月12日,朱新礼和女儿辞任汇源果汁董事会,两日后,汇源果汁发布公告显示,联交所发函取消了公司上市地位。2021年1月5日,上市复核委员会宣布维持除牌的决定。 据不完全统计,汇源果汁及朱新礼近年6次被法院强制执行,5次被列为限高消费人员,1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41亿元资产被银行申请冻结。 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约41亿元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而德源资本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朱新礼。 2014年4月,朱新礼斥资30亿元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的混改。但2015年11月,德源资本将持有的2.4万中石化销售公司股份质押给了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曾于2019年9月20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冻结德源资本持有的股权、银行存款及其他价值共计人民币41.03亿元财产。 2019年5月,朱新礼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同年12月,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41亿元资产遭冻结。 另一方面,2020年12月28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发布的一条执行裁定书显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创始人朱新礼因未履行和解协议,被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申请恢复强制执行。 早在2019年12月16日,民生信托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汇源饮料的实际控制人朱新礼及其名下企业的股权。 据当时裁定书披露,因与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申请执行公证债券文书一案,汇源饮料被执行标的为13亿元。此外,汇源饮料还应承担调高费率后的转让溢价款2.09亿元,以及赔偿因违约行为给国民信托公司造成的损失费用26.2万元,朱新礼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019年12月18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则执行裁定书显示,在法院依法查询了朱新礼在金融机构开设账户情况、房屋所有权情况、车辆登记情况和工商登记情况,认定朱新礼作为被执行人,其名下暂无财产可供执行,同时被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出具执行限制消费令。 如今,汇源果汁复牌失败、走向退市,与创始人此前多次限消令、企业被执行息息相关。 此前汇源果汁对外表示,若要申请在联交所恢复买卖,须履行5个复牌条件,而“公布所有欠缺的财务业绩,并说明任何审计修订”这一条件迟迟未获履行。
1月15日,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一则关于公司董事兼总裁辞职的公告。 公告显示,因工作安排原因,上实发展董事兼总裁唐钧向公司董事会提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同时一并辞去公司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及公司总裁职务。 同日,据另一则公告显示,唐钧已与上实城市开发订立服务合约,获委任为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 上实发展销售额降四成,仅三宗土储 唐钧前往上实城开,接替辞任的原总裁周雄。 资料显示,上实城开为港股上市公司,与上实发展均为上海地方国企。 唐钧任上实发展职位已有9年。2012年4月,上实发展原副董事长、总裁季岗原副董事长、总裁季岗辞职,唐钧接任。 唐钧系财会专业出身,为高级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曾任上海审计局主任科员,上海审计局外资处副处长。来到上实发展后,唐钧仍主管审计工作。 作为上海本土的老牌国企,近几年上实发展业绩增长缓慢。 资料显示,唐钧担任上实发展总裁前的2011年,上实发展的归母净利润就达到4.55亿元。而截至2019年末,上实发展净利润为7.82亿元,8年时间利润增幅91.6% 中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上实发展营业收入约为44.93亿元,同比增长3.29%;归母净利润约为4.29亿元,同比增长4.05%。 财报显示,上实发展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行业、建筑施工业,占营收比例分别为:83.2%、16.28%。 而截至2020年三季末,上实发展营业收入5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2%。 值得注意的是,上实发展近来房地产销售业绩大幅下滑。最近的数据是2020年前9个月的销售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1至9月,上实发展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合33.83亿元,同比下降约41%;实现合约销售面积约合17.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39.53%。 租金收入同样不容乐观,2020年1至9月,上实发展写字楼、商铺、车库、厂房等业态的不动产租赁收入约为人民币2.22亿元,同比下降约29.97%。 由于项目较少,上实发展的业绩增长严重依赖于单一的项目。而近年来上实发展全国化布局缓慢,仍然以上海为主。 截至2020年9月30日,仅拥有两宗土地储备,均位于上海,分别为朱家角D2地块和西虹桥光涞路北侧04-33地块。 上实发展公告显示,截至期末,该公司在建面积仅200万平方米。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新开工约5.3万平方米、竣工约25.87万平方米。 上实发展最近一则土地收购是2020年12月17日,上海出让北外滩区域一宗地块,最终由上实发展旗下上海锐珏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以底价38.93亿元竞得。 上实城开装入多个上海以外项目,销售均价5.7万 相较之下,更多的上海地区以外房地产项目被装在上实城开之中。 12月28日,上实城市开发发布公告,就武汉的一处物业开发项目达成合营企业合作协议。 根据公告,2020年12月25日,上实城开与中庚集团订立合作协议,合组合营企业,收购湖北武汉一处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其中,上实城开及中庚分别拥有49%及51%权益。最终,上述企业以币13.29亿元成功中标武汉地盘的土地使用权。 此外去年末,上实城开还中标了天津一地块,土地出让金26.6亿元。 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上实城开收入为31.72亿港元,同比下跌31.1%;毛利为14.32亿港元,同比下跌27.0%。归属股东净利润1.51亿港元,同比降51%。 上实城开保持较高毛利率,财报显示,上半年上实城开毛利率为45.1%,与去年同期42.6%上升2.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上实城开上半年商品房的合约销售金额为人民币37.06亿元,同比上升8.5%。总合约销售面积为64,000平方米,同比下跌35.4%,平均售价上升67.8%至每平方米57900元。 截至上半年末,上实城开在建项目共11个,上海滨江城开中心、西安自然界及上海上投宝旭等项目,在建面积276万平方米。
面板龙头京东方因为200亿元的定增计划,再度陷入争议。 1月18日,京东方A低开2.5%,收涨0.59%,报6.84元/股;京东方B低开2.31%,收涨4.62%,报4.08元/股。A股B股合计,总市值为2354.37亿元。 此前的1月15日晚间,京东方A公告称,拟向包括京国瑞基金在内的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本次计划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20%,拟募资净额不超过200亿元。 定额预案显示,这些拟募资金额拟投向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12英寸硅基OLED项目、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24.06%的股权、成都京东方医院、偿还福州城投集团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这些项目的确有投资的必要。 然而,这笔拟发行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20%股票、发行底价折价80%的定增,势必会摊薄中小股东权益,并在限售股解禁时再度影响股价。更何况,京东方素有A股“抽血大户”的称号,上市以来,其累计募资净额高达706.84亿元,累计分红金额仅为54.47亿元。 此外,京东方较为充裕的资金状况,也引发了定增是否必要的质疑。截至2020年9月末,其持有的货币资金及理财共计632.4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4%。最近两年的8个报告期内,其持有的货币资金及理财从未低于500亿元。 OLED份额明显落后三星、LG,意图加码产能抢占市场 定增预案显示,京东方本次的拟募集资金大致会流向4个方向。 首先是用于扩大OLED产品的产能,京东方拟将60亿募资用于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将10亿募资用于对云南创视界光电增资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 主攻大屏幕的京东方在OLED面板上一直实力偏弱。据IHS Market数据,2019年四季度,三星显示、LGD、维信诺、京东方的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1.2%、10.8%、4.1%、1.6%。 而据UBI Research预计,三星显示2020年在智能手机OLED面板市场的份额为76.6%。据Omdia预计,LGD于2020年在该市场的份额为10.5%,京东方在2020年四季度的份额为4.9%。两家机构均称,京东方2020年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表现不佳,是受华为掉单影响。 谈及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必要性,京东方称,AMOLED柔性产品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其需快速提升产能抢占市场;半导体显示企业争相布局AMOLED产能,其需确保市场占有率;Micro OLED契合AR/VR等近眼显示的技术需求,其有必要跟进12英寸产线布局。 第二个募投方向,是京东方拟将65亿元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24.06%的股权。武汉京东方光电收入主要来自其建设运营的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截至2020年9月末,其总资产为423.9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6.9%,营收为5.72亿元,净亏损为2.05亿元。 截至目前,京东方持有武汉京东方光电23.08%股份。由于与持股46.15%的武汉临空港工发投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其得以对武汉京东方光电并表。在旗下的45家子公司中,京东方对武汉京东方光电的持股比例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合肥显示。 对于该项目,京东方称,目前显示面板产品价格已逐渐上涨,行业已开始呈现回暖态势。通过本次定增提高武汉京东方光电持股比例,其将在进一步增强对产线控制力的同时,更多享受后续行业发展红利。 第三个募投方向,是京东方拟将5亿元用于对成都京东方医院增资并建设成都京东方医院。 智慧医工为京东方三大事业板块之一,拥有移动健康生物芯片自研产品、智慧急救等四类解决方案、移动健康App、明德医院、合肥京东方医院等业务。2020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营收7.0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2%。 对于该项目,京东方表示,其将健康服务作为战略延伸、转型的方向。通过项目建设运营,其可以获取优质医疗资源及政策扶持,立足成都、辐射四川以及西南地区,夯实产业基础,扩大品牌影响力。 第四个募投方向则是“偿债补流”,京东方拟分别将30亿元用于偿还福州城投集团贷款、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前者,京东方称,截至2020年9月末,其资产负债率为57.7%,流动比率为1.28,偿债可以改善财务状况。对于后者,京东方表示,未来三年京东方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专利申请及维护)以及信息化管理和品牌建设上需要累计投入的金额较大,补流将缓解其资金筹集压力。 近8个报告期持有现金及理财从未低于500亿 从上述4大募资方向的情况来看,京东方实施这些项目确实有必要性。 然而,外界对其的主要质疑是,上市以来多次定增的京东方,为何还要继续采用折价定增的方式,进而摊薄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定增预案显示,京东方A本次拟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347.98亿股的20%,即69.6亿股;发行底价为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其股票交易均价的80%。 假设定额预案公布日(即1月15日),为发行期首日。同花顺数据显示,京东方A此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总额为1540.08亿元,交易总量为2.53万手。以此计算,其股票交易均价为6.09元/股,假设发行底价为4.87元/股。 以此计算,京东方A在1月15日的收盘价6.8元/股,此次定增的假设发行底价约为当日股价的71.6%。在本次定增全部以假设发行底价实施发行的情况下,京东方A将增发41.07亿股股票,总股本增加至389.05亿元。 这意味着,假设此次定增在预案公布之日实施,全部以发行底价发行,无法参与定增的中小股东的权益将被摊薄至此前的89.4%。 此外,尽管定增预案表示,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旗下的京国瑞基金认购的本次定增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其他特定投资者认购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但在这些限售股解禁时,较大的折价幅度难免会影响到京东方A的股价。 纵观A股历史,京东方可谓是定增“专业户”。据同花顺数据,上市以来,京东方共完成了6次增发,除IPO外均为定增,累计实际募资净额为706.84亿元。其中,2014年完成的一次定增,实际募资净额就达到了448.85亿元。 但与屡次大手笔的融资相比,京东方的分红金额明显偏低。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市以来,其累计分红12次;累计分红金额为54.47亿元,累计分红与募资净额之比为7.7%。 在手现金及理财较为充裕,是否还需要通过定增募资,则是此次外界对京东方的另一大质疑点。 截至2020年9月末,京东方持有货币资金623.38亿元,持有交易性金额资产9.1亿元。2020年半年报显示,其当时持有的交易性金额资产均为理财产品。以此计算,2020年9月末,京东方持有的货币资金及理财共计632.4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4%。 而且,京东方较高的货币资金及理财金额,并非是近期突然提升的,这种情况至少已持续两年时间。 据同花顺数据,2018年末至2020年9月末的8个报告期中,京东方持有货币资金及理财的金额在511.25亿元至632.48亿元之间,持有货币资金及理财占总资产的比例在16.1%至18.8%之间。
● 2021年第一次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落地,降准预期在相当程度上落空。不仅如此,MLF操作亦打破此前维持数月的一次性超额续做格局,市场又开始担忧央行收紧流动性。观察人士认为,2021年货币政策“稳”字当头,春节前流动性供求形势总体好于前两年,给予央行更充分的腾挪时间和空间,短期降准可能性不大,但也无需过度担心货币政策操作收紧,MLF缩量续做反而给进一步操作预留了空间。 1月15日,债券市场情绪转弱,国债期货全线走低,代表性的10年期主力合约明显下跌。在股市盘整、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一定程度反映出MLF操作结果对市场情绪造成的影响。 当前,降准可能性不大。首先,经济持续恢复向好,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实体经济流动性比较充裕;其次,2021年“两节”间隔时间较长,为央行应对春节前可能出现的流动性波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再者,当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不高,继续下调需要更多考虑政策可持续性及预留政策空间的问题;最后,与其他政策工具相比,降准宽松信号过于强烈,容易引起市场误读,不利于释放稳定的政策预期。事实上,央行近期从多个层面释放明确信号:2021年货币政策将“稳”字当头。 进一步看,MLF如期续做更加降低了全面降准的必要性。之前有观点认为,降准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还可起到置换MLF的作用,缓解MLF余额过高问题。但央行正常续做MLF,相当于证伪了近期降准置换MLF的猜测。当然,按惯例,一季度央行料继续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下转A03版)
金融界网1月18日消息 据央视新闻,从绥化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了解到,经研究决定,从即日起绥化市区实行最严格精准管控措施。严格执行车辆管控措施,绥化市北林区、绥化经开区城乡范围内,所有机动车、电动车一律禁止上路通行;对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小区(村屯)以楼(房)为单元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未发现确诊病例的社区(村屯),严格落实每个家庭每3天1人次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制度。
金融界网1月18日消息 据央视新闻,1月17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葛洪介绍了疫情防控下步工作安排。葛洪表示,黑龙江省重点强化农村疫情防控。制定“严七条”,严禁举办各类庆典、宗教、促销、娱乐性聚集活动,倡导少走亲访友、少串门、少扎堆、不聚餐,严禁大办婚丧嫁娶,倡导文明节庆新风、“喜事缓办、丧事简办”,严格返乡人员、外来人员管理,全面实行登记备案管理,进行健康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