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海亮集团,海亮股份业绩不错。
德邦基金市场观点月报 一、股市: 1、重大事件: (1)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明确将当前重心转向稳增长,随后公布的经济、金融数据进一步证实经济存在下行的压力。8月份,针对经济下行的逆周期政策密集出台。整体来看,本来逆周期调控的政策是通过深化改革的方式优化存量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稳增长。 (2)8月27日,国办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探索顺应商业变革趋势的新模式,提高农村新兴市场消费水平,鼓励汽车、家电、电子消费品等消费,活跃夜间市场、假日消费等。 (3)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深度。最典型代表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8月30日,国务院还印发了《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构筑起我国18个自由贸易区新版图。 (4)加快对内改革,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明确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生计有保障,允许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5)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进入负增长区间。截至19年8月31日,共有3678家公司发布中报。根据可比口径,19年Q2整体A股盈利增速6.5%(提出金融两油为-2.05%),较19Q1的9.38%(2.31%)继续下探。 2、投资策略: 贸易摩擦长期性和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基调已经被市场接受,确定性强的标的成为市场的主流配置。中报发布之后,前期受追捧但是业绩不达预期的标的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从配置上看,业绩的确定性仍然是重要标准,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也极为重要;从行业来看,消费、金融、科技是最看好的方向。 二、债市: 1、基本面: (1)利率方面,8月上旬国常会提出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后,央行正式宣布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8月20日,新版LPR首次报价出炉:新版1年期LPR报价利率为4.25%,较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10bp,较旧版LPR利率下调6bp。8月1日美国降息25个基点。 (2)中国7月CPI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PPI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同比略有下降。中国7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 7月社会融资规模10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103亿元;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加8.1%和3.1%,增速均有所下滑。 (3)上周美国公布2季度GDP增速下修至2%,较1季度的3.1%明显回落,主要受到投资下滑的拖累。上周美国公布8月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9.8,为16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预示3季度经济增长依然乏力。 2、资金面: 8月央行公开市场开展7100亿元逆回购操作,6250亿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净投放850元;期间5320亿MLF到期,开展MLF5500亿。全口径来看,本月央行共计投放1020亿元。 资金价格方面,8月前两周资金面收紧,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涨,8月下旬,随着税期影响的逐渐消退,资金面转松,短端资金价格回落。 3、投资策略: 央行工作会议对下半年的定调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近期8月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带动食品价格普涨,预计8月CPI或持平在2.8%的水平,4季度CPI或继续小幅上升,通胀整体平稳,经济偏弱但失速风险可控,因而货币政策并没有大幅宽松的空间,但大幅收紧的概率也不高。 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对国内债券市场影响偏正面。经济增速和通胀预期稳中有降,支撑利率水平整体保持低位,对利率债有利。完善LPR形成机制,有助于引导贷款利率下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减税降费改善了企业盈利,且银行息差趋于收缩下风险偏好或提高、增加对信用债的配置,整体利好信用债。但受制于经济下行压力,信用债投资仍以高等级为主,下沉资质还需看到更多宽信用政策出台。
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持续分化 核心竞争力差距拉大 近日,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等十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相继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 财报显示,其中的大部分公司在上半年均实现了盈利。但也有个别公司缩水严重,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明显下滑。 西南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持牌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消费金融业也将进入比拼核心竞争力时代。 比拼核心竞争力 得益于场景端的丰富,招联消费金融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约46.06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净利润约7.10亿元,同比增长17.5%;总资产规模约为766.35亿元,同比增长2.52%。 招联消费金融一内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母公司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在招联金融的发展中给予了充分支持与合作。其中,联通的支持重点侧重场景端,招联消费金融依托母公司中国联通的优势资源,不断拓宽消费金融场景,升级金融服务。招行的支持则主要侧重资金端,帮助公司丰富资金来源渠道,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如今,就连线下已“称王”的捷信消费金融也在打算把业务模进行快速切换,将从单一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垂直细分领域消费场景逐渐发展,对多元场景的参与才能进一步实现差异化竞争。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言,风险控制能力才是走的更远的关键。 据兴业消费金融在2019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在去年实现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38%。但随着其业务的规模扩大,不良贷款率也在上升。2016年、2017年、2018年兴业消费金融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06亿元、2.24亿元、4.71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6%、2.27%、2.28%。 不过,相较于部分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例如京东白条,2018年应收账款不良率仅为0.48%。乐信的90天以上的逾期不良率也仅为1.42%。 众安保险风控资深副总裁梁玉苹指出,随着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监管规范市场力度的增强,传统粗颗粒度的风控体系已经无法应对新形势下的风险。提升风控能力、加强技术创新成为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的必然选择。 除此之外,囿于资金成本和获客成本等多重因素,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力也在减弱。 以资产证券化(ABS)融资为例,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19年上半年,消费金融ABS的融资成本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6月,所有产品平均优先级票面利率从1月的3.12%上涨至3.83%,上涨了71BP。 有业内人士分析,受商业银行压缩同业规模的影响,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成本上升,利差进一步缩小。 而从获得客能力看,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普遍面临获客难、过客多、用户留存周期短的难题。例如,包银消费金融主要通过将产品嵌入用户常用APP的方式,通过外部渠道导流获客。但是对于与大的B端机构合作获客成本却很高。 上述负责人称,消费金融已经告别跑马圈地的上半场,进入了比拼核心竞争力的下半场,为了合规和成本压力,各家缩减线下渠道,转而运用技术手段发展线上渠道成为趋势。 业绩持续分化 自2010年第一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至今,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截至目前,国内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机构一共有27家,其中3家获批筹建但尚未开业。 梳理已开业的24家持牌消费金融可以发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在2014至2017年间持续增加,其中2015年新增数量最多,达到6家。但随后的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发放速度明显下降,仅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新增了1家、2家。 实际上,各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歌猛进的时代也已不再。从今年上半年已经披露业绩的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就可以窥探一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布了上年的业绩,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与华融消费金融均出现亏损,其余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上年都实现了盈利,其中净利润超过4亿元的仅2家,而净利润在1亿元以下的公司却有7家。 值得关注的是,业绩下滑明显的持牌机构也不在少数。根据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旗下的华融消费金融在上半年税前利润-2.337亿元,同比下降527.2%。而在去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的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却在今年上半年再次遭遇亏损。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430.59%;净亏损0.434亿元,同比下降178.77%。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能力则取决于资金成本、获客成本、风险成本、运营成本等多重因素。但从目前的竞争情况来看,预计下半年的形势也不会太乐观”。易观国际一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不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在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作为主体的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表示,在未来,只有市场上严守合规经营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越来越多,国家普惠金融的政策才会得到更加有效地落实,从而最终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新浪港股讯 8月30日消息,徽商银行召开2019年中期业绩会,徽商银行董事长吴学民、财务总监李大维、投资与理财总监黄晓艳、董事会秘书廉保华出席业绩会。 会上,针对设立理财子公司一事,徽商银行投资与理财总监黄晓艳表示,理财子公司已经获批了,现在正在积极推进,公司会根据形势变化对理财子公司规划进行重新优化、调整,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子公司发展。 同时,将按资管新规要求和自身子公司经营管理要求,大力投入发展系统建设,现在做了五大系统,系统建设后会有效对将来子公司运作做有力保障,在人才方面,会在市场招聘一些市场专业人才,夯实子公司的技术力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同时,未来会结合金融科技的力量,结合金融数据、金融技术、加上IT技术这个视角,在营销模式、投研管理、智慧决策、以及智能研发等方面全面提升子公司竞争力。 目前理财子公司的筹建工作刚刚开展了,一切在有序推进中,相信会在监管的要求6个月时间内来完成子公司的一个筹建和运行。 新浪财经聚焦上市公司业绩会:徽商银行2019年中期业绩会>>
吴清:在人工智能领域将设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新浪港股讯 8月30日消息,有媒体问:上一次开业绩会时,提到相关资产补充计划,A股上市情况现在如何? 公司董事长吴学民表示:公司6月30号开了股东大会,启动了A股进程,正在积极筹备。 此前,公司半年报透露,该行正积极组建A股发行中介团队并开展工作,包括尽职调查、审计、招股书撰写、编制申报材料等,并力争在2019年底前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