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牌2个交易日后,展鹏科技揭晓了其控制权变更的具体方案。公司7月6日晚间公告,公司实控人金培荣、常呈建、杨一农(三人系一致行动人)及大股东奚方、丁煜已与青岛硅谷天堂宏坦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宏坦投资”)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同时,奚方、丁煜分别与宏坦投资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协议显示,此次标的转让单价为11.97元(含税),较公司停牌前股价7.05元溢价近七成,总对价约1.93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宏坦投资将直接持有展鹏科技1617.1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53%。此外,奚方、丁煜委托21.43%股份表决权给宏坦投资,金培荣、常呈建、杨一农放弃手中11.61%的表决权。通过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的“组合拳”,宏坦投资将拥有26.95%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王林江和李国祥成为新的实控人。原实控人金培荣、常呈建、杨一农则继续保留15%的表决权,合计持有公司26.61%的股权。 穿透可见,硅谷天堂是宏坦投资背后的主要股东。而宏坦投资的此番“阔绰出手”,所图即为上市公司的“话事权”。 如在公司治理方面,协议约定,原实控人及大股东须对董事会、监事会进行改选。其中,由宏坦投资提名董事4名(包括2名独立董事)、非职工监事2名;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监事会主席、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职,也均须由宏坦投资提名人选担任。 展鹏科技上市刚满3年,“旧主”为何甘愿将公司控制权拱手让出?公告中一笔关于质押借款的约定,或能揭示部分缘由。据披露,金培荣等转让方拟将其所持公司剩余股份中的6267.5万股股份质押给宏坦投资,同时后者将向转让方提供无息借款合计3.5亿元。 高溢价对应着高业绩承诺。据披露,金培荣、常呈建和杨一农共同承诺,展鹏科技原有业务在2020年度、2021年度与2022年度的归母净利润之和不低于2.1亿元,或净利润之和(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孰低值为准)不低于1.5亿元。如上述承诺均未能达成,则宏坦投资有权要求业绩承诺方中的任何一方或多方向其支付现金补足款。今年一季度,展鹏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65%,仅为598万元。 此外,停牌期间,展鹏科技筹划的另一起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也在同步推进中。公告显示,公司在控制权变更事项后进行了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伯坦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筹划工作。据悉,伯坦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零部件系统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业务。目前,该事项已签订《框架协议》,尚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拟对江苏聚科环保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债权进行处置。截至2020年05月31日,该债权总额为7,143.52万。债务人位于常州市,该债权由常州博雷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领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姚自力提供担保(以江苏聚科环保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房地产设置抵质押)。该债权的交易对象为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以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并应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信誉等条件,但国家公务员、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政法干警、资产公司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债务人管理层以及参与资产处置工作的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人员等关联人或者上述关联人参与的非金融机构法人,以及与参与不良债权转让的资产公司工作人员、国企债务人或者受托资产评估机构负责人员等有近亲属关系的人员不得购买或变相购买该资产。该债权的有关情况请查阅我公司网站。
上半年海啸般的疫情似乎并没有冲击到「保险科技」这片热土,一批勇敢的冲浪者反而愈加兴奋,加快了自己的步伐。2020年第一季度,保险科技投融资交易数量达96笔,创下了单季度交易数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比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了2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把时间线拉长,埃森哲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保险科技领域的全球投资从2018年的44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68亿美元,投资交易次数也从2018年的410笔提高至2019年的476笔。如此看,202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表现,看似是“勇敢者的冒险游戏”,实则为“市场的诚实反应”。保险科技公司会成为资本下一个热切追逐的对象吗?目前,保险科技创企可以解决保险机构哪些痛点问题?为此,雷锋网「AI金融评论」采访悦保科技CEO虞爱,就「AI 保险」方向的技术特点、落地应用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入局「宠物识别」随着城市“宠物”的爆发式增长,宠物相关业务也成为一门门“好生意”,「宠物保险」便是其一。有人说宠物保险,就像挂在杆子上的香肠,好吃但不容易够到,企业想要“一亲芳泽”,非过硬的技术不可。悦保科技就是那家想通过自身AI能力在宠物保险领域分一杯羹的企业,2020年5月悦保科技自研的“AI识宠”宠物识别小程序发布,正式宣布进军这一新兴保险市场。瞄准TO B方向,目前悦保科技着重于为中小保险公司以及经纪代理公司进行科技赋能,在宠物保险领域,为宠物防走失平台、宠物SaaS平台、宠物管理机构建立宠物档案,提升信息化水平。悦保科技CEO虞爱说:“宠物保险正在成为一个高增长市场。据相关机构统计,2019年底,中国的宠物数量已经接近1亿,单只宠物年消费金额达到5561元,到2024年,中国预计将拥有2.48亿只宠物。但是宠物保险市场相对欧美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欧美部分国家宠物投保率接近50%,中国却不到1%,潜力很大。”当然,宠物保险想要在市场上“一鸣惊人”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虞爱认为:“宠物的品种多、毛发多,难识别,给保险的赔付带来了难题。”若不能克服宠物识别这一技术,宠物保险将难以在市场上大规模“复制”。和人脸识别相似,“宠物识别”也需要结合“生物识别+活体检测”这两种技术,针对面部特征搭建算法框架,支持特征比对、活体判断,更精准地识别宠物细微特征。对此,虞爱介绍到:“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识别方法以提高整体识别率,用户在投保和理赔时只要分别拍摄一段宠物视频,便可进行比对赔付。目前,我们在智能算法的检测上精确性超过90%,超过人眼识别的精准度。”而宠物面部识别技术不仅有效的解决宠物身份验证问题,让投保、核赔等流程更加方便快捷,还提升了相关机构的风控能力和易操作性。深耕「AI视觉」宠物识别不过是「AI 视觉」在保险业众多落地项目中的一个。虞爱认为:“现阶段,「计算机视觉」对保险实际业务的改善最为显著。”他向雷锋网列举了悦保科技的两个落地较为成功的例子:宠物识别:主要对猫狗的种类与个体进行识别OCR识别:比如卡证识别、保单识别、医疗票据识别,其中单证类票据的识别率能达到99%以上,医疗票据的AI识别也能达到90%以上和OCR的结合,还解决了保险公司需要大量人工录入数据的问题,并为客户提供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服务。“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POC测试,也和「计算机视觉」有关。”虞爱回忆道。“当时客户提供了一些背景十分复杂、单证十分模糊的照片。客户希望我们在这种场景下也能够识别出单证,并且识别速度控制在300毫秒以内。当时和我们一起参加测试的公司,包括BAT和一家很知名的OCR公司,但是我们最终胜出了。”虞爱总结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专注于做保险行业的OCR。我们积累了大量可以训练的行业数据。针对这些优质的数据做大量的优化和分析,可以超越那些很有名气的公司。”初创的保险科技企业只有在垂直领域深深扎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AI市场中获得生存权。而「AI 视觉」可以极大地帮助保险行业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碰到的大量的数据结构化的难点,助力保险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比如保险智能风控的三大关键技术:第一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智能的定性;第二步,通过「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智能的认证;第三步,通过「智能风控模型」实现保险的反欺诈。这前两步都要深入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虞爱说。避开「国际巨头」相比国外,中国保险市场毕竟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中美公司也常常是我们比较的对象。2020年发布的福布斯“金融科技50强”中,有6家保险科技公司入选,而这六家公司无一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且用法各不相同,比如:估值10亿美元的Hippo Insurance公司,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分析财产特征,为家庭提供智能的房屋保险。估值21亿美元的Lemonade公司,使用人工智能在90秒内批准保单,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的房屋租赁保险,最近,Lemonade还宣布将业务扩展至宠物保险。估值为36亿美元的Root Insurance公司,通过一款手机APP,测量200个变量(如制动、行驶里程)来监控客户的驾驶行为数据,分析、建模并精准地计算风险,从而为客户设定保险费率,帮助车主节省20%~50%以上的保费。从上述几家公司的介绍中可以发现,即使估值颇高的美国保险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也呈现出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模式,中国的保险科技企业也不例外。虞爱认为:“创业公司的核心问题仍然是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赛道,迅速地产生效益,更多的选择做一些中小型、轻量级的产品,尽可能和大型AI公司区分开。比如很多大型公司在做智慧城市等重量级的项目,我们创业公司不要和他们做这方面的竞争。”在「AI保险」这一细分市场中竞争的玩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科技公司。和公司规模、整体技术实力、资金充裕度都远超自己的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公司相比较,初创的保险科技企业在“商业嗅觉”上更灵敏;在战略的“快速转型”上也更有优势。悦保科技成立于2016年,在2018年之前一直专注于做车险平台,为中小保险企业提供信息化系统服务,而在2018年后,悦保科技开始加码新的赛道。虞爱说:“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我们发现整个社会的科技方向正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这个变化广泛而又深刻,于是我们也开始考虑开发智能化产品,组建人工智能团队。”“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的驱动,比如我们的客户会提出这样的需求,提的多了,我们自然会重视;二是公司本身在车险产品的开发上已日趋成熟,目前大部分的工作只是进行一些维护型的开发,或者开发一些小的功能,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拓展新的产品和业务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和实际的保险业务之间肯定有“重叠”,而找到那个最大的“重叠”,转型就成功了一半。虞爱发现在保险行业如何将票据、单证、车牌号等大量信息,从非结构化数据转变成结构化数据,是一个应用场景十分丰富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悦保科技在「行业OCR识别」这一领域已经做了两三年,积累、训练了大量保险行业的数据,并建立了相应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在保险和互联网巨头的夹缝中,获得生存。目前,悦保科技拥有10多名年轻且有人工智能经验的算法工程师,以及一位颇有名气的海外归国的科学家,与国内近40家保险公司实现接口对接,业务覆盖全国36个保监区域,累计服务超过十万企业用户和开发者,已成为业内知名的车险数字化服务平台;在保单识别、票据识别、卡证识别、车牌识别、宠物识别等多个AI视觉领域也获得技术和业务的突破。细谈「行业理解」保险业产生大量的多元化数据,是一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人工智能可以为保险业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与流程优化,提高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协助保险业转型升级。但是,目前人工智能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虞爱说:“现阶段的「AI 保险」仍然以人工为主,智能为辅。比如我们要通过一些人工智能产品来判断报案人的情绪,识别他是否有欺骗或者其他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报案人以前的历史行为、报案时间、报案地点、案件类型等数据建模进行分析,对风险系数进行一个预估。但是现阶段这种产品只能提供辅助的判断,人工的经验仍然十分重要。”据了解,在医疗票据的识别理赔方向上,现阶段也主要以人工输入和人工核验为主,但是部分人工重复性的工作,可以通过自动化解决。虞爱说:“人工智能可以显著提高效率,而当这些环节智能化后,预计能节约80%的成本。”当然,这也需要更多优秀且年轻的技术人才进入保险这一行业,将技术赋能保险的各个环节。对此,虞爱表示:“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可以从做好市场的调研开始,当我们对行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每落地一个产品,我们一定要综合考虑技术、产品与和市场这三个相辅相成的要素,并且要对产品有系列化的意识和概念,不能做一个产品就成立一个巨大的团队,只有这样团队才有持续性。”(雷锋网)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柔性显示屏制造商柔宇科技(Royole Corp.)正考虑在中国市场上市,而原先的美国上市计划暂时搁置,一名柔宇科技的发言人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 就此事向柔宇科技询问,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官方回复。 今年年初,彭博曾报道,柔宇科技已秘密申请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并筹集约10亿美元以扩大销售、营销和研究设施等。该公司原计划通过一轮非公开融资以募集这笔资金,估值约为80亿美元。但是,随着国内资金流动性紧缩,该公司目前打算从美国市场募集资金。 柔宇科技主攻全柔性显示屏和柔性传感器,旗下主要产品分为toB产品线和toC产品线,toC产品包括柔性屏时尚上衣、礼帽、RoWrite智能手写本、Moon 3D移动影院、Royole-X智能移动影院等,toB产品面向手机、硬件、汽车制造商提供综合行业解决方案。 公司成立于2012年,此前曾获深创投、松禾资本、IDG、中信资本、基石资本、浦发、盈科资本、保利资本、中植、中铁和保利等多家明星机构投资或入股。 此前,公司CEO刘自鸿曾表示目前公司没有IPO计划。但近期公司的工商信息变更,或许与筹备上市计划存在些许关联。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原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其中公司名称由“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台港澳与外国投资者合资,未上市)。 柔宇科技主营的可自由弯曲折叠的全柔性显示屏,与传统玻璃硬屏或者固定曲面屏相比,技术难度极大。技术路线方面,据报道,柔宇科技选择了与主流屏幕厂商不同的技术路线。三星、京东方等公司采用的都是“低温多晶硅”技术路线,而柔宇采用的则是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相比前者制程温度更低,可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
昌红科技6日早间公告,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00.00万元-10,422.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88%-238.88%。公司整体销售额实现增长,尤其医疗业务增长较大;同时,公司持续优化管理,减少内耗,使得经营效率与综合毛利率得到提升,因此,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7月3日晚间,海默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窦剑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张立刚与国开投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将其所持海默科技股份合计1923.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转让给国开投公司。同时,窦剑文及其一致行动人张立刚、张立强还与国开投公司签订了《表决权委托协议》,拟将5406.1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4.05%)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国开投公司。 经交易双方商定,此次标的股份转让价格区间为每股10元至13元,远高于海默科技目前的每股价格。公司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是6月24日,当天海默科技涨幅为1.17%,收盘价为3.88元/股,市值为14.93亿元。 上述股份转让完成后,国开投公司将持有海默科技1923.83万股股份,拥有表决权的比例为19.05%,其提名的董事选任完成后,海默科技的控股股东将由窦剑文变更为国开投公司,甘肃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海默科技表示,此次交易若能顺利实施,将有利于实现民营企业与地方国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带动当地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优势,对双方在石油天然气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产业协调、资源共享等战略合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国开投公司依托甘肃国投集团的资源储备,可为上市公司及在后续融资、拓展业务新领域等方面提供支持,对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7月3日收盘,金属制品板块相关指数报收731.44点,涨幅1.03%,创近一年来高点,相较去年同期上涨16.06%。分析人士认为,近期金属制品板块持续走高与下游新基建刺激需求有较大关联。 2020年以来,“新基建”重要性再次提升,全国各地纷纷抢占“新基建”风口。 招商证券分析,2020年到2025年,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领域的总投资规模预计达34400万亿元;在特高压输电方面,规划2020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811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5411亿元。随着下游新基建投入的增加,将对上游金属材料行业需求端产生巨大影响。 眼下,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已进入成熟期。截至2020年一季度,金属制品业存货为4192.90亿元,同比增长9.20%,产成品存货为1732.80亿元,同比增长25.10%。在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日益激烈情形下,行业整体利润持续下滑。即便如此,恒星科技仍保持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态势。 公开资料显示,恒星科技的产品主要包含子午轮胎用钢帘线、胶管钢丝、超精细金刚线、镀锌及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PC钢绞线等,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架空电力线、特高压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港口、光伏太阳能用晶硅片切割等行业,隶属于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中的新材料领域。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33.86亿元,同比增长12.33%;归母净利润8484.53万元,同比增长161.12%。在营收结构中,占比前三的预应力钢绞线、钢帘线和镀锌钢绞线产品的应用领域恰好契合新基建发展方向。未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扩张,产品销量有望大幅提升。 此外,恒星科技曾在2018年通过子公司内蒙古恒星化学投资建设“内蒙古恒星化学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高性能有机硅聚合物项目”,进行外延横向扩张。据了解,内蒙地区在直接材料成本和能源耗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有机硅产品也是新基建重要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