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字科技,谁主沉浮? 文/孟永辉 P2P的退场,正在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难以持续。究其原因,这种建构于庞大流量基础之上的物种,最终因为没有改变金融行业本身而被行业所抛弃。当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戛然而止,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有关金融进化的全新模式。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全新发展模式开始不断涌现,并且吸引了以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加入。 不可否认的是,金融科技是以改造金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因此,我们看到了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与传统的金融业务深度融合。这其实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所谓的金融科技成为弥补互联网金融缺憾的存在,并且彻底与金融绝缘。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科技身上,甚至唯科技至上,而忽略了金融的特殊性,并且找不到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合理方式和方法,所谓的金融科技注定是一场闹剧。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完美”诠释了这一点。要知道,在那个互联网金融被监管的时刻,金融科技被诸多玩家看成是延续自身发展的“新营养”,并且纷纷开始转型成为金融科技公司。这是一个新机会,同样是一次新挑战。问题在于,互联网金融向金融科技转型的底层逻辑依然在遵循着流量时代的发展逻辑,即使是转型之后的金融科技玩家依然将获取流量看成是自身安身立命的发展之本,只不过,他们争相抢夺的流量对象从C端转变成为B端而已。 这种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终将会因为没有抓住金融行业的根本痛点和难题而失败。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时候,金融行业的最大痛点已经不是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对等的问题,而是变成了落后的金融供给与嬗变的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以金融新供给来满足金融新需求,以让金融行业再度发挥出自身的“毛细血管”的作用,才是关键。因此,改造金融行业的供给,让金融行业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才是后互联网金融时代真正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这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涵义: 第一,我们要借助新技术对金融行业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改造和重塑,让金融行业真正脱胎换骨,不再是陈旧的,落后的;第二,我们要寻找到将业已发生深度改变的金融行业再度与实体行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让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很显然,按照这样一种逻辑,所谓的金融科技仅仅只是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任务,即,金融科技的玩家们仅仅只是改变了金融行业本身,却没有去关注金融再落地和再应用的问题。 当金融科技仅仅只是改造,而忽略了应用的时候,便无法形成一个完美的生态闭环,所谓的金融行业的再进化同样是一个“半拉子”工程,金融依然没有回归实体。因此,寻找将新金融再度落地,并且与实体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成为金融进化当中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数字科技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同金融科技仅仅只是强调对金融行业进行赋能和改造不同,数字科技则是要建构一个有改造,有落地的完美的商业闭环。可以确信的是,这种有进有出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没有实现的使命,最终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当数字科技的概念被提出之后,不断有新的玩家用数字科技的概念来标榜自身,试图通过加持数字科技的概念逃避监管,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数字科技并不是像互联网金融那样,仅仅只是依靠概念和营销就能够奏效的,只有真正练好内供,才能实现改造金融行业,并且把新金融行业应用到实体行业的目标。 新挑战必然发生。 当金融科技的短板出现,数字经济的浪潮此起彼伏的时候,盲目地加持数字科技的概念,却缺乏改造金融行业的完美方案,抑或是缺少将新金融再度应用到实体的方式和方法的玩家注定会被淘汰。只有那些真正明白数字科技的底层逻辑,并且真正致力于实现金融的改造与应用结合的玩家,才能成为数字科技市场的最后赢家。 在当下的数字科技市场上,我们看到了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玩家不断强化自身的市场地位,并且试图抢占数字科技的战略高地。然而,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这些头部的玩家依然还有人抱着流量的思维不放,仅仅只是把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获取流量的手段。殊不知,金融行业的B端流量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庞大,如果仅仅只是收割流量,却无法在纵向上进行拓展,就算是再快速的发展都仅仅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一旦流量红利不再,一切都将会被打回原形。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数字科技必然还将经历洗牌,那些披着数字科技的外衣继续做流量买卖的玩家必然会被行业所淘汰。因为从加持数字科技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仅仅只是将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类似金融科技一样的存在,而不是想要去改造金融行业,然后再把改造后的金融行业应用到实体经济当中。等到他们将金融市场上的B端流量被洗劫一空,面临的将会是一个与互联网金融同样尴尬的境地。 对于那些真正厘清了数字科技的内在逻辑,并且真正找到了数字科技发展完美闭环的玩家们来讲,他们才会是数字科技未来的主导。 当数字科技真正成为新金融的主导,当数字科技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主角,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和金融科技时代无法完成的全方位改造才能真正完成。金融行业的进化,才能真正跳出流量的逻辑,真正回到了金融行业的本质。 经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仅仅只是关注金融,金融科技时代仅仅只是关注科技的弯路之后,金融行业的发展在数字科技的身上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数字科技,是金融进化的新终局,同样是金融进化的新开始。 不幸的是,在数字科技的天空下,依然有人紧抱着流量思维的固定观念不放,他们仅仅只是把所谓的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与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完全相等的存在。缺少了对数字科技底层逻辑的深刻认识,这其实完全背离的数字科技的初衷,并且完全不符合数字科技发展的根本规律,可以想见的是,当数字科技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一场洗牌无可幸免。 在这场全新的洗牌中,或许,只有那些真正找到了改造金融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并且真正可以将金融与实体再度结合的玩家,才能主导数字科技的沉浮。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A股最好的科技,在大豪科技看来就是“白酒科技”。 主营电控控制系统的大豪科技(603025),日前公布了收购老牌白酒企业红星二锅头的并购方案,在随后的12个交易日里,公司股价连续涨停。 值得注意的是,大豪科技在方案公布前一天就放量涨停。股价异动也引起了监管关注,18日,上交所对大豪科技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并要求详细说明内幕知情人员交易股票等情况。 截至目前,大豪科技尚未回复上交所问询,公司股价涨停攻势仍未停止。 电控精英豪饮“白酒科技” 公开信息显示,大豪科技主要业务为各类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电控控制系统为机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装置,集伺服驱动、多轴联动等自动化核心技术,是电控类机械设备整机产品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系统”。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配套于缝制及针纺机械设备,是缝制、针纺机械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公司先后获得工信部全国单项制造业冠军示范企业、第八届北京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第十九届上市企业金牛奖、第七届北京知名品牌、中国轻工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 12月7日晚间的一纸公告,让大豪科技瞬间变成了“白酒概念股”。 当日晚间,公司公告,拟向一轻控股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资产管理公司100%股权,向京泰投资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红星股份45%股权,向鸿运置业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红星股份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直接持有资产管理公司100%股权,直接和间接持有红星股份100%股权。 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将获得资产管理公司及红星股份的控股权,除上市公司原有业务外,上市公司业务将扩充至酒类、食品饮料、乐器等大消费领域,及应用于集成电路封装、光电功能等新材料领域。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拥有 “红星”品牌系列白酒、“北冰洋”品牌系列饮料、“义利”品牌系列食品、“星海”品牌系列钢琴等,多维度丰富上市公司业务线。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有利于上市公司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有效拓宽盈利来源,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促进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提升,符合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股价诡异放量大涨,约170人知晓内幕消息 以当前A股对于白酒股的追捧,大豪科技公布并购方案之后的大涨似乎并非毫无根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案公布之前,大豪科技已经放量大涨。 11月23日,也就是本次交易停牌前一天,大豪科技涨停,当日成交1.03亿元,换手率约为1.33%。在整个11月的其它时间里,大豪科技成交额最高仅有6621.84万元,在11月23日之前,成交量更是在3000万元左右徘徊。 股价异动也引起了监管关注,18日,上交所对大豪科技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并要求详细说明内幕知情人员交易股票等情况。 上交所指出,公司股票在停牌公告前一交易日涨停。要求公司补充:(1)在交易进程备忘录中,明确本次交易的具体筹划过程、重要时间节点和具体参与知悉的相关人员;(2)说明公司董监高、持股 5%以上的大股东及其董监高在公司股票停牌前 6 个月、复牌后至今是否存在买卖公司股票情况;(3)提交本次交易的内幕知情人名单,并说明名单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 但是截至目前,大豪科技尚未回复上交所问询函。 大豪科技在12月18日公布的风险提示性公告中称,经公司及参与本次重组筹划的中介机构自查并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申请查询了内幕信息知情人自2020 年5月25日至2020年12月17日交易本公司股票的情况,未发现内幕信息知情人在此期间有交易本公司股票的行为。 此前报道,大豪科技董秘王晓军在12月18日下午表示,本次交易内幕知情人大概一百七八十人,公司已经做过查询,从5月份开始到现在没有任何交易大豪科技股票的行为,“至于说有没有其他的我们不太好说,因为这个渠道比较多。” 公司多次提示风险 自12月8日复牌至今,大豪科技已经连续发出了7次风险提示。 12月22日晚间,大豪科技在风险提示公告中表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能否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以及能否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备案、批准或核准存在不确定性;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前股票交易存在明显异常,可能存在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导致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被暂停、被终止的风险。 同时,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滑9.48%和31.30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滑24.36%和43.36%。 此外,公司股价近期涨幅较大,静态市盈率已达82.01,滚动市盈率已达127.37,已经远高于证监会行业分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平均滚动市盈率72.38;也远高于交易标的所处的食品制造业平均滚动市盈率57.91和酒、饮料的制茶制造业平均滚动市盈率55.24。 大豪科技还提醒,本次交易标的公司主要从事的白酒、食品及饮料等的生产销售业务,与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开支联系紧密,宏观经济发生波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市场竞争加剧等都可能影响标的公司的业务发展、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2020年12月24日,OPPO新一代 Reno系列新机,传说中的"超大杯”Reno5 Pro+正式发布。“超大杯”除了搭载与索尼联合开发的IMX766传感器以及骁龙865外,还有另外一项黑科技首次面世:全球首款电致变色手机。 OPPO Reno5 Pro+ 联合知名艺术家Joshua Vides推出艺术家限定版手机“变色幻境”。该手机搭载的光羿科技的电致变色技术,除了能够让用户自定义手机后盖颜色,实现千景千色的效果,还能够在电致变色的基础上叠加复合多种技术,有效实现后盖的人机交互功能,如“咚咚传情”,通过轻轻敲击手机后盖,不仅可以实现本机变色,更能够实现关联手机变色,将来电致变色后盖也可实现展现来电、消息通知或健康等功能,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 这不仅实现了手机在颜值上的创新性突破,也颠覆了人们对手机后盖的认知。OPPO Reno5 Pro+成为第一款消费级的电致变色产品,意味着电致变色技术从学术走向工业再真实地走到广大消费者当中。 为什么电致变色技术始终没有将触手伸到消费电子领域? 电致变色技术在业内被称之为“EC技术”,其原理为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致变色层的离子会发生注入或者抽出,通过的电荷可以改变玻璃分子的组成,从而生成多种华丽的色彩,由此实现变色的目的。 实际上,电致变色技术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从1969年“氧空位色心”理论提出到现在,电致变色技术在学术界活跃了50余年。 基于其调光、舒适、安全等特性,该技术应用于波音787飞机舷窗变色,也常见于高端建筑外墙、汽车后视镜等产品。可当把这项技术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上时,则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挑战,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和工艺成本高昂。 电致变色技术使用的材料可被划分为3个类别:紫罗晶类、无机金属氧化物类、光羿科技自研类。每个类别的技术都需通过对应的特殊工艺才能制备。受限于原材料特性,紫罗晶与无机金属氧化物均需以玻璃为基底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单一变色效果。 更重要的是,持续施压以及高驱动电压带来的能源损耗、多层玻璃的复合带来的重量、以及难以弯折的特性均无法满足消费电子行业对EC技术的应用的4个核心关注点:是否省电、是否轻量化、是否支持曲面技术、是否支持多彩色。 如今的智能手机已发展至相对成熟的阶段,近几年来智能手机行业也没有跨越式的发展,但各大厂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创新”理念的追求。电致变色技术也许会是智能手机的下一个潮流。 谁在补齐EC技术的短板? 省电、轻量、量产等EC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短板都一一被解决。 今年年初一加曾发布过一款概念机Concept One,其亮点便是使用压缩电致变色玻璃,且一个小时仅消耗电池2-3mAh。今年年底,OPPO发布量产机Reno5 Pro+搭载了全新柔性电致变色技术。 两家手机厂商合作的电致变色技术公司均为光羿科技。它们采用了光羿科技自主研发的匹配了全新薄膜涂布工艺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看出,该公司在一年内实现了柔性电致变色薄膜产品的量产。 一年实现量产的背后来自于十余年的深耕。光羿科技(Ambilight)成立于2017年,其团队深耕电致变色技术10余年,致力于柔性智能薄膜的研发与生产。目前通过自主研发,该公司掌握全球独家的电致变色材料,全固态电解质,光学薄膜加工和器件制造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90+项相关专利。 光羿科技表示,其全自研的柔性电致变色薄膜产品,除了能够将普通玻璃变为可调光、可变色的智能玻璃外,还具有超低雾度、宽范围变色、1.2V低电压工作、多重稳态-断电记忆、无极调光的特点,并且基于薄膜特性,能够支持任意曲率、多尺寸、多彩色。补起了原先EC技术的短板,使其得以广泛应用于手机。 此外,光羿科技的电致变色技术及产品已在不同行业落地,为其在消费电子行业实现量产提供大量验证数据和经验积累。光羿科技与汽车行业、建筑行业的头部玩家合作,提供了汽车自调光后视镜、天窗及窗户、电致变色滑雪镜、建筑着色玻璃等系列产品。 光羿科技团队称,今年实现了电致变色薄膜量产0到1的突破,迈过了最难的技术攻坚大关。今后除了持续推出终端产品,光羿团队会持续进行底层技术的基础研究,并计划陆续向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进军,将技术应用拓展至更多行业。
今日停牌提示:*ST永泰(600157)、中持股份(603903) 今日复牌提示:海正药业(600267)、*ST中南(002445)分红派息提示:代码股票简称分红方案股权登记日除权除息日002716*ST金贵10转13.01436股2020-12-28--600157*ST永泰10转7.880355794股2020-12-282020-12-29601698中国卫通10派0.11元2020-12-282020-12-29今日除权除息提示:股票代码股票简称分红方案688160步科股份10派3元12月29日(下个交易日)限售股解禁一览:股票代码股票简称解禁日期解禁数(万股)解禁市值(元)占总股本比例(%)002587奥拓电子2020-12-29615.003259.50万1.00601668中国建筑2020-12-2911494.875.75亿0.27300276三丰智能2020-12-299448.573.80亿6.60300621维业股份2020-12-29121.441125.70万0.58000413东旭光电2020-12-2924568.036.34亿4.48603329上海雅仕2020-12-296732.008.33亿51.00002255*ST海陆2020-12-299750.964.00亿11.58002922伊戈尔2020-12-296008.988.12亿34.45300735光弘科技2020-12-2939569.1751.72亿51.08002113*ST天润2020-12-2915413.642.16亿10.20002313日海智能2020-12-296240.007.03亿16.67603655朗博科技2020-12-293307.507.41亿31.20600131国网信通2020-12-294450.726.24亿3.72000157中联重科2020-12-294121.393.82亿0.63000958东方能源2020-12-29300.001506.00万0.06300640德艺文创2020-12-2913.2598.45万0.06300360炬华科技2020-12-29118.681079.97万0.24300682朗新科技2020-12-29626.399207.90万0.61(数据来源:同花顺(300033)iFinD)
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2020金融界“领航中国”年度盛典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创新、融合、共赢”为主题,数百家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未来新十年的发展与布局。“领航中国”各项大奖也在当晚揭晓,苏宁金融凭借近年来在金融科技和财富管理方面的卓越实践,荣获“2020领航中国年度评选杰出金融科技创新奖”“2020领航中国年度评选杰出财富管理奖”两项大奖。 据悉,“领航中国”年度评选由知名财经门户网站金融界主办,创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始终得到来自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期货、信托等多领域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也受到各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以及网友的广泛关注。依托专业、权威、独创的评价体系,以网络票选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现已成为国内金融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之一。 金融科技实力领先 作为新一代金融科技独角兽,苏宁金融近年来聚焦数据风控、金融AI、区块链、物联网、金融云、生物特征识别六大金融科技,在数字化金融应用方面多项技术行业领先,而且在场景金融数字化服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前,苏宁金融IT团队占比超60%,涵盖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等专家级研究人才,及高通、腾讯、华为等知名公司的经验丰富的金融科技实践人才,成为苏宁金融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今年疫情以来,为做好金融服务保障,苏宁金融综合运用数据风控、金融AI等核心技术,从支付到贷款,从购买保险到投资理财,从生活缴费到各种便民服务等业务,从开户、注册、审批、放款等流程,均实现全线上办理。 在金融科技输出方面,苏宁金融立足丰富的产品集群、稳健的产品性能和可靠的产品安全性,重点面向金融同业和政府部门,集中对外输出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分析、金融AI、区块链等产品,提供产品部署和技术保障服务。苏宁金融已经开始初步向合作伙伴输出金融科技成果,已经和常熟农商银行、光大银行、中国石化集团、阳光信保等签署金融科技输出合同,输出智能营销、大数据平台能力、智能投顾服务、线上贷款风控模型。 凭借丰富的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成果,苏宁金融获得2020领航中国年度评选杰出金融科技创新奖可谓实至名归。 资管服务智能贴心 依托金融科技的支持,近年来苏宁金融在线获客、在线服务、智能投顾三个方面为资管业务提供服务支撑,促使资管业务加速数字化转型,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让客户获得更加便捷、安全、普惠的服务体验,也因此荣膺2020领航中国年度评选杰出财富管理奖。 2018年以来,苏宁金融面向市场推出“极智”智投服务系列产品,通过AI机器学习、统计和金融工程等技术,有效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是智能化的标准咨询服务产品。 作为金融AI产品,“极智”智投服务产品可以在行情大幅波动情况下,以合理的资产配置,严格按照数据执行操作,可以有效规避非理性的市场行为,降低追涨杀跌的风气。 从产品特点来看,“极智”智投服务产品以模型算法,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能力为核心,时刻待命,立即响应,为投资者提供自动化资产配置服务。主打的慧智盈整合了超20家头部基金公司团队资源,通过资产配置和策略对冲最大程度熨平净值化产品的波动,满足客户对稳健型产品的需求。 未来,苏宁金融将坚持“场景金融+金融科技=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继续加大金融科技研发和实践,运用新模式、新技术、新渠道搭建金融服务新格局,积极推进普惠金融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 据上交所官网今日晚间消息,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124次审议会议将于12月18日召开,届时将审议上海健耕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
12月23日,创业板上市委召开2020年第59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对万兴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进行了审议。根据会议审议结果,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获无条件审议通过。 万兴科技此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3.7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数字创意资源商城建设项目、AI数字创意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据介绍,募投项目是对公司现有业务的延伸拓展,契合公司聚焦数字创意的发展规划,而公司在视频创意领域已深耕多年,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及深厚的技术沉淀,足以支撑公司围绕数字创意产业链展开布局。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数字创意软件的企业之一,万兴科技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经持续在该领域深耕十余载。公司在保障软件产品持续丰富,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外延并购,为经营业绩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万兴科技正以“让世界更有创意”为使命,持续拓展全球化业务布局,其业务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明星产品包括万兴喵影、亿图图示、亿图思维导图、墨刀、万兴PDF专家、万兴优转、Wondershare Filmora、Wondershare Vidair、Wondershare Filmstock、Wondershare DemoCreator、Wondershare Fotophire等。万兴科技表示,未来将持续丰富产品、优化服务,助力数字创意新时代加速到来。